標籤:

先得懂漢字,這是根

文/光榮大地

一、懂漢字,是學好書法的底層要素。

文字的產生,來源於人類的組織形式,越是規模大並且複雜的組織形式,就越是要具備超越時空的組織能力。

怎麼樣超越時空呢?先民沒有廣播無線電,也沒有留聲機錄像機,老大的指令口口相傳至遠方太不靠譜,祖宗的說法口口相傳給後代也太不靠譜,這種信息傳遞的跨時空需求,讓人們發明了文字。

文字不僅是形、音、義的表達,還是思維過程、現實過程的記錄,具有時間刻度的價值,也就是歷史價值。所以我們說,文字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滲透在我們的民族文化基因中。

由於任何一種信息傳遞都不可能是全息的,都一定有損失,因此,文字還具有神秘的色彩吸引我們去探索。到今天為止,片片甲骨上的累累刻符,辨識合理者仍舊鳳毛麟角。

從書寫文字到書法藝術,是個太複雜的過程,但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必然包含審美要素的事情。記錄的同時,滲入了審美的力量!因此,漢字本身就是為了清晰反而神秘的審

美符號。

狹義的書法,首先是對漢字的書寫。而漢字所包含的一切內容或隱或現地呈現出先民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他們的情感、閱歷和審美狀態。

因此,越深刻理解漢字,就越能夠體悟漢民族文化的獨特內涵。

懂漢字,是學好書法的底層要素。聽起來有點神秘兮兮,但有了這樣的意識,再去面對一個個、一組組、一篇篇漢字,你的眼前所展開的世界,就要廣袤深邃得多。

二、漢字,形、音、義、的有機統一。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中說: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音結區,曲折之意),『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五曰轉註: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對於許慎的這個歸納,學界有很多解讀和爭議。排除這些雜訊,從根本上重新體察漢

字,我本人形成如下系統認識。

第一,字形。我歸納了造字法的三種基本途徑:

1,象形表意。包含了:

a,象形。例字:龜、人、女、止、冒(帽)、木(衍生出「本」「未」等會意字)。

b,指事,例字:上、中、下、之、至、亦(衍生出會意字「夜」、形聲字「掖」「液」「腋」等)。

c,會意,例字:暮、夜、醫、監、有、益(溢)。

2,形聲,往往是合成字。很多形聲字,聲旁也有意義,不是任何一個發音相同的字都可以用來作為聲旁。例字:疾、籃、洹(盤桓)、江(平直)。

3,同音借用,也就是假借。因為很多虛詞,是沒辦法用象形表意的方法造出來的,只能借用相同發音的象形字,被借用的那個字,往往又被加上形旁,成為形聲字。例字:莫(暮)、也(蛇)、弟(梯,第)、乎(呼)、亦(腋)。

第二,字音。分平上去入四聲。很多聲調,與文字的原意有高度關聯。

入聲,短促,暗含侵略性。例字:戳、切、割、踢、辣、入、敵、奪、拔、刻、駁、克、擴、扼、折、絕、挾、略、不、莫、弗、赴、掠、揭、劫、攝、射、逐、……

上聲,有時間延續、需要醞釀的,例字:永、苦、煮、堵、磊、網、抹、擾、找、掃、扯、抵、擋、捧、考、老、管、拯、捆、損、挽、揣、攪、擺、攘、允、診、……

去聲,自上而下,有主動性,例字:愛、跪、要、鬧、靠、扣、抗、掙、按、挫、授、控、定、訓、記、設、證、亂、誡、告、跳、棄、放、……

平聲,暗含緩慢平和之意。安、平、甜、持、描、揉、搖、評、誠、調、謙、甘、聯、兼、前、連、吟(誦,去聲,因為是大聲,而吟則是低聲)……

第三,字義。有形有音,其義自生。所以,漢字是可以望文生義的。

義,是文字產生的決定性要素,形與音都是為了表達義。

西方語言學中的所指與能指表達了語言的對象和語言的本身。今天我們之所以不認識很多實詞,是因為能指還在,所指卻已經消失。但我們可以通過造字法去推出能指大概是個什麼東西,這就是漢字的歷史學價值。一個漢字,知其形輔以其音,則可挖掘其字的來源。

漢字的讀音與意思,對形的塑造有著巨大的暗示甚至指導作用。我們在誦讀這個字、理會這個字的過程中,就會自然產生對這個字的形的想像。所以,光是臨帖是不行的,這是直接去抓漢字的形。必須輔以對漢字的理解,尤其是義和音的理解,才能真正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精神範疇的字形,古人都是這麼創造的,今人已經離開很遠,但這依舊是每一個有志於中國書法的年輕人的努力目標,失去這個目標,僅僅在形式上打轉轉,徒勞無益。

三、漢字的發展演變。

漢字的產生至今是個謎。因為在甲骨文與半坡刻符之間,失去了連續性,至今沒有新的考古發現證明漢字在甲骨文之前的形態。難道是一夜之間產生的文字?是的,古書就是這麼記載的,黃帝的史官倉頡奉命造字,結果「天雨粟,鬼夜哭」。黃帝為啥是人文始祖?我認為就是因為他造出了文字。造出文字很偉大,因為人類文明的唯一特徵就是文字,陶器青銅器都不算。

好吧,讓我們放棄糾結,從實際的考古成果來走一遍,看看漢字是怎麼發展演變的。

半坡刻符。1952年,在陝西西安的半坡村發現了距今6000年的30個文字元號,這些文字元號刻劃在陶缽口沿上,有的學者認為是漢字的起源,還有的學者認為不是漢字。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刻符是有意識的信息傳遞。丁公陶文的出土,到今天為止,都是個無頭案。如果不是人為造假,那麼,確實看上起更像文字一些。

大汶口圖像記事符號,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前2240年。好了,其後就到了甲骨文。

甲骨文確實被認出很多字,突破口是天干地支和商王世系與《史記》記載的大體一致。但是,甲骨文直到今天,仍舊是一片疑團,真正能讀通的完整句子極少,也就是說,實際上,我們還幾乎不能讀懂甲骨文。

商代的金文似乎好認了一些,但仍舊有很多不知所云,比如配圖中被譯成「亞見」的這個合成字,到底是個啥意思,無人能解。

周代好多了,很多字能認得並且知道意思。但是春秋戰國期間,各國都有自己的文字,有的字還能互通,距離遠的、隔閡大的,完全不能互識。那時候的文字體系主要有秦楚齊燕四個大系。秦系文字,可以算作周文字的正脈。

秦的統一,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也就是交互的便利。但是,由於功用不同,不僅有小篆,秦竟然有八書。

1.大篆:是周宣王時太史籀寫的十五篇文字。一名「籀文」,則是據寫者之名而稱的。秦承周制。多用於正式場合。

2.小篆:即秦朝李斯、趙高、胡母敬據大篆而省改,分別寫成《倉頡》《爰歷》《博學》篇,字體有別於大篆,所以稱小篆。又一名「秦篆」,那是因為這些字形都是秦人創的,並且通行於當代,所以稱為「秦篆」。多用於正式場合,嶧山碑、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會稽山刻石等,均為小篆。

3.刻符:是刻在符節上的字體。秦詔版也算刻符的一種。

4.蟲書:是寫在旗幟或符節上的字體。因這些字體有的像鳥,有的像蟲,而鳥也稱羽蟲,所以稱為蟲書。

5.摹印:是寫刻在印材上的字體。印材有大小,所以在寫刻之前必須先予規畫,這就為什麼稱「摹印」的道理。這種字體的特徵是屈曲縝密。

6.署書:是題在匾額上的文字。(扁與匾)

7.殳書:是鑄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兵器的總稱。

8.隸書:傳程邈所作。這種字體書寫便捷,輔助篆書的不及,多用於起草、書信、抄錄。

秦壽命太短,漢代秦,鞏固與發展了秦人的戰略成果。到了東漢,文字演變基本結束了。

漢代書寫對中國書寫史有著極其重要的貢獻。

第一大貢獻,鞏固了秦人統一文字的戰略成果。從此,漢字才被稱作「漢字」。秦人「書同文」,但這法令實施過程較短。漢代則用統一的理念和充足的時間揉出了一個標準書體——八分書,也就是東漢碑刻中的那種標準隸書。文字史、書法史學界普遍稱之為「隸變」。事實上,隸變的過程早在秦統一天下之前就已經開始,到西漢基本完成,東漢則完全成熟。

第二大貢獻,形成了完全嶄新的書寫生態,書寫的載體和書寫工具逐步定型為紙張和毛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貢獻。環視全球,沒有用軟的毛做成不太好掌控的毛筆來寫字的(和吃飯的筷子很像),但是漢人將其普遍化標準化了,使毛筆成為幾乎唯一的寫字工具。東漢實現的集約化紙張製造和供應,最終徹底將書寫載體定位於紙張而不是簡牘。這個變化使得檔案的留存、文書的傳遞、思想的記錄、知識的傳播變得更有效率。文字量激增,並且,寫字的人群迅速擴大。最終,以漢字記載的文獻得以跨越時空,鞏固為不可顛覆的基本文化傳承方式。這是漢文化不消滅、中國文化不隔斷的重要物質基礎。

第三大貢獻是,漢代的書寫,其書寫方法和風格範式基本上全景覆蓋,也就是說,後世的書寫風格基本上由漢人的書寫導引出來。王羲之譜系、顏真卿譜系乃至明清、現當代的扭曲譜系,都在漢代的書寫中得到了呈現。

上述三條,實際上是層層遞進、互為一體的,統一的文字辨識體系的定型,是書寫生態形成的基礎,而書寫風格則是在書寫生態中完成的。

講講秦隸是怎樣變成漢隸的。非常複雜,中間反覆糅雜,相比之下,前漢與後漢的區別較大,而前漢手寫隸書與秦隸的差別反而較小。只要看看下面這些圖例就可以發現。虎溪山前漢簡是前漢簡,睡虎地秦簡是秦簡,武威王莽新簡是後漢簡,虎溪山前漢簡與睡虎地秦簡更像一家人,也就是說秦簡與前漢簡的區別不大,同是漢簡,前漢簡與後漢簡反而區別不小。進一步講,漢字的演變不因為秦漢斷代。

需要補充的是,手寫體還演變為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草書並不是東漢才發展起來,有了簡省的需求,就有了草書,篆書也有草寫。這裡講的草書是指我們今天理解的草書。草書一開始就是一種速記體,並不是通行的文字,秘書與長官之間可以大體互識,書寫者自己當然可以認得。應用時間長了,有了一定的規則,這個規則就被固化為類似章草的樣子,那只是一種標準化字體,可能是後來人總結成了類似識字讀本,實際上,從未出土過章草,倒是有隸意的今草大行其道。從前漢到後漢,草書更加簡省和符號化,而且可以不講究整齊劃一,這就給文人筆戲創造了空間。東漢文人逐漸將其演變為一種遊戲和創作,最終演變為書法藝術。書法成為自覺的藝術,應該是在草書出現之後。

寫漢隸最終規範發展為為漢代的官方正體,東漢完全成熟為「八分書」,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碑隸。自此,經過大約300年的淘洗,中國人使用的文字定格於此。此後雖有變化,但是,已經完全處在一個「辨識體系」之中,也就是說,人們只要認識漢字,就能夠認識這些隸書。今天我們把在漢代定型的中國文字稱作為漢字,是非常有道理的,儘管今天的官方正體是印刷體宋體、黑體、楷體、仿宋體。為什麼字體至此不再演變了呢?學界沒有給出有說服力的答案。筆者簡要分析如下。

首先,沒有更強大的政治集團以更先進的文化取代漢民族文化。周代商,秦滅六國,漢代秦,這都是強者取代弱者。這些強者又有著先進的文化基因,它們用中央集權強迫按照規則書寫文字,對前朝的文字取而代之。漢以後也有新的強大的政治集團一度掌控中原和北方,但是它們或者沒有帶來先進的文化,或者已經被漢族同化,因此沒有對文字進行過顛覆或改革。它們可能帶來過一些風格上的出新,比如李尋先生就認為魏碑體是鮮卑人的創造,而楷書又是自魏碑而來,因此,鮮卑人是楷書的創造者,筆者留此存證。

其次,即使後來的外族統治者也有它們的文字,比如蒙元、滿清,但是由於中國文化的反覆沉澱,經典浩如煙海,已經無法取而代之。比如,敕命編纂《四庫全書》,就不會再編一部滿文的《四庫全書》。

再次,漢代中央集權統治時間長,有足夠時間和文化約束力以形成穩定的文字結構。書寫的專業化程度也明顯提升,經考試合格的書佐等大量從事書寫的專業工作者,承擔了文字謄寫工作,他們創造了快速簡便的書寫方法,也一定程度上簡化了結構,但文字結構的穩定性卻得到了鞏固。

最後,印刷術在隋唐的出現,也客觀上遏制了進一步簡化漢字乃至創造一種新書體的衝動。這樣的複製技術,只需要將經典製作一次,即可大批量複製,省卻了相當大量的繁瑣抄寫工作,這項技術鞏固了漢字的結構定型。說是一篇短文,實際上並不短。但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應該具備這些文字學知識,通過我的梳理,您應該獲得很多啟發,這對書法將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受用終身。Ω

推薦閱讀:

越南「去漢字化」,就是自取滅亡!
哪些國家拋棄了漢字?
漢字結構
春節,使用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小編猜錯了
400個常用最多的漢字 215個漢語常用詞

TAG: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