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徐崇嗣:沒骨花卉創始人

沒骨畫(bonelesspainting)是中國畫的一種畫法。在書法中把筆鋒所過之處稱為「骨」,其餘部分稱為「肉」,不用勾輪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樣拓描。作畫時,要求畫者胸有成竹,一氣呵成。沒骨畫不同於工筆和寫意,沒骨的「沒」字,即淹沒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於將運筆和設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輪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樣拓描。作畫時,要求畫者胸有成竹,一氣呵成。在書法里把筆鋒所過之處稱為「骨」,其餘部分稱為「肉」。沒骨畫將墨,色,水,筆融於一體,在紙上予以巧妙結合,重在蘊意,依勢行筆。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花葉,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

沒骨畫最初叫「沒骨圖」,是中國畫的一種體裁。沒骨畫法是中國畫技法的一個組成部分。「沒骨圖」這個名稱,最早見於北宋郭若虛所著《圖畫見聞志》。書中記載,徐崇嗣有一幅花卉作品,中有芍藥五本,其畫皆無筆墨,惟用五彩布成,畫旁題「翰林待詔臣黃居采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畫沒骨圖」。

徐崇嗣 鼠戲圖長卷與郭若虛同時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徐崇嗣「乃效諸黃之格,更不用筆墨,直以彩色圖之,謂之「沒骨圖」。稍後,文學家蘇轍也在《欒城集》中提到徐崇嗣的畫「以五色染就,不見筆跡,謂之沒骨」。由此可見,「沒骨圖」就是不同墨線勾勒,直接用色點、色線和暈染去塑造畫面形象。

宋·徐崇嗣 牡丹蝴蝶圖 126.5×60.5厘米弗利爾美術館藏根據記載,沒骨畫法在徐崇嗣之前早就有了,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張僧繇。張僧繇在健康一乘寺用朱及青綠畫凹凸花,傳其作《觀碑圖》亦俱色彩畫成,故歷來被視為沒骨法的開創者。宋人樓觀在一幅山水畫題識中說:「梁天監中張僧繇每於縑素上不用筆墨獨以青綠重色圖成峰嵐泉石謂之抹(沒)骨法,馳譽一時,後唯楊昇學之,能得其秘」。唐代畫家楊昇的作品也已失傳,我們可以從明董其昌的《仿唐楊昇峒關蒲雪圖》想見其面貌。

宋·徐崇嗣 鴛鴦花卉圖 絹本設色 181.2×98.8厘米弗利爾美術館藏宋代既有象《雪山行騎圖》這樣的沒骨山水,也有以徐崇嗣、趙昌為代表的沒骨花卉。徐崇嗣的畫,一方面繼承了徐熙的用筆方法,一方面吸收了黃氏父子的用色技巧,但他的畫也僅見於記載。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是傳為模仿徐崇嗣沒骨法的北宋花鳥畫家趙昌的《杏花圖》。

北宋 趙昌《寫生杏花圖》,效徐崇嗣「沒骨法」到了明代,沒骨畫技法有了新的發展,從接近雙勾填彩的渲染畫法發展為放筆點染的畫法。花鳥畫家孫隆的《花鳥草蟲圖冊》,郭詡的《青蛙草蝶圖》十分講究用色的乾濕濃淡,水色交融,色彩有冷暖變化,形象生動,用筆揮灑自如,是沒骨畫技法臻於成熟的標誌。

清 惲壽平 擬北宋徐崇嗣沒骨花卉清代畫家惲壽平,高其佩、李鱓、羅聘、虛谷、居廉、任伯年、吳昌碩都有沒骨花卉作品,齊白石以及現代許多花鳥畫家也都用沒骨法作畫,而沒骨山水,自唐代以來的一千多年間流傳甚少,我們尚能見到的有明董其昌的《仿唐楊昇峒關蒲雪圖》,藍瑛的《白雲紅樹圖》,清查士標的《張僧繇沒骨法》冊頁,惲壽平的《春山暖翠》,王時敏的《青溪泛艇》,王翚的《柳岸曉風》,王原祁的《青山白雲》,張賜寧的《清溪放牧》,王宸的《秋山紅樹》等。

徐崇嗣 《雪樹情侶》徐崇嗣,北宋畫家。徐熙孫。擅畫草蟲、禽魚、蔬果、花木及蠶繭等。其畫初承家學,因不合當時圖畫院程式和風尚,遂改學黃筌、黃居寀父子。後自創新體,所作不用墨筆鉤勒,而直接以彩色暈染,世稱「沒骨圖」,也稱「沒骨花」。兄崇勛、弟崇矩,均擅畫花鳥,崇矩並工士女。

徐崇嗣曾參加描繪南唐中主元旦賞雪圖的集體創作,負責圖寫池沿禽魚。進入北宋後,由於當時「黃家富貴」成為北宋宮廷花鳥畫的標準,徐崇嗣便效諸黃之格,創造了一種不用墨筆,直以彩色圖之的沒骨畫法。北宋宣和御府中所藏徐崇嗣畫,「率皆富貴圖繪,謂如牡丹、海棠、桃竹、蟬蝶、繁杏、芍藥之類為多」,與野逸畫風已有所不同。「沒骨」技法為南朝梁張僧繇所創。唐朝楊升用「沒骨法」畫山水,稱為「沒骨山水」。北宋徐崇嗣用「沒骨法」畫花卉,他是「沒骨花」的創始人。


推薦閱讀:

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王者歸來兮?
專訪耐克創始人,「鞋狗」菲爾·奈特:為所有運動員提供創新與靈感 |商周特寫
香港培養出大疆創始人 為何科技創新仍是人財兩空
反清組織天地會的創始人究竟是不是陳近南

TAG:花卉 | 創始人 | 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