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的發展

  自楊祿禪到北京授拳,太極拳就以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技擊功能、明顯的健身效果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對太極拳都能接受,這些優勢都給太極拳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 楊班侯這一支派對楊式太極拳的發展   楊班侯先生有一個時期是依授拳為業,所以他成手的學生、徒弟不勝枚舉,有很多徒弟在楊式太極拳的發展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因文章的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舉。現將能說明楊班侯這一支派發展的李萬成、吳泉佑二先生做一說明。   李萬成先生是楊班侯先生的得意門生,他繼承了楊式太極拳的大架太極拳、中架太極拳、小架太極拳、快架太極拳、提腿架太極拳、太極四隅捶、太極四路炮捶、太極十三路炮捶、太極撩挎八卦掌、太極散手、太極一時短打、太極點穴、太極抓筋、太極拿脈、太極挫骨、太極丹田功及太極器械等。目前,大多演練楊式太極拳傳統套路的都是他一脈相傳。   吳全佑先生也是楊班侯門生中的佼佼者,他繼承了楊式太極拳的一個中架太極拳和快架太極拳,因的真傳,造詣精深,後自成一派,為世人公認的吳式太極拳,成為國家太極拳五大流派的重要一支。吳式太極拳將「中架太極拳」稱為「慢架子」,將「快架太極拳」稱為「快架子」。「至今吳式太極拳除慢架子之外,尚保留傳統套路快架子」(見1987年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吳英華(1905-1996)、馬岳梁(1901-1998)編著的《吳式太極快拳》簡介)。因楊式太極拳中架是練圓,所以有人就將吳式太極拳慢架子稱為圓架太極拳。又因楊式太極拳快架是練方,故又有人將吳式太極拳快架稱為方架太極拳。李萬成先生傳承著楊式太極拳的傳統套路,吳泉佑先生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但他們同樣都是楊式太極拳的繼承者、弘楊者和發展者。   (二) 楊健侯這一支派對楊式太極拳的發展   楊健侯先生一生一直依授拳為業,可稱的上是桃李滿天下。從他的門下出來的太極高手不計其數,這些太極高手日後在楊式太極拳的發展方面貢獻頗大,此文只是介紹楊式太極拳的發展,不是太極名人介紹,名人寫的太多,就不對文體了,所以這些太極高手另文詳敘,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現將能說明楊健侯這一支派發展的楊少侯、楊澄甫二先生做一說明。   楊少侯先生是楊健侯先生的長子,他繼承了楊式太極拳的太極拳大架、太極拳中架、太極拳小架、太極拳快架、太極拳提腿架、太極四隅捶、太極四路炮捶、太極十三路炮捶、太極撩挎八卦掌、太極散手、太極一時短打、太極點穴、太極抓筋、太極拿脈、太極挫骨、太極丹田功及太極器械等。目前,經常在一些武術雜誌上看到老拳師們談到少侯先生打大架和快架的回憶。同時在20世紀70年代我學拳的時候,也經常聽到少侯先生家鄉的老拳師們講他練拳和教拳的故事,傳說少侯先生的脾氣非常暴躁,經常將學生打跑。但他的太極拳傳人的資料就不太清楚了。   楊澄甫先生是楊健侯先生的季子,他在繼承楊式太極拳傳統套路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將楊式太極拳傳統套路的十五個拳架簡化為五個,同時又將套路中的高難度動作刪去,使之成為老少皆宜,授眾群體更廣,影響更大。   (三) 楊澄甫先生對楊式太極拳的發展   楊澄甫先生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具進,將楊式太極拳傳統系列拳架的十五個套路簡化定型為五個套路(以下將楊式太極拳老架稱為傳統套路;楊澄甫定型的太極拳拳架稱為定型套路),他簡化定型的五個太極拳套路的名稱分別為:八五式太極拳、37式太極拳、太極長拳、太極散手。其中八五式太極拳為兩個套路,一個陰腿拳架、一個陽腿拳架,人們常將其稱為一個實腿拳架、一個虛腿拳架,這兩個套路人們習慣稱其為八十五式太極拳。這五個套路門內人將其稱為「老五路」。由於散手分上手和下手、既能單人練習同時也可以兩人對練,所以有人把散手叫成兩路,這樣五路拳就變成了六路拳了,故有人又將楊澄甫定型的太極系列拳架稱為「老六路」。目前,在社會上流傳的楊式太極拳套路大都是楊澄甫的定型拳架。楊澄甫將定型系列拳架的學習順序在《太極拳之練習談》中是這樣說的:學習「太極拳之程序,先練拳架(屬於徒手),如太極拳,太極長拳;其次單手推挽,原地推手,大扌履,散手」。太極拳包括一個太極拳實腿拳架、一個太極拳虛腿拳架和37式太極拳,將這三個拳架學好後,再練太極長拳,將以上四個拳架練好後,把單手推挽、原地推手、大扌履練熟,最後學習散手。   楊澄甫所定型的系列拳架是在楊式太極拳傳統系列拳架的基礎上簡化而來,其具體簡化的地方簡述如下,供研究者參考。   八五式太極拳蘊涵著八門、五步,八門即八卦、五步即五行,八五十三即太極十三勢。又因構成八五式,即將太極拳名稱分成85式,所以人們也習慣將其稱為85式太極拳。八五式太極拳是根據楊式太極拳傳統太極拳中架的兩個陽手拳架簡化定型的。這兩個陽手拳架舒展大方,大開大合,易學易練,要領易於掌握。兩個陽手架的主要區別是在腿上,一個是陰腿,一個是陽腿。陰腿架主要是練「固」勁、陽腿架主要是練「盪」勁。這兩個定型拳架與傳統的兩個陽手拳架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定型拳架陽腿架中的攬雀尾與傳統拳架陽腿架中的攬雀尾動作完全相同;定型拳架陰腿架的攬雀尾與傳統拳架陰腿架攬雀尾上肢的動作相同,下肢的動作不同。傳統拳架攬雀尾的右掤時右腳向前上一步;做扌履時右腳向回收回來;做擠時右腳向前再邁出去;兩手分開向回平抹時右腳再向回收回來;做按勢時右腳再邁出去,有人稱其為「活步攬雀尾」。楊澄甫先生借鑒了陽腿拳架的攬雀尾將定型拳架的陰腿拳架的攬雀尾也改為「定步攬雀尾」。  2、定型拳架陽腿架中的如封似閉動作與傳統拳架陽腿架中的如封似閉動作完全相同;定型拳架陰腿架的如封似閉與傳統拳架陰腿架如封似閉上肢的動作相同,下肢的動作不同。傳統拳架做如封時左腳向回收,做似閉時左腳再邁出去,故也將其稱為「活步如封似閉」。楊澄甫先生借鑒了陽腿拳架的如封似閉將定型拳架的陰腿拳架的如封似閉也改為「定步如封似閉」。  3、傳統拳架中的兩個海底針的動作不同,第一個海底針動作前帶童子抱球,第二個海底針動作前不帶童子抱球。楊澄甫先生在定型拳架中將童子抱球刪去,使前後兩個海底針的動作相同。  4、傳統拳架中的分腳、蹬腳動作都要求速度快,用勁猛,動作要帶風聲。楊澄甫在定型拳架中將分腳、蹬腳動作改為速度均勻、用勁柔和、有飄飄然之感。  5、傳統拳架中的踐步栽捶,楊澄甫在定型拳架中改為左摟膝拗步、右摟膝拗步、進步栽捶。  6、傳統拳架中的翻身二起、左打虎勢。楊澄甫在定型拳架中改為翻身撇身捶、進步搬欄捶、右蹬腳、左打虎勢。  7、傳統拳架中的單擺蓮,楊澄甫在定型拳架中改為十字腿。楊澄甫修改過程中將陰腿、陽腿兩個拳架除攬雀尾左掤有所不同之外,其它的上肢動作完全相同。這為定型拳架在日後的發展的過程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7式太極拳,顧名思義這一路太極拳是由37式組成。它包含了四隅捶、四路炮捶、撩挎八卦掌、十三路炮捶的纏絲、背絲扣、上下、進退、領落等十三勢內涵。它是由八五式太極拳中的37個不重複動作組成。是由慢向快過度的一個套路,它本身即可以慢練,也可以快練。這個套路用法楊澄甫先生在1931年《太極拳使用法》一書中以照片對練的形式公開。筆者於1998年在《楊式太極拳用法解要》一書中將這個套路的單練、對練一併公開。   太極長拳是由楊澄甫根據傳統太極拳快架簡化定型的,原傳統太極拳快架有一百多式簡化為七十餘式,同時也參照八五式太極拳的簡化方式對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進行了一系列的簡化定型。筆者以將太極長拳寫入了《楊式太極拳闡秘》一書,此書現以脫稿,近期即將出版,太極長拳的具體內容請參閱《楊式太極拳闡秘》一書。   楊澄甫先生對太極散手沒有加以改動,所以定型系列拳架的太極散手與傳統系列的太極散手完全相同。   經過楊家三代的不懈努力,使楊式太極拳由形成到發展,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寶庫。楊式太極拳傳統系列拳架和簡化定型系列拳架並駕齊驅,造福人類。尤其是根據楊式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的虛腿拳架,國家體委於1956年組織編排的「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和國家體委武術科於1957年組織專家編排的「八十八式太極拳」,對楊式太極拳的發展又起了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  楊式大架太極拳的推廣普及從五十年代開始,國家體委等部門為推廣太極拳,使之成為群眾性的健身運 動,組織創編了以楊式大架太極拳為基礎的24式太極拳,1957年又出版了目的在於為學習楊式大架太極拳提供規範教材的 《太極拳運動》一書。中國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協會也相繼編製了太極拳、太極劍等的競賽套路、競賽規則,為推廣太 極拳運動做了許多工作,使太極拳在全國乃至世界得到了極大的推廣。由於楊式大架太極拳動作舒展優美,易學、易練,健 身功效突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已經成為學練人數最多的一種太極拳。   當前太極拳運動面臨的問題近五十年,楊式太極拳發展最快。但是,在快速的普及推廣中,突出了楊式 太極拳的易學、易練,傳播著粗略的拳架形式,而很少強調要領及用意運氣,使得真正的楊式太極拳被淡忘,出現了大量的把太極拳練成「太極操」的現象。為此,當前太極拳運動面臨著從普及到提高的階段,太極拳愛好者練拳不能總停留在形 似上,要強調用意運氣,逐步做到形神俱備。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太極拳的功效。http://baike.taiji.net.cn/index.php?doc-view-158.html
推薦閱讀:

「今日亞洲」的合作電視台有哪些?
梅蘭芳和徐志摩的妻子,皆被丈夫相負,一個鬱鬱而終,一個新發展
歷代玉帶鉤的發展與演變(大全)
科舉制度的發展演變
新時代的經濟發展藍圖:強國之路

TAG:發展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