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飲食中的周禮文化

2016.7.22 「民以食為天」,飲食發展的同時亦使飲食禮儀逐步完備,並具備從上到下一以貫之的特點。《禮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根據文獻記載可知,至遲在西周時,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 當時,周人習慣把日常飲食分為食和飲兩大部分,不僅將飲食納入社稷、宗廟諸祭以及諸侯朝覲等重大的政治、宗教禮儀活動中,而且制定了一整套飲食禮儀,大體分為鼎食之禮、待客之禮、入席之禮、飲酒之禮等,《詩經·小雅》就有五篇寫了飲食習俗。

西周形成的飲食文化禮儀,大都被歷朝歷代所因襲傳承,岐地乃淵源之地,得風氣之先,受各種飲食禮儀的浸潤,形成了獨特的名吃佳肴及深厚的飲食民俗禮儀文化積澱,使濫觴於本土的食禮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創製出以臊子面為代表的百餘種風味飲食菜點,不斷傳承和發展周禮中飲食禮儀習俗,逐漸形成整套豐富細膩的飲食禮儀,蘊涵著深厚的孝、德、仁、和、義等理念。細數種種飲食禮儀,滲透於岐人的飲食生活習慣中。 饗燕飲食禮儀,這一禮儀在岐山名吃臊子面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岐山人吃面之前,有一項神聖的程序,那就是潑湯。第一碗臊子面做好後,端到大門口,依次在門墩石邊、土地神靈堂前、財神靈堂前、灶神靈堂前潑湯,意味著天地祖先已經吃過了,這時候人們才能動筷子。這種吃法源於中國古代的「餕餘之禮」,「餕餘之禮」就是「吃剩之禮」。 節日飲食禮儀。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亦成為一種飲食禮儀。重要節日早餐必是臊子面無疑,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食月餅,臘八喝臘八粥,辭歲吃餃子等習俗,家家如此,形成了頗具特色的節日飲食禮儀。 待客之禮。宴請客人之時,岐人在飯菜種類、質量檔次等方面會進行精心選擇,不怠慢客人。開宴前主人要將重要賓客介紹給大家,並致簡明熱情的祝詞;開宴時主人要親自斟酒,按順序向長輩和客人敬酒;向賓客敬菜時,注意客人的飲食愛好,避免讓客人尷尬;主人不能先於客人放下碗筷;不能把自己已抓取的飯再放回食器中去,不能吃得嘖嘖作聲等。 入席之禮。不管賓客之宴還是家宴,講究尊重長輩和盡孝道。宴席的排座是以長為先、師為先、遠為先的原則,即按輩分排座,家庭教師要優先入座,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要優先入座;對待家境貧窮的親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顧,主人在席間與其交流的時間要長於他人,敬酒次數要頻於他人,並有意識地向客人介紹他們的「絕活」,如棋藝、書法、唱功等,以獲得眾人的讚賞和尊重。

飲酒之禮,岐山民間飲酒習俗歷代傳承著西周的禮儀風俗。首先作為祭祀之飲,凡逢重大節日,先用酒祭天、祭地、祭祖先;再者作為宴請之飲、凡家中喜慶及喪葬之事,要設酒款待賓客;作為節日之飲,如逢春節期間大年三十晚上,同族人歡聚一堂共同飲酒,長輩遞酒給晚輩時,晚輩要起身向長輩致拜禮,之後方可接酒,長輩則要對晚輩的拜禮表示不敢當,這樣晚輩才能返回席上喝酒。長輩如果向晚輩遞食物,後者不可推辭。 飲茶之禮。岐山民間把沖泡茶水叫「潑茶」,把飲茶叫「喝茶」。家中來客,壺杯必先用水沖洗一遍,以示潔凈。每逢喜慶、喪葬大事,主家大門口必置茶爐,設幾擺凳,由年長者專門以茶水招待賓客。 岐地在食俗中,還有許多禁忌,如忌用筷子敲空碗;忌把飯菜掉到地上,用腳踩踏;忌一支筷子吃飯;忌吃饃剝皮;忌卧姿吃飯;忌紅白喜事宴席上打碎餐具等。這些禁忌,有的寓含著禮儀之舉,有的則蘊藏著對糧食的珍惜。
推薦閱讀:

亂世中的周禮
周禮註疏卷三十二
周禮註疏7
周禮註疏卷二十六
《周禮》所說的 「五禮」是指什麼?

TAG:文化 | 飲食 | 周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