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身歷兩朝的老子是末代彭祖老彭(二)

末代彭祖老彭祖簡稱老彭者,他在武丁四十三年王師滅大彭國之前,是大彭國君。大彭國君稱彭祖,他是彭祖。封在彭城地方,領有伯爵頭銜,指國稱彭伯。王師滅大彭國之後,他是大彭國的最後一位國君和最後一位彭祖。我國古代最後稱老,他是老君和老彭祖,簡稱老彭。我國民間最後的或最小的稱老。例如:最小的叔父稱老叔,最小的姑媽稱老姑,最小的舅舅稱老舅,最小的姨媽稱老姨等。老君、老彭之稱,亦同此義。進入周朝以後,他早已失去了大彭氏封國,也沒有彭城封地了。此時再稱老彭祖,已與事實不相符。於是,他就去彭字,改稱老祖氏。此老字,是以老為姓氏,而不再是最後的意思了。老祖氏在周朝任柱下史官,為御史大夫,領有子爵銜,按例皆稱子,加姓氏以別之,老姓加子爵,故稱為老子,是為頭代老子老祖老子。所以,老彭祖在進入周朝任柱下史之後,又有了新的稱號,即:老祖和老子。也正是由於老彭祖在周朝有了新的稱號「老子」之稱以後,他在商朝成為大彭國的末代國君「老君」,就變為「上一個」稱號了。「上一個」稱「太上」,是相對於「其次」而言的。如果沒有「其次」,就不能稱「太上」。例如皇帝,沒有「新皇帝」,就不能稱「太上皇」。基於這一原理,末代彭祖老彭祖,他是大彭氏國的末代國君,稱為「老君」。在他沒有新的稱號「老子」之前,他只能被稱為「老君」。而在他有了新的稱號「老子」之後,他的前一稱號「老君」,就被改稱為「太上老君」了。加上「太上」二字,是相對於新的稱號「老子」之稱而言的。「太上老君」之稱亦同此義。沒有「老子」之稱的新稱號,就不能將前一個「老君」之稱的舊稱號改為「太上老君」之稱號。根據這個道理,可以知道,只有頭代老子老祖老子一人,他既可以被稱為「老子」,又可以被稱為「老君」和「太上老君」。其餘任何一位老子,例如:老耳老子,老聃老子,老萊老子,老儋老子等人,都不能被稱為「老君」或「太上老君」。因為他們都不曾有過封國國君和末代國君的稱號。沒有「舊稱」就不能稱「太上」。現在有人將老聃老子稱為「太上老君」,這顯然是錯的。老聃老子沒有擔任過末代國君,連「老君」都稱不上,更不用說稱「太上老君」了。

歸結起來:末代彭祖老彭祖簡稱老彭者,也就是頭代老子老祖老子其人,前後共計所有的全部稱號為:彭祖,彭伯,老彭祖,老彭,老君,太上老君,老祖,老子等。只有老祖老子一人能夠被稱為老君和太上老君。其餘任何一位老子,例如:老耳老子,老聃老子,老萊老子,老儋老子等,都不能被稱為老君和太上老君。因為他們都沒有做過諸侯國的國君,更不是末代國君。所以不能稱為老君和太上老君。

三、老祖老子的著《道德經》

《列仙傳》說:「老子生於殷時,任周之柱下史積八十餘年」。生於殷時的老子,那當然是頭代老子老祖老子了,其他任何一位老子都不可能生於殷時。

1、兩次西遊終南山

末代彭祖老彭喜歡遊山玩水,他在彭宅村安家時,曾多次遊玩天目山。他在武夷山隱居時,更是深處此山中。因而使他對山有著特殊的感情,成為仁人。仁者樂山么。他在進入周朝擔任柱下史官成為老子之後,是為頭代老子老祖老子,還是忘不了山。《太平廣記》和《中華文化源流》等書均說,老子於周成王和周昭王時二次西遊終南山。能夠於周成王和周昭王時西遊終南山的老子,必定是頭代老子老祖老子。其餘老子均在周昭王之後數百年才出生,決不可能於周昭王時西遊終南山。終南山古稱太乙山,是整個南山的終端,南山終止於此,故稱終南山。南山起源於新疆的于闐,而終止於西安的南面。其在西安市西面的周至縣到西安市南面的這一端山脈,就是終南山。終南山是旅遊勝地,有南山湫、金華洞、玉泉洞、日月岩等名勝古迹,自古有終南絕景之美稱。老祖老子因為愛山,故兩次西遊終南山。

2、語之道德五千言

《太平廣記》說:「老子將去而西出關,以升崑崙。關令尹執弟子之禮,敬請教誡。老子語之道德五千言。關令尹聆而書之,名曰《道德經》。」這裡,首先要問的是哪位老子西出關的?要回答此問題,可以從引文「老子語之道德五千言,關令尹聆而書之,名曰《道德經》而知之。」這裡,老子對關令尹是「語之」,而不是「著書」。什麼是「語之」呢?《周禮·大司樂·注》說:「發端曰言,答述曰語。」即:提出問題叫言,回答問題叫語。有人發問,有人作答。《詩·大雅·疏》說:「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答。」語是答別人之所問。即一問一答。既然老子對關令尹是「語之」,則就是老子答關令尹之所「問」。即:先由關令尹提出問題(發端),再由老子進行回答(答述),然後由關令尹進行記錄,成為《道德經》之書。這部《道德經》之書是由老子作講述。叫做「述而不作」,或者叫做「以述代作」。那麼,在我國歷史上是誰「述而不作」的呢?《論語·述而第七》說:「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孔夫子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種做法是我暗中學老彭的樣。據此知,老彭是我國歷史上「述而不作」的第一人。孔夫子正是學了老彭的樣,也採取由他講述,而由弟子作記錄,「述而不作」,或者叫做「以述代作」的方式著成《論語》之書。這是孔夫子自己告訴我們的,因此可信。既然老彭是我國歷史上「述而不作」的第一人,而老彭就是頭代老子老祖老子,則為關令尹「語之道德五千言」的老子應該是頭代老子老祖老子。而不是其他老子如:老耳老子、老聃老子等人。

3、首部《道德經》

頭代老子老祖老子「西出關」,為關令尹「語之道德五千言」,而由關令尹「聆而書之」的「述而不作」,「以述代作」所著成的《道德經》之書,這是首部《道德經》,其著成年代是在周昭王之時,屬於西周時候。因為,在周襄王之時,還有老祖老子的後代老耳老子,為關令尹「刀削劍刻」、「漆塗墨書」的「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的第二部《道德經》,其著成年代是在周襄王之時,屬於春秋時候。所以,《道德經》之書,實際上存在著兩種版本。一個是老祖老子所述,一個是老耳老子所作。老祖老子所述的《道德經》,由周昭王大夫護送,保存在周守藏室之內。為歷代老子所觀看。老耳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由周襄王大夫所保管,留存在關令尹家中,為歷代關令尹家人所研讀。

4、孔子所竊比的內容

孔子竊比於我老彭的內容,除上述的「述而不作」,「以述代作」,因而著《論語》之外,還有「信而好古」的求學問,也是學老彭的樣。孔子學識的來源,來自於他的「好古敏求」。《論語·述而第七》說:「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在《論語》中,「好古」是和「信」連在一起說的,叫做「信而好古」。孔子自己說他的「信而好古」也是學老彭的樣。即:「竊比於我老彭」。除孔子自己說之外,在劉歆《遂初賦》中也說:「求仁得仁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老彭兮。」這裡,「求仁得仁」是指孔子學老祖老子和老聃老子之事。老祖老子愛山,孔子說:「仁者樂山」。老祖老子是仁者。《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與魯南宮敬叔俱適周,問禮,見(老聃)老子。辭去,(老聃)老子曰: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仁人是老聃老子的自比之詞,也是老聃老子的為仁精神。而孔子從學於老聃老子,問禮、求仁,助葬、聞道。所以,孔子在《論語》中多處談仁,以表達他的為仁精神,因而創孔子仁學之精義。「守信保己」劉歆已經在《遂初賦》中明確說了是「比老彭兮」。即:學老彭的「信守古訓」,「好古敏求」的樣,以保持自己的觀點,不隨世谷而變。這個「信而好古」,「守信保己」的做法,孔子自己和劉歆都說是「比老彭」。因而知孔子一生,事事都是以老彭為榜樣,以老彭為偶像。這樣,孔子「述而不作」的著《論語》,「信而好古」的求知識,「守信保己」的堅信念,都是孔子竊比於老彭的。即效學老彭的著書、治學、為人之精神。不僅如此,孔子在著書之後,也想效法老彭的做法,「欲西藏書於周室」。我國古代書藏王官,為守藏室之史所保管。末代彭祖老彭即頭代老子老祖,他在「西出關」為關令尹「語之道德五千言「、而由關令尹「聆聽」記錄成為卷冊,「述而不作」、「以述代作」,形成首部《道德經》。關令尹不敢私自藏書,而是將此卷冊送往周守藏室保管。這一點也為孔子所效學,他在「述而不作」、「以述代作」著《論語》之後,也「欲西藏書於周室」而無有門路,想請老聃老子幫忙,而老聃老子不允許所請。因為此時老聃老子已經告老還鄉,不在其位。《莊子·天道篇》說:「孔子欲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即子路)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可見,孔子欲藏書於周室,也是想效學老彭的做法。

5、老子所西出的關

《太平廣記》說:「老子西出關」。前已述及這位西出關的老子是頭代老子老祖,也就是末代彭祖老彭,他曾於周成王時和周昭王時兩次西遊終南山。終南山的西端風景優美,其地在周至縣境內。周至縣古稱盩厔關。盩音周(zhōu),是山巒彎曲的地方。厔音至(zhī),是水流彎曲的地方。盩厔二字連在一起,就是山巒和水流都彎曲的地方,是為二曲。所以,盩厔城關也叫二曲。盩厔二字不太通俗,許多人不認得,後來改為「周至」。其地在西安市西面二百餘里處,是我國古代由西域進入鎬京的門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為什麼要在這裡設立關隘呢?

西周初年之時,我國西部地方的少數民族玁狁(也稱獫狁或犬戎),時常向東侵犯,進行掠奪。成王之時,東平淮夷,西逐犬戎,在盩厔地方,設立關隘,以防戎患。理由是「先王耀德不觀兵」。與其觀兵以示威,不如設關以防患。於是,成康之際,天下太平,人不犯法,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其原因就在於周至關隘之建立。周至關在渭河平原的西南部,南依秦嶺,北濱渭河,地勢十分重要。所以,成康之際,在此設立關隘,以防戎患。老祖老子西出的關,就是此周至關。周至關在鎬京的西面,老子自鎬京出發向西行,故為西出關。

6、老子西出關的目的

頭代老子老祖老子西出關的目的,《太平廣記》說是「以升崑崙」,實際上就是游山玩景。也就是西遊終南山。因為,周至關的終南山上,有一處風景最為優美的地方,叫「樓觀台」,它是周至關的關令尹之家宅,自古有「終南絕景」的美稱。

A、關令尹之名稱

成康之際,在周至地方,設立關隘,以防戎患。康王之時,關建成後,周康王委派一名大夫,去管理周至關的事務。這位管理周至關事務的正職官員,就稱關令尹。這裡,「關」指周至關,「令」是官長的意思,「尹」則是指正職,副職叫丞。正職官員叫令尹,副職官員叫令丞。關於「令」字,《集韻》說:「令,官署之長。」即官長的意思。關於「尹」字,《傳》說:「尹,正也。眾正官之長。」尹是正官。令尹二字連在一起,就是官署之中,眾正官之長。正職稱令尹,副職稱令丞。尹官,在商朝和西周時候是輔弼之官。尹也是管事、治理的意思。《說文》說:「尹,治也。握事者也。」《左傳·定公四年》說:「以尹天下」,也就是管理天下。尹官也稱相。應劭說:「天子之相稱師尹,諸侯之相稱令尹。」天子是全國之君,諸侯是地方之君。在中央管事的相稱師尹,在地方管事的官(相)叫令尹。所以,尹有師尹和令尹之分。周至關的「眾正官之長」,是地方上的管事之官,不是天子身邊的相,當然稱不上「師尹」。但是,他是周康王大夫,大夫稱卿,叫卿大夫。薛瓚說:「諸侯之卿,惟楚稱令尹,余國稱相。」周康王大夫周至關的關令尹,是地方上的天子之卿,其地位比諸侯之卿要高,雖然稱不上「師尹」,但是,稱「令尹」卻是綽綽有餘的。這裡,「令尹」之稱,是相對於「師尹」之稱而言的,並不是由於「楚國之卿稱令尹」的緣故。可是,蔣伯潛在《諸子通考》中卻說:「關尹,守關之吏。令尹,楚官。此非楚地,令字衍。」這是蔣伯潛錯誤地理解薛瓚的說法。薛瓚只是說「諸侯之卿,惟楚稱令尹,其餘稱相」,並沒有說「諸侯之卿,惟楚稱令尹,天子之卿就不稱令尹」了。周康王大夫是天子之卿,為什麼就不能稱令尹呢?要知道地方之官卿大夫相當於諸侯之地位,並且是地方管事者,其正職官員稱令尹是理所當然之事。更何況「令尹」之稱,是相對於「師尹」之稱而言。沒有「師尹」和「令尹」的分別,則「天子之相」只稱「尹」就可以了為什麼又要在「尹」之前加上一個「師」字呢?這說明在「師尹」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什麼尹」,這另外一個「什麼尹」,那就是「令尹」。它是天子所派的地方事務管理者。即:師尹、令尹都是周王朝的官名。並不是楚國發明的官名叫令尹。楚國也是周王朝的諸侯國,諸侯國管理其所封之地的事務。這和天子所任命的地方官管理其職責範圍之內的事務屬於同一性質,都用天子所命的官名。蔣伯潛認為「令尹」是楚國發明的官名,天子之卿的地方官都不能叫令尹,這顯然是錯的。

B、樓觀台的緣起

在周至地方,終南山上,有「終南絕景」樓觀台。這個樓觀台是因何而有的呢?《樓觀本起傳》說:「樓觀者,周康王大夫關令尹之故宅也。以其結草為樓,觀望星氣,因以名樓觀。」這裡,一方面得知,「關令尹」這一名稱,在周康王時就已經有了。從周康王之時,一直到周襄王時,周至關的「眾正官之長」,都是稱為「關令尹」的。另一方面得知,樓觀台是周康王大夫周至關的關令尹之家宅,建成於周康王之時。其作用是關令尹於公餘之暇,在樓觀台上「觀望星氣」之用。換句話說,樓觀台是周康王大夫周至關的關令尹之私人天文觀象台。周康王大夫周至關的關令尹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位業餘天文觀象學家。更由於樓觀台是老子弟子關令尹之家宅住處,因而後來道家弟子之住處,即以「觀」來命名,稱為道觀其原因即基於此。

C、首部《道德經》的特點

周昭王之時,末代彭祖老彭,也就是頭代老子老祖,在周至關的樓觀台,為周康王大夫關令尹「述說道德之經義」、「語之道德五千言」,「述而不作」,「以述代作」的著成首部《道德經》,有如下幾個特色:

a、全書尊重女權

頭代老子老祖老子是末代彭祖老彭祖,簡稱老彭者,他的先世自始彭祖篯鏗開始,於帝嚳時佐堯,而被堯帝所任用,形成彭祖氏族。其後代自夏至殷為大夫,直至殷之末世滅彭祖氏,末代彭祖老彭祖,進入周朝為柱下史,領有子爵銜,加姓氏以別之,老姓加子爵,故稱為老子,是為頭代老子。他在周至關所著的首部《道德經》,實際上是集歷代彭祖經驗之大成。其中也有堯帝時代、舜禹時代、夏商時代和周初時代各位彭祖之經驗。而堯、舜、禹、夏時代尚處在母系氏族社會,母系氏族社會尊重女權這是自然之事。首部《道德經》尊重女權也就不足怪了。

b、西周語言特色

頭代老子老祖老子是周武王時為柱下史的,其第二次西遊終南山為周康王大夫周至關的關令尹「語之道德五千言」述而不作的著成首部《道德經》是在周昭王之時。周武王和周昭都是西周之時。西周時候著成的首部《道德經》,其所用語言應該是西周語言。更何況作記錄的是周康王大夫,他是西周時候人,用西周語言作記錄,更是理所當然之事。所以《道德經》多三、四言韻語,這是西周語言。蔣伯潛在《諸子通考》中用三、四韻語來否定《道德經》為老子所作,這顯然是錯的。

c、特殊的語錄格言形式

老祖老子的《道德經》和孔子的《論語》,雖然都是採用「述而不作」,「以述代作」的形式著成的。但是,《道德經》始終是語錄格言形式,而《論語》則是一問一答形式,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主要是「語之」的內容不一樣所決定的。頭代老子老祖老子在周至關的終南山之樓觀台為周康王大夫周至關的關令尹「語之道德五千言」,其內容是「集歷代彭祖經驗之總結。」其過程是由關令尹發問(提出要求)開其端,而由老祖老子作回答敘其事,再由關令尹執刀作記錄。由於發問者只是關令尹自己一個人,不必記錄是誰發問的。更由於是由發問者作記錄,問語自知。所以,就只記錄老祖老子之答言,不必記錄關令尹之問語。因而就形成《道德經》之書這種獨特的,一段一段的,語錄格言形式的著作形式而且是歷
推薦閱讀:

《向老子問道》2、與儒家的三點差異(傅佩榮)
從老子到闖王:盤點中國歷史上那些下落不明的人-頭條網
張文江:《管錐篇*老子王弼注》讀解
百家 | 陳鼓應:老子的「道」義
「孔子的故事」之三  孔子問禮於老子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