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場馬拉松——隱藏在歷史深處的人物結局18
07-03
一顆忠心憑誰問——褚遂良 當唐太宗李世民不久於人世時,他的病榻前一直站著兩個人,一個是他一直信任而且恩寵有加的大舅哥長孫無忌,一個就是以一顆忠心贏得他信任的褚遂良,相比於長孫無忌的「近水樓台」,褚遂良憑藉自己的忠心和能力贏得了李世民的最終信任。 褚遂良的身份是太宗託孤重臣,而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初唐四大書法家。 初唐四大書法家分別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由於初唐的政治是貴族政治,因此四大書法家之間存在著不少交集,而褚遂良與另外三位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歐陽詢是褚遂良父親褚亮的朋友,一直對褚遂良很是看重,最終褚遂良沒有辜負他的期待; 虞世南是隋煬帝寵臣虞世基的弟弟,兄弟二人都是才華橫溢,但是在歷史上聲名卻判若雲泥,由此可見,橘生於南則為橘,橘生於北則為枳,基因雖然相同,卻因環境而大不同。值得一提的是,褚遂良跟虞世南學過書法,因此虞世南也就是褚遂良的書法老師之一; 至於薛稷,他跟褚遂良的關係更直接,他的書法正是跟褚遂良學的,因此他是褚遂良的徒弟。薛稷除了是書法家,還是褚遂良的徒弟,他還有另外兩個身份,隋朝文學家薛道衡的曾孫,唐朝良臣魏徵的外孫,名門之後。 褚遂良最終進入唐太宗李世民的視線是因為書法,而他進入唐朝的官場則是因為他的父親褚亮。 褚亮在歷史上的名頭沒有兒子褚遂良大,不過在貞觀年間,他也是有來頭的,他跟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一樣,他們都出自一個集團:十八學士。 當初李世民在南征北戰時不忘籠絡人才為自己所用,經過他的籠絡,先後有十八位當時能人歸入他的帳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是其中名頭最響亮的,而褚亮和另外十四人也是李世民不可或缺的人才,他們湊在一起,正好湊成了「十八學士」。 後來李世民命大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是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而在每個人的寫真圖上,都有相應的評語稱為「贊」,這些「贊」就是褚遂良的父親褚亮寫的,因此《十八學士寫真圖》其實也有褚亮的一份功勞。 後來褚亮一直官至散騎常侍,這個官是皇帝身邊的近臣,主要負責陪伴皇帝,提出建議,另外還有顧問應對之職,品級從三品,副部級。 從太宗李世民開始,「十八學士」的典故就流傳了下來,後來唐玄宗李隆基也搞了一個「十八學士」,不過那個「十八學士」與太宗李世民的「十八學士」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一千多年後,一位華人世界的武俠小說大師將這個典故用在了自己的武俠小說里,這就是《天龍八部》里段譽提到的茶花品種「十八學士」,這位大師就是金庸。 回過頭來繼續說褚遂良的故事,褚遂良跟父親褚亮原本一起效力於割據勢力薛舉的帳下,太宗李世民將薛舉父子勢力剷平後,在亂軍之中找到了褚亮,他早就聽說褚亮的聲名,現在他要把褚亮收為己用。 褚遂良由此進入唐朝官場,從秦王府鎧曹參軍做起。鎧曹參軍是主管軍事器械的官員,雖然官不大,但是也很重要,武則天的父親就曾經在高祖李淵起兵時就當過這個官,這個官一般都用信得過人,官職雖小,但職責重大。 進入貞觀年間,褚遂良先是升任秘書郎,後來又轉任起居郎。秘書郎是負責皇家圖書館收藏和校寫的官員,而起居郎則是負責記錄皇帝每日言行的官員,這個官職雖然只有從六品,相當於副處級,但是這是跟隨皇帝左右的人,天子近臣。 不過一開始,起居郎褚遂良並沒有引起李世民的過多關注,此時一個人的辭世給褚遂良帶來了轉機。 貞觀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弘文館學士虞世南逝世,享年八十一歲,虞世南的逝世讓李世民非常悲痛。 李世民曾經稱讚虞世南有五絕: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學,四、文章,五、書法。曾經有一次李世民出行,屬下官員準備給李世民帶一些典籍以供有疑問時查閱,李世民擺擺手,不用,帶著虞世南就夠了! 現在虞世南走了,李世民有些傷感,他對魏徵說:「虞世南死後,無人可以論書!」(這裡的書指的是書法!) 聽話聽音,魏徵馬上反應了過來,虞世南走了,不是還有褚遂良嗎,他的書法也不錯。 魏徵隨即回應道:「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王逸少即王羲之) 這句話或許改變了褚遂良的一生。 聽魏徵如此一說,李世民馬上徵召褚遂良為侍書(御用書法教師),從此褚遂良走近了李世民。 事實證明,褚遂良的書法造詣確實很高,不僅自己字寫得好,而且還是鑒定王羲之字跡的行家裡手。當時李世民酷愛王羲之的字,從各地搜羅了很多王羲之的字,當然這些字真真假假,需要一個高手來辨認。此時褚遂良便扮演起鑒定專家的角色,結果真跡一一辨認而出,而假冒偽劣也沒有了藏身之地。 三年後,褚遂良由起居郎升任諫議大夫,同時起居郎的職責仍由他擔任。起居郎為從六品,副處級,而諫議大夫則為正五品,正廳局級,由此可見,還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對於褚遂良所做的起居注,李世民一直很感興趣,他甚至問褚遂良,我能看看嗎? 褚遂良嚴肅的說,起居注自古就有,為的就是讓君王避免做非法的事,從來沒聽說過君王看關於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接著問道:「朕有不善,卿必記之耶?」 褚遂良正色回應道:「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君舉必記!」 這時黃門侍郎劉洎插話說:「就算褚遂良不記,天下人也會記的!」(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亦記之矣) 李世民默然,他認同了褚遂良的做法。 如果說擅長書法和忠於職守讓褚遂良贏得了李世民的信任,那麼褚遂良的不斷進言就為褚遂良不斷加分,一直把他從一個貞觀十年的小小秘書郎加分到太宗的託孤重臣。 褚遂良給李世民的進言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四次。 第一次,他進言勸阻李世民進行封禪大典,李世民聽從了,終李世民貞觀一朝,沒有舉行封禪大典,不過未能封禪也是李世民一生的遺憾; 第二次,他進言建議李世民早定太子和親王的身份,當時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爭儲, 而李世民猶豫不決,褚遂良因此有了這次進言。 褚遂良的第三次進言與高宗李治的命運息息相關,如果不是褚遂良的力諫,或許就沒有唐高宗李治,可能也沒有了武則天。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疑似謀反被廢黜,魏王李泰以為自己的機會到了。在李泰進攻殷勤服侍李世民時,李世民一度有了立李泰為太子的想法,因此便當面告訴李泰,準備立李泰為太子。李泰聞言,激動不已,他撲進李世民的懷中感慨的說道:「兒臣今天才真正成為您看重的兒子,這是我的重生之日。我現在只有一個兒子,等兒臣百年之後,一定把這個兒子殺了,然後傳位給晉王李治!」 酒不能喝多,同時話也不能說多,而李泰偏偏為了表示忠心,說了過頭話。 當李世民把這句話轉述給大臣們聽時,褚遂良站了出來。 「陛下,您說錯話了,希望您好好思考一下,別再犯錯誤。以前您立李承乾為太子,卻同時寵愛魏王李泰,結果最後導致李承乾被廢黜。這些事都剛發生不久,希望您能引以為鑒。現在您準備立魏王李泰為太子,那麼你還是把晉王李治先處理掉吧!」 褚遂良的意思很明確,以魏王李泰連親生兒子都能殺的性格,登基之後,必定對晉王李治以及前太子李承乾不利,現在他指出這個結果,讓李世民看著辦! 李世民被逼到牆角,動情地流下了眼淚,讓一個父親為了擁立一個兒子而殺另一個兒子,這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最後他無奈的說:「我不能!」 最終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堅持下,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因此李治能夠成為皇帝,褚遂良功不可沒。 在李治被立為太子後,一段時間內頻頻有野山雞飛臨皇宮,李世民有些好奇,便問大臣們,這是什麼徵兆呢? 這時褚遂良站了出來,說道:「昔日秦文公時,有童子化為野山雞,雌者鳴於陳倉,雄者鳴於南陽。童子曰:得雄者王,得雌者霸。秦文公得到了雌雞成為霸主,後來就把陳倉改名為寶雞。後來漢光武劉秀得到了雄雞,於是就從南陽起兵最後登基做了皇帝。陛下舊封秦王,所以雄雉都在秦地出現,這是彰顯您明德的徵兆!」(今天的陝西寶雞市的名字即由此而來) 李世民聞言,大為高興,隨即說道:「立身之道,不可無學,遂良博識,深可重也。」 褚遂良的第四次進言出現在貞觀十八年,這一年李世民計划出征高麗,褚遂良上書阻止,然而這一次李世民卻沒有聽從,還是堅持發動了遠征高麗之戰。 遺憾的是,這次遠征高麗,雖未慘敗,但最終也告失敗,這一切都被褚遂良不幸言中。 貞觀十七年,這一年對於貞觀一朝是個分水嶺; 這一年,太子李承乾被廢黜,晉王李治被立為新太子; 這一年,千古良臣魏徵病逝,勸諫皇帝的重擔轉到了褚遂良的身上。 就我個人感覺,我認為魏徵的進言原則性的東西多,卻空洞無物,有時純粹是為了進言而進言,而褚遂良的進言,既有原則性的東西,也有很實際的東西,這樣的進言其實對皇帝的幫助性更大!(一家之言) 從貞觀十七年開始,褚遂良的地位逐漸上升。 貞觀十八年,升任黃門侍郎(正四品),參綜朝政,有了「參綜朝政」這四個字,褚遂良便成了宰相委員會中的一員; 貞觀二十年,加授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副部級); 貞觀二十一年,兼任大理卿(最高法院院長,從三品,副部級) 貞觀二十二年,升任中書令(最高立法長,正三品,正部級)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李世民病危,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進入李世民的卧室,接受李世民的臨終託孤。 李世民指著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對太子李治說道:「無忌、遂良在,國家之事,汝無憂矣!」然後又專門囑咐褚遂良說:「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 一語成讖! 李世民在臨終時擔心將來會有人離間李治和長孫無忌的甥舅關係,沒想到,幾年後,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李治和長孫無忌之間出現了第三者! 誰? 小三的名字叫武則天! 在武則天進宮之後,皇帝李治的重心開始發生偏移,從原本無條件信任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轉變為逐步倚仗武則天,在他看來,武則天是他的妻子,是自己人,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說到底還是外人。 以廢王皇后為起點,皇帝李治開始扶武則天上位,這一切看似這是廢立皇后,其實卻是皇帝李治收權的開始,收的便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權。 這是一場皇權與相權的較量,只不過以廢立皇后為名,審時度勢的老將李勣看清楚了其中的局,他悄無聲息的躲開了;長孫無忌是宰相群的代表,他無處可躲,只能抗爭;而褚遂良,如果他願意他也可以悄無聲息的躲開,然而他卻堅決地與長孫無忌站在一起,他試著保護長孫無忌。 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他們的對手武則天不是一個人,武則天的背後還站著皇帝,這是一場必輸無疑的較量。 褚遂良和長孫無忌是不幸的,如果不是遭遇武則天這個千古難遇的強悍女人,他們或許還會與皇帝一起繼續幸福的生活,很不幸,他們遭遇了武則天。 公元655年,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對於武則天的抵抗失敗,託孤大臣就此走上了下坡路。 這一年九月,中書令褚遂良被貶出長安,出任潭州都督,潭州即現在湖南一帶,總部位於長沙。 兩年後,褚遂良又調任桂州都督,桂州的總部在今天的廣西桂林市。 桂州都督任上屁股還沒有坐熱,調令又來了,即日起調任愛州都督。 愛州的總部,在今天越南的清化市! 長安越來越遠,從此長安只在記憶之中。 其實在褚遂良的記憶里,貞觀二十三年太宗臨終託孤的場景他記憶猶新,在太宗駕崩之後,時年只有21歲的李治抱著他的脖子痛哭不已,還是他和長孫無忌不斷安撫,才平息了李治的心。 一切相隔只有八年,記憶深處的東西,怎麼能說忘就忘呢? 或許李治也沒有忘,只是他不想再提起! 在褚遂良人生的最後時刻,他只有一個願望:終老長安,然而這個願望沒能出現。 他給皇帝的上書如泥牛入海,毫無消息。 一年後,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在遠離國都長安的愛州終老,享年六十三歲。 再一年後,同為託孤重臣的長孫無忌被誣謀反,在黔州被逼自殺,而褚遂良的兩個兒子受牽連,被流放愛州,途中被誅殺。 四十六年之後,唐中宗李顯複位,以武則天遺詔之名為褚遂良平反,追復爵位。 斯人已逝,一顆忠心憑誰問? | |
推薦閱讀:
※歷史上喪心病狂的武器:坦克也要核動力
※歷史鉤沉:越王嘗糞救越國
※安徽安慶歷史沿革(春秋至民國)
※為什麼秦始皇陵到現在還沒有被挖掘?
※【你有冰嗎?】古人沒冰箱怎麼保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