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陳吉——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之伊秉綬
展示閩籍書畫名家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文=文化生活報 陳=陳吉
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福建省藝術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美術書法專業委員會主任陳吉談「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之「伊秉綬書法藝術展」
文:作為書法大家,伊秉綬集人品政聲書道於一身,他的藝術人生對當下有何啟示意義?
陳:伊秉綬生於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病逝於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字組似,號墨卿,福建寧化人,因當時寧化屬汀州府,故人又稱其「伊汀州」。自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提出「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不朽」,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能達到這一中國道統追求最高標準的人鳳毛麟角,伊秉綬是其中當之無愧的一個。
伊秉綬
先說立德。所謂立德,即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垂範社會,世所敬仰。在惠州、揚州,百姓出於對他的愛戴,都為他立祠奉祀。在揚州,嘉慶七年伊秉綬因父病故,去官扶槨回鄉丁憂,數萬百姓灑淚相送,在他身故後,將他和歐陽修、蘇東坡、王士禎奉為「四賢」並祀,永久懷念他;在惠州,百姓更在其離任後建了生祠,還是多年之後伊公故地重遊,認為自己身為知府,利國利民是份內事,受頌則有愧,在其堅請之下這個生祠才撤去。正因為伊秉綬為人正大溫厚,光風霽月;為官剛直不阿,愛民如子;為藝氣象宏闊,獨標高格,品德官德藝德兼善,才會為萬民欽敬、古今同表。
伊秉綬 作
伊秉綬 作
次說立功。被譽為清代「三朝元老,九省疆臣」的阮元在給伊秉綬寫的墓志銘中,稱他「學宗儒,多善政,心精敏,能任事,扶節義,抑豪右」,應該說很好概括了伊秉綬的為人為學為官之道。伊秉綬的立功,集中體現在其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伊秉綬任惠州知州時,致力於地方文化建設,獎掖後學,創辦書院,重用人才,為惠州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揚州水災,兩江總督鐵保舉薦伊秉綬出任揚州知州。他受命於危難之際,「飢咽脫粟飯,渴飲濁流水」,與百姓同甘共苦,設置粥廠,安置災民,動員富商捐錢捐物,共渡時艱,親自核發賑災錢糧,嚴禁胥役克減,派兵剿匪安民等,取得很好效果。《清史稿》載「民雖飢困,安堵無惶惑」。第二年,揚州風調雨順,百廢皆興,百姓無不稱頌。伊秉綬回鄉丁憂期間,屢出善舉,造福桑梓。寧化城牆坍塌,他出千金維修;家鄉遭逢饑荒,不僅自己捐糧捐物,而且遊說商家平價糶米;籌措錢糧萬兩倡修廣濟、龍門二橋,等等。
伊秉綬 作
伊秉綬 作
再說立言。伊秉綬雖然也有不少詩文集傳世,但無論是名重當時,還是蜚聲後世,都首推其書法藝術莫屬。伊公的書法藝術和成就,代有公論。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標舉四大家伊秉綬(伊汀洲)、鄧石如(鄧頑伯)、劉墉(劉石庵)與張裕釗(張廉卿)為「集古大成」的典範,而把伊秉綬放在第一位,認為其書乃集分書之大成,與鄧石如堪稱清季碑學的兩大鼻祖。據說乾隆常命其題寫匾額,還特許他在所書殿名旁側署名,現北京故宮中尚存的「崇禧門」即是伊氏手跡,民間亦有「一字一兩黃金」之說,可見伊秉綬書名之盛。
伊秉綬 作
伊秉綬 作
文:請您談談伊秉綬在書法上的藝術成就?
陳:作為書家的伊秉綬,書法五體兼擅,隸書尤為傑出,在清代書壇上,特別是隸書領域內,伊秉綬堪稱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伊秉綬早年從晉唐楷書和行書入,及至中年在碑學思潮的影響下確立了以碑書為主的隸書創作道路,廣涉博收,融冶一爐,尤以《衡方碑》《孔宙碑》《張遷碑》《裴岑記功碑》等碑浸淫最深,善於在取神遺貌中,遙接漢隸精神,繼而拓漢隸以大,開創了雄朗朴茂、大氣古拙的隸書風格。 其隸書點劃省卻了漢隸蠶頭燕尾的特徵,橫平豎直圓起圓收,富有裝飾性。體勢四圍撐滿,方嚴寬博中不失奇肆恣縱。《國朝先正事略》謂其「隸書愈大愈見其佳,有高古博大氣象。」後代以伊秉綬的隸書作為取法對象的書家不少,福建已故的老一輩著名書家如黃葆戉、謝義耕、章友芝等,都受到了伊氏的影響。
伊秉綬 作
在行書的藝術風格上,伊秉綬則成功地將隸書乾淨寬博的趣味與行書合為一體。伊秉綬的行書早年取法甚廣,晉、唐、宋、明各朝法帖都有涉獵。還曾師從帖學名家劉墉,對顏真卿的行楷情有獨鍾,並承襲了李東陽行書的結字和布局特點,摸索出了瘦硬緊緻,縈迴往複的脫俗面貌。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認為「清代碑學的興盛,在乾嘉時期為篆隸,在道光以後為北碑,同光之際,漸溢於行草。」其中的關鍵,尤在於乾嘉時期。而伊秉綬作為清代碑學中隸書中興的代表人物,被譽為「乾嘉八隸」之首,他與擅長篆書的鄧石如,並稱「南伊北鄧」。晚清書法大家何紹基《東洲草堂詩抄》稱讚伊秉綬:「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簡。行草亦無唐後法,懸崖溜雨弛荒蘚。不將俗書薄文清,覷破天真關道眼。」
伊秉綬 作
文:「伊秉綬書法藝術展」是「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重要組成部分,請您談談福建省文化廳組織開展實施這項工程的初衷和意義?
陳:本次展覽是福建省文化廳組織開展的「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覽共展出伊秉綬隸書、行書作品近八十件,殊跡紛呈,文墨共暉,是全國十七家博物館和社會藏家的傾情巨獻。
伊秉綬 作
福建省文化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從2012年開始實施「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這一工程已經持續5年,這也是我們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具體行動。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倚山面海,風景秀美,物產豐阜,民風淳樸,人文薈萃,素來有「海濱鄒魯」之雅稱。唐宋以後,隨著中原文化的不斷南遷,至宋代,福建已經漸漸成為東南文化中心,並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八閩大地,人傑地靈,自古名家輩出。但由於種種原因,福建歷史上還有不少優秀的書畫大家未能進行全面地研究和宣傳。當下若再不進行搶救性的展示、研究與宣傳,他們可能就將淹沒在歷史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 通過走訪專家、學者,以筆錄、錄音、影像、組織大型書畫展、出版畫冊等方式記錄藝術家相關資料,向全社會展示宣傳他們的藝術成果,講述他們的藝術人生,為搶救、研究、保護、傳承我省老一輩書畫藝術家豐碩藝術成果提供第一手資料,填補學術空白。
伊秉綬 作
這項工程實施以來,已先後舉辦了章友芝、朱棠溪、沈覲壽、陳子奮、謝義耕、趙玉林等書畫名家的系列展覽。這些展覽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的實施,既表達了我們對藝術家們的崇敬之情,同時對於加強福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擴大福建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講好福建故事,傳播福建聲音,樹立福建全新形象,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伊秉綬 作
伊秉綬 作
伊秉綬 作
伊秉綬 作
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
伊秉綬書法藝術展
展覽時間
2017年6月16日—8月9日
展覽地點
福建博物院積翠園藝術館
鏈 接
◆鄉村漆彩惠民生——全國農民畫創作群體漆畫技藝實驗班紀實
◆海峽兩岸同鑄金石緣——第二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33件金銀銅獎作品新鮮出爐
◆刀尖上 的非遺 刀鋒上的傳承 —— 第二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展開展
◆第二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總顧問——韓天衡
◆陳為新,走在內修心外化形的創作路上——第二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 金獎獎品出爐
推薦閱讀:
※小區公狗欲侵犯母狗 公狗狗主被打致入院搶救
※揭秘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 搶救切爾諾貝利!(真實紀錄片)
※常用搶救藥物二
※搶救救命葯不能靠「救火」
※時間就是生命!心肌梗死的搶救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