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佛像種種身
關於佛的身的和佛心,歷來是學佛者難解又避不開的問題,佛經里有種種的名相、開示或譬喻,佛法不可思議,佛的身、心也不可思議。在禪宗門裡,專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故而宗門是傳佛的心印,雖不可說,但可以悟。所以,欲直截了當去契入佛的心,我們只有藉著宗門的向上一著。祖師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前面博客里寫過《如何契入「唯心所自現」》,也算描摹過佛的心。本文暫且不談佛的心了,專談佛的身。佛經里最常見的關於佛身的名詞有:法身,報身,化身,應身,自性輪身,正法輪身,教令輪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意生身,等等。若單說「身」的詞義,梵語ka^ya,音譯迦耶。屬六根之第五,即身根。指觸覺器官之皮膚及其機能。然有部主張,身根乃眼所不能見之精妙物質(凈色),亦即指勝義根而言。然通常所說身與心並稱為身心,身與語、意並稱身語意之『身』則系指身體、肉體而言。還有集合之意,即附加於語尾,表示複數之語,如六識身。「佛身」的意義就廣大多了。最基本的含義,梵語buddha-ka^ya,是指具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並具有超越常人的十力、四無所畏等殊勝能力,圓滿而清凈的佛陀之身體。若只看佛教詞典如何注釋佛身,恐怕會把學佛者搞暈,因為大小乘、顯密教的經典眾多,名相的意義差別很大。請看佛學大詞典的解釋:【佛身】梵語buddha-ka^ya,巴利語同。指佛之身。有關佛陀生身之殊勝及其實身之種種考察,稱為佛身論。溯自釋尊在世或滅後不久,世以釋尊非為常人,其身超越常人而圓滿、清凈(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並具有殊勝之能力(十力、四無所畏)。此後至部派佛教時代,分別論者與大眾部主張佛身無漏之說,其壽量、威力皆具有無限性;此或指佛之肉身(即生身)而言。然有部提出異論,主張佛之生身亦為煩惱之果,故仍屬有漏;但承認佛所成就之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法,或佛之教法盡屬無漏,此稱為法身(梵dharma-ka^ya )。法身者,乃佛之所以為佛之根據,即非肉眼所能見之理佛,如此之法身與生身合稱為二身。有部等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者為五分法身,如此之功德法亦稱作法身。 大乘佛教興起後,佛身論隨之急速開展。先是法身內容之變化,謂法性真如為法身。據無著之金剛般若論卷上載,經典即言說法身;對此,依修行證得始示現之法身,稱證得法身。故大乘佛教興起後,始稱真如理體為法身,更進而稱生身為應身(梵nirma^n!a-ka^ya ),並在兩者之間別立報身(梵sam!bhoga-ka^ya ),故在十地經論卷三、梁譯攝大乘論卷下等成立法、報、應三身說:(一)法身,又作法佛、法身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實佛、第一身、真身。大乘佛教雖完全承受有部之法身說,但其特色在以常住真實普遍平等理體之真如法性為法身,指佛陀之本身,或立如來藏為法身。(二)報身,又作報佛、報身佛、受用身、受法樂佛、受樂報佛、食身、應身、第二身。指悟真理而有功德(因行果德)之具體普遍之身。此身既非永遠的真理之身,亦非無常的人格之身。在菩薩因位時所立之願與修行,其結果顯現受樂之佛,即為報身,如阿彌陀佛。報身以大慧、大定、大悲為體,具足無量之色相、功德與樂相,佛之凈土系以此報身為因而成立,菩薩在凈土受法樂,亦以報身為因。大智度論稱之為法性身、真身、法性生身,而梁譯攝大乘論卷上則稱此為應身。(三)應身,又作應佛、應身佛、應身如來、應化身、應化法身。即佛陀之現身,乃為救濟眾生,應眾生之根機(受教者先天之能力與性格)所顯現之人格身,如釋迦牟尼佛,通常其身長為一丈六尺(即丈六)。此三身之關係,如月之體、光、影,稱為一月三身。具體言之,法身之理體是唯一、常住不變,故以月之體為喻;報身之智慧由法身之理體所生,能照明一切,故以月光為喻;應身具變化之作用,從機緣而現,故以月影映現水面為喻。佛說佛法,佛說佛經,無非是應病予葯,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法實相而施設的言教。後人從佛學、名言上去研究,難免陷入望文生義的戲論巢臼。例如,你怎樣看待報身和化身的關係,化身和應身的關係,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的關係?這些身有何異同?如果光看佛經、詞典,你要想理清楚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本來說,佛法是要靠實修的,不是學問能完全論證的。佛法是要從「即名言而離名言,離名言而用名言」,才能懂得佛教名言的實義和妙用。筆者試圖闡述一下有關佛身的內義,因為這事關菩提的根本,學佛的終極目標,權且這麼說,也不是所謂正解,更不奢望窮盡,只望給學佛人提個醒,以免顢頇懵懂。何為法身?法身即實相,法身即真如,是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法身是本覺智,自然智,無礙智,無邊智,圓滿智;法身是法界體性智,是五大五智的諸佛與眾生的全體,世間和出世間的總括,心與物的不二;法身是不可思議境界,諸佛所內證,眾生所本有,不是一個固定的什麼身,是全體的所謂「身」;法身也叫大虛空性,如湛藍晴空,非有相非無相,為免落入偏空而立名為「法身」。法身不生不滅,常樂我凈,與般若、解脫為涅槃三德。法身是究竟凈土,也名毗盧舍那佛,也名普賢王如來。法身平等平等,自在自在,唯佛內證,卻遍在遍在,具無可窮盡之名言與功德。何為報身?從因果上立言,說佛身功德由修行而來,故曰報身。此報身有可思議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相貌,更有不可思議的在凈土之實報莊嚴土中的無邊廣大身。報身可說為氣入中脈的無邊覺受。報身是也不執任何有所得的現法樂住,不是空空如也的寂止,故有時說為大樂身。何為化身?從非實如幻上立言,故無論佛身相如何圓滿,此可見之相終究是幻化,究竟不可得,故曰化身。釋迦佛身之外,一切世間人為所塑造、描繪的佛身影像,皆曰化身。在微細境界,由瑜伽相應、禪定、夢境或感應等化生的佛身,皆是化身。對禪修者而言是好的經歷,卻又必須無執舍離,明了其幻化的本質,才能安住於本覺法身。何為應身?從利益眾生的行願角度立言,說佛應化出現在此世界或其他世界,皆為普度利益眾生,故曰應身。如普門品常講,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何為自性輪身?從自性本具的法界體性智上立言,說法身佛即是自性論身。何為正法輪身?從佛的正法功德而立言,一切悟道的菩薩代表佛之一分功德,承擔宣說正法的使命,故曰菩薩為佛的正法輪身。何為教令輪身?從佛的度生功德而立言,以勇猛、堅固的誓願護持佛法、降服魔怨的金剛、明王等憤怒尊,此類護法身為佛的教令輪身。何為自受用身?諸佛內證智、內證三摩地、大樂覺受等,唯自受用,難可言說,非從外來,只可親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不可思議佛身也曰自受用身。何為他受用身?從諸佛利他功德上而立言,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此身最不可思議,非自非他,乃諸佛與眾生之關聯,何以娑婆眾生有緣得度,皆是釋迦佛及無量菩薩度生的事業不斷,故「他人」也得以受用佛法,這是諸佛菩薩大悲行願的結果。若無大悲、大行,即無他受用身。何為意生身?可直解為意生化身,從心意中之化現的佛身。楞伽經講三種意生身,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都是覺受的境界。凡夫的意生身則是指中陰階段阿賴耶識習氣的幻現。佛的報身、化身、應身,皆可說為是法身的功德。佛的法、報、化、應身,總攝了佛的其他身名相。總結佛身之說種種,皆為顯現如來不可思議的圓滿身而做表示,故修行是先從一種身、個別身去體會,再修三身無分別。乃至一切身皆是非一非異之不可思議法界身。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世上所有的堅持,都是因為熱愛」關於這句話你怎樣理解?
※身邊的人不理解我,該怎麼辦?
※怎樣理解出家的真實義
※盧靖姍回應腿粗爭議,這是我見過的女人對美最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