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之殷本紀

史記之殷本紀

來自專欄華夏歷史人物誌

1.契至湯

殷的先祖為殷契,殷契的母親叫簡狄,是有娀氏之女,史記記載殷契的母親為帝嚳的妃子。關於殷契是否為帝嚳之子,譙周認為殷契生於堯的時代,在舜的時代才被推舉為官,一定不是帝嚳之子。同時,譙周認為殷契的父親不知名,所以具體是誰無從得知。關於譙周的說法,前半部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後半部分值得商榷。讀夏本紀,不難發現,但凡能為官的,非親即貴,先祖基本都能追溯到黃帝,契能被分封,其祖輩必然不會是無名小卒。契的父親不知為何人,應該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家道衰落,至契時,父輩為平民,所以不知名,另一個則可能是無從考證,即材料有限,考證不出來。

殷契成年後,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命其為司徒,分封在商,賜姓子氏。契死後,傳位給子昭明。昭明死後,傳位給子相土。相土死後,傳位給子昌若。昌若死後,傳位給子曹圉。曹圉死後,傳位給子冥。冥死後,傳位給子振。振死後,傳位給子微。微死後,傳位給子報丁。報丁死後,傳位給子報乙。報乙死後,傳位給子報丙。報丙死後,傳位給子主壬。主壬死後,傳位給子主癸。主癸死後,傳位給子天乙,是為成湯。從契至湯,共十四代人,和夏本紀中的禹至桀一樣。除了契和湯之外,其他人並無事迹記載,其真實性很難判斷。

關於成湯,史記記載了幾件事。第一件事,湯在征葛伯時,湯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就是說人看水,就能知道自己長什麼樣,看百姓,就能知道國家治理得如何。這句話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千古名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原型。

另一件事是成湯委伊尹以重任。伊尹,有說名阿衡,有說名摯。關於成湯和伊尹是如何成為君臣的,一般有兩種說法,分別為自薦說和五顧茅廬說。自薦說認為伊尹想輔佐成湯,但是苦於沒有機會,就去做了有莘氏的媵臣,有莘氏為成湯的妃子,而媵臣則是陪嫁的僕從。有一次,伊尹和湯談論食物的滋味,進而論及王道,引起了湯的注意。五顧茅廬說則認為伊尹當時為隱士,湯派人去請伊尹,一共去了五次伊尹才願意出山,三顧茅廬應為其翻版。

關於湯,最有名的莫過於「網開一面」這一典故,鑒於家喻戶曉,不做贅述。需要說明的是,「網開一面」實際上應該是「網開三面」,只是在流傳過程中有改動。史記記載,諸侯聽聞湯「網開一面」的事迹之後,均認為湯仁德,紛紛歸順。

關於湯伐桀的過程記載的篇幅不多,只說湯先伐昆吾,再伐桀。桀敗亡的過程和夏本紀記載的一樣,不做過多說明。

2.湯至紂

湯死後,太子太丁未繼承天子位就死了,於是立太丁之弟外丙為天子。帝外丙即位三年去世,立外丙之弟中壬為天子。帝中壬在位四年,伊尹立太丁之子太甲為天子。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後(皆為詩,後亦同)。帝太甲性格暴虐,不遵守湯立下的法律,有失德的行為,於是,在帝太甲三年,伊尹將帝太甲流放在桐宮,然後伊尹攝政當國。

帝太甲在桐宮居住三年後,悔過自新(浪子回頭金不換),於是伊尹迎回帝太甲,並歸政於帝太甲。帝太甲修德,諸侯重新歸順殷。伊尹為了讚揚帝太甲,作太甲訓三篇,稱其為太宗。

太宗死後,子沃丁為天子。帝沃丁在位時,伊尹去世,以天子之禮葬伊尹於亳。(伊尹有功於社稷,有攝政歸政之美德,故以天子之禮葬之。伊尹和周公事迹比較類似,兩人均為人臣典範,攝政而歸政,大公無私)沃丁死後,弟太庚為天子。帝太庚死後,子帝小甲為天子。帝小甲死後,弟雍己為天子。帝雍己在位時,殷衰落,有諸侯不向殷朝拜(衰落之故,並未說明)。帝雍己死後,弟太戊為天子。帝太戊立伊陟(伊尹之子)為相,有一次都城毫出現桑谷共生的現象(古人認為是對不恭的警示),帝太戊感到很懼怕,問伊陟應對之道,伊陟說了一段很有名的話,即「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與?帝其修德」,主旨就是要帝太戊增強自己的德行。帝太戊聽從伊陟的話,不斷修德,殷重新興盛,諸侯紛紛歸順,帝太戊被稱為中宗。(天象示警本不足為奇,能藉機規勸者亦非異數,勸而能改者實少)

中宗死後,子帝中丁為天子。帝中丁遷都至隞,隞亦有文獻記為囂,有說在河南敖倉,也有說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帝中丁死後,弟外壬為天子。帝外壬死後,弟河亶甲為天子。河亶甲在位時,殷又走向衰落(亦未說明緣由,當為失德)。河亶甲死後,子帝祖乙為天子。帝祖乙在位時,殷逐漸興盛(當為修德)。祖乙死後,子帝祖辛為天子。帝祖辛死後,弟沃甲為天子。帝沃甲死後,立沃甲兄祖辛的兒子祖丁為天子。帝祖丁死後,立弟沃甲的兒子南庚為天子。帝南庚死後,立帝祖丁的兒子陽甲為天子。帝陽甲之時,殷衰落。自中丁以來,皇族子弟更相為天子,朝政混亂,諸侯皆不朝拜。(一般父死子繼,這段時期傳位方式比較反常規,存在爭奪皇位的可能性)

帝陽甲死後,弟盤庚為天子。帝盤庚即位時,殷的都城在河北,盤庚遷都至河南成湯時期的都城,至此,殷已經五次遷都。殷的老百姓皆不願遷徙。於是盤庚告諭諸侯大臣曰:「昔高後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大概是說想搬回故地,繼承成湯遺志的意思。遷都於河南的毫之後,盤庚效仿湯行德政,百姓逐漸安居樂業,殷再次復興。(復興源於修德,而非遷都。殷一朝遷都之頻繁,應該有其他原因,個人猜測與自然災害有關)帝盤庚死後,帝小辛為天子,殷復衰。百姓思念盤庚,作盤庚三篇。帝小辛死後,弟小乙為天子。帝小乙死後,子帝武丁為天子。帝武丁即位後,想要復興殷,苦於缺乏能臣,三年不問政事,皆交由冢宰處理。(與楚莊王、齊威王如出一轍)有一天晚上,武丁做夢得聖人輔佐,名叫說。第二天,拿夢中之人和群臣對比,皆不符合。於是派人四處尋訪,最終在傅險找到說。武丁見到說後,斷定其為夢中之人。與之相交談後,任命其為相,殷國大治。因在傅險找到說,於是稱其為傅說。關於以夢尋人一事,應當為杜撰。另外,傅說才能如何,史記並無事迹記載,讓人覺得疑惑。

帝武丁在位時,有一次拜祭成湯後,有飛雉在鼎上鳴叫,武丁恐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復興。(又見天道示警,說明殷人敬鬼神)帝武丁死後,子帝祖庚為天子。祖己為表彰武丁行德政,立其廟為高宗。帝祖庚死後,弟祖甲為天子。帝甲為人淫亂,殷復衰。帝甲死後,子帝廩辛為天子。帝廩辛死後,弟庚丁為天子。帝庚丁死後,子帝武乙為天子。帝武乙遷都到河北。帝武乙為人荒誕,不敬神明,在河渭之閑打獵時,被雷劈死。帝武乙死後,子帝太丁為天子。帝太丁死後,子帝乙為天子。帝乙為天子後,殷更加衰落。帝乙長子為微子啟,微子啟母親地位低下,沒能成為繼承人。少子為辛,辛的母親為正後。也有說法是啟與紂同母,呂氏春秋記載紂母生啟時未被立為正妃,等到生紂時才立為正妃,所以啟雖然年長,但為庶出,紂雖然年幼,但為嫡子。按後來的規矩來看,但凡是正妃所生,皆為嫡子,無論先後,殷時是否規矩不同,無法考證。帝乙死後,子辛為天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紂王。

3.殷亡

謚法曰:殘義損善曰紂。可見紂王不修德政。

史記記載,帝紂「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就是說帝紂很聰明,並因此而很自負,以為天下人都比不過他。帝紂喜歡喝酒,愛聽靡靡之音,寵愛妲己,對妲己言聽計從。帝紂橫徵暴斂,錢財堆滿鹿台,《新序》中稱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有說鹿台在衛州縣西南三十二里,糧食充盈巨橋,巨橋一說為倉名,一說為巨器,器不知所指。收集各種狗馬奇物,充滿宮室。在沙丘建苑台,將野獸蜚鳥置於其中,沙丘台一說在巨鹿東北七十里,一說在邢州平鄉東北二十里。帝紂不敬鬼神,經常在沙丘吃喝玩樂,以酒為池,以肉為林,酒池在衛州衛縣西二十三里八,命男女赤裸在酒池旁邊追逐。紂王的荒唐史記與影視作品裡的紂相仿。

紂在位時,百姓心生怨言,諸侯時有反叛,於是,紂加重刑罰,創炮格之法。炮格就是在銅柱下放置火炭,命有罪者在銅柱上行走,由於銅柱光滑,有罪者往往墮落至火炭中而死。其時,西伯昌、九侯(又作鬼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一個女兒,被紂納為妃子。九侯的女兒不從紂王淫威,紂大怒,不僅殺了九侯的女兒,並將九侯剁成肉醬,手段極其殘忍。鄂侯為九侯仗義執言,結果被剁成肉乾。西伯昌聽說後,私下嘆息(兔死狐悲)。崇侯虎知道此事後,告訴了紂,紂將西伯囚於羑里,在河內湯陰。西伯的大臣閎夭等人,搜羅美女奇物善馬獻給紂,紂才釋放了西伯。《帝王世紀》記載,西伯被囚時,西伯的長子伯邑考去殷做人質,紂將伯邑考殺了之後做成肉湯賜給西伯,並對人說「聖人當不食其子羹」,西伯吃了之後,紂又說「誰謂西伯聖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此事難辨真偽,但紂之兇殘可見一斑。西伯被釋放之後,進獻洛西之地,請紂廢除炮格之刑,紂收到獻地後,同意了西伯的請求,西伯之仁義和紂王之暴虐形成鮮明對比。紂任用費中輔佐朝政,費中善於阿諛奉承,貪財好利,殷人很厭惡費中。紂又重用惡來,惡來喜歡詆毀他人,諸侯從此更加疏離殷。(好酒色,用奸臣,為人殘暴,紂王暴君形象可謂鮮活)

西伯回國後,暗地裡修行德政,諸侯大多歸順西伯。王子比干進諫,紂不採納。商容,非常賢明,百姓都很敬重,紂罷黜不用。等到西伯滅飢國後,祖己的後人祖伊勸諫紂,紂卻說:「我生不有命在天乎!」自認為天命所歸的意思。西伯死後,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的有八百之眾。諸侯皆說:紂可伐。武王卻說:你們未知天命。應是覺得殷人心還未喪盡之故。然後帶兵回國。

國家危機四伏,紂卻並無收斂,更加淫亂。微子數次勸諫,卻無功而返,和大師、少師一起離開。比干認為:「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於是強行勸諫紂。紂大怒,殺比干,取其心臟。比干忠義可鑒,可惜不得其主,紂王之喪心病狂人神共憤。箕子恐懼,裝瘋賣傻,被紂關起來了。殷的大師、少師拿著祭樂器投奔周。周武王於是率諸侯伐紂(此時人心喪盡矣,武王審時度勢,故一舉克之。)。紂發兵戰於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登鹿台,自焚而死(倒戈相向史記並無記載)。周武王斬紂頭,掛在白旗上,殺妲己,釋放箕子,修繕比干之墓,裝裱商容之閭。分封紂的兒子武庚、祿父,以延續殷的香火,令其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興之德政)於是周武王為天子。

周武王死後,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然後立微子於宋(此為後話)。

譙周認為殷共經歷三十一代君王,共六百餘年。《汲冢紀年》認為共二十九王,四百九十六年。史記共記載了三十位君王,三個文獻給出的數字各不相同。史記雖然記載了三十位君王,但有事迹可循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中應當有疏漏之處,但無文獻可供考證。

4.結尾

殷本紀和夏本紀有很多相似之處,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行德則興,失德則衰」,關於德政,在夏本紀中討論了很多,不做贅述。就真實性而言,個人覺得比夏本紀要可靠一些,但出於同樣的緣由,很多地方依然存疑。

基於殷本紀和夏本紀的相似性,有疑問的地方沒有過多地討論,讀者可聯繫夏本紀里的一些觀點來審視殷本紀。

另外,關於殷歷代君主的名稱,個人覺得有某種規律,大多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字命名,是代表兄弟之間排行第幾,還是其他原因,我沒有考證出來,讀者中有清楚其中緣由的可以告訴我。

最後,關於紂王之殘暴與西伯之仁義是否有誇張的成分,個人覺得應該是有的。一個國家的滅亡和興盛,存在著多種原因,史記僅將其歸結為個人因素,我認為是不客觀的。從整個殷本紀來看,字裡行間都是儒家德政的思想,殷幾起幾落,基本上都被歸因於修德與失德,這種觀念顯然有其個人目的,也是片面的。從殷幾次遷都來看,個人覺得殷的幾起幾落存在客觀因素的概率更大,殷的都城要麼在河南,要麼在河北,河應該指的是黃河,從大禹治水來看,黃河應該不是很穩定,是否經常泛濫,也無從考證了,但個人猜測兩者間可能存在關聯。


推薦閱讀:

TAG:史書 | 史記書籍 | 資治通鑒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