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江口沉銀首期考古完美收官, 3萬件出水文物全球驚嘆
古玩圈內小有影響力的收藏公眾號
每日發布專業古玩文章 幫助提高收藏鑒賞能力
還等什麼呢 趕快關注我吧
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2016-2017年度考古發掘工作,首期宣告結束。本次考古發掘工作前後歷時3個多月,目前隨著岷江汛期的來臨,水位逐漸提高,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現場考古發掘工作結束。此次考古發掘面積20000餘平方米,出水文物30000餘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江口沉銀,引全球關注
這媒體陣勢,彭山不火都不行!
▲金紐扣
▲金、銀戒指
▲銅鎖
▲頂針
▲西王賞功金、銀幣
▲部分兵器
▲瓷杯、瓷碟
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和大順通寶銅幣、銀錠
金銀印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
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
還有瓷碟、瓷碗、銅鎖、鑰匙、秤砣、頂針......
30000件文物出水
種類豐富多彩!
總而言之,本次出水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涉及的種類之豐富、時代跨度之大、地域之廣,在全國都堪稱一項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這次發掘出水的文物種類以金銀銅鐵等金屬材質的器物為主,種類豐富多彩。
從時代上看,從明代中期延續至明代晚期;從地域上看,這些文物記錄的地域北至河南,南至兩廣,西到四川,東到江西,範圍含括了明代的大半個中國。
▲發掘場景
▲發掘現場完工照
作為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發掘項目,這次考古工作創新了工作理念,運用了大量的新技術。
針對遺址處於岷江河道內的實際情況,通過圍堰解決發掘平台,為今後灘涂考古、淺水埋藏遺址的發掘提供了工作範式和借鑒經驗!
▲清理文物
▲文物保護
首期考古發掘圓滿結束,最想說,感謝這背後的每一位考古工作者和志願者,為彭山江口沉銀髮掘貢獻的一份力量!
▲資料錄入
▲拍攝文物
不僅如此,專家們對於此次考古發掘,那也是評價極高!
對於此次發掘和成果,專家一致認為江口沉銀遺址的發現是世界範圍內所發現的為數不多的批量寶藏,屬於世界級的考古發現,是定陵之後最重要的明代考古發現。為中國歷史時期晚段考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提升了文化軟實力,充實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
而目前,現場考古發掘停止後,考古工作將進入到室內整理階段!
文物保護人員,將對出水文物進行進一步的保護;考古工作人員同時將對遺址範圍內和遺址周邊進行系統的考古調查,從而為明年的考古發掘制定較為詳細的工作計劃,屆時也會將這些成果及時對社會公布。
延伸閱讀
張獻忠江口沉銀所剩不多,
更多寶藏還在成都人腳下?
近期,張獻忠彭山江口沉銀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不少人追問:張獻忠到底有多少財富?除了江口外,張獻忠巨額財寶還有可能埋藏在哪兒?張獻忠究竟有沒有屠四川?大西國是怎麼回事?圍繞大家關心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的研究,說一說張獻忠沉銀的來龍去脈,揭秘張獻忠剿四川的真相,擺一擺大家聞所未聞的龍門陣。
張獻忠到底有多少財富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張獻忠的發跡史。
張獻忠以「劫掠」出名,明清兩代官方和民間稱他為「獻賊」「流寇」。起兵造反10多年,他先後流竄大江南北十多個省,最後從湖北攻入四川建立大西國。
一路上,他靠打劫為生,主要搶朱姓王室、搶官府、搶富紳,最後搶民間,所到之處無不洗劫一空。
小的收穫暫不論,就說幾次著名的打劫吧。
打下長沙府後,他發了一筆橫財。長沙當時可是個富裕地方,府庫中的金錠銀錠大得嚇人,100兩、50兩一錠的多得數不清,他毫不客氣,照單全收。這次追回的「長沙府天啟元年五十兩金錠」就是證明。
打下武昌府後,他簡直笑翻了。武昌王是個守財奴,庫中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連坐的椅子都是黃金做的。當時人趙吉士記載,張獻忠「盡取宮中金、銀各百萬(兩),輦載數百車不盡。」張獻忠一下成了「暴發戶」。
攻陷成都,張獻忠住進蜀王府,眼睛頓時被一道金光閃花了。原來蜀王府是個金窩窩,府中金銀財寶比武昌王府還多。他仰天大笑:「蜀王真是頭蠢豬,有這麼多錢卻不肯招兵買馬,白白送給老子。」
另外,在四川建立大西國後,張獻忠劫掠不止,地方和民間財富幾乎全被他據為己有。他還在成都舉辦斗寶大會公開炫富,金銀財寶堆滿24間屋子,令參觀者瞠目結舌。
由此看來,張獻忠搶奪佔有的財富確實多得驚人,不法分子從江口撈到的這批金銀財寶,只是九牛一毛。
江口沉銀有千船之多嗎江口沉銀被盜挖倒賣案告破後,許多人的視線一下轉到江口鎮,認為張獻忠的所有財產都沉在江底,數量有千艘之多。但冷靜分析,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江口是張獻忠的大西軍與楊展統領的南明軍隊的「前沿陣地」,張獻忠不可能冒這個險,拿自己的全部家當作賭注。
其次,江口之戰是張獻忠試圖向西轉移的一次突圍戰,雖然也作了精心準備,但並沒有完全勝利的把握,張獻忠不可能在一次戰鬥中帶那麼多財寶。
張獻忠的船隊被楊展的炮火擊中後,確有不少金銀財寶漏入江底,但絕不是傳說中的「千艘金銀」。這些沉銀,絕大多數已被楊展所獲。
清朝學者費密在《荒書》中說:「後漁人得之,楊展始取以養兵,故上南為饒。」《蜀碧》記載:「楊展取所遺金寶,以益軍儲,自是富強甲諸將。」
也就是說,楊展獲得這些金銀財寶後,大發了一筆,把自己軍隊搞得兵強馬壯,川南一帶也跟著變得富饒。
此後300多年,不斷有人在江口打撈,所獲都是些零星沉銀,收穫並不大,包括這次被盜挖的文物也屬零星沉銀。這說明,江口沉銀數量有限,不可能有「千船金銀」躺在那兒等你。
張獻忠究竟藏寶何處
張獻忠所積財富除在江口損失一部分外,應該還有一批數量巨大的金銀財寶無法帶走留在了四川,有人估計價值30億元,但實際價值要比這大不知多少倍。
史料記載,1646年8月,大西軍離開成都前,孫可望(張獻忠的寵將、乾兒子)等人專門向張獻忠請示:財寶太多會拖累軍心,士兵貪婪不肯死戰,大西軍金銀財寶甚多,怎麼處理?
張獻忠說:「命都快沒了,還要錢幹什麼?找個隱秘的地方埋了,再把埋寶的民夫殺掉!」
張獻忠之所以做出如此決定,是由於他的大肆殺戮造成大西國毀滅,金銀在當時根本買不到任何東西,反而成了行軍累贅。為了逃命,他不得不咬牙跺腳,把這些捧起來不能吃、帶著又硌身的「累贅之物」埋藏掉。
由於藏寶行動保密程度很高,加之埋寶的民夫悉數被殺,外界根本無法知道真正的埋藏地點,後人只能靠豐富的想像力猜測。
多年來,四川民間流傳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是在青城山的寺廟,有人說是蘆山青衣鎮,還有人說在成都錦江。
《張獻忠剿四川真相》一書的作者鄭光路認為,前兩地藏寶根本不可能。因為當時蜀王朱姓宗室大多逃到灌縣,青城山成了反抗大西國的根據地。而雅安以南的蘆山,是被南明殘餘勢力牢牢控制的「敵占區」。張獻忠不可能把辛苦多年積累的財富拱手送給這兩地的「敵人」。
照此分析,那隻剩下一種可能:藏寶地就在成都錦江。
誰能破解藏寶「密咒」為探尋張獻忠的「寶藏」,後人費盡心思,總算找到了兩條重要線索:
一是四川廣為流傳的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個成都府。」據說,這是尋寶的「密咒」,只要能找到石牛與石鼓的對應點,就能挖到「寶藏」。
二是史書上的記載。當時人彭孫貽在《平寇志》中說:「(張獻忠)用法移錦江而涸其流,下穿數仞,實以黃金寶玉累億萬,殺人夫,下土石填之,然後決堤放水,名曰『水藏』。」明末清初人沈荀蔚寫的《蜀難敘略》、清朝人吳偉業寫的《鹿樵記聞 獻忠屠蜀》,也作了「錦江藏寶」的相同描述。就連清朝人修的《明史 張獻忠傳》,也認定張獻忠「埋金寶億萬於錦江」。
既然信息提示這麼清楚,還等什麼呢?趕快挖吧!
別擔心,古人可沒閑著。從清初到民國時期,官方的、民間的,公開的、隱蔽的打撈行動,在錦江接續上演,淘寶者輪番登場。
最初,乾隆皇帝覺得有失體面,不準四川官方打撈。到了咸豐三年以後,因政府財政緊張,皇上便鬆口了。但興師動眾撈了一遍又一遍,只撈到些碎銀子,朝廷大失所望,地方官府也覺得沒法交待,只好作罷。
到了民國期間,有人不死心,又弄了張「藏寶圖」獻給當過川軍師長的馬崑山。馬崑山成立「淘江公司」,並訂製了金屬探測儀,根據「藏寶圖」推斷的位置,在錦江展開轟轟烈烈的淘寶行動。淘了好多天,還真淘出了大石牛、大石鼓,不過最後所獲只有3筐生鏽的小銅錢。
由此看來,錦江也不一定是張獻忠藏寶之地,想必張獻忠痛恨川人,故意設了個「迷魂陣」,讓川人難以識破。
但有一點可以充分肯定,張獻忠逃離前確實在成都埋藏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不一定埋在水底,有可能埋在地底,龍泉山、鳳凰山、塔子山、望江公園或市內某個地方皆有可能。如果你居住在成都的話,說不定就在你的腳下。
綜合整理自:東方衛視新聞、頭條號達古冰山、
綜合整理自:東方衛視新聞、頭條號達古冰山、驚心龍門陣|編輯:小仙,來源:文博圈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看上去像是盜墓分子在推動考古工作?
※中國現存那麼多古塔,您認為哪座最美?
※修文物何必在故宮,我和我爸在家也可以
※[考古日報Vol.72]江西德安縣搶救性發掘一商周文化遺址
※襄陽發掘出69座秦漢古墓 出土大量青銅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