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受益終生的100部教育書籍(36--40)

36.《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馬克思和恩格斯作為偉大的科學巨匠和革命家,在探尋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過程中,在投入無產階級革命實踐及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鬥爭的過程中,對許多重大的、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論問題作了科學的論述,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基礎。他們所闡述的教育原理,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進行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的指南。馬克思、恩格斯在教育理論上的主要貢獻有:為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給這一教育理論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制度;批判了工人運動中各種機會主義教育觀;批判和繼承了人類優秀文化教育思想,其中包括資本主義社會教育中對未來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教育有益的一切內容;揭示了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條件的教育的本質,揭示了教育在不同結構的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創立了人的個性形成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在新的基礎上研究了智育和德育,深刻地闡明了體育問題;科學地論述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以及綜合技術教育理論;提出了共產主義教育的設想,並擬定了無產階級為改善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教育而鬥爭的綱領以及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施教育的綱領。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教育的論述,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在教育研究中的運用和表現,這也就顯示出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理論對教育科學的指導意義。它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了教育科學,從而使人們有可能進一步揭示教育現象的本質和規律。馬克思恩格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在教育史上科學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質、教育的社會作用、教育的歷史性和階級性,以及教育發展的規律。他們十分強調,教育對工人階級的徹底解放和建設共產主義的重要意義。馬克思指出:「最先進的工人完全了解,他們階級的未來,從而也是人類的未來,完全取決於正在成長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頁)馬克思、恩格斯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以及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相互關係等方面,論證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的發展受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制約,它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關係決定的。一定的教育總是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所制約,並反轉過來對社會起著某種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階級社會裡,教育有著明顯的階級性。剝削階級把教育變成統治和壓迫人民的工具,利用教育來鞏固自己的階級統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地闡明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教育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指出,在為消滅階級、消滅剝削、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方面,都要求教育緊密配合,發揮積極作用。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不僅是他們運用自已獨創的基本理論,去分析研究教育問題的結果,而且是他們對人類優秀文化教育思想批判繼承的結果。研究者指出,他們在教育與人的發展問題上、道德思想上,繼承批判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的有關思想;馬克思在對生產力、勞動者能力的剖析,對教育在提高生產力、增進國民財富中的作用的說明以及對勞動工資與教育、學習費用相互關係的論述中,繼承批判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等人的思想;十九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關於資本和資本主義制度對工人及其子女在智力和體力上的摧殘,在道德上的毒化等等罪惡的揭露,對宗教教育的批判,關於個人的全面發展教育,關於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關於共產主義社會(或和諧制度)教育的設想等方面的觀點,深刻地影響著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歐文早期在新拉納克工廠的教育活動以及他後來在美洲「新和諧村」的教育實驗,也受到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重視,為他們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資料。另外,馬克思恩格斯還批判繼承了早期和中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康帕內拉、閔採爾、溫斯坦萊、摩萊里、馬布利、巴貝夫、卡貝等人的教育思想,以及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狄·德薩米和英法某些經濟學家讓·巴·薩伊、約翰·貝勒斯等人的教育思想。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發展過程中,對各種機會主義教育思想的批判,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他們在《臨時中央委員會就若干問題給代表的指示》中,批判了小資產階級思想家、無政府主義的創始人蒲魯東的教育觀;在《社會主義民主同盟和國際工人協會》一文中,批判了無政府主義創始人之一巴枯寧從無政府主義立場出發,對教育的某些論述;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批判了拉薩爾的教育觀;在《反杜林論》中,對以社會主義改革家面目出現的、柏林大學講師杜林的教育觀進行了批判。在批判中,他們闡述了關於教育的許多基本觀點,其中包括與教育有關的道德問題、義務教育問題、「綜合勞動」教育問題、與教育有關的自由問題、人的全面發展問題、教學計劃和內容等問題。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關於教育的論述,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馬克思、恩格斯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時期關於教育問題的論述(1844年以前)。1835年,馬克思在中學讀書時,就在《青年選擇職業的考慮》一文中,提出了如何選擇自己理想職業的看法。1842年,在《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第179號「科倫日報」社論》等文章中,批判了當時普魯士德國的教育以及把當時普魯士國家美化為人民群眾的教育者,認為社會教育是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礎上等觀點。1839年,19歲的恩格斯在《烏培河谷來信》中,揭露了工人子女由於資產階級的殘酷壓榨,而無法上學的狀況。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異化和異化勞動的理論,這對於探討人的發展和教育問題有著直接的聯繫。他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確認勞動者和正常的受教育條件分離的合理性。學校教育、知識教育、科學教育成為獲取某種目的的手段,變成了一種如同財產一樣與價值、地位相聯繫的資本,這種異化現象,不是人的實現,而是人的異化和否定。第二階段是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共產主義創立與馬克思教育思想的誕生(1845—1848年)時期。1845年,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中,論述了人的本質問題,人的本質問題是有關教育原理的基本問題;同時,他還剖析了舊唯物主義在人和環境、人和教育關係問題上的錯誤觀點,批判了教育萬能論,論述了人、環境、教育之間的關係。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進一步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觀,論述了分工對人的發展的影響,論證了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對人發展的制約,著重闡明了人的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恩格斯在1844—1845年寫成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這部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文獻中,論述了產業革命對教育的影響,揭示了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實施教育的虛偽性及其階級實質;他指出,無產階級爭取受教育權的鬥爭是無產階級政治鬥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同整個無產階級解放事業聯繫在一起的。1848年問世的《共產黨宣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第一個黨綱,也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教育綱領。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精闢地闡明了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對於教育的制約作用和決定意義,揭示了教育的作用及其發展規律。第三階段是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發展時期(1848年以後)。1866年,馬克思在《臨時中央委員會就若干問題給代表的指示》中,明確提出了在資本主義工廠勞動中保護少年兒童及其受教育權的問題,指出了在資本主義工廠勞動條件下對少年勞動者和童工進行教育的具體措施和內容,揭示了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意義,闡明了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教育鬥爭的策略和要求。在《經濟學手稿》和《資本論》中,馬克思緊密結合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條件的分析,對教育問題進行了論述,其中著重分析了資本主義內部經濟運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影響,並對未來教育作出預見,其中包括: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生產力要素勞動者的發展問題,資本主義生產企業內部分工的發展及其規律對人(勞動力)的發展的影響和關係問題,大工業生產創立的工藝學這門完全現代科學對現代教育發生重要影響的問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問題,教育部門是否是生產部門,教師勞動是否是生產勞動,教育費用是否是生產費用等問題。馬克思的上述重要思想,不僅是教育學的重要理論基礎,同時也是教育經濟學、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是教育科學領域中的革命,其意義是十分重大和深遠的。他們在教育史上的建樹,主要表現在:在教育科學的方法論上引起了根本變革;解決了教育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相互關係上的根本理論問題;從而奠定了無產階級教育理論的基礎。他們的論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系統地講述無產階級教育的理論,打破了剝削階級教育理論的一統天下。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將在實踐鬥爭中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列寧論教育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十分重視教育,將其作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列寧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卓有成效地貫徹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十月革命勝利以前,列寧揭露和批判沙皇政府的教育政策,批判了民粹主義的教育觀,揭露了資產階級教育的實質及其反動性,與黨內反黨宗派的教育活動進行了鬥爭。十月革命勝利後,他運用馬克思主義及其教育基本原理,把教育視為爭取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之一,視為推動政治、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路線。他領導了對教育領導機構和學校的改革,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出發,提出了無產階級的教育理論、綱領和策略。列寧的教育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列寧揭露沙皇俄國教育的階級性和反動性,表現在他們害怕知識和工人結合。他在《我們的大臣們在想些什麼》一文中,指出,大臣們把工人看成火藥,把知識和教育看成火星;大臣們確信,火星一旦落到火藥上,首先被炸的就是政府。列寧在《論國民教育部的政策問題》里,揭露俄國在文化教育方面難以置信的落後和野蠻情況,當時俄國識字的人口只佔人總數的21%,有將近4/5的兒童和少年被剝奪了受國民教育的權利。列寧指出,在俄國存在著這麼多的文盲是同地主政權所造成的人民愚昧狀況相適應的。俄國封建軍事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是俄國文化教育難以置信的落後的根源。列寧在《民粹主義空想計劃的典型》一文中,批判了民粹主義者尤沙柯夫的小資產階級的空談。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多次闡明資產階級教育浸透著資產階級的階級精神,批判了教育可以超政治的資產階級謊言。他指出,資產階級把資產階級政治放在學校事業的第一位,竭力把學校用來專門替資產階級訓練恭順的和能幹的奴才,甚至竭力利用普遍教育來專門替資產階級訓練資本的走卒和奴隸,他們從來不想使學校成為培養人格的工具。這些論述,揭露了資產階級學校的本質及其辦學目的。列寧闡述了無產階級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原理。他指出,無產階級教育必須貫徹無產階級的精神,結合所面臨的新的歷史條件和任務,同無產階級政治聯繫起來。列寧在《俄共(布)黨綱草案》中提到:在國民教育方面,俄共(布)的任務是把十月革命所開創的事業進行到底,把學校由資產階級的階級統治工具變為摧毀這種統治和完全消滅社會階級劃分的工具。學校應當成為無產階級的工具,培養出能夠最後實現共產主義的一代新人。列寧在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時期,著重論述了教育如何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需要的問題。1920年,列寧擬定了全俄電氣化的設想,要求教育與恢復和發展生產的需要相適應,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去改造和發展工農業生產。列寧指出,勞動生產率,歸根到底是保證新社會制度勝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東西。而提高居民群眾的文化教育水平,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條件,這是提高勞動者紀律,改善勞動組織,提高工作技能和效率從而發展經濟的重要條件。他強調,不識字的人不能實現電氣化,而且僅僅識字還不夠,只懂得什麼是電氣化還不夠,還應該懂得怎樣在技術上把電應用到工農業上去,應運到工農業的各個部門中去。列寧還把教育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明和民主的強有力的手段。他指出,教育工作者和鬥爭的先鋒隊共產黨的基本任務,就是幫助培養和教育勞動群眾,使他們克服舊制度遺留下來的舊習慣、舊風氣。列寧認為,教育是建設和實行社會主義民主的先決條件,他指出,蘇維埃政權在原則上實行了高得無比的無產階級民主,可是俄國文化的落後性,卻貶低了蘇維埃政權並使官僚制度復活。為此,必須加強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眾和年輕一代以及廣大幹部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從根本上改變文化教育落後的狀況,為全體人民實際地參與管理和監督創造條件。同時,列寧認為,教育是建設和革新國家機關的重要條件,只能用提高文化的手段來根治拖拉作風和貪污行為這些毒瘡。培養造就社會主義建設的幹部。是改善國家機關和任何其他機關的主要槓桿。列寧還提出與教育緊密相連的文化革命的任務。他認為,十月革命以後,黨應該把工作重心從政治鬥爭、革命、奪取政權等方面轉向文化建設。他指出,當時俄國廣大群眾和幹部的文化水平很低,尚未擺脫不文明的狀態,迫切需要普遍提高群眾的文化科學知識,以便有效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他還指出,文化革命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整個社會主義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政治革命和社會變革之後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只有實現了文化革命,蘇維埃國家才能成為完全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據當時的情況,列寧提出文化革命最重要任務包括,掃除文盲,實行普及義務教育,發展民族文化教育事業,提高工農群眾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覺悟,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建設的幹部,增強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的管理本領和文化力量等等。列寧認為,對於文盲說來,只能有流言蜚語、傳聞偏見,而沒有政治。普及義務教育是文化革命中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措施。發展民族文化,應使各民族一律享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權。在教學中使用本民族語言,講授本民族的歷史。列寧在《關於民族問題的批評意見》一文中,批判了「民族文化自治」的錯誤觀點,提出了「兩種文化」理論,即每種民族文化中都有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文化和地主的、資產階級的文化的對立和鬥爭。列寧反覆強調,普遍提高工農群眾的文化,是發展國民經濟、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實現工農管理國家和企業、克服官僚主義的必要條件。列寧提出,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即在準備共產主義完全實現的條件的時期,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能夠最後實現共產主義的一代新人。列寧強調,真正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任務是由青年來擔負的,由此出發,他提出了培養共產主義者的目標。他在《青年團的任務》中,提出青年的任務是學習,成為共產主義者。他認為,「青年學生應把培養共產主義世界觀當做首要任務」。為此,應該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培養共產主義的道德,掌握文化科學知識,他指出,「應該使培養、教育和訓練現代青年的全部事業,成為培養青年的共產主義道德的事業」。為鞏固和完成共產主義事業而鬥爭,是共產主義的道德基礎。共產主義道德表現在反對利己主義的集體主義精神、自覺的勞動態度、團結一致的紀律等方面。列寧同時又指出,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青年的任務是建設。只有掌握一切現代知識,只有受了現代教育,他們才能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和實際本領以及不斷增長思考力,才能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自覺確立共產主義道德;也只有這樣,才能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列寧強調,在培養青年成為一代新人中,要注意防止和全力消除可能造就出共產主義的書獃子和吹牛家的危險,應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要和反對剝削者的鬥爭以及沸騰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與工農打成一片。列寧在現代科學革命已經發展到電氣化的時代,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十月革命前,他批判了民粹主義的「全民中等義務教育計劃」,揭露其是建立在窮學生服工役的基礎之上,是農奴制的空想。列寧科學地論證了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普遍性和根本意義。他強調要使普遍生產勞動同普遍教育相結合,成為「人類普遍和全面發展的條件」。他指出,「沒有年輕一代的教育和生產勞動的結合,未來社會的理想是不能想像的;無論是脫離生產勞動的教學和教育,或是沒有同時進行教學和教育的生產勞動,都不能達到現代技術水平和科學知識現狀所要求的高度。(《列寧全集》第2卷,第413頁)列寧也十分重視實施綜合技術教育,將其解釋為,「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熟悉一切主要生產部門」。列寧在1919年親自起草的《俄共(布)黨綱草案》中,明確規定,對未滿十六歲的男女兒童實行免費的普遍義務綜合教育。列寧對實施綜合技術教育,既強調其原則性,又強調應從當時的實際條件出發。在《論綜合技術教育》一文中強調,要根據馬克思和俄國共產黨的黨綱來說明綜合技術教育的原則性的意義,並根據這一原則,從現實情況出發,立即實現許多馬上就能做到的走向綜合技術教育的步驟,同時擴大普通學科範圍,使學生掌握共產主義理論和文史地、自然科學等廣泛的普通知識和基本原理,避免過早專業化。列寧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建設一支社會主義教師大軍的理論和政策。列寧認為,教師肩負著培養建設新生活的年輕一代的重任,是向工農群眾普及文化科學知識和進行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可靠支柱。列寧分析了十月革命後教師隊伍的狀況,強調從沙俄過來的絕大多數教師是一定會真誠地站到被剝削的勞動者的政權方面來的。他制定了團結、教育、改造和建設教師隊伍的政策。列寧多次親自出席各種教師會議,號召廣大教師擺脫資產階級的束縛,和勞動群眾打成一片。列寧把建設一支無產階級教師大軍作為實現文化革命的重要保證。列寧指出,在社會主義國家,教師有責任把共產主義思想傳播到居民中去,建設新生活的年輕一代有賴於教師的培養。廣大農村教師還能夠幫助黨去爭取農民。列寧強調提高人民教師的地位。他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師的地位,就談不上任何文化」。應當把人民教師的地位提高到從未有過的、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沒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應當提高教師的思想意識,使他們具有真正符合他們的崇高稱號的各方面的素養,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列寧一向十分重視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領導。他認為社會主義的學校只能由共產黨領導,才能保證學校的無產階級性質。早在1909年,波格丹諾夫在義大利的喀普里島開辦黨校,建立反黨的派別組織中心。列寧在給該黨學員的信中,論述了學校是否事實上接受黨的領導和監督,是決定學校性質的根本問題。十月革命後,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等惡毒攻擊黨在教育領域裡的領導。列寧給以堅決的駁斥。他論證了公開承認共產黨的政治領導的必要性,說明必須運用全部國家機構的力量,使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實際訓練處於黨的領導之下。列寧還從理論上批判了以波格丹諾夫為首的無產階級文化派擺脫黨和教育人民委員部的領導、全盤否定一切文化遺產的錯誤觀點,從組織上整頓了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加強了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37.《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容簡介《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論教育》的編寫是為了幫助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各級各類師範院校的師生學習、領會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導師的教育思想,學習他們觀察、研究教育問題和教育決策的立場、觀點、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導我國的教育理論建設和教育實踐,使我國的教育工作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編輯推薦《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論教育》是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參考書。目錄一、教育與政治經濟的關係,社會主義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二、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和社會主義建設者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五、理論聯繫實際六、知識分子和人民教師七、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八、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九、共產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文摘(一)學會方針問題。我們學會到底拿一種什麼方針做我們共同的目標呢?子異信里述蒙達爾尼會議對於學會進行之方針,說:「大家決定會務進行之方針在改造中國與世界」。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學會方針,正與我平日的主張相合,並且我料到是與多數會友的主張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觀察,我們多數的會友,都傾向於世界主義。試看多數人鄙棄愛國;多數人鄙棄謀一部分-國家的私利,而忘卻人類全體的幸福的事;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是人類的一員,而不願意更繁複地隸屬於無意義之某一國家,某一家庭,或某一宗教,而為其奴隸,就可以知道了。這種世界主義,就是四海同胞主義,就是願意自己好也願意別人好的主義,也就是所謂社會主義。凡是社會主義,都是國際的,都是不應該帶有愛國的色彩的。和森在八月十三日的信里說:「我將擬一種明確的提議書,注重無產階級專政與國際色彩兩點。因我所見高明一點的青年,多帶一點中產階級的眼光和國家的色彩,於此兩點,非嚴正主張不可。」除無產階級專政一點置於下條討論外,國際色彩一點,現在確有將它鄭重標揭出來的必要。雖然我們生在中國地方的人,為做事便利起見,又因為中國比較世界各地為更幼稚更腐敗應先從此著手改造起見,當然應在中國這一塊地方做事;但是感情總要是普遍的,不要只愛這一塊地方而不愛別的地方。這是一層。做事又並不限定在中國,我以為固應該有人在中國做事,更應該有人在世界做事。如幫助俄國完成它的社會革命;幫助朝鮮獨立;幫助南洋獨立;幫助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自治自決,都是很要緊的。以下說方法問題。(二)方法問題。目的——改造中國與世界——定好了,接著發生的是方法問題,我們到底用什麼方法去達到「改造中國與世界」的目的呢?38.《中國教育家評傳》(精選本)沈灌群、毛禮銳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圖書描述】:本書在充分佔有史料並作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選寫的50位教育家在我國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力求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概括而言。這是一部以評為主、評傳結合為特點的學術著作。 本書介紹了孔子、胡瑗、王安石、張載、王守仁、李贄、龔自珍、張之洞、嚴復、康有為等50位教育家的生平、教育活動、教育思想等。【作者簡介】:沈灌群沈灌群(1908—1989),江蘇如皋縣人,號子元,出生於一個三代小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秀才出身的塾師。1918年8月進免費的如皋縣商會私立乙種商業學校就讀,1923年考入江蘇省立第二代用師範學校(後改為江蘇省立如皋師範學校),1928年如皋師範高二肄業,以同等學歷考入南京中央大學教育學。1932年7月畢業後留在中大實驗學校從事文史教學和實驗教育科學研究,1937年赴日本考察中等教育3個月。抗戰爆發後,沈灌群在武漢經考試,進入重慶國民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委會任中學歷史教科書編輯,後又任高教司《高等教育季刊》編輯和大學課程編輯等工作。同時,兼任國立藝專和國立音樂學院副教授,講授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課程。1944年12月,沈灌群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留學,攻讀西方教育史和比較教育專業,1946年春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46年轉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繼續深造,深入研究美國、德國等國教育。1947年1月底,沈灌群回到上海,受聘為任復旦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先後為系內外開設過西洋教育思想史、中國教育思想史、邏輯學、教育學、中等教育、四朝學案選讀等課程。1950年5月上海解放,沈灌群參加了復旦大學接管後清查委員會工作,擔任教務處註冊組主任。1950年年8月,被派往中國人民大學進修一年。1951年起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1952年10月,參與擬訂教育部委託的建國後第一份《中國教育史教學大綱》。適應教學需要,編寫了大量教育史方面的講義。沈灌群「文革」中慘遭迫害。「文革」後期,參加了《新唐書》、《新五代史》等古籍的整理和校改工作,承擔了外文資料的翻譯工作,還撰寫了一些中國教育史論稿。1979年參加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會議,任中國教育學會理事,中國教育史研究會籌備發起人之一。晚年為培育中國教育史學科的後繼人才傾注了大量心血。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2月25日,因心力衰竭在上海逝世。沈灌群1932年與吳同福合編了《教育社會學通論》,1947年後長期在大學講授《外國教育史研究》、《教育學》、《中國教育史》等課程。建國後代表性著作有:沈灌群、吳同福合編著:《教育社會學通論》,上海南京書店1932年版。沈灌群著:《中國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全書158頁,12.9萬字,分6章和一個結束語。全書的6章為:第1章「遠古時期的教育」,第2章「春秋戰國時期的學校和教育學」,第3章「秦統一到清鴉片戰爭前學校教育的發展」,第4章「秦漢魏晉八百年間教育學的發展」,第5章「隋唐宋明一千多年間教育學的發展」,第6章「明末清初先進的教育觀點」以及最後的結束語。從第1章到第3章,主要敘述了中國從遠古時期到鴉片戰爭前學校教育的發展概況,從第4章到第6章(包括第2章中第2節到第5節)全面介紹了中國古代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主張(即書中所說的「教育學」)。全書闡述了我國遠古時期到明清時代的學校教育和教育學遺產。書中說明我國自公元前三世紀到鴉片戰爭以前的學校教育的發展情況,著重評介了我國古代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墨子、孟軻、荀況、「學記」作者、董仲舒、王充、鄭玄、韓愈、張載、王安石、王陽明、朱熹、王守仁、顏元、王夫之、戴震等人的哲學觀點、政治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全書還分析了古代學校教育機構的三大類型:官學、私學和書院,闡明了古代學校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及其主要特點。這部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本中國教育史著作,1958年曾被譯成俄文,在蘇聯出版發行。《中國現代教育史》(沈灌群參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沈灌群:《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時期的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6卷本),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這是建國後第一部中國教育通史著作。沈灌群、毛禮銳主編:《中國教育家評傳》(3卷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中國教育通史》和《中國教育家評傳》這兩部書集結了國內有關專家的研究成果,代表了80年代中國教育史研究的新水平,向世界系統地介紹了中國教育歷史遺產。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孫培青、李國鈞主編的《沈灌群教育論稿》。參考文獻略。毛禮銳毛禮銳(1905—1992)字振吾,1905年出生於江西省吉安縣青原區新圩鎮的一個貧困的家庭里。1919年考入江西省立第六中學。1924年考入南京東南大學教育系,攻教育原理。1929年畢業後,應聘為南昌鴻聲中學副校長。後任江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學師範科主任兼實驗小學校長。在教學實踐中,毛禮銳感到所學的東西還遠遠不夠,為了吸取更多的知識,他決定自費去外國留學。1935年自費赴英國留學,入倫敦皇家學院教育系。1936年轉赴美國密執安大學教育學院攻讀碩士課程,1937年獲教育學碩士學位。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先後受聘為河南大學、四川教育學院、中山大學師範學院、中央大學師範學院教授、系主任、院長。1949年後,受聘為北京輔仁大學教育系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後,轉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教育系教育史教研室主任。曾參加學制建設、教育科學規劃和高等學校文科教材編寫工作。1992年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於北京,享年88歲。毛禮銳學貫中西,縱覽古今,平生著述頗豐,學科涉獵面極廣。所取得的成就不僅體現在對教育史領域的精深細緻的學術貢獻,同時橫貫了諸多教育學科,無論教育學、教學論、教育哲學,還是比較教育、教育管理學都頗有心得,多有建樹,治學領域博雜而獨擅其長。毛禮銳潛心從事教育史研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史學研究立場和方法,主張廣泛開展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和多方法的研究,開拓教育史研究的新領域和新途徑,重視探討教育史學方法論的變革,積極探索中國教育史學科體系的建立。從教育史學具體的研究領域看,毛禮銳於外國教育史,留下了《中世紀世界教育史》的專著和研究杜威等西方教育思想家的論文;於中國近代教育史,毛禮銳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評價,在改革開放之初對撥亂反正,重新恢復實事求是的史學學風功不可沒。毛禮銳影響最大的學術領域是中國古代教育史。毛禮銳主編的《中國古代教育史》、《中國教育史簡編》和六卷本的《中國教育通史》,多次再版印刷,成為全國師範院校的重要教材與必讀參考書。毛禮銳的論文代表作主要有:《漢代太學考略》、《論語教育論文試解》、《論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國古代的高等教育》,被收入到陳學飛主編的《中國高等教育研究50年》;《儒家的「教學論」初探》、《論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國原始社會的教育起源與教育性質問題》和《我國學校是怎樣產生的?》分別被收入到瞿葆奎主編的《教育學文集》《教學》、《德育》《教育與教育學》卷的有和等論文。主要著作有:毛禮銳著:《民生教育哲學大綱》,國立中山大學師範學院1943年版。毛禮銳著:《地方教育行政指南》。毛禮銳著:《歐美高等教育的趨勢》。毛禮銳、瞿菊農、邵鶴亭編:《中國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毛禮銳主編:《中國教育史簡編》,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1—6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1986、1987、1988、1988、1989年版。毛禮銳主編:《古代中世紀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沈灌群、毛禮銳主編:《中國教育家評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書評書摘】胡瑗生平及其教育生涯的考述[摘要]胡瑗世居陝西安定、出生於泰州。一生與教育結緣,設教二十餘年,其主要教學之處,一是在蘇州和湖州,創立了著名的「蘇湖教法」,二是在開封,除奉命製作樂器及從政外,主要是掌管太學。胡瑗博聞強志,多才多藝,在世事紛雜、生活清貧、教學艱辛的環境中,大膽進行教育改革,為培養了一大批治國人才。在中國的歷史上,多少文人志士為胡瑗思想所感染、被胡瑗的精神所感動,寫下了眾多的詩歌贊語。胡瑗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也是光輝的一生,他為社會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財富。關鍵詞:生平教育生活祭祀頌歌[中圖分類號]F[文獻標識碼]KH[文章編號]ISSN1004-9207(2007)01-0122-06泰州歷史上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被古人尊為上儒鬍子的理學先驅、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長期以來,由於人們習慣於用「階級分析」的眼光看待胡瑗,故而他的理學思想和教育思想一直不為大多數人所重視。其實,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拋開極左的思維方式,冷靜地研究一下胡瑗就會發現胡瑗對理學的產生、發展以及教育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一、世居安定、誕於泰州胡瑗的祖籍在陝西安定,他本人為泰州人,這已經形成共識。但由於歷史上行政區劃的多次演變,歷史記載以及學者們對胡瑗的具體出生地也就說法不一。關於胡瑗的出生歷史上主要有三種說法:一說胡瑗為泰州海陵人。胡鳴盛先生研究認為:「安定先生姓胡氏,世居安定。遠祖詢,為唐兵部尚書。曾祖韜,蜀陵州刺史,蜀平,歸京師,終衛尉卿。祖修已,泰州司寇參軍,卒葬海陵。父訥,博學善屬文,呂夷簡嘗薦其書備修國史,官至寧海軍節度推官。卒,贈太子中允。母隋氏贈京兆縣太君。先生名瑗,字翼之。生於泰州官舍,海陵乃先生故址,稱之為安定先生者,溯其源也。」[1]《中外教育家小傳》說:「胡瑗生於淮南東路泰州海陵(今江蘇泰州市)。」《吳縣誌.府學》載:「胡瑗江蘇海陵人,字翼之,世稱安定先生,以經術教授吳中。」北京師範大學毛禮銳、瞿菊農、邵鶴亭編《中國教育史》說:「胡瑗生於江蘇泰州,原來是陝西安定人。」《二十五史新編.北宋史》載:「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為宋代著名學者和教育家。」金林祥著《胡瑗》說:「胡瑗,字翼之,北宋泰州海陵人。」二說胡瑗是如皋人。《宋元學案·安定學案》說:「先生世居安定,流寓陵州。父訥,為寧海節度推官,隨任生於泰州,寧海鄉先生故址也。人稱之為安定先生,溯其源也。」《胡氏家乘》載:「先生於宋太宗淳化癸已四年四月初八日生於如皋之寧海鄉。」歐陽修在《胡先生墓表》中說:「先生諱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為陵州人,後為泰州如皋人。」[2]《嘉靖惟揚志》載:「胡瑗,字翼之,如皋縣安定鄉人。」《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載:「胡瑗,中國北宋學者、教育家,字翼之,泰州海陵郡如皋人。」三說胡瑗是泰縣人。如《宋史.本傳》解釋說,胡瑗的祖先最早家住安定,後遷居長安,祖父胡修已奉命到泰州作司寇參軍,死後葬在泰縣的東面,再經他父親胡訥,仍在附近寧海(舊址在今江蘇泰縣東南一百里)當節度推官,其後定居下來。胡瑗出生於父親的寧海住所。1979年版印本《辭海》在解釋「胡瑗」這一辭條時,也註明胡瑗為今江蘇泰縣人。三種說法,其實大同小異,總的來說,胡瑗是泰州人這是無可爭辯的。縱觀各種記載,還是紀昀等人的說法比較準確,即:「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3]據徐建平先生考證,胡瑗生於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農曆四月初八。之所以稱他為「安定先生」,是因為他的祖籍在陝西安定堡(今陝西子長縣治)。胡瑗的遠祖父胡詢在唐代曾官拜兵部尚書,掌管全國的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胡瑗的曾祖父胡韜,因為戰亂,攜帶全家遷移到西川,曾經一度擔任後蜀陵州(今四川省仁壽縣治)刺史,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後來到京師汴京擔任衛尉卿。胡瑗的祖父胡修已,曾擔任泰州司寇參軍,掌管刑獄、糾察。胡瑗的父親胡訥,擔任過寧海軍節度推官,掌管軍事、財務、民政。[4]蔡襄在《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誌》中說:「胡氏世居常安,詢為唐兵部尚書。其孫韜因亂留蜀(蜀,五代時,孟知祥在四川稱帝,國號蜀),為偽蜀陵州刺史,蜀平歸京師(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終衛尉卿,於君為曾祖。生泰州司寇參軍諱修已,葬海陵。司寇生寧海軍節度推官諱訥,贈太子中允,博學善屬文。呂文靖公夷簡嘗薦其書備修國史。贈太子中允,博學善屬文,呂文靖公夷嘗薦其書,備修國史。君其長子,諱瑗,字翼之。」[5]胡瑗的先祖胡修已大約是在任泰州司寇時舉家遷泰州海陵的。徐建平先生說:「安定先生祖籍陝西丁堡。六世胡詢任唐朝兵部尚書。朱溫滅唐,奪取帝位,天下大亂,軍閥割據。孟知祥在四川稱帝,國號蜀。胡詢之孫(安定先祖)韜因亂留署,任陵州刺史。宋太祖平蜀後,胡韜隨蜀主孟昶至宋都開封。其子修已(安定之祖)任泰州司寇參軍。當時如皋為泰州軍屬縣,故遷居如皋。」[6]關於胡瑗父親遷居的事,如皋還有一說,即胡瑗的父親胡訥,任過寧海軍節度推官,離任後因「家貧」舉家遷居如皋南門外胡家莊。胡瑗便誕生於該地,後移居城內嚴家灣。從現在的行政區劃來看,胡瑗當時確實出生在現在的如皋,但是,考察胡瑗的出生畢竟是考察歷史,所以應該站在歷史的角度,從大泰州視角來分析。據泰州史料介紹,泰州位於江蘇腹部,東近黃海,南瀕長江,西傍揚州,北通里下河。泰州成陸較早,原始社會末期已有人類居住。周時為海陽地,漢初名海陵,西漢元狩六年(前117年),始置海陵縣,隸屬臨淮郡。東晉義頤七年(411年)升為海陵郡,領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五縣,隸屬於南兗州。劉宋永初元年(420年)領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六縣,仍屬南兗州。隋開皇元年(581年),廢海陵郡,復稱海陵縣,隸屬揚州總管府。唐武德三年至七年,稱吳陵,以縣置吳州。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縣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開始,管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鹽城等縣,隸屬東都府。宋初為泰州軍,後仍為泰州,管轄範圍仍舊,隸屬淮南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名泰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復稱泰州,明、清沿用。[7]胡瑗生活的時期,如皋乃為海陵屬地無疑。除了隸屬關係以外,胡瑗與現在行政區划上的泰州也有直接的聯繫。據史料記載:胡瑗生前曾在泰州講學。宋寶慶二年,在其講學處建書院,後屢有興圯,現存蝴蝶廳及胡瑗手植銀杏一株。所以追根尋源,胡瑗是泰州人。關於胡瑗當時的住處,清嘉慶《如皋縣誌·古迹》中說,胡安定公宅有兩處:一在現在的如皋城南嚴家灣,一在縣南十里胡家莊。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巡按御史蒲坂楊瞻駐節如皋,謁安定祠,吊衣冠墓,考其宅第,更易數主,率知縣黎堯勛立碑誌之。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知縣范仕義重修。宅前有橋名安定橋,久廢。嚴家灣在城內玉帶河(現名市河或內城河)西南轉彎處,河西朝東沈氏宗祠門堂朝北牆上原來嵌有一方石碑,高156厘米,寬82厘米。中一行刻大字:「宋安定胡文昭公故里。」左一行小字:「大清道光歲次丁酉夏元月轂旦。」右一行小字:「邑令後學滇西范仕義重立」。這方胡瑗故里碑是胡瑗的二十六世孫樹立的。另一行:「二十六世孫萱生文。」「文化大革命中碑上被滿塗石灰。1987年,沈氏宗祠改建為如城文化宮,石碑移至安定小學。1995年,安定小學拆遷,石碑不知下落。[8]二、一生獻教、兩度輝煌胡瑗幾乎一生與教育結緣,設教20餘年,曾兩度輝煌.他的教學之處主要在南北兩地:一是在蘇州和湖州,創立了著名的「蘇湖教法」,;二是在開封,除奉命製作樂器及從政外,主要是掌管太學,培養了一大批治國人才。胡瑗的教育生涯是從吳中開始的。《宋元學案·安定學案》說:「(胡瑗)以經術教授吳中,范文正公愛而敬之,聘為蘇州教授,諸子從學焉。」胡瑗在蘇州任教,起始於范仲淹在蘇州辦學。范仲淹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重視人才,主張興學育才。景祐元年(1034年)下半年,范仲淹移知蘇州。他到蘇州後,「嘆庠序之未立,」奏請朝廷,購南園之地創立蘇州府學。關於范仲淹創建府學,在蘇州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據說,范仲淹原想在南園建造私宅(南園本是五代錢元瓘的別墅,後又為吳軍節度使孫承佑所築),有一位陰陽先生看了風水後,對范仲淹說:這條街(即今人民路)就像龍的身體,北寺塔是龍尾,而南園正處於龍首的位置,如在這裡興建住宅,家中定會科甲不斷,公卿相繼出世。范仲淹聽了以後笑笑說:如此風水寶地,與其讓我家獨佔,何不讓出建立學校,讓蘇州士人在此接受教育,出更多的公卿將相人才。於是就在這塊地方建立了府學。[9]范仲淹那時所建的府學,左為廣殿,右為正堂,泮池在前,齋室在旁,規模相當大。當時有人提出府學基地太大,范仲淹卻說:「我還怕將來會嫌太小呢!」范仲淹為蘇州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文化中心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創建蘇州府學的具體過程,在《范仲淹年譜》上有所記載:范仲淹原想在南園建造私宅,後來「既卜築而將居焉。陰陽家謂『必踵生公卿』。公曰:『吾家有其貴,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於此,貴將無已焉』。遂即地建學。」《吳縣誌.文廟》與《府學金石目》等書說:「景祐元年,范文正公仲淹鄉郡,因州人朱綽等請興聞於朝,二年乃詔蘇州立學,並給學田五頃,公即以所購錢氏南園巽隅地,舊欲卜宅者割以創焉。朱長文在《學校記》中對范仲淹蘇州辦學情況還有較為詳細的描述:「始,姑蘇郡城之東南有夫子廟,所處隘陋。范文正公以天章閣待制守是邦,欲遷之高顯,相地之勝莫如南園。南園者錢氏之所作也。高木清流,交陰環釃,乃割其巽隅以建學。廣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旁有齋室。是時學者才逾二十人,或言其(指建校規模)太廣,文正曰:吾恐異日以為小也。於是召安定先生首當師席,英才雜沓,自遠而至,厥後登科者逾百數,多致顯達。由景祐(1034年)迄今五十餘載,學者倍蓰於當時矣。」[10]府學建成後,范仲淹聘請胡瑗來此講學。蘇州府學在胡瑗的主持下,文風大昌,英才雲集,人才輩出,盛況空前,影響越來越大。後人評論說:「天下郡縣學莫盛於宋,然其始亦由於中吳,蓋範文正以宅建學,延胡安定為師,文教自此興焉。」(同治《蘇州府志》卷26)在范仲淹的支持下,胡瑗在蘇州府學還創立了一套學規,對那些不守紀律的學生加以規勸和約束。把蘇州府學辦成為地方官學的楷模,「蘇學為諸郡倡。」[11]范仲淹經略陝西時,胡瑗被任為丹州(今陝西宜州)推官,慶曆二年(1042年)後以保寧(今屬四川理縣)節度推官的身份在湖州(浙江吳縣)教授。湖州太守滕宗諒與范仲淹是同年進士,兩人交情很深。滕宗諒為人豪爽,淡泊名利,擔任太守之後,與當地人士共同捐款興辦學校。1039年,他上書朝廷請求在湖州辦學。1040年,朝廷批准,賜名「州學」,同時劃撥5畝土地興建校舍。120間新教舍歷時兩個月就全部竣工。學校初具規模,「重門廣殿,講堂書閣皆相次,東西序分十八齋。入門而右,為學官之署;入門而左,有齋舍之館,凡為屋百二十楹。州學建成之後,1042年,滕宗諒就聘請胡瑗前來主持,胡瑗欣然接受聘請,立即到湖州任教,「四方之士雲集受業。」[12]張萬平在《湖州新建州學記略》中記載說:「宋寶元二年,知湖州事滕宗諒表請於朝,建學於州。明年,敕書至,賜名州學。學成,重門廣殿,講堂書閣皆相次。東西序分十八齋。入門而右為學官之署,入門而左有齋舍之館,凡為屋百二十楹。延安定胡先生主學,四方之士,雲集受業。」這就是有過較大影響的「湖學」。當時,胡瑗已晉陞保寧節度推官,所以《宋史·胡瑗傳》稱:「以保寧節度教授湖州。」後來,又在州學東南設立小學,招收兒童入學肄業。在胡瑗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10年在湖州。他主持的湖州州學,當時享有較高的聲譽,吸引了眾多學生前來求學。由於胡瑗在蘇湖的教學影響逐漸擴大,1045年京師東京(今河南開封)興建太學時,曾專門派人「下湖州,取先生(指胡瑗)教授弟子之法,以為太學法,著為令。」同時任胡瑗為京師各王宮的教授,後又被任為太子中舍,並升殿中丞,大理評事兼任太常寺主簿等職,胡瑗均辭謝未就。胡瑗真正的太學教學生涯是從1053年開始的。1053年,胡瑗被任為光祿寺丞、國子監直講,成為京師太學的主講教師。胡瑗學識淵博,教學得法,深受學生歡迎。「士或不遠數千里來就師之,皆中心悅服。」每當胡瑗上課,「太學至不能容,」只好把旁邊的官舍借來做臨時教室。當時禮部錄用的官員,十之四、五是胡瑗的學生,可見他在當時的影響是何等之大。1056年,胡瑗升為太子中允、天章閣侍講,做太子的教師,同時仍在太學任教,協助太學博士考教訓導,並專掌學規的執行。胡瑗在太學任教7年。嘉祐四年(1059年)正月「先生病不能朝,仁宗遣中貴人就問安否」[13],並封胡瑗為太常博士,往任杭州節度推官的長子胡志康處養病。胡瑗離京時,滿朝文武官員和太學的學生,在京師東門外為這位老教育家餞行。蔡襄在《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誌》中說:「召(胡瑗)教授諸王宮,病家辭免,遂以太子中舍致仕,泛恩改殿中丞。驛召會秘閣議樂,除大理評事,兼太常主簿,尋復解罷。歲余,授光祿寺丞,賜而疾不能朝,拜太常博士[太常博士,即太常寺博士,掌講定五禮(吉禮、賓禮、軍禮、嘉禮、凶禮)儀式,有改革則據經審議。凡於法應謚者考其行狀,撰定謚文;有祠事,則監視儀物,學凡贊導之事],還官政,從其子志康杭州節度推官以就養。」歐陽修在《胡先生墓表》中記敘:「先生初以白衣見天子論樂,拜秘書省校書郎,辟丹州軍事推官,改密州觀察推官。丁父憂去職。服除,為保寧軍節度推官,遂居湖學。召為諸王宮教授,以疾免。已而以太子中舍致仕,遷殿中丞於家。皇祐中,驛召至京師論樂,復以為大理評事,兼太常寺主簿,又以疾辭。歲余,為光祿寺丞,賜緋衣銀魚。嘉佑元年,遷太子中允,充天章閣侍講,仍居太學。」[14]三、嚴謹自學、著作等身胡瑗博聞強志,多才多藝,在世事紛雜、生活清貧、教學艱辛的環境中,把實踐知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為中國思想文化寶庫增添了寶貴的財富。胡瑗學說由《宋史·胡瑗傳》、《蔡襄集·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誌》、《四庫全書》所採錄的《周易口義》12卷、《洪範口義》2卷以及胡安定先生所著的《易》、《書》、《中庸義》、《景祐樂義》、《論語說》、《春秋說》及其門人著作中的論述,《宋名醫言行錄》、《安定先生言行錄》、《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年譜及補遺》,魏峙《直講李先生(覯)年譜》,朱熹《伊川(程正叔)先生年譜》,以及宋人集部、雜記,大體可知,胡瑗經學思想、禮學思想、樂學思想、政治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精粹專精又博通,又都是具有巨大的實用價值。[15]他的經學、教育、音樂等著作大部分均已散佚。現存的經學著作僅有門人編錄的《安定易傳》10卷、《春秋口義》5卷、《周易口義》12卷、《洪範口義》2卷、《論語說》8卷和《春秋說》9卷、《學政條約》1卷。音樂著作有他和阮逸合著的《皇佑新樂圖記》3卷。專論的教育著作有《松滋縣學記》、《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一五五冊所載《松滋儒學記》。遺憾的是,其他關於經學的著作《尚書全解》28卷《安定易傳》10卷、《春秋要義》30卷、《中庸義》1卷、《資聖集》15卷、《吉凶書儀》2卷,關於音樂著作《景祐樂府奏議》、《皇祐樂府奏議》各1卷,以及武學著作《武學規矩》1卷均已失傳。泰州市圖書館還藏有胡瑗高足宋汪藻《安定言行錄》。宋代及其人所記載胡瑗言行事迹的不少史料也已失傳。從現存的史料以及宋代王安石、歐陽修、范仲淹、蔡襄、程頤、朱熹等及宋後歷代不少名人為胡瑗寫下的贊詩、贊語、祭文、墓誌、墓表等可以充分說明,胡瑗對教育的地位作用、教育目的、教育普及、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系統闡述,都是有前無古人的求實開拓、改革創新精神。他的教育理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言簡意賅,充分反映了這位封建社會時期的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的非凡的遠見卓識。[16]胡瑗一生「窮經以博古,治事以通今」。他的多數著述都是在他講授「五經」時學生所做的筆記。他的代表作《周易口義》(倪天隱記錄)內容極其豐富,文義明晰,解釋詳盡,以體用兼備的理義為指導,開創天人性命的學風,全面闡述性、命、天、人、政、教的思想,最終歸結於政教,與儒學對人生社會的終極目標——治國平天下完全一致。它認定,天的善性最清明、最正直、最公道,人雖由天所生,但可以經過人加以改善。人為的努力方式,對自己則為「修」,對別人則為「教」。人的天性不應該因為困苦、貧賤等外在因素而改變。《洪範口義》文辭平易,言簡意賅,主要闡述的是「君道」、「事君」之理,核心思想與《周易口義》一脈相承,主張以傳統的仁義禮樂作為治國興邦的精神支柱。《春秋說》主張以君主為中心,強調「尊王」,認為「王者無敵於天下,王者至尊,非諸侯可抗也」。歸根到底還是以道德推動政教,把教育作為聖賢事業,「君子之人,則當求聖賢之道,學聖賢之事業」。朱熹稱它是「推明治道,直凜可畏」。《中庸義》主要是論述「師道」的。《松滋縣學記》精闢地闡明了治國、辦學、育才之間的內在聯繫,揭示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強調要普及教育,要改革教育內容,要大力興辦學校。《皇祐樂府奏議》、《景祐樂府奏議》論述古代禮樂、音律的由來與發展、鐘磬製造的物理、數學原理及其方法,並配有設計圖紙等。[17]從胡瑗的這些著作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精湛的教學藝術和豐碩的研究成果,而且看到了他那自強不息、嚴謹治學的大家風範。四、追謚文昭、從祀孔廟嘉祐四年(1059年)農曆六月初六日,67歲的胡瑗在杭州逝世。1060年農曆十月初五日,由他的大兒子胡志康扶靈回到他曾經教學多年的湖州,安葬在烏程縣南方十四里的何山。胡瑗的三子胡志正攜帶胡瑗的衣寇歸葬於泰州如皋胡家莊,衣寇冢就在胡訥墓的左邊,世稱「安定墳」。關於胡瑗逝世後的兩座墓葬,有不少記錄。如:歐陽修在《胡先生墓表》中說:「(胡瑗)以四年六月六日,卒於杭州,享年六十有七。以明年十月五日,葬於烏程何山之原,其世次官邑與其行事,甫陽蔡君謨具志於幽堂。」[18]蔡襄在《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誌》中說:「明年十月五日,葬於湖州烏程何山之原。母隋氏,贈京兆縣太君。娶王氏,封長安縣君。有子三人,志康進士及第,志寧、志正皆力學。長女婚大理寺,丞滕希魯,次進士王伯起,季女尚幼。孫守約。」[19]《如皋縣誌》(民國志)載:「今如皋安定鄉有胡公冢,即先生衣冠墓地。」《嘉靖惟揚志》載:「安定先生墓在如皋南十里安定鄉,先生葬烏程何山之原,先生幼子志正攜衣冠葬之,志正早卒亦葬焉。」胡鳴盛先生也說:「明年十月,志康等葬先生於湖州何山之原。端明殿學士蔡襄志其墓。其後先生之少子又攜先生衣冠葬於泰州北。」[20]對於保護胡瑗的墓並進行整修,史書也多有記述。如:《萬曆湖州府志》載:「嘉靖四年,太守馮君曾始蒞湖郡,乃考圖志語同知何君亦尹曰:『昔在有宋,泰州胡翼之安定先生來教蘇湖,今湖郡人士知義之方者,皆蒙其流風之及也。吾等實嗣教養,可忘其所自耶。』乃誓於里正曰:『其墓在何山麓者,其守墓之田若干畝,在某里者若干畝,在某里某里者若干畝,其悉以白余,爾所不白,則有恆罰。』於是胡氏之裔某,以墓田見侵之狀白於府,府盡得其狀,田盡復而墓可守。中丞陳公鳳梧撫監至郡,躬謁其墓,視亭堂之圮壞,命新之,乃並重封其墓而拜祀焉。」[21]張羽在《復墓序》中說:「教於湖而葬於湖,其初擇墓者,弗審及於佛舍。比元初,佛教盛,而僧徒用相者言先生:其墓不利於寺,乃踣墓表、神道,冀以滅跡。諸儒時往省謁,眾僧鼓噪而出曰:『吾寺也,安得有墓!』訴之吏,弗之白,諸儒不能軋,乃瘞(YI埋葬)衣冠為虛墓,歲時望祭。久之,掊得所踣於土中,墓祀復故。國初,嘗遣吏度民田,僧乘計帳未定,復詭墓為寺地。四明孫侯成知縣事,始發其隱,復加封樹。前建享堂三間,以祀神;旁為屋三間,以棲守者。上其事於朝,遂著為祀令。」[22]關於此次復墓的重大意義,張羽在《復墓序》的後部說得最明白不過。他說:「嗚呼,墓之不復,有司者之責也,教之不行,非吾黨之責歟!睹其墓即思其人,思其人即思其行與教。吾於復墓之後,知先生之教其將復行,行必自湖始。湖,先生遺化之國也,於是湖之士人咸相慶焉。」[23]安定衣冠墓在故居之西不遠。據清嘉慶《如皋縣誌·古迹》載:「宋司寇參軍胡修已墓,今失所在。」「贈太子中允胡訥墓,在縣南十里。」「天章閣侍講謚文昭胡瑗衣冠墓,在父中允墓左……志正亦葬焉。」胡瑗等墓至民國初年已經荒落,墳地兩畝左右,土丘3座。墓向朝南,正中主位葬胡訥夫婦,左昭位即安定衣冠墓,右穆位葬志正夫婦。墓旁僅存兩三人合抱的銀杏樹一株。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縣人重修胡公墓,在墓前砌建青磚墓門一座,門上石刻橫額:「宋大儒胡安定先生之墓,民國廿六年九月洪蘭友敬書。(洪蘭友字作梅,江蘇揚州人。時任國民政府制憲國民大會秘書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兼南通大生紡織公司官股代表,並在墓地四周種植女貞。這時抗日戰爭已經爆發。」「文革」開始,安定墳墓及墓門被毀,銀杏樹遭鋸伐。[24]據《湖州府志》記載,何山胡瑗墓幾經毀壞,幾度重建。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宋胡文昭公之墓」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是安定先生逝世940周年,由於社會各界和胡公裔孫的共同努力,安定墓園得以恢復於原址之東。墓前晶瑩如雪的漢白玉胡公像巋然卓立於萬綠叢中,四周百花爭妍,景色常新,莊嚴肅穆,氣魄雄偉,有勝於前。[25]胡瑗逝世後,皇帝為了表示對胡瑗的尊敬和對其功績的肯定,下詔追封胡瑗,並贈胡家以財物,還讓他的一個兒子當了官。胡鳴盛先生記述說:「嘉祐四年,六月六日,先生卒於杭州。及聞,詔謚文昭(南宋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追謚文昭。「博其家,並官其子一」。[26]另外,《永樂大典》卷也有封其曾孫滌為官的記載:「紹興八年三月,詔以先生曾孫滌補下州文學。」[27]可見胡瑗不僅受到了歷代文人志士的重視,而且在歷代官史上也是極其有影響的人物。明弘治二年(1489年),蘇州知府孟俊為胡瑗建立專祠。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朝廷明令將胡瑗「從祀孔廟,稱先儒鬍子」。[28]在山東曲阜孔廟裡,「先賢胡氏瑗之位」至今仍然與韓愈、諸葛亮、朱熹等先賢的牌位並列一起。據史料記載,泰州在南宋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就把安定先生奉祀在城西泰山左側的安定書院內,但這不是專祠。後來才建起崇祀他的專祠兩座:一在城內東南隙地上,一在城內鐘樓巷。清初,這兩座專祠均已殘破。把安定先生的專祠設在城西泰山的南麓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這一年巡按直隸監察御史楊瞻來泰州,獲知安定先生講學故址在城西泰山附近,即在原講堂(書院)中專祀安定先生,同年十月立《宋安定胡先生講學故址碑》及《安定祠》碑。嘉靖四十四年(1564年)督學耿定向在東講堂祀安定,西講堂祀王心齋。次年,由巡鹽御史朱炳如等集資,心齋次子王襞負責,對祠屋進行了整修。隆慶三年,御史王友賢又轉祀心齋先生於鄉賢祠,復專祀先生。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兵備副使張雲鶚在修葺泰山頂岳武穆祠的同時,修葺了安定祠,並舉行奠祀儀式。明末,祠屋在戰亂中荒廢。清康熙間兩度重修,道光元年(1821年),知州趙鉞修祠時,在祠屋前砌圍牆,祠門向南。從此,安定祠在書院中自成院落。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知州侯紹瀛興辦泰州學堂又對祠屋修葺一次,民國六年,邑人李毓彬等復請款重修。[29]如皋亦有安定祠。據孫曰恭《安定先生祠堂記》載:「如皋舊有祠,毀於兵火。歷歲既久,無有能構(架屋)之者。正統二年(1437年)春,監察御史廬陵彭君勖按部臨縣,始命知縣曹立構之,擇地於學之西南隅,是年冬落成。明年,彭君再至,即謁祠下,選胡氏子弟之秀者,補邑庠生,奉祠祀。又令訓導吳誠求文以為記。」[30]如皋的宋代胡公祠廢址已不可考。據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如皋縣城圖》,儒學在現在的長巷處。戟門是儒學正門,可知當時胡公祠也在長巷內。1485年移建於閘橋西北河邊,靠近蘇家巷處。原有房屋三進。第一進朝南門堂3間,大門有彩繪門神,左右大圓石鼓一對,門外有木柵欄、八字牆。門堂朝東牆上嵌石碑一塊,高寬形式與「故里」碑相同,中一行刻「宋安定胡文昭公讀書處」。上下款與「故里」碑同,也是道光十七年立的。門堂東西兩間是存放祭祀用具的祭器庫。第二進敞廳3間。第三進正殿中有神龕、供桌,龕中塑胡公坐像。左右柱上懸金字對聯:「文宣聿啟文昭,木鐸千秋,教著江河日月;有虞肇開有宋,雲祁萬祀,道垂禮樂詩書。」下款某年某月,孫爾准撰書。[31]《如皋縣誌》亦載:「胡公祠初在縣城東南,宋崇寧元年(1102年)建。元季毀於兵。明正統二年(1437年),知縣曹立移學右隅。成化十四年(1478年),知縣向移戟門之西。二十一年(1485年),知縣胡昂改建今地。嘉靖十九年(1540年)御史楊瞻、知縣黎堯勛重修。二十三年(1544年)知縣劉一中重修,三十二年(1553年),御史王國用、推官符允中繼修。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毀。四十一年(1613年),知縣周承恩重建。四十五年(1617年),知縣李廷材增置龕座。先時議以祠旁空地募民守祠,歲入租八兩,以備修葺。海道副使熊尚文給銀二十兩,置祠祀田。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縣趙廷健率邑人胡申、胡之本等捐造大門及祭器庫。五十四年(1789年),先生二十四世孫胡光寧首倡族捐,重修祠宇及大門、人字牆。道光十七年(1837年),裔孫胡萱生等再修。」林春在《重修安定胡先生祠記》中說:「(明嘉靖十七年)冬,巡按直隸監察御史原楊公駐節如皋,謁先生之祠而嘆其荒且隘也。進縣簿曹君依、司訓詹君仕顯、何君藎曰:『先生之生是邑,有斯文之始也,爾有司多士之仕學於鄉者,得無追崇向慕之誠乎!新其祠以寄思,衍其學以濟世,因成俗化民崇德象賢之責也。聞黎尹(黎蕘勛)且至矣,其將為我語之』。樂溪黎侯至,其追崇向慕之誠猶舜原也。舜原(指楊瞻)助金若干,黎侯義處者倍之。門堂、寢室,視昔有加,巍乎煥然足稱妥侑。仍以『經義』、『治事』名齋,恐學者歧而二也,構『崇一』之堂以一之。……是役也,始於十一月二十七日,終於已亥(嘉靖十八年)三月十五日,不勞於民,不傷其財,凡所以祀先生者仍舊不侈。又擇先生之子志康、志寧配,尚親親也。」[31]這一舉動產生了重要影響。正如林春所言:「夫禮以義起,道待人行,使舜原、樂溪之相遇於今。而從政立心者或相左焉,則亦上下相徇、簿書相期而已,若此風學之舉,人心之勸,振高義而淑後生者,胡能以暇及哉。」[32]出於對胡瑗的敬仰,後人總是象祭孔那樣祭奠胡瑗。據史料載,每年農曆二月、八月第一個丁日,縣令率全縣官員、儒生「祭孔」,同時用一豬一羊,分別祭祀范文正公、胡文昭公和許忠愍公(直)。祭祀胡公的祝文是:「學兼體用,門育英才。上傳洙泗之道統,下啟濂洛之淵源。既崇祀於泮宮,更專祠於梓里。茲屆仲春(或『秋』),敬修祀典。兼以伯子杭州節度推官胡公志康、仲子永州知州胡公志寧、季子宣議郎胡公志正配。尚饗」。因儒學兩廡也供有「先儒胡瑗」的牌位,故云:「崇祀於泮官」。[33]祭奠胡瑗的詩詞也很多。如:明代邑人冒鸞有《胡安定墓》詩:「梁棟當年重廟堂,至今閭里挹余香。宋家公輔歸賢范,孔氏規模在上庠(西周的太學)。原古松楸宜野鶴,草深碑碣易斜陽。蹇子欲步先生武,萬里滄溟幾望洋」。[34]清道光年間任如皋雉水書院山長、儀征吳鎧作有《胡安定祠》一詩。詩曰:「人范經世並得難,道高何心不卑官。兩齋弦新誦槐市(長安市場名),百里蘇湖小杏壇(孔子講學之處)。前席龍顏咨雅樂,故鄉狐首衣冠。希文薦牘真無愧,各有祠堂(范仲淹字)峙海灘。」[35]民國十六年(1927年),北伐勝利,禁止祭孔,祭胡公之禮亦同時停止。此後僅有奉祀的胡公裔孫在朔望、歲時令節和胡公生辰、忌辰,來此焚香祭奠。祠宇逐漸荒蕪。「十年浩劫」,胡公像也被毀,石碑移送如皋縣財政局。房屋改作民宅。1996年春,舊城改造時胡公祠被拆,其地改建樓房。[36]五、文人志士贊研不斷在中國的歷史上,多少文人志士為胡瑗思想所感染、被胡瑗的精神所感動,寫下了眾多的詩歌贊語。如:范仲淹曰:「天地儲精,山川毓秀。孔孟衣缽,蘇湖領袖。道學正傳,體用善誘。雅飭化風,澤流於後。」[37]司馬光贊曰:「經義名家,旁通樂律。蘇湖之教,造士有術。東以條格,南以躬行。百世一時,尚懷典型。」[38]魏了翁贊曰:「儒林儀錶,國家棟樑。風雲翰墨,錦繡文章。駕長虹於寥廓,聽鳴風於高崗。」[39]米芾贊曰:「洙泗淵源,東南模範。寬厚純誠,躬行力踐。論樂太常,茂鷹寵眷。」[40]文天祥贊曰:「恭乎其貌,溫乎其容。循循雅飭,卓有古風。經義治事,深究體用。一代瞻仰,百世欽崇。」[41]王安石有《寄贈先生詩並序》。序云:「孔孟去世遠矣,信其聖且賢者,質諸書焉。翼之先生,與予並世,非若孔孟之遠也。聞薦紳先生所稱述,又詳於書,不待見而後知其人也。嘆慕之不足,故作是詩。」詩云:「先生天下豪傑魁,胸臆廣博天所開。文章事業望孔孟,不復睥睨蔡與崔。十年留滯東南州,飽足藜藿安蒿萊。獨鳴道德驚此民,民之聞者源源來。高冠大帶滿門下,奮如百蟄乘春雷。惡人沮服善者起,昔時蹻跖今騫回(騫指閔子騫,回指顏淵)。先生不試乃能爾,誠令得志如何哉!吾願聖帝營太平,補葺廊廟枝傾頹。披旒發行廣耳目,照徹山谷多遺材。先收先生作梁棟,以次構架桶與榱。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42]胡瑗在歷史上所作的貢獻是巨大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歷史上許多知名人士及近現代的學者對他進行了高度的評價。如,明蒲坂(今山西省永濟縣)人楊瞻曰:「再拜瞻遺像,荒祠古樹陰。蘇湖體用學,朝野聖賢心。隨鑄匡時器(指胡瑗校正鐘律,鑄定鐘磬),分方振鐸音(古代施行行政教傳布命令時使用)。至今薄海內,在在重儒林。」[43]明福建長樂舉人,嘉靖時任如皋縣學教諭陳源清曰:「孔鐸(《論語·八佾》「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言孔子如木鐸,宣揚教化)既沉響,師傳日荒涼。嬴秦(秦始皇名嬴政)事法律,隋唐競詞章。漂淪迨五季(即梁、唐、晉、漢、周五代),一軌趨猖狂。天未喪斯文,宋運逢其昌。表表胡夫子,應期生海邦。學能兼體用,譽用徹朝堂。出為天下師,英賢滿門牆。淵源啟宋學,隆盛追虞唐。(舜為有虞氏首領,堯為陶唐氏首領。我國傳說唐堯、虞舜治理國家時為太平盛世)。高岡生梧桐,朝陽鳴鳳凰。曰惟夫子功,日月可爭光。生有益於時,死合祀於鄉。誰其廢不舉,我意欲存羊。垣宇既以飭,象貌亦輝煌。衣冠拜祠下,告之一瓣香。」[44]神宗稱讚胡瑗說:「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蘇湖之中。師任而尊,如泰山屹峙於諸峰;法嚴而信,如四時迭運於無窮。辟居太學,動四方欣慕,不遠千里而翕從;召入天章,輔先帝日侍,啟沃萬言而納忠。經義治事,以適士用;議禮定樂,以迪朕躬。敦尚本實,還隆古之淳風;倡明正道,開來學之顓蒙。載瞻載仰,誰不思公?誠斯文之模範,為後世之欽崇!」[45]台灣學者封思毅先生在《中國歷代思想家》一書中稱胡瑗是「在教育界終身儘力,完成了開創風氣,維護學術,培養人才多種使命」的先生。其「講授儒家經術,傳播孔子思想,貢獻不下於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人們對胡瑗的理學思想和教育思想的研究也非常廣泛。從北宋至清末,對胡瑗的一生或在某一方面進行研究、分析,作出評價的聖賢貴胄、名家名流不可勝數。較有代表性的,如宋代就有宋神宗、范仲淹、歐陽修、蘇軾、蔡襄、米芾、司馬光、王安石、范純仁、程頤、朱熹等;元、明、清三代有李傑、魯、張羽、湛若水、程敏政、冒鸞、孟俊、劉民悅、顏元、張軾、曾敏行、王鈺、全祖望、黃百家、李銘皖、李端、秦綬章等。對胡瑗的評價,有史料可考的大多數在胡瑗去世以後,也有的在胡瑗生前。有的是對胡瑗一生進行綜合性的述評,有的是對胡瑗某一階段或某一方面的單項專評的;有的是對學術成就的推崇,有的是對教育業績的稱頌;有的是對胡瑗人格、品質的敬仰,有的是對胡瑗德、行的感嘆。[46]我國現代也有不少專家、學者對胡瑗作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如胡鳴盛、沈灌群、毛禮銳、金林祥、陳青之、朱瑞熙、苗春德、楊渭生、趙國權、姚瀛艇、劉坤太、何茲全、謝重光、徐建平、蔡文錦、劉華等專家、教授分別在《中國教育家評傳》、《中國教育史》、《宋代社會研究》、《宋代教育》、《宋代文化》、《中國歷代名師》、《兩宋文化史研究》等若干書刊中,以史實為依據,對胡瑗一生的教育活動進行了論述和總結,肯定了「胡瑗不愧為中國教育史上一位有重大影響的、傑出的教育家」。研究和評價胡瑗的文章和資料,台灣省的學者,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也有很多成果。《中外著名教育家小傳》,《中國歷史大辭典》、《人名大辭典》、《易學大辭典》、《中國歷代思想家》、《中國古代教育史》、《中國大百科全書》、《辭海》、《辭源》,這些具有權威性、世界性的出版物,對胡瑗這一重要歷史人物,都有專條加以全面、翔實的介紹,所佔篇幅都大大超過同類人物。[47]總而言之,胡瑗的一生是貢獻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為社會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財富。參考文獻[1][13][20][26]胡鳴盛:安定先生年譜[J],山東大學文史叢刊,第1期,1934年5月。[2]歐陽文忠公集[M]。[3]周易口義[M],提要。[4][6][8][12][16][17][46]徐建平主編:胡瑗[C],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9月,第3頁,第23頁,第23頁,第8頁,第55-56頁,第16-17頁,第73頁[5][19]蔡襄: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誌[A],蔡忠惠公集[C]。[7]泰州名勝古迹[A],泰州文史資料[C],第六輯。[9]王衛平王建華:蘇州史記(古代)[M],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第89—90頁。[10]吳都文粹[C],卷一。[11]宋史[M],范純祐傳。[14][18]歐陽修:胡先生墓表[A],歐陽文忠公集[C]。[15]蔡文錦:泰州學派宋代開山祖——胡瑗[A],泰州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21][22][23]萬曆湖州府志[M]。[24][25][31][33][36]周思璋:胡安定與如皋[[A],徐建平主編:胡瑗[M],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9月,第24頁,第24-25頁,第25-26頁,第26頁,第26頁。[27]永樂大典[M],卷四千八百四十。[28][45]宋元學案[M],安定學案。[29]泰州名勝古迹[A],泰州文史資料[C],第六輯,第2-3頁。[30]孫曰恭:安定先生祠堂記[A],如皋縣誌[M]。[31][32]林春:重修安定胡先生祠記[A],嘉靖維楊志[M]。[34]冒鸞:胡安定墓[A],如皋縣誌[M]。[35]胡安定祠[A],如皋縣誌[M]。[37][38][39][40][41]胡氏家乘[M]。[42]王安石:寄贈胡先生[A],王文公文集[C]。[43][44]楊瞻:謁安定祠[A],如皋縣誌[M]。[47]章曉林:胡瑗生平概略[A],徐建平主編:胡瑗[M],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8頁。(本文發表於《科技與企業》2007年第1期作者:張樹俊)張載——我國古代思想史上的一面旗幟張載是我國北宋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關學的創始人,宋明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豐富而深遂的學術思想,對中國哲學思想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在中國學術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並對11世紀後的哲學思想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張載堪稱我國古典哲學思想史上的一面旗幟,張載關學思想,是太白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張載生平張載,字子厚,眉縣人,祖籍大梁(河南開封)。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出生於長安,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逝世,享年58歲。因為家居陝西眉縣橫渠鎮,並在橫渠鎮設立書院講學,故學者稱其為「橫渠先生」。因張載弟子多為關中人,後世稱他所創立的學術流派為「關學」。張載祖上世居大梁(今河南省開封),曾祖生於唐末,歷五代不仕,以子貴贈禮部侍郎,祖父張復,進士,宋真宗時任給事中、集賢院學士等職,後贈司空。父,張迪,進士,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任陝西長安縣令,天禧四年(1020年)生張載。宋仁宗時任殿中丞。天聖元年(1023年)任涪州知州,贈尚書都官郎中。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張迪在涪州任上病故。時值張載15歲,次子張戩5歲,均年幼。母親陸氏攜張載、張戩扶張迪靈柩越巴山,過漢中,出斜谷,欲歸葬開封,但行至眉縣太白山下橫渠鎮,因路資不足,無力繼續前行,遂在橫渠鎮大振谷迷狐嶺上選址安葬了張迪,從此便定居在橫渠鎮。張載自幼聰穎過人,並有大志。幼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當時西夏常常侵犯宋西北邊境,宋朝廷派兵抵抗,互有勝負。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初,西夏入侵,宋軍抗擊失利。這對於「志立不群」、「慨然以功名自許」(呂大臨《橫渠先生行狀》)的張載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少時即向邠人焦寅學習兵法,並試圖組織兵力對西夏作戰,「欲結客取洮西之地」,從而為民除患,為國建功。1041年,張載21歲時,寫成《邊議九條》,上奏時任陝西招討副使兼延州(今延安)知州的范仲淹。並奔赴延州,求見范仲淹。范仲淹接見了張載,聽取了張載關於軍事防務,對敵作戰,收復失地之策,甚為讚賞。「一見知其遠器,欲成就之,乃責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因勸讀《中庸》。」范仲淹認為張載志向學識不凡,可研讀儒學,必成就大業,不必在軍事上下功夫,而要從《中庸》學起,以明天地人生之道,張載聽從了范仲淹的指教,回家後苦讀《中庸》,雖然十分喜愛,但仍有許多問題得不到滿足,於是又讀了許多老莊與佛教的書籍,累年盡實其說,但是仍滿足不了他對天地人生之理的探求,又回頭研讀六經。可見張載在探求知識,研究哲學,尋求真理的過程中,所走過的道路是迂迴曲折的,在儒釋道學說中轉來轉去,上下求索,精心思考,終於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在張載思想中,受儒釋道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其中對他影響最大,最深的是儒家經典,尤以《周易》為首,為最。王夫之說:「張子之學,無非《易》也、即無非《詩》之志,《書》之事,《禮》之節,《樂》之和,《春秋》之大法也,《論》、《孟》之歸也……,而張子之言,無非《易》也,立天,立地,立人,反經研幾,精義存神,以綱維三才,貞生而安死,則往聖之傳,非張子其孰與歸!」(《張子正蒙注·序論》),王夫之一生研究張載關學,敬服張載之論,他對張載的評價,是符合實際的公允確論。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8歲的張載赴開封應科舉考試,時值歐陽修為主考官,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因張載在此之前,已在《周易》研究方面有名氣,所以在候詔待命期間,應前任宰相文彥博之邀,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開壇講《易》,學子云集聽講。一天,張載與洛陽的著名學者程顥、程頤兄弟相會,交流對《周易》的學術見解。張載覺得二程對《周易》的見解比自己深刻,感到自己鑽研的還不夠深入,第二天就對聽講的學子說:我對《易》學的理解不如二程他們,你們可以拜他們為師。於是撤去虎皮椅,不再講《易》。張載是二程的表叔,長二程10多歲,能如此虛心待人,褒揚晚輩之長,足見張載的高尚學行。張載潛心研究《周易》,廣泛吸收當時周敦頤、陳摶、司馬光、范仲淹、王安石及二程等學者的研究成果,經過自己「仰而思,俯而讀」,志道精思,終於寫成了《橫渠易說》。張載考中進士後,做過幾任地方官。先任祁州(今河北安國縣)司法參軍。丹州雲岩(今陝西宜川)縣令,後遷任著作佐郎,簽書渭州(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公事等。在地方任職中,張載時時處處表現出康國濟民,敦本善俗,教化為主,關心國勢民命的精神,深得百姓愛戴。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呂公著向皇帝推薦張載說:「張載學有本源,四方之學者皆宗之,可以召對訪問。」神宗即召見張載。「上問治道,皆以漸復三代為對。上悅之,曰『卿宜入見二府議事,朕且將大用卿。』」(《橫渠先生行狀》)。經過問對,張載關於治國之道的見解得到神宗首肯,並表示要重用張載。後來即任命張載為崇文院校書。時值王安石變法革新期間,王安石想求得張載幫助,以共推新法,但張載對於王安石激進的改革政策和措施有不同的看法,認為變法如果與人為善的話,則願意合作,否則便免為其難,婉拒了王安石的要求。其實張載面對宋朝「積弱積貧」的社會現實,也力主改革,但他不同意王安石的「頓革之」,即急風暴雨式的改革,而主張「漸化之」,務必使改革穩妥進行,以民命為要,務求實效。由於對變法態度不一致,張載對王安石既不主動配合,也不公開反對。此期間,弟張戩已任監察御使,堅決站在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一邊,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在朝廷之上發生激烈的正面衝突,並致使新舊兩黨公開決裂。對於這件事,史書多有翔實記載。在張戩與王安石的激烈鬥爭中,張載無疑是贊同和維護張戩的,因為他們是親兄弟,有手足之情,父親早逝,張載便早早承擔起奉養母親,教育和幫助弟弟的責任,感情非同一般。張載長弟弟10歲,而張戩卻比哥哥早4年考中進士。一方面足見張戩德性才能之優,另一方面也足見張載對弟弟的仁厚至愛,對家庭的負責精神。張戩因反對變法,被貶官,遷任公安縣(今「氣化」論的成熟。因此張載及其弟子對《正蒙》奉為儒家經典,儒學正宗,視與《論語》等同。《正蒙》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傑出之作,對後世政治哲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湖北江陵)知縣。在這種情況下,張載感到政治環境惡化,估計自己必然會因此受到株連,於是辭職回到橫渠鎮,憂憤與勞累,終於染病不起。此後,張載依靠家中數百畝田地維持生計,生活雖然不富裕,但卻處之益安。一方面休養療疾,一方面講學著書,研究義理,修行悟道,求為聖賢,探求天地大道,孜孜以求,從未停息。張載經過近10年的苦讀精思,潛心研究,縝密構築,終於在熙寧九年(1076)年秋天完成《正蒙》這部重要哲學著作的寫作,形成了他的哲學理論體系。標誌著其「氣」一元論哲學宇宙觀的完成和「氣化」論的成熟。因此張載及其弟子將《正蒙》奉為儒家經典,儒學正宗,視與《論語》等同。《正蒙》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傑出之作,對後世政治哲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張載在講學的同時,還對古代禮儀作了深入的研究,對婚喪祭祀禮儀提出了具體的規定,並率弟子們身體力行,從而使百姓爭相效仿,致使關中風俗一變而至於古。張載在研究哲學的同時,對於星相天文等古代自然科學多有見樹。如地動說,地球左旋說等。清末思想家譚嗣同評價張載說:「張載宇宙論不僅早於西方,而且合乎科學……不知西人之說,張載皆已先之……不知張子,又烏知天?」張載一生大半時間從事教育,《正蒙》既是一部哲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重要的教育理論著作。他對於人的早期教育,道德教育及知識技能教育,都有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張載在辭官回鄉後,並沒有停止對社會改革的思考和實踐。張載所理想的太平天下是恢復土地公有制——井田制,以從根本上解決現實社會中土地高度兼并而導致的貧富極端分化,民生苦不堪言的問題。張載在家鄉購得數百畝地,劃為九塊,分給無地農民耕種,並出資修復疏浚八條灌溉渠道,以提高農田產量,後人贊為「眉伯井田」、「橫渠八水驗井田」。熙寧十年(1077)年,秦鳳路(今甘肅天水)守帥呂大防以「張載之學,善法聖人之遺意,其術略可措之以復古,乞召還舊職,訪以治體」為由,上奏章向宋神宗推薦張載回京就職。神宗准奏,於是,張載帶病赴京任職。這次張載被任命為同知太常禮院(相當於教育部副職),神宗詔下禮部推行張載創導的冠婚喪祭之禮,但禮官們安習舊常認為新的禮節規定不宜推行,於是消極不力。張載則認為可行,由於意見分歧,議而不決。張載看到禮不致嚴,欲以正之,但遭到同僚抵制。在這種境況下,張載志不得申,致病情加重,便又一次辭職回家。歸鄉途中,至臨潼作短暫停留,並帶病向當地學子講學,熙寧十年(1077年)臘月,病逝在客舍中,享年58歲。元豐元年(1078年)三月,在弟子們的協助下,歸葬於橫渠鎮大振谷迷狐嶺,其父張迪墓左下方。由於張載的巨大學術成就和社會影響力,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宋孝宗追謚賜封為「眉伯」,從祀孔子廟庭。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寧宗追賜謚號「明公」。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追謚「先儒張子」。張載英年早逝是中國思想史、哲學史上的一個重大的損失。張載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居於太白山下,學術見樹,主要著作都是在太白山下完成的,關學由此發源而成為北宋以來中國傳統哲學最為重要的一脈,也成為太白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張載主要著作張載思想精湛,著作宏富。朱熹和呂祖謙在編輯《近思錄》時所列張載著作計有:《正蒙》、《文集》、《易說》、《禮樂說》、《論語說》、《孟子說》、《語錄》《經學理窟》等。《宋史·藝文志》中著錄張載著作有:《易說》三卷、《詩說》一卷、《橫渠張氏祭儀》一卷、《三家冠婚喪祭禮》五卷、《經學理窟》三卷、《正蒙書》十卷、《張載集》十卷等。張載最重要的著作是《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等。《正蒙》是張載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一部經典著作。篇名取之於《周易·蒙卦·象》「蒙以養正」之義。「正蒙」是訂正愚頑蒙昧,啟蒙以致聖功,使人生持正不邪的意思。朱熹說「蒙者,蒙昧未明之謂;正者,訂正之也。」張載曾將《正蒙》最後一篇《乾稱篇》的第一段抽出,獨列題目《訂頑》,將最後一段抽出,獨列題目《砭愚》貼於書院大門兩扇門板,以警示弟子銘記。程頤、程灝對此兩段文字極為讚賞,推崇,而特命名為《西銘》、《東銘》。程、朱及後代理學家尤其對《西銘》推崇備至,影響十分深遠。《橫渠易說》與《正蒙》構成了張載哲學體系;《經學理窟》、《性理拾遺》等反映了張載的人性論思想和社會政治觀。三、張載關學的基本範疇及特點「關學」是由張載創立,以其弟子及南宋、元、明、清諸代傳承者人士為主體,且其教學及學術傳播以關中為基地,而形成的理學重要學派。關學與宋代的河南二程的洛學、周敦頤的濓學、王安石的新學、朱熹的閩學齊名,共同構成了宋代理學的主流。關洛濓閩新諸學派皆根源於《易經》和孔孟、在發展過程中互相吸收、融合又互有批評、創新,包括對佛學的批評和吸收,這是整個儒學史的一個共性特點,但在本體論、認識論、辯證法、和諧論和教育見解等方面關學又獨具個性。關學獨立形成,獨具特點;1、氣為宇宙之本體——樸素唯物主義宇宙觀。宇宙和世界的本原,始基是物質還是精神,歷來是哲學的最基本的問題,也是每個哲學家必須回答的問題。中國古代哲學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認為「心」或「理」為宇宙本原;二是,氣為本原。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前者可歸於唯心主義,而後者可歸於唯物主義。張載認為,「氣」或「元氣」是人和萬物產生的最高體系和最初始基。這「一氣」或「元氣」,包含了陰陽二氣的對立依存,相反相成,升降互變的關係,在這種關係的交互運動中產生了人和萬物。可以說張載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史上最傑出的代表。2、以天下為己任,憂患民命民生——絕然的淑世愛民情懷。張載少年喪父,生活歷盡艱辛,一生大部分時間與窮苦百姓在一起,即使在不長時間的仕途生涯中,也是擔任基層的官員,十分了解民間疾苦和社會矛盾。范仲淹在張載人生中起了指路人的重要作用,他的思想和人格對張載的影響非常深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處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胸懷和氣節,在張載一生中表現十分明顯。無論居官從政,還是辭官回鄉試驗井田,興修水利,還是著書講學,無不貫穿這「為生民立命」的精神。這一點,張載與同時代的其他學者是有明顯區別的。3、篤實尚行、經世致用——開中國實學學風之端。張載一改儒家學者自漢唐以來專註於典籍章句訓釋和玄空清談之風,帶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歷史使命感,從北宋社會現實問題入手,力圖探求根本的解決之道。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變化氣質而成為聖賢,求賢成聖具備德性,就要通濟天下,利濟眾生。主張「學貴有用」、「經世致用」、「篤行踐履」反對空知不行,學而不用。張載在《橫渠易說·繫辭上》中說:「聖人苟不用思慮憂患以經世,則何用聖人?」聖人之學就是為排除國家民族之憂患而立,聖人如果不以民生為憂患,經世以除患,那麼,這種聖人也是沒有用的。當代東亞實學學者尊張載為實學之發端代表人物,是十分恰當的。4、「民胞物與」、「貞生安死」、「存順歿寧」——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張載在《正蒙》中指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思是說天下百姓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世間萬物是我的朋友,它所表達的是「大心」、「博愛」的情懷。在張載看來,「人亦出於太虛,太虛者,心之實也。」聖賢之心如太虛之大而無外,只有大其心,才能體認天下萬物,人的心應擴大到與天同大的境界,才能合天道之心。「民胞物與」是對傳統文化中「和」的觀念的發展和創新。人和人,人和社會,人和自然萬物,應該是和諧的關係。這種理念和處世態度,是張載及後世關學學者的鮮明特點,面對當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階級、階層、族群以至國與國的關係全面緊張的狀況,張載的這一重要的思想,無疑是具有警世的意義。張載在《西銘》的最後寫道:「存,吾順事,歿,吾寧也」。表達了他對生死這個人生根本問題的鮮明態度。生在世上,就要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努力達到聖賢境界。所以,面對人生要順天道而行,面對死亡時要安心寧靜,而無遺憾。生死不過是氣這一本源之物的聚散而已。這種人生態度的基礎,在於對客觀世界物質性的深刻認識。「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這種透徹的對生死問題的體認,使張載及一大批關學學者在人品、官品、氣節、學識諸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盛名,仍不失為今天為學為官者的楷模。四、張載的哲學思想。張載關學豐富深遂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佔有突出地位,對其以後的哲學思想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的哲學思想體系主要以下幾個方面:1、氣本論——太虛即氣與氣化萬物。張載繼承和發展古代「太虛」的範疇,並對它加以改造和揚棄,用來表示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物質運動基本狀態,提出了「太虛即氣」、「氣為本體」、「氣化萬物」的唯物主義宇宙觀。同時論證了氣無生滅的物質永恆論。從張載開始,古人關於物質世界的認識的理論達到了系統化。張載認為:宇宙的本體,萬物的始基是氣,一切萬物都是由氣化而來的,形態萬千的萬物,都是氣的不同表現形態,大到蒼茫的宇宙天體,變化莫測的風雨雪霜,高聳入雲的山嶺峰谷,流動不居的江河湖海,小至形形色色的動植飛潛,都是由氣所演化而來。張載說:「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張載對氣與太虛萬物的關係,作了進一步論證。他認為,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不論聚為有象的「有」還是散為無形的「無」,究其實質,都是有,不是「無」,所說「太虛即氣,則無無。」因為物質的氣作為宇宙本體,只有存在形式的不同變化,不是物質本身的消滅和化為無有了,氣是永恆存在的。如此,張載關於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和物質的永恆性思想,是古典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最高成果,對中國元氣本體哲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2、辯證法——一物兩體,動必有機。關學在「太虛即氣」的元氣本體論基礎上,對宇宙萬物的矛盾運動,發展變化及其規律,以及解決矛盾的方法等做出了說明,許多見解相當深刻、精闢。張載認為,氣的本然狀態是無形的太虛,,氣的基本特性是運動與靜止,充滿宇宙渾沌無間的太虛之氣,是在不斷進行「鬱蒸凝聚、健順動止」等不同形式的變化。萬物的生死,動靜的改變,都是氣的萬殊變化的體現和變化的結果。太虛之氣為什麼能不斷地運動變化呢?張載指出,太虛之氣是陰陽之二氣的合和體。太虛是陰陽未分的渾沌狀態,也稱之為元極。陰陽分化為太極,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陰與陽。陰陽交互變化而生萬物。太虛之氣包涵著陰氣與陽氣兩個矛盾的方面。陽氣的特性是清、浮、升、動;陰氣的特性是濁、沉、降、靜。陰陽二氣處同一個統一體中,既相互對立,相互鬥爭,相互激蕩,又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生髮。所謂「獨陽不生,孤陰不長」。陰陽二氣的這種關係的運動變化,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和動力。所以說,「陰陽之氣,則循環迭至,聚散相盪,升降相求,絪縕相揉,蓋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無方運行不息,莫或使之。(《正蒙·參兩篇》。)3、認識論——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在認識論上,關學提出了「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兩個概念。這是中國古典哲學關於認識和知識理論的一個創舉。張載認為:人的知識是由耳目鼻舌身等感官接觸外界事物而獲得,即為「聞見之知」。但僅只聞見之知,並不能全面認識天下有形有象之事物,更不能窮盡無形的天下事物之理。要窮理盡性,必須有一種比聞見之知更廣泛、更深刻的知識,就是「德性之知」。人的認識過程分為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兩個階段,即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所謂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張載進一步認為,只有德性之知才為真知,才能反映萬物的本性本質,「誠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見聞小知而已。」(《正蒙·誠明篇》)。在探討人的認識來源時,已經看到了感性與理性,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並作了精闢的論述,從而對中國古代認識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4、人性論——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張載總結了先秦以來的人性論,吸取了各家學說的優點和長處,創立了關學具有特色的人性學說。關學認為,人和萬物都是由「氣」產生和構成的。因為氣有清濁、精粗、明昏、偏全、厚薄的不同,便產生了千差萬別的物和人,所以,氣的本性就是人和萬物的本性。據此,可以肯定人和萬物都是有性,而且人和萬物的本性,同出於「太虛之氣」。因此,性是永恆存在的。這就是人具有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與天道合一,因此天地之性是先天的,反映自然本來而且是純善純清純潔的,但人生下來之後,都具有不同的身體條件、生理特點、家庭環境和自然環境。這些外在因素與人與生俱來,先天秉賦的天地之性結合,交互作用和影響而形成的後天之性,就是「氣質之性」。氣質之性中有善有惡,有清有濁,從而決定了人性具有千差萬別,這樣,張載創立了人性二元論。天地之性是誠明至善的,是善的來源,而氣質之性有善有惡,是惡的來源,是人慾的體現。至此,關學對於爭論了一千多年的性善與性惡論,給了一個總結性的合理解釋。人犯錯誤,作惡了,是氣質之性中的惡性,人要成為聖賢君子,必須變化氣質之性,去掉氣質之性的遮蔽,回歸和彰顯天地之性。變化氣質之性的方法,途徑是接受教育,學習禮義道德,養氣集義。「養浩然之氣須是集義,集義然後可以養浩然之氣……義者,克己也。」集義猶言積善也。通過積善,克已,而且堅持不懈,才能不斷變化氣質,獲得正直剛大的浩然正氣,從而達到聖賢君子的境界。關學天地之性,氣質之性的學說,既為人性善惡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又為天理、人慾之辨供了理論依據,是對中國古代人性論的重要貢獻。朱熹稱讚張載的人性論是「極有功於聖門,有利於後學……,前此未曾有人說到此」(《朱子類語》)5、太極學說——窮究《易》理,辯證之探。《周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以陰陽為基礎,揭示了人和天地萬物產生髮展和運動的規律。歷代聖賢學者,無論儒、道、墨、法諸學派,無不以《周易》為學問的基礎,先秦之後,北宋諸子將《周易》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階段,范仲淹、周敦頤、文彥博、司馬光、王安石、程頤、程顥、陳摶、張載、邵雍等都有關於《周易》研究的著作,都稱得上是《周易》研究的大家。張載《橫渠易說》傳世,其研究具有顯著特點,一是長於《周易》義理的發掘。作為現實的人生修養,參與社會變革的理論武器和信仰原則。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試驗井田,漸變改革的政治主張,皆源於《周易》的義理和智慧;二是首次提出「自然易」與「書易」的概念,劃清了研究中主觀對客觀的界限,自然實在與圖文表述的界限。三是對《周易》中「無極而太極」、「太極與陰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等關於宇宙本體論的太極學說創立新見。提出「太虛即氣」「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及氣之為物,有幽明之別等重要概念。就是說,氣做為最基本的物質,或聚或散,而以不同形態存在,幽則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覺,明則耳目能見。「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氣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無無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謂之有?方其散也,安得遽謂之無?故聖人仰觀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雲『知有無之故』、『幽明之故,以聚散而已。』(《正蒙·太和篇》),從而理清了宇宙物質性與佛道「空」、「無」諸概念的界限;四是對《周易》辯證法有新的發展,張載在描述事物矛盾運動一般過程時,提出「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解」的著名論斷,他認為萬事萬物皆由陰陽兩個對立方面而構成,這兩個方面既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陰陽消長,剛柔相濟。最後的結果是「和」與統一。「和」是事物諸多因素,不同對立面之間的多樣性的統一,而不是單一的。相同的事物的簡單相加和重複。張載關於辯證法的思想,內容豐富,論證全面,寓意深刻,理論精確,確實是中國古代一位辯證法大師。朱熹稱讚張載的辯證思想「極精」、「極好」。王夫之評價張載說「張子之言無非《易》,立天,立地,立人,反精研幾,精義存神,以綱維三才,貞生而安死,則往聖之傳,非張子其孰與歸!」「橫渠學問思辨之功,古今無兩。」「張子之學,上承孔孟之志,下救耒茲之失,如蛟日麗天,無幽不燭,聖人復起,未有能易焉者也」。五、張載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人類對社會和教育認識,論證、思考和概括的理論升華,是對社會和教育實踐發展的理論總結。教育是關涉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與社會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化以至民間民俗等諸多問題密切相關。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中國傳統文化,尤其重視教育問題,已形成一整套博大精深、結構完整的教育思想和理論體系,對後世以至現代的中國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張載,一生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於著書立說,教書育人上。他繼承和發揮了孔子教育思想,在關中興教,使「關學」大盛,以德育人,使學者輩出,關中民風為之一變。《宋史·張載傳》中評論:「敝衣蔬食,與諸生講學,每告以知禮成性變化氣質之道,學必如聖人而後己。以為知人而不知天,求為賢人而不求為聖人,以秦漢以來學者大蔽也。故其學尊禮貴德,樂天安命,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黜怪妄,辨鬼神。」這個評價確切地反映了張載教育思想特質和教育生涯的實際情況。張載關學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以德育人,變化氣質,求為聖人。張載認為,人的本然之性,即天地之性,無不善,只是由於氣質之性的蔽障,阻塞而有不善。為了使人為善,就必須通過教育、學習、變化氣質,返本為善,從而成為有道德的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達到聖人境界。2、幼而教之,長而學之。張載對於教育理論的研究極為重視,有獨到之見。認為對人的教育要從早抓起,實行胎教,「幼而教之,長而學之。」注意兒童心理,創造良好的環境,發展兒童天性,從小就培養兒童的良好習慣和道德行為,長大繼續學習,使之強化,最終造就有用之才,張載說:「長而學固謂之學,其幼時豈可不謂之學?直自在胞胎保母之教,已雖不知謂之學,然人作之而己變,以化於其教,則豈可不謂之學?學與教皆學也……。」「勿謂小兒無記性,隔日事皆能不忘。故善養子者,必自嬰孩始,鞠之使得所養,令其和氣,乃至長性美,教之前便示以好惡有常。」(《張子語錄》)強調早期的教育和繼續教育,是張載關學教育思想的又一特色。3、立志向學,勤勉不息,張載認為「志」是教育的大前提,一個人求知為學,為人做官,都必須「立其志」,「正其志」,有了志向目標,就要孜孜不倦,勤勉不息,達到目標,實現理想。張載說:「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人惰於進道,無志得達,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從心所欲不逾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終學不成。」「學者大不宜志小氣輕。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氣輕則虛而為盈,約而為泰,亡而,為有,以未知為已知,未學為已學。」(《經學理窟》)「志大則才大,事業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則氣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正蒙·至當篇》)。4、循序漸進,博學精思。張載對學習方法也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張載認為學習求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有序」過程。既不能停止間斷,又不能急於求成,躐等而教。老師應循序而教,學生應循序而學。知識的獲取和提高,是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少到知之多,由知之淺到知之深的積累過程,這如同一切事物發展變化都有由漸化和著變的過程一樣。教師施教時,要視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已有的基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可超越學生實際而勉強施教,否則會欲速則不達。他還認為,求學的漸進過程積累功夫,應當以「三年為期」,學者自朝至晝至夜為三節,每天勤學苦讀,由日積月,期月成年,至三年事大綱慣熟,經過這樣的漸進功夫,學習方可有成。學有所成,還必須博學精思。張載說「讀書少則無由考校得精義……精思,多在夜中或靜坐得之,不記則思不起,但貫通得大原後,書亦易記」(《經學理窟》)。5、學貴心悟,去疑求新。關於讀書方法,張載強調:人思考的主要器官是「心」,為了思之精,察之微,就要使心常在,常存,心思有疑釋之,去之,便會獲得新的知識,認識新的義理。所以,他力倡「學貴心悟,守舊無功」的學問之法及求知精神。「學者觀書,每見每知新意則學進矣。義理有礙,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多求新意以開昏蒙,吾學不振,非強有力者不能自奮」。(《張子語錄》)。張載對讀書求知方法論述要點概括為:用心、熟讀、精思、經常、不懈、去疑、求新、勿助、勿長、講論、開塞、實作、實行等。張載關於讀書求知方法的論述,得到後世學者的反覆評價。如朱熹說:「此論甚當,若不濯去舊見何處新所意來。」(《近思錄卷三》)。6、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張載作為一個傑出而成功的偉大教育家,對教學原則和教育規律有獨到而深刻的論述。張載主張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循循善誘,啟發引導學生的求知意識,學習興趣。同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滿足各類學生的不同需求,從而達到教學目標。關學倡導的具體教學方法主要有:⑴、「叩其兩端」法。這是對子孔子實行教學方法的繼承和發展。即從正反面來講解,或從起因和結果兩頭入手分析問題,使學生理解問題的正確答案。「有不知則有知,無不知則無知,是以鄙夫有問,仲尼竭兩端而空空」。⑵、「扣鍾法」。張載在闡釋《禮記·學記》中「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這段話是說:「洪鐘未嘗有聲,由扣乃有聲;聖人未嘗有知,由問乃知,當其可,乘其間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為後教之也。」(《正蒙·中正篇》)。⑶、「時雨法」。張載認為,對人的教育如同「時雨之化」,適時而教,當可而告,及時答問,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⑷、「不待講論法」。張載認為。有些知識,不須講論,一問便知,知而明之則可,故「不待講論」,「更不須講」。他說:「聖人於文章不講而學,蓋講者有可否之疑,須問辨而後明,學者有所不知,問而知之,則可否自決,不待講論。意思是問而知之,可否之疑。自己決斷,不要受老師可否的影響,自己決定是非取捨,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這也是啟發誘導的一個重要的方法。7、虛心求知,擇善而從。張載認為,學習求知,必須虛心,虛心方能接納百物,匯合各種知識,進入神明之境。什麼叫虛心?就是不以己有之知存於心中,干擾接納新知,所以「虛心」就是「靜心」,「一靜」。張載說:「天地以虛為德、至善者虛也。虛者天地之祖,天地從虛中來。」(《張子語錄》)。「靜者善之本,虛者靜之本,靜猶對動,虛則至一」。「與天同源謂之虛,須行事實故謂之實」。「天地之道無非以至虛為實,人須於虛中求出實。聖人虛之至,故擇善自精」。(《張子語錄》)。張載主張,人求學問,必須去除「意、必,固、我」,達到至誠,存德,虛靜。要向各種人物學習,不恥下問,擇善而從。8、學貴有用,道濟天下。張載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人變化氣質而成為聖賢。教育必須注重道濟天下,利濟眾生。教育學生做一個對天下,對人民有用的人。所以特彆強調「學貴有用」、「經世致用」、「篤行踐履」,反對空知不行,學而不用,坐而論道、這是關學學風的突出特點和優點。張載認為,聖人之學就是為排除國家民族之憂患而立,聖人如果不以國家人民為憂患,聖人也是沒用的。張載從青少年時期直至去世,始終關注國家民族命運,天下百姓生存狀況和改革變法。即便隱居回鄉,也還不停地堅持改革實驗,幫助百姓興修水利,扶貧救危。六、張載關學的自然科學思考北宋,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中一個特色鮮明的朝代。政治相對開明,思想及學術相對自由,儒家、道家及佛教的發展和研究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科舉制度更加完善嚴密,平民通過科舉進入社會上層的道路進一步拓寬,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迭出。同時,傳統工商業、自然科學發明創造也空前活躍,中國封建社會中的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發明一半以上出現在這一時代。如活字印刷、指南針等。張載不僅在儒學和《周易》研究中獨樹一幟,貢獻卓絕,在自然科學研究上也成績斐然。北宋,自然科學發展快,哲學理論思維水平提高,人們對宇宙奧秘探求興趣更加濃厚。張載作為這個時代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不能不探討自然科學理論,也不能不吸收自然科學技術各種成就來充實、豐富、完善關學的思想體系和理論觀點。在張載著作中有相當篇幅論述仰觀俯察,所見所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突破地心說。「恆星不動,純系乎天……日月,五星逆天而行,並乎地者也……間有緩速不齊者,七政之性殊也。」它突破了遠古以來的地心說,把天看作是一個以恆星為中心的,金、木、水、火、土諸星及地球,「運旋不窮」的整體,這在人對宇宙的認識上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2、天體運行說,關學認為「動必有機,動非自外」。張載指出:日、月、星、辰(稱之為「七政、七曜」)等天體各有自己的運動規律,其運動的速緩升降皆取於自身的機制,而非外力使然。3、天體左旋右旋說。「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矣」。「天左旋,其所屬系辰隨之,稍遲則反移徙而右爾。」(《正蒙·參兩篇》)。張載明確指出:日月星辰順著天體左旋,只是旋轉稍微遲緩一點,肉眼觀察起來似乎向右旋轉了,左旋右旋其實是相對的,講的是地球自轉與其它天體公轉的相對關係。他進一步指出,每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故月「右行最速」而「日右行雖緩」。闡述雖不精確,但已是了不起的進步。4、以氣化論解釋天文歷算地理現象。如「日質本陰,月質本陽,故朔望之際精魄反交,則自為之食矣」。(《正蒙·參兩篇》)就是說,在月朔時,月精對日發生作用,產生日食。在月望時,日精對月發生作用,產生月食。按照這種理論,還較合理地解釋了四時更迭,寒暑往來,潮汐漲落,風雲雷霆,霜雪雨露等自然現象。張載關於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學理論,曾經受到譚嗣同的稱讚和發揮。譚嗣同說:「地圓之說,古有之矣,惟地球五星繞日而運。月繞地球而運,及寒暑晝夜潮汐之所以然,則自橫渠張子發之,」「……今以西法推之,乃克發千古之蔽。疑者譏其妄,信者又以駕於中國之上,不知西人之說,張子皆以先之。今觀其論,一一與西法合。可見西人格致之學(按:指西方近代自然科學),日新日奇,至於不可思議,實皆中國所固有。中國不能有,彼故專之。然張子苦心極力之功深,亦於是征焉。注家不解所謂,妄援古昔天文學家不精不密之法,強自繩律,俾昭著之。文晦澀難曉,其理不合,轉疑張子之疏。不知張子,又烏知天?」《石菊影廬筆記·思篇三》《譚嗣同全集》上冊。譚嗣同認為,張載關於天文地理等自然現象的科學理論,不僅早於西方,而且高於西方,不僅合理,而且科學。只有了解張載的科學理論,才能更好的了解天文、地理。七、張載關學的歷代傳承源流關學自張載創立以來,已近千年。其傳承和研究發展有脈絡可循。1、北宋時,先後授教於張載的學人有: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蘇昞、范育、游師雄、薛昌朝、种師道、潘拯、李復、張瞬民等,其中,呂大鈞、呂大臨、蘇昞、范育、李復等人對關學的形成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2、金元時期,許恆、楊奐、楊君美、楊恭懿等人,在提倡和推行朱熹理學的同時,保持了關學的學風、傳統。3、明代、關中學者,馬理、韓邦奇、楊舜、王之士、薛敬之、呂柟等人,皆能會通張載,二程和朱子學、傳承關學氣化說和篤實尚行的傳統。明末馮從吾,全面繼承張載思想的為學傳統,並總結了500餘年的關學發展歷史。著《辨學錄》、《關學編》、《關中士夫會約》、《太華書院語錄》、《元儒考略》等。先後創建關中書院、首善書院。在他的努力下,關學復呈現繁榮景象。明代非關中籍的關學學者最有影響力者還有羅欽順(1465-1547年)字允升,號整庵,江西泰和人,明代元氣本體論的重要代表。王廷相(1474-1544年)字子衡,號浚川,河南蘭考人,明代傑出唯物主義哲學家。清代清初,周至人李顒,《人稱二曲先生》為關中一代鴻儒。他講:「明體適用」之學,強調既要明心性之體,又要關注社會現實,經世致用。在堅守關學學風方面堪稱一代楷模。當時與李二曲齊名的還有眉縣人李柏、富平人李因篤、並稱「關中三李」。清代非關中籍的關學大師有王夫之、戴震。明末清初,對張載關學研究最深,推倡最力,影響最大者當數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農,號薑齋,湖南衡陽人。因晚年隱居於湘西船山,故學者稱之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明、清之際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他全面總結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並將其密切地結合起來,達到了時代的高峰。王夫之最推崇、稱讚的是張載。王夫之「杜門著書,神契張載,從《正蒙》之說,演為《思問錄》二篇。」(《國史儒林傳》),他自稱受張載思想影響最深,平生治學以張載思想為宗,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張載思想,尤其是氣本論,氣化論。戴震(1723-1777年),字慎修,又字東源,安微休寧人。著名唯物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戴震在王夫之之後,於清中葉繼承發展了張載元氣本體論的宇宙觀,批判了理本體論的宇宙觀。劉光蕡(1824-1903年),字煥唐,號古愚,陝西咸陽人。他少年喪親,家境貧寒,但懷有大志,刻苦讀書,立志成才,報效國家。他於《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用力最多,除精通經史外,還通曉音韻學、天文學、數理學、是清末關中頗具盛名的大學者。從青少年時代就對關學宗師張載及關學後繼者呂柟、馮從吾、李顒等十分崇敬,研習關學,受關學影響最深,在理論上繼承了關學,在實踐上貫徹了關學。梁啟超評價稱讚劉光蕡為「曠世通儒」、「關學後鎮」。主要著作有《立政臆解》、《學論臆解》、《大學古義》、《名經古義》、《煙霞草堂文集》等。劉光蕡畢其一生,竭力經營關學,以教育興國、為陝西培養了許多人才。其主要弟子有:于右任、楊松軒、張雪彥、馮壽伯、王援金、楊西堂、朱佛光等。八、當代張載思想及關學研究概況。1、致力於張載關學思想研究和宣傳的專家學者。「五四」運動後,至1970年代末,因眾所周知的原因,近60年內,儒學研究命運多舛,特別是文革前後10多年中,研究幾乎成禁區,張載關學研究也處於停頓狀態。改革開放之後,隨著意識形態政策的解禁,整個儒學,包括關學的研究進入復甦和加快發展階段。近30年來,出現了一批推動張載關學思想研究最力的學者。雖然有「關學終結論」者,但實際上的研究和宣傳活動一直沒有停止。張岱年(1909-2004),河北獻縣人,中國現代哲學家、哲學史家,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78年末,中國哲學史研究會成立,被推為會長,1989年改任名譽會長,中國孔子研究會會長。著有《張載——中國十一世紀唯物主義哲學家》、《中國唯物主義思想簡史》(1936年)、《中國哲學大綱》(1936年)、《宋元明清哲學提綱》(1957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等。張岱年先生自述:「在三十年代,一般認為宋明理學分為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兩大派別,我提出在程朱、陸王兩派之外,還有以張橫渠、王浚川、王船山為代表的氣一元論」。張岱年先生非常關注張載關學思想研究,1999年,以90歲高齡仍為當時在眉縣召開的「張載關學與實學國際學術研究研討會」題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精研橫渠哲學,宏揚關學傳統」。容肇祖(1897-1994年),著名的中國哲學史專家、民俗學家和民間文藝學家。在宋、元、哲學史研究方面成就卓然,培養了如姜國柱等一批著名的學者。姜國柱(1938-2009年),遼寧省蓋州市人,1964年畢業於遼寧大學哲學系,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師從容肇祖教授學習中國哲學史。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橫渠書院名譽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人學學會理事、中國朱子學會學術委員、《國際漢學》編委。1993年被評為世界著名教授,終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著作有《張載哲學思想》、《張載關學》、《李覯思想研究》、《論人·人性》、《中國認識論史》、《兵學哲學》、《道家與兵家》、《周易與兵法》、《儒家人生論》、《儒商讀本》等,發表專著論文700餘萬字。姜先生從1999年起直接參与和指導在眉縣舉辦的一系列研究宣傳活動。2001年任橫渠書院名譽院長。後每年來眉縣考察研究,或給幹部、師生作報告。2007年10月,在寶雞電視台錄製張載關學思想專題講座電視片,並在寶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寶雞市民大講堂上」作了專題報告。葛榮晉(1935年8月——),河南濟源市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達26部之多,發表中國哲學和管理哲學論文300餘篇。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儒學智慧與當代社會》、《明清實學思想史》、《中國實學思想史》等。1999、2001、2007年,他發起並主持了在眉縣召開的三次「以張載關學與實學」、「張載關學與東亞文明」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為張載關學思想的傳承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張豈之,(1927.11月——)江蘇南通人,中國思想文化史專家、哲學家。西北大學校長、名譽校長,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古籍管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陝西省社科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院校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通史1-2卷》、《宋明理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思想學說史》、《中國歷史大辭典·思想史卷》、《中國儒學思想史》、《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近代倫理思想變遷》、《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陝西通史·思想史卷》、《中國歷史》(六卷本)等。陳俊民,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中國哲學會中國大陸華東資訊中心顧問等職。重點研究中國哲學、關學和道教。出版《張載哲學思想及其關學學派》、《張載哲學範疇體系》、《關學源流解析》等專著,編校《關學編(附續編)》。龔傑,(1935年——),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現為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張載評傳》、《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史》、《陝西思想史》等。裴大洋,(1938年——),湖北枝江縣人。陝西省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中國哲學史編覽》等。1988年,裴教授給眉縣縣長戴征社寫信,建議眉縣人民政府加強對張載祠墓建設和張載關學思想研究。對近代的張載思想研究熱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趙吉惠,(1934-2005年),黑龍江省寧安縣(寧古塔)人,陝西省師範大學哲學教授。主要著作有:《歷史學概論》、《歷史學方法論》、《中國先秦思想史》、《中國儒學辭典》等。1999年,發起並主持「張載關學與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丁為祥,1957年生,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系主任教授、中國哲學博士。發表《虛氣相鄰-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張載與王陽明宇宙觀比較》、《氣化之道-張載哲學新論》、《張載研究的視角與方法》、《張載人性論溯源》、《張載太虛三解》、《氣虛-明清轉換的真正開啟者》等論著40餘篇,參加了在眉縣召開的張載關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趙馥潔,西北政法大學教授、陝西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劉學智,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孔子研究會會長、林樂昌,陝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張世敏,張載二十八代嫡孫、彭雅玲,台灣大葉大學共同教學中心教授、吳有能,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方俊吉,台灣守義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高雄市孔孟學會理事長。江建俊,台灣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湯恩佳,香港孔教學院院長,博士,多次來眉縣考察並參加張載關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年給張載祠捐贈張載青銅象一座。國際張載關學傳承研究學者有:趙駿河,韓國同德女子大學校教授、韓國程朱學會會長。多次來眉縣橫渠拜謁張載祠墓。參加在眉縣舉辦的張載關學思想研討會。張閏洙,韓國國立大邱教育大學教授、副校長。多次來眉縣拜謁張載祠墓,參加在眉縣舉辦的張載關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翻譯張載《正蒙》、《橫渠易說》等,為中韓兩國在張載關學思想研究和交流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趙文河,韓國同德女子大學教授、洪禹欽,韓國慶山嶺南大學教授張世浩,韓國慶星大學哲學系教授、高康玉,韓國釜慶大學教授、小笠智章,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際明利,日本高知大學文學教育學部教授、荻生茂博,日本來澤女子短期大學教授、凱文德拉圖爾,巴西人,中巴學術交流中心國際意識學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員。西蒙娜德拉圖爾(女),巴西人,中巴學術交流中心國際意識學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員。2、在眉縣召開的四次張載關學思想學術研討會情況:第一次1991年8月20日-24日,在眉縣湯峪口開了張載哲學關學學術研討會。會議由陝西省社科聯、陝西省哲學學會、寶雞師範學院(現寶雞文理學院)、寶雞市委宣傳部、寶雞市文廣局、寶雞市檔案局、寶雞市哲學學會、中共眉縣縣委、眉縣人民政府共同發起主辦,由眉縣縣委、縣政府承辦,正式邀請參會代表60人,其中外省、市學者20名,省內及西安市學者20人,寶雞市和眉縣學者20人,實際到會學者49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副總參謀長李達(眉縣人),為會議題詞:「推陳出新,古為今用,實事求是,憑藉古人」,表示祝賀。當代哲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著名教授張岱年先生為這次會議發來賀信:「張載哲學思想及關學學術討論會籌備領導小組:陝西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召開張載哲學思想及關學學術討論會,這是有重要意義的學術盛會、張橫渠是中國十一世紀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對於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張載哲學是中國古代珍貴文化遺產,值得深入研究。我因年老力衰,不能參加盛會,尚請鑒諒!謹提供拙文一篇,向同志請教!敬祝大會圓滿成功!此致,敬禮。張岱年,一九九一年八月十日。」會上,西北大學校長張豈之致開幕詞。這次會議收到學術論文46篇,會後結集出版。第二次,1999年9月15日-18日在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太白度假村召開張載關學與實學國際研討會。會議由眉縣人民政府、中國實學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陝西省哲學學會、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共同發起,眉縣人民政府承辦。到會學者126人,其中外籍學者11人,台灣學者2人,共收到學術論文62篇,論文提要56篇。這些論文和提要,初步構造了中國實學的理論框架和範疇系統。對於張載關學與明清實學的關係、實學與理學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研討。會後將這些論文結集出版,《張載關學與實學》、由葛榮晉、趙馥潔、趙吉惠主編。第三次會議2001年7月31日-8月5日,在太白山旅遊開發區太白度假村召開張載關學思想國際研討會,到會國內外學者共26人,其中國外學者2人,香港、台灣學者2人,收到論文24篇。後因經費問題未結集成書。香港孔教學院長湯恩佳為張載祠捐贈張載青銅象一尊,時值人民幣40萬元。會議期間為張載銅象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同時,眉縣人民政府聘請湯恩佳院長和姜國柱教授為橫渠書院名譽院長。張岱年教授為這次會議和張載銅象落成題詞:「精研橫渠哲學,宏揚關學傳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第四次會議2007年10月12日-14日,在太白山旅遊區青園山莊召開「中國寶雞張載關學與東亞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由眉縣人民政府、陝西社會科學聯合會、陝西孔子研究會、中國實學學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由眉縣人民政府主辦,到會學者72人,其中國外學者8人,香港學者2人,台灣學者2人,收到論文43篇。會後結集出版了《張載關學與東亞文明研究》論文集。(盧文遠)王守仁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省餘姚人。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1生平、學派王守仁出生於一個官僚家庭。少年時期隨父親到北京讀書,21歲中舉,28歲考中進士之後,躲進陽明洞靜坐修道。34歲時因得罪控制朝政的宦官劉瑾,被謫發到人跡罕至的貴州龍場驛當驛丞。王守仁從30多歲起開始講學授徒,前後達25年之久。他先後創辦了:龍岡書院、濂溪書院、白鹿洞書院、思田學校、南寧學校、稽山書院、陽明書院等。他的辦學講學活動,對明代的教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王守仁發展了陸九淵的「心學」思想,建立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體系。進一步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了教育的自我意識感和做人的歷史責任感,以及在實際行動上的靈活運用。他的「心學」思想,對明末的李贄、清末的康有為以及青年時代的毛澤東、郭沫若都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近代日本的明治維新影響頗深。2:兒童教育觀。王守仁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他的兒童兒童教育觀特別引人注目。他針對當時兒童教育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主張:1)教育要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他說,兒童的性情總是喜歡嘻游,厭惡拘束。所以,一定要使他們內心喜悅,受到鼓舞,他們的進步就自然不會停止。2)必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反對盲目崇拜。他認為如果兒童的學習是出自內心,是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的知識,那麼這種學習就是有效的。他主張要從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不盲從迷信,不人云亦云。3)教學要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學習要從現有基礎出發,逐漸加深,既不能要求過高過急,又不能停留在低水平上。同時,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發展兒童的個性。4)在教育內容上,王守仁主張:給兒童以「詩歌」、「習禮」、「讀書」三方面的教育。「誘之詩歌」:他主張以唱歌、吟詩的方式教育兒童,激發興趣、消除頑皮。「導之以禮」:主張以學習禮儀教育兒童,不僅可以養成良好習慣,還能通過禮儀動作鍵壯體魄。「諷之讀書」:通過讀書形成一定的道德觀念和信念理想。此外,王守仁認為兒童應有「考德」這門課。要求每天清晨,檢查兒童在家、在街坊的言行、禮節,愛親敬長等做的如何,並要婉轉地加以晦諭和開導、教育。張之洞的教育思想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教育活動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整頓封建傳統教育,二是興辦洋務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一、「中體西用」的教育思想這個思想集中反映在張之洞1898年發表的《勸學篇》中。他說:「新舊兼學:《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 [1]這個思想,是洋務教育的中心,以後成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綱領。「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基本思想,是說教育首先要傳授中國傳統的經史之學,這是一切學問的基礎,然後再學習西學中有用的東西,以補中學的不足。他認為,中學的作用在於「固其根柢,端其識趣」 [2]。學中學的具體要求。「必先通經以明我中國先聖先師立教之旨,考史以識我中國歷代之治亂,九州之風土;涉獵子集以通我中國之學術文章,然後擇西學之可以補吾閱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無其害」 [3]。他把中學的內容概括為經、史、子、集。其中,尤其強調「明綱」,認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五倫之要,百行之原,相傳數千年,更無異義,聖人所以為聖人,中國所以為中國,實在於此」 [4]。這是針對維新派提倡民權,反對君權,主張男女平權等主張的。張之洞指出:「知君臣之綱,則民權之說不可行也」,「知夫婦之綱,則男女平權之說不可行也」 [5]。張之洞認為,西學包括「西政、西藝、西史」三類,並著重分析了西政和西藝。「學校、地理、度支、賦稅、武備、律例、勸工、通商,西政也;算、繪、礦、醫、聲、光、化、電、西藝也。」 [6]學習順序,小學堂應先學西藝,再學西政;大學堂則先西政後西藝。西藝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學技術,西政則涵蓋了教育、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文化等領域。西史,則指西方各國歷史。他強調:「今欲強中國、存中學,則不得不講西學。」 [7]即學習西學是為「強中國」、「存中學」服務的,實質是抵禦外侮入侵,維護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二、關於學制改革的思想(一)主張天下廣設各級學堂張之洞在《勸學篇·設學第三》中主張:「各省各道各府各州縣皆宜有學,京師省會為大學堂,道府為中學堂,州縣為小學堂。……縣有人文盛物力充者,府能設大學,縣能設中學,尤善。」並提倡因陋就簡,利用各地書院、善堂、祠堂、廟宇等場所及其經費興學,以及鼓勵地方官紳捐資辦學。(二)主張設立工農兵學商等各類學校他說:「外洋各國學校之制,有專門之學,有公共之學。」 [8]專門之學即各類實業學堂,他主張設立農工商學、兵學、礦學、鐵路等學堂。公共之學即普通教育學校,包括小學、中學、大學。外國學制完備周詳,「吾將以為法式。」 [9]他還提倡留學教育。他說:「出洋一年,勝於讀西書五年,……入外國學堂一年,勝於中國學堂三年。」 [10]他認為,學生到國外培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留學教育作為培養各種專門人才、富民強國的重要途徑。留學教育成為他設計的教育框架的重要部分。(三)關於學制改革的設想張之洞曾在《勸學篇》中提出過建立三級學堂的構想。1901年8月他和劉坤一在《變通政治人為才先折》中系統提出設立包括蒙學、小學、高等小學、中學、高等學校、大學的新學制設想。1903年,奉旨與張百熙、榮慶一起主持制定了《癸卯學制》。該學制是張之洞學制改革思想的具體化、法規化。三、關於師範教育1903年張之洞在《學務綱要》中指出:「師範學堂,意在使全國中小學堂各有師資,此為各項學堂之本源,興學人手之第一義。」應「宜首先急辦師範學堂」,尤其培養小學教員的初級師範學堂更應迅速辦理。[11]他還強調師範教育的獨立地位,使之在癸卯學制中自成系統。他認為,「學堂必須有師」 [12]。因此,「辦理教育,首重師範」 [13]。在這種觀念指導下,張之洞在辦學實踐中,對師範教育格外重視。在他主持制定的《癸卯學制》中,三級師範自成體系。1907年掌管學部後奏准頒發了《女子師範學堂章程》和《女子小學堂章程》,是為我國女子師範教育及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學制的開端。張之洞認為,師範教育必須突出以下特點:(1)重視教育類和教師技能類課程,突出師範性;(2)附設小學堂,以利師範生實習;(3)規定師範生享受免費待遇,以使人羨慕;(4)規定師範生畢業後最低從教年限6年。張之洞的師範教育思想與實踐對我國近代師範體系的確立和師範教育的發展影響極大。四、論實業教育張之洞在《重訂學堂章程折》中認為:「國民生計,莫要於農工商實業;興辦實業學堂,有百益而無一弊,最宜注重。」 [14]在由他主持制定的《學務綱要》中,規定速設各項實業學堂「意在使全國人民具有各種謀生之才智技藝,以為富國強民之本」,「以學成後各得治生之計」為目標[15]。在《奏定實業學堂通則》中規定:「振興農工商多項實業,為富國裕民之本計。」 [16]「意在講求國政民事各種專門之學,為國家儲養任用之人才。」 [17]在這種「振興實業、為國儲才」思想驅動指導下,張之洞除了積極興辦各類實業教育機構外,還借鑒國外設計了三等各類縱向銜接橫向聯繫的完備的實業教育體系,為我國近代實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特殊貢獻。康有為的教育思想生平和教育活動康有為(1858-1927),廣東南海縣人,出生世代官僚家庭,從小受過嚴格的封建傳統教育。1879年出遊香港,開始留心西學。1884年中法戰爭失敗,刺激他更進一步向西方尋求真理,逐漸突破封建傳統觀念,形成資產階級改良思想。1888年,康有為向清帝上第一書,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政治改革主張,被守舊派扣壓而未能上達。1891年在廣州長興里設萬木草堂聚徒講學,培養了一批維新運動的骨幹。1895年初,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康有為入京會試,聯合各省在京應試的舉人聯名上書請願,要求拒和、遷都、練兵、變法,受阻未達,此即「公車上書」。中進士,授工部主事,未到職。以後,他多次上書,勸說光緒皇帝變法,並與維新人士一起組織學會、創辦報紙,廣泛開展救亡圖存的維新活動。1898年6月11日「百日維新」開始,康有為受光緒帝召見,許專摺奏事,維新運動進入高潮。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亡海外,從事保皇活動。後來又與資產階級革命派論戰,堅持改良路線。民國初,發起成立「孔教會」,創辦《不忍》雜誌,思想更趨保守。維新運動中的教育改革主張維新運動中,康有為無論上書還是呈折,都常將興學育才作為維新救國的基本保障加以強調。他認為泰西「戶口少而才智之民多」,中國「戶口多而才智之民少」,原因就在於泰西廣設學校,「百業千器萬技,皆出於學」,他提出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廢八股考試,改試策論,等學校普遍開設後,再廢科舉。第二,大力創辦學校,改變傳統教育內容,傳授科學技術,培養新型人才。他在《請開學校折》中設計了一個學校系統,力圖仿照西方建立近代中國學制。為了更快更有效地學習西學,他還提出了派遣留學生、翻譯西書等建議。作為維新運動的領袖,康有為的上述建議直接影響了百日維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大同書》中的教育理想《大同書》是康有為的代表作之一,成書於1901年至1902年間,但其基本思想早已產生,萬木草堂講學期間,曾向他的弟子梁啟超等講過「大同」學說,即後來《大同書》的基本內容。在《大同書》中,他創造性地描繪了一幅「大同」社會的藍圖,在這個理想社會裡,消滅了國家、階級、種族、家庭,消除了性別、職業差別,實現了天下太平、仁愛萬物、人生極樂。根除了愚昧和無知,教育昌盛,文化繁榮,語言統一,教化相同。因為消滅了家庭,兒童是整個社會的兒童,對兒童的撫養和教育均由社會承擔。康有為設計了一個前後銜接的完整教育體系,從母親受胎懷孕進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時起,到出生後進育嬰院,然後再進入慈幼院,直到進入小學院、中學院和大學院。人本院已懷孕的婦女進入人本院。康有為繼承了中國古代的胎教思想,認為胎兒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對人的教育必須在其「未成形質之前」就應開始。人本院必須有優良的環境條件,孕婦的居室要寬敞清潔、通風去濕,景色優美,院內應有品種豐富、內容健康的書畫、音樂,隨時供孕婦閱讀欣賞。工作人員經過精心選擇,對孕婦和胎兒進行每日二次的定時檢查,給孕婦講人道公理和孕期衛生、胎兒保健、分娩育子的常識。孕婦本人也要「以高潔、寡慾、學道、養身為正誼」。育嬰院和慈幼院嬰兒斷乳之後,即送入育嬰院撫養,三歲後送入慈幼院。也可兩院合併,不設慈幼院。育嬰院和慈幼院是幼兒教育的主要承擔機構,其建築結構和環境布置應做到優美,與幼兒的個性相宜。工作人員應由「德性慈和,身體強健,資稟敏慧」的女性擔任。幼兒的保育目標是:「養兒體,樂兒魂,開兒知識」。在保證幼兒身體健康之外,保育內容還有:(1)教幼兒學習語言,並將世界百物「制雛形或為圖畫」,不斷增進幼兒的知識。(2)挑選能反映「仁慈愛物之旨」的歌樂,讓兒童吟唱。(3)手工。「將世界有形各物」,教兒童模仿製作。小學院、中學院和大學院6-11歲入小學院。小學教育應該遵循「以德育為先」、「養體為主而開智次之」的原則。校址應要遠離戲院、酒館和市場,校園要環境優美,設備能滿足兒童好動的天性。小學教師專用「女傅」,兼有慈母的職責。11-15歲入中學院。中學院階段應當德、智、體兼重,但尤應以育德為重。中學的設施應該齊全,教師男女均可,但一定要選擇「有才有德者」充任。課程應照顧學生的個性特徵,根據學生資稟的「敏鈍好尚」設班開課。16歲以後進入大學院,學習至20歲。大學院教育是專門之學,它的主要任務是「於育德強體之後,專以開智為主」。學生應「各從其志」,自由選擇專業。教師不限男女,但應選擇「專學精深奧妙實驗有得者」擔任。在《大同書》里,康有為還以《去形界保獨立》專章論述了男女平等和女子教育問題,他認為女子在入學資格和畢業出路上都應該與男子平等,如果女子「學問有成」,應該許以「選舉、應考、為官、為師」。他認為重視女子教育,對女性人才資源的利用,對胎教和兒童教育的影響都具有重要意義。39.《外國教育家評傳》(上)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內容介紹】本書介紹了美、英、法、德、印度、巴西、西班牙等國的28位教育家的生平,並評述了他們的教育思想。【目錄】克拉克阿蘭甘地利特雅斯貝爾斯加塞特布魯巴克泰勒舒爾茨阿德勒博爾諾夫朗格朗克爾古德曼布盧姆西蒙加涅古德萊德弗萊雷克雷明伊里奇巴班斯基克拉夫基科爾伯格哈貝馬斯博克新馬克思主義教育家人名索引後記【導讀】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克拉克一、簡介弗雷德·克拉克(1880---1952.)是英國教育家、教育社會家和教育改革家。他畢生獻身與教育事業,在40多年的教師生涯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執教於南非開普敦大學和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後任倫敦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並成為英國教育公認的領袖。1903年於牛津大學畢業,獲得歷史一級榮譽文學士學位和教師證書。他「勤奮好學,對事情深思熟慮,方法耐心,思想深沉,判斷嚴肅。是所有教過的學生中道德最高尚、最踏實可靠的」。-----克拉克的老師,牛津大學教授巴克對他的評價。二、教育思想1、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克拉克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是唯心主義。2、教育目的論------在《教育政治學論文集》的第一章,克拉克提出這樣的觀點:「一切教育的目的就是獲得對永恆的正確理解,並且在共同生活的方式中並通過它們表達這種理解。」克拉克並非機械地把唯心主義應用於教育。他認為,19世紀的舊秩序對教育的不良影響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個人主義;二是「科學」,它擠走了哲學。他說:「教育首先不屬於科學而屬於哲學。特別是希臘人稱之為政治學的人生哲學。」在他看來,牛津的唯心主義對杜威等人具有吸引力,主要是科學和宗教的調和。克拉克反對他們。3、教育與社會克拉克認為,一切社會組織都是潛在的教育者。他在《教育政治學論文集》第二章的一開頭就解釋教育與社會的雙重關係:「我們為社會進行教育,同時也通過社會進行教育。」他認為社會起教育作用的主要方式有三:一是決定一種觀點;二是建立一個習慣系統;三是達到一個良好認識。克拉克還論述了家庭、學校、行業或職業等各種社會組織的教育功能。他批判國家是最高教育者,而且是唯一的教育者的理論和國家不起任何作用的哲學無政府主義者的理論,他採取的是中間立場。4、教育的社會學觀「我們建議無保留地接受可以稱為社會學的觀點,並盡我們所能,把它具體應用到英國的教育領域。」他剖析英國教育歷史的決定因素,分析當時英國教育的狀況,提出了改革英國教育的具體建議。他對英國的教育制度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變革。(1)統一整個教育制度。(2)超越文化和職業的區別。(3)始終運用適切性檢驗課程。(4)改變基本態度。重要的是改變對國家行動的態度。(5)教育必須為社會的凝聚和延續服務。5、教育與「文化型式」克拉克認為,一切正確的教育,它的最終基礎不是探究,而是信念。它是一種制度、一種常規、一種繼續不斷的節奏,在各方面以既定的規範為先決條件,並且很受懷疑、猶豫和過多新起點的損害。它得以發展並獲得結果的正確氛圍,是寧靜和自信。在這樣的氛圍中,權威是它必不可少的力量,紀律是它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說,這種權威和紀律是通過穩定而瀰漫的社會和文化秩序得到擴散的,社會和文化秩序包圍著學生,並且把個性的營養傳達給他。在他看來,在那動蕩的危機年代,「教育必須塑造一種型式的要求容易被忽略。因此,必須重申:教育的首要任務在於塑造一種型式,而這種型式是社會決定的;一切正確的教育依靠穩定的社會和文化秩序。」《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阿蘭一、簡介原名愛彌兒·奧古斯特·夏題埃(1868---1951),法國哲學家、散文家和教育家,他是永恆教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理性主義為依據,提倡古典教育。他強調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實踐性的「完人」,即「可信賴的公民」,主張對所有兒童實施一種共同的文化課程,認為學習是艱苦的勞動,理想教師的責任並不是單純傳授知識。阿蘭的思想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法國思想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的《教育漫談》至今仍是法國師範生的必讀書,他本人也「成為法國下一代多數哲學教員之導師」。他1892年從巴黎男子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擔任中學教員,一戰期間,46歲的阿蘭還志願在炮兵服役,出征兩年半始終拒絕提升。戰壕中,寫下了他的見聞和感想。一戰結束後,他又回到巴黎女子師範學校任教。阿蘭的「教學變得瀟洒自在,直率、自信而無虛飾……學生也不覺得有任何壓力」。談及法國官方的教育實驗時,阿蘭說:「這些教育實驗,部分是由教得很好而不再任教的人決定的,部分是由教得不好而改任管理工作的人決定的,還有部分是由坐在辦公室里、從未教過也沒有教的能力的人決定的。因此,我可以說,我可以說種人是國民教育的文盲。」1951年,法國政府把剛設立的「國家文學大獎」首先授予阿蘭,藉此表彰他對法國文學的貢獻。這是阿蘭一生中所接受的唯一的一項官方榮譽。二、論兒童和兒童教育1、兒童和成人一樣,會有驕傲和困難。2、兒童會有自己的特點和表現。3、兒童更希望自己儘快成長起來。4、由於人具有不同的性格,因此兒童身上也會表現出性格上的差別。性格的基礎是生物性的。在認識和承認兒童性格差別的同時,既不要擔心他本性難移,也不要匆忙斷定一個兒童的性格。對於不同性格的兒童要提供共同的文化教育,就是給他們以幫助。通過共同的文化教育,使每一個兒童的本性發展得更像他們自己,使他們在性格上經受更好的鍛煉。5、兒童要做的是人,教師就必須以人道來幫助。而成人之道就是順從自然,使兒童得到協調的發展。三、論情感和情感教育1、論情感每個人都有情感,兒童也不例外。兒童的情感是在運動變化的,隨著成長而得到發展。在阿蘭看來,兒童是懂得情感的,但也需要從家庭、社會和個人三個方面得到幫助。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深刻而天然,但也會有衝突和遺憾,父母對此必須有正確的認識。在社會中,兒童被局限於學校生活,容易趨向熱情和敬仰,並出現紀律問題,教師對此必須加以正確的引導。對於兒童個人來說,希望是巨大而脆弱的,要克服其中的失望和羨慕,也要克服其中的後悔和內疚。2、論情感教育阿蘭說:「情感教育的問題,就是指齣兒童需要幫助的地方。」在他看來,情感教育來自生物和社會兩個方面條件的變化,包括由外及內三個方面的內容:紀律、體操、音樂。四、論智力和智力教育阿蘭認為,智力如同身體一樣,首要的在於能自我調節。兒童在童年時期還沒有形成能自我調節的智力。為了取得經驗和形成觀念,阿蘭認為兒童必須學習語言,他認為應該向大作家學。其次是學習幾何學。他認為幾何學學習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在智力教育中,阿蘭十分重視兒童注意力的培養。他說:「智力的最高價值,甚至是道德的最高價值之一,就在於能作出注意的能力。」他把注意力分為三種,第一是感情的注意力,第二是活動的注意力,第三是智力的注意力。在智力教育中,阿蘭還十分強調兒童的刻苦努力。阿蘭不相信「兒童樂園」、「寓教育於娛樂之中」等發明,認為學習和遊戲如有鴻溝之橫隔於期間。五、論意志和意志訓練阿蘭認為,意志就是道德,不是別的。做任何事都要有堅強的意志,不能懶惰。阿蘭重視意志訓練,在他看來,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在意志上,沒有一個兒童的進步是從他的聽聽和看看中來,而是只能從他的做中來。這些練習包括管理衣帽間、打掃衛生、愛護新同學等。在意志訓練中,教師要考察以下一些方面:一是勤奮;二是準時;三是及時;四是秩序;五是休息;六是規則;七是耐心、韌性和連貫性。六、論學校、家庭及社會阿蘭十分強調學校的功能,並清楚地指出了學校與家庭和社會的區別。首先,阿蘭指出,家庭是兒童出生和早期生活的地方。其次,阿蘭指出,與家庭和學校相比,社會主要由各種服務性的交易機構和功能性的只能機構組成。因此,車間里的學徒不同於學校的學生。最後,阿蘭認為,家庭是兒童身體安適而精神反側,社會是過早投入其中的兒童精神乾涸,如果要在這兩者之間「找中間的界址,那就會發現學校」。就精神解放和自我評判來說,學校顯然是超出家庭和社會的。學校比家庭對兒童更有威懾力。《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分析教育哲學家分析教育哲學是將分析哲學的方法應用於教育領域而形成的一種學術性的教育哲學思潮。它跟其他眾多的教育哲學思潮不同。首先,它認為教育哲學不是一個知識體系,而是一種「清思」活動。其次,它認為分析教育哲學家不應該對教育工作者發布指令,為他們提供教育準則,設計教育方案;相反,應該對教育領域的概念和命題進行澄清,並通過澄清,使教育概念清晰明了,消除教育界漫無止境的學說之爭,使教育理論科學化,促進教育發展。曾引起震動和讚賞,一度成為西方教育哲學的主流,當前它已經走上下坡路。為什麼?一、歷史背景1、分析哲學分析教育哲學是一種「元教育哲學」。分析哲學是西方20世紀以來最主要的哲學思潮之一。分析哲學的源流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分析哲學有兩個主要的分支:一個是邏輯實證主義,另一個是日常語言學派。這兩者都對教育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觀點可概括如下。(1)哲學的任務是邏輯分析。真正的哲學完全是批判的和分析的,而不是思辨的。它並不創造新知識,而是通過檢查名詞的意義和名詞之間的邏輯關係把舊知識解釋清楚。(2)大多數規範性判斷,無論是道德判斷、宗教判斷,還是審美判斷,都是不能用經驗證實的,因為是無意義的。(3)所有在認識上顯示出具有重要意義的論述,都可以毫無例外地分為分析命題或綜合命題。(4)所有綜合性的命題都可以簡化為能用邏輯—符號—語言來表達的基本經驗的論述。2、分析哲學的產生傳統教育哲學可稱為內在因素的特點:(1)系統性傳統的教育哲學思想強調自身必須是一個系統的、綜合的、連貫的、完整的思想體系,至少應包括倫理學、形而上學和認識論,並把它們作為整個體系的基礎。(2)演繹性(3)情感性傳統的教育哲學分為兩類,一類偏重用理性的演繹來構造體系;另一類偏重用激情的方式來表現主觀的情感。(4)規範性這些特點在受過分析哲學方法訓練的哲學家和教育家看來,都是導致教育哲學概念模糊不清、教育理論爭論不休的根本原因。當分析哲學風起雲湧,對傳統哲學進行「革命」時,他們必然把「革命」的火種引入傳統教育哲學領域。直接原因,首先,當時許多教育家並沒有在哲學系學過傳統的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而是在師範學院專門研究教學過程和課堂實踐之類的實際問題,所以注重以實際的教育情境或實際問題的爭論為討論研究的對象,目光很自然地限於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其次,師資的培訓都是在師範學院中進行的。師範教育哲學與傳統的學術性的哲學越來越疏遠。再次,要想做一個教育哲學教師,必須首先考慮本職工作上的問題---專業運動。總之,當時有一大堆實際的教育問題吸引著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際工作者,而傳統的教育哲學往往脫離教育實踐,並且各派爭論不休,使實際工作者莫衷一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分析學派的教育哲學另闢蹊徑,著重與邏輯或語言的分析工作,特別是集中分析那些模糊不清的教育概念,明確各種所謂定義、口號、比喻以及一些形式的或非形式的推理謬誤。儘管後來有些分析教育哲學者帶有較大的學究氣,脫離了教育實踐,但不可否認,他們最初的意圖是試圖使理論和實際能正確地結合,由此提高教育質量。二、代表人物1、哈迪分析教育哲學名副其實的先驅是哈迪。1942年,他出版了《教育理論中的真理與謬誤》,成為第一本系統明確地運用分析哲學的方法討論教育問題的著作。被成為分析哲學的里程碑!它在於試圖用分析哲學的方法來消除傳統教育哲學中的分歧和矛盾,使分析的思維模式成為教育研究的一個特點;使教育研究不再是傳統地下指令,而成為一種分析活動。該書的前言便是分析教育哲學誕生的宣言。書中對傳統教育哲學最有影響的三位教育家---盧梭、赫爾巴特、杜威的三個影響最大的教育理論------「教育遵循自然」、「通過教學發展性格(教學的教育性)」、「通過實際生活情景進行教育(生活即教育)」進行了分析批判。但是,哈迪的書當時並沒有被教育哲學界普遍接受。被認為是「革命的不徹底性」,並沒有產生轟動效應。2、奧康納比哈迪的觀點要激進得多,他把邏輯實證主義作為公開宣稱或不言而喻的出發點。1957年出版代表作《教育哲學導論》,很快成為分析教育哲學的名著。奧康納理論的特點在於以嚴厲的邏輯實證主義觀點,以自然科學為模式,試圖把形而上學和倫理學逐出教育理論領域,徹底更新教育理論。這種偏激的觀點當時就遭到不少人的批評。因為它根本忽視了教育理論與一般自然科學理論質的區別。3、謝夫勒他是分析教育哲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重要性表現為他是一位多產的教育理論家,有許多名著,如《教育的語言》、《理性和教學》,而且培養出了許多教育哲學博士研究生,可謂桃李滿天下。謝夫勒是日常語言學派,更關心日常語言的表述,比邏輯實證主義對教育有更廣泛的興趣。4、彼得斯謝夫勒被成為美國派的代表人物,彼得斯被看作是倫敦派的代表。因其執教於倫敦大學。奧康納認為「對價值判斷的批判和澄清」是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務。謝夫勒主張「哲學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對基本概念和論證方式的澄清」彼得斯強調教育研究「是一種使人們對值得去追求的東西看得清楚,並集中注意於此的一種方式。5、索爾蒂斯他是謝夫勒的博士研究生,是當代公認的有較大影響的分析教育哲學家。被稱為後分析教育哲學的代表。他的特點之一是公開承認傳統的教育哲學和分析的教育哲學各有自己的研究對象,具有同等的價值。索爾蒂斯立體地構划了教育哲學研究的圖景,認為教育哲學研究可以有三條途徑。第一是綜合------概要的研究。它從廣泛的世界觀的角度討論教育哲學,注重一般的哲學問題在教育中的應用。特點是開闊,不是狹窄地就教育論教育。可以等同於三維空間的「寬」。第二是分析------解釋性研究。它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對教育者產生重大影響的口號,隱喻以及關鍵性的概念。特點是精深。可以比作三維空間的「深」。第三是規定------綱領性研究。它關心教育哲學的價值維度。它的特點是高瞻遠矚,從價值的高度指導教育應遵循什麼方向,可比作三維空間的「高」。三、對一些教育概念的分析1、教育彼得斯認為,受過教育的人應該具有如下特徵:(1)不僅僅具有一些專門的技能。必須掌握大量的知識或概念圖式。(2)所掌握的知識不是「無活力的」。(3)不把專業知識和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謀生的手段。彼得斯認為,堪稱教育活動的那些活動應該符合下面的標準。(1)有意識地使受教育者的心靈狀態產生一些變化。(2)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而不是任意的活動,不是那種自然成熟或自發生長的生物過程。(3)學習者必須擁有知識和理解力,能從「認知的角度」來看待活動。彼得斯稱之為「知識條件」。(4)傳授知識或技能的方式必須是在道德等方面可以接受的。2、知識赫斯特將人類的知識分為七種形式:(1)形式邏輯和數學(2)自然科學(3)對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4)道德判斷和意識(5)美感經驗(6)宗教主張(7)哲學理解3、教學分析教育哲學家一般認為,「教學」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分析教育哲學家認為「教學」應該符合下列五個標準。或者說,只有具備下列二種要素的活動,才可以稱為「教學」。(1)有一個有意識進行教的人。(2)有一個受教的人。(3)有某種教學內容。(4)施教者至少要造成受教者的學。(內化)(5)教的方法必須是從道德和教育學的角度來講可以接受的。(了解學生)四、幾點評述有功績,也有致命缺陷;有抱負,沒有根本改造。(1)分析教育哲學沒有考慮價值和道德的問題。(2)分析方法有局限性。(3)分析教育哲學家所進行的語言分析往往成為煩瑣哲學的一種新形式。分析教育哲學忽視對教育實踐的關心,由於放棄價值導向,進而放棄了對教育實踐的指導。這不能不使它陷入困境,無法自拔。無論如何,它畢竟掀起過軒然大波,畢竟影響過教育,影響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這就是它本身的價值。《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39.《外國教育家評傳》(中)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小原國芳一、簡介小原國芳(1887---1977),幼年家境貧寒,18歲考上鹿兒島師範學校,後考入廣島高等師範學校英語科,畢業後留校任教,1915年考入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院哲學系教育專業。畢業後曾就任小學教師、教導主任。在成城學校工作了15年,面對成城學校受到「升學至上,智育第一」的傳統思想的羈絆,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小原國芳毅然決然地排除一切困難,1929年創辦了玉川學園,用半生的精力,慘淡經營,艱苦創業,幾經周折,到1947年玉川學園成為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的綜合性的教育機構。在辦學實踐中,小原國芳非常重視教育理論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體系。他不僅成為了一位卓越的教育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實踐家。他的教育思想,特別是教育實踐,不僅在日本享有盛名,而且在世界的許多國家有較大的影響。小原國芳的全人教育理論得到多方面的稱讚,本人獲得日本政府、丹麥國王和墨西哥總統授予的勳章。小原國芳的主要著作,均收入《小原國芳全集》,共48卷,可謂卷跌浩繁。諸如:《思想問題和教育》、《理想的學校》、《全人教育論》、《作為教育根本問題的哲學》。二、十二條教育信條十二條教育信條是小原國芳親手制訂的玉川學園的辦學總方針和各項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也是小原國芳教育思想的精髓。它使玉川學園獨樹一幟,自成一派,成為一種模式。這種模式至今仍為廣大玉川學園的師生所遵循,而且對日本的教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全人教育小原國芳認為,教育的理想在於真、善、美、聖、健、富六個方面的價值,意即接受教育者在學問、道德、藝術、宗教、身體和生活六個方面的協調、豐滿地發展,形成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人格,使知、情、意等心理品質得到圓滿的熏陶。這就是全人教育。2、尊重個性的教育3、自學自律4、高效率教育5、確立學校根基的教育6、尊重自然7、師生間的溫情8、勞作教育9、對立的合一10、盡量為他人服務,做人生的開拓者11、學塾教育12、國際教育三、「全人教育」理論「全人教育」是小原國芳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他全部教育理論體系的精髓,貫穿在他的全部著述當中。懂得了他的全人教育思想,就如同得到了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他的思想寶庫。什麼是「全人教育」?概括地說,就是「完美的人」、「全人格」的教育,人的多方面和諧發展的教育。這是小原國芳依據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的「和諧就是善」,以及佩斯泰羅其的「和諧發展教育」思想創造出來的。小原國芳認為,全人教育應該由六個方面,即學問、道德、藝術、宗教、身體和生活組成。學問的理想在於真,道德的理想在於善,藝術的理想在於美,宗教的理想在於「聖」,身體的理想在於健,生活的理想在於富。從六者價值來說,他認為真善美聖具有絕對價值,而健和富則具有手段價值。這六個方面就向秋天庭院里開放的大波斯菊花一樣,每個花瓣代表一個方面,和諧發展,缺一不可。1、學問教育學問教育要真。求真學問要象中國的孔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象中國學者所說的,第一是啟發智慧,第二才是學問的記誦。教學不應該是單純的教授,而應該著眼於學生的學習;不應該是填鴨式和死記,而應該有創造性;知識學問不應該由教師塞給學生,而應該由學生自己掌握;學習質量的提高不應該依靠數量的增多,而應該讓學生產生愛好,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其次,求真學問必須具有驚奇感好疑問心。2、道德教育道德的理想在於善。他非常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主張培養學生能夠愉快地、笑容滿面地去迎接人生中的最艱辛、最吃虧、最痛苦、最討厭的事務。他認為道德教育的任務在於(1)懂得人格價值的尊嚴,尊重自身的人格,也尊重他人的人格;(2)尋求可靠的並且是能夠超越喜、怒、哀、樂和一切感情的人生觀;(3)深刻懂得善、惡、苦惱的意義,懂得對罪惡懺悔的崇高性;(4)了解道德生活的重要、明白慾望和理性的糾紛,懂得人生的矛盾;(5)塑造美好、正直、可靠和始終一貫的心靈。(3、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的理想在於美。他認為,美育是挽救人類道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他主張學校中進行藝術教育,要吟詠名詩名文,鑒賞好的繪畫和音樂。他特別推崇演劇對人格修養的巨大力量,認為演劇是綜合藝術,是藝術高峰。他在玉川學園的50多年,一直提倡「學校劇」,並且著書立說加以推廣。4、宗教教育宗教的理想在於「聖」。小原國芳所說的「聖」,是引導學生進入一種玄妙的、神秘主義的、不可知的境地。5、體育小原國芳認為體育的理想在於健,在於全民的健康,在於體育的國民化和普及化。他認為,體育的目標不應該是獎章、獎旗和創紀錄,而應該是培養堅韌的體力、勻稱的身體、靈巧的動作以及長壽的生命,因此還要講究生理衛生知識。體育最基礎的運動應該是體操。6、生活教育小原國芳認為生活教育的理想在於富。但不是為富不仁。小原國芳認為勞作教育是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四、全人教育的教育原則(最重要、最基本、最具有特色的)1、尊重學生個性的原則2、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原則3、充分重視學生自學的原則4、動手實踐與勞動體驗原則5、師生親密、身教重於言教原則一位彪炳史冊的教育家,不是三年五年可以造就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爆發的。首先要有矢志不渝的教育追求,要有廣泛吸納和勇於批判的精神,要有廣博的胸懷和廣博的知識,要有不懼挫折的意志和腳踏實地的行動。除此之外,還要有獨到敏銳的眼光、善於思考的頭腦。他的觀察力、他的思維能力這些智力因素,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日本有這樣傑出的教育家,我們同樣不遜色,陶行知、晏陽初、魏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我們是選擇還是創造?《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贊可夫一、簡介列昂尼得·弗拉基米洛維奇·贊可夫(1001-1977)是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學論專家、前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先後擔任鄉村教師、兒童農業營教導員和主任、編輯等。發表了《論教學的教學論原理》、《小學教學》、《和教師的談話》、等文章。長期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教學論體系,叫「實驗教學論體系」,是當代教學論方面的重要理論之一。1977年12月1日,蘇聯教育部、教育科學院等單位在《教師報》聯合發表文章,指出「贊可夫以自己在教育科學和學校實踐中的眾多創造性貢獻而聞名於世」,他「實驗所獲得的成果,受到教育界的高度評價,成為改革初等教育的科學基礎」。為了表彰贊可夫的成就,蘇聯政府先後授予他一枚列寧勳章、兩枚勞動紅旗勳章和許多獎章。二、關於發展的基本理論贊可夫通過三個階段、1287個班級、歷時17年的實驗,在批判地繼承前人關於兒童發展的思想,特別是維果茨基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一種新的發展觀,對教學與發展的關係作出了科學的解釋和確切的論證。1、發展觀念的革新以前的發展理論:一般只強調那些與認知過程直接相關的心理因素,即觀察、記憶、想像、思維等能力的發展及其生理機能的成熟。贊可夫的發展觀:發展既包括兒童的身體發展,也包括兒童的心理發展;在兒童的心理發展方面,既包括智力因素的發展,又包括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他所說的發展,實際上已經囊括了發展這個詞無所不包的涵義。這不僅是發展範疇上的拓寬,而且是發展觀念上的更新。贊可夫的一般發展觀的一般發展是指學生個性所有方面的進步。智力發展是指那些直接參与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如觀察、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發展;而一般發展不僅包括智力因素的發展在內,還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和集體主義思想等各種非智力因素。2、教學與發展的關係維果茨基:只有當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時,這種教學才是好教學……如果教學只能利用發展中已經成熟的東西,如果教學本身不是發展的源泉,不是新的形成物產生的源泉,那麼這種教學完全是不必要的。(接近於正確解決教學與發展關係的一個關鍵問題,但忽略了決定因素中的一個關鍵因素------非智力因素,因而對教學與發展的關係不可能全面、深刻和準確。)贊可夫:對維果茨基的觀點做了彌補。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兒童內部的心理矛盾乃是促進他們心理發展的根本動力。用辨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觀點來揭示兒童發展的實質。3、建立新的而教學論體系,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實驗教學論體系,為什麼按照實驗教學論體系進行教學就可以並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呢?因為這個體系:---確立了以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為根本目的的教學論核心;---建立了以發掘最近發展區為指導思想的教學原則;---闡明了以激發內部動機和智力情緒為基本特徵的教學法原理。三、實驗教學論體系的原則贊可夫在長期實驗過程中,逐步總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原則,對教學論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a)以高難度進行教學的原則「難度」這個概念的涵義之一,是指克服障礙。不是提高平均難度標準,也不是用大量的作業去折磨學生。而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困難,引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排除障礙,解決疑難,生動活潑地去探求新的知識領域。其模式為:設置困難障礙------激發學生的智力情緒------學生通過自我努力------排除障礙、解決疑難。難度當然要適度有分寸。贊可夫認為,這要取決於教師是否經常留意兒童掌握知識和技巧的過程和結果。教師應了解學生、設計不同的目標,使難度的分寸適合全班學生和個別學生的實際情況。b)理論知識在小學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則贊可夫所說的理論知識,是指一門學科的思想體系,指對客觀規律的抽象概括和反映實際經驗的原理原則,簡言之,是指一門課程的知識結構。贊可夫指出,掌握理論知識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條件。理論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多方面地認識現實,使學生的頭腦里形成的不是支離破碎片段,而是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繫」,是各門學科的整體結構;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從多方面展開,進而提高知識掌握的質量,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技能,形成技巧。c)學習大綱教材時高速度前進的原則贊可夫提出這條原則,是針對傳統教學中進度慢、重複多的嚴重弊端。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質量三這之間的關係。貫徹這條原則最根本的是要從減少重複中加快教學的速度,從加快速度中擴大知識的廣度,從擴大知識廣度中增強理論的深度,也就是通過加快教學速度,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能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d)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的原則e)使班上所有的學生(包括最差的學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的原則四、實驗教學體系的創新精神和局限性創新性:a)在指導思想上,強調學生的一般發展b)在教學原則上,著重發掘學生學習的潛力(「不能以幾十年前測定的兒童年齡特徵為依據」)c)在學習動機上,重視激發學生的內部誘因d)在教學方式上,主張靈活多樣贊可夫倡導的教學方式,主要有激發誘因式、設置障礙式、層層深入式、快速前進式、隨機多變式、啟發提問式、自由談話式、實地觀察式、自我監督式和區別對待式等等。這些教學方法曾獲得許多蘇聯教學論專家的好評,被認為「是有用的、重要的,有的是卓越的,對掌握教學大綱的過程是能起積極作用的。」5、在鞏固知識上,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繫(對大量的無休止的作業練習和頻繁的考試測驗的把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做法提出批判,要求貫徹教學原則,倡導減負。---符合當代教學論發展的新趨勢)局限性:1、思想方法上的局限。對傳統教學論思想的批判和對實驗教學論體系的論證,以偏蓋全,極端片面。這是與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2、研究範圍上的局限。從發展的縱向關係來看,贊可夫只研究了小學階段兒童的發展;從發展的橫向關係來看,贊可夫也只研究了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就心理發展而言,他又只研究了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和操作能力這樣三個主要的智力因素。很多方面沒有或沒來得及展開。3、理論總結上的局限性。思辨性的推論多,典型的事例少,武斷的結論多,有說服力的證據少。儘管如此,並不影響他在蘇聯教育史上的地位。他堅持實驗,矢志改革,銳意創新的精神,這得我們學習。他的實驗經驗和理論體系,不僅推動了蘇聯中小學的教學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代世界教學論的發展。(已看過他的《和教師的談話》、《教學與發展》、《小學教學》,本科的時候曾想過就他的教學原則對現代教學的影響寫一篇畢業論文,但覺得無法深入,只好更弦改章,換題。關於「使班上所有學生(包括最差的學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的原則」要繼續深入學習、領會,對我們的研究有借鑒的價值。)《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皮亞傑生平和著作1896年9月16日,讓·皮亞傑誕生在瑞士南部依山傍水的秀麗小城那沙特爾。他少年聰慧,10歲時就發表第一篇科學論文。他大學時主修生物學,1918年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還有一定的哲學知識基礎。皮亞傑在實踐工作中,對兒童的所謂錯誤反應深感興趣,從中受到巨大的啟示。他認為,兒童的錯誤不是偶然的、似乎產生於潛在的心理結構。於是,兒童的思維跟認知發展的認識論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成了他灌注畢生心血的事業。他的主要著作有:《兒童對現實的改造》、《兒童的遊戲、夢和模仿》、《生物學與知識》等。他曾任瑞士心理學會主席3年。1954年任14屆國際心理學會主席。此後又人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領導下的國際教育局局長。皮亞傑在生物學、邏輯學、心理學、哲學方面都有了較深的造詣,特別是在認知發展和兒童思維心裡的研究上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被稱為日內瓦學派或皮亞傑學派,在國際心理學界想有很高的聲譽,有相當廣泛的影響。一、發生認識論的奠基者發生認識論的主幹:兒童發展心理學發生論的基石是生物學。皮亞傑的發展心理學有兩個基本要點:同化與順應的相互平衡,外化與內化的雙向建構以及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階段。二、教育思想及發生認識論對教育的意義皮亞傑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應當成為一門科學。要使教育成為一門科學,必須將教育奠定在兒童心理學的基礎之上。教師要接受兒童心理學的基本訓練,不能對教學本身比對兒童更感興趣。從發生認識論看學習理論皮亞傑認為認識水平的發展是外物的經驗和自身動作協調經驗相互作用的結果。皮亞傑關於經驗與心理運算及協調之間相互作用的觀點,對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意味著我們教育兒童時,自由和結構都必須佔有一席之地。教師在課堂講授的材料中提供結構,同時又要向兒童提供探索的自由,「結構」與「自由」處在不斷的交互替換中。因此,兩者都不能主宰舞台。根據這種相互作用,自由與結構、發展與經驗都應該包含在教學程序之中。完全由教師支配的課堂或完全由兒童支配的課堂,都不是與真正的相互作用論一致的。根據發生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廣義的學習應該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徵。1、學習是內部的建構過程2、學習是一種發展的機能在皮亞傑看來,學習從屬於發展,即一定的能力是學習的先決條件。經驗當然是學習不可缺少的,但不能保證學習。兒童不能僅通過經驗的積累就獲得新的技能,或自動地改善理解。為了能夠去學習什麼,兒童必須具有對新的經驗作出反應的能力。這種反應是一種同化機能,而不是簡單的刺激---反應。3、學習是一種更高水平的重組教學應該貫徹「準備性」原則,因材施教對立的兩種觀點:布魯納、加涅、斯金納------只要採用智慧上誠實的方法,就可以教會任何年齡的兒童以任何我們想要教給他的東西。皮亞傑------強調兒童學習的預先準備性,主張不能讓兒童進行任何他在心理上還沒有準備的學習,學生只有有了準備,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具體貫徹準備性原則?首先,不應該教給兒童那些明顯超出其認知發展階段的材料,比如算術教學中的數概念和加減運算等。其次,教師應該努力避免試圖從外部認為地加速兒童對某種問題的認識過程,不能把學習速度視作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指標。皮亞傑告誡我們,對內容的徹底掌握比速度快慢更為重要,我們如果企圖使習得具有持久和牢固的特性,就必須讓兒童經歷一個「錯誤的」「緩慢的」階段,而不應該期望他象成人那樣進行邏輯的推理。再次,向兒童教授新概念,應該儘可能按其自發的認識過程中的順序進行。只有這樣的教學才可稱得上是建立在發展基礎上的教學。強調準備性,在教學方法上必然要因人施教,因為兒童,尤其是處在前運算階段向具體運算階段過渡時期的兒童,準備性可能各不相同。這種不同就是個別差異。在同一個發展階段中,兒童的各個子結構之間發展水平方面的差異可能是各不相同的。於是,個別化的教學就很有必要了。從理論上說,教師應該針對每個兒童準備性的特點來制定學生學習的效果,及時修改程序。從「感覺」教育到「活動」教育------教學方法論的革新1、活動法皮亞傑理論的核心思想是思維產生於動作,活動法是皮亞傑教學方法論的核心。皮亞傑否定感覺教育,肯定活動教育,認為感覺教育並不是真正的活動教育,因此對某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如直觀的顯示方法,持淡漠的態度。2、自我發現法皮亞傑理論認為,只有自我發現的東西,兒童才能積極地將其同化,從而產生深刻的理解。教育者期望兒童學習的東西,不能硬灌給他們,只有通過兒童自身積極的活動,才能被兒童「發現」並接受。教師在實際運用發現法時,應該注意不要將那種「發現教師希望發現的東西」的虛假的發現法與真正的發現法混淆起來。3、衝突法衝突法又叫新穎法,就是讓兒童學習那些與自己已經具有的知識有所不同的新事物。它的策略只是引導兒童去認識他自己觀點的錯誤何在。衝突法與動機激發有密切相關,他重視動機,反對作為行為主義及其理論核心的「強化」概念。4、同伴影響法皮亞傑一貫重視兒童之間的互教,認為小夥伴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認知發展的重要源泉。「兒童如果不同他人進行思想交流與合作,就無法把他的運算組成一個連貫的整體。」如果兒童不能了解批次相對的立場和觀點,那麼他們將長久地停留在本質上是自我中心的立場。兒童之間彼此看法的交流,可以是他們不斷了解別人的觀點。處在同一認知水平上的其他兒童,似比成人更能促使兒童從自我中心解脫;同時,兒童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交流,也是自我中心言語向真正的交際言語發展的重要因素。(用於「基於錯題的團隊學習研究」)皮亞傑理論對教育的影響是巨大、深遠的,也是有待於我們今後在教育實踐中進一步深化、拓展的。摘自《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沙茨基斯坦尼斯拉夫·傑阿非洛維奇·沙茨基(1878---1934),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從小習慣於尊重長者,認真執行各種任務。中學畢業後進入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系自然科學習,後轉入農學院,愛好音樂,具有良好的音樂才能。組織過夏令營,舉辦過兒童俱樂部。熱衷於兒童教育,重視培養兒童的自治能力、創造能力和勞動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校的任務是組織兒童的生活。曾經親身經歷舊學校的嚴酷生活並對之深惡痛絕的沙茨基很自然地接受了「自由教育」思潮的影響,並成為其忠實信徒。他認為真正的正確的教育工作應該通過各種活動,使兒童的本性得到合理髮展。否則,就會導致教育的完全失敗。他把兒童的本性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本能,如兒童之間容易熟悉,喜愛遊戲和無休止的談話。二是研究本能。兒童是自然界真正的研究者,好奇、想像。三是自我表現本能。四是模仿本能。他說,我們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在於我們的教育機關,首先通過我們的學校,保證和發揮兒童很早就表現出來的各種有益的本性。基於上述觀點,沙茨基認為學校教育的任務不是培養兒童去適應未來的生活,而是組織兒童現時的生活。而兒童的現實生活包括四個基本組成部分,及生產勞動、藝術、遊戲和社會生活。沙茨基反對用脫離實際的知識來填滿學生的頭腦,用強制性手段來扼殺兒童的個性和富有朝氣的生活;要求充分發揮兒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豐富兒童的生活,使兒童的個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這一教育思想在當時、在現在都值得重視。但是,沙茨基把學校教育的任務僅僅歸結為「組織兒童的生活」的做法是錯誤的,不能接受的。教育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是要面向未來的。沙茨基要求教師在全面了解兒童的基礎上,擬定出符合兒童發展規律的教育規劃,合理安排兒童的生活,實現「把童年還給兒童」的思想。勞動是學校生活的基礎。沙茨基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重視勞動教育。把勞動教育置於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這是因為,第一,他非常重視勞動的教育作用。第二,沙茨基認為勞動是發展兒童體力的一種手段。教學既要傳授知識,又要發展智力。沙茨基在組織兒童的生活方面,除了體力勞動、遊戲、藝術活動和社會活動,還有智力活動。他認為,學校教學的任務不光是向學生傳授各種必要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能力。*他認為語言領域的活動在學校中佔有很大的地位,應當把明確的、純潔的和流暢的語言看作是教學工作的基礎。他要求教師教兒童首先要很好地說話,然後練習寫字和研究語言的規則。在他看來,各種文學作品、故事、傳說和敘事詩是兒童語言訓練的主要內容。他還重視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擴大直接經驗的範圍,並學以致用;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在教學方法方面,他反對把教學簡化為死記硬背。他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從事獨立研究的能力和習慣,並在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下為學生的獨立研究活動擬訂一般的程序:(1)提出問題;(2)預料問題的解決---推測、假設;(3)通過觀察和試驗,證實推測和假設;(4)解決問題和檢驗結果;(5)以文字和圖表等方式記錄研究結果。沙茨基認為,教師自身的修養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特別重視教師的培養。學校教育要和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這一觀點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觀點,無論在當時的蘇維埃政權建立初期的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中起了積極的作用,在當今社會、信息環境日益複雜的情況下,也將起積極的作用。綜述:沙茨基是蘇聯早期最有影響力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之一。他在教育思想上經歷了一個由資產階級自由教育論者到馬克思主義者的演變過程。一開始,強調教育就是組織兒童的生活,並不加批判地將「設計教學法」運用於實踐;後來,思想認識提高,改變了錯誤觀點,主張組織兒童的生活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密切聯繫起來,注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方法。沙茨基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具有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朝氣蓬勃,勇於探索。沙茨基最大的功績,在於比較好地解決了學校同生活、社會主義建設任務相結合的問題,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為建立學校和生活的聯繫做了很多工作。《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馬卡連柯安東·謝妙諾維奇·馬卡連柯(1888---1939)是蘇聯傑出的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他畢生獻身於教育事業,在長期實踐中較深入地研究了共產主義教育的原則、方法及組織形式等問題,建立了一套獨特的、嶄新的教育思想體系。他曾擔任過職工子弟學校的校長、小學的校長、高爾基工學團的負責人、行政職務。後期(1937年後)成為一名頗有名氣的職業作家,他的文學技巧和風格多種多樣。著名的有《教育詩篇》、《塔上旗》、《父母必讀》、《兒童教育講座》等。一、論教育目的馬卡連柯強調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教育目的,並為實現它而努力;主張教育應當為社會服務,教育一個人的時候,應該知道從自己的手裡究竟要造就出什麼樣的人來,要對自己正在早就的人負起責任來。他認為,教育目的應當服從政治目的,應當培養我們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認為教師應該把自己的學生「教育成真正有教養的蘇維埃人、勞動者,這樣的勞動者從教育機關出去之後就是一個有用的、有技術、有學識、有政治修養和高尚道德的身心健全的公民,」實際上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人。馬卡連柯還強調說,教育戰線如同其他生產戰線一樣,必須保證不出廢品。即使是1%的廢品也不應該。二、論教育的基本原則馬卡連柯依據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總結和制訂出一系列教育原則。這些原則充分體現了他的革新精神,這些原則對我們現在的教育工作依然就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是我們開展教育工作的理論依據,被我們的相關的《教育學》著作所引用。原則一:尊重與要求統一。這是馬卡連柯基於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思想而確立的一條基本原則。「永遠是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實在就是說,在我們的辯證法里,這兩者是一個東西:對我們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對人越尊重要求就越高;要求越嚴格,尊重也就愈有分量。對這一原則的理解:首先,必須最大限度地尊重兒童的人格,相信他們的力量,把他們看作是正在發展的人,正確地估計他們的自覺性和獨立性,既不對他們事事遷就,聽之任之,也不過分監護,橫加指責或包辦代替。其次,必須無限地熱愛兒童,對他們關懷備至、耐心指導,同時又絕不採取放任主義,不過分溺愛和無原則遷就。再次,善於發現和發揚兒童的優點,並幫助他們克服缺點。原則二:在集體中通過集體和為了集體進行教育。其主要精神:首先,集體是教育的基礎。其次,集體是教育的手段。最後,集體是教育的目的。馬卡連柯集體教育原則的應用,具體體現在他的「平行教育影響」方法中,所謂「平行教育影響」就是教師巧妙地通過集體以影響個人。原則三:「前景」教育。馬卡連柯要求教師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教育青年一代,引導集體不斷前進,不容許集體停滯不前。他說:「一個自由的人類集體的生存方式就是------向前行進,它的死亡方式就是------停滯。」集體應該有自己生氣勃勃的前景,經常有一個或幾個努力奮鬥的新目標。這個原則又稱「明日歡樂論」。他認為集體生活應當充滿緊張勞動的愉快和明日成功的歡樂;深信「在集體面前擺著任何的、甚至很少的快樂,都能使集體變得更鞏固、更和睦、更富有朝氣。」如何運用這一原則?首先,當集體完成了既定任務,就要有步驟、有計劃地提出新任務。這樣,集體才能不斷前進並取得新成就。其次,不斷把受教育者較簡單的愉快情緒變為較複雜而有意義的愉快情緒。再次,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制訂出集體的生活、工作計劃,並且認真地貫徹執行。(不僅應用於學生這一集體,凡是集體皆可用)三、論教師和教師集體教師的工作是光榮的!教師工作「是一樁最困難的工作,在最後的結果上說,可能是責任最大的工作------要求一個人不僅要有最大的勤奮努力,而且要有極大的能力、極大的才幹」。他確信,教育工作的效率取決於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為此,他對教師提出了一系列職業道德的要求。首先,教師必須具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其次,教師必須具有熟練的專業知識和高度的文化水平。再次,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高尚的行為修養,能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第四,教師必須堅持學習教育科學,具備一定的教育科學基本知識,掌握必要的教育技巧。1、善於組織和團結學生集體,不斷引導集體向前邁步。2、善於靈活運用各種教育和教學方法。他反對在教育工作中墨守成規、千篇一律。3、善於與學生談話。4、善於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和情緒。5、善於通過各種方式與學生進行聯繫和教育個別學生。6、善於創造和革新,干預冒險。馬卡連柯是十分重視教師集體的作用,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和論述教師集體理論的教育家。他認為,團結一致的教師集體是學校中進行正常工作和取得良好成績的必要條件。「凡是教師沒喲就結合在一個集體里的地方,凡是集體沒喲統一的工作計劃、沒有一致的步調、沒有一致的對待兒童的方法的地方,那裡就不會有任何的教育過程。因此,如果有五個能力較弱的教師團結在一個集體里,受著一種思想、一種原則、一種作風的鼓舞,能齊心一致地工作的話,那就要比十個各隨己願地單獨行動的優良的教師要好得多。」他認為,教師集體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教師集體是培養學生集體和教育學生強有力的武器。第二,教師集體是發揮個人工作能力的重要保證。他認為,一個真正的教師集體具有如下特徵:第一,具有共同的奮鬥目標。第二,具有堅強統一的領導。第三,有合理的人員結構。第四,彼此之間真誠團結。第五,具有統一的教育方法,與學生集體保持密切的聯繫。第六,教師個體利益與教師集體禮儀相一致。這六個特徵,也就是建立一個健全的、有戰鬥力的、團結一致的教師集體的方向。四、論勞動技術教育重視勞動技術教育是馬卡連柯教育思想體系的基本特點之一。勞動可以使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發展智力和能力,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從而有助於從事較複雜的勞動。勞動可以培養學生組織管理的才能。原則,教學與勞動有機結合;勞動服從於學校的教育目的;勞動教育不能單純地強調體力勞動;必須培養學生創造性地勞動;勞動任務應具有量力性、長期性、複雜性和多樣性。五、論家庭教育馬卡連柯是蘇聯家庭教育理論的創始人,也是使蘇聯教育機關、教師和家長注意家庭教育問題的教育家。他的《父母必讀》和《兒童教育講座》兩本專著奠定了蘇聯家庭教育理論的基礎,並成為廣大家長和兒童教育工作者必讀的書籍。「父母對於子女所負的責任,是他對於社會所負的責任的一種特殊形式。」他號召學校指導家庭進行兒童教育工作;父母也要主動爭取學校的幫助,並與之密切配合。他很重視父母的威信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的一舉一動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家長要把自己對兒童的愛和嚴格要求統一起來。生活作息制度對兒童成長有重大的意義。兒童在家長中的勞動方式,他認為應該是從遊戲開始。性教育的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個教育工作分不開的。六、教育理論的思想基礎及意義馬卡連柯畢生堅持學習馬列主義,而且從實際生活出發,決不墨守成規,敢於向傳統陳舊的思想挑戰,努力探索社會主義條件下培養青少年,特別是對少年違法者再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成功創立了一套嶄新可行的額、較為系統的教育思想體系。馬卡連柯以辨證唯物主義為基礎,堅決發對「自由教育論」。他的「尊重與要求相結合」的原則的形成,主要來自高爾基的影響。馬卡連柯把一生都獻給了人民的教育事業,先後把3000多名少年違法者和流浪兒童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保護者。蘇霍姆林斯基對馬卡連柯特別崇敬,在德育理論方面,他繼承和發展了馬卡連柯的思想。不足:否定教育理論繼承性的絕對化態度;對兒童學持全面否定態度;過分強調對獨生子女教育的困難性。《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參考目錄:《馬卡連柯文集》讀《外國教育家評傳》盧那察爾斯基阿那托里·瓦西里耶維奇·盧那察爾斯基(1875---1933),是蘇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第一任俄羅斯聯邦教育人民委員。一、論學校的性質和任務盧那察爾斯基在正確解釋教育與政治、經濟的辯證關係,強調教育對發展國民經濟的巨大作用的同時,賦予學校教育以特別重要的意義,認為學校教育和科學是社會發展的槓桿,是極其重要的領域。因此,他從就任教育人民委員之日起,就決心從根本上改革舊學校,創建符合教育學要求的真正的人民大眾的學校。他力圖貫徹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使青年一代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健康的發展,成為全面的、和諧發展的人。他寫道:「要造就和諧發展的人,也就是說,一方面要發展和滿足他們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發展他們的能力。同時要使這些需要和能力不致相互障礙,而成為完整的機體,如同在製造機器時,我們關心使機器的各個零件不相互妨礙,能夠發揮最大的效能一樣。」(素質教育、和諧教育、均衡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盧那察爾斯基賦予共產主義道德教育以特別重要的意義,認為學校的首要任務使命就是要使兒童具有崇高的社會主義道德和思想感情,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共產主義世界觀,能夠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去評價周圍的現實事物,能夠理解周圍環境的發展以及決定歷史事件的人自身的發展,能夠理解資本主義的本質、現代工人運動的本質以及現時的社會變革和當前局勢的全部深刻的涵義。盧那察爾斯基非常重視智育。他認為,一個全面發展的新人必須是智力發達、有學問的人。盧那察爾斯基還指出,「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業,學校只是打開通向教育道路的鐵鎖的一把鑰匙」,或者說是只是「使人養成工作的習慣和奠定對世界上一切奧秘的某種正確的態度」。學校教育的時間和範圍是有限的,而一個人的教育過程和範圍是無限的。因此,每一個人都應當始終不渝地學習。(終身教育)盧那察爾斯基認為,全面發展的新人還必須具有健美的體格。他還特別重視美育(或藝術教育)。「不管你是一個皮鞋匠,還是一個化學教授,如果對任何一種藝術一竅不通,那你就是一個畸形的人。」美育並不是要培養藝術家,主要是影響學生的情感和意志,讓他們從小就學會欣賞藝術作品的美和自然現象的美,同時培養創造美的能力。作為人民教育委員的盧那察爾斯基,也很重視勞動教育和綜合技術教育,並且比較正確地理解勞動在學校教育中的意義。二、總評盧那察爾斯基的生活道路曲折而複雜。十月革命前,他在無產階級推翻沙皇專制制度的鬥爭中,曾一度墮落為馬赫主義者,背離過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後,在社會主義和建設過程中,他也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但總的來說,他的一生是革命的、前進的。他把他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無產階級文化教育事業。《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尼爾、羅素一、尼爾亞歷山大·薩瑟蘭·尼爾(1883---1973)英國教育家,創辦薩摩希爾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使學校適合兒童,而不是使兒童適合學校」,反對教育上的權威崇拜,要求給兒童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讓兒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舒展個性,完善人格。在這方面,薩摩希爾的確要比同時代的任何學校都走得更遠。二、羅素伯特蘭·羅素1872---1970年,是著名的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社會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也是20世紀一位重要的奇偶礙于思想家和教育活動家。他的一生充滿著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的同情。著有《哲學問題》、《幾何學的基礎》《社會改造理論》、《教育與社會哲學》等。年近五十得子後才使得羅素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勝過了其他所有問題,也正因為孩子的出生,羅素從新的角度對教育進行了更系統的研究。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羅素主張:早期教育要特別重視兒童的良好品格;要鼓勵兒童的創造性,反對兒童服從的習慣;一定的紀律是必要的,但必須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給兒童比過去更多一些的自由。1927年9月22日創辦了一所實驗性的寄宿學校------皮肯希爾學校。招收2歲以上的兒童,教師由羅素夫婦和另2位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擔任。學校既重視培養開明的道德,又進行必要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教育。1935年羅素離開,由離婚的妻子經營到1940年。培養理想的人及其理想的品格。羅素指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在於引導和改造人的本性,培養理想的人及其理想的品格,以達到改造社會、創立理想社會和美好生活的目標。在教育與人的發展的內部關係方面,羅素認為,從人性發展的理想與品格發展的規律來看,只要順應自然法則,使兒童的本能或衝動得到良好的引導和積極、充分的發展,就可以培養出完美的或理想的人來。他在《論教育》一書中寫道:「我將提出我看來共同組成一種理想品格之基礎的四種特性:活力、勇氣、敏感和智慧」。如何達到培養理想的人及其理想的品格的教育目標?羅素寫道:「我堅信,只要對兒童的身體、情感和智力予以恰當的處理,就可以在兒童身上十分普遍地培養出(活力、勇氣、敏感和智慧)這些品格來」。其中「恰當的處理」是指教育中要遵循更多地發展個人自由的原則,採用讓兒童有更多自由的方法。「自由」教育的主張是羅素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羅素認為:第一,兒童情感的發展需要很大程度的自由。第二,自由對於理智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當然羅素並不是反對紀律與約束。他認為,給兒童儘可能多的自由是對的,但一定的紀律與約束也同樣是必要的和合理的。羅素指出,「自由」教育的原則與方法的關鍵,在於「自由和紀律之間的一種巧妙的結合」。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羅素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與重要價值,至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得到確認:首先,羅素以一個社會家的眼光,從改造社會的需要追溯到改造人性的需要,進而提出了改造傳統教育的任務與意見。這不僅是一種有價值的教育研究方法,而且使羅素對教育問題的認識具備了深厚的社會政治思想基礎,從而對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教育的目的與社會功能等更根本性問題有了頗有特色的深刻見解。其次,在「自由」教育的原則與方法上,羅素對教育中的個人與公民、個人與社會、學校與社會、自由與紀律、自由與服從、現代與傳統直至科學與人文、功利與非功利等重要問題的對立與統一關係,都做了相當深刻的揭示與論述,充分表現出他作為一個哲學家駕馭辨證思維方法的非凡能力。羅素的「自由」教育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在傳統教育思想與尼爾式的新教育思潮或進步教育思潮之間取得了巧妙的平衡;如果不是因為杜威也有類似的建樹,羅素的看法是可能成為克服教育領域中傳統派與現代派之間共有的某些極端性缺點的重要方法論根據和思想工具的。再次,羅素的教育思想還具有最新的心理科學的基礎。他贊成並吸取了皮亞傑對兒童發展的一些研究和看法。最後,羅素在《論教育》和《教育與社會秩序》這兩大著作中,對品格教育與理智教育的大量具體問題做了許多與流行的看法頗為不同的深刻論述。這份豐富的教育思想遺產是值得進一步發掘、研究和有選擇地吸取的。局限和偏頗。第一,將改造社會的希望寄托在改造人性的教育上,將教育看做是社會改造的不二法門,這顯然從唯心主義的角度重蹈了歐文等人的覆轍。第二,儘管羅素對教育問題的思考是從社會到人性再到教育的,但是,他對教育目的的看法卻主要是從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甚至人道主義色彩的人性論出發的。這種人性論和由此而來的教育目的,有明顯的抽象性與空洞性,既與唯物史觀相悖,又顯得軟弱物理,不可實現。此外,羅素用本能、衝動與習慣等概念論述戰爭,並將此作為他全部教育概念的起點與核心,即使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也是不科學。儘管如此,作為教育思想家與教育活動家的羅素,畢竟不是新教育運動與進步教育運動中毫無特色和無足重輕的一位跟隨者,他的頗為獨特的教育思想值得進一步發掘與研究,並給以應有的歷史地位。感觸關鍵詞:兒童哲學、適度教育、尼爾的薩摩希爾學校《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懷特海一、簡介艾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1861---1947,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理論家。獲得文學碩士和理學博士學位。懷特海的學術活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885---1910年在倫敦大學教數學,研究數學和數理邏輯;1910----1924年字啊倫敦大學執教,研究科學哲學,同時對教育問題產生興趣,長就教育問題發表演講;1924-193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研究哲學,試圖建立宇宙論的形而上學體系。他發表的學術著作《普通代數論》奠定了他在數學界的地位;他與學生羅素合作編寫的《數學原理》,為現代數理邏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還有《自然知識原理》、《自然的概念》、《相對論原理》、《教育的目的》、《自然和生命》、《思維的方式》等。懷特海1931年進入英國科學院。1936年在哈佛退休,成為該校名譽教授。1945年在英國接受榮譽勳章。1947年12月30日在哈佛校園逝世。二、教育思想1、「自我發展」的教育目的1929年,懷特海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的序言中寫道:「有一個主要的思想貫穿於本書各章之中,得到許多論點的說明。它可以簡單地歸述為:學生是充滿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刺激和指導他們的自我發展。由此前提推論,教師也應當是富有活力,思維活躍。」把刺激和指導學生的自我發展作為教育的目的,這隻懷特海對教育的根本看法之一。對於如何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自我發展,懷特海認為,需要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學習愉快。「沒有興趣,就不會有進步。快樂是喚起活生生的有機體去適應自我發展的天然方式……痛苦無疑只是喚起有機體活動的一個次要手段,僅僅在快樂減退的時候才出現。快樂是生命衝動正常而健康的刺激力量。」懷特海主張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不要把學生當成拼板玩具中的一塊塊木塊,隨意拆卸,或者當成一塊塊粘土,按模型任意捏制。他多次提到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只有具備高超的教學才能,才能掌握併科學地研究教育這門藝術。他提出教師的兩種作用,一是要個性鮮明,充滿熱情和活力,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二是要善於為學生創造一個知識廣博、目標堅定的學習環境。但他也提出,如果對學生過分嚴格訓練,就容易傷害兒童這個敏感的有機體。2、重視智慧訓練的教學過程懷特海認為的智慧不是別的,就是善於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教育的整個目標就是要培養積極的智慧」。他對舊教育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知識運用的風氣深懷不滿。懷特海對智慧訓練的理解,是與他強調「發展」、「創新」的知識觀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在他看來,知識並非靜止不變,而是不斷發展變化創新的:「我們從前人那裡繼承了這種觀念,即所謂文化傳統。這種傳統觀念是不可能靜止不變的。這種觀念若不是退化成毫無意義的公式,便是由於更精微的理解獲得了新意義,因為增加了新的生命力。在批判的理性的推動下,在活生生的感性證據面前,在科學觀察的冷靜而確定的事實中,它將發生變化」。他把應用知識看成是使教育保持活力的中心問題。懷特海把知識看成是發展創新的過程,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智慧訓練,這對於我們今天加強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繫,發展學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啟發。3、教育的節律性原理懷特海指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兒童的心理發展也表現出階段性、節律性或周期性的特點。他認為,「黑格爾把發展分析為所謂正、反、合三個階段,是正確的,聯繫智力發展,應該稱它們為浪漫階段、準確階段和概括階段。」浪漫階段就是自由探索,以激發學習熱情的階段。他認為應特別重視第一階段。準確階段就是增長知識、獲得技能技巧的階段。概括階段就是運用知識、發展知識的階段。懷特海雖然認為發展大致上有這樣一種節律性的趨勢,但是反對機械地看待他的理論。他告誡人們,第一,這一條節律只代表中等能力的兒童。第二,教育遠不止這麼一個周期,而是這種周期連續不斷的反覆。每天、每星期、每學期,都可以構成一個循環往複的小周期,甚至一堂課,也應該構成一個小小的漩渦周期,有它自己的從屬過程。不過,從一個周期到另一個周期,每次循環總有所不同。第三,不要過分誇大三階段之間的界限。從前一階段過渡到後一階段,當中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和痕迹。教學安排既要符合發展的節律性,又不能死守著關於發展的錯誤的心理學理論。為了防止這一現象的產生,懷特海提出如下改進意見。第一,學科排列的順序要符合發展的節律性特點。第二,不同的發展階段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浪漫階段---自由、發現、探索;準備階段---主要是訓練;概括階段---自由,自如的運用。自由和訓練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教育從自由開始,經過訓練,又走向更高層次的自由。與過往的都探討過兒童心理發展教育家如盧梭、赫爾巴特相比,第一,懷特海的節律性原理強調了心理發展有階段性,是各種大小不一的周期不斷循環往複、內容更新的過程。這種開創了教育史上的先例。他的觀點更能體現一種運動變化的思想。第二,運用這一原理,懷特海較為妥善地處理了教育中自由和訓練的關係。他既強調兒童的自由、興趣和主動性在教學中應有的地位,又充分肯定兒童接受訓練,掌握知識的必要。這樣就避免了一些教育家常常要犯的各持一段的錯誤。(對我們今天的教學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4、課程設置的「統一」和「集中」原則統一,即強調各門學科相互聯繫,協調統一。集中,即由於學校教育的時間有限,所以課程的設置以及教材的編寫,都應該少而精,突出重點。5、普通教育與專門教育的有機結合6、大學教育的目標懷特海沒有從教學或科研的角度分析大學的性質,而是另闢蹊徑,認為發揮想像力是大學的根本作用。出人意料,別有新意。大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懷特海認為:第一,理論要與實際建立密切的聯繫。第二,教師本人要有想像力。第三,要注重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第四,要建立一種學術自由的氣氛。7、藝術和美學教育懷特海從社會和個人兩方面分析了藝術和美學的價值。三、關於懷特海教育思想的研究和評價西方教育理論界在論述懷特海教育思想的時候,對兩方面的問題分歧較大。第一個問題是,懷特海的有機哲學與教育理論的關係。誰先、誰後。數學---自然哲學---有機哲學。第二個問題是,懷特海的教育思想應該屬於現代西方教育思潮中的哪一個流派。進步還是傳統?兩者皆有?作為教育理論家,懷特海教育思想的價值在於:強調學生的自我發展和智慧訓練,反對傳統教育向學生傳授死的知識和無活力的概念;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的學習心理過程,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要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尤其是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較為辨證地論述了知與行、自由與訓練、普通教育與專門教育之間的內容聯繫,等等。這些不僅在當時,對於我們今天的教育改革也不乏啟發和可供思考之處,這是懷特海作為一位著名的教育的價值所在。勿容置疑,由於歷史的限制,懷特海的教育思想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對體育和德育不夠重視(或者是研究的不夠,而非不重視);對一些教育問題的論述過於抽象和空洞,教育理論中宗教色彩比較濃厚。這些消極的方面也無損他的貢獻和偉大。《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39.《外國教育家評傳》(下)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尼爾、羅素一、尼爾亞歷山大·薩瑟蘭·尼爾(1883---1973)英國教育家,創辦薩摩希爾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使學校適合兒童,而不是使兒童適合學校」,反對教育上的權威崇拜,要求給兒童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讓兒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舒展個性,完善人格。在這方面,薩摩希爾的確要比同時代的任何學校都走得更遠。二、羅素伯特蘭·羅素1872---1970年,是著名的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社會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也是20世紀一位重要的奇偶礙于思想家和教育活動家。他的一生充滿著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的同情。著有《哲學問題》、《幾何學的基礎》《社會改造理論》、《教育與社會哲學》等。年近五十得子後才使得羅素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勝過了其他所有問題,也正因為孩子的出生,羅素從新的角度對教育進行了更系統的研究。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羅素主張:早期教育要特別重視兒童的良好品格;要鼓勵兒童的創造性,反對兒童服從的習慣;一定的紀律是必要的,但必須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給兒童比過去更多一些的自由。1927年9月22日創辦了一所實驗性的寄宿學校------皮肯希爾學校。招收2歲以上的兒童,教師由羅素夫婦和另2位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擔任。學校既重視培養開明的道德,又進行必要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教育。1935年羅素離開,由離婚的妻子經營到1940年。培養理想的人及其理想的品格。羅素指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在於引導和改造人的本性,培養理想的人及其理想的品格,以達到改造社會、創立理想社會和美好生活的目標。在教育與人的發展的內部關係方面,羅素認為,從人性發展的理想與品格發展的規律來看,只要順應自然法則,使兒童的本能或衝動得到良好的引導和積極、充分的發展,就可以培養出完美的或理想的人來。他在《論教育》一書中寫道:「我將提出我看來共同組成一種理想品格之基礎的四種特性:活力、勇氣、敏感和智慧」。如何達到培養理想的人及其理想的品格的教育目標?羅素寫道:「我堅信,只要對兒童的身體、情感和智力予以恰當的處理,就可以在兒童身上十分普遍地培養出(活力、勇氣、敏感和智慧)這些品格來」。其中「恰當的處理」是指教育中要遵循更多地發展個人自由的原則,採用讓兒童有更多自由的方法。「自由」教育的主張是羅素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羅素認為:第一,兒童情感的發展需要很大程度的自由。第二,自由對於理智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當然羅素並不是反對紀律與約束。他認為,給兒童儘可能多的自由是對的,但一定的紀律與約束也同樣是必要的和合理的。羅素指出,「自由」教育的原則與方法的關鍵,在於「自由和紀律之間的一種巧妙的結合」。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羅素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與重要價值,至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得到確認:首先,羅素以一個社會家的眼光,從改造社會的需要追溯到改造人性的需要,進而提出了改造傳統教育的任務與意見。這不僅是一種有價值的教育研究方法,而且使羅素對教育問題的認識具備了深厚的社會政治思想基礎,從而對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教育的目的與社會功能等更根本性問題有了頗有特色的深刻見解。其次,在「自由」教育的原則與方法上,羅素對教育中的個人與公民、個人與社會、學校與社會、自由與紀律、自由與服從、現代與傳統直至科學與人文、功利與非功利等重要問題的對立與統一關係,都做了相當深刻的揭示與論述,充分表現出他作為一個哲學家駕馭辨證思維方法的非凡能力。羅素的「自由」教育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在傳統教育思想與尼爾式的新教育思潮或進步教育思潮之間取得了巧妙的平衡;如果不是因為杜威也有類似的建樹,羅素的看法是可能成為克服教育領域中傳統派與現代派之間共有的某些極端性缺點的重要方法論根據和思想工具的。再次,羅素的教育思想還具有最新的心理科學的基礎。他贊成並吸取了皮亞傑對兒童發展的一些研究和看法。最後,羅素在《論教育》和《教育與社會秩序》這兩大著作中,對品格教育與理智教育的大量具體問題做了許多與流行的看法頗為不同的深刻論述。這份豐富的教育思想遺產是值得進一步發掘、研究和有選擇地吸取的。局限和偏頗。第一,將改造社會的希望寄托在改造人性的教育上,將教育看做是社會改造的不二法門,這顯然從唯心主義的角度重蹈了歐文等人的覆轍。第二,儘管羅素對教育問題的思考是從社會到人性再到教育的,但是,他對教育目的的看法卻主要是從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甚至人道主義色彩的人性論出發的。這種人性論和由此而來的教育目的,有明顯的抽象性與空洞性,既與唯物史觀相悖,又顯得軟弱物理,不可實現。此外,羅素用本能、衝動與習慣等概念論述戰爭,並將此作為他全部教育概念的起點與核心,即使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也是不科學。儘管如此,作為教育思想家與教育活動家的羅素,畢竟不是新教育運動與進步教育運動中毫無特色和無足重輕的一位跟隨者,他的頗為獨特的教育思想值得進一步發掘與研究,並給以應有的歷史地位。感觸關鍵詞:兒童哲學、適度教育、尼爾的薩摩希爾學校《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懷特海一、簡介艾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1861---1947,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理論家。獲得文學碩士和理學博士學位。懷特海的學術活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885---1910年在倫敦大學教數學,研究數學和數理邏輯;1910----1924年字啊倫敦大學執教,研究科學哲學,同時對教育問題產生興趣,長就教育問題發表演講;1924-193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研究哲學,試圖建立宇宙論的形而上學體系。他發表的學術著作《普通代數論》奠定了他在數學界的地位;他與學生羅素合作編寫的《數學原理》,為現代數理邏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還有《自然知識原理》、《自然的概念》、《相對論原理》、《教育的目的》、《自然和生命》、《思維的方式》等。懷特海1931年進入英國科學院。1936年在哈佛退休,成為該校名譽教授。1945年在英國接受榮譽勳章。1947年12月30日在哈佛校園逝世。二、教育思想1、「自我發展」的教育目的1929年,懷特海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的序言中寫道:「有一個主要的思想貫穿於本書各章之中,得到許多論點的說明。它可以簡單地歸述為:學生是充滿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刺激和指導他們的自我發展。由此前提推論,教師也應當是富有活力,思維活躍。」把刺激和指導學生的自我發展作為教育的目的,這隻懷特海對教育的根本看法之一。對於如何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自我發展,懷特海認為,需要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學習愉快。「沒有興趣,就不會有進步。快樂是喚起活生生的有機體去適應自我發展的天然方式……痛苦無疑只是喚起有機體活動的一個次要手段,僅僅在快樂減退的時候才出現。快樂是生命衝動正常而健康的刺激力量。」懷特海主張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不要把學生當成拼板玩具中的一塊塊木塊,隨意拆卸,或者當成一塊塊粘土,按模型任意捏制。他多次提到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只有具備高超的教學才能,才能掌握併科學地研究教育這門藝術。他提出教師的兩種作用,一是要個性鮮明,充滿熱情和活力,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二是要善於為學生創造一個知識廣博、目標堅定的學習環境。但他也提出,如果對學生過分嚴格訓練,就容易傷害兒童這個敏感的有機體。2、重視智慧訓練的教學過程懷特海認為的智慧不是別的,就是善於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教育的整個目標就是要培養積極的智慧」。他對舊教育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知識運用的風氣深懷不滿。懷特海對智慧訓練的理解,是與他強調「發展」、「創新」的知識觀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在他看來,知識並非靜止不變,而是不斷發展變化創新的:「我們從前人那裡繼承了這種觀念,即所謂文化傳統。這種傳統觀念是不可能靜止不變的。這種觀念若不是退化成毫無意義的公式,便是由於更精微的理解獲得了新意義,因為增加了新的生命力。在批判的理性的推動下,在活生生的感性證據面前,在科學觀察的冷靜而確定的事實中,它將發生變化」。他把應用知識看成是使教育保持活力的中心問題。懷特海把知識看成是發展創新的過程,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智慧訓練,這對於我們今天加強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繫,發展學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啟發。3、教育的節律性原理懷特海指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兒童的心理發展也表現出階段性、節律性或周期性的特點。他認為,「黑格爾把發展分析為所謂正、反、合三個階段,是正確的,聯繫智力發展,應該稱它們為浪漫階段、準確階段和概括階段。」浪漫階段就是自由探索,以激發學習熱情的階段。他認為應特別重視第一階段。準確階段就是增長知識、獲得技能技巧的階段。概括階段就是運用知識、發展知識的階段。懷特海雖然認為發展大致上有這樣一種節律性的趨勢,但是反對機械地看待他的理論。他告誡人們,第一,這一條節律只代表中等能力的兒童。第二,教育遠不止這麼一個周期,而是這種周期連續不斷的反覆。每天、每星期、每學期,都可以構成一個循環往複的小周期,甚至一堂課,也應該構成一個小小的漩渦周期,有它自己的從屬過程。不過,從一個周期到另一個周期,每次循環總有所不同。第三,不要過分誇大三階段之間的界限。從前一階段過渡到後一階段,當中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和痕迹。教學安排既要符合發展的節律性,又不能死守著關於發展的錯誤的心理學理論。為了防止這一現象的產生,懷特海提出如下改進意見。第一,學科排列的順序要符合發展的節律性特點。第二,不同的發展階段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浪漫階段---自由、發現、探索;準備階段---主要是訓練;概括階段---自由,自如的運用。自由和訓練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教育從自由開始,經過訓練,又走向更高層次的自由。與過往的都探討過兒童心理發展教育家如盧梭、赫爾巴特相比,第一,懷特海的節律性原理強調了心理發展有階段性,是各種大小不一的周期不斷循環往複、內容更新的過程。這種開創了教育史上的先例。他的觀點更能體現一種運動變化的思想。第二,運用這一原理,懷特海較為妥善地處理了教育中自由和訓練的關係。他既強調兒童的自由、興趣和主動性在教學中應有的地位,又充分肯定兒童接受訓練,掌握知識的必要。這樣就避免了一些教育家常常要犯的各持一段的錯誤。(對我們今天的教學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4、課程設置的「統一」和「集中」原則統一,即強調各門學科相互聯繫,協調統一。集中,即由於學校教育的時間有限,所以課程的設置以及教材的編寫,都應該少而精,突出重點。5、普通教育與專門教育的有機結合6、大學教育的目標懷特海沒有從教學或科研的角度分析大學的性質,而是另闢蹊徑,認為發揮想像力是大學的根本作用。出人意料,別有新意。大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懷特海認為:第一,理論要與實際建立密切的聯繫。第二,教師本人要有想像力。第三,要注重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第四,要建立一種學術自由的氣氛。7、藝術和美學教育懷特海從社會和個人兩方面分析了藝術和美學的價值。三、關於懷特海教育思想的研究和評價西方教育理論界在論述懷特海教育思想的時候,對兩方面的問題分歧較大。第一個問題是,懷特海的有機哲學與教育理論的關係。誰先、誰後。數學---自然哲學---有機哲學。第二個問題是,懷特海的教育思想應該屬於現代西方教育思潮中的哪一個流派。進步還是傳統?兩者皆有?作為教育理論家,懷特海教育思想的價值在於:強調學生的自我發展和智慧訓練,反對傳統教育向學生傳授死的知識和無活力的概念;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的學習心理過程,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要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尤其是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較為辨證地論述了知與行、自由與訓練、普通教育與專門教育之間的內容聯繫,等等。這些不僅在當時,對於我們今天的教育改革也不乏啟發和可供思考之處,這是懷特海作為一位著名的教育的價值所在。勿容置疑,由於歷史的限制,懷特海的教育思想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對體育和德育不夠重視(或者是研究的不夠,而非不重視);對一些教育問題的論述過於抽象和空洞,教育理論中宗教色彩比較濃厚。這些消極的方面也無損他的貢獻和偉大。《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布魯納一、簡介傑羅姆·西摩·布魯納(1915---)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學科結構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他興趣廣泛,在許多研究領域內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從多種角度,採用多種方法,對人的心理和教育進行探討,發表了200多篇有關心理和教育的科學論著。他的教育思想對美國60年代以來的教育改革產生很大的影響,是美國在教育理論上具有卓越貢獻的思想家之一。早期對知覺和思維的研究多數是在實驗室環境里進行的,後期對兒童的認知發展與教育的研究卻是在現實的學校環境中進行的。對布魯納心理和教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結構主義者列維—斯特勞斯、皮亞傑、喬姆斯基等人的結構主義方法影響布魯納按照結構主義表達知識觀,提出「知識結構」教學原理,闡述「結構課程」論等。二是格式塔---認知心理學派的前輩,科勒的頓悟說、勒溫的場論和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吸引布魯納捲入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並付諸教育實踐。三是教育史上許許多多有才華的先輩的教育思想影響布魯納的研究工作和思想。譬如裴斯泰洛奇、桑代克、杜威、蒙台梭利、蘇格拉底、盧梭等。二、認知、發展、教育統一的教育觀他從信息加工的角度對人的認知學習作了新的解說:一方面肯定人的認識的主觀能動性,指出人的認識過程是通過知覺、發現、再認、想像、判斷、記憶和思維等過程而獲的知識、保持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個體的認知力量或智慧的一種「從內而外」的心理過程;另一方面,強調社會文化對人的認知發展的決定作用,指出教育是轉換隻是形式並引導人們的學習活動的「從外而內」的過程。同時,他構想了兩者之間的橋樑-----信息加工模式。他進而闡述了學習是一種認知過程,包含知識獲得、轉換和評價三個幾乎同時發生的過程。個體的學習就是通過自己的經驗系統,對「從外而內」的輸入信息進行編碼和加工,以一個易於掌握的形式加以保存;根據這個系統採取外推、內插、轉化等方法,處理所獲信息,「從內而外」地做出推論,推出新的結論或知識;並對處理知識的方法進行評價,重新提煉已有的經驗系統,改組或擴大原有的認識結構。智慧發展動力觀,他認為,智慧發展的動力是人類遺傳和文化教育這兩種內外因素構成的,並強調人類社會文化環境是智慧發展的根本條件。「沒有文化就沒有智慧」。教育是傳遞人類文化的藝術,是促進個體智慧發展的外部因素。三、教學理論的構築布魯納認為,教學理論是規範性的應用科學,要闡明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最佳方案的法則。其一,要提供評判各種教學途徑的準繩;其二,要提供教學的理想標準及實現條件。以此為出發點,詳細地闡述了教學理論的4個研究主題及其原理、原則。1、學習心理傾向布魯納十分重視學生學習的準備狀態,認為學生有無良好的心理準備是關係到教學成敗的首要因素。他以學生在學習中作出的選擇性探索活動為線索,論述了達到學習心理傾向最優化的3個基本要求和具體措施。3個基本要求是:(1)要將教學過程中有損學習者身心的危害因素縮小到最低限度;(2)要使學習者從學習失敗的體驗中獲得最有益的教訓;(3)要盡量排除家庭、社會、種族等陳規陋俗對學習者求知慾的影響。具體措施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注意學生的探索活動的激起、維持和方向性3個方面,並研究其形成條件。學習任務既要適合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需要學生做出努力才能完成,並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促使他們進行積極的探索學習;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責任感……布魯納的學習心理傾向最優化原理旨在養成兒童自覺主動的學習態度,使之以後成為能自主和自動地思考問題的人。2、知識結構布魯納提出「任何學科的內容都可以用更為經濟和富有活力的簡便方式表達出來」。他提出最佳知識結構的3個組織原則:再現形式的適應性原則,指學科知識的呈現方式必須與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模式相適應;再現的經濟性原則,即學科內容的合理簡約;再現的有效性原則,指經過簡約的知識結構,儘可能地擁有活力------遷移,有利學生的學習遷移。他還指出,教師和教材編寫者的創造性任務,就是以某個學科現代發展水平所確定的基本觀念,把該學科的大量知識組織起來,使之系統化、簡化,並轉化為適合學習者認知學習水平的形式。(我們現在做的不就應該如此嗎?這和我們的先輩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不就是如出一轍嗎?我們的先輩就是這般的了不起,四個字就道盡了教育的真諦,永遠值得後人揣摩、遵循、挖掘。)3、教學程序布魯納認為,教學程序涉及教材的呈現方式、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並影響學習者的知識獲得和能力發展。(迄今為止,很多的教育學論著都以此為藍本。)教學程序隨多種因素而定,不是一成不變的。他認為最優化程序應該具備兩個基本要求:1、教材的呈現順序要與學習者的認知發展相適應;2,根據經濟、有效的精神確定教學步驟的大小。4、學習反饋他認為,第一,反饋要及時,要在學生將其學習活動結果與他所謀求的結果進行比較時提出來,以便幫助學生確定下一步的學習;第二,反饋要考慮場合,若學生處於心情不良狀態,教師要採取妥善的手段予以消除,然後再提供矯正信息;第三,要選擇適合學生接受能力的反饋方式。他提出要將外部的高報償轉化為內部的高報償「最適當的調整是使學習者從為外部獎賞而學習逐步返回到自己的內部需要而學習。」內在的需求、興趣、自我勝任感,而不是為了物質的獎賞或別人的稱讚。(對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行為也是如此,禮儀行為,禮儀心愿的調查中有的學生說:這是我本來就應該做的,不需要獎勵,我樂意這樣去做。)四、學科結構課程論1、學科的基本結構教什麼?------布魯納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優點:一、可以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整個學科;二、有助於記憶;三、是學習遷移的主要途徑;四、有助於縮小「高級」知識和「低級」知識之間的差距。2、學習準備觀念的轉變。解決「什麼時候開始教好?」3、螺旋式的課程組織(雖有參考的價值,但某些方面過了頭)五、發現學習法1、學會如何學習-----怎麼教。「學會如何學習」比「學會什麼」更為重要,其目的在於教給兒童解決問題的學習策略,使之日後成為獨立自主的會思想的人。2、發現學習的條件與訓練(1)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現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關鍵在於學生主動運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去思考問題,通過直覺、猜測或不斷地嘗試錯誤以推陳出新。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2)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3)注意新舊知識的相容性(4)培養學生運用假設、對照、操作的發現技巧3、發現學習的優點和局限性發現學習有四大益處:第一,發現智慧潛力;第二,增強內在動機;第三,培養學習技巧;第四,有助於保持記憶。(是對傳統教學法的突破)局限性:適用性有限,兒童無須樣樣都親自發現。(過分強調發現的知識才是真知,忽略了發現學習也有可能出現機械的無意義學習,未考慮到發現學習並不是人人適用。仍未能真正解決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係問題)六、理論建樹及影響1、教學理論系統化的嘗試2、教育心理學化的推進3、教育理論的發展《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塗爾干一、生平簡介埃米爾·塗爾干(1858-1917)是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和社會學奠基者之一,同時也是法國「經典作家」和社會學創始者之一。在社會學史上,他的貢獻是無可爭議的。他確定了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并力圖示社會學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從而使社會學在人文科學中取得相對獨立的地位,他自己因此也被視為「社會學的真正奠基者」,或被稱為「法國正統社會學的開創者」。在教育史學上,他先以教學活動,然後又以著作對法國教育學產生影響。在教育社會學方面,歐美學者至今仍將他稱為當代歐美三大學派之一,即功能主義學派的鼻祖。他幼年喪父,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慘敗,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愛國意識。他一生勤勞而具奉獻精神。在他的教學活動中,教育學方面的活動幾乎達到三分之二。他的著作頗豐,僅專著就有而是多種,他最重要的教育學著作有《教育與社會學》、《道德教育論》、《法國教育學的演變》,他畢生奉獻與社會學和教育學,在法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去世後作為第一位社會學家被法國政府追認為國家研究院院士。二、社會學理論1、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事實2、客觀性是科學的出發點----在科學研究中排除成見。----根據社會事實的外部共同特徵下定義。----客觀地觀察事物的外部特徵。二、教育學說(作為社會學家來談教育)教育的功能在於使個體「社會化」與「專門化」塗爾干對教育得出了這樣的定義:教育是成年一代對社會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年輕一代所施加的影響。其目的在於,是兒童的身體、智力和道德狀況都得到激勵與發展,以適應整個政治社會在總體上對兒童的要求,並適應兒童將來所處的特定環境的要求。三、個體社會化是社會和個體的共同需要雖然個體社會化是為社會所要求的,但從個人來看,這種社會化也是必需的和自己所期望的。這是一個重要的觀點,概括了當代社會學的研究成果。四、教育活動有著廣闊的天地塗爾干:「教育工作並非是模仿性勞動,而是時代精神的記載。」《外國教育家評傳》作者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巴格萊一、簡介威廉·錢得勒·巴格萊(1874-1946)是美國現代著名教育家、要素主義教育流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二、對進步教育的批判20世紀初,以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為基礎的進步教育開始在美國廣泛流行,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進步主義者號召用「新教育」取代「傳統教育」,要求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並加強學校與家庭、社區以及兒童日常生活的聯繫,這是對傳統的形式主義教育的批判,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進步主義誇大了傳統教育的缺點,完全否定了以前傳統教育中的合理因素,片面強調和任意誇大了兒童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從而將傳統教育的合理因素同形式主義的教育方法一起拋掉了。進步主義者採取了一些連杜威本人都難以接受的基金措施,致使美國學校秩序混亂,教育質量嚴重下降。巴格萊再也不能保持「平衡」和「穩健」了。為了批判進步主義的教育理論,保持和發揚傳統教育中的合理因素,拯救美國教育,巴格萊等要素主義者建立了一個教育團體---要素主義者促進美國教育委員會。巴格萊成為這個組織的「領袖」。他們認為進步主義推行的一套無目的、不系統的課程和無紀律、無教師指導的教育活動,降低了美國中小學的教育質量,破壞了傳統的社會文化的穩定性,造成了社會危機,並降低了人們對教育能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儘管巴格萊和進步主義展開「激戰」,但他並不完全否定進步教育,他對進步主義的某些方面是肯定的。他還多次表示同意杜威的某些學說,並贊同他的某些建議,並沒有因為理論上的分歧和論爭影響對杜威的敬仰。三、論學校教育1、論教育目的「從最廣義上來說,教育就是傳遞人類知識的過程,並將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永久保存下來。」教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儘可能地保護面對伴隨無法預言的變化而來的危險和社會和個人,是個人去適應環境。學校應促進人們對知識本身價值的重視,並教給學生為成人社會的成功所必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2、論課程與學習在巴格萊看來,學校的課程計劃必須保證學生能夠學到讀寫算基本技能、現代和古典語言、文學、歷史、數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應該設立精密的、要求嚴格的科目。而且各門學科,特別是那些難度高的課程的講授順序和設置年級應當是共同一致的。他提倡」刻苦學習」,強調興趣。認為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應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的意志。3、論教育過程與心智訓練方法他認為教育過程是傳遞種族經驗的過程,也就是統覺的過程。教育過程的方式有兩種方式,間接的、教導的方法和直接的、發展的方法。他認為學校不應放棄心智訓練方法。他強調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應當使學生確信自己是一名發現者並真正發現真理。應該說,這種見解是頗有見地的。4、論教師巴格萊認為,教育過程的中心是教師;教育過程的主動性在教師而不在學生。應當充分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四、要素主義教育理論的特點與發展吸收傳統教育的優點,擯棄傳統教育的不合理因素。對美國以及西方教育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當前一般的教育家認為要素主義是守舊的,是要恢復到傳統的讀、寫、算的教育。有人認為要素主義是從極左的進步主義轉向極右的保守主義。其實,要素主義教育哲學已經採取了一種新的立場,已超越傳統的教育理論,而把許多新舊觀點中合理的部分加以融洽結合 ······要素主義是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大海里為美國教育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在西方教育中是有一定的積極因素的。」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實驗教育學派實驗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霍爾、梅伊曼和拉伊、比納、桑代克。實驗教育學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洲出現的以實驗方法致力於兒童和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這個流派中的一些著名的兒童學者和實驗教育學家不是沿用傳統的邏輯和統計來進行研究的。人們稱這個時期中的兒童研究運動和實驗教育學是「教育科學的開端」。霍爾(1824-1924)------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被譽為「兒童研究之父」。他提出「復演和遊戲理論」,提出應該把個體心理的發展看作是種系進化歷史的一系列復演的理論,因此被成為「心理學上的達爾文」。梅伊曼(1862-1915)------德國心理學家,主張科學實驗方法來研究教育的科學性。拉伊(1862-1926)-------德國心理學家,和梅伊曼同是實驗教育學的開創者,他倆曾一度合作。比納(1857-1911)------法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對教育和心理學最大的貢獻在於制訂了智力量表。比納是法國第一個正式使用「個性心理學」這個術語、比較完整地論述個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心理學家。愛德華。李。桑代克(1874-1949)------美國最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他的研究課題十分廣泛,包括遺傳問題、學習過程、個別差異、智力測驗、教育測量、兒童研究、成人學習、課程計劃及編製、教育管理等。桑代克是多產的心理學和教育家。他發表的論著很多,例如《教育心理學》、《教育學》、《人類的學習》,其中不少著作已經譯成中文,對我國教育界有一定的影響。(一)學習律桑代克是聯想主義心理學家,自稱是「連結主義者」。他的全部心理學說是建立在刺激-反應這一公式基礎上的。他的學習律是根據對動物學習的研究制定出來的。學習的過程就是:嘗試---失敗---再嘗試---成功。三條學習定律:1、準備律。這條規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1)一個傳導單位準備傳導時,能不受干擾,就會引起滿意的感覺;(2)一個傳導單位準備傳導時,由於受阻而不能傳導,就會引起煩惱的感覺;(3)一個傳導單位未準備傳導時,強令它傳導,也會引起煩惱的感覺。這條規律強調學習不是消極地接受知識;要有效地學習必須伴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即有某種需要。2、效果律。效果律可通俗地表現為「愉快---痛苦原則」。一個反應如果伴隨著愉快,就得到加強;如果伴隨著不愉快,就會減弱。之後,通過實驗進行了對後半部分的糾正。指出滿足感比煩惱感能產生更強的學習動機。他認為這是一條基本的學習原則。3、練習律。練習律就是指學習需要重複。要使學習有效必須使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效果。(二)課程論桑代克的課程理論有兩個基礎:一個是刺激反應和共同要素遷移說;另一個是分化教育的思想。(三)教育研究方法他主張教育科學最基本的要求是所有的教育現象和教育理論都必須有嚴格的驗證。實驗教育思想流派的特點:1、從方法論上改進舊教育,建設新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2、深入研究兒童。3、重視實驗,從實驗結果中尋找教育的途徑、方法。《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德可樂利奧維德·德可樂利(1871-1932)是比利時的醫生、心理學家、教育家。作為比利時特殊教育的先驅,他創辦過特殊兒童學校,試圖使特殊兒童獲得更多和更充實的知識。此後,他為正常兒童創辦了「隱修學校」,長期從事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創立了實驗教學制度,以「德可樂利教學法」著稱,在世界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也十分注重幼兒教育。歐洲教育家公認,作為幼兒教育家,他可以與福祿培爾、蒙台梭利齊名。在進行教育實踐的同時,德可樂利還倡導歐洲新教育運動,積極贊助「新教育聯誼會」的建立,成為歐洲新教育運動的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有:《論個性心理學與實驗心理學》、《整體化的功能------整體化現象在教學中的作用》、《情緒的發展》、《語言的發展》(1930)。他重視環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為了充分發展兒童的積極性、主動性,他的隱修學校創造了促使兒童智力、體力的道德發展以及有利於美育的教育環境------陽光充足、風景明媚、沒有圍牆,布滿植物、花圃、小徑,還有觀賞動物和水族池的場所。他認為,兒童需要了解他們所處的環境是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密切相聯的。(我們新課程,尤其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就是突出這一目標嗎?可見,前人的遠見。既然有如此多的巨人,我們完全可以迅速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沒有必要去進行這樣那樣的實驗,也沒有必要去提出這樣那樣的所謂的新理念,往往是都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從前。)在他看來,學校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這樣的學校,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他認為,在變革學校制度之前,最重要的教育問題是課程與教學的改革。他揭露了當時學校的6條弊端:(1)教學沒有或很少與兒童的各種活動相聯繫;(2)教材很少與兒童的興趣和身心發展有關;(3)科目的劃分並未注意兒童的思維過程;(4)各學科內容超齣兒童的理解力和記憶力;(5)過於注重口頭傳授的科目;(6)發揮兒童的創造性、自動性的機會太少。這些弊端導致了當時學校的落後。從今天看來,德可樂利的觀點依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新一輪課程改革也好還是前一輪的課程設計應該說都能夠避免他所說的6大弊端,注重課程和兒童的生活相聯繫,注重課程的設置應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注重發揮兒童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德育是德可樂利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的習慣有助於兒童養成高尚的道德。(教學的教育性)德可樂利重視教師對兒童的影響。對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教師應該熱愛兒童,鑽研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了解兒童的精神狀態和情感;選擇活動時,必須考慮兒童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兒童的活動和日常生活,研究如何進行品德教育等問題;尊重兒童,信任兒童,培養他們完成工作任務的堅強意志和為小組、為團體、為社會服務的互相合作精神;善於培養兒童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教育兒童懂得紀律是活動和工作需要的結果;培養兒童辨別好壞的能力和善惡的觀念,啟發兒童在活動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鼓勵兒童發揚優點,改正錯誤;在教育兒童樹立信念和理想時,要克服純粹個人主義傾向;密切聯繫家長,使家長與學校配合,謀求對兒童品德教育的一致性。德可樂利在教學法方面也很有研究。他提出了「整體化」這一術語,他認為教學要適應兒童的各個發展階段。例如,在讀寫算的教學中,他提出,在閱讀的初級階段,應該利用觀察、聯想、表達的整體化心理程序進行教學。德可樂利名揚國外,他的的教育學說的影響是廣泛的。《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杜威一、生平活動和著作約翰·.杜威(1859--1952)是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和評論家。父親是農民,後來當雜貨商。8歲的杜威,進入一個地區學校,接受傳統的強迫記誦和讀、寫、算的教育。這為他後來反對傳統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16歲的杜威進了佛蒙特大學。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體系形成經歷了不斷變化、不斷修正的過程。「我似乎反覆無常,有點像變色龍,屈從於一個接一個不相同甚至不相容的影響;多方設法從中吸取一些東西,而又力圖把它在某種程度上推向前進,使它在邏輯上和先前學過的東西融貫起來。」畢業後,杜威當過中學教師。1882年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學習研究生課程。曾經從黑格爾主義轉向工具主義。後在密執安大學任教、芝加哥大學任哲學、心理學和教育系主任。講授過系列的、大量的課程。他還每年到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上一、二門課。他在芝加哥大學期間,寫出了不少重要的教育理論著作,如《我的教育信條》、《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教育上的道德原理》都是有關實驗學校(對新的教育理論和實際進行有效檢驗的學校)的工作綱領、內容、進程和總結的。他的《我們怎樣思維》對中小學教育實際發生深刻影響,立即被認為是教育文獻中的優秀著作。他和女兒合作寫了《明日之學校》,而《民主主義與教育》則是他多年來對哲學最充分的闡述。《一個普通的信仰》、《價值論》、《人的問題》、《自由與文化》、《經驗與教育》,《藝術即經驗》是他對美學的一個重要貢獻。《經驗與教育》(1938)是杜威晚年一本重要的教育著作,是由於進步教育受到種種非難,他為進一步闡明自己的教育哲學而寫的。二、哲學與教育理論哲學的目標和價值不在於尋求永恆的普遍的實在,以致脫離現實生活,而是把應用在物理和生物現象上的科學方法,推廣應用到社會和人生的事務上去。這是杜威實用主義哲學所持的關於哲學研究的特殊目標和方法的觀念。這一點,他在《哲學光復的必要》一文中,他說得更多清楚:哲學必須停止成為「研究哲學家的問題的手段」,而要成為「哲學家所提出的研究人的問題的方法」。他認為,教育是檢驗哲學理論最重要的陣地。他宣稱,他所提出的哲學可以稱為經驗的自然主義,也可以稱為自然主義的經驗。強調經驗與自然的連續性。針對古典哲學(包括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存在的問題,根據上述觀念的操作性,強調認識過程中的知與行的關係,並把它廣泛地應用於學校工作的實踐,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中核心的東西。「我的教育理論後面有一種思想,是頗為抽象的知和行的關係的理論。我的學校工作把這個理論轉化為生動得多的理論。我的思想發展中早就達到一種信念,即所用的方法和達到目的的兩者有密切的和不可分割的聯繫。」三、教育即生長杜威宣稱:「教育即生長」,「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用教育的術語來說,就是(1)教育過程在它自身之外無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改組、不斷改造和不斷轉化的過程。」由此可見,生長的概念在杜威教育理論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他重視習慣,重視學生的本能,重視兒童的適應能力和首創精神。他對教育的結論是:「因為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在它自身之外,沒有別的目的。」學校教育的價值、標準,就看它創造繼續生長的願望到什麼程度,看它為實現這種願望提供方法到什麼程度。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他對當時流行的預備說、開展說、形成說進行了批判。把生長和民主主義概念以及教育目的結合在一起,是杜威教育理論的一個特點。不管杜威說什麼生長只是更多的生長而不是任何其他的東西,事實是,他所尋求的教育目的,歸根結底,是從屬於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而且力圖為這個現實服務的。四、課程和教材杜威反對課程以孤立而不是相互聯繫的形式提供給兒童,主張科學的內容和科學方法的應用。五、思維和教學方法「方法的問題最後可以歸結為兒童的能力和興趣發展的順序問題。提供教材和處理教材的法則就是包含在兒童自己本性之中的法則。」這是杜威針對學校中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形式主義現象,主要從心理學方面對「方法的性質」所作的闡述。他指導這他後來的教學方法原理的發展。杜威重視思維的發展,提出思維就是在所做的事及其結果之間正確地、審慎地建立聯結。他認為思維就是在「這兩端」之間進行。這兩端之間包括五個步驟:(1)陰暗的情境;(2)確定疑難究竟在什麼地方;(3)提出問題的種種假設;(4)推斷每個階段所涵的結果,看哪個階段能夠解決這個困難;(5)進行實驗、證實、駁斥或改正這個假設。關於方法,杜威指出,重要的是,思維就是方法,就是思維過程中明智的經驗的方法。因此,教學法的要素與思維的要素是相同的。這些教學法的要素是:「第一,學生要有一個真實的經驗的情境------要有一個對活動本身感到興趣的連續的活動;第二,在這個情境內部產生一個真實的問題,作為思維的刺激物;第三,他要佔有知識資料,從事必要的觀察,對付這個問題;第四,他必須負責一步一步地展開他所想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機會通過應用來檢驗他的想法,使這些想法意義明確,並且讓他自己去發現它們是否有效。」六、學校與社會《民主主義與教育》第一章開章明義就指出::「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教育乃是社會生活延續的工具。」在教育過程中怎樣協調個人和社會的關係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問題」。他一直強調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兒童個人的完全自由和自我表現。七、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實用主義的巨人」!1930年巴黎大學授予杜威榮譽博士時,稱杜威表現了最深刻、最完全的美國精神。克伯屈:據我看來,他是世界上未曾有過的最偉大的教育家。雖然不一定確切,但也足以看出杜威的地位。杜威1919年4-5月先後在上海、北京、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沿海城市發表演說,主要內容有《社會與政治哲學》、《教育哲學》、《倫理學》、《現代教育趨勢》等。杜威在中國旅行了13個省市,與1921年7月11日回國。對中國教育界影響深遠。《民主主義與教育》曾作為一些高等學府的教育哲學課程的教科書,陶行知吸取了杜威教育理論中有益的東西,加以改造,應用於中國。在當時,發揮了積極的、進步的作用。《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愛倫·凱這是《外國教育家評傳》介紹的第一位女性。她叫愛倫·凱(EllenKey ,1849--1926)是瑞典著名的作家、婦女運動活動家和教育家,也是20世紀初期歐洲教育革新運動的思想先驅。她提倡自由教育理論,熱愛和尊重兒童,注重兒童的早期教育,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倡導理想的家庭,強調家庭及父母在兒童發展和教育中的作用。特別是她於1920年出版了《兒童的世紀》一書,明確提出了實現教育改革的「20世紀將成為兒童的世紀」,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她提倡自由教育理論,她論述了教育的作用,認為教育是社會問題之一,闡述了教育、環境和遺傳在人的形成與發展中的相互作用,強調要把兒童培養成有用的社會成員。她闡述了自由教育的基本原理,認為人是性善的,十分重視培養兒童的獨立性、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她闡述了自然後果教育和關於體罰的觀點,她說,自然後果教育的精華在於避免對兒童的行為進行直接的干涉,而傾注全部注意去調節兒童的環境,從旁觀察,讓兒童接受自然後果的教育,但她並沒有把自然教育方法絕對化。她深刻論述了體罰的危害性,並從理論上進行了論證。她重視兒童在各種活動中受教育,在實際生活中經受磨練,從而獲得與實際生活一致的體驗,並養成各種能力(當然,她過於強調的是直接經驗,而忽視了社會的間接經驗的重要性,因而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她還提出將所有的形式的生活、課程、活動、藝術等聯繫起來,並將這些素質聯成一個整體的「整體化教育」思想。她強調男、女合校,共同學習是社會生活的需要。在對家庭教育的論述中,她強調母親在兒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她認為良好的家庭氣氛是使兒童獲得良好教育的主要源泉。家庭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場所。家庭不僅是兒童到學校學習的預備室,而且本身也是一所學校。愛倫·凱很重視榜樣在兒童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她認為,父母應了解和尊重兒童的種種歡樂和興趣,種種活動和活動的時間,像對待成人一樣,誠懇和信賴地對待兒童。在幼兒園教育中,她認為,幼兒園教育充其量只不過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和輔助。這顯然是不足的。在對學校教育的論述中,愛倫·凱認為,學校必須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把學生作為各個個人來看待,而不是把他們作為班級來看待,這是學校使年輕一代得到真正的培養,使他們身心得到發展和獲得快樂幸福的必要條件。她主張取消班級授課制、考試製度和獎懲辦法,每班12名9---16歲的學生,按照學生的興趣和稟賦分組教學,甚至個別施教。學生對學習的科目、方法和時間有充分選擇的自由。她提倡天才教育,同時又考慮一般教育的雙重目標。在她看來,教學的目的在於使學生提高求知慾望,能自己獲得知識,形成概念,提出獨立的見解。她主張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尖銳批評註入式教育。她也重視通過教學培養兒童的理想、意志、情操以及各種能力。她提出的從兒童在教育過程中形成的心理素質來評價教育的效果這個見解,是很有價值的。她主張廢除教科書,盡量讓學生閱讀原著、讓學生到廣闊的校園感受美、戶外自由運動的體育最有價值、學生要參加手工藝和園藝訓練。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上,她說道,「教會學生自己去觀察,自己去解決問題,自己去利用書籍、字典、地圖等學習的輔助手段,自己去開闢克服苦難通向勝利的道路,從而能以廣闊的視野和不斷增強額能力作為自己辛勤勞動的精神報酬。」她倡導熱愛兒童,形成適合兒童的教學方法,能正確運用批評和鼓勵來評價兒童。愛倫·凱是瑞典的教育改革家,推動了對兒童問題的研究。她的許多理論對今天的教育仍有借鑒作用。但是,她的教育思想中也存在著偏激和片面的缺陷,有的想法不免有流於空談而難於實行的弊端。不論如何,愛倫·凱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在世界教育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她不愧為一位傑出的女性!一位女教育家!《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富蘭克林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1790)是美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他曾經以自己的電學實驗和發明避雷針而聞名於世。在美利堅民族獨立的偉大鬥爭中,特別是在爭取國際支援的外交鬥爭中,富蘭克林建立了卓越的功勛。在教育方面,他被公認為美國文實學校運動之父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主要創立者。他創辦講讀社和圖書館,成為美國成人教育方面傑出人物。他在《窮苦的理查德曆書》中的格言,被視為美國最偉大的教育力量,在智慧、節制和勤儉等品德方面,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有著傳奇式的生涯和教育活動。他出身於並不富裕的商人家庭,他是父母的第十個兒子,他從小就接受特殊的教育,但高昂的學費使他十歲輟學幫助父親干油燭和煮皂生意。從結束正規的學校學習之日起,他開始接受一種新的教育------自我教育,他在哥哥的印刷廠力閱讀了很多很多的書,洛克、蘇格拉底、色諾芬、馬瑟走進了他的生活,彌補了正規教育短暫造成的缺陷。他為自己制訂了一個道德完善計劃,並付諸實施。他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他多才多藝,兼有研究基本科學原理的濃厚興趣和發明的才能,他的閃電的研究使人們擺脫了迷信的傳說,利用自己的平板電容器解釋了萊頓瓶的原理,建立了電現象的第一個理論,創造了許多電學上的專門辭彙,如正電、負電、電容器、充電、放電、點擊、電樞和電刷等。他發明了避雷針。被譽為「電學上的牛頓」。他發明了玻璃樂器,83歲那年雙焦距眼鏡,設計了「富蘭克林」火爐。他遇事尋根究底、勇於探索,成為那個時代最先進的科學家。他建立了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他熱衷與現世而講求實際,他發現實在、誠摯和正直是生活幸福最重要的東西,無神論是有害於道德的,只有自然宗教才是真正的宗教。在認識論方面,他接受英國的唯物主義經驗論的影響,同時有添上一些始具美國特色的哲學主張。在社會發展觀方面,他是一位二元論者。一方面,他認為物質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槓桿,另一方面,又認為道德進步亦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他最關心的問題是,在物質進步的同時,是不是伴隨著道德的進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是富蘭克林世界觀的另一個重要內容。《窮苦的理查德曆書》和《給年輕商人的勸告》明顯地反映出富蘭克林思想中禁欲主義與功利主義結合的特徵。他的教育理論是唯實主義的教育理論。他的生活哲學和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方向緊密相關。在他看來,教育是一個生活過程,不僅是個性發展的過程,也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他提出了(一)改革學校教育的必要性。(二)文實兼重的課程計劃。他最崇敬並受到重要影響的人物是約翰。彌爾頓,其次是另一位教育家洛克。富蘭克林的課程計劃豐富而開拓視野,含圖畫、算術、幾何、演說、邏輯等20多個科目。富蘭克林課程計劃的第一個特點表現在語言學習方面。提出用英語作為教學用語,還把眾多的現代外國語引進了中等教育。第二個特點表現在重視數學和自然哲學。第三個特點表現在重視和強調歷史學習。第四個特點在與批判古典主義教育,打擊其在中等教育課程中的壟斷地位。(三)文實學校的管理。他創辦了文實學校,這是劃時代的創舉。它適合了北美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美利堅民族解放鬥爭的需要,對美國的中等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實學校的出現是美國中等教育從拉丁文學校轉變為現代中學極其重要的第一步。它既繼承了拉丁文法學校重視理論課程的傳統,也突出了實科課程的地位,成為拉丁文法學校與公立中學之間的橋樑。總而言之,富蘭克林的影響是十分廣泛的。《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烏申斯基一、生平簡介康斯坦丁。德米特列維奇。烏申斯基(1824-1870)是俄國著名教育家。他熱愛教育事業,長期從事學校教育工作,在實踐中對學校的生活制度與教育和教學工作進行了改革。他十分重視教育理論的研究,從教育的民族性原則出發,對道德教育和勞動教育、教學論、教育科學和師範教育以及女子教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撰寫出巨著《人是教育的對象》以及其他許多教育論文,確立了具有民族性和民主性的教育學體系。他編寫了《祖國語言》和《兒童世界》兩本著名的教科書。人們稱他為「俄國教師的教師」以及俄國國民學校和教育科學的奠基人。莫斯科大學1844年授予他法學碩士學位。23歲被任命為代理教授。他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活動曾受到當局的監視,受到警察的迫害。先後在外國宗教事務院擔任職務、在孤兒院擔任俄語教師、在斯莫爾尼貴族女子學院擔任學監職務,曾被驅逐到瑞士、德國,後期深受沙皇政府的迫害之苦。二、論教育的民族性原則烏身斯基非常重視、強調教育的民族性原則,把它作為整個教育學體系的統一基礎。其民族性原則主要體現下面幾個主要特徵。1、教育應該是人民的。2、教育應該給兒童以實用的知識,同時發展他們的智能,並使這些知識能與生活聯繫起來,為全體人民謀福利。3、祖國語言在人的成長中佔中心地位。4、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道德高尚的人。5、應該保證女子和男子一樣受教育。6、凡是抄襲同人民格格不入的外國教育制度和經驗並將其運用到教育實踐中,而不根據民族性思想的精神批判地加以改造,都是不容許的。三、論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和勞動教育1、論教育目的烏身斯基指出:「完善的教育能夠使人身體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廣泛的發展。」這就是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完美的在身體、智力和道德方面和諧發展的人。2、論道德教育在烏申斯基的教育體系中,道德教育佔了極重要的地位。他說:「我們大膽地提出一個信念:道德的影響是教育的主要任務,這種任務比一般地發展兒童的智力和用知識去充實他們的頭腦重要得多。」人在智力上應該是發展的,而在道德上應該是完善的。為了「把人培養成一個人」,烏申斯基認為教育者應該注意幾點:根據民族性思想培養兒童對人及其使命的正確觀點;培養兒童首先對學習及其目的與任務抱嚴肅而認真的態度;一切教育工作都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教師要根據深入研究兒童心理發展所獲得的資料採取行動,並對他們抱有堅定的信心和樂觀的態度;整個教育必須在教師系統而直接的指導下進行;學校不僅永遠要擔負起為兒童傳授知識的責任,而且首先要擔負起培養他們崇高道德品質的責任。學校領導者和所有教師必須對兒童採取一致的態度;根據教育學的要求建立學生集體,並且使這個集體的生活受到學校和教師的合理指導。(強調友愛的集體對學生影響的作用);學校、家庭和社會在教育兒童的整個過程中,必須採取一致的態度。烏申斯基強調應當培養兒童這樣一些道德品質:愛祖國,具有人道精神,誠實,有自尊心,愛勞動,有責任感、紀律性、審美感、堅強的意志與堅強的性格。他認為,這些道德品質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補充、互相制約的。對於道德教育,烏申斯基提出如下方法。第一,通過教育進行德育。第二,通過教師的個人榜樣進行道德教育。第三,通過自覺性為基礎的信念,進行教育感化。第四,運用預防、獎勵和懲罰手段進行教育。3、論勞動教育。烏申斯基把勞動和勞動教育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他深入而全面地論證了勞動在培養和諧發展的人方面心理意義和教育意義。(對於勞動教育的有些觀點也是落後的。)四、教學論學說在烏申斯基的教育思想體系中,教學論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他認為,教學論是教育學課程的「一半」,是「教學的科學」。他不僅提出,而且在理論上解決了教學論方面的許多最基本的問題。1、教學論的一般原理他提出學習是勞動,是腦力勞動。他要求使學習永遠成為沿著一定方向克服困難的過程。他寫道:「當然,當你對自己的功課很有興趣時,你就不用擔心兒童會厭煩,但是,你要記住,學習上並不是一切都會很有趣的,而必定會有而且也應當有一些枯燥乏味的東西。你要養成兒童習慣於不僅做他感興趣的事,而且做他不感興趣的事------使他們以完成自己的任務為快。你再準備著使兒童走向生活,但是,實際上生活中並不是一切任務都是很有趣的。如果對年滿10歲的兒童,你還是鬧著玩似地教他,那麼,他以後碰到認真的、有時竟毫無一點趣味的學習任務時,簡直就是在經受可怕的災難。」強調生動的語言、直觀的手段、對照和比較,引導學生從不知到知。2、教學的心理學基礎烏申斯基認為,心理學和生理學是教學的科學基礎。他深入研究過注意、記憶、思維等方面的規律,並指出它們在教學過程中的正確運用。注意注意不僅是學習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內容。「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從外部世界進入意識中的一切,都必定要通過這個門戶;所以,學習的時候,任何一個字也不能繞過這個門戶,否則就不能進入兒童的心靈。顯然,教會兒童把這個門戶敞開是首要的事情,能夠這樣,一切學習就有了成功的基礎。」記憶思維意志3、教學原則這些原則並非之前沒有,他的功績在於,從全新的角度提出這些原則的許多原理,並對它們作了全新的闡述,對教學論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其一,自覺性和積極性原則誇美紐斯、裴斯泰洛奇、赫爾巴特等人都論述過自覺性和積極性原則。而烏申斯基進一步提出,教材本身必須是「明晰」的,教師傳授知識應是「清楚」的,學生掌握教材時要充分發揮積極性和「獨立性」。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是積極的。其二,連貫性原則(知識的系統性原則,知識的連貫性、教師講授的連貫性、教學工作的系統性)其三,直觀性原則其四,鞏固性原則4、教科書的編寫五、論教育科學和教師1、論教育科學蘇聯教育界公認烏申斯基是俄國教育科學的創始人。烏申斯基認為,教育是非常複雜的事業,「不能拿教育者所加工的活生生而有組織性的人與建築工程師所加工的死板的材料相比。」要使教育工作有成效,教育者除了耐心、天賦才能和技巧之外,還需要有專門的知識,那就是教育學的知識。他還強調指出,哲學應該是教育學的基礎,並貫穿在教育學的各個部分中。2、論教師烏申斯基十分強調教師的作用,認為教師是在影響學生人格、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認為作為教師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品質。第一,教師不僅應當進行教學,還應當進行教育;不僅是一個教師,而且是一個教育者。第二,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以高度的責任感來對待這個偉大的事業,絕不要辜負學生家長和人民的莫大信任。第三,教師必須有教養,熟悉自己的業務,經常關心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育技巧。第四,教師要有心理學知識,了解心理學的規律。烏申斯基還要求大學要設教育系,教育系應開設教育學、教育史、心理學和教學法等課程。六、在俄國學校與教育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烏申斯基是俄國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對於俄國學校和進步教育思想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堅決反對沙皇政府專制的教育政策,嚴厲批判把西歐教育制度移植過來的做法,建立了以民族性原則為基礎的教育學體系。他是俄國國民學校的奠基者。他強調學生首先要學習本民族的東西,他是俄國師範教育制度的創始人。俄國,蘇聯政府在他逝世75周年時在列寧格勒建立了他的紀念碑,並頒發烏申斯基獎章、獎金給全國成績卓著的優秀教師,出版他的書,凡是他工作和生活過的師範學校都以他的名字命名。烏申斯基不僅屬於過去的時代,而且繼續活在我們的時代里。《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歐文一、生平和著作羅伯特。歐文(1771--1858)是19世紀英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資本主義社會還很不發達的最初時期,無情地揭露並尖銳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主張廢除私有制,幻想建立理性的社會制度。為此,他提出了性格形成學說,強調人的性格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教育人就是形成他的性格。他很重視教育,以工廠制度為起點,提出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儘管歐文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帶有「空想社會主義」的色彩,但它為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說的誕生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財富。著作:《新道德世界書》、《自傳》、《新社會觀,或論人類性格的形成》二、性格形成學說及教育的作用他認為,人具有各種官能,通過自己的感官從周圍世界中取得各種知識。歐文從機械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出發,研究了環境與人的性格的關係。認為人的性格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後天所處的環境中形成的。他強調說,人是由他們降生以前和以後那些不受他們控制的環境所塑造的。在他看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具備成為人的一切素質。每個人一生處於什麼樣的環境,有什麼樣的境遇,就像順應自然規律那樣萬無一失地成為什麼樣的惡人。如果他為邪惡的環境所包圍,他的思想和行為也一定非常低劣;如果他一生所處的環境是優良的,他的思想和行為就一定是健全的。歐文寄希望與教育改變制度。因此,歐文所指的環境雖然也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但常常指的是教育。他說:「教育人,就是培養他的性格」,「人可以通過教育養成任何一種情感和習慣,或任何一種性格。」可見,他對教育的重視,他尤其重視兒童教育。歐文的性格形成學說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批判了神學家們宣傳的「原罪說」,還批判了英國僧侶階級鼓吹的性格形成的「自由意志論」。這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是他從事社會改革和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歐文的社會改革和教育實踐活動中貫穿著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這是歐文對大機器生產條件下生產的教育發展趨勢的真知灼見。四、幼兒學校理論歐文詳細地規定了10條對幼兒學校的指導原則,對幼兒學校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途徑都作了具體的規定,今天讀來仍不無裨益。五、結論歐文的教育思想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質,在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誕生之前,歐文是最傑出的。由於歷史條件、階級地位以及社會觀的局限,歐文的教育思想必然帶有純粹空想的性質。但他「終究是屬於一切偉大的智士之列的」,他「天才地預示了我們現在已經科學地證明了其正確性的無數真理。」《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第斯多惠一、生平與教育活動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威廉。第斯多惠(1790---1866)是19世紀德國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長期的教育實踐基礎上,繼承和發揚了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創造性地探討了教育的基本原則,並提出了許多頗有價值的教育原理和教學細則。1808年,第斯多惠從拉丁學校畢業後,進入了赫爾朋大學學習數學、哲學和歷史。一年後轉到杜賓根大學,學習了三年,於1881年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813年,第斯多惠應聘到法蘭克福市模範學校任教。1818年,第斯多惠應邀到愛北非特拉丁學校擔任教師兼副校長。1820年,第斯多惠又應聘在萊茵省梅爾斯市剛成立的國立師範學校任校長。1827年,第斯多惠創辦專門的教育刊物《萊茵教育雜誌》,並一直擔任主編,直到去世為止。1832---1847年,第斯多惠被聘為柏林師範學校校長。1832年11月,第斯多惠在柏林建立了「教育學協會」。為幫助教師提高教育科學理論素養,第斯多惠於1835年發表《德國教師教育指南》,詳細地論述了教育和教學的基本原則以及許多具體細則。此書多次再版,受到廣大教師的熱烈歡迎。1857年,第斯多惠發表了《教育理想與可能性》一書。總結了作者自己的教育活動經驗。1858年,第斯多惠被柏林教師選為普魯士眾議院議員之後,更廣泛地開展教育活動,多次利用眾議院的講壇提出有關教育改革的看法和建議。二、論教育的基本原則在第斯多惠看來,教育的基本原則與教育目的是密切聯繫的。第斯多惠說,通過教育發現自己活動和意向的基礎,並確立自由選擇的原則、培養和發展對真、善、美的熱愛和為實現真、善、美而竭儘力量的主動性和信念,應是一切人唯一、崇高和永恆的理想。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上述的「全人」。反映了資產階級的進步要求。第斯多惠根據上述所謂「全人」的教育目的,一方面繼承和發展了盧梭和裴斯泰洛奇關於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思想,強調應當把遵循自然看作廣義教育最主要的指導原則;另一方面又認為,只講教育自然適應性原則是不夠的,應該補充教育的文化適應性原則。這樣,第斯多惠就在教育基本原則問題的探討上,獨闢蹊徑,勇於創新,突破了前人已有的觀念。第斯多惠認為,整個人類,每一個民族,每一代人,總是處在某種文化的一定階段。既應將這種文化看作是前輩人留下的遺產,也可以視它為歷史發展的產物。任何後一段的發展都與以前的發展相聯繫,都存在著繼承性。所以,當代的文化又是後來文化賴以發展的基礎。第斯多惠的局限性在於,他未能進一步看到一定的經濟關係是一定的社會文化發展的基礎;也未能明確地認識到每一代人不僅是繼承先輩的活動,而且是在改造舊的環境,並在改造環境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自己。教育一方面要遵循兒童天性發展的規律,另一方面又要適應當代社會文化的要求,這是教育這一社會現象所必須遵循的兩個基本原則。三、以發展性教學為核心的教學理論關鍵詞:改革實驗教學理論研究編寫價值參考書教科書第斯多惠認為,教學論「就是關於教學的普遍規律和規則的科學」。他曾經提出33條教學的規律和規則,論述了最重要的教學論問題。(一)論教學任務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激發學生的能力,首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力。他好正確地揭示了知識與能力的關係,是難能可貴的。第斯多惠還指出,教學不僅要發展兒童的智力,也要培養他們具體堅定的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感、堅強的性格,形成他的個性。他認為,真正的教學應該具有教育性。在他看來,具有教育性的教學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學生本身要有學習的主動性。二是學科內容。三是教師的榜樣以及在教學中的思想傾向和情感。(二)論教學原則在第斯多惠看來,最重要的教學原則應是兩條。第一,「適應自然地進行教學」。第斯多惠一再強調指出,教學工作必須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發展水平。第二,教學要符合「認識的自然進程」。他強調直觀性教學的必要性,一再論述了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的重要性,並認為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導學生把模糊的感性觀念上升為清晰的理性知識。在教學必須符合兒童的發展水平和知識水平,符合人的認識規律的基礎上,第斯多惠詳細闡述了直觀性以及與直觀教學相聯繫的「由近及遠」、「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和系統性、複習鞏固等原則。這些原則誇美紐斯早已表述過,裴斯泰洛奇也在教學實踐中應用過,但第斯多惠的主要貢獻在於以下幾個方面。(1)用心理學和認識論對這些規則加以具體論證,進一步說明教學必須遵循這些規則,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2)儘管對教學原則和規則的分類不是完善的,但他在總結和概括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大大豐富和發展了教學的原則和規則,將它們的要求更具體化了。(3)強調指出這些規則之間的聯繫,要求不要將它們絕對化,不要孤立地運用。(三)論教學方法在他看來,任何方法,如果只使學生習慣於簡單地感受或消極地接受,便是壞的方法;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便是好的方法。「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見真理」。選擇教學方法還要考慮科目的性質,因此,實際上不可能某一類學校只採用一種教學方法。他把兒童本身的特徵看作選擇教學方法主觀方面的因素,把學科的性質和特點看作是選擇教學方法客觀方面的因素,認為「在運用可靠的方法時,主觀方面是和客觀方面完全吻合的。如果方法真正符合學生個人的天性,那末它也符合科學的本質」,選擇正確的方法時,「應當既注意主觀,也注意客觀。」四、論教師和教育科學第斯多惠認為,教師必須具有高度的知識水平。教師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就是能創造地運用教育和教學的原則與方法。在《德國教師教育指南》中,第斯多惠提出了5條有關教師的教學規則,包括力求使教學引人入勝、富有趣味、要精力充沛地教學、使學生正確地口述教材等。如何使教學富有趣味呢?他認為,一是藉助教學的多樣性;二是教師在教學中生動活潑,機警善變,精神奮發;三是教師的整個人格對學生的鼓舞和激勵;最重要的是是通過教師的教學藝術不斷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意識和情感。因此,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指出,教師的這種教學藝術,根本上取決於本身對教學和教育工作的熱愛,取決於自己的精神狀態。第斯多惠提出,不斷地自我教育,應是教師的終身任務之一。他說:「只有當他自己之力於他自己的教育和教養時,他才能是在地培養和教育別人。」教師的自我教育,不知是要不斷地擴展自己的知識,很好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以提高教學技藝,還有努力提高自己大道德修養。五、影響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49年就制定了「第斯多惠獎章」,用來獎勵優秀教師。德國統一社會黨主席皮克在授予功勛人民教師以「第斯多惠獎章」的教師代表會上說:「授予這種獎章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它將德國教師的活動和第斯多惠的偉大事業聯繫在一起。」《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福祿培爾一、簡介(主要貢獻)。弗里德里希。威廉。奧格斯特。福祿培爾(1782---1852)是德國著名學前教育家。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建立了一套幼兒園教育體系,並組織幼兒園教師的訓練,大力倡導幼兒園運動,在教育史上開創了新紀元。他在初等教育方面也進行了實踐。他實施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原則,並從理論上加以闡述。他畢生的精力獻給了幼兒教育事業,他對幼兒園的發展和學前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們稱他為「幼兒教育之父」。二、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動。十個月喪母,有後母但沒有愛,性格孤獨寂寞,有著不幸的童年。15歲當學徒,學習土地測量。1799年,在林業主的允許下,進了耶拿大學哲學院,學習自然科學和數學,後因經濟拮据中斷學業。雖然生活動蕩不安,但堅持自學。偶爾的機會,使他萌動了為教育獻身的想法。法蘭克福模範學校的校長讓福祿培爾到創辦的學校擔任了教師和校長助理工作,後擔任過家庭教師,又進大學深造,最後轉到柏林大學研修。他積极參加愛國注意的鬥爭,同敵人作戰。1861年,他創辦了一所學校------德國普通教養院。學校的建立,反映了福祿培爾無畏的民族主義精神,他的學校成為配置愛國思想的場所。他曾擔任過孤兒院的院長,解決了很多幼兒問題。1840年,福祿培爾將培養幼兒的機構命名為「德國幼兒園」,這標誌著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的誕生,主要由女性擔任「遊戲指導員」。後,幼兒園遷往馬林塔爾,福祿培爾在那工作和生活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在他看來,幼兒園就是「兒童的花園」,是幼年兒童幸福的標誌。三、哲學觀與教育的一般原理。(一)上帝是萬物的統一體。(二)通過活動達到生命統一。兒童活動本身是教育中的推動因素,因而是智力發展的基礎。為促進智力發展的創造活動比之通過語言和概念表達思想更有價值。所以,做事和各種活動是兒童生活中首要的東西。(三)論人的發展。福祿培爾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無限發展,人在其生命過程中也似連續不斷地發展的。所以,教育也應當按照兒童的本性,連續、協調地使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發展。(四)教育要適應自然。教育既要遵循自然的普遍法則,又必須順應人本身的特性。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法則,這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從教育要順應兒童天性的觀點出發,他認為,兒童的一切活動都應該由兒童個人的興趣和願望決定,並以兒童的個人力量為基礎,而不應出自任何外來的刺激。他在主張兒童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的同時,也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他強調個性的發展並不意味著在教育活動中忽視個人同集體的聯繫。他還特彆強調兒童同家庭和家庭教育的聯繫,強調家庭教育的作用。具有革新意義。四、學前教育。(一)學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福祿培爾把學前教育放在及其重要的位置。(但他過高地估價了教育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改造人類、改造社會的作用,這是不切實際的。)他特別重視家庭教育在學前兒童教育中的作用。他幼兒園的目的和任務歸結為三個方面:第一,幫助家庭解決無力照顧孩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參加適宜的活動,增強體制,訓練感官,發展各方面的力量,為進入初等學校和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第二,幼兒園應在正確引導孩子從事各種活動中,為母親們訓練照管孩子的助手,為其他幼兒教育機構訓練幼兒教育工作者。第三,幼兒園應推廣幼兒教育經驗,介紹合適的兒童遊戲以及合適的遊戲手段,包括玩具、適合於兒童的遊戲內容和遊戲方法。(二)遊戲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的作用。福祿培爾十分重視遊戲在兒童創造力的發展。他闡明了遊戲對於兒童發展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強調了遊戲在學前教育中的獨特地位。他強調,遊戲是人在早期發展階段上最純潔的精神產物,給人以歡樂、自由、滿足。遊戲直接影響兒童的生活和教育。他制定了一個完整的遊戲體系,這是他的巨大功績。(他的上帝的本源卻充滿宗教的神秘色彩)(三)「恩物」及其遊戲和作業體系。為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福祿培爾設計了一個從簡單到複雜、從統一到多樣、循序漸進、合乎邏輯聯繫的遊戲和作業體系。他稱之為「恩物」,意指上帝的恩賜。他設計了如下6種「恩物」。第一種由各種不同顏色的柔然圓球構成。第二種由木製的圓球、立方體和圓柱體組成。。。。。。期望用遊戲來實現他的教育理想。五、論學校教育他認為,對於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主要通過發展兒童的外部感官,使他們認識事物的外部特徵。學校教育則應是兒童的認識從事物的外部特徵轉到其內部本質,要求兒童注意作為外部世界的自然和作為內部世界的精神兩方面。學校應確立四個方面的教學內容:宗教、認識自然的自然常識、促進思維發展的數學、作為人與周圍環境間的媒介物的語言。開設自然史、物理、化學、工藝學,藝術學科,重視體育,把體育放在宗教課並列的位置。強調勞動的教育作用,並把手工勞動看做是學校實現智育和德育的重要手段。選自《外國教育家評傳》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赫爾巴特一、簡介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1776--1841)是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是使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先驅。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德國教育史鮑爾生寫到:「在很長的時期里,人們把「赫爾巴特教育理論」和「科學教育理論作為同義詞。」」在近代西方教育家中,幾乎沒有哪一位象赫爾巴特一樣對許多國家的學校教育產生過如此廣泛、直接和深刻的影響。他興趣廣泛,做過家庭教師,取得過博士學位和教授資格,在很多大學任教過,他的講課深受學生歡迎。他建立過教育研究所。除了教學,他還研究心理學,撰寫了《心理學教科書》、《論數學應用於心理學的可能性》等重要著作。他生活的時期是歐洲大陸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當時,德國經濟上落後,政治上分裂,是一個封建王朝。剛剛誕生並逐漸成長的資本主義,力量雖弱,但已經成為一股獨立的力量,表現出對封建貴族專制的不滿。是充滿叛逆精神的批判時期。一、社會政治觀點、哲學思想和心理學論點(一)社會政治觀點赫爾巴特高度估計教育的社會作用。他把「可塑性」作為教育學的基本概念,認為人人具有可塑性,人人都能受教育。當時的德國兩個主要學派是自然法學派和歷史法學派。前者認為人類理性的表現是自然存在的,從法律上論證了資產階級解放的合理性;而後者則竭力反對前者,認為法的形成與發展是「國民精神」的體現,主張維護封建統治,乃至其法權,並強調論資排輩的原則和維持歷史遺留下來的正統原則的合理性。赫爾巴特的國家觀和社會觀具有溫和的自由主義色彩,介於自然法學派和歷史法學派之間,是兩者的妥協,掩蓋了階級對立,主張各種人群都應受國家的保護。他始終不希望打亂社會秩序,認為動亂會影響教育工作,從而影響通過教育使社會得到改良,因此提出維護社會秩序的思想,主張培養同情心,通過同情心來感覺相互依賴的了解。晚年時,他的政治觀點更趨保守。(二)哲學思想赫爾巴特自稱是一個實在論者。他同意康德「自在之物」存在的說法,認為物質是實在的。他同時也反對康德的先天感覺形式,反對康德關於空間與時間是主觀的說法,認為經驗中的空間與時間是不能任意改變的,只能客觀地接受,換言之,空間與時間是客觀的。赫爾巴特認為,人在認識過程中就是通過意識來反映意識以外的實在的。感知本身不能在實質上把握事物,只能顯示現象。赫爾巴特具有教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但卻沒有離開形而上學。他的哲學思想是與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德國哲學體系相悖的,是德國哲學主流中的支流。他的哲學思想沒有廣泛傳播、沒有被人研究與重視。(三)心理學論點赫爾巴特認為,心理學是一門重要學科,主張把心理學從哲學與生理學中分離出來,使它有自己的使命,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心理學史家把赫爾巴特的心理學歸為聯想注意心理學派。他認為,心靈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獲得各種感覺,並和其他事物發生關係,從而形成能夠自我保存的觀念。這種觀念是心理活動最簡單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動的基礎。他認為,在人的意識中,觀念與觀念之間存在著排斥或組合的活動。他還把「統覺」作為認知論的重要內容,並將其引用到教育科學中,把它作為教學的最重要前提之一。藉以探索學生吸收消化新經驗、新知識的途徑。他的這種統覺原理,不僅在當時,即使在今天,仍不失其重大的啟迪價值。他還斷定,人的各種心理機能都與觀念活動相關。他主張對心理現象作定量分析。第一個嘗試將數學應用於心理學研究,為實驗心理學的形成開闢了道路。赫爾巴特認為,教育者的首要科學就是心理學,並首先把心理學作為基礎理論來闡明教育學問題。教育科學的發展愈來愈證明他的這一觀點即做法是正確的。赫爾巴特在他的教育學論著中指出,作為一名教師,單單學習心理學還不夠,還應隨時注意並分析和研究兒童活生生的個性,而這一點,心理學是不能代替的。這種意見無疑也是十分正確的,可以作為每一個教師的座右銘。二、教育思想赫爾巴特始終企圖使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他把哲學(倫理學)作為教育學的基礎。他把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分為兒童管理、教育性教學和訓育三種。(一)教育目的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把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內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和「公平」五種觀念方面。(二)兒童管理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將來對兒童本身或者別人對兒童產生的危害;為了不調和鬥爭本身;最後一方面是為了避免社會參與它沒有充分權利參與卻被迫要參與的那種衝突。關於管理的措施,赫爾巴特一方面主張威脅、監督、命令、禁止和懲罰,另一方面強調權威和愛。(三)教學1、教育性教學教育性教學是赫爾巴特教育學體系的核心。在教育史上,他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概念,把道德教育和學科知識統一在同一個教學過程中。教學首先在於培養學生具有多方面的興趣,使學生具有能正確地決定意志的思想範疇。他重視教學對於道德教育的作用,也重視提高人的認識,以促進道德品質的發展。2、多方面的興趣主張平衡地發展學生的興趣,把培養興趣作為教學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把激發興趣作為教學手段。提出設置各種學科的主張。3、教學階段他根據心理學理論來論述教學階段,提出了四個教學階段:清楚、聯想、系統、方法。在這四個教學階段,赫爾巴特都細緻地考慮到了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揭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事物的規律。這個理論在當時相當有助於教師教課和學生掌握知識,是教學論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為提高教學質量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四)訓育訓育,是指「有目的地進行的培養」,目的在於培養「性格的道德力量」。遜於可以對嚴厲的管理與氣氛緊張的教學起緩衝作用,可以同管理與教學結合起來進行。二、教育思想的傳播和影響局限性:強調德育,忽略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強調觀念,沒有說明道德的階級性和社會物質生產基礎;主張體罰、停課等作為必要的措施,表現了他沒有完全擺脫封建專制的強迫教育觀念;主張聯想主義為教學的基礎,但存在某種程度的機械主義傾向;他一方面強調科學啟蒙教育,另一方面又要求兒童的宗教興趣,向兒童灌輸宗教蒙昧思想。。。。。。他的教育學說在生前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直到去世20年後,他才被奉為教育理論的權威,他的教育學說才得以廣泛傳播。在美國的影響很大,在20世紀處傳到中國。《外國教育家評傳》作者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裴斯泰洛奇一、簡介約翰。亨利赫。裴斯泰洛奇(1746-1827)是瑞士著名教育家,也是石階上享有盛名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家。他畢生致力於開拓一條走向公共教育的途徑,維護人人受教育的權利。他的最高目的,不僅是建立新的教育體制、原則和教學方法,而且要通過教育提高人民素質,改善貧苦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對社會的責任感,從而建立一個和平安寧的世界。受盧梭「自然主義」的影響,他放棄了對政治的興趣,尋求「拯救農村、教育救民」的途徑。在自己的農場開展教育實踐,開辦孤兒院。他實施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新措施,在教育史上是一個創舉。儘管遭受挫折,他堅信教育貧苦兒童的事業是可行的、正確的;堅信兒童勞動的多方面訓練是發展兒童體力、智力和道德的手段,可以使兒童獲得以後謀生的技能。但,缺乏科學的說明。他的《隱者夜語》是他全部教育原理的最早敘述,用狂飆時代的狂文體寫成,沒有嚴密的結構,知識一些驚嘆語、問題和警句。他深刻批評了當時的教育,認為教育者的責任在於發展兒童的內在能力,提高兒童的德性;教育方法就是自然的發展;實物教學必須先於文字;家庭是理想的教育場所,親子的愛是愛上帝的開始,等等。這些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它表達了衝破傳統教育藩籬的新思想,後來被稱為裴斯泰洛奇的教育信條。他做過小學教師,建立了著名的布各多夫學院,建立了師訓班。在布各多夫學院,裴斯泰洛奇把他的教育思想付諸實踐,使教育心理化的思想得到實施與逐步完善。他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探索,簡化教學方法。他寫了《葛篤德怎樣教育她的子女》一書,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原則和方法,成為19世紀初等教育的經典著作,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此書使得裴斯泰洛奇聲望大振,蜚聲國內外。二、教育思想1、通過教育消除貧窮和改造社會。他認為,教育必須成為所有人的財富,學校是改造社會最重要的槓桿之一。但實質上,他並不是從根本上推翻這個等級性的國民教育制度,他的人人受教育的概念,僅僅要求每一個人都獲得符合他社會地位的教育,也就是說,富人和窮人、貧民和貴族受不同的教育。他的功績,在於提出了初等奇偶礙於問題,他在布各多夫的教育實驗,被稱為「近代小學教育的搖籃」。2、愛的教育和家庭教育。裴斯泰洛奇熱愛兒童,尊重兒童,熱愛教育事業,是教育史上實施愛的教育的典範。「不是死亡,便是成功。我熱切的志願要完成我生命的理想,憑一股氣也好,用一把火也好,這志願必然會使我升到阿爾卑斯上的高峰」。「教育的主要原則是愛」。裴斯泰洛奇十分重視家庭教育。他把家庭教育看作是自然教育的原型、社會教育的榜樣,認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他重視母親對兒童教育的作用。他認為對兒童的教育必須從他誕生的第一天開始。母親是天生的好教師,教育孩子是母親的天職。但他過分強調家庭教育,並設想用家庭教育取代學校教育,顯然是片面的。3、人的各種能力和和諧發展。裴斯泰洛奇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使人的各種能力和諧發展。教育者必須適應自然,對兒童施加與兒童本性相一致的影響,發展兒童道德的、智力的和身體的能力,並使德、智、體一體化,使兒童的「頭、手、心」和諧、全面地發展。他認為,人是社會性動物,人的發展有社會目的的,人的各種能力的發展,乃是「人類的普遍需要」。論德育:在人的各種能力的和諧發展中,道德力量是領先的。因此,道德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關鍵。道德教育的任務,在於發展兒童積極的愛。「用說理來說服孩子們的心靈,而不求助於體罰」。他將德育與智育緊密聯繫起來,提出了教學要有教育性的要求。後來,赫爾巴特繼承和發展了他的這個思想。論智育:他反對死板的教育,十分重視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以促進兒童概念的形成。他提出了要素教學理論,簡化了教學方法,建立了讀、寫、算的基礎教學程序,擴大了智育教育內容,開設了閱讀、書寫、算術和幾何入門,以及測量、繪畫、唱歌、體操、地理、歷史和自然方面的課程。其中,音樂與史地等的課程的設置,開了時代的先聲。重視訓練兒童的心理能力從注意、觀察、記憶開始,然後訓練兒童判斷和推理。論體育和勞動教育:裴斯泰洛奇從兒童本性出發,不僅培養兒童的認識能力,而且發展兒童的行動能力,認為兒童必須具有實踐能力。他很重視勞動教育,認為通過勞動教育,可以發展兒童的身體能力、力量與智慧,使兒童獲得勞動實踐技巧,形成德性,同時懂得勞動的社會意義,培養正常的人際關係。4、教育心理化。他認為,教育者應該了解教育對象,從兒童實際出發,研究兒童,按照人的本性進行教育。他主張通過研究和實踐,尋找教學的心理根源,即自然機制的法則。這是裴斯泰洛奇教學理論的核心。他在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口號,強調把教學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從「教育心理學化」的觀點出發,裴斯泰洛奇通過教育實驗,在《葛篤德怎樣教育她的子女》一書中提出了新的教學原則,奠定了他的教學理論,為小學各科教學法作出了重要貢獻。(1)直觀性(2)連續性和循序漸進(3)自發性和自我能動性(4)慎始:第一次學習的開始,必須十分完全而正確。每一次認知活動都應以直觀為起點,有一定層次,一環扣一環,使兒童的感官能經常活動,其結果就是引起兒童的興趣,使教學具有吸引力。他強調,教學的開始就要使兒童學得完善、紮實、鞏固。5、要素教育論。裴斯泰洛奇提出,把學習分解為「要素」,即數目、形狀和語言。要素是把知覺變為知識的工具。教育者的責任在於運用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灌輸死的文字,而是首先給予學生感覺的直觀;不是簡單地重複課文,而是注重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三、在教育史上的貢獻和影響他是國民教育的先驅者,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稱他是「國民教育之父」。他是教育史上提倡與實施愛的教育的最早代表。他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係,他創辦的孤兒院和學校里,充滿著一派互相敬愛、尊師愛生的動人氣氛。這對當時的教育和教師的培養,起著巨大的作用。他提出的人的能力與力量的和諧發展和重視家庭教育等理論,在培養人的教育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他提出「教育心理化」的口號,要求教育者研究兒童,了解兒童本性,掌握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探索教學方法的簡化,以便於教育的普及與推廣。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奇是一位給人極其深刻印象的、鞠躬盡瘁與貧民兒童教育和國民教育事業的教育家。雖然他的時代已過去了一個多世紀,但是他的光輝仍照耀在他的故鄉蘇黎世和他從事教育活動的地方。蘇黎世和布各多夫聳立著他的紀念雕像。蘇黎世博物館珍藏著他留下的文化教育遺產------有關他的大量材料與著作。裴斯泰洛奇與他的教育方法的精神不僅激勵了,而且將永遠激勵著世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我的方法的形式會毀滅,但是,我的方法的精神,給人以生命的精神,將會永存。」-----裴斯泰洛奇《外國教育家評傳》2主編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康德一、簡介: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三大巨著,奠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基礎,使他成為的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是德國哲學革命的旗手。長期以來,人們往往只注意康德在哲學思想方面的傑出成就和深遠影響,而忽略了他在教育理論上的重要貢獻。康德做過家庭教師,擔任過大學教授,還被推舉為哥呢斯堡大學校長。他教授過數學、物理學、地質學、倫理學、教育學等十幾門課程。康德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在大學開設教育學課程的學者之一。康德教學並不照本宣科,而是在書上寫下自己的許多意見,並作為講課的主要內容。康德對教學工作嚴肅認真,為講好一門課,他總是從各種渠道吸取知識,查閱資料。講課中,以深刻的思想、嚴密的邏輯、生動的描述吸引學生。康德一生在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撰寫了大量富有獨創性的著作,為人類的精神寶庫增添了光彩。康德一生過著極有規律的生活,他沒有結過婚。他既不追逐名利,也不攝取權利。一生髮表論著數十項。由於他在學術上的貢獻,曾被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二、教育思想的淵源:1、18世紀啟蒙思潮的影響。第一,啟蒙運動的民主性質,激發了康德對發展全民的文化教育的關注,要求革新德國當時的專制教育。他認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把人當作目的,絕不能當作工具。人有尊嚴,人必須有自由,人應該高尚,應當生活得更加美好。第二,啟蒙運動的積極樂觀精神,喚起了康德對推動科學的進步、人類的發展滿懷熱情,對人的理性力量高度信任。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第三,啟蒙運動的批判精神,使康德感到他自己正處於批判的時代,對人類已有的許多知識都應該採取獨立思考的態度,不囿於當時學術理論界的影響,大膽地進行創造性的探究,開拓前進。康德的這種精神,顯然也體現在他對於教育理論的考察中。第四,啟蒙運動時期過高估計人的知識和理性的作用,把一切社會罪惡都歸結於愚昧,宣揚知識就是力量,甚至主張教育萬能等具有理性主義色彩的思潮,也使康德把教育理想帶有一定的幻想性。表明了康德過分相信知識和教育對社會歷史發展的作用。2、盧梭和巴澤多的直接啟示。他對《愛彌兒》愛不釋手。康德在《論教育》一書中,不僅吸取了盧梭的許多教育觀點,而且多次直接提到盧梭或運用他著作中的詞語。因此,康德和盧梭的教育理論有許多的相似之處。第一,兩人都強調人類的尊嚴,認為尊重人、尊重兒童,應是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第二,康德和盧梭一樣,都認為教育應該基於人的本性。兒童的發展,有其自然發展的年齡階段以及各年齡階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點。所以教育不可壓抑或強迫兒童的發展。第三,康德和盧梭都主張改革封建專制的教育,認為教育的理想應是是兒童得到自由發展。第四,康德和盧梭一致認為,教育應從兒童的早期開始。在道德和宗教教育方面,兩人的觀點也有接近之處。例如反對傳統的宗教教育,反對從小死記宗教經典和恪守教義,強調發自內心的虔誠。儘管康德深受盧梭影響,但並沒有百分之百接受盧梭的教育思想。三、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康德認為,在人的意識之外存在著客觀世界。人的一切知識都起源於經驗。這是他認識論中的唯物主義因素。「知性」和「悟性」是人另一較高的認識能力。只有感性和知性二者結合才會產生知識。康德認為,理性是人最高級的認識能力。列寧曾經指出:「當康德承認我們之外的某種東西、某種自在之物和我們表象相符的時候,他是唯物主義者;當康德宣稱這個自在之物是不可認識的、超驗的、彼岸的時候,他是唯心主義者。」康德的這種二元論,反映了德國當時市民階級要求改革的一面,以及這個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的另一面。康德的先驗認知論,明顯地影響著他的教育理論。教育既要重視感性經驗,又要把感性經驗提高到理性認識階段。由於在認識過程中,「自我意識」的「統覺」綜合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就不應該把教育和學習過程視為一種簡單的「灌輸」和「摹寫」過程,而應該充分注意這一過程中的學生主體的心理因素,調動學習主體在建構知識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康德論述了道德理論,他認為人的行為是受道德的自律原則支配的。在人的實踐理性中,先天地蘊含著普遍的道德概念,並把人們引向至善。康德的三大論著,深刻地闡發了人的知識、道德和美感問題,其中也蘊含著對人的知、情、意三種基本心裡活動的論述。康德正是從這幾方面有機地結合思考教育問題,把教育視為培養和諧發展的個人和追求理想社會的重要手段。四、教育理論1、論教育的功能。「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產物。」2、論教育的原則與藝術。人的教育必須是全面的。這應是好教育的首要原則。充分發展人的能力應是好教育的另一重要原則。康德特彆強調發展人的理性思維和創造力。在康德看來,訓練心裡功能的最好途徑,一是讓學生實際地去做。「行」是「知」的最好方法。二是採用蘇格拉底法,即運用所謂智慧產婆術,通過啟發和問答的方式,使學生自己引出新知識。康德認為,蘇格拉底法是訓練推理能力的最佳方法。康德主張應該使教育成為一種藝術,並認為這應是教育學中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人類的理想。康德認為,沒有哪一代人能提出一種完善的教育計劃。教育教學需要在教育實踐和實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3、論道德教育。康德認為,從根本上說,只有道德才能使人成為人。失去道德,人將變為動物。康德認為,兒童的自然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惡。只有當兒童在理性的幫助下接受了道德規律,具有「義務心」、「責任感」、「善良意志」時,他才能成為有德性或善行的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充分認識道德與人的關係,明確行為的道德價值只能以行為的動機來評價;認識只有實踐理性才提供為善的動機,絕對的善行就是履行普通道德律令所要求的義務的意志行為;要使人能夠以道德作為行為的準則,懂得自己的「責任」、「義務」,最後養成至善的德性等。提出,對兒童不要隨意加以賞罰,否則易於養成自私心或奴性。當然適合的懲罰也是需要的。懲罰分為精神上的懲罰和身體上的懲罰。兒童在受宗教教育之前,應先受道德教育。康德在《論教育》的結尾部分,還談到了青少年的性教育。要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性教育,並將青少年的意向、興趣引向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狄德羅簡介:德尼。狄德羅(1713---1784),是18世紀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和唯物主義哲學家,也是法國啟蒙運動和百科全書派的領袖人物。從小顯露超常的智慧,青年時廣泛結交進步思想家,深入社會底層研究各種社會問題,形成獨具一格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主編《百科全書》,發表哲學作品《哲學思想錄》、《對自然的解釋》。在美學和文學上表現出非凡的才華,寫的小說有《拉摩的侄兒》、《修女》、《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劇本《私生子》、《家長》等。一、哲學觀和社會政治觀(一)哲學觀作為西方哲學史上一位承前啟後的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狄德羅根據當時的自然科學的成就發展了唯物主義理論。狄德羅堅持物質第一性和實在性,認為整個世界是一個組合的主體或複合的整體,物質是感覺的普遍原因,同時也是感覺的對象。狄德羅的唯物注意觀點徹底清除了舊哲學中的「神創論」,堅決否定了神的存在。在物質和運動的關係上,狄德羅把時間和空間看成是物質存在的形式,認為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在狄德羅的哲學觀中也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因素。他曾這樣指出:「一切都在變,一切都在過渡,只有全體是不變的。世界生滅不已,每一剎那它都在生,都在滅,從來沒有過例外,也永遠不會有例外。」他肯定只是來源於感覺的同時並沒有陷入狹隘的經驗論。在論述唯物主義哲學觀的同時,狄德羅尖銳地批判了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二)社會政治觀反對暴君專制的封建制度,幻想建立「合理」的社會,使人民能過著自由平等的生活,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他深刻揭露了天主教會的虛偽與兇殘,以及封建專制制度的殘暴與黑暗。主張用教育這種手段來啟發人的「理性」,進而認識到封建社會的罪惡。二、教育思想:(一)論教育的作用狄德羅認為,教育對人的自然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他始終堅持,正是由於大腦和感官結構上的差異,形成了自然素質上的某些差異;正是由於天生傾向上的差異,決定了在智力發展水平上的某些差異。(二)論國民教育首先,狄德羅對當時法國等級森嚴的教會控制的教育制度進行了尖銳的批判。他認為,教會統治和封建專制制度剝奪了廣大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把無數蘊藏著的天才都埋沒掉了。其次,狄德羅堅決主張應該建立普及的、免費的初等教育制度,對全體人民的子弟實施強迫的義務教育。還強調人人都應該有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權利。狄德羅認為教育應該交由國家管理,而不是教會僧侶。反對教會僧侶充當教師。認為教師應該具有廣博的知識、對學生循循善誘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以及獻身的精神。(三)論教育內容和方法狄德羅對傳統的古典主義教育進行了嚴厲而尖銳的批評:死氣沉沉、把時間過多地耗費在空洞的文字上。他強調,學校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必須進行根本的變革,重視科學知識的教育。在初等教育方面,狄德羅強調應該設有閱讀、寫字、算術和公民道德等課程。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他還提出了一種嶄新的知識觀。他強調指出,知識不限於書本的知識,還包括從實踐中特別是從手工藝技術中取得的知識。他重視吸收著名的學者來參加編寫教科書。他認為,教育的任務除了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外,還應該培養思維能力。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研究科學知識,狄德羅從唯物主義認識論出發論述了方法論的問題。他強調說:「我們有3種主要方法:對自然的觀察、思考和實驗。觀察搜集事實;思考把他們組合起來;實驗則證實組合的結果。對自然的觀察應該專註,思考應該深刻,實驗則應該精確。」狄德羅十分強調知識的鞏固,建議對學習勤奮和成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狄德羅強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張在學校教育中安排分量很多的道德修養。三、在教育史上的影響狄德羅一生充分表現了對真理和正義的追求。《百科全書》不僅代表了狄德羅的改革思想,而且也反映了當時心得學術精神和教育精神,激起了人們對科學知識學習和研究的新的興趣。他的教育思想與其他啟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不僅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成為資產階級擬定教育改革方案的基礎,而且對19世紀英國空想社會主義教育學說的產生起了直接的影響,是它的思想源泉之一。在狄德羅逝世之後,他的思想,包括他的教育思想,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自20世紀以來,人們對狄德羅的興趣現著地增加了,開始注意他的思想中的真知灼見。《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洛克一、簡介:約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思想家。在哲學上,洛克繼承並發展了培根的唯物主義經驗論,成為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先驅。在政治上,洛克是君主立憲的辯護者。在教育上,洛克系統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是西歐中世紀的宗教教育發展到近代為現世生活服務的世俗教育的中間環節,他的紳士教育奠定了英國近代教育的思想基礎,並留下了富有借鑒意義的寶貴遺產。1661-1663在牛津大學任教。曾獲得文學碩士和醫學學士學位。1693年,洛克發表了著名的教育論著《教育漫話》,系統地表達了英國資產階級對新教育的要求,對英國近代教育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二、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洛克繼承並發展了培根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在培根看來,經驗是人的知識的源泉。洛克承認外在世界的存在,外在的事物通過人的感官這個門戶進入人心,人們便獲得了關於外物的知識。洛克批判了笛卡爾為代表的天賦觀念論。他明確指出,天賦觀念論阻塞了人們認識真理的道路。他提出了著名的唯物主義經驗論的「白板說」,指出「人心是白紙」,沒有一切特性,沒有任何觀念。相信人的認識能力,相信外在事物可以被人們所認識,相信感性經驗是獲得知識的途徑,這是洛克高度評價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作用、深信人的可塑性的理論基礎,也是洛克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內容、原則、方法的理論基礎。同時它也論證了新興資產階級可以通過教育獲得管理國家的能力,打擊了封建統治者為自己的特權辯護的宿命論觀點。承認內部經驗即內心的反省是知識的獨立泉源,洛克就割斷了感性知識與理性認識的聯繫,割斷了思維與存在的聯繫,陷入與白板說相矛盾的窘境,並給唯心主義可乘之隙。在洛克看來,人心是通過「觀念的聯結(聯想)」把簡單觀念組合為複雜觀念的。人心的這種能力按其不同的作用可以分為3種:第一種是人心所具有的理解力的組合作用;第二種是人心所具有的理解力的比較作用;第三種是人心所具有的理解力的抽象作用。這種闡述在教育科學上的意義在於:他指出了人的而思維活動的主觀能動作用。比較、組合、抽象是人的理解力的重要職能,發展這三種能力便是發展人的智力的重要任務,發展這三種能力有助於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維水平,提高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他還特別指出,應該藉助人心的比較作用,對各種事物進行比較與分析,這樣做,對於學生掌握科學原理是十分重要的。此外,他還強調說,在學習過程中,應該藉助人心的抽象作用,以便對事物進行剖析,達到去偽存真、掌握事物的本質的目的。洛克對於心理主觀作用的論述,在教育史上是一個貢獻。三、論紳士教育(一)對英國封建教育的批判封建的教會學校紀律嚴酷,體罰盛行。對此,洛克提出了批判。提出:「我們想使兒童變成聰明、賢良、磊落的人,用鞭撻以及別種奴隸性的體罰去管教他們是不合適的。」洛克對經院主義的「神學」教育也進行了批判。但他並不是無神論者,他主張讓兒童習於禱告上帝。洛克對封建教育的內容與方法都進行了批判,其目的在於為創建新的資產階級教育掃清障礙。他對英國的學校是抱否定的態度,倡導家庭教育。(二)教育的目的與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明確地提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紳士。紳士應具有「德行、智慧、禮儀和有學問」這幾種品質。洛克提出的這個純世俗的教育目的,較之誇美紐斯的遮遮掩掩的現實主義已前進了一大步,洛克已完全撕毀了「為來世」的護符,使教育進一步掙脫宗教的束縛,走上為現世人生服務的道路。(三)論體育他以醫學知識為根據擬定了使未來紳士保持健康的具體計劃。主要內容有:①要從幼年起對兒童實施鍛煉,反對嬌生慣養。②遵守生活制度,並組織他們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③要預防疾病,保持兒童的健康。在當時來說,洛克關於健康教育的理論是系統的、嶄新的理論。對封建經院學校反對體力鍛煉的思想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在後來西方教育史與體育時上,他的體育見解閃爍著近代科學的光輝。(四)論德育1、關於德育教育的一般原理第一,洛克否定了天賦道德的原則。第二,在紳士教育中,德育居於第一位。2、青年應具有的品德首先,紳士應該具有理性。所謂理性,就是要剋制自己的慾望,使自己的行為「順從理性」的指導。洛克極端重視紳士的禮儀,即紳士待人接物的禮貌、禮節和風度。洛克指出,應該培養紳士具有勇敢的精神。道德教育的方法------導師為了教育兒童,首先必須了解兒童。------教育兒童應適應他們的「心性」,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徵。------要用「說理」的方法教育兒童辨別善與惡、美與丑。------榜樣也是一種教育力量。「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們應該作或者應該避免額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眼前,指給他們看」與此同時,導師要加以開導,何謂善良,何謂邪惡,這樣,他們就能理解得更清楚,並留下深刻的印象。------洛克重視道德練習的方法。他主張對兒童進行實際的道德行為的訓練,認為只有通過道德行為的練習,才可能在兒童身上形成習慣。------洛克重視獎勵在兒童教育中的作用。(五)論智育對於英國紳士來說,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屬於第二位。關於兒童的智力教育,洛克提出的教育理論方面有重大意義的有以下3個方面:①洛克說明了什麼是知識,並對知識加以分類。他根據人類對於各種事物的認識程度與方式的不同,把知識分為三類:直覺的知識(直接觀察事物而獲得的知識)、論證的知識、感覺的知識。②洛克闡述了智育與德育的關係。重視寓德育於智育之中這個教育原理。③洛克十分重視本族語的教育。(六)教學思想1、關於課程設置問題各種科目提出「七藝」和廣泛實用學科的課程計劃2、關於培養與發展兒童的智力問題教育的任務,並不是使年輕人在任何一門科學上達到完善的程度,而是要發展學生的智力。要培養學生具有「愛好知識」的精神。要培養學生「好問」的精神。要讓兒童學好基本知識,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3、關於教學方法問題洛克談到了學生的學習目的與教學方法的問題。他說,導師「應該使兒童盡量明白他所教授的東西的用處」,以使他們自覺地去學習。根據兒童喜歡遊戲的特點,洛克倡導在對他們施教時採用遊戲法。以唯物主義認識論為指導,主張採用實物教學的方法。要求導師施教時喲啊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主張在學習算術、幾何、英語中運用練習的方法。他提倡讓學生閱讀著名作家的「原著」。4、關於教學態度的問題洛克指出,父母或導師在向兒童解答問題或傳授知識時要有情感,要熱愛兒童。5、關於導師的職責與修養的問題「應該是個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達、和善的人,具有淵博的知識,有嚴謹的作風和學者的性格。」「要具有能夠經常莊重、安適、和藹地和學生交談的本領。」「教員的巨大技巧在於集中學生的注意,並且保持他的注意;一旦辦到了這一點,他就可以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以內,儘速前進了。」四、工作學校五、教育思想的影響洛克的主要貢獻是他使教育進一步掙脫了神學和古典主義的束縛,發展了世俗的為實現生活服務的新教育。在學科設置上,洛克使使用的現代科學知識佔了上風,使世俗道德的培養在德育中居於主導地位。總之,在教育從中世紀轉變到現代軌道的漫長發展過程中,洛克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盧梭簡介:1712年6月28日-----1778年,生於瑞士日內瓦的新教家庭。深受父親先進思想和愛國主義情感的影響,性格高傲而不屈。教育思想:一、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及其理論根據盧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歸於自然」。「歸於自然」,不僅是盧梭政治哲學思想的基礎,也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礎。盧梭批判地吸收了經驗論或感覺論,肯定感覺是知識的門戶,卻不承認人的精神活動僅僅得之於感覺經驗。他否定原罪論,更加著力地闡述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盧梭的天性哲學體現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脫離社會文化的樊籠而使人天性發展。要「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盧梭把教育歸於3種來源,即「天性」、「認為」、「事物」。他說:「我們身體器官和機能的內在發育,是天性的教育;我們通過努力來促成這種發育,是認為的教育;我們由環境經驗所獲得的則是事物的教育。」又說:在這三種不同的教育中,天性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只在有些方面能夠為我們所決定;只有人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加以控制的。為是這三種教育配合協調,「認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必須服從「天性」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永遠以本能作為教育的指引。二、自然教育的培養目標自然主義教育體現在培養目標上,便要求教育培養自然人。自然人也不是回復到原始社會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然人。盧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資產階級新人的形象。三、教育要適應受教育者的身心發育根據青少年的發育情況,盧梭把受教育者劃分為4個年齡階段,並指出了各階段的身心特徵和教育任務。1、嬰兒期初生------2歲肯定了嬰兒鍛煉2、兒童期2歲-----12歲主要內容為感覺教育,提倡繼續培養受教育者的健康身體,提出理性發達必需憑藉感覺經驗」3、青年期12—--15歲以知識教育為主的青年期應學習自然科學知識,以道德教育為主的青年期應學習社會科學知識。盧梭反對誦習和空洞的文字說教,要求追求真正有用的知識。他說:陷於咬文嚼字的書本教育,是摧殘心智的。盧梭關於知識教育的觀點,主要可歸結為兩方面,即:反對古典主義,主張學以致用;反對教條主義,主張行以求知。4、青年期16---20歲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為主盧梭宣稱,人到青春期才能產生道德情操和觀念,因此,青春期才是道德教育的開始。在這之前,只能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行為習慣是不同於道德情操和思想認識的。如何培養道德情操和思想認識呢?盧梭認為,首先,應激發青年自然湧現的善良情感,慎防卑劣情操的。滋長。其次,要著意發展理性和培養情操。最後,為著培養道德品格,須使青年在行為中接受道德的磨練;為著陶冶道德意志和養成獻身精神,必須教育青年志願者為正義而鬥爭。(愛彌爾這個自然人,不但有勞動者的身手,哲學家的頭腦,而且有革新家的品德。)注重青年期對青年進行性教育,他反對禁慾,又反對縱慾主義。四、論女子教育女子應當同男子一樣接受適合天性的教育,培養賢妻良母是女子教育的目標或方向。如何實施女子教育?首先,應當養成婦女強健的體魄;其次,女子教育應當養成婦女柔順的品德;再次,女子教育應當養成婦女治家的能力;最後,女子教育應當養成婦女優美的風格。優良文雅的風度,美好而不妖艷的容顏,高尚的智慧和清晰的頭腦。他認為智慧是女子真正的財富。五、國家教育和公民教育盧梭在《愛彌爾》強調培養自然人,認為自然人與公民是對立的;盧梭又並不否認教育是社會的職責,應當按照社會需要培養公民。盧梭前後的矛盾是因為他針對的問題不同所導致。六、教育思想的影響和評價在世界教育史上,盧梭是劃時代的教育思想家,他不僅充當了封建教育的爆破手和掘墓人,而且成為資產階級教育的先驅的奠基人。有的教育學者說,如今所有的教育原理都被盧梭的《愛彌爾》在200年前提出過了。更有的學者說,只要柏拉圖的《理想國》和盧梭的《愛彌爾》留存於世,縱令其他教育煮述全部焚毀,教育園地依然是馥郁芬芳的。無疑,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批判吸收的。首先,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綱領具有比較完備的體系,教育史家稱盧梭為開創新教育的一個里程碑,是公允恰當的。其次,「歸於自然」的理論體系在教育目標上,要求培養自然人;而身心調和和發達的自然人,既不同於貴族豪紳和王孫公子,也不同於空疏無用的書生士子。這比以往和當時的教育思想躍進了一步。其三,盧梭對於從出生到20歲的嬰幼兒時期、青少年時期的發育成長和身心特點,進行了細緻的描述,並按不同階段安排了不同的教育內容。還對教育使用受教育者的個別差異的兩性差異問題,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其四,在教育內容和方法方面,盧梭的建設方案是超過前人的。對身體健康和鍛煉、知識教育方面,詳細講述了各種感覺教育的要求和方法。要求人們不讀死書而追求真實的和有用的知識,鼓勵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探索事物的規律;反對填鴨式教學而注重啟發性教學;反對揠苗助長,要求教學適應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主張利用事物的直觀,以代替文字說教;等等,這些在當時都是卓識。重視兒童行為習慣的培養,鼓勵崇尚為正義鬥爭而獻身的精神。其五,盧梭關於女子教育的觀點是遭人指摘最多的。評價歷史人物應該一分為二。看其主流而非支流。支流可謂瑕不掩瑜,無損盧梭的偉大。杜威在《明日之學校》中說:「盧梭一生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有許多是傻的;但他認定教育應當根據受教育者的天賦,而研究兒童的要求就可知兒童天才究竟怎樣。這種主張非常中肯。我們現在努力追求教育改進,其要點已被盧梭一語道破。盧梭以後的教育改革家無不注重從這個觀點出發,去進行研究。」《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誇美紐斯一、簡介:如果說義大利詩人但丁是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那麼,在西方教育史上,也有一位與但丁地位類似的承前啟後的傑出人物,這就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揚.阿姆.誇美紐斯(1592-1670)。他堪稱歐洲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教育家,同時也是資產階級新時期的最初一位教育家。他繼承了前人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人文主義教育的成果,總結了當時進步教育的實際經驗,作為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教育革新家,提出了一套系統、全面和新的教育理論,從而為近現代資產階級教育理論體系奠定了基礎。二、為革新教育而艱苦奮鬥的一生因不願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最後客死他鄉。先是定居在波蘭,主持中學,講授課程,開展實驗,完善新的教學方法。總結別人和自己的經驗,以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致力於教育理論的研究及著述。1628-1630,寫成《母育學校》一書,這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1631年,用拉丁語寫成《語言入門堪稱一部小型百科全書》,大受歡迎,被譯為12種歐洲主要語言。17世紀後,幾乎所有的西歐國家都採用此書作為拉丁語學習課本。1632年,誇美紐斯完成《物理學》一書。誇美紐斯最大的成就是用了十餘年時間完成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大教學論》。這是一部系統的教育學,是誇美紐斯改革舊教育的全面方案。它在他所有的著作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奠定了誇美紐斯教育觀及其全部教育活動的基礎。在此書中,他論述了諸如教育的目的、任務、作用;教育的根本原理;教育的原則、內容、方法;分科教學法;德育、體育;學制及學校管理等教育學的基本內容。寫此書的目的「尋求並找出一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是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多具閑暇、快樂和堅實的進步;並使基督教的社會因此可以減少黑暗、煩惱、傾軋,增加光明、整飭、和平與寧靜」。17世紀30年代後,致力於「泛智」問題的研究,即廣泛的、全面的科學或智慧,其著眼點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求人們應掌握現實生活所必需的、一切有用的知識;而是主張這些知識應為所有的人所掌握。英國、瑞典、荷蘭、匈牙利等國都留下了誇美紐斯研究的足跡。他編寫了《世界圖解》,這一著名的教科書。晚年編著《人類改進通論》,這是他一生所寫篇幅最大的未全部完成的著作。1670年11月15日,78歲的誇美紐斯與世長辭,結束了坎坷動蕩、奮鬥不息的一生。他的著作據統計有265種之多。他為自己眾生矢志不渝,做一個「追求理想的人」而感到欣慰。三、世界觀作為一個新舊交替時期的產兒,誇美紐斯的世界觀顯得異常複雜,並充滿矛盾。他的著作中洋溢著人文主義思想。在知識來源問題上,他堅持唯物主義感覺論思想。物質在先,意識在後。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構成了誇美紐斯進步的世界觀。但,畢竟人的發展都有烙上時代的印記。誇美紐斯的宗教影響使得他世界觀中產生了唯心與唯物的對立、形式與實質的衝突,導致了許多矛盾。他的進步與落後、內容與形式的矛盾,都充分反映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四、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他說,「世間的生活也只是永生的一種預備」。那麼,教育的目的就不是為生活本身,而只是為來生預備而已。具有濃厚的宗教唯心主義色彩。誇美紐斯高度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以及教育在人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他把教育看作是改良社會的手段。認為,只要通過教育,任何人的德行和才智都能得到發展;假如要形成一個人,就必須由教育去完成。他首次以狼孩為例,來說明教育、環境與兒童發展的關係。他認為,狼孩重返人類社會後,通過教育可使其恢復人性與智慧。他分析了人為什麼可以受教育的原因。首先,他確信人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基礎。其次,他從唯物主義感覺論的角度論證了人可以受教育的原因。他認為,人不僅可以受教育,而且必須受教育。他在《大教學論》中,為了說明教育的作用,還論證了以下觀點:1、他認為一般人的先天素質差異並不大,都具有領悟事物的能力。2、對於天資愚鈍的人,教育不僅可能,而且更加急不容緩。3、聰明的人更加需要受教育,因為「一個活潑的心理如果不去從事有用的事情」,就會被歪門邪道所困擾,會成為「自已毀掉自己」的原因。4、誇美紐斯駁斥了歷史上輕視女子教育,認為女子不可受教育的觀點。五、論自然適應性原則自然適應性原則是誇美紐斯教學理論的主導原則或基本原理,其他教學原則、規則都從屬這一原則。在誇美紐斯的辭彙中,「自然」的含義非常廣泛。他自己稱「自然」所指的是「我們最初的和最原始的狀況,我們應當回復這種狀況,如同回到一個起點一樣」。意即「自然」是指人與生俱來、未經敗壞的本性。此外,「自然」也有自然界的含義,自然界主要指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他認為,自然界存在著普遍的法則或「秩序」,這些法則無論在動植物生活中都發生著作用。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須服從自然的普遍的法則;教育工作也必須遵循自然法則,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自然適應性原則在《大教育論》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他反覆強調:改良學校的基礎應當是萬物的嚴謹秩序,教導的嚴謹秩序「應當、並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為借鑒的」。根據適應性原則,他論證了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學校工作制度、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用書等一系列問題。在論證時,往往分4步:首先找出自然界的「基本法則」;其次,從動植物或人類生活中舉出反映這種法則的例子;然後指出當時的學校與自然的「基本法則」相悖謬之所在;最後指出正確的教學原則或規則。這些都是根基於他的教學實踐和思考。所謂自然法則,在當時是有可能和宗教信條相抗衡,並使人們信服的依據之一。當然他的著作中也不乏宗教的氣息。當碰到這些問題時,我們應該理解並有自己的思考,應該整體、全面地評價一個人,一個人所作的貢獻。六、論教育機構的系統和組織原則誇美紐斯是學校教育的積極擁護者,肯定了學校教育的必要性和優越性,但他對學校教育存在的結構、管理、教學等方面的不合理、效率差等弊病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提出改良意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學制。從出生到成年的24年,分為嬰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四兒發展階段,各為6年,與之相應的是母育學校、國語學校、拉丁語學校和大學四級制。各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半世紀新發現的《泛教論》手稿中,發現他在教育領域首次引入了「胎教」和「終生教育」的思想。認為教育應該從更早的時候開始,直至進入墳墓才告結束。基於這一認識,他將教育分為7個階段:胎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他最早提出「公立學校」。在等級森嚴的17世紀,誇美紐斯提出的學制,類似於美國現行學制,而完全不同於後來在歐洲逐漸形成的雙軌制,這是與他的力圖維護平民利益的民主主義思想分不開的。2、泛智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泛智論是誇美紐斯終生奮鬥、為之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其要旨是要求人應掌握一切有用的知識,把一切有用的知識教給一切人。他根據泛智論,對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第一,它們必須對實現人們的「實際目的」,即實際生活有用。第二,它們必須是廣博的。第三,它們必須少而精。基於此,他提出了許多關於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的具體意見。卡伯萊的《教育史》這樣評價誇美紐斯「不僅在他生前,而且在他逝世後的至少兩個世紀內,沒有一個人作過認真的努力去將新的科學學科引入學校。」班級授課制他根據兒童年齡即知識水平,將他們分成不同的班級,並把教學內容分為循序漸進的階段,由一個教師對一個年級的學生同時授課。他提出了學習小組,提出了學年制。班級授課制及學年制的優點主要體現在能有計劃地組織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率,「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學校也可以接受更多的兒童入校學習,從而有利於普及教育。誇美紐斯的主張反映了教育的客觀規律,不僅在當時是一項重要的改革,而且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但是,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並未普及。直到19世紀下半葉,它才成為一種通行的教學制度。七、論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此處的教學原則屬中間層,相當於原理,而自然適應性原則為最高層。他在闡述教學原則時,也論證了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啟發------直觀------量力教學要求應適應兒童的年齡特徵。量力性思想反映了教學必須適應兒童身心特點的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誇美紐斯根據「自然並不躍進,它只一步一步地前進」的法則,以及幼鳥慢慢學飛的事例,引出教學應循序漸進的原則。-----鞏固他提出了記憶知識,保持不忘的措施:(1)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有用的。(2)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所學概念徹底印入學生腦海。(3)從事物本身去獲得知識,即從實物中獲得知識;不僅要分析,而且要善於綜合。(4)課程的排列要有系統;先學的課程要成為後學的基礎,後學的課程要能鞏固前面的知識。(5)要訓練、培養記憶力。(6)努力把學過的東西教給別人,或複述給別人聽。(7)所教的科目要有適當反覆與練習。他非常強調實踐在鞏固地掌握知識、技巧中的作用。他要求學生「從書寫中去學書寫,從談話中去學談話,從唱歌中去學唱歌,從推理中去學推理」。這種思想被西方的某些學者稱作是一種「做中學」的思想。八、論道德教育在《大教學論》中,誇美紐斯引證並發揮了柏拉圖的思想,提出學校應該培養的道德是:「持重、節制、堅忍與正直」。在教育方法上,誇美紐斯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預防、榜樣、實踐、恩威並用、教訓與規則、紀律與懲罰。他認為體罰是執行紀律的極端措施,學校不能完全放棄;但同時又強調:「不過我們總該格外當心,這種極端的方法不可用得太隨便、太熱心,因為倘若我們濫用了,那麼責打應當對付的不服從的極端情形還沒有發生,我們早已智窮力竭了。」九、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響誇美紐斯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育革新家,具有民主主義、人文主義的進步思想。他在教育工作的一切領域都留下了開拓者的足跡以及辛勤耕耘者的豐碩成果。19世紀末,英國學者基廷在評論誇美紐斯時也指出:「就其思想的深邃、見識的卓越、涉及領域的廣闊,乃至實踐經驗的豐富及其理論的可行性來說,教育家中沒有哪一個可以企及」。誇美紐斯生活在一個社會動蕩、教派對立、戰禍綿延的歷史時期,這不是一個可供一個雄心勃勃、情緒高昂、思想解放的教育改革家施展身手的年代。其結果是,誇美紐斯倡導的極富遠見(但也不無理想主義色彩)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並未被同時代人及後繼者所充分理解、採納。他的影響猶如流星划過夜空,在發出一道炫目的光彩後,就湮沒在無邊的夜幕之中了。在他逝世後的近兩個世紀中,儘管他編輯的教科書仍在不斷流傳,但很少有人對他的思想進行認真的探究及推廣。直到19世紀中葉以後,在各資本主義國家普及教育的高潮聲中,通過德國教育家的宣傳,他的教育思想才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並得到高度評價,從而使他贏得了在教育史上應有的崇高地位。歷史人物及其學說的曲折命運是耐人尋味的。摘《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總會有獨具慧眼的人。*真理不會被湮沒。*歷史是公平的。*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喜歡了、認定的,就不放棄,就終期一生去奮鬥,去追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讀《外國教育家評傳》培根一、簡介: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提倡自然科學,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名言。他系統地提出推進科學發明的實驗歸納法,以便真正達到擴大人類權利和征服自然的目的;他號召改革經院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跟上時代的潮流;他擬定了科學教育方案,主張傳授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注重科學人才的培養,促進科學的發展。他為近代科學教育的興起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被尊稱為「科學教育之始祖」。二、知識價值論培根順應時代的要求,推崇科學知識,謳歌科學發明,深刻地闡述了科學知識在人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精闢論斷。「人類通知萬物的權利肯定是深藏在知識之中的。在知識裡邊蘊藏著許多東西,這些東西是帝王的財寶所不能購買,他們的勢力所不能指揮的;他們的情報員得不到這些東西的消息,他們的海員和探險家也不能駛向這些東西生長之地。」「要命令自然,就必須服從自然。在思考中作為原因的就是行動中當作規則的。」什麼是知識?「知識的主要形式不是別的,只是真理的表象,……存在的真實同知識的真實是一致的,兩者的差異亦不過如同實在的光線同反射的光線的差異罷了」。人們只要把掌握的科學知識應用於實踐,變知識為能力,就能支配和控制自然,使自然為人類造福。三、實驗的歸納法培根開創了經驗的認識方法,系統地提出了實驗的歸納法,奠定了近代歸納法的基礎。在他看來,實驗的歸納法將給人類知識開闢新的道路,給人的理解力以幫助,以便在行動中支配自然,具體地說,它是推進科學發明的正確方法,是人們獲得知識的真正道路。實驗的歸納法可以分給4個步驟:第一,觀察自然和搜集事實。第二,整理實驗材料。第三,派出非本質的東西。第四,作出肯定的結論。培根系統地提出的實驗歸納法,是建立在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基礎上的。培根還提出了一個為後人常常引用的一個絕妙的比喻,來形象地說明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係。「經驗注意者好像螞蟻,他們知識收集起來使用。理性注意者好比蜘蛛,他們憑他們自己把網子造出來。而真正的科學家的工作則像蜜蜂一樣,從花園裡和田野裡面的花採集材料,但是用他自己的一種力量來改變和消化這種材料」。四、對經院主義教育的批判他對束縛人們思想的僵死的經院主義教育極為不滿,對統治學校課程內容的經院哲學極為反感。培根對經院主義教育的批判,不僅對經院主義者和經哲哲學是個有力的打擊,而且對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提倡科學、注重自然具有巨大的意義。五、科學教育思想他雖然沒有直接寫過關於教育方面的著作,也沒有做過教師,但是,他對學校教育工作是頗有興趣的,在他的著作中對教育問題提出了許多精闢和創新的見解。培根提出的偉大科學預見,是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科學教育思想。辦好教育,國家要重視選擇教員。要讓各人根據自己個性之所長來發展,學校之間要有交流。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需要通過求知學習去修剪移栽。「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培根又認為,一個人求知學習的目的是增長才智,尋找真理,啟迪智慧,絕不能為了吹噓炫耀自己。「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六、在近代科學教育興起中的地位總結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反對學術界舊勢力的趨勢,打破了經院哲學和經院主義者在學術思想和學校教育領域中的統治地位,結束了以神學為一句的經院哲學的舊時代,在堅實的實踐基礎上建造或重建科學、技術和人類的一切知識。儘管在培根的學說中,也帶有一些打上了他的階級印記的局限性,表現為批判神學的不徹底性,承認上帝創造世界,主張科學和宗教應當互不干涉;忽視演繹法和歸納法的相互聯繫和相互補充,而把它們完全對立起來等。但培根的思想給了教育一個新的基礎,一個新的目的,一個新的趨勢,在教育史上的影響是及其巨大而深遠的。「科學教育之始祖」這個評價是恰如其分的。《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昆體良一、生平:確切生卒不可考。公元35---95年。西班牙,父親是一位頗有名氣的雄辯術教師。二、論教育的作用和學校教育的價值昆體良對前人關於教育對人的作用的精湛見解上做了進一步的發揮。他深信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深信人可以通過教育得到培養、完善和發展。昆體良認為,天生畸形和有缺陷的人知識稀少的例外,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培養也必須加以培養的。如果有人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缺少的不是天賦能力而死培養。昆體良認為,學校教育之所以遠遠優越於家庭教師的個別教育。在於,第一,只有在學校的群居生活才能了解社會、熟悉人情、養成適應公共生活的能力和習慣。第二,學校生活能培養友誼。第三,在學校的群居生活中,對一個人的教育也可以使其他人受到教育,每個人都可以從教師對別人的責備和讚許中受到激勵。第四,同學之間在學習上的競爭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它足以鼓勵學習者積極向上。昆體良極力推崇學校教育,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學校本身,而且具有一般的社會意義。三、論雄辯家的培養昆體良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善良的、精於雄辯的人」,即道德高尚的在雄辯術的造詣上達到完美之境的雄辯家。他要培養的雄辯家是「偉大而不過分、崇高而不暴烈、勇敢而不魯莽、穩重而不沮喪、有力而不懶惰、生氣勃勃而不放蕩,外貌悅人而不放肆、莊重而不裝腔作勢」。昆體良自己就是這種風格的典範。分析和批判、不盲從。「我自己認為,從一開始以及自始自終都要閱讀最優秀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我又優先選用文體明晰、用詞清楚易懂的作品。」為了培養完美的辯論家,昆體良認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善於運用自己的智力。教科書是有用的,但規則不能處理一切情況,對規則必須靈活運用。四、論教學法昆體良是西歐古代直至17世紀最傑出的教學法學者。昆體良是分班教學的擁護者和實行者。他認為,在分班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了解他們的傾向、能力和個性特徵,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揚長補短,長善救失。「一個高明的教師,當他接受託付給他的兒童時,應當首先弄清他的能力和資質。」「善於精細地觀察學生能力和差異,弄清每個學生的天性的特殊傾向,人們通常認為這是教師的優良品質之一,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各個人的才能的確有著不可思議的差別。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公元前1世紀,昆體良就提出了「教是為了不教」的深刻見解。他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引導班上的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運用他們的智力。」「除了使我們的學生不需要總是有人教,我們的教學還能有什麼目的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意願,這是昆體良的教學法思想中極有價值的遺產。善於糾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這是教學藝術的重要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意願的另一個方法是學習與休息相間和課業的變換。「如果一個人整天只聽某一學科一個教師的講課,無論什麼科目,誰不會被弄得頭昏腦脹?如果變換課業,精力就可以得到恢復。」「愈是無能的教師,愈是教得晦澀難懂。」在教育史上,昆體良是最早提出反對體罰的教育家。五、在歷史上的深遠影響《雄辯術原理》-------光輝的著作。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及其他教育論著中,直接引證昆體良的言論並不多,但是在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到昆體良的影子。誇美紐斯深受昆體良的影響。1000多年後,人們仍然視昆體良的著作為智慧的源泉。閃爍著超越歷史的光輝,是我們後代深受啟迪的教益。《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亞里士多德)一、簡介公元前384----前322,出生於色雷斯的斯塔基拉,曾在柏拉圖的學園居留了20年。古代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馬克思:「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恩科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他對哲學、政治學、物理學、生物學、倫理學、邏輯學、心理學、美學等學科都有精深的研究和建樹。在教育上,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教育經驗和教育思想之集大成者。後世的各種教育思想幾乎被亞里士多德以萌芽的形式提出過。他的許多卓越見解至今仍不失其意義。主要著作有《倫理學》、《政治學》、《邏輯學》。二、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擁護奴隸制,基本是個唯心主義者,但在許多的哲學問題上,動搖於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站在唯物論的立場上提出了關於實體的問題。在認識論問題上,亞里士多德強調感覺額客觀性。他提出了邏輯思維的三大規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在心理學上以生物學觀點把人作為有機世界的一個部分進行考察。他認為,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身體、情感、理智三者應有一個發展的順序。兒童是身體先發育,然後才有本能、感覺、情感,進而才出現思維、理解和判斷。他認為,外界刺激特殊的感覺器官而發生感覺,而感覺則留下意象。強調感覺在人認識各種事物中的重大作用。從感知與記憶的關係來看,他認為一物由於多次刺激感官而產生記憶。他重視一般性的知識,說明了由感覺經驗進而發展到思維而獲得一般知識的問題。他認為心臟是心理的器官,而人腦則不是。從當時來看,這種天真的、不正確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三、教育思想。1、論教育與政治的關係亞里士多德強調創辦與管理教育是國家的重要職責。還說明,教育應成為宣傳「法治」、對人們進行法制教育的工具。培養自覺守法的習慣是教育的任務。他從自己的「法治」思想出發,還提出了「教育應由法律規定」、使教育納入國家法治軌道的主張。這是古代希臘「教育立法」的細想萌芽。他還論述了政治與道德教育的關係。認為,要根據一定的政治體系對公民們的要求,來確定品德教育的性質和內容。但,鄙視奴隸,認為奴隸沒有受教育的權利。2、論自然的「潛能」、環境的熏陶和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在《政治學》中,亞里士多德認為,使人善良而有德行須通過三個方面,即天性、習慣和理性。亞里士多德十分重視社會環境對人的發展的作用。他要求家長、教師以及負責管理兒童教育工作的「教育督導」,要創造良好的環境來影響青少年,不要讓他們受不良環境的影響。3、年齡分期與教育在教育史上,亞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並論證了教育要與人的自然發展相適應的原則。他要求遵循兒童的年齡特徵進行教育。4、對兒童實施體、德、智、美和諧發展的教育體育:對兒童進行體育訓練的目的,是使他們的身體強壯並有勇敢的精神。德育:美好的德行就是「中庸之道」,是亞里士多德倫理學的一個重要論點。他十分強調培養兒童習慣的重要性。智育:重視自然學科與哲學。美育:重視文藝教育,尤其是重視音樂的教育作用。為了心靈的凈化、為了精神享受、為了勞動後精神的鬆弛和休息。《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柏拉圖1、簡介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希臘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他博採諸家之言,選擇吸取並改造了各學派的某些論點,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提出了「理想」的國家學說,闡述了理想國家合理的社會組織形式、階級結構即維繫國家體制的主導原則。柏拉圖之所以重視教育,是因為這種哲學家的政治家和政治家的哲學家------理想的哲學王需要通過理想的教育去培養。蘇格拉底的學生。建立學園。學園的教學不拘泥於一種形式,靈活多樣。有蘇格拉底的問答法,問答、對話、詰難、拷問、雄辯、論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有正式演講,講演的多系專業知識,比較深奧難懂的內容。當然也允許並鼓勵學生自己鑽研、探究,弄通各種問題。學園是第一所哲學學校,屬於高等教育性質。柏拉圖有許多著作:《申辯篇》、《蘇格拉底的申辯》、《克里多篇》、《普羅泰格拉篇》、《美諾篇》、《理想國》、《法律篇》……幾乎使用對話的形式寫的,不少是與人合作的。2、唯心的理念論、先驗的認識論------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柏拉圖是西方第一個提出並詳盡論證了客觀唯心主義的人。客觀唯心主義是柏拉圖全部學說的理論基礎和出發點,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論依據和基礎。在柏拉圖的整個哲學體系中居於最重要最核心地位的是「理念論」。「理念」是柏拉圖虛構的一種思想精神境界,是不依靠任何事物並先於任何個別事物而客觀存在的精神實在。3、「理想」的國家學說------教育思想的基本出發點。柏拉圖明確提出,一個理想完美的社會和國家,必須由三部分人組成:護國者,保國者,供養者。4、最高教育理想------培養能接近真正善理念的哲學王。在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中,一個十分突出、十分重要的觀點,就是他把教育、培養、訓練、學習始終看成一種艱巨的事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需要下大力氣才能收到好的效益。這一思想是很正確的。重視教育、重視教育制度的建立,優秀教育人員的選擇,完備教育內容的審訂和良好教育方法的運用。他的教育體制的構想,包括教育的總的培養目標、任務和要求,以及完成和實現目標、要求、途徑、手段等方面。是希臘奴隸社會教育的最高成就。重視學齡前的教育,最高提出胎教。重視人文學科的教育,音樂、文學、詩歌、藝術,重視教育和諧、身心和諧。明確表示,算術、幾何學、天文學、音樂理論的這一為學好哲學打基礎的學習任務,才是最根本、最實質性的任務。培養哲學家,造就哲學王,是柏拉圖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最高的和最終的教育目的。《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讀《外國教育家評傳》蘇格拉底1、簡介: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第一個當公眾教師的雅典人2、哲學思想。蘇格拉底要求追求真理,尋求本質。蘇格拉底以德爾菲神廟牆上刻的「認識你自己」作為自己的格言。蘇格拉底要求從承認自己的無知開始,具有深刻的意義,因為承認無知,不是自己已有的知識成為進一步探求真理的障礙,才是最有智慧的。蘇格拉底認為,他自己的智慧遠遠高於別人,就是因為承認自己一無所知並孜孜不倦地探求著。這是蘇格拉底留給後人最寶貴的緘言。3、教育思想。蘇格拉底施教的內容側重於道德、智慧、治國才能,其目的在於怎樣做人,以期敦風化俗,改善城邦的政治。他是不收取酬金的義務教育家。蘇格拉底提供了一個在當時條件下可能達到的教育思想體系。教育的重要意義:蘇格拉底認為,人天生是有區別的,但不管這種區別有多麼大,教育使人都可以得到改進,人必須受教育。教育目的:造就治國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務:培養美德教人學會做人。倫理問題是蘇格拉底的哲學主題,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題。智慧即德行。知識即道德或智慧即道德的命題反映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倫理思想的特色。自製是德行的基礎。既然道德行為是基於正確的認識,這就要求人們以明智的認識約束自己的行為,抑制自己的慾望。「自製是一切德行的基礎」守法即是正義。蘇格拉底常與智者和門人討論正義與非正義問題,他認為正義和其他一切道德都是智慧,行不義之事的人就是既無智慧又不明智。身教重於言教。學習廣博而實用的知識:蘇格拉底關於知識學習的觀點在理論上基於先驗論,但接觸到實際問題時,他的觀點是通情達理、切實可行的。學習即回憶。學習不是獲得知識,而只是重新喚醒、會議生前已經具有的知識。這一說割斷了感覺對象與知識的聯繫,割斷了感知與思維的聯繫,知識的源泉在於不可捉摸、不可把握的冥冥之中,使知識蒙上神秘主義的色彩。(片面中也有積極的意義)廣博而實用的知識。蘇格拉底認為治國者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他重視知識的實用性,主張只學能直接應用的知識。學習與占卜。蘇格拉底認為,人如果要尋求人類智慧所不能提供的幫助時,就只有通過占卜去求助於神明。謀事在人,成事在神,放棄主觀努力是不對的。蘇格拉底方法:譏諷、助產術、歸納和定義。譏諷就是對對方的發言不斷提出追問,迫使對方自陷矛盾,無詞以對,終於承認自己的無知。助產術即幫助對方得到問題的正確答案。歸納即從各種具體事物中找到事務的共性、本質,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分析、對比尋求「一般」。定義是把個別的事物歸入一般概念,得到關於事物的普遍概念。問答法是蘇格拉底與人討論哲學的方法,也是他的教學方法。因人、因時、因事而異。健康在於鍛煉:蘇格拉底教人鍛煉身體,增進健康。蘇格拉底說,因為人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需要用身體的,所以要儘可能使身體保持最良好的狀態。一方面要盡量向那些知道怎樣保持健康的人學習,另一方面各人自己也要一生一世注意:什麼食物、什麼飲料和什麼樣的運動對自己有益處……摘選自《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40.《愛滿天下——陶行知文學傳記》周毅、向明江蘇教育出版社【作者簡介】周毅,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編審。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31年11月1出生於廣州,祖籍東莞。從小受教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創辦的育才學校文學專業。15歲參加革命,有較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1953年起任《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編輯、記者,採訪部副主任,後調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任職,先後任《開拓者》《文明導報》雜誌副主編,《炎黃世界》雜誌副總編輯。從事陶行知研究多年。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先後任廣東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會長、名譽會長。數十年勤奮筆耕,在國內外報章雜誌發表了約四百萬字的文章。出版了專著《陶行知環行世界錄》《愛滿天下》《創造奇葩——陶行知的弟子們》《國醫大師鄧鐵濤》,散文集《追趕匆匆人生》《躍動的音符》。【圖書簡介】周毅、向明同志的《愛滿天下一陶行知文學傳記》,是第一部反映陶行知整個一生的文學作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時又是堅強的民主戰士。毛澤東主席譽之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慶齡則讚頌他是「萬代師表」 ,對此稱譽,先生當之無愧。陶先生把一生的主要精力用於改革舊教育、創建新教育,其精深的教育思想和豐富的教育實踐是中國現代教育上最可寶貴的一筆財富,所達到的水平至今很少有人能出其右。該書以豐富而翔實的史料,以飽含激情的筆調,描繪了陶行知半個世紀以來的教育生涯和革命鬥爭生活,再現了他作為革命的教育家、堅定的民主戰士、人民的詩人的光輝形象,表現了他的「愛滿天下」、「棒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動」的光輝思想和高貴品格。使人讀來,無不為之感奮、激動,從而受到莫大的教育。這種感奮、激動、教育,比一般的陶行知研究著作和歷史材料是大得多的。【陶行知簡介】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1891.10.18--1946.7.25),原名文濬,後改知行,又改行知,徽州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義戰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愛國者。是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6年起草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7年創辦曉庄學校。1932年創辦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學團。宣傳生活教育,提倡教學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與實際結合,為人民大眾服務。設想以教育為主要手段來改善人民的生活。曾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繼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先後創辦曉庄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鐘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名言:教學合一:第一,好的先生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以教人者教已,在勞力上勞心。失敗是成功之母,奮鬥是成功之父。每天要四問: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讓學生走上創造之路,手腦並用,勞力上勞心,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雙手,三解放頭腦,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間,六解放時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礎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主張,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體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在陶行知看來,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於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他主張把教育與生活完全熔於一爐。「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陶行知認為,人們在社會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過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可見,陶行知所說的「教育」是指終生教育,它以「生活」為前提,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堅決反對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陶行知認為,「生活主義包含萬狀,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屬之」。「生活」不是人們通常狹義的理解,而是「包含廣泛意味的生活實踐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的總體,是人類一切實踐活動的總稱。「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質而言,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體講,教育的目的、內容、原則、方法均由生活決定;教育要通過生活來進行;整個的生活要有整個的教育;生活是發展的,教育也應隨時代的前進而不斷發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動地由生活制約,而是對生活有能動的促進作用。生活教育的實質體現了生活與教育的辯證關係。陶行知認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義,發揮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時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聯繫,展開對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響。把教育推廣到生活所包括的領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準的水平。」社會即學校「社會即學校」來源於杜威的「學校即社會」,是在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礎上得出的。陶行知認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多起來。「社會即學校」是與「生活即教育」緊密相聯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義的不同說明,也是它的邏輯延伸與保證。因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會生活,所以「整個社會的運動,就是教育的範圍,不消談什麼聯絡而它的血脈是自然相通的」。「社會即學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對脫離生活、脫離人民大眾的「小眾教育」,主張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學校和社會的聯繫,創辦人民所需要的學校,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學校放到社會裡去辦,使學校與社會息息相關,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所必須。因此「社會即學校」的真正含義就是根據社會需要辦學校。從教育內容說,人民需要什麼生活就辦什麼教育;從教育形式來說,適宜什麼形式的學校就辦什麼形式的學校。「社會即學校」不是學校消亡論,而是學校改造論,改造舊學校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學做合一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傅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彆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東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穫」。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這些見解在認識論上具有唯物主義因素,因而「教學做合一」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從保重中學」就有了區別。但是陶行知所說的「行」與我們現在所講的實踐還不同,他所說的「行」還只是個人狹隘的瑣碎的活動。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論在反傳統的舊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揭露並批評了舊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山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在當時的歷史下,對普及識字教育、掃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適應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實際的生活活動結合起來,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之處。【陶行知名言警句】陶行知自我警醒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教育是立國之本。3、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4、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5、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7、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8、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一、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三、強健活潑之體格;四、優美和樂之感情。9、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10、鄉村師範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11、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穀。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衛。他要叫鄉村變為西天樂園,村民都變為快樂的活神仙。12、想自立,想進步,就須膽量放大,將試驗精神,向那未發明的新理貫射過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的發現出來。13、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14、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瀰漫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15、破即補。污即洗。勞即謙。亂即理。債即還。病即醫。過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復。帳即記。16、義則居先,利則居後;敬其所長;恕其所短。教書育人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7.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為人師表1.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2.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因材施教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教學方法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2.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成功教育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啟發式教學1.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2.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創新與實踐1.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2.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3.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4.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養成性教育1.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2.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人物評價綜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達的思想和實踐,代表了近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近代中國的危機多難,又使「教育救國」成為許多知識分子的夢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最可貴的是,他不僅在理論上進行探索,又以「甘當駱駝」的精神努力踐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為人所同欽,世所共仰。在長期的艱難跋涉中,陶行知逐步認識到,不改造舊中國黑暗的政治,就不可能真正繁榮中國的文化教育。因此,在四十年代中期他發表了《民主教育之普及》等文章,揭露和抨擊國民黨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針,這就是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創造的教育。這一思想,同毛澤東提出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已是精髓相通。由於思想上的一致,他和許多知識分子一起不約而同地站到了人民革命力量的一邊,成為周恩來所讚譽的「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古代的孔子開私學提倡「有教無類」,首開平民教育之先河。近代的五四運動之後,中國又出現了一位努力踐行平民教育的人物,並根據「生活教育」的理論創辦了各類新型學校。這位被人們尊稱的「當今聖人」,就是被毛澤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陶行知去世次日上午,上海萬國殯儀館擠滿了前來悼祭的群眾。中共代表團的輓聯是:「中國人民教育旗手,民主運動巨星」。8月11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禮堂也舉行陶行知追悼會,毛澤東送的輓詞是:「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領導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澤東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客。——周恩來宋慶齡題寫的匾額「萬世師表」當今一聖人。——董必武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後的陶行知。——郭沫若外國人士「陶行知不僅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個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鬥士。」 ——泰戈爾(印度詩人、哲學家和民族主義者)「陶博士並不僅僅屬於中國,而是屬於世界的。……在美國,大家都知道陶博士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 ——華萊士(美國前副總統)《紀念陶行知博士》「……杜威博士的最有創造力的學生卻是陶行知,陶行知是杜威的學生,但他正視中國的問題,則超越了杜威。他在群眾教育運動方面非常積極,為工人和貧苦人民辦夜校和各種中心。他開展"小先生"運動,讓文盲學好後以他們的新知識教育其他文盲,這樣連鎖下去,對於1927年的反共產主義分子來說,這就好像一個政治的炸彈一樣。」「在城市裡搞群眾教育,被視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農村進行教育和農村復興計劃。美國的進步教育用的現成的學校制,陶行知發現中國的普通群眾只能就他們的生活、工作、家庭和車間所在地受教育;在哪裡聚居,就在哪裡學習。在所有美國訓練出來的教育者中間,陶作為一個窮人出身的人,使他成為極不尋常的同情於普通人民的需要,而這終於使他比別人更接近中國共產黨?」 ——費正清(美國學者)《偉大的中國革命》「我現在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要宣傳在中國的曉庄有一個試驗學校,把這裡的理想和設計宣傳出去,使全世界人知道。」 「如大家肯努力,恐一百年以後,大家要回過頭來紀念曉庄,欣賞曉庄!這就是教育革命的策源地?」 ——克伯屈(美國教育家)《克伯屈在曉庄學校的演講詞》「陶博士的主義與理想是世界性的,……他的事業對於世界歷史中的進步傳統具有巨大的貢獻。陶博士是我們這個紊亂霸道的世界經過多年所產生的少許文化人物之一。世界上像陶博士一類的人物實在太少了。」 ——傅理曼(美國學者)《悼陶行知》「一代偉人,名揚千古,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僅是中華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幟。」 ——布萊恩·庫朋(美國東南聯合大學副校長)《給重慶社會大學紀念陶行知誕辰110周年大會的電文》「我從事研究陶行知三十多年,我體會最深的,一是陶先生人格的偉大,二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卓越。他為大眾爭民主、爭自由,最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就應該這樣生活,應該是這樣一條道路。我從陶先生身上受到鼓舞,陶行知不僅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榜樣,也是各國知識分子的模範,我們應該學習他。陶行知不僅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全世界的。」 ——齋藤秋男(日本教授)1984年紀念陶行知的文章「這篇文章(指陶行知的《大眾教育運動》)對我們印度是很有用的。」 ——甘地(印度民族主義領袖)《對的評價》「陶博士具有強大的感召力,使得每一個善良的人,都願意貢獻出他所能為社會作最大服務,在實際工作上教育他們,鼓舞他們。他是目標明確、行為篤實、生活刻苦自勵的活的融合體。沒有一個人比他更知道中國的真正需要,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勇敢果決的為大眾教育、為民主的組織與實踐奮鬥終身。」 ——文幼章(加拿大博士)《悼念我的朋友陶行知博士》「我一直引以為豪,曾經是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育才學校的學生。我曾經多次跟朋友講起,我在育才這段時間的學習與生活,特別是告訴他們,在抗日戰爭艱苦的時期里,中國民主人士、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辦育才、培養幼苗的故事,他的為人、道德、品格,甚至名字的意義,……這是我對陶行知的敬仰、愛慕,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念念不忘的恩情。」 ——胡慕羅(越南河內國立音樂學院教授)《回憶陶行知與育才》「陶先生的死,顯然是一種無可補償的損失,不只是他手創的生活教育社與育才學校的損失;海內外教育界的損失;整個民族國家的損失;尤其是世界上一切弱小民族爭取獨立、自由、解放,實現民主、團結、和平戰鬥陣營中無限巨大的損失。」……「他創造了生活教育顛撲不破的理論體系,他反對過去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他反對填鴨式的教育方法;並且反對由上而下的『訓』育制度;他主張跟人民學習,跟小孩學習;他主張教職員、學生、校工一律平等,他更主張中國人民大眾要過民主生活。他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尤其是對國家民族的正義感與為人民大眾謀利,數十年如一日的奮鬥精神,是值得每一個有良心的人所敬佩。願他的精神永遠生活在每一個活人的心裡。」 ——楊靜桐(菲律賓華僑)《悼陶行知先生》紀念書籍書名主編出版社年月《陶行知年譜》朱澤甫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2《陶行知與曉庄師範》辛元、謝放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12《陶行知教育思想12講》丁丁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6《祖國叢書——陶行知》許宗元人民出版社1988.10《陶行知環行世界錄》周毅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7《生活教育十講》葉上雄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5《陶行知幼兒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戴自俺、龔思雪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8《愛滿天下——陶行知文學傳記》周毅、向明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6《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袁振國、張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7《陶行知傳》童富勇、胡國樞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5《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胡國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8《一品大百姓》上海陶行知紀念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1.8《陶行知全集》金成林、伍堯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7《陶行知與湘湖師範》蕭凌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5《平凡的神聖》章開沅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3《陶行知詩歌歌曲集》王繼華等北方文藝出版社1993.3《陶行知教育學說》董寶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10《陶行知教育學》何國華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弘揚行知精神,深化教育改革》袁采 張民生上海市教委行知研究協會編1995.10《白彥文稿集》白彥海風出版社1998.7《曉庄英烈》王桂芳、辛國俊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3《陳鶴琴與現代中國教育》黃書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現代行知新論》方明中國婦女出版社1999.3《繼承發展,實踐創新》沈子華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2001《山海鐘聲》傅家駒等上海寶山校辦產業總公司2001《陶行知故事》辛國俊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5《創新教育概論》張志剛等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3《育才歌聲》陳貽鑫等育才社大校史研究會選編1999.7《20世紀陶行知研究資料索引》梁宇光等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1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現代價值》全國科學「九五」規劃課題華文出版2001【讀後感】我們都應學會愛——讀《愛滿天下——陶行知文學傳記》「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它是那麼神聖不可侵犯。可在現代生活中,「愛」似乎無處不在:年輕人隨口就能說:「I LOVE YOU。」這,就是真正的愛嗎?在蜜糖里長大的我們,每時每刻都沐浴在溫暖的愛河裡:父母之愛,老師同學之愛。但我們是否思索過「愛」的含義,是否真正理解愛的真諦?一本以愛為素材,用一腔熱忱寫成的文學著作——《愛滿天下——陶行知文學傳記》,把一個真真實實的充滿愛心的教育家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它深深地感染了我。陶先生用他的精神和行動作出了完美的回答:他用愛教育世人,感染一切;他的「愛」是博大的;他是「愛」的巨人。他的「愛」才是真正的愛!我們應該學會愛,學會這樣的愛。陶先生為什麼會有那充滿激情,陽光般的愛呢?我們可以從他的一生中找到答案,並由此追溯到愛的根源——愛自己,愛生命。該怎樣愛自己,愛生命?是不是損公肥私,克公克己?是不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是不是追求功名利祿,追求享受?不,真正的愛的根源,是把握生命的脈搏,全身心地擁抱生活,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不斷充實自己,完美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時間在不經意間流逝。拿起這本《愛滿天下——陶行知文學傳記》,讓我們沿著先生走過的路,追尋先生那愛的足跡吧:1914年,陶先生以金陵大學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二十三歲的他赴美留學。短短三年間,他克服種種困難,奪得依利諾大學政治碩士學位,這多麼不易。學成回國後,他破除傳統的教育觀,創立新學說並付出實踐。創辦學校,普及教育,馬不停蹄,勞碌終生。先生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沒有浪費過一分一秒!先生就是這樣為我們樹立了愛自己,愛生命的楷模。請想一想,我們像先生一樣真正愛過自己么?真正理解過愛生命的含義么?很多人把時間花在吃穿玩上,他們自以為在享受生活,但在金子般的時光里,他們把握住了什麼呢?難道要走到工作崗位時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人生檔案里又少了一片燦爛,多了一頁蒼白么?時間老人是個絕對公正的雕塑家。我們只要把看劣質小說,瘋狂追星,無聊消遣的時間,點滴珍惜,並用於學習上,課內學,課外也學,理論學,實踐也學,社會,人生都要學。只有克服困難,刻苦奮鬥,才能從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熱愛生命吧!用青春的汗水換來束束鮮花,鋪滿我們的人生之路。陶先生對人民,對文學的愛是沒有個體之分的。他用愛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愛的眼光去美化人間。他愛生活,愛事業,愛真理。在他的眼中,愛就是一種永恆的美,無與倫比的美。今天,我們用真誠點燃愛火,人間將變得更美好;我們用愛去滋潤一切,世界將永是溫馨的春天。「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愛」是不滅的聖火。「一代人師」陶先生把愛撒滿人間,但是,他那愛的事業至今沒有完成。點評:陶先生一生對「愛」的追求,值得我們反思學習。其尚未完成的「愛的事業」,有志青年該勇敢地接過這「不滅的聖火」。《愛滿天下——陶行知文學傳記》,周毅、向明著,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愛滿天下——結合陶行知教育思想談師德建設的兩點體會教育工作的本質是培育人才,育人是學校各項任務的核心,也是教師最重要的職責。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以「學生」為本,建設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內涵。這一內涵最重要的體現應當是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幫助、關愛和尊重。陶行知先生指出:現代教師首先必須具有「改造社會」的意識和決心,知道「在教師的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也就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教師必須以「愛滿天下」的情懷,關愛著每一個學生。「求真創造,愛滿天下」這八個字,是陶行知全部教育理論的精魂,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內容。正是有了「求真創造,愛滿天下」的胸懷,陶行知才能夠從舊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力爭做到讓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各教所知,各學所好,各盡所能,為社會服務而將教育送到大自然、大社會、大森林中去」。正是有了「求真創造,愛滿天下」的胸懷,陶行知才能夠身體力行,不懈地投身「生活教育」的實踐,教育學生關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正是有了「求真創造,愛滿天下」的胸懷,陶行知才能夠倡導和實踐全面教育、科學教育、創造教育、終身教育,培養受教育者的生存發展能力,實現「長久的現代人」這一全新的培養目標。「求真、創造」,不僅是我們培養的目標、結果,也體現在教育的一切領域和過程中。「愛滿天下」蘊涵著對學生的無限信任、熱愛,鼓勵他們自主、自覺、自然地發展,體現了過程與結果並重的教育價值觀。下面我就結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從師德建設的角度談兩點體會。一、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大可不必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故作威嚴。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真正尊嚴,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以及由此回饋給我們的情感體驗。當我們故作威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而當我們隨時注意維護學生的尊嚴,尊重學生人格時,學生才會把他們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教師的尊嚴豐碑便也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了。節日來臨時,一聲親切的問候;天氣寒冷時「多穿一件衣服」的溫柔提醒;在課上和班級管理上,發揚民主作風,不把自己的話當金科玉律;心平氣和地對待持不同意見的學生,並勇於承認自己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批評學生的錯誤和缺點時,努力剋制自己的情緒,寬容的給他們一個為自己辯解的機會,激發其奮發向上,努力改正……這每一個和諧音符都閃爍著師生間平等互愛的光輝。教師要積極地去體驗學生的心靈,以一種民主、平等的心態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特別是在後進生轉化的過程中,一定要摒棄體罰、壓服等手段,用純真的愛與嚴格的要求去激發他們的自尊、自強與自重。在心理學上,後進生被稱為「暫時性發展障礙少年」。他們的行為舉動只是暫時性的,「後進」並不是「不進」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些羈絆,前進的步伐比其他的學生慢一些。陶行知先生在《兒童保育問題》中講到:「難管的孩子多數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壞蛋,這一態度一定要立定,否則你主觀上咬定他是劣童則一切措施都錯,便愈來愈難管了……」心理研究表明,青少年學生都有一種共同的心理特徵,即「向師性」,他們不僅把老師當作模仿的榜樣,而且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評價,並把這種評價視為集體乃至社會對他的評價。當他們感受到教師的喜愛、信任、關注、讚揚時,就會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發展自我價值感,增進上進的力量和信心。反之,一個經常遭受教師冷漠、厭棄、訓斥、批評的學生,就會因此而體驗到人們對他的否定和排斥,而產生被遺棄感、自卑感,以及怨恨、敵對、憤怒等情緒,以至徹底喪失上進心而自暴自棄。這不禁讓我想起中央九套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殷雪梅,在她擔任班主任的一年級三班,就有這樣一位「破壞性強、影響面大」的班級「小蛀蟲」。在前任班任的體罰和壓服之下,他常常對老師高舉磚頭;但在殷老師的諄諄教導和真誠關愛下,他蛻變成一隻閃閃發光的螢火蟲。陶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到心的深處」。當學生對教師的真心心領神會的時候,自然就親其師、信其道了。二、嚴是愛,寬也是愛陽光灑下的時候,金色的光芒毫不偏袒地照耀著每一株花草,無論名花和野草;雨絲落下的時候,點點滴滴滋潤著每一寸土地,不分貧瘠與富饒。教師對學生的愛就該像這陽光和雨絲一般,沐其心田、慰其乾渴,用開闊的心胸包容他們的一切。一些教師不懂愛的藝術,常常以「我是為了學生好」的「好心」辦出一些損害學生人格,甚至危害學生健康和生命的事情。這樣的報道相信您也曾見過:一位教師把一個剛剛入學不久的小學生的頭使勁的壓往水缸,嚇得孩子大哭不止;寒冬臘月的天氣里,讓孩子在廁所里罰站;耳光摑腫孩子的臉和眼睛……類似事件不絕於報端。學生需要嚴教,更需要您的慈祥和寬容。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未成年的學生正處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心理特點較為複雜,他們中有的因青春期萌動而感到煩惱;有的因成績不好而感到自卑;有的因缺少信任和理解而感到孤獨;有的因強烈的獨立意識而產生逆反心理等等。學生面臨的這些心理問題都要求我們為人師者放下架子,以一個寬容的心態去包容和理解,並通過觀察、談心、討論、調查等方法,來感受和體驗他們的情緒,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而決不該企圖運用粗暴的批評和懲罰來達到教育目的。在成人的幫助下順利度過這個複雜的心理轉型期,他們才能成長和成熟起來。讓我們時常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懲罰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一種方法,因為懲罰會使孩子從良心的責備中解脫出來,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面」。把批評、懲罰轉化為親和、寬容的魅力之帆才能使學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斷調正方向,讓學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揚帆遠航。(蘇妮娜)「愛滿天下」——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愛滿天下」是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意思是說,教育的核心是愛學生。熱愛學生是師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愛滿天下」教育思想的直接體現。陶行知說:「大家願把整個的心捧出來獻給小孩子,才能實現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愛的教育是少年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的營養。有了適當的營養,才能發生高度的創造力,因而教育應當充滿愛。可是,教師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樂。當屢次教育總不見效果,當苦口婆心被一再地置之腦後,學生中錯誤常犯、是非不斷,他們都會煩惱、生氣,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也會剋制不住自己對學生髮脾氣,但冷靜下來又會覺得很內疚,也許他們有很多缺點,也許他們是一犯再犯。一個孩子反覆出錯,只是說明他自制力差,他們需要的決不是粗暴的對待,而是更大的關懷和更大的耐心。這就要求教師更應敞開愛的大門,接納每一個孩子,寬容每個孩子。無論他是健康成長的幼苗,還是被風霜侵蝕的小草,都要用愛消除師生間的隔閡,用愛融化孩子心靈上的堅冰,用教師的大手牽著他們的小手,帶著他們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教師的工作是單調的,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師的工作更是默默無聞的。當他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住傾頹的教室,扛住貧窮和孤獨,扛起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這就充分體現出每一位教師都應擁有了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博大胸懷和高尚情操。又有多少教師用他們無悔的師愛在默默中為孩子們鋪灑陽光,點燃希望。既然選擇了,就默默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勞作著、戰鬥著。三尺講台是他們馳騁沙場的沃野,手拿三寸粉筆站在這三尺講台之上,他們自豪,他們榮幸。聽,新課改的號角已經吹響;看,「和諧社會」重要思想和「和諧校園」指導精神指引著我們與時俱進的腳步。他們手拿三寸粉筆,百舸爭流,他們穩站三尺講台,千帆勇進。「責任重於泰山」,面對這樣的千斤重擔,鼓勵自己只要大膽去做,生命便會實實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業便會充滿陽光。有多少個夜晚當別人已沉睡夢鄉的時候,他們還在拖著疲憊的身體在檯燈下回復學生寫的心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責任,是「愛」的責任證明了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們甚至用鮮血和生命維護了師尊,鑄就了師魂,譜寫了一曲曲人民教師的壯烈凱歌。他們,就是陶行知先生思想倡導下的中國教育的一代傑出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陶行知先生以「愛滿天下」的博大胸懷和高尚情操,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根草去」的徹底獻生精神,把滿腔熱忱和真誠愛心傾注給每一個青年學子。一個「愛」字貫穿了他的整個教育思想,要教好學生,愛是基礎,愛是主流。只有心中充滿愛,才能真正做到用愛去教導學生。要求每一位教師要努力地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武裝自己,塑造自己完整健全的人格,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把教師工作看成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工作的信念。從現在起,用心用愛去做每一件事情,讓愛到處傳遞。
推薦閱讀:

一冊傳家寶,尋回久違的年味
收藏 | 這些書即使到現在對你做農業,還是特別有幫助
科學界的思想家們:This Will Make You Smarter
【原著解讀】《哲學方法導論》:第2章,分析(下)
《謝謝你離開我》張小嫻via.

TAG:教育 | 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