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心理概述
親密關係概述
(1)親密關係的定義
在定義親密關係之前,我們先需要對關係加以定義。心理學家Kelly(1983)認為,關係是指二個人彼此能互相影響對方,並且互相依賴。也就是說,只有當兩個人之間互相影響與依賴的時候,我們才能認定他們之間存在著關係。Levinger和Snoek(1972)在這個解釋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互賴模型(Modelofinterdependence),並用它來說明隨著互賴關係的增加,關係變化的特點。他們以兩個人之間關係發展階段為例把人們之間的關係分為四種:一是兩個人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彼此無任何關係,稱為零接觸(Zerocontact);二是知曉(Awareness):一個人知道另一個人的信息,但未發生任何直接接觸;三是表面接觸(Surfacecontact):兩個人開始互動,如借談話或書信來往;四是共同關係(Mutuality):兩個人的依賴程度增加。在共同關係中,當兩個人的互賴性很大時,我們把這種關係稱為親密關係(Closerelationship),親密關係的特點有三個:一是兩人有長時間頻繁互動;二是在這種關係中包含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活動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動及興趣;三是兩個人相互影響力很大。
(2)親密關係與自我概念
ArthurAron(1986)用自我延伸(Self-expansion)來理解人們之間的親密關係。他發展了詹姆斯客體自我的概念,認為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實質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這種自我延伸有幾個方面的證據:一是歸因過程中的行動者與觀察者效應(Actor-observereffect),即人們傾向與把他人的行為歸於內因,而把自己的行為歸於外因的現象。Nisbett(1973)在研究親密關係時發現,當他人是自己的好朋友時,這種差異並不出現。也就是說,人們在推論自己熟知的人的行為時所使用的方式與推論自己的一樣。第二方面的證據與資源分配有關,與對待一般人的方式相比,人們在分配資源時對自己和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的區分要小得多。用Aron(1991)的話來講,就是由於人們的自我中包含了後者,因此在分配資源是不分你我。第三方面的證據來自於親密關係中的共有關係(Communalrelationship),一般情況下,交換關係在人們之間比較普遍,但MargaretClark(19791989)發現,在親密關係中,人們對收益與付出並不關心,相反人們常常關心的是能夠給對方提供什麼。在親密關係中,他人是自我的一部分,他人的需要也就是自己的需要。第四方面的證據來自於Markus(1977)所謂的自我圖式(Self-schemas),Aron(1991)通過比較陌生人、朋友以及夫妻的自我圖式,發現在親密關係中個體的自我中包含了他人,著一點在東方文化中更為明顯,朱瀅、張力等人(2001)有關中國人自我概念的研究也說明了這一點。最後一個方面的證據來自於加工記憶(Transactivememory),Wagnaer等人(1991)發現,關係親密的人在編碼、儲存和提取信息方面有一個共用的記憶系統。
(3)親密關係中的依附
人類最初的親密關係表現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附,它是嬰兒和關懷父母之間的一種強烈的情緒聯繫。發展心理學家JohnBowlby把這種情緒聯繫看成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徵,他認為嬰兒對父母的依附是他們生存的首要條件。Harlow(1974)對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觀點,所以許多心理學家把依附看成是人類的本能行為。
M.Ainsworth(1989)對人類的依附關係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並把依附關係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安全型(Secureattachmentstyle),父母對孩子的歡樂、悲傷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很敏感,這種情感促使他們關愛孩子,從而使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互相喜愛、重視,孩子不會產生被拋棄的感覺。第二種是逃避型(Avoidantattachmentstyle),與安全型相反,逃避型的父母經常遠離孩子,逃避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嘗試,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學會了逃避與父母接觸,抑制自己的依附需要。第三種是焦慮/矛盾型,父母對孩子的情感經常不一致,有時候很關心,有時候卻不感興趣。由於這種不一致性的愛,使得焦慮/矛盾型的孩子在自己的情感沒有得到回報時顯得暴躁和焦慮。在生活的早期,這些不同的依附形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為它可能決定著孩子的生活風格和以後的人際取向。
依附不僅在父母與孩子間有,成人之間也存在著依附。為了進一步了解上述不同的依附類型如何影響成人間的親密關係,CindyHazan等人(1987)設計了一個愛情小測驗並把它刊登在報紙上,在測驗中除了詢問人們的浪漫關係,還讓人們選擇出自己的依附形式。結果證明安全型的人很容易接近,並期望與他人發展親密關係;逃避型的人不易與他人形成親密關係,他們不信任他人;焦慮/矛盾型的人也對自己的親密關係不滿,但與逃避型不同的是他們對自己的伴侶著迷。這項調查研究還得出了這三種依附在成人中的比例:安全型佔56%,逃避型佔25%,焦慮/矛盾型佔19%。
2、自我展露與親密關係的發展
(1)友誼關係
伴隨著成長,人們的社會關係範圍也在不斷地擴大,從家庭延伸到了社會,朋友成了親密關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aulWright(1984)把朋友關係分為兩個層次:表面朋友(Superficialfriendship)和深層(Developedfriendship)朋友。前者的形成和保持完全是因為這種關係的酬賞作用,後者除了酬賞還包括相互關心。Hays(1985)指出,人們從開始交這兩種朋友時就表現得截然不同,與表面朋友的交往模式為:隨著時間推移接觸越來越少;而與深層朋友的交往模式是一開始見面很多,然後接觸慢慢地減少。另外,要想交深層朋友,感情投入是最根本的,而不僅僅是一般性的接觸。
心理學家還發現在交朋友問題上,男性與女性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首先,男孩子與女孩子在交友時的方式不同,心理學家Eder(1978)在一項兒童友誼關係的長期研究中發現,男孩子通過玩耍交朋友時往往是一群人一起玩,而女孩子是一對一對地玩;對成年人來說,男性之間的關係發展往往取決於他們是否參加了共同的活動,如一起踢足球等;而成年女性要想成為朋友,一起聊聊天就有可能。PaulWright(1982)把男性交友的傾向稱為面對面(face-to-face)方式,而把成年女性交友的方式叫做肩並肩(side-by-side)方式。
其次,情感在男女友誼關係中的作用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感在男性與女性關係中的地位出現了差異,比如在同性親密關係中,女性的友誼關係由於有更多共同情感的參與,所以比男性的更親密。但是在與異性發展關係時,這些差異並不明顯。
最後,男性與女性在親密關係中身體接觸(Physicaltouching)的程度也不同,尤其是在同性的親密關係中。在一項研究中,Derlrga(1989)讓被試表演自己在機場迎接自己的朋友或是異性伴侶,結果發現情侶的身體接觸最大;而男性朋友之間用身體接觸迎接的概率小於女性和異性之間。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男性之所以不願有身體接觸,是因為他們把身體接觸理解為一種與性有關的慾望。
推薦閱讀:
※約會幾次後,可以升級為男女關係?
※香港、澳門回歸和海峽兩岸關係的改善:統一偉業譜華章
※男生渣不渣和人品沒多大關係。
※人際關係三十六計
※全球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與元首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