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國的七部驚世電影
喜歡《辛德勒的名單》那種迴腸盪氣的大製作;也喜歡《生死朗讀》那種異乎尋常的特殊視角。有點喜劇的《再見列寧》,影評甚佳,但我個人覺得那種「幽默」有點牽強,並不喜歡。
關鍵不在個人好惡。這七部電影敘述的有關德國的人和事,在時間上差不多橫跨八十年,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納粹當政開始,經過二戰,第三帝國覆滅,戰後東西德分治,美蘇冷戰,蘇東劇變,柏林牆倒塌,直到今天,真可謂世事滄桑,地覆天翻。這七部電影(當然不僅限於這七部),似乎無意中完整的把這八十年的是是非非串聯起來,把個人、家庭、民族、國家,乃至世界的一段歷史、人類的一段命運折射其間。
今天乃至明天的發展是建立在歷史的基礎之上的,至今民主和集權獨裁的爭執顯然還在演繹。如電影《浪潮》揭示的,世界離獨裁不過幾天。可謂發人深省。
早前學院教授們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勝利》在課堂上全部放完,他們說:「它的力量太強大了,我擔心我的學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會變成真正的納粹。」 在經過長時間的禁止後,重新發行了DVD並在電視上公映。
好電影不但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還能發人深省。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七部有關德國的電影都是好電影。
從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今,八十年過去了。這期間國際風雲際會,天翻地覆。八十年前,納粹崛起,在德國民眾的擁戴下,「意志的勝利」,希特勒當選登台。看著他家起高樓,二次大戰如火如荼。「辛德勒的名單」,記載了滔天罪惡。看著他家樓塌了,「帝國的毀滅」,希特勒度過最後十二天。「生死朗讀」從一個難得的視角,演繹小人物的戰爭罪行清算。戰後德國成為冷戰的縮影,普通人的生活,也有「竊聽風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再見列寧」。獨裁好像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然而「浪潮」依然動魄驚心……
一、《意志的勝利》——阿道夫·希特勒主演
英文片名: Triumph of the Will
出品時間: 1934年
製片地區: 德國
類型: 紀錄片
主要獎項: 巴黎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演職員表
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Leni Riefenstahl
配樂:赫伯特·溫特 Herbert Windt
演員: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雷哈德·赫德里奇 Reinhard Heydrich
馬丁·鮑曼 Martin Bormann
約瑟夫·戈培爾 Josef Goebbels
爾曼·戈林 Hermann G?ring
道夫·赫斯 Rudolf Hess
因里希·希姆萊 Heinrich Himmler
阿道夫·瓦格納 Adolf Wagner
維爾納·馮·布隆貝格 Werner von Blomberg
馬克斯·阿曼 Max Amann
弗里茨·萊因哈特 Fritz Reinhardt
德國紀錄片《意志的勝利》曾獲得巴黎電影展金獎,被評為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響力的紀錄片。電影講述的是1934年的紐倫堡納粹黨黨員大會,主要是歌頌希特勒、納粹黨,宣傳色彩很濃厚。拋開這個事件的背景來說,導演的拍攝手法很高超,電影的藝術手法也十分精湛,後人至今都在模仿。
上世紀30年代,當納粹黨徒聚集在紐倫堡開會期間,希特勒想拍攝一部紀錄片,以反映納粹形象。他選中了女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他給里芬斯塔爾提供了空前的拍攝條件:無限制的經費,一百多人的攝製組,無數的聚光燈,16名一流攝影師、30台攝影機所組成的規模龐大的攝影隊同時開工,22輛配備司機的汽車和身著制服的機動警官,全部隨時聽命於里芬斯塔爾調遣,紐倫堡甚至為拍攝還專門修建了特殊的橋樑、塔和斜坡路,使里芬斯塔爾的攝影機能夠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希特勒如此不惜工本,為的就是把納粹黨變成銀幕上最完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
希特勒、戈貝爾和萊尼·里芬斯塔爾導演
希特勒的願望達到了。里芬斯塔爾指揮著她的攝影大軍,在梯子上、斜坡和高塔上進行拍攝,多視角的拍攝成功地渲染了現場氣氛。影片後期製作花費了幾個月,赫伯特·溫特為影片配樂,音樂風格近似於瓦格納,瓦格納是希特勒最喜愛的音樂家。《意志的勝利》於1935年首映。影片完全符合當局的意圖,藝術精湛,很有美學追求,被納粹頭目們稱讚為「傑作」。這部影片的成功,使里芬施塔爾成為「國家社會主義自我標榜最有想像力的宣傳員」。
里芬斯塔爾工作照
這部影片在宣傳上獲得的巨大成功是「不可饒恕的」。但是,迄今為止,沒有哪一部影片能夠如此廣泛地為對手所用,對希特勒持反對態度的國家也都把《意志的勝利》中的大部分內容借用到本國的反戰宣傳影片之中;也沒有哪一部影片把希特勒惡魔般的本質和把人類自制力喪失殆盡的情況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對這種奇特現象的唯一解釋是:里芬斯塔爾的攝影機不撒謊,它所揭示的真相永遠使人不寒而慄。
在納粹統治時期,許多有良知的藝術家都不願與獨裁者合作,他們不是流亡國外,就是被投入了集中營,甘願為納粹服務的只是少數人,萊尼·里芬斯塔爾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里芬斯塔爾對希特勒的崇拜發自內心,把希特勒看作是人民的救星。在她看來,是希特勒使德國人擺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長期蕭條和民族自卑感,這一信念,直到戰爭給全世界造成毀滅性災難,她才醒悟過來,認識到自己也成了被欺騙的歷史的犧牲者。她開始不再為政治宣傳效力,但她作為納粹藝術的招牌卻再也改變不了。
第三帝國倒台後,里芬施塔爾是第一批被送進監獄的電影人,她被定名為納粹的同情人並幾次遭到逮捕。1949年,她終於結束了牢獄之災,她的導演生涯也隨著帝國的覆滅而長時間的中止了。
1992年是萊尼·里芬施塔爾誕辰90周年,為了向這位德國電影界元老表示敬意,拉伊·米勒為里芬施塔爾製作了一部長達3小時的紀錄片。2003年9月8日,萊尼·里芬施塔爾謝世,享年101歲。據報道:「她走得很平靜,沒有感受到任何痛苦,就像躺在她的床上睡著了一樣。」
二、《辛德勒的名單》——獲獎名單超過五十項
英文片名: Schindler"s List
中文片名: 辛德勒的名單
其它譯名: 舒特拉的名單(港)
出品公司: 環球影業公司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編劇: 史蒂弗·贊林 Steve Zaillian
製片人: 布蘭克·魯斯蒂 Branko Lustig等
類型: 劇情/歷史/戰爭
主演: Liam Neeson,Ben Kingsley,Ralph Fiennes,Caroline Goodall
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卡羅琳·古道爾
片長: 195 分鐘
上映時間:1993年11月30日
對白語言:英語,希伯來語,德語,波蘭語
imdb編碼:tt0108052
主要獎項: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第51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
第4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
全球票房:$3.21億(成本2300萬美元)
第66屆(199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科內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真實的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1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
《辛德勒的名單》劇照
本片於1993年3月1日在波蘭克拉科夫開拍,並且一直持續了71天。片中場景都在真實地點拍攝,只有普拉紹夫集中營是在原址附近重建。由於劇組人員被禁止進入奧斯威辛,所以他們在集中營外搭建了複製品進行拍攝。當地人非常歡迎劇組進駐拍攝,不過有些居民是反猶份子,他們在拍攝地附近的廣告牌上畫滿反猶符號。一位將費因斯當作納粹的老婦人說:「德國人是魅力迷人的民族,他們從未濫殺無辜。」本·金斯利曾差點對侮辱以色列演員邁克爾·施奈德的老頭拳腳相加。儘管外界環境紛繁複雜,可劇組上下卻是一片祥和,在逾越節時,所有德國演員都戴上了猶太人的圓頂小帽並翻開哈加達,而以色列演員會向他們講解其中典故,種族和文化的差別全被拋到了腦後。
斯皮爾伯格每天14小時緊張的拍攝工作之後,誰也無法把他從白天的思緒中解脫出來。在影片拍攝過程中,斯皮爾伯格不止一次因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迫使拍攝中途停止。當他用手勢指揮群眾演員——健康的到右邊,有病的到左邊時,他感到自己就像納粹黨徒;當他指揮剃光婦女的頭髮、剝光她們的衣褲,把她們像牲口一樣趕來趕去時,他的心都要碎了。他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經歷。"幾個星期里,他不和劇組裡的德籍演員握手,不向那些身著納粹軍服的扮演演員打招呼,他以為自己就生活在當年的納粹集中營里。
這部影片的拍攝對斯皮爾伯格來說是一次新的體驗,壓抑的情感閘門一下打開,他說:"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像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間,我一慣用來逃避現實的攝像機直面現實,在拍攝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熱淚。"
《辛德勒的名單》導演和幾位主演的造型照
在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堅持下,電影所有版稅和追加酬金(本來是屬於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成立了Shoah基金會,用於記錄和保留在世界範圍內有計劃的滅種和屠殺中的倖存者的文字和錄音證詞,包括這次大屠殺。
拍完此片,斯皮爾伯格謝絕了片酬並決定將個人贏利全部捐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
一部好的電影很難以達到像《辛德勒的名單》這樣簡直令人無法挑剔的完美。應該這樣說,它的存在是電影的一種永恆。奧斯卡金像獎,只是作為它的一個褪色的陪襯。這部影片獲獎名單很長,超過五十項。
這部電影成了電影里的經典,電影中扣人心弦的音樂同樣成了音樂里的經典。長達3小時15分的電影有14段、總長為六十多分鐘的配樂,便構成了這張音碟。配樂的作曲為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一位曾獲得過五次奧斯卡獎、十八次格萊美獎、三次金球獎的作曲家,《侏羅紀公園》《星球大戰》《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的配樂便出自他手。在《辛德勒的名單》中,約翰·威廉姆斯採用了與以往不同的創作手法,不再以景,而是以情入樂,採取浪漫樂派的傳統寫法,用柔和簡練的旋律將影片所要表達的一個民族複雜而沉重的內心世界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加上畫面、情節的配合,套句俗話說——很煽情。
配樂中有著許多小提琴獨奏的樂段,演奏者是舉世聞名的小提琴大師——伊扎克·帕爾曼(Itzhak Perlman),一名猶太人,由他來演繹這樣一部電影的配樂自是最合適不過。鋼琴部分則由作曲家親自上陣,同時還有合唱團的聲音。
還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唱片的封面,一隻有力的成人的大手緊緊地拽住了小紅袖子里伸出來的孩子的小手,拯救的主題就這樣簡單而又震撼的表現出來了。袖子的紅色是整個畫面中唯一的彩色,特別顯眼,我想這或許象徵著生命與希望。畫面的背景則是「老式打字機透過一條彷彿浸染過鮮血的色帶打出的名單...........」——辛德勒的名單。
影片大約40%是用手持攝影機拍攝的。
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這是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黑白電影(美國國內九千六百萬美元,全球三億兩千一百萬美元)。
三、《帝國的毀滅》——希特勒一生中最後十二天
英文片名: The Downfall: Hitler and the End of the Third Reich
其它譯名: 帝國陷落 / 希特拉的最後十二夜(港)
出品公司: Degeto Film等
製片地區: 德國 / 義大利 / 奧地利
上映時間: 2004年9月8日
導演: 奧利弗·西斯貝格
編劇: Joachim Fest,Traudl Junge等
製片: Wolf-Dietrich Brücker等
類型: 劇情,戰爭,歷史,傳記
主演: 布魯諾·甘茨,茱莉安·柯勒,亞歷山德拉·瑪麗亞·拉那
片長: 156分鐘
色彩: 彩色
對白: 德語 俄語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準將鏡頭對準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十二天。
在獲得當年奧斯卡獎提名的外語片中,沒有一部如《帝國的毀滅》一般在全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在這部德國影片中,以往只是作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當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鏡頭對準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可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讚有加。
《帝國的毀滅》的創作來自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2002)。瓊格1920年生於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令許多人不安的是,在這個打字員的記憶里,希特勒是個有教養、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領袖。當她打錯了字或做錯了其它什麼事,希特勒總能寬大為懷。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殺,瓊格對他始終心存敬意。該書還透露,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一個對狗有著深情厚誼的人。與情人愛娃·布勞恩結婚前,他還當眾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讓別人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花,因為花會凋謝,他不喜歡看到死去的東西。影片從瓊格的書里提取大量素材,賦予了希特勒極其人性化的一面。
《帝國的毀滅》劇照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說:「我的電影非常有爭議。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很為這部電影自豪。」該片贏得了德國頂級電影榮譽獎之一的巴伐利亞電影觀眾獎。
四、《朗讀者》——獎項提名有八、九十項之多
英文片名 The Reader
德文片名 Der Vorleser
其它譯名 為愛朗讀(台灣譯名) / 讀愛(香港譯名) / 生死朗讀
導演: 史蒂芬·戴德利 stephen daldry
編劇: 本哈德·施林克 bernhard schlink ....(novel)
戴維·黑爾 david hare ....(screenplay)
主演: 凱特·溫斯萊特 kate winslet ....hanna schmitz
拉爾夫·費因斯 ralph fiennes ....michael berg
大衛·克勞斯 david kross ....young michael berg
片長: 124 min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影片類型: 愛情 劇情 歷史
國家/地區: 德國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德語 希臘語 拉丁語
拍攝日期: 2008年3月2日 - 2008年7月
製作周期: 2007年8月11日 - 2008年7月
《生死朗讀》是根據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說《朗讀者》(1995)改編的電影。故事講述1950年代德國少年米夏和一位中年女子漢娜展開一段忘年戀,但漢娜不久不辭而別。米夏後來成為年輕律師,再度見到漢娜時,她由於在戰爭中曾擔任一個納粹集中營的警衛,成為一名因戰爭犯罪受審的被告。米夏知道漢娜一直有一個她深信比她以往納粹經歷更糟的秘密,這個秘密足以推翻對她的指控。但米夏一時的猶豫鑄就了兩人終身的遺憾。
《朗讀者》小說中譯本封面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處在盟軍和蘇軍的管制中,萬事蕭條,百廢待興。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米夏·伯格患上了猩紅熱,但他仍然時不時的坐車到圖書館中找尋自己愛看的書籍。對於這位身處戰後管制區的少年而言,這是他僅有的娛樂。米夏有一次在路上猩紅熱病發,漢娜將他送回家,兩人開始漸漸交談起來。病好的米夏前往漢娜住的地方感謝她的救助。在漢娜的屋內,米夏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尋常的快樂。
米夏帶著鮮花去看望漢娜,感謝她的救助(劇照)
兩人的關係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情慾變成了愛情,他和漢娜私下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多,兩人在漢娜的公寓中度過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漢娜常叫米夏帶來不同的書籍讀給她聽。相處中米夏和漢娜的矛盾漸漸爆發,米夏試圖對抗年齡的懸殊帶來的服從感,並想擺脫自身的稚氣和懦弱。終於有一天,當米夏前往漢娜的公寓,發現已經人去樓空,這段無果之戀也走到了盡頭。
法學院畢業之前,米夏作為實習生前往旁聽一次對納粹戰犯的審判。在審判席上,米夏做夢也沒有想到,被告竟是漢娜!漢娜曾經做過納粹集中營的看守,對指控供認不諱,並且因為不願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認字的事實,甚至承認了同案犯構陷自己的重大罪責。米夏此時有能力幫助漢娜澄清事實,但因為顧慮暴露自己與漢娜的關係,他選擇了沉默。最終漢娜被判終身監禁。
米夏在很多年後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自己朗讀的磁帶,這讓漢娜重新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和勇氣。漢娜通過磁帶和書的逐字對比逐漸學會了閱讀和書寫,並且開始給米夏寫信。米夏從來沒有回復過。也許他想逃避那份自責的心情;也許他沒有勇氣面對漢娜。這讓漢娜感到無比的孤單。漢娜出獄的時間到了,米夏來到獄中看望已經白髮蒼蒼的漢娜,他雖然承諾給漢娜提供出獄後物質上的援助,卻拒絕了心靈溝通。漢娜絕望自殺。
《生死朗讀》根據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目前這部小說已被翻譯成39種語言在全球熱銷上百萬冊,而且還是第一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德國小說。
提及影片中有關於二戰和納粹的故事,導演史蒂芬·戴德利感慨良多:「第一次看這本小說時,我很驚嘆於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的視角竟然如此獨特。也許很多人提及二戰中納粹滅絕人性的表現,去關注的都是一些慘無人道的罪行,但小說用了另一種觸角,他關注的是在戰爭中,一些普通人的所作所為,以及他們對這個戰爭所帶來的影響。也許並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註定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儈子手,更多的人會像漢娜這樣,不自覺的參與到一個罪惡當中,並且自己也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也是受害者,只是從來就沒有人關注過他們。這部小說提供了這樣的思路,我們終於可以明白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里,更多的事實真相。」
影片中三位主角的扮演者凱特·溫斯萊特、拉爾夫·費因斯以及年輕的大衛·克勞斯的表演,都非常精彩。
女主角漢娜 凱特·溫斯萊特 飾
男主角少年米夏 大衛·克勞斯 飾
男主角中年米夏 拉爾夫·費因斯 飾
好電影也是「獲獎專業戶」——
第6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配角 凱特·溫斯萊特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凱特·溫斯萊特 《生死朗讀》
2009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女主角 凱特·溫斯萊特 《朗讀者》
2009美國演員工會獎 最佳女配角 凱特·溫斯萊特 《朗讀者》
2009德國哥比獎 最佳女主角 凱特.溫斯萊特 《朗讀者》
這部電影曾經獲得的獎項提名有八、九十項之多。
非常雋永、非常好看的電影。尤為難得的是電影蘊含的發人深省的深刻內涵。「百度百科 生死朗讀」條目最後那篇「觀後感」寫得好,其中一節通過分析米夏闡釋愛、正義和寬恕——
米夏的兩次沉默:第一次,米夏知道了漢娜是文盲,卻沒有告知法庭這一事實,而選擇了沉默;第二次,漢娜在監獄裡學會了讀寫,並給米夏寫來了字體蹩腳但飽含希望的書信,但米夏卻選擇了沉默,沒有給漢娜需要的回應。
在第一次沉默中,最壞的可能原因是,米夏內心不希望漢娜因為自己的介入而得以減罪,並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是,米夏覺得揭穿她的文盲身份等於毀了她,沉默是尊重她的決定;或兩者兼有或更複雜。而在第二次沉默中,米夏需要計較的現實因素就更多了。
在米夏的沉默中,我們甚至能看到前面描述的那種麻木。這種麻木是讓日常生活繼續下去所要付出的代價。「這樣才有可能讓我重新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並在這種生活中繼續生活下去。」
米夏唯一做的是,給漢娜不斷地寄自己的朗讀錄音。這是米夏在重重矛盾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適的接觸漢娜的位置。此時,朗讀從原來的肉體之間的、面對面的,變成了抽象的語音。朗讀延續了,但愛已經消失。漢娜終於通過磁帶學會了讀寫,但最終沒有獲得真正的理解(正義)和寬恕。
漢娜沒有拯救猶太人,米夏也沒有拯救漢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種牽絆中,米夏沒有勇氣再去面對自己曾經的愛,更沒有勇氣把他的愛變成真正的寬恕。
德里達說,寬恕「不可能寬恕的」才是寬恕。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寬恕,它的每一次具體實踐(實現)都會打破原來關於什麼是能寬恕什麼是不能寬恕的經驗和界限(解構寬恕原來的可能性),就像正義的每一次具體實現都會要求法的重新運用甚至發明(解構法之運用的原本可能性),就像真正的愛是愛那些超越你並更新你的事物(解構自我的同一性),否則就只是變相的愛自己(自戀)而已。
無論是寬恕,還是愛與正義,都需要一個超越性的維度,否則就會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沒,或者被罪所壓垮,或者被計算所腐蝕。
影片的結尾處,米夏把他原本疏遠的女兒帶到了漢娜的墓地前。的確,他有責任把漢娜的故事向下一代(未來)重新講述一遍,而這個重新講述的故事應該不只是關於罪與罰,更是關於愛、正義和寬恕。
米夏帶著女兒來墓地看望漢娜(劇照)
五、《竊聽風暴》——橫掃當年德國電影獎,一舉囊括最佳影片、導演、製作、男主角、男配角、劇本、攝影七項大獎
德文片名: Das Leben der Anderen(別人的生活)
其它譯名: 他人的生活 / 竊聽者(港)/ 獻給好人的奏鳴曲
製片地區: 德國
導演: 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
編劇: 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
類型: 劇情,驚悚
主演: 烏爾里希·穆埃,塞巴斯蒂安·考奇,馬蒂娜·戈黛特
片長: 137分鐘
上映時間: 2006年3月23日
分級: USA:R
對白語言: 德語
色彩: 彩色
《竊聽風暴》(德文:Das Leben der Anderen,別人的生活),德國影片。影片是德國導演弗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的處女作,並由他親自編劇,於2006年3月23日在德國發行。《竊聽風暴》主要講述了1984年前東德東柏林史塔西(國家安全局)的一名秘密探員負責監聽一男劇作家及其女友(知名演員),逐漸被他們的生活所吸引,轉而同情他們的遭遇,以至最後暗中對他們施以援手的故事。
影片又譯《別樣人生》、《別人的生活》,舉重若輕地將民主德國情報局令人髮指而不為人知的大規模竊聽行徑對無辜人士的迫害公佈於眾。但作品讓深不可測的黑暗迎來一縷人性的曙光,顛覆了蓋世太保、克格勃橫行的「冷血特務濫殺無辜」俗套。不經意間愛上竊聽對象的情報局官員,在明白自己截獲的所謂情報不過是一段真摯愛情時,開始反思該行為是否正義,並最終參與到這對無辜鴛鴦的生活中,為保護他們而不吝冒險。
情報局官員(劇照)
受命竊聽(劇照)
因幫助竊聽對象受到處罰貶為郵差(劇照)
本片與三年前問世的德國電影《再見列寧》有諸多相似之處:都在披露東德末期的社會實態;都在多研究問題的同時,巧妙地談了「主義」。
《竊聽風暴》橫掃當年的德國電影獎,一舉囊括最佳影片、導演、製作、男主角、男配角、劇本、攝影七項大獎,當仁不讓地代表日耳曼人挂帥出征。加上溫哥華電影節的觀眾選擇獎、多倫多電影節的如潮盛讚,本片進入學院視野不容置疑。另外,德國電影13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僅《鐵皮鼓》(1980年)、《無處為家》(2003年)兩次中的,在無數張同情票早已準備就緒的情況下,本片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據德國媒體報道,出演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男主角的德國影星烏爾里希·穆埃(Ulrich Mühe),2007年7月22日因胃癌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病逝,終年54歲。
烏爾里希·穆埃
六、《再見列寧》——兒子藉著對母親的愛而改寫、創造歷史
德文片名:79 qm DDR
英文片名:Goodbye Lenin!
中文片名:再見列寧
其他片名:民主德國在79平方米房間里的延續
影片類型:劇情 / 喜劇
對白語言:德語
拍攝日期:2001年9月6日 - 2001年11月30日
國家/地區:德國
色彩:彩色 黑白
片長:121 min
演職員表: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
編劇: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co-author)
貝恩德·里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
主演:亞歷山大·貝葉爾Alexander Beyer
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uhl - 亞歷山大
卡特琳·薩貝Kathrin Sass - 媽媽
瑪麗婭·西蒙Maria Simon - 阿里婭娜
弗勞倫斯·盧卡斯Florian Lukas - 丹尼斯
德國電影《再見列寧》,這是一部容易獲得各個層面歡迎的電影,它雖然「很政治」,但以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來包裹就顯得非常人性,這股感人的力量使它能夠突破一個相當德國化問題的限制。
在丈夫逃往西德後,充滿熱情的東德統一社會黨黨員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獻給了她的黨和一對兒女,並嚴格按照社會主義的要求撫養教育他們。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臟病發作,昏迷過去。在她不省人事的這段時間裡,德國已經是天翻地覆:柏林牆倒了,她所摯愛的民主德國也解體了。
克里斯蒂娜蘇醒後,醫生叮囑她的兒子阿歷克斯,任何刺激都將是致命的。為了不打擊卧病在床的母親,阿歷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隱瞞起統一社會黨下台,德國統一的消息,假裝柏林牆依舊矗立。於是就在他們那間小小公寓里,阿歷克斯儘力演出著一場民主德國繁榮昌盛的鬧劇,從食品到服飾,甚至偽造電視新聞,儘管外面早已換了一番天地,但這方小世界裡歷史似乎停滯了,或者說兒子藉著對母親的愛而改寫、創造著歷史。
兒子的朋友幫忙製作專門給克里斯蒂娜看的假電視新聞(劇照)
克里斯蒂娜碰巧看到列寧的塑像正在被拆除
獲獎記錄
《再見列寧》為德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該片為自1968年德國有電影上座人數統計以來,觀影人數最多的15部影片之一。
2003年第53屆柏林電影節最佳歐洲影片藍天使獎
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配樂、最佳美術指導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2004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七、《浪潮》——世界離獨裁只有五天。美國高中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德文片名:Die Welle
英文片名:The Wave
其他譯名:惡魔教室 / 揮手禮 / 浪花
導演: 丹尼斯·甘塞爾
編劇: 丹尼斯·甘塞爾 / Peter Thorwarth / Todd Strasser
主演: 約根·沃格爾 / 詹妮弗·利奇 / 馬克思·雷邁特 / 克里斯蒂安妮·保羅 / Frederick Lau
類型: 劇情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語言: 德語
上映日期: 2008-03-13(德國)
片長: 107 分鐘
本片根據德國小說家托德·斯特拉瑟同名作品改編,他常常將兒童題材和現代社會制度的思考聯繫起來,其2000年作品《給孩子一支槍》反映的就是美國中學槍殺事件,《浪潮》則通過學校這個團體的變故展現現代文明社會離開過去的法西斯主義其實也就不過幾步之遙。
《浪潮》是根據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市克柏萊(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發生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緣起於1967年4月的一節歷史課……
電影《浪潮》榮獲2008年德國電影傑齣劇情片和最佳男配角獎(Frederick Lau)。
熊培雲還寫了一篇發人深思的影評《世界離獨裁只有五天——關於《浪潮》》
推薦閱讀:
※天吶!我要嫁給這個小哥哥!
※拒演戰狼2女明星會後悔嗎?
※BBC:12月必看的10部電影,年底儘是大片!
※準備好的吐槽,竟然被「琅琊榜2」憋回去了!
※大逃殺導演北野武都獲過什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