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體裁(一)!#-------致熱愛音樂的人們!

@西方音樂體裁(一)!#-------致熱愛音樂的人們!

1.曲調:1.歌曲風格的器樂曲,18世紀的組曲中常見之一。2.17世紀用以單聲部或多聲部的歌曲。3.詠嘆調。

2.晨歌:流行於西班牙西北部古加利西亞地區的一種民間器樂曲。用風笛演奏,小鼓伴奏。如拉威爾的鋼琴組曲《鏡》的第四曲《丑角的晨歌》。

3.快板:拍子快速的器樂曲。原意為「活潑」。本為樂曲速度的指示詞,後又用於曲名。

4.小快板:拍子比較生動流暢的小型器樂曲。原系樂曲速度的指示詞,後用為曲名。

5.阿勒曼德:舞曲。慢速,4/4拍,始於德國,16世紀後流行於法國,後傳入英國。17世紀以後,常作為組曲的第一樂章。到18世紀,亦指一種快速的三拍子舞曲,在瑞士農村中極為流行,並發展為後世的「圓舞曲」。

6.行板:拍子中速的器樂曲,原意為「進行」、「步行」。本為樂曲速度的指示詞,後用為曲名。

7.安格雷斯 (英國舞曲):一譯「英國舞曲」,快速,二拍子。源自法國,17世紀開始流行與英國。後常作為組曲的組成部分之一。有時也用以稱源於英國本土的其他舞曲。

8.讚美歌:以管風琴伴奏的合唱曲。由對唱讚美詩發展而來。取《聖經》或其他教會文字為歌詞。在英國基督教教會中舉行奉獻儀式或佈道之後用英文歌唱。其中包含獨唱的,稱為「獨唱讚美歌」;無獨唱的,稱為「合唱讚美歌」。16世紀宗教改革後,基督教新教中的讚美歌相當於舊教中的經文歌。音樂史上寫讚美歌的著名作曲家有伯德、普賽爾、亨德爾、韋斯利。

9.對唱讚美歌:天主教格里高利聖歌的一種。源於希臘文antiphonon,意為「對應聲調」,即二者相隔八度。在早期教會儀式中,指交替出現的二組合唱。常取《聖經》中的短小章句譜成,在《尊主頌》、《西面頌》等之前或之後歌唱。亦有規模較大而與聖詠無關者,如四首讚美聖母瑪利亞的對唱讚美詩。15、16世紀出現復調的對唱讚美詩,其中亦有用於管風琴者。

10.詠嘆調:獨唱曲(或二重唱)。以器樂伴奏。出現於17世紀初葉,是歌劇、清唱劇、康塔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聲樂部分包含高難度藝術技巧。由於追求結構上的高度完整,常忽略與劇情的聯繫,而單純致力於音樂上的獨立發揮,因此為格魯克、瓦格納等人所不取。巴赫、亨德爾、莫扎特等人的詠嘆調則是聲樂曲目的珍品。在聲樂作品中,常以宣敘調錶明情節,詠嘆調己其後,予表演者以充分抒發感情的機會。

11.小詠嘆調:小型的詠嘆調。獨唱曲,類似普通歌曲。器樂曲亦有稱為「小詠嘆調」者,如貝多芬《第三十二鋼琴奏鳴曲》(Op.111,c小調)的第二樂章變奏曲的主題。

12.阿里奧索:意為「如同詠嘆調」。 1.宣敘調的一種。但其特點是抒情而不是敘事;有鮮明的旋律與節奏,而不是吟誦式的說白。從嚴格的宣敘調變化為阿里奧索,在巴赫的作品中已屢見不鮮。 2.抒情性的獨唱小曲。 3.具備上述第一意義特性的器樂曲。如貝多芬的《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Op.110)的第三樂章。其降a小調主題上標有「悲傷的阿里奧索」字樣。

13.晨曲:「夜曲」的對稱。常指簡短的器樂曲。具有寧靜的特點和田園詩的風味。

14.聖母頌(萬福瑪麗亞):天主教頌歌。在音樂史上,以此命名的樂曲很多,著名的有:1.李斯特的鋼琴曲。根據荷蘭作曲家阿克台爾德的歌曲改編而成;2.舒伯特的歌曲(Op.52.6),以英國作家司各特的敘事詩《湖上夫人》中的《愛倫之歌》為歌詞;3.古諾根據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序曲改編,用於女高音、管風琴與樂隊。

15.巴博拉克:捷克明間舞曲。以34與24拍子交替進行。

16.巴加泰勒:意為「小玩意兒」。器樂小曲。常用於鋼琴。具有輕快、幽默、活潑等特色。貝多芬首先採用此名,作有三組巴加泰勒曲(Op.33.119.126.),共二十六首。

17.巴拉德:源於拉丁文ballare,意為「舞蹈」。今意為「民歌」、「民謠」,指一種以英雄或愛情為主題的英國敘事詩。其音節與讚美詩相同,以四音節句與三音節句相交替,稱為「巴拉德節拍」。在音樂上,指以這種詩歌為歌詞的樂曲。如格里格的鋼琴曲《挪威主題變奏曲式的巴拉德》(Op.24.)。

18.敘事曲:1. 13、14世紀盛行於法國的一種歌曲,歌詞通常分三節,每節七行或八行,最後一行或二行是重複句。每節音樂用A、A、B的三段體。第一、二行用A,第二行用A,第三、第四行仍用A,其餘用B,都用復調寫作。 2.今指以模仿英國巴拉德的一種德國敘事詩譜寫的歌曲。常以古代傳說或幻想故事為題材。 3.肖邦、勃拉姆斯等人的鋼琴曲。

19.巴拉塔:十四世紀的一種義大利歌曲。與法國的「敘事曲」無關,來源於法國的「維里蘭」,歌詞有三節,每節前後皆有重複句。亦稱巴拉代歌曲。義大利作曲家蘭迪尼曾大量創作此類樂曲。

20.巴萊特:主調性的多聲部歌曲。用「法拉」作副歌,故亦名法拉。十六世紀末發源於義大利,後傳入英國。其音樂節奏整齊,生動活潑,宜於伴舞。芭蕾之名蓋出於此。

21.船歌:源出於義大利文barca,意為「船」。系威尼斯船家之歌。常用6/8或12/8拍,其伴奏模擬小船蕩漾。後則泛指按這一體裁寫成的聲樂或器樂曲。如肖邦的Op.60;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福萊的十三首鋼琴曲《船歌》等。

22.比博浦:爵士音樂的一種。其特點是樂隊中常有獨奏樂器的即興演奏。多用不協和音,節奏複雜。十二小節成一樂句,4/4拍,強拍位於第二與第四拍,有時宜用無意義的音節如(如a、o)伴唱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流行於美國。

23.搖籃曲(催眠曲):亦稱「催眠曲」。聲樂或器樂曲。模擬搖籃擺動的節奏以使嬰兒入睡。如肖邦的鋼琴曲Op.57。

24.貝加馬斯卡:義大利舞曲。因發源於義大利北部的貝加莫地區而得名。盛行於十六世紀及十七世紀初葉。樂曲常反覆於一個定型的和弦進行,即I-IV-V-I。到十九世紀,這種舞曲變成快速的6/8拍子,近似塔蘭台拉。德彪西的鋼琴曲《貝加瑪斯卡組曲》緊借其名而已,與這種舞曲沒有關係。

25.貝熱雷特:法國舞曲。輕快的三拍子。流行於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又指一種牧童歌曲。此名源於法文berger,意為「牧羊人」。以此命名的樂曲都具有牧歌性質。

26.勃魯斯:爵士音樂的一種。源於美國黑人的勞動歌曲與宗教歌曲。二十世紀初開始流行。全曲十二小節,節奏平滑,拍子較慢。因突出「憂鬱音」(blue notes ,即音階的三級音與七級音)而得名。在布魯斯中,這兩個「憂鬱音」或用本位音,或用降半音,且常以「走音」的面目出現。

27.波萊羅:西班牙舞曲。單人或雙人舞。步法及動作複雜而靈巧,有時突然止步,用一臂舉在頭頂作拱手狀。音樂為中速的三拍子,以響板伴奏。如肖邦的鋼琴曲Op.19。拉威爾的《波萊羅》則以一簡單的主題為基礎,緩慢而不間歇地作漸強進行,以多種配器手法,造成豐富多彩的音色變化。

28.布吉-伍吉(布吉):亦稱「布吉」。爵士樂的一種。用鋼琴演奏。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出現於芝加哥,四十年代已很流行。其特點是左手彈奏出鮮明的低音節奏,右手奏出即興的變化多端的曲調,以十二小節為一段落。

29.布列:法國舞曲,快速的四拍子,始於弱拍。十七世紀初葉開始流行。到十八世紀,常作為古典組曲的組成部分,位於薩拉班德基格之間。亦指一種三拍子舞曲,今仍流行於法國中部奧弗涅山區。

30.飲酒歌:多用於歌劇之祝酒場面。如威爾第的歌劇《失足者》(《茶花女》)中的《暢飲滿杯》;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中的《觀此美酒》等。

31.布萊斯卡:活潑的嬉戲性器樂小曲。如舒曼的《鋼琴小品集》(Op.124)中的第十二首;巴赫《德國組曲》第三曲中的第五樂章等。有時也指大型作品,如理查·施特勞斯的《布萊斯卡》(鋼琴與樂隊。Op.16)又指一種民間歌劇。

32.卡巴萊塔:簡短的歌劇詠嘆調。曲調與伴奏都比較簡易,羅西尼常用之。十九世紀後期,威爾第等人常用為詠嘆調的華彩結尾,拍子快速,用不斷反覆的定型節奏。

33.卡恰:獵歌。十四世紀的一種義大利歌曲。歌詞以漁、獵及其它野外活動為內容。音樂用二聲部的卡農,以低音樂器伴奏。

34.卡丘查:西班牙舞曲。發源於安達盧西亞地區。三拍子,類似於波萊羅而稍快速。

35.坎帕內拉:一種描繪鐘聲的樂曲。如李斯特的的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的第三首,其主題采自帕格尼尼《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末樂章《鐘聲迴旋曲》,配器采自鐘聲。

36.加那利:法國舞曲。流行於十七世紀。快速的3/8或6/8拍,強拍用附點音符,很像基格。因發源於北大西洋東部的加那利群島而得名。法、德作曲家所作鋼琴曲及歌劇中常見之。

37.康康:法國舞曲。快速2/4拍。流行於十九世紀後期,以巴黎為最。自「方陣舞」演變而來,風格粗俗輕佻。如奧芬巴赫的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中的《康康舞》。

38.卡農: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為另一聲部所摹仿,即嚴格的摹仿對位。類似的摹仿對位片段在賦格中時常出現,而卡農則整曲由此構成。有多種類型,其變化或基於聲部的前後差距(一小節、二小節)、上下差距(同度、五度等),或基於時值的大小不同(加倍或減半)等。卡農出現於十三、十四世紀。後人常採用古代曲調作為卡農主題,如巴赫的管風琴曲《五首卡農變奏曲》(BWV769)。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奏鳴曲亦常用卡農,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末樂章。

39.康塔塔(大合唱):一譯「大合唱」。多樂章聲樂曲。以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組成之。源於義大利文cantare,意為「歌唱」;與sonata(演奏)對稱。起源於十七世紀初葉。最早的康塔塔以情歌為主,用於獨唱及數字低音的伴奏。這種特性保留於康塔塔的發源地義大利,逐漸成為獨唱音樂的發展成果之一(並列於歌劇與清唱劇)。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卡里西米等人是康塔塔的先驅。巴赫作康塔塔二百餘部,覺大多數是宗教性的,而其世俗康塔塔僅餘二十五部(遺失約一百部)。十八世紀後期,康塔塔指宗教的或世俗的合唱作品,不一定包含獨唱,以樂隊伴奏,類似小型清唱劇。近世也有許多作曲家寫康塔塔,如巴爾托克、韋勃恩、斯特拉文斯基、布里頓等。

40.坎蒂加:古代的一種西班牙歌曲。用以頌讚聖母。十三世紀,由國王阿爾豐索彙集成冊,共四百餘曲。歌曲形式與法國的巴拉代歌曲相同,有三節歌詞,每節前後都有重複句。

41.坎佐納: 1.義大利歌劇中的抒情歌曲。 2.十六、十七世紀器樂曲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法國-佛蘭芒歌曲」發展而來,流入義大利被稱作「法國歌曲」,成為一種新型的器樂曲,亦稱「演奏之歌」。其特點為曲調生動活潑,結構多變。後又向鍵盤樂與合奏樂兩方面發展:前者注重賦格變奏,後者注重段落對比,並逐漸由短變長,最後形成各自獨立的樂章,即巴洛克時期奏鳴曲的前身。

42.坎佐內塔:多聲部的非宗教性的聲樂小曲。節奏輕快,有時俯以伴奏。曲式作ABCC型。亦有用於獨唱者,如海頓的《六首坎佐內塔》;用於器樂者,如布克斯特胡德的《鍵盤坎佐內塔》。

43.隨想曲: 1.用於古鋼琴曲的一種自由賦格曲。十六世紀時,與尋求曲、坎佐內、幻想曲同義。巴赫有《離別隨想曲》(即《與親愛的兄弟離別的隨想曲》) 2.十八世紀中葉起,弦樂練習曲常以「隨想曲」命名,即後世之練習曲。這種樂曲常以一定型樂句通貫全曲。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二十四首隨想曲》。 3.奏鳴曲式或迴旋曲式的器樂曲,如門德爾松的鋼琴曲《三首隨想曲》;或指借用別人主題的改編曲,如聖桑的《阿爾且斯特主題隨想曲》。

44.聖誕頌歌:古時指末尾有副歌的歌曲。用途不限於宗教儀式。後世的聖誕頌歌,其音樂來源於民歌,以及包括歌劇等創作曲調的其它世俗歌曲。十五世紀起已有多聲部的聖誕頌歌,許多曲調至今仍極流行。著名的曲集有《牛津聖誕頌歌集》等。

45.卡薩欣:流行於十八世紀的一種器樂曲。源於義大利文cassare(告別)或拉丁文gassatim(街頭)。用小型樂隊室外演奏,與小夜曲即嬉遊曲相似。

46.卡瓦蒂納:十八、十九世紀的歌劇與清唱劇中的淺易獨唱短曲。另指一種如歌曲般的樂曲,如貝多芬的《第十三弦樂四重奏》的第五樂章。

47.夏空:緩慢的三拍子舞曲。約十六世紀由墨西哥傳入西班牙。與帕薩卡里亞相似,常為一組變奏曲式,主題以數字低音或和弦進行構成。盛行於十七世紀,多用於歌劇與鍵盤樂。如巴赫的無比伴奏小提琴《第二帕蒂塔》的末樂章。

48.眾讚歌:基督教新教的讚歌。馬丁·路德曾用為宗教改革的手段之一。他簡化曲調,將歌詞方言化。曲調主要采自民歌,有些出自路德之手。十六世紀的復調眾讚歌類似經文歌,主要曲調常在次中音部,後轉到高音部。十七、十八世紀,以眾讚歌為素材的管風琴曲與合唱曲大量產生。巴赫為不少眾讚歌配以和聲,至今仍被視為四部和聲的典範。

49.眾讚歌康塔塔:歌詞與曲調均取自眾讚歌的康塔塔。如巴赫的絕大多數康塔塔。

50.眾讚歌前奏曲:管風琴曲。以眾讚歌為素材。基督教儀式中唱眾讚歌之前演奏之。巴赫寫有眾讚歌前奏曲一四O部。勃拉姆斯的《十一首眾讚歌前奏曲》(Op.122)也是這種樂曲的代表作。


推薦閱讀:

曼德拉:一個被西方杜撰的「傳奇」!
中國三層次和西方一二元哲學
大安法師:只供一尊阿彌陀佛還是供西方三聖
「家與孝」:西方很糾結,中國很明確
日俄戰爭前西方有多鄙視日本?60張漫畫告訴你

TAG:音樂 | 西方 | 熱愛 | 西方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