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下魔壇的希特勒

走下魔壇的希特勒

-------------------------------------------------------------歷史。又是歷史。永遠說不盡的歷史。中國史、外國史、人類史、自然史,浩如煙海,吾生也有涯,歷史也無涯。既然不能窮盡所有的歷史知識,那就應該挑選那些對我們特別有借鑒作用的篇章來細細攻讀。畢竟,以史為鑒,才是讀史的最終目的。如果說清朝以前的中國人不學外國史還有情可原的話,那麼清朝以後的中國人還不學外國史,就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了。原因無它,世界全球化的程度一天深似一天,不了解外國的歷史,就無法領會外國的文明,從而深入地了解對方在現實世界中的行為,這樣就給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製造了障礙。但外國史說起來也是汗牛充棟,其中真正特別對中國人有借鑒作用的精華,都有哪幾段呢?我個人認為,公元前500-300年的希臘史、公元前500-公元400年的羅馬史、公元15世紀以來的歐洲史,以及公元17世紀以來的美國史應當是重點,其它時段和地區的歷史對中國的借鑒作用不大,很難活學活用,幫助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前進。古代的事情說來話長,先講講一位我們對其名字十分熟悉,但對其個人可能並不太了解的近代人物吧,這就是在60年前曾經震撼過整個歐洲的德國政客阿道夫.希特勒。很多現代人簡單地把他想像成瘋子和魔鬼,但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這個奧地利人如何能夠獲取德國的政權?他怎樣使德國從一戰的廢墟中重振雄風?他何以長期受到德國人民的愛戴?他失敗的原因究竟又在哪裡?我並不想寫什麼長篇大論,普通歷史教材上都有的內容,在這裡就不多提了,側重講一講,據我所知,希特勒的某些特點和逸事。1、「我的母親為德國人民生下了一位偉大的兒子。」--希特勒圍繞希特勒的許多謎團至今還沒有揭開,但他的人生軌跡基本上是清楚的。他年輕時的情況很普通,學習成績一般化,想當藝術家,但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直到父母去世之後,他才得以去維也納求學,結果卻被幾個猶太籍教授拒之門外。後來他去了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在首府慕尼黑做了些雜事,然後參軍入伍,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軍隊中幾乎沒有引起什麼注意,他沉默寡言,煙酒不沾,沒有什麼愛好,顯得非常不合群。但對於上級的指示,他堅決服從,作戰勇猛,因此獲得了鐵十字勳章。希特勒引以為榮,終身佩戴著它。後來,他在法國軍隊的毒氣戰中受傷,回國休養。還沒等到他病癒出院,德國就宣布投降了。原因倒不是因為德國人在戰場上輸得多麼慘,而是因為國內經濟崩潰,導致市民暴動,把皇帝趕下了台。總之,包括希特勒在內,德國人普遍輸得很不服氣。但比起慘造瓜分的盟友奧地利和土耳其,他們的境遇還算可以:只丟失了少量領土和殖民地(包括中國的青島),然後就是得支付戰爭賠款。戰爭賠款的數目驚人的大,德國經濟很快就陷於破產的境地,而戰勝國政府卻死活不肯減免債務。德國人只好靠把他們的貨幣貶值這種割肉補瘡的自殺性政策來苦苦應付,馬克在幾個月內就變成了廢紙,失業率節節攀升。上百萬人在街上遊盪,由於長期找不到工作,他們連房租都交不起了。騷亂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人民對政治的興趣空前地高漲。在此期間,被現實掃蕩了一切就業幻想的希特勒也開始認真地思考政治問題。他此時的思想很像是一位典型的憤青,腦子裡非敵即友。和當時大多數人一樣,他相信有人在蓄意破壞德國經濟。只有消滅這些敵人,德國才能重新振興。這些敵人是誰呢?首先是猶太人,因為他們手裡掌握著大量的財富,卻寧肯放高利貸,也不願意拿來創辦企業,為社會製造就業機會,為富不仁;他們的服裝和信仰與其他德國人格格不入,相互間又結成關係緊密的小圈子,自絕於主流社會;而且他們以前得罪過希特勒,但這並非最主要的問題,對猶太人的迫害由來已久。其次是英、法、美這些「帝國主義」國家,他們的腦子裡只有錢,毫無人道主義觀念。持這種觀點的並非只有希特勒一人:他很快找到了幾個志趣相投的夥伴,秘密組建了一個小政黨「德意志工人黨」,當時的黨員只有7個人。想實現偉大的復興,德意志民族還需要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它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已經被基本上摧毀了。希特勒和他的同志們為此引進了「雅利安人」的概念,但它被歷史界證明是錯誤的:現代德國人與公元前1500年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雖然同屬印度-日耳曼語系,但相互間充其量只是遠親的關係。不過希特勒他們既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考據學家,「雅利安人」這個詞,被他們簡單地等同於日耳曼人-羅馬帝國的征服者,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肩負著拯救整個歐洲,整個西方的神聖使命。要全面了解希特勒思想理論的根源,有兩本書不能不讀:一是理查德.瓦格納的劇本《尼伯龍根的指環》,二是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的史評《西方的沒落》。前者以浪漫而血腥的筆調塑造了大量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形象,後者則首次以世界的眼光闡述了人類文明史,並指出西方世界有即將沒落的危險,並隱諱地表示日耳曼民族是拯救西方的唯一希望。此外,尼採的「超人哲學」和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思想,都對希特勒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雖然他未必全部通讀過這些名著(《尼伯龍根的指環》他肯定讀過許多遍),但它們的主體思想在報刊上無處不在。「德意志工人黨」在1920年改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縮寫為NSDAP,簡稱「納粹黨」,希特勒於1921年當選黨主席。隨著該黨的飛速發展,他有些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事實證明他終身如此),於1923年10月8日發動了「啤酒館政變」,企圖推翻巴伐利亞州現政權,結果被警察輕鬆地鎮壓了下去,16名納粹黨徒被擊斃,上千人被俘。希特勒雖然幸運地逃了出來,但看到自己苦心經營數年的政黨毀於一旦,他深感絕望,一度打算自殺。但在親友的勸說下,他最終主動向警察局自首,並以人民英雄的姿態在慕尼黑法院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出色的辯護。全德國媒體都給予此案以極大的關注,希特勒對無能而腐朽的政府痛快淋漓的批判給廣大人民出了一口惡氣。雖然被法庭判處5年有期徒刑,但僅僅過了9個月,當局便迫於媒體和人民的壓力而將他提前釋放,一顆政壇明星從此在德國冉冉升起。2、「我的一切成就都是用演講取得的。」--希特勒 1926年,希特勒發表了他畢生唯一的作品《我的奮鬥》。由於在二戰後遭到嚴禁,如今已經很難看到此書的全本了,只有其中的某些語句偶爾會被人提起。我們最好不要斷章取義,還是從希特勒的演講錄音中尋找他發跡的答案吧。希特勒的口才與精力極其驚人,他曾創下了在一年內競選5個不同的職位,7天內拜訪20座城市,一天內公開演講10次的記錄。幾乎每次演講都是脫稿進行,而且針對各地選民關心的不同問題,他演講的內容也各不相同。在當今這個時代,像他那樣的演說家已經很少見了。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巴伐利亞的奧地利人,他的德語普通話能講得如此標準,實屬難能可貴,這也說明了他在演說方面花的功夫。希特勒的演講有很多不同與別人的特點:首先,他在演講前一定要沉默很長的時間,一直等到群眾由鬧到靜,又從靜到嘰嘰喳喳時,才開始發言;其次,他演講開始時語調極其平緩,但很快就激昂澎湃起來,伴隨著手舞足蹈,還經常掂起腳尖,幾分鐘內就可以達到歇斯底里的境界;再其次,他的演講從來不超過半小時,往往只有十分鐘左右,在此期間,他不會給聽眾任何打瞌睡或織毛衣的機會;最後,他演講的內容相當簡潔,提到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國家」、「民族」、「振興」、「正義」、「敵人」、「形勢」、「鬥爭」、「成就」之類的詞,從來不引經據典,只談論現代的事情。在他牙縫裡冒出的每一個字都洋溢著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氣息,令從幼兒到老者的全體人民都為之熱血沸騰,那種瘋狂的場面使得文革都黯然失色。讓我們來看一段他演講的摘錄:「德意志,人民們,同志們。在今年1月,英法等國對我黨、我國提出了……、……、……。我堅決地拒絕了他們的這種無理要求!我從不相信外國人的援助!從不!我從不相信那些來自我們國家與民族之外的所謂援助!德意志的未來要靠我們的人民!只能靠我們的人民!德意志人民,神聖的德意志人民,必須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冷靜、勇敢來克服一切困難!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前進,我們的民族才能振興!那些所謂的外交和非政治性援助的唯一目的就是破壞我們國家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敗壞我們民族的鬥爭意志!在那些所謂的國際組織和協議里,也隱藏著同樣不可告人的邪惡目的!……希特勒領導下的德意志政府只為本國人民的生存和發展而奮鬥!那些我們永遠的敵人,德意志永遠的敵人,從他們的舌頭上流出來的只能是謊言!任何與他們合作的企圖都是對德意志民族的背叛和犯罪!背叛和犯罪!我們將和這些無恥的、邪惡的敵人們鬥爭到底!鬥爭到底!直到永遠!直到徹底消滅他們為止!……我們已經克服了無數的困難,獲得了無數的成就,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我們!最後的勝利必將屬於德意志人民!……」山呼海嘯般的掌聲與叫好聲貫穿了他的整個講演過程。如果我們把裡面的「德意志」一詞改成「中國」的話,這篇演說是否讓人看起來眼熟?它是否也會在近現代的中國獲得同樣大量的支持者呢?這種極度排外、惟我獨尊的右傾民族主義思想,與一戰後德國人極度的失落感截然相反,但又緊密相連,它們形成了一把利劍的兩道鋒刃,都是可以殺人的,而且是殺人不見血的。當時有報刊曾經這樣評論希特勒:「此人正在用演講殺人。」後來的歷史證明了這句話的高瞻遠矚。但我不想單純指責希特勒本人,德國後來的納粹化並不取決於他的這種思想,而取決於全國人民對於這種思想的認同感。事實上,不僅僅是在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和日本,就是在捷克、丹麥、波蘭,甚至法國和蘇聯,都有希特勒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在當時,那是一股席捲全歐洲,甚至半個世界的浪潮。誰應為此負責呢?恐怕不只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等幾個人吧。如果不是當時的世界秩序缺乏公德和仁慈的話,如果沒有英、法、美等國對德國赤裸裸的無情剝削,如果不是魏瑪共和國把經濟治理得一團糟,並且還不斷喪權辱國的話,這種思想浪潮在德國絕不會有供其生長的土壤。人民會對希特勒的演說無動於衷,甚至大加嘲諷,而他也只好重操舊業,到街頭去賣畫了。以他後來執政時表現出的藝術水準看,他如果一心撲在繪畫上,也許還真能成為藝術大師呢。眾所周知,這種人的精神狀態一般都與常人有所差別。希特勒的演講才華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從錄音中我們可以發現,希特勒向群眾們灌輸的理論並不多,無非就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而已。它們與其說是政治演說,還不如說是一位軍官的戰地動員令。這種演說的方式,其實是他從一戰的戰壕里耳濡目染,逐漸總結出來的。當年靦腆而沉默寡言的那個老兵,經過在二十年代不斷的摸索,逐漸成長為一位能夠控制聽眾感情的演說大師。納粹黨早期,他在政治運動中經常顯得手足無措,當年軍隊里的上司就評論他缺乏組織才能,不適合擔任領導職務。他早年的貧寒生活既是他的資本,也是他的負擔。資本在於,他能夠想工農群眾之所想,急工農群眾之所急。工農群眾很容易就把他看作自己人,他在演說中也常常提到這一點。負擔在於,他長期擺不起領導官員的架子,總是時而和勞苦大眾稱兄道弟,時而又像一個搖滾歌星那樣四處為崇拜者簽名合影,其形象與一位重任在肩、深思熟慮的大政治家很不相稱。雖然時間像一條滴在頑石上的水流,逐漸改變著這一點,但他平易近人的作風直到死都沒有改變過。大選畢竟不是光靠熟練的演講就能贏得的,希特勒和納粹黨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施政才能。1931年,德國已經有了500多萬失業者,相當於全國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他們的生活幾乎全無著落,僱人的單位少得可憐。無論是保守黨、社民黨,還是共產黨,都只知道在議會和刊物上互相批評,「主義」提了一大堆,但什麼解決現實問題的具體方案都拿不出來。納粹黨則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上不和別人爭辯理論的它,此時幾乎被建成了一個大公司,黨員們無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德意志人民生產自救的活動中去:有搞市場情報的,有搞推銷的,有搞組織的,有搞運輸的,有搞培訓的,有搞財會的,對窮人們有求必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顧、體貼他們,簡直和宗教組織或紅十字會一樣。不管什麼人,只要一加入他們的行列,便能保證天天吃飽肚皮,從此不再失業。工人們不領工資-反正此時馬克的價值同廢紙一樣-而是領大鍋飯和一些實物補貼,比如衣服、工具之類,還負責介紹福利住宅。對勞苦大眾來說,這是多麼大的一個刺激啊!負責發放大鍋飯的納粹黨員一邊往窮人們的碗里倒土豆、麵包和副食,一邊淳淳善誘地對他們說:「您瞅,咱們這國家披山帶河,沃野千里,要物資有物資,要科技有科技,年年得諾貝爾獎,物理、化學、醫學,照單全收過。可說起這經濟,咱就能搞成現在這樣子呢?還不是因為當權的都被帝國主義收買了,什麼正經事都不幹,整天就知道貪污腐敗,禍國殃民?您再瞅,街上的那些警察,就知道在咱老百姓面前神氣活現的,其實個個不都是賣國賊的小走狗嗎?這些混帳xxxx蛋全都是德國人民的公敵!啥時候咱們希特勒主席上台了,啥時候咱們這苦日子才能有盼頭哇!」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在成千上萬工農群眾對他們的再生父母-納粹黨感激不盡的淚水中,1932年德國總理大選的勝負就已經很清楚了。3、「德意志從此覺醒了!」--希特勒雖然在總統大選中以36.8%對53%的票數差距輸給了興登堡,但在整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希特勒政治生涯的運氣一直還是相當不錯的。在他於1931年組建的右翼政治聯盟「哈爾茲堡陣線」的協助下,納粹黨在1932年的兩次議會大選中連續獲勝:7月31日大選,選民投票率84.1%,納粹黨贏得了37.3%的票數,獲得議會608席中的230席;11月6日大選,選民投票率80.6%,納粹黨贏得了33.1%的票數,獲得議會584席中的196席。作為議會第一大黨的主席,他於1933年1月30日被興登堡任命為德意志魏瑪共和國總理。從希特勒當選的過程來看,應當說是完全民主的:一年內連續兩次大選;選民投票率均遠遠超半數;不存在用暴力威脅方式拉選票,或計票時舞弊的情況;無任何政黨獲得半數以上的選票,第一大黨靠組織聯合陣線獲勝。嚴格地講,希特勒在選舉中確實有過一些反民主的言論,比如攻擊社民黨、基督教人民黨等政黨混淆概念,是一丘之貉,沒有獨立的政治主張,所以應當被取締之類。但說實話,這些也都不算太出格,大家都以為他只是情緒過分激動而已。希特勒的另一個好運,在他被任命為總理以前就來到了。1932年6月17日至7月9日的洛桑善後財政會議,在德國支付了531億金馬克以後,首先是二月份的國際裁軍會議的終止了所有戰爭賠款,讓希特勒政府大大減輕了未來的財務支出負擔和通貨膨脹壓力。但此時,德國政府的赤字仍然高得嚇人,失業人數超過600萬,萊茵河西岸地區雖然已被盟軍在1930年6月歸還,但卻百廢待興;而且法國還佔領著薩爾州,並企圖用培植當地分裂勢力和親法分子的做法,通過全民公決,把這個州正式吞併掉。只要德國的經濟形勢不好轉,法國人的這個陰謀就隨時可能得逞。而且,納粹黨的執政還有些先天不足,因為它並不擁有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席位,這些都困擾著魏瑪共和國的新任總理希特勒。希特勒執政後的幾個月內,德國發生了許多事情。先是2月初的國際裁軍協議,按照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德國不得擁有超過10萬陸軍和15000海軍的部隊,而德國後來顯然違反了這項協議。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後來鬆口到20萬士兵,但德國還是不同意,會談在10月份破裂;2月27日,柏林發生了「議會縱火案」,荷蘭共產黨員范.德.盧伯被認定為罪犯。次日,興登堡簽署總統令,宣布因為發生了針對政府的嚴重恐怖主義案件,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魏瑪共和國至此與它的憲法一起宣告壽終正寢。被責成管理全國事務的希特勒總理於是向議會提出並成功通過了一系列的授權法案,最後把議會的所有權力都剝奪了。共產黨及除納粹黨外的其它政黨相繼被宣布為非法邪黨,大量黨員被逮捕;3月5日,舊工會也被政府通過議會表決,宣布解散,並立即被改組為「工人陣線」。6月,在倫敦舉行的世界貨幣經濟會議因羅斯福的反對而破裂;7月,在墨索里尼的發起和主持下,英、法、德、意四國會議圓滿結束,按照該會議決議,德國與英、法、意三個歐洲的一戰戰勝國享有平等的政治、經濟和軍備權;9月,義大利又與蘇聯簽署了互不侵犯協議;10月,德國加入國聯;12月,在國際裁軍會議上,德國同意把軍隊人數控制在30萬以內。同年底,戈林與希姆萊建立了秘密警察組織,簡稱「Gestapo」,即「蓋世太保」。應該說,在執政的第一年裡,希特勒政府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當成功。反對黨被不違反民主的程序和手段取締了,萊茵河西岸重工業區的工廠相繼恢復了正常運轉,德國擺脫了戰敗國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權。除了被取締的那些政黨的忠實追隨者外,大部分德國人民對反對黨和工會的消失都並不反對,甚至很贊成。魏瑪共和國的14年統治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一場喪權辱國的災難,人民生活水準比一戰前的帝國時期大大下降,所以他們對這個民主政體及其政黨並無好感;舊工會連起碼的就業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爭取不到,更遑論其它。1933年,希特勒除了把少數反對黨成員打入監獄以外,讓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他的親手設計和主持下,人類歷史上不僅空前,而且很有可能絕後的偉大經濟奇蹟開始了。由於戰爭賠款已經終止,新版的德國馬克幣值也很容易地保住了穩定。現在,希特勒要解決的主要經濟問題是長期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如何創造就業機會呢?大凡有些志向的獨裁者,歷來都重視建設基礎交通設施,秦始皇治馳道,隋煬帝開運河,斯大林建水庫,希特勒當然也不例外。德國這地方盛產工程師,自1928年起,各種高速公路的修建計劃就已經紛紛出台了,但總是因為政府財政困難而作罷。希特勒對這個計劃非常感興趣,但也有很多反對意見,因為德國人當時窮得叮噹響,連能否保住飯碗都有問題,根本沒錢買汽車。但希特勒還是決定拉緊褲腰帶來加以支持,因為按照他的邏輯,必須先有路,然後才能有汽車,不然汽車就是造出來也沒地方開。何況高速公路可以創造大批就業機會,而高失業率又使得當時德國人的工資低廉,降低了建築成本。所以他力排眾議,跑遍全國各地,喊了許多口號,四處為工程剪綵、奠基。有的時候,口號比錢還管用,德國人民真的不計報酬,不講待遇地跟著他們的領袖,以軍事化的紀律,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Fuehrer(領袖):這個詞一直被錯誤地翻譯成「元首」。這是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集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為一身的希特勒給自己取的新稱呼,目的就是貼近群眾,不要像「主席」或「總統」那樣,顯得太貴族化。在上任後的前四年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內政建設方面。誰也不能否認,他的政府在經濟方面表現得實在出色:1933、1934、1935,僅僅三年,希特勒就把德國-這個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業率最高的、實際上已經破產的國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經濟強國,而且這完全不是靠外國投資和援助取得的。在這三年內,德國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無疑遠遠超過了100%-當然這也得益於大量舊工廠重新開工,世界經濟復甦等客觀因素,而德國國民的失業率從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監獄的那些猶太人和反對派以外。更加驚人的是,希特勒實際上兌現了他競選時的諾言,為德國人民實現了共同富裕-決不是讓少數人率先富起來,而是讓廣大工薪階層和管理階層一起富起來。工資上漲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管理階層不久就找不到什麼東西,是他們買得起,而工人們買不起的了。想像一下,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德國工人,三年前還在下崗,為了每小時工資只夠買一塊麵包的臨時工崗位,你和你的左鄰右舍爭得頭破血流。而三年之後,你卻坐著豪華遊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陽光假日去了。工薪階級有權並有錢出國度假,這之前在人類歷史上還從未有過-英國沒有,美國沒有,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現在還沒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納粹德國就有。隨著長達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至今還叫做「希特勒路」-建成,各種造車廠、修車店、加油站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破土而出,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1938年建立的「大眾汽車」公司。不僅如此,希特勒還在比較飛機和飛艇之間的優劣,以決定他下一個支持建立的交通公司到底是應該叫做「大眾飛機」,還是「大眾飛艇」呢。當然,希特勒熱衷經濟建設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即將到來的大戰積累實力。他曾經說過:「人民需要度假,因為這樣可以使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保持堅定的精神狀態。」國力的迅猛增強,大大提升了德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歸屬理念。1935年1月13日,薩爾州舉行了未來歸屬問題的全民公決,結果以90.8%的高票率,決定回歸德國。同年,柏林獲得了1936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帶著秦始皇「帝萬世」的豪情壯志,希特勒信心十足地宣稱:「在以後至少一千年中,德國將不會再爆發什麼革命了!」正如尼采所說,上帝死了,因為他希特勒已經誕生。4、「政府和宣傳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好的政府必然有一支好的宣傳隊伍,一支好的宣傳隊伍也必然代表了一個好的政府。相反,一個沒有好的宣傳隊伍的政府,就像一支沒有好的政府領導的宣傳隊伍,是必然站不住腳的。」--戈培爾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這個人的樣子很有趣,一副癟三似的尊榮,與腦滿腸肥的戈林形成鮮明的對照;他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女性的氣質,而且還特別注重自己的外貌打扮,讓人不由得懷疑他是不是個同性戀。但他妻子為他生下的11個子女,清清楚楚地說明人不可貌相。由於希特勒從來不帶愛娃.布勞恩到公開場合露面,戈培爾太太實際上就扮演了納粹德國第一夫人的角色。如果每個德國婦女的生育能力都像她們的第一夫人那麼強的話,那二戰鹿死誰手還真的不得而知呢。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的戀愛關係形成於1931年。但即使是在希特勒擔任總理以後,她也沒有受到人們太多的關注,以至於總理府的衛兵都把她當作外人。一次晚餐時,有衛兵聽見愛娃對希特勒喊:「阿道夫,吃飯啦!」大為吃驚:「哪裡來的瘋丫頭,敢直接叫領導的名字?」很長時間,都還有人以為,愛娃只不過是希特勒的一位遠房親戚。說實話,愛娃的相貌並不出眾,對政治一竅不通,智商似乎很一般,僅僅是個喜歡時髦打扮的普通女孩而已。希特勒在她身上花的時間也很少,不算冷落,但也不算寵愛。與和愛娃促膝談心相比,他好像對帶著自己的大狼狗在山林和花園裡散步更感興趣。在和漂亮的年輕女士坐在一起看電影或文藝表演時,他的舉止總是顯得有些局促而害臊。和大部分獨裁者一樣,希特勒對藝術特別地關心。他是一位天才的藝術家和建築工程師,誰要想否定這一點,倒還不如去致力於否定毛主席的詩詞和書法才能,後者顯然會容易些。似乎直到當了總理以後,他才突然發現了自己在建築方面的才能。「如果哪天下台了,我就去當工程師!」除了交通方面的建築以外,他還親身參加設計了許多的社會、體育、文藝場館和水利設施-決不限於題個詞,剪個彩,聽聽報告,拍個桌子之類的,而是真正的研究圖紙,分析數據,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直至二戰結束為止,大部分他參預設計的建築都未能完工,其中包括:直布羅陀大壩,目的是排干整個地中海,化碧波千里為萬頃良田(另外,這樣英美的潛水艇也就進不來了);不列顛大橋,現在這個計劃已經由海底隧道多所取代;以全盛時期的巴比倫和雅典為範本,重建整個柏林城,把它造成日耳曼尼亞(他按拉丁語給德意志起的新名字)的新首都,它將比羅馬、巴黎、莫斯科和倫敦更輝煌,更壯觀……即便是當時已經完工的建築,在二戰後也大都被盟軍用炸藥徹底剷除,只有幾個文藝場館,因為躲在不起眼的角落裡,而得以倖存。希特勒的藝術口味是相當保守的,或者說,是相當古典的。當時,抽象派藝術已經風靡整個歐洲,而希特勒對此極其反感,他為此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黑鬼化」的藝術,矛頭直指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後者的藝術和政治思想都與納粹背道而馳。希特勒看到當時的藝術有嚴重的抽象化、暴力化、色情化的傾向,所以呼籲藝術界以希臘、羅馬為準則,進行第二次古典文藝復興。對於那些還頑固不化,堅持「黑鬼化」下去的藝術家,希特勒說:「他們的作品是Mist(德語,即英語中的????,中文我想就不用翻譯了吧),應該被扔到Mist應該去的地方去。」歷史證明,政治家對藝術過分關心,往往既是藝術的不幸,也是政治家的不幸。但以我個人的看法,希特勒當年對現代藝術的批評意見並沒有錯。二戰後,世界藝術與東西方的古典藝術完全背道而馳,即便不說是「黑鬼化」,至少也也嚴重「非洲化」了(當然,你要是覺得黑人快板、南美裸舞,以及畫展里滿眼豐滿的乳房和臀部比起達芬奇、莫扎特來是進步的話,那我也無話可說),這樣的發展軌跡也就證明了他在這方面的遠見卓識。在希特勒執政期間,德國電影界迎來了它不僅空前,而且很可能也絕後的輝煌時期。德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幾位導演都在這個時代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他們發明的許多拍攝技法好萊塢至今仍在沿用,尤其是為納粹黨拍攝的幾部記錄片堪稱經典,開創了大場面電影的先河。希特勒本人最重要的藝術成就,也當數他為納粹黨設計的旗幟和制服。象徵社會主義的紅色,象徵民族主義的白色,還有那醒目的鉤形圖案,在黨旗上如此和諧地凝聚在一起,讓人一見便終身不忘。灰黑色的頭盔、大衣、長筒靴和粗皮帶組合起來,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威壓感,讓敵人一見便膽戰心驚。沒有藝術造詣的人,就像中國的汽車外形設計師,是絕對不會產生這樣獨特的創意的。希特勒的思想在繼續「形而上」地發展著。他決心以自己的口味改造整個西方世界,一切都要被重建,最終目的就是造就以「新人類」為主體的「新世界」。他厭惡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必須死,這樣德意志才能生!」),但卻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還有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他理想的「新人類」必須比「舊人類」更智慧、更強壯,稍有遺傳學或配種學知識的人,都應當知道達到這一目的的最佳方案是什麼。希特勒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大量的殘疾人被隔離,被禁止生育子女,甚至被處死。為了同樣的目的,全德國的居民都被責成編寫本家的族譜,以證明自己純正的「雅利安」血統。對於希特勒和他的幕僚們最厭惡的種族-猶太人來說,末日也同時降臨了。人類的尊嚴在集中營里蕩然無存,受害者遺體的最終歸宿是成噸的肥皂和假髮。而在行刑時,兇手們的心中甚至還產生了近似於完成神聖使命的榮譽感:沒有了這些污濁的猶太醜類,人類未來的生活必將更加美好。1936年夏天的柏林奧運會,成為希特勒和納粹黨宣傳的盛大舞台。那是一屆高科技的奧運會,場面前所未有的壯觀。這次演出的高潮其實在揭幕式上就出現了:成百上千的外國運動員-其中包括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蘇聯人、波蘭人……這些德國未來死敵的運動員們,集體向觀眾席上的希特勒和納粹官員們行舉臂禮。它也同樣是希特勒的獨創,在當時的歐洲被看作極其時髦的禮儀。納粹德國在本屆奧運會上製作的紀錄片,也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傑作之一。儘管德國運動員在田徑場上輸給傑西.歐文斯讓希特勒很不愉快,他拒絕和這個美國黑人握手的事件甚至引發了官方抗議,但這在當時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而已。第11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已經令德國人民對本民族和希特勒政府的信心空前高漲,同一個聲音在全德國各地響起:「Heil,Hitler!」(讚美你,希特勒!)如果他在此時突然意外去世的話,必將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流芳千古。可惜歷史不能假設。1937年,希特勒在視察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時,突然對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們說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們看著吧,德國經濟很快就能達到足以支撐戰爭的規模了!」這次,他仍然是對的。


推薦閱讀:

二戰最恐怖「網紅」——希特勒的誕生
真實的希特勒,原來有雙重性格!
自斷一臂,希特勒為何要除掉二戰中赫赫有名的隆美爾?
此人是納粹元帥,但痛恨希特勒暴行,想炸死他,結果反被執行絞刑
二戰德國戰敗,都是此國惹的禍,被希特勒破口大罵

TAG:希特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