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補氣益壽食譜、補氣中藥

補氣益壽食譜、補氣中藥

中醫學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而生命的基本物質,除氣之外,尚有血、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氣所化生的。在這些物質中「精、氣、津、液、血、脈,無非氣之所化也」。

《類經·攝生類》:「人之有生,全賴此氣。」其具體作用主要體現為:推動作用、溫煦作用、氣化作用、防禦作用、固攝作用。 

補氣,即中醫治療氣虛證的方法。又稱益氣。屬補法之一。人體中肺主氣,主一身五臟六腑之氣;中焦脾胃受納水谷,脾氣健運,氣血得以化生,故氣虛多與肺、脾二臟相關。肺氣虛以少氣懶言,動輒喘促,怕風自汗為主症;脾氣虛以脘腹虛脹,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泄瀉為主症。

補氣食療:

中醫認為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換言之,即養氣就是養命:氣,是人體的動力。氣盈,才能百病不侵、長命百歲。那麼,有哪些食物可以補氣益壽呢?

  一、土豆

  多吃根莖類、塊莖類的植物有助於補氣,比如土豆、山藥、紅薯,等等,人蔘也屬於這一類。因為這類植物生長時全埋在地下,更多地吸收和凝結了地氣。如果大家留意過的話,就會發現,土豆、地瓜等,吃下去以後很容易在腸道里形成氣體,尤其是吃得稍微多些以後,就會比平時多放一些屁。這也是此類食物能夠生氣、補氣的原因。

  二、山藥

  「天氣通於肺,地氣納於腎。」山藥補氣,又入肺經和腎經,能夠補益肺腎之氣、貫通天地之氣。而且,它不熱不燥,性味非常平和,食用後,不用擔心氣機壅滯的困擾。因此,特別適合那些氣虛者食用,人稱「神仙之食」。

  三、紅薯

  紅薯與土豆、山藥一樣,食用部分都是生於地下的,介於糧食和蔬菜之間,是葯食兩用的保健食品。《本草綱目拾遺》認為,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食用以後,紅薯所化的精微主要入脾胃二經,它可以補中和血,又能暖胃生津、益氣通便。尤有補益脾胃之氣的作用,對於脾氣虛弱、容易便秘的朋友來說,食用紅薯是一個方便有效的選擇。通過食用紅薯補氣,最好選擇紅皮或紫皮,且瓜瓤是黃色的品種,也就是大家說的黃瓤地瓜。

  四、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之稱,是頗受稱讚的葯膳。香菇性味甘平,歸肝經和胃經,對於氣血虧虛、不耐勞累等有調理作用。尤其是野生的香菇,補氣祛濕的功效更為明顯。

  五、牛肉

  俗語說「牛肉補氣,羊肉補形」。多吃牛肉可以補氣,但這是指黃牛的肉。黃牛肉的性質,就如同黃牛的性情一樣,厚而順,食用後,可以潤枯澤槁、平衡氣血。在人們日常食用的禽畜當中,黃牛是體形最大、力氣最大的,而黃牛肉也是最能補益氣力的。在補氣這一點上,黃牛肉的功效堪比黃芪。牛肉能夠補益脾胃,扶持中氣,對於氣血兩虧、久病體虛的人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六、蜂蜜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經、肺經和大腸經,可以補益脾氣和肺氣,是上好的葯食兩用的保健品,老人和女性尤其應該堅持食用。比如,老人和女性最容易受便秘的困擾,常食蜂蜜可以利肺氣、通腸道。而清潔的腸道,規律的排便,也是健康長壽的基礎。

  七、韭菜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韭菜入肝經、胃經和腎經,生韭菜辛而行血,熟則甘而補中,能益肝散淤。吃熟韭菜可以起到補肝腎、暖腰膝、興陽道的作用,也就是韭菜有補氣壯陽的作用,因此,韭菜又有一個別名,叫「起陽草」。民間又有「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的說法,就是藕能滋陰,韭菜可以壯陽。

  八、糯米

  大家多留意一下就會發現,糯米製作的食品在冬天食用的比較多,像是八寶粥、年糕、湯圓。為什麼人們多在冬天食用美味的糯米食品呢?因為冬天地氣下沉,而低氣溫又肅殺傷氣,寒冷的天氣最易傷到人體的氣機,因此,冬天最需要補氣。糯米食品是補氣暖胃的,因此,它們也成了人們冬天最愛的食品,不但口味好,還能滿足補氣溫中的需要。

  九、兔肉

  兔肉被稱為「葷中之素」,香菇被譽為「素中之肉」,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兩者都能夠補氣。兔肉,是非常好的保健肉、美容肉,能夠補中益氣,對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人很適用。兔肉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能夠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強烈建議高血壓、冠心病、脾胃虛弱型的中老年人時常吃些兔肉,有利於心腦血管的健康,從而延長壽命。

補氣養血羹:

一、玉竹百合鵪鶉湯(具潤肺、止咳、補中、益氣功效)

  鵪鶉:《本草綱目》記載,鵪鶉肉能「補五臟,益中氣,壯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李時珍說:鵪鶉能諸瘡陰腫,煮食可清熱。鵪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蔘」之稱。長期食用對血管硬化、高血壓、神經衰弱、結核病及肝炎都有一定療效。

  玉竹:《中華本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主治燥咳老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干口渴,內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目眩,靜脈攣痛。」《本草綱目》:「玉竹長時間服用,可去面部雀卵斑,使面色紅潤。具有養陰、潤燥、除煩、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止渴的功效。治熱病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飢、小便頻數等。」

  百合:《中華本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或神智不遂引起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本草綱目》記載,治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溫肺止咳,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治產後血暈。

《陰陽平衡養生祛病》:「肺主氣,為藏魄之處。」人們誇讚一個人時,常說很有氣魄,那麼必然是陽氣充足、神情自若、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而陽氣不足者,精神萎靡、畏畏縮縮,或窮困潦倒者,則稱為落魄。

二、黃精枸杞牛尾湯

  牛尾:既有牛肉補中益氣之功,又有牛髓填精補髓之效。《本草綱目》:「牛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作用。牛肉可以補氣,功效同黃芪。牛髓具有補中,填精補髓的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李時珍說:牛髓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治理骨折,擦損傷痛,有很奇妙的效果。」

  黃精:《中華本草》:「歸脾、肺、腎經。主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脾虛乏力,食少口乾,消渴;腎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耳鳴目暗,鬚髮早白,體虛羸瘦。」《本草綱目》:能補中氣,除風濕,安五臟,黃精補五勞七傷,強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單品蒸後晒乾服食能潤肌膚,耐飢餓。李時珍說:黃精接受戊己淳氣,故為補黃宮佳品,補各種虛損,填精髓,除熱寒,殺蟲。《神仙芝草經》記載:黃精能寬中益氣,調養五臟,使肌肉充健、骨骼堅硬、氣力倍增、面色紅潤、白髮轉黑、牙齒復生。

  枸杞:《中華本草》:「養肝,滋腎,補肺。主治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不清,腰膝酸軟,陽痿早泄,虛勞咳嗽,消渴引飲。長於滋陰、益精、養血,為肝腎虧虛者之要葯。」《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

三、 醪糟養顏羹

這款醪糟養顏羹是很好的補氣養血羹,是用酒釀與紅棗、鵪鶉蛋等搭配,營養豐富,具有益氣、生津、活血、散結、消水腫等功效,起到很好的補氣和血、潤腸益胃作用,可緩解冬季女性手腳冰冷的癥狀。

  原料:

  酒釀、熟鵪鶉蛋、食用玫瑰花、紅棗、葡萄乾及冰糖4-5粒、水澱粉、鹽、檸檬汁2-3滴。

  做法:

  1、玫瑰用淡鹽水泡發了半小時,去除雜質;紅棗、葡萄乾提前用水泡發備用。

  2、鍋置火上加適量水,放入紅棗、葡萄乾、倒入醪糟,用勺子不斷的攪勻。

  3、鍋中放入鵪鶉蛋、調入少許鹽、檸檬汁,與醪糟的酒味綜合一下。

  4、調入4-5粒冰糖,用勺子攪拌均勻,大火煮開。

  5、轉至小火,分次加入水澱粉不斷攪拌。

  6、待湯汁變至濃稠時即可盛出食用。

補血食療:

我國是世界上缺鐵性貧血發生率較高的國家之一,發生率達到15%~20%,其中婦女兒童貧血率高達20%以上,貧血嚴重威脅婦女健康。貧血在祖國醫學屬「虛證」範疇,虛證常見有血虛、氣虛、陰虛、陽虛等。可根據自己的病理,選擇適宜的食療方法進行調治:

一、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熱溫服。

  功效:養心補脾,滋補強壯。

二、新鮮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羊骨洗凈捶碎,加水熬湯,去渣後,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米溫服,10-1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腎壯骨。

三、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紅棗15枚。同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白糖。

  功效:滋陰補血。

四、制首烏60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成,放入紅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熱溫服。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

  功效:補肝益腎,養血理虛。

五、雞蛋2個,取蛋黃打散,水煮開先加鹽少許,入蛋黃煮熟,每日飲服2次。

  功效:補鐵,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當減肥瘦身成為都市生活的主題時,另一種營養缺乏性疾病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攻佔了現代家庭中的最小成員,這就是缺鐵性貧血。

 

六、豬肝150克,菠菜適量。豬肝洗凈切片與澱粉、鹽、醬油、味精適量調勻,放入油鍋內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克洗凈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開鍋加入調米,吃肝吃菜喝湯。

  功效:補鐵,適用於缺鐵性貧血給孩子吃一款「補血菜」。

補氣中藥:

人蔘:最名貴的補氣中藥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溫,功能大補元氣,益智安神,為補益保健之佳品。

黃芪:性微溫,味甘,功能補氣昇陽,益氣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痛疽不潰,內傷勞倦,脾虛瀉泄,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西洋參:味甘,微苦,功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證

党參:性平、味甘,功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倦怠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萎。黃,頭暈等症,以及病後體弱,營養不良。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後氣陰兩虧等病症。

白朮:性溫,味甘、苦,功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脾虛運化失司,水濕停留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症。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補脾和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解毒,調和諸葯,適用於脾胃虛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瘡瘍腫毒,中毒等症。

推薦閱讀:

反正都要洗腳,不如在腳盆里放些中藥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天花粉
靈活多變的中藥用量
【培培學醫記】(075)常見好認又不花錢的中藥——蘆根

TAG:中藥 | 食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