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英國人很後悔將香港歸還中國
邱 林
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原定到港調查《中英聯合聲明》落實情況,但未出發就被中國拒絕入境,下議院上周曾就此事舉行緊急辯論,而英國雖表示已通過多個管道向中國點出這起事件,但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認為英國政府的回應不夠強烈。該委員會主席奧塔韋12月10日發表聲明,中方此舉是「史無前例地公然與英國對抗」。
針對英國入境香港調查「普選」一事,中英雙方來回「交戰」了好幾次。中國外交部12月3日表明,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不存在所謂「道義責任」的立場。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也在12月6日英國報紙《星期日電訊報》的發表的文章中,在批判英國議會的行為是干涉中國內政的基礎上,警告如果議員團訪問香港的話,只會在「佔中」違法活動上火上澆油。
雖然中國已多次表明態度,並堅持認為英國議會對香港的調查是「錯誤的」、「適得其反」、「執意對抗」,但英國議會卻始終不解中國老話「客隨主便」的含義,鍥而不捨地宣稱中國是這樣做是「令人遺憾」、「公然對抗」。時值「佔中」終極清場之際,英國人又給中國貼了新標籤——「侮辱英國」。
顯然,英國一些政客已沉不住氣,將中國「侮辱英國」這樣的辭詞都用上了。這或許是他們給中國戴上的一頂新帽子。究其原因,是他們想介入香港事務的努力屢次失敗,才有了對中國的極為不滿。
從英國政客的表現來看,無論是在議會發言,還是在報刊發表文章,其語氣似乎在「管理」英國內部的事務,霸氣外泄。他們都為自己的發言找了不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中英聯合聲明的歷史責任,香港未來的繁榮穩定,英國企業的經濟利益等,但這些都不能成為其就香港內部事務「說三道四」的借口。
人們不禁要問,1997年7月1日以後,香港就已結束了被英國殖民150多年的歷史,英國政客為何還「念念不忘」香港?本來,對中國來說,英國人佔領香港已是一種恥辱,而這一切都源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所為,從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讓大家不明白的是,香港回歸中國已17年,英國人似乎還不甘心,常常會拋出一些言論來認為英國人仍有義務關心、幫助香港實現民主,特別是在選舉香港特首方面,好像香港仍是他們的殖民地。
香港已經回歸中國,英國作為過去的一個宗主國,其守衛這個使命已經在1997年6月30日正式完成,就已經退出了,英國不應該再去利用各種借口來捲入,介入或者甚至於直接的干預香港的事務。這件事情上實際上在過去中國政府和英國也有過多次的交涉,勸這些英國議員不要到香港去,因為這是火上澆油。
從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奧塔韋所說的話看來,足見英國人對香港還是心有不甘呀。英國作為老的西方霸權主義者之一,往往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其實掩藏著極其虛偽的內心。這一切都是當年日不落帝國殖民全球的優越心理作祟。
看來,英國人現在已後悔1997年7月將香港還給中國。面對中國多次重申的「英國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的「三無」,他們非常不習慣的。而他們要想插手香港事務總被中國阻止。
但形勢比人強,現在的英國已今非昔比。中國不是阿根廷,英國可以將失去的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從阿根廷手裡奪回。從大歷史的背景來看,英國撤出香港正是那個早已壽終正寢的「日不落」帝國的最後葬禮,只是這一葬禮被推遲得太久了。
近來,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奧塔韋以及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等英國政客頻頻發聲,把「硬話」說盡,甚至要支持香港反對派繼續「佔中」,不過,他們開出的只是空頭支票。面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已被淪為「二流國家」的英國,也沒什麼實力染指香港事務了。
推薦閱讀:
※中國海疆態勢圖
※剛剛!中國新首富誕生,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統統讓位
※這回,中國把歐盟告了!
※《中國人的素質》 作者:【美】明恩溥
※中國22個最難寫最難認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