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阿馬島之戰看保釣戰術
據報道,目前日本人中有75%表示反感中國人,而中國人中僅有30%反感日本人,顯然日本人的「愛國情緒」更為高漲。這並不奇怪,具有農耕民族性格的中國人傾向於妥協與中庸,而日本人是典型的海洋民族,凡事全民同舟共濟,一致對外,競爭擴張性強烈。日本人對中國明朝、清朝與民國的倒塌有很大關係,每逢中國歷史關鍵時刻都出手加害,讓中國人付出了巨大犧牲。釣魚島之爭必然導致某種程度的武裝對抗,國人自當早有心理與戰力準備,英國與阿根廷的馬島之戰具有很大參考價值。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認為,釣島若開戰中國佔優。北京媒體報道稱,張教授「指出,如果釣魚島一旦發生戰事,對比日本軍事實力和中國軍事實力,中國的作戰能力較強,因為中國沿海離釣魚島較近,沿海基地的雷達、導彈都可以覆蓋釣魚島。然而,美軍的加入卻將對日中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帶來變數,中國應該對此有所應對。」
但香港報紙《am730》報道說,美國海軍大學有教授持完全相反判斷:「美國海軍大學副教授霍姆斯在美國一本外交雜誌上撰文,指中日如因釣魚台爆發軍事衝突,即使沒有美軍幫助,日本亦很大可能獲勝。霍姆斯認為,雖然中國海軍的戰鬥力和艦艇數目均佔有優勢,但日本的武器和軍隊戰鬥質素較高,假如再加上日本在釣魚台及周邊島嶼配備地面導彈,解放軍必難登島。」
國家解決島嶼爭端要勇於面對風險和代價。弱國無外交,戰場上得不到的,在外交上更不可能得到。無本萬利的生意不存在。要徹底解決領土糾紛,不進行戰爭投入,不敢面對戰爭風險,怕斷交怕譴責,怕影響經濟發展,瞻前顧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馬島戰爭中,英阿雙方傷亡都在千人以上,損失也均達高十多億美元。但是英國通過戰爭方式收復對馬島的實際控制權,之後控制了馬島附近的石油資源,在付出代價之後獲得了與之相應的豐厚收益。
勞師襲遠,不應成為迴避爭端的借口。有爭議的領土或島嶼遠離所屬國家本土的情況並不罕見,但以此作為迴避爭端的借口太過牽強。每一片領土都是同樣神聖不可侵犯的的,不能以距離遠近衡量其是否應得到關注。馬島距離英倫13000公里,幾乎橫跨了半個地球,但英國仍然派出遠洋特混艦隊赴馬島海域作戰。這樣的行動不能僅僅以英國是傳統海軍大國來解釋,反而應該成為每個想解決領土爭端國家礪練遠洋兵力投送和打擊能力的榜樣。只有有能力出兵遠洋,才有可能為最終解決爭端打下基礎。
英阿馬島戰爭初期,阿根廷依靠法國的超級軍旗轟炸機及「飛魚」導彈一舉擊沉當時英國最先進的「謝菲爾德」驅逐艦(有文章稱巡洋艦),可謂成果輝煌。但法國迫於英國的壓力,不但不向阿根廷繼續供貨,而且還把「飛魚」導彈的有關參數通報給英國,使「飛魚」導彈完全失去作戰效能。阿根廷高價買來的「飛魚」導彈成了「死魚」。現代戰爭是高科技的戰爭,高科技的武器設備,一旦沒有完善的後續保障,就是廢物一堆。
在海空大戰之中,空中力量仍然是決定的力量。航母編隊的可怕不在於航母本身,而在於航母上的戰機的戰鬥力。在歷時74天的英阿馬島之戰中,交戰雙方共損失艦艇12艘,受傷25艘,其中80%傷亡來自空中打擊。最先進的「謝菲爾德」驅逐艦(有文章稱巡洋艦)被一枚「飛魚」導彈輕而易舉地擊中便沉沒海底。阿根廷戰敗的重要原因是:阿根廷飛機扔下的炸彈中有40%炸彈因過期而沒有爆炸。
阿根廷在武力收復馬爾維納斯島時曾作過分析,認為武力收復可能會導致英國強力行動,但不會導致武力衝突,當時英國撒切爾政府 正為經濟衰退所苦,財政拮据,保守黨政府因實行緊縮政策遭到廣泛批評,對距本土萬里之外的馬島頗有鞭長莫及之感, 沒有能力與決心到萬里之外的馬爾島作戰。阿根廷作為美國的後園、法國的武器供給國,估計美國、法國會中立。阿海軍雖然比英國弱,但由於靠近本土作戰,阿空軍有明顯的優勢。但沒想到戰爭爆發後,美國、歐盟堅定地站在英國一邊,給英國提供政治、經濟、軍事的援助;更沒想到自己最先進的「飛魚」導彈成了「死魚」,空軍40%的炸彈跟普通石頭一樣,成為一堆廢物。
中日若在釣魚島開戰,就前期戰力而言,中方所處角色與阿根廷相近,日本與英國相類似,所不同的是,中國並不依賴西方國家的精神與物質支持,尤其在後續軍力方面佔有優勢。就日本所具有的優勢而言,日本開戰後很可能會力爭旗開得勝,必用高效準確的進攻擊退效率較低的中國海軍,然而,這僅僅是好戲開場,反而將極大激發中國人的鬥志,迫使中國對日本軍事打擊升級,將會造成雙方極大損失。日本人所最害怕的就是不計損失的拚命之戰,這將讓日本人得不償失。有人說,俄國人讓日本人害怕的就是「不講理」,沒有任何緩衝餘地,給日本人造成極大心理壓力,不敢有任何反抗動作,而中國人是個傳統農耕民族,國民性格散漫粗放,傾向於妥協逃避,只有當被打疼痛了才被激怒,一旦被激怒便「賭性」大發而不可收拾,不惜決死相拼,這就是中國人所謂「後發制人」的潛在優勢。
美國是釣魚島爭端的「下套者」,與當年在韓國獨島問題下套方式一模一樣,前者是為了平衡中國,而後者是為了牽制日本,可謂老謀深算之極。中日之間保持恐怖平衡對於美國最為有利,這讓美國的島鏈戰略省了很大力氣。當年英國人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下套搞分裂,竟然造成了上百萬印度教與回教民眾死於暴亂,在非洲更是把不同民族硬劃分到同個國家,造成數十年的紛爭不斷,可見安格魯撒森民族之陰險奸詐絕非任何民族可比,豈是一般農耕民族所能比擬,令國人不得不深思。然而,「穿鞋的怕光腳的」是一種普世鬥爭規律,中國人只要敢於捍衛主權就一定能逐步佔上風。(小兵編輯)
推薦閱讀:
※槍炮雄威安天下——清朝前中期的火器戰術
※【雙贏銷售談判專題】談判戰術工具包(下)!
※中日釣魚島爭端,中國在戰術上又一次輸給了日本
※《狼圖騰》中狼的戰術,蒙古以三萬鐵騎殲滅十五萬金軍精銳
TAG:戰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