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祖先最 」 荒唐 」 的那些事兒——《山海經》漫淡  

祖先最 」 荒唐 」 的那些事兒

我們都知道魯迅、阿長與《山海經》的故事:兒時的魯迅對《山海經》渴慕已久、心心念念,當女傭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時,他卻懶得答理。不料一個月後,阿長告假回來,拿出被她稱為「三哼經」的一包書。魯迅當時的反應是「遇著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他趕緊打開紙包,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還有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

刑天。與黃帝作戰,被砍去腦袋,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手持盾斧繼續戰鬥。

不僅魯迅小時候愛讀《山海經》,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也有「流觀山海圖」的詩句。不過,由於它所述多奇詭怪異,荒誕不經,又成書久遠,幾千年來沒有人真的會把它當成歷史和地理書看待,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直到一百年後漢成帝時,劉向、劉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才將此書公之於眾。《山海經》涉獵之廣,內容之奇雜,從古至今使人對其出片和淵源多有分歧。

對《山海經》的成書過程從古至今爭論不休。傳說夏代第一個君主禹鑄九鼎,鼎上刻畫各地的毒蟲害獸、鬼神精怪的圖像,使百姓得以防備,日後出門遠行,進入山林川澤,遇上惡物之時,便可辟邪防奸。因此有人猜測《山海經》中神奇瑰麗的神怪神獸就是依據禹鼎上的圖像而來。

穿胸民。相傳防風氏怒射大禹後自知闖禍,以刀自穿其心而死所致。

也有一種觀點把《山海經》看作地理書,並推測《山海經》就是地圖,《山海經》為古代中國各部族間由會盟征伐及民間口耳相傳地理知識的圖像與記載,類似後世職貢圖(記述海外諸國及國內各民族的史籍)。更有當代學者認為,《山海經》顯示了遠古時代的中國所在之地——古崑崙一帶的概貌。根據《山海經》記載的地理現象:北面有「冬夏有雪」之山,西南有「炎火之山」,可證明古崑崙在雲南西部。《山海經》記載的是雲南西部遠古時期的地理。其它,還有認為是黃帝時代青藏高原的。

在山野石壁、祖廟神祠上作壁畫是中國古老傳統,早在先秦時代便已蔚然成風,近百年來無數楚辭專家就《天問》與楚宗廟壁畫的關係進行過認真的探討,由於《天問》和《山海經》幾乎是同時代的作品,就有人指出,楚國宗廟壁畫上的故事主要是《山海經》中的大荒經,屈原是看著這些壁畫寫《天問》。

夸父發誓與日競走,不屈不撓,不幸半途口渴而死。

驕蟲。平逢山山神,長得像人,有兩個腦袋。

從這些推測中,可以看出,大多數見解包含有巫信仰的內核,是遠古時代初民企圖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幼稚經驗的產物。

其實,《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也許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如《山海經》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和「女媧補天」的故事:

傳說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忽然廝打起來,從天上打到地下,結果祝融得勝,氣急敗壞的共工一怒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頓時山崩地裂,支撐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天倒塌半邊,露出一個大窟窿,地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起火,洪水噴涌而出,龍蛇猛獸四處肆虐,吞食人民。這時,有一位叫女媧的女神,人首蛇身,感到無比痛心。她選用五色石,熔化成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又斬下大龜四腳,當作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囂張的氣焰。最後,為了堵住洪水,女媧收集蘆草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但是,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迹,從此天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辰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裡匯流。

軒轅國。黃帝所生所居之地,人面蛇身,尾交於頭上。

蚩尤。獸身人語,銅頭鐵額,以沙石、鐵石為食。被黃帝殺死,枷鐐化作紅楓林。

神奇瑰麗的《山海經》向我們展示中國原始先民心目中神話圖像世界,數百個形態各異的神話呈現我們面前,其它我們熟悉或陌生的神話故事還有羲和浴日、常羲生月、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刑天爭神、女媧之腸化人、黃帝與蚩尤大戰、丹朱化鳥、王亥仆牛、西王母與三青鳥、混沌神帝江、創世神燭龍、顓頊死而復生化生魚婦、人面龍身的雷神、九頭蛇的怪物相柳、巴蛇吞象……

這些神話共分五類:一、神靈,包括天帝如帝俊、顓頊、帝舜、西母王、帝丹朱,自然神如司晝夜之神燭陰、日月之神、四方之神、時間之神、水神、山神,人王如夏後啟、刑天、王亥等;二、異獸;三、奇鳥;四、異魚和怪蛇;五、遠方異民;等等。

中國古代遠古神話不但有文字還都有圖,從《山海經》中可以看出諸神形象在造型、想像、表現形式上都為典型中國式。與希臘神話人神一體,人神和諧,講究形體美、均衡,神的形象舉止優雅、風度翩翩不同,《山海經》圖中的形象原始粗狂獷、率真稚拙、充滿野性,中國人的始祖神黃帝轅氏、創世紀神女媧,竟然是個人面蛇身的怪物。《山海經》圖的形象造形誇張怪誕,通過人與動物器官、肢體的加減、交錯、異位、誇張、變形,重新組合,變成新的神話形象。於是出現了大量的人面鳥、人面獸、人首蛇身的形象。中國人以這些形象表達自己對人與自然,對天、地、人的關係的理解、溝通、協調,對話,保留下來大量原始思維模式與遺韻。

《山海經》蘊含深厚的中國文化,從中可以看到中國人童年的夢,形象地講述遠古發生的一個個至今未消失的看似光怪陸離的動人故事:與日競走、道渴而死、其仗化為鄧林的夸父,口含木石、以湮東海的精衛,沒了腦袋而以乳作目、以臍作口,還要手執干戈鬥爭不息的刑天等,體現我們民族生命力的源泉。

即渾沌神,狀如皮囊,渾沌無面目,南海帝為其鑿七竅,七日而死。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約 31000字。包括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全書內容,以五藏山經5篇和海外經4篇做為一組;海內經4篇作為一組;而大荒經5篇以及書末海內經1篇又作為一組。

每組結構,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五藏山經的一組,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前一節和後一節又用關聯語句承接,使篇節間關係非常清楚。《山經》主要記載山川地理,動植物和礦物等的分布情況;《海外經》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荒經》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重要神話資料。

推薦閱讀:

藝術家用emoji表情畫《山海經》怪獸,都是什麼鬼?
《山海經》故事全集
《山海經》之《南山經》中的鳥獸蟲魚盤點
《山海經》稱「經」考論
神秘的山海經

TAG:山海經 | 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