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印度54年陝西老兵王琪,今日重回印度,無一媒體送行……

今天中午,闊別家鄉54年的中印戰爭老兵王琪,告別了家鄉陝西的親人,從咸陽機場起飛,準備經北京飛回印度新德里。從元宵節回國至今三個多月,老人跟親人終於團聚,他說這次回來感受到了祖國的溫暖,以後會經常回來看看。據悉,今年8月份老人很可能還會回國,政府會針對老兵制定相關政策,讓老人能夠安度晚年。

看到這一張照片,估計現場的人都止不住的疑惑,這位老人究竟有什麼經歷,怎麼會和外國人是一家人的感覺?這奇特的組合忍不住想要探究一番。

原來這位老人就是三個多月之前媒體爭相報道的中印戰爭老兵老兵王琪,他於1963年在邊境走失,印度當局一直沒有放他回來,直到今年2月才終於和親人見面。

讓我們來梳理一下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BBC外媒報道抗戰老兵引起熱議

王琪今昔對比

1月31日一篇題為《中印戰爭老兵被困印度50年盼回國與家人團聚》的外媒報道熱傳網路,這篇BBC的報道稱,1963年中印戰爭停火數個星期後,一位隸屬中國解放軍的測繪兵意外地闖進了印度境內被抓,之後再沒法離開印度。這位老兵流落印度50多年,依然無減他的思鄉之情。BBC印度記者找到了這位流落印度的中國士兵,並對他進行了採訪。

據BBC的報道,這位名為王琪(音)的老人現在居住在距離印度中部那格浦爾市5個多小時車程的一個村落。在BBC記者的幫助之下,這位老人與位於陝西咸陽的哥哥進行了視頻通話。

BBC報道稱王琪在陝西省出生,家有四位兄弟兩位姐妹。1960年修讀完測繪之後入伍,參加解放軍。王琪對BBC記者說,1963年1月他在中印邊境「誤入」了印度領土之後就被抓。「當天我離開軍營散步之後迷了路,又倦又餓。一輛紅十字會的車經過,我便上前請他們幫忙,不料他們把我送到印度軍方去。」

印度監獄對王琪的釋放證明

接下來的七年王琪在不同監牢度過,直至1969年當地法院下令要釋放他為止。之後印度當局把他帶到中央邦一個偏遠的村落。從此以後,他再沒有離開過印度。重獲自由以後,王琪到麵粉廠工作。1975年,王琪跟一位名叫蘇世拉的印度女子結婚。但是印度政府仍然沒有向他發出任何正式身份證明文件,因為當局到今天仍不能確定王琪是否戰俘。

在媒體報道之前,這位中國老兵王琪一直生活在距離新德里三四百公里的一個村莊那格普爾。

▼老兵回國曙光漸到,多年後終與母親通電話

據BBC的報道,王琪多年來一直給家鄉寫信,近萬封信石沉大海,直到20世紀80年代他才收到家人的回信,交換了家人的近照。而在2002年,他到達印度40多年之後,他第一次跟母親通電話。

回國後,老人手捧母親遺像

2008年前後,王琪輾轉聯繫到德里的一位資深華僑,希望這位華僑幫助他實現回國的願望。他打電話向華僑介紹自己情況時,漢語已經說得不利落了,只能磕磕巴巴地說明自己是誰,想做什麼。那位華僑得知王琪的情況後,很快向中國駐印度使館進行了彙報。中國使館得知後,表示會儘快按程序協助王琪辦理相關回國手續,並協助王琪尋找相應的身份證明。因為事隔久遠,王琪已很難提供當時的部隊、番號等證明材料。

與此同時,那位華僑還聯繫上了王琪在中國的侄子,2009年下半年,侄子來到印度看望王琪,還帶來了新華字典、輔助他回憶起當年很多事情的物品等,並了解到具體需要王琪提供的身份證明。

BBC在報道中還披露稱,王琪在當地中國大使館一位職員的幫忙下,成功在2013年申請了護照。一位王琪現居村落的高級官員對BBC記者承認,處理王琪的個案時有「不足之處」,政府內部也「沒大興趣」改善王琪面對的困境。他表示當局認為王琪的個案沒有甚麼可疑之處,如果他想回中國會盡量協助他。

▼政府多方努力,老兵終於回到祖國家鄉

2月1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領事部主任趙軍對此回應稱: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知悉此事,並一直就此同王先生本人及其親屬、同印度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接觸。他相信「此事一定能夠獲得圓滿解決」。

2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我們注意到近來媒體對這個問題的持續關注。我們也介紹了中國駐印度使館近年來所作努力,包括大家可能已看到的有關報道,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先生近日還同王琪老人通了電話。」陸慷說,中國駐印度使館已在2013年為老人頒發了為期10年的中國護照,並從那時起每年向其提供一定的生活資助。「我們相信,在中印雙方共同努力下,在尊重當事人本人意願的前提下,此事一定能夠得到圓滿解決。」陸慷說。

▼回到家鄉,老人一口氣吃掉7碗乾縣澆湯手擀麵

2月11日,王琪帶著兒孫,踏上了闊別54年的關中平原。

在人群的簇擁下,王琪來到咸陽一家酒店休息,那是侄兒王英軍專門為他和家人準備的臨時住處。馬路對面,一街之隔,是他當年的母校咸陽四中。

王琪已經認不出畢業照上的自己,還是印度隨行前來的小兒子,一眼從照片上找到了父親。

「我年老了,咸陽變得很年輕了。」回到日思夜想的家鄉,說著一口印度味兒陝西話的王琪沒想到,「咸陽成了今天這個樣。」

元宵節這天的咸陽國際機場,用侄孫王嘉耿的話說,能夠迎接王琪的親戚全都到了。侄子和侄孫拉著橫幅,村支書手捧鮮花,從前的老排長隨身帶著部隊紀念冊,9個月大的重孫輩孩子臉上印著國旗,「歡迎王琪爺爺回家」。

回家第一頓飯,王琪看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澆湯手擀麵。每碗1兩的份量,他一口氣吃了7碗。可幾十年來習慣了印度抓飯的雙手,已經不能靈活地使用筷子了,只能捏住筷子往嘴裡挑面。第二天早餐,王琪用印地語和英語跟兒子和兒媳介紹陝西麵食。

▼養老安家還是未知

至於叔叔王琪的養老問題,侄子王英軍還沒考慮好,「畢竟54年了,什麼都不好說」。

大哥王致遠說,沒有接到過政府給弟弟王琪發放補貼的通知,他們暫時決定將王琪安置在酒店。

兒子維什努說,他做好了隨父親一起定居中國的準備,幾周後,他會返回印度處理一些家中的事情,然後回到中國,在咸陽找一份工作。

登機前與國航工作人員合影

現如今王琪一家又回去了印度,當初的想法過了三個月是否改變了呢?不知何時才會真正在家鄉重新紮根?


推薦閱讀:

媒體札記:鳳凰撫稜鏡
【轉】這就是媒體力量!
香港媒體:香港黑幫新任坐館設宴被一鍋端(
媒體:米切爾斷腿能跑完全程為何劉翔不行?
奧運頻道整裝待發,這會讓平昌冬奧會看起來與眾不同嗎?

TAG:印度 | 媒體 | 陝西 | 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