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山海經》的秘密

《山海經》的秘密轉自《問道》雜誌文/黎一賦作者簡介:黎一賦,男,生於1976年,自由學者,現居廣州。著有《物質演化的幾何力學原理》一書。《山海經》是一本記載著奇詭怪物和神靈的古書,一本「文學大儒皆讀學以為奇」的荒誕之作。幾千年來,中國人對其非常懊惱,因為其中紛繁複雜的山水地理,使人如墜迷霧;幾千年來,中國人對其又極其嚮往,因為其中王母所居之玉山、黃帝所建之軒轅之丘,使人如臨仙境。在成功地穿梭於華夏文明幾千年的故紙堆後,《山海經》的神秘,於今,愈加的耐人尋味,引人發思!「五藏」與「五臟」之間的趣味解讀,大陸地球位置與五臟人體的相吻合;按「河」索「山」,撥開山海經地理迷霧,謎一樣的黃河,紛繁的崑崙!曾經滄海為桑田,「青海」一名亦源於此;傳說中的「泛天之水」,濁浪滔天;「濁」與 「濁」, 「濁」與「蜀」,是巧合,還是必然?一張現代電子衛星地圖,讓我們不得不打破幾千年的思維成規;也許,對於大自然,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想像力……

一、地球的五臟大陸是從哪裡來的?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按照古代中國人的習慣,把世界地圖倒過來看看。北上南下的習慣顛倒過來了,是不是有點不太適應?調整過來認真瞧瞧,看出什麼名堂來沒有?沒關係,完整的世界地圖繪出以來,在筆者之前,都沒一個人看出來。恰好,中國有一本古書(說是書,其實就是一本小冊子),叫《山海經》。其中的《山經》,包括「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五個部分,「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被稱為「五藏山經」。普遍的說法,「五藏」的「藏」是「寶藏」的意思。但筆者認為,這個「藏」應該是「五臟六腑」的「臟」。中國古代文字有「通假」一項,這「臟」與「藏」就是屬於同音通假。心、肝、脾、肺、腎,叫五臟;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臟六腑,是中醫對人體各內髒的總稱。南極洲和人腦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結構也非常相同:西南極洲為大腦,東南極洲為小腦,東南極洲伸出往南美洲的半島則是腦幹。接下來的就是五臟:澳大利亞是心臟,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臟,亞歐大陸是肝臟——南亞次大陸則為肝臟下的膽囊、烏拉爾山脈則是分割左右肝葉並使肝臟位置固定的韌帶,北美洲大陸本部是脾臟,格陵蘭島是腎臟。除了亞歐大陸和肝臟所處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陸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臟在人體的位置相符合。難道中國古人看地圖的習慣是某一種暗示?二、麻煩的黃河源與昆崙山一直以來,人們都想從《山海經》里按圖索驥地找出對應的山水來。可是,結果總是被這些雲里霧裡的山水搞得稀里糊塗,根本無法對上號。恰好,這些山上又生長或居住著人們根本無法理解的奇形怪狀的動植物或神靈。於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把《山海經》斥之為荒誕之作,到了大明朝的時候,就淪落為兒童讀物了。可兒童是無法讀懂那裡邊詰奧難懂的文字的,所以,這些文字就僅僅成了看圖說話的陪襯。到了大清朝,由於自身文化素質的低下,出於對知識分子的本能自卑心態,粗野心虛的統治階層過分地誇大文字的功效,興起了文字獄。所以,知識分子過分充沛的精力雖然無法在社會管理中發泄,卻正好有了整理國故的閑心。訓詁考據之學大盛,古老的華夏文化得以完整地綿延。《山海經》的命運也在這時得到了重生的機會。一些認真的人們相信,這本古書絕不是古代的「三字經」(用於兒童啟蒙的簡單讀物),認為只要努力,一定能考證出與古書實際對應的山水來。但和漢、晉朝的前輩一樣,他們依然鑽到《淮南子》、《河圖》、《爾雅》、《水經注》等故紙堆里尋求解答。於是,也依然落得和前輩一樣的下場——雲里霧裡、稀里糊塗。其中,有一條非常令人惱火的「河水」,就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黃河」。「西山經」「崑崙之丘」條目明明說「河水出焉」,並「南流東注於無達」,可在崑崙之丘西邊的「積石之山」,又出現「河水冒以西流」的句子,簡直是拿考據學家的神經開玩笑。這條讓無數考據學家頭痛的「黃河」,還造成了中國地理學史上的一場混亂,那就是「黃河」的源頭——「崑崙之丘」的無法認定。由於「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那是一個神仙的境地,所以從漢武帝時,就開始了對「崑崙之丘」的確認,隨著不同朝代對黃河源頭探索的不斷深入,「崑崙之丘」也隨著改變了許多位置,於是就有了漢武帝時位於新藏邊界的「昆崙山」。元朝忽必烈時的「耳麻不莫刺大雪山」。清朝高宗乾隆《欽定河源紀略》則為星宿海西進三百里的阿勒坦噶達素齊老(蒙古語,「阿勒坦」為黃金,「噶達素」為北極星,「齊老」為石)。後人為了統一昆崙山的概念,遂把從新藏邊界漢武帝時的昆崙山直到青海東南清朝時的昆崙山這一長串山統稱為「崑崙山脈」。「崑崙之丘」最大的一個地理特點,就是非常高,方圓也特別大,並且有白、赤、青、黑四條不同顏色的河流從這裡發源。可是,無論從上述哪一個「昆崙山」作為立足點來考證「五藏山經」,都無法找到對應良好的山水體系。那黃河怎麼回事?昆崙山又到底在哪裡?三、依經畫圖,按「河」索「山」要考證《山海經》的真實還是虛假,最簡單有效且最實在的辦法,就是先一五一十地按照「五藏山經」的說法畫下來,然後再對應地圖,看它成個什麼形狀,到底和哪裡的地理情況相符合。現在我們就按一「里」為一毫米的比例來畫了。每一列山脈畫出來後,從這些山發源的河流的流向推斷出山脈分水嶺的走向,並通過這些河流流注的大河來辨別其主要位置,從而找到羅列山脈的規律。筆者臨摹出一幅簡易地圖,當將之和中國的地形圖、衛星圖進行對照,結果大吃一驚,除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山東半島被說成是海還有一些湖澤現在找不到了外,其他山脈和河流的發源走向都出奇地準確。我們在這裡僅以《北山經》為例。《北山經》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除了《北次二經》,基本上所有從《北山經首經》和《北次三經》發源的河流最後都匯入了「河」,也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而在每一「次山經」里,河流注入黃河的方向幾乎都是統一的,《北山經首經》里的水都是往西(或西北、或西、或西南)流入黃河的,《北次三經》的前1/3段則朝南流入黃河,後2/3段則基本上東流注於黃河。《北山經首經》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北次三經》的走向則是西南——東北走向,其實還不用看河流,只要將它們兩個連接起來,基本上就成了黃河中下游的形狀,也就是「豎彎勾」形狀。《北山經》里文字描述的黃河走向,其河道就是西漢初年黃河改道前的舊河道,則從河南省孟津市開始,就嚴重地往東北轉折,與北部的天津市基本上成一條直線(自古以來,黃河河道經常更改,就象鐘擺一樣,並且這鐘擺的擺幅還很大,從沿太行山脈山麓到今天的淮河河道這一大片扇形區域,都曾經成為黃河的河道。)相對應的「河」的流向,則更進一步證明,北山經其實就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記述,且主要就是山西全省和河北西部地區。至於北次二經,它從汾河的源頭往西折兩百五十里作為起點,然後幾乎成直線地一路望北。由此可以知道,它所描述的山脈夾在北山經首經與北次三經的太行山脈之間,從黃土高原到蒙古高原,所跨地域有山西、內蒙和現在的蒙古國。四、破解黃河源與昆崙山《西山經》中的《西次三經》是研究者困惑最多,故而也是爭議最多的部分。這不單是因為《西山經》所包含的地域最廣、內容最多,也不只是因為它記載著共工所觸之不周山、后稷所潛之大澤、黃河之源頭、帝之下都之昆崙山、西王母所居之玉山、黃帝所建之軒轅之丘、大禹所導之積石山等一系列衍生中華文化的根源重地。更主要的是,它對黃河的描述太出乎常人的意料、它所描述的環境也很難在我們所處的地理環境中找到對應,而又正因為此才導致了地理學和神話學歷史上的「昆崙山千古懸案」。也正因為此,一部《山海經》才被無能解決問題的「文學大儒皆讀學以為奇」(引劉秀語),並被這些所謂的正統權威斥之為「荒誕之作」,並進而淪落為兒童讀物。所以,解決了《西次三經》,也就解決了《五藏山經》的困惑。解決了《五藏山經》的困惑,我們才有可能去發掘出《山海經》其他部分的真相。《西次三經》中特點最鮮明且最為顯眼的,當然就是神話中的核心昆崙山了。昆崙山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四條河流從這裡發源,分別是「南流東注於無達」(即北次三經中最末端的無達山)的「河水」,「東南流注於泛天之水」的「赤水」,「西南流注於醜塗之水」的「黑水」,以及「西流注於大杅」的「黑水」。我們已經知道,「五藏山經」里的「河水」就是我們今天的黃河,這一點,我們已經在前面的北山經準確地應證過了,所以無須再有任何懷疑。然而正如我們在前面所指出的一樣,上溯黃河的源頭,卻根本找不到有發源出四條大河流的山。這就需要留意《山海經》作者的敘述習慣了,他在說到涇河源頭時,分別有兩次「涇水出焉」,一次是在西次四經里:「曰涇谷之山。涇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渭。」另一次是西次二經里:「曰高山,……,涇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渭。」可見,他並沒有區分幹流和支流的源頭,只要是源頭,都可以說是「某某水出焉」,這就解放了我們禁錮了幾千年的腦袋,我們就可以到黃河的支流里去找了。通過排查,我們不難發現,黃河支流中的源頭山脈同時發源有四條不同流向的河流的,只有湟水支流大通河的源頭。大通河實際上就是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按照《山海經》作者的習慣,稱它為「河水」,是情理之中的。大通河的源頭為祁連山脈中的托來山,托來山的東南角,發源出黃河支流大通河;西南角,發源出流往青海湖的布哈河和向西流出消失在沙漠中的疏勒河;西北角,則發源出先東南流向,然後幾乎一百八十度大拐彎向西,最後彎彎曲曲往北流注於沙漠中的內流湖。可是,大通河和黑河的流向卻似乎與山經所說的並不完全一致。其實,山經說河水「南流東注於無達」,是指黃河中下游的流向來說的,這一點並不難於理解。同樣的道理,黑河東南流向的河段都還在山上,在山下即來個大拐彎,此後和山經所說的一樣是向西流的,至於再次拐彎往北流的河段,已經不叫做黑河,而稱為「弱水」,因而也是說得過去的。在衛星圖片上可以看出,河西走廊的東部基本上是一個密封的盆地,但在狼山山脈與賀蘭山脈之間,卻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這個缺口使河西走廊與河套平原之間有了一個相互連通的通道,如果以托來山為昆崙山,缺口的位置,正好是山經描述的不周山的位置。我們再看《山海經》中對不周山的描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這裡邊所北望的諸毗之山,正是陰山山脈,而其分支岳崇之山,就是今天的狼山山脈,它與不周山這個缺口相臨。而河套平原,則是所謂的「泑澤」。《北山經首經》中說「泑澤」,「實惟河原」,也進一步說明河套平原就是所謂的「泑澤」,這也是為什麼說河水「南流東注」的原因。因為從河套平原以下,直到潼關,黃河幾乎是一條筆直的南流線路,潼關轉折後,則又往東流。且正因為河套平原當時是一個大湖,所以才有「河水所潛」這樣的說法,即河水流到這裡就鑽到湖水裡去了。而到了河曲地區,湖水又開了一個缺口,水繼續往前流走,所以,也可以說「泑澤」就是河的源頭。今天內蒙古的阿拉善高原,東部已成了騰格里沙漠、西部成為巴丹吉林沙漠,但從衛星圖上可以看出,它們原來是兩個相鄰的盆地。在《五藏山經》的時代,應該都是湖澤,將兩個盆地隔開的雅布賴山脈,就是山經里的鐘山,鐘山之子曰「鼓」,被「帝」戮之鐘山之東曰「瑤崖」,「瑤崖」,今天稱為「紅崖」,現在這裡修建了一個大水庫;巴丹吉林沙漠西岸的合黎山,則為槐江之山,它所西望的「后稷所潛」的「大澤」,又叫「稷澤」。從昆崙山「西三百七十里」的「樂游之山」,也有一條河往西流注於稷澤,按推算,這條河就是從黨河山流出的黨河。如果這裡要有一個大澤,這個大澤必然就是萎縮前的羅布泊。而西王母所居住的玉山,也相當於今天的敦煌地區,那日益萎縮的月牙泉,就是傳說中美妙的瑤池,當年可都是瓊漿玉液來的。而黃帝所升的軒轅之台,則在今天的達板城一帶。而「天山」就是今天的天山,只是「湯谷」已經改稱「天池」而已。至於「積石之山」,則在天山山脈東部余脈之中,冒出的「河水」,實際上就是塔里木河。五、曾經滄海為桑田,黃河瀑布水倒流到現在為止,《西次三經》里關於黃河源頭和昆崙山的描述,基本上都在今天的地圖上找到了對應的地理位置。然而,我們卻留下了個問題,就是西海到底是什麼?它所說的海,當初肯定是海。根據筆者的考證,中次九經的岷山在四川西北部的阿壩州,西山經首經為秦嶺山脈北坡,騩山則在甘肅的隴西地區,崦嵫山為渭水源頭之西的臨洮地區。由這些地點我們基本可以推斷,這個「西海」的位置在甘肅省西邊的青海省。如此一來,問題就明了了,因為,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就是從海底隆升起來的。青海有一座叫宗務隆的海蝦化石山,那些海蝦好比是活生生的成堆地露於地表。扎素湖南三百公里,有一個叫「貝殼梁」的,長達好幾公里,全是貝殼和沙礫堆積成的山,說明這一帶原來屬於大海。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為什麼老祖宗要把那麼高的青藏高原西北部分稱之為「青海」,原來它本來就曾經是海。既然青海省原來是海,當然也就解決了「湟水」由東流變成西流的問題。原來,當初的地理形勢是西邊更低而東邊更高,水往低處流,當然不可能向東流注於黃河了。實際上不但湟水不能流注於黃河,就是今天劉家峽水庫以上的黃河上游,在青海還是一片海洋時,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可能比以下地段的海拔高,也一樣不可能流到黃河成為黃河的上游。因此,在那個年代,只有大通河才是唯一的一條黃河的發源地。《山海經》中說黃河發源於昆崙山即今天的托來山,那可是準確而又準確至極的。所以說,《五藏山經》的作者完全是記實的。只是滄海桑田,河水倒流,如果沒有今天的科學學說和衛星圖片之類的先進工具,後世的人們又如何知道這一層?這也就難怪從漢武帝到王紅旗先生都無法找到真正的昆崙山了。六、二百萬年前的濁浪滔天事件根據長江水利網的電子遙感衛星地圖,能清楚地看到青海湖的標識,在青海湖的東南方向,有一個乾涸的「大水庫」,這個乾涸的「大水庫」,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府之國四川盆地。那麼,四川盆地會不會就是傳說中所謂的「泛天之水」所在地呢?「濁浪滔天」的成語告訴我們,這是有可能的。四川盆地,古代稱為「蜀」地,而「濁」字的繁體字寫作「濁」。從《山海經》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國人習慣上喜歡把某某河流流經的地方稱之為「某」。其實今天我們也還有這個習慣,比如湘江流經湖南,則稱湖南為「湘」,贛江流經江西,則稱江西為「贛」。說明這個「濁」就是「蜀地之水」的意思。「濁浪滔天」就是說,蜀地之水的波浪直浸漫上了天,其實,就是「泛天之水」的另一種說法。如果仔細鑽研四川盆地東邊的地形,也可推出它就是「泛天之水」所在地。下圖是四川盆地與江漢兩湖平原之間的電子遙感衛星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從西安到貴陽一帶的地質外貌,都有著濃重的水流沖刷痕迹。從湖北神農架到湖南雪峰山一線,則猶如攔河壩的邊緣。如果四川盆地就是泛天之水的話,大水就是從這裡落下,在此形成一幅巨大的瀑布,江漢兩湖平原則是瀑布潭。我們知道,長江三峽又是四川盆地所有河流的唯一排泄通道。如果廟南寬谷是座封閉的高山,那麼,盆地高山上發源併流向盆地的河水也無法排泄,也就必然成為積水潭。長年累月之後,這個積水潭就成為一個覆蓋整個四川盆地的大水湖!隨著岩石的日益崩解,「廟南寬谷大山」也變得越來越矮和越來越脆弱。直到某一天,這裡變得比水面還低,這就給封閉的「水庫」打開了一個缺口。所有的水流都蜂擁地擠在這裡「奪門而出」,剛開始是小溪,後來蝕流成大河,最後,變得脆弱的山體承受水流衝擊的承受力終於達到極限。於是,一個可怕的事件發生了——整個山體在水流的衝擊之下徹底洞穿崩炸,積儲得滿滿的一四川盆地的湖水,猶如無數掙脫韁繩的野馬,就在這一刻衝破阻攔的柵欄瘋狂地爆發噴涌。洪水造成了颶風,在洪水到來之前,強勁的颶風就已經粉碎了一切,「濁浪滔天」,這對於下游的人們來說,確確實實是一場來自「天上」的「泛天之水」。可是,這場洪水卻似乎並非是自然的災禍。我們發現,這個花蒂上,隱約間有一條橫著的東西,請看一張特寫的廟南寬谷電子遙感圖片:看清楚看了嗎?原來是一條溝槽。溝槽東、西兩邊的地質外貌完全不同,西邊所有皺巴巴的水流沖刷條紋都在這裡集結並打住,東邊是光滑的山頭。如果三峽是四川盆地這個「大水庫」的甬道的話,這溝槽是不是個落大閘門留下的痕迹?會不會是在古代,也有一個「三峽大壩」攔在這裡,後來,這個水閘被炸開,結果造成一場導致下游地區滅頂之災的「泛天之水」?神話中,「泛天之水」的原因是共工怒觸不周山,結果導致天柱折斷,地維決裂,引發一場滔天之水,長江古名之為「江」,則「工之水」,是否是「與共工有關的水」?難道,那一場災難,果真是「神」——共工造成的結果?這一問題,我們暫時不予回答,但我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四川盆地,原來就是積儲「泛天之水」的所在,也就是發源於古昆崙山的「赤水」——今天的布哈河前身的最終歸宿地,有關「赤水」流程遠近及其支流流向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全文有刪節)
推薦閱讀:

【學術觀點】柳倩月:清代學統中的《山海經》序文與「神話歷史」觀之學術邏輯
《山海經》(貳)
《山海經》之當代揭秘
山海經里說了什麼?
《山海經》性質及成書年代考

TAG:秘密 | 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