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故宮11--御花園

御花園: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始建,十八年建成,名為「宮後苑」。清雍正朝起,稱「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的北端,正南有坤寧門同後三宮相連,左右分設瓊苑東門、瓊苑西門,可通東西六宮;北面是集福門、延和門、承光門圍合的牌樓坊門和順貞門,正對著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門。園牆內東西寬135米,南北深89米,佔地12015平方米。園內建築採取了中軸對稱的布局。中路是一個以重檐錄(盝)頂、上安鎦金寶瓶的欽安殿為主體建築的院落。東西兩路建築基本對稱,東路建築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萬春亭、絳雪軒;西路建築有延輝閣、位育齋、澄瑞亭、千秋亭、養性齋,還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這些建築絕大多數為遊憩觀賞或敬神拜佛之用,唯有璃藻堂從乾隆時起,排貯《四庫全書薈要》,供皇帝查閱。建築多倚圍牆,只以少數精美造型的亭台立於園中,空間舒廣。園內遍植古柏老槐,羅列奇石玉座、金麟銅像、盆花樁景,增添了園內景象的變化,豐富了園景的層次。御花園地面用各色卵石鑲拼成福、祿、壽象徵性圖案,豐富多彩。著名的堆秀山是宮中重陽節登高的地方,疊石獨特,磴道盤曲,下有石雕蟠龍噴水,上築御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

拍攝時間:2009-08-09

1、繼續往裡走,轉的有點發懵,這裡門太多了,真是「太有門了」,隨拍一張吧----永祥門。

2、大成左門。

3、太湖奇石。

4、長康左門。

5、進入御花園,?見到一株長壽龍爪槐,這棵明代龍爪槐是槐樹中的珍品,為北京的「龍爪槐之最」。它幾條大枝四外水平延伸,粗枝彎曲似游龍穿空,小枝彎曲如勾像虯爪踏雲,故名「蟠龍槐」。

6、遒勁有力的古柏樹,訴說著滄桑的歷史。

7、絳雪軒:位於北京故宮御花園的東南,為一座小型殿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御花園中賞景休息之處。絳雪軒後依東宮牆,坐東面西,面闊五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前接歇山卷棚頂抱廈三間,平面呈「凸」字形。明間開門,次間、梢間為檻窗,上為福壽萬字支窗,下為大玻璃方窗。

8、萬春亭:位於御花園內浮碧亭以南,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

9、萬春亭、千秋亭是一對造型、構造均相同的建築,僅藻井彩畫有細微的差別。具體區別在寶頂上,萬春亭頂部寶頂上有雲文(或者火焰紋),而千秋亭則沒有。

10、虯龍槐?忘了樹的名字了?

11、浮碧亭:位於御花園東北,亭平面方形,三開間,通面闊約8米,前出抱廈,下有東西長的矩形水池,池上橫跨單券洞石橋,亭坐落於橋上,方亭內天花正中有雙龍戲珠八方藻井,周圍為百花圖案天花,抱廈三面開敞。

12、摛(音讀為吃)藻堂:摛藻堂位於故宮御花園內東北部、堆秀山東側,是乾隆年間修建的,主要曾用於貯藏《四庫全書薈要》,其中摛是傳揚、鋪展的意思,「摛藻」意為弘揚文華。該建築依牆面南,面闊五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堂西牆辟有一小門,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間開門,次梢間為檻窗。室內放置書架,為宮中藏書之所。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後,《四庫全書薈要》曾貯藏於此,供乾隆皇帝隨時閱覽。

13、堆秀山與水池。

14、池中水引自護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錦鱗游泳,為我們帶來許多樂趣。

15、比肩接踵的遊人。

16、堆秀山:初建於明代,未興建時其地原有明代建築觀花殿一座,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奉神宗朱翊鈞之命拆去,於同年在其基礎上改築堆山,用太湖石疊高14米而成,山頂築有亭子一座,名曰御景亭,亭平面方形四角攢尖夔金寶頂,自亭上可俯瞰宮苑,遠眺紫禁城、景山、西苑盡在目中。山北依宮牆,高約10m。

17、堆秀山前山洞內有台階通山頂,洞口左右兩側山石間設有一對石刻石獅馱石盆,石盆中有蟠龍噴水。石獅一個為一組石雕,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是趴卧姿勢的大石獅,向內歪著頭張著大嘴,大尾巴橫擺著,身軀圓肥,四肢粗壯,顯得十分穩健,兩隻石獅造型一樣,前爪下無飾物,無法區別雄雌石獅,不同的地方是東邊的石獅耳朵向上翻,西邊的石獅耳朵向下垂;中部是大石獅背上有兩隻較小石獅,頭尾相交靠在一起,擠靠著一起奮力托起一個大石盆,起到了「瓶頸」連接的作用;上部是扁鼓狀的大石盆,盆中一條石刻蟠龍,龍頭高昂向上,其中鑲水管用來噴水,石盆盛水,水滿後外溢流出,石盆外周邊刻十五六隻上下騰躍、歡欣起舞、活潑可愛的浮雕小石獅。整體看石刻以石獅為主,形狀是下大上小,雕刻起伏流暢,龍嘴噴頭是金屬管製成,把金屬管與石頭雕刻品結合起來,在當時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讓龍能噴水,先讓太監們提水上堆秀山頂,把水裝入御景亭的銅水缸中,缸底有管道,水從山頂水缸中通過管道而下,產生壓力在石蟠龍口的噴嘴噴出,形成水噴泉景象,石盆中水盛滿後,沿石盆邊水外溢形成水簾,這時石盆邊上的浮雕小石獅好似在水中嬉鬧,底部大石獅被清水「沐浴」,水花四濺,石獅噴泉給御花園增添不少情趣。這對御花園石獅雕刻明顯受到歐洲西方建築裝飾雕刻品的影響,推斷其雕造時間,應與圓明園修建是同期的。

18、疊石山腳正面中間有券洞門,洞門上額有一題名為「堆秀」的匾,使用滿漢兩種文字,門內有石洞,內為磚砌穹隆式石雕蟠龍藻井。「御景亭」和「堆秀」之名皆為明萬曆皇帝所賜,清代至今仍保留著明代的舊稱。現存的匾額皆清代所制。東側山腳石壁上還刻有乾隆皇帝所題的「雲根」二字,以讚賞石山似層雲疊起之美。

19、堆秀山,明曰堆綉山,清乾隆年間改名堆秀山,位於故宮御花園中東北部、欽安殿後東北側,背靠著高大的宮牆,騰空而立,十分精巧秀雅。堆秀山為一座人工假山,整座山完全是由奇形怪狀的太湖石堆砌而成,堆山匠師們稱這種手法為「堆秀式」,因此得名。堆秀山雖是疊砌壘垛的假山,但由匠師們精心設計和巧妙地使用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太湖石,在比較狹小的地面上,拔地騰空而起,疊壘成一座怪石嶙峋、岩石陡峭的崇石峻岭,山上有些石塊酷似雞、狗、豬、猴、馬、兔等「十二生肖」的動物形狀,或卧或站,姿態各異,吸引人們去揣摩猜測,因而增添了觀賞的趣味。

20、銅象----年代不詳。
推薦閱讀:

耿寶昌:故宮是我安身立命的第二個家
故宮館藏金銀器鑒賞(四)
探訪故宮未開放區域:壽康宮才是清代真正的太后寢宮
在故宮喝下午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從故宮館藏看明空白期瓷器的款識及底部特徵

TAG:北京 | 故宮 | 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