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台宗的寺廟

天台宗的寺廟

編輯:佛友 | 來源:中國寺廟網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國清寺

國清寺簡介

國清寺位於浙江天台山南麓。相傳,公元575年,智者大師率弟子到天台,結茅為庵。陳宣帝為大師敕建修禪寺。後寺荒廢。隋開皇十八年(598)建天台山寺。大業元年(605)賜額國清寺。唐會昌滅法時毀。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權題「大中國清寺」額。宋景德二年(1005),改名「景德國清寺」。元至正元年(1341)擴建。明洪武十七年(1384),寺院大部被風雨摧毀。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湛山寺

青島湛山寺簡介

  湛山寺位於青島市東部湛山西南、太平山東麓,為市區唯一的佛寺。1933年籌建,1945年落成。面積23畝。山門有兩石獅,傳為明代遺物。寺前石砌蓮花池,為放生處。院內有大雄寶殿、三聖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後為藏經樓,舊藏佛經6000餘冊及古代佛像。寺後東側小山有八角七級磚塔,聳立雲表。寺院南對黃海,東、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煙嵐變幻,海闊天空。「青島十景」之一「湛山清梵」即此。   簡介   湛山寺籌建於1931年夏,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長葉恭綽(建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中東鐵路稽查局長陳飛青和佛學家周叔迦等倡議,得到當時的青島市長鬍若愚、沈鴻烈及膠濟鐵路委員長葛光庭、青島市佛學會會長王湘汀的支持和贊助,委託時任哈爾濱極樂寺住持=虛法師於1932年來青島主持興建的。第一期工程 1934年4月開工,興建了三聖殿、僧寮及圍牆、放生池,同年9月落成,12月8日舉行了開光儀式。1935年續建了講經堂、方丈寮、執事寮、廚房、庫房、茶房、浴室等。所需資金全部是募捐所得。第二期工程1937年動工,興建了大雄寶殿和舊東院(後改為男居士念佛堂),1938年竣工。所需資金全部由王湘汀捐贈。第三期工程1937年動工,興建了藏經樓及藥師塔,1938年落成。資金由周志輔、周志俊(原青島華新紗廠經理,建國後曾任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兄妹捐贈。第四期工程1941年動工,興建了天王殿和新東院(後改為女居士念佛堂),1943年竣工。資金由張伯祥、崔岱東捐贈。第五期工程1944年動工,興建了山門及台階,1945年竣工,所需資金由林耕宇捐贈。   青島解放後湛山寺在青島市人民政府的關懷下,進一步得到發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湛山寺被迫關閉,僧人被遣送,大殿及配房被挪做他用。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宗教政策得到恢復和逐步落實。1983年國務院確定湛山寺為漢族地區佛教在全國的重點開放寺廟。1984年7月,原占湛山寺的單位全部搬走,青島市人民政府先後撥款150萬元,由青島房屋修建公司承包,將被破壞的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藏經樓以及山門、石獅子、藥師塔、方丈寮、僧寮、客房、講經堂等進行了全面大修,同時還修建了廁所、道路,安裝了輸電線路,上、下水設備、電話總機等。由浙江天台縣下爐、三合工藝廠用樟木雕刻了釋迦牟尼等佛像15尊;浙江寧波佛像藝術研究所泥塑了四大天王、16尊者等佛像22尊;由蘇州市民豐鍋廠鑄造了鍾和寶鼎等法器。在修復湛山寺的過程中,得到上海龍華寺明0、玉佛寺真禪兩位大法師和蘇州西園寺安上法師的鼎力協助和支持。1985年香港大光法師向青島湛山寺贈送了佛舍利和=虛舍利。1986年12月30日湛山寺正式對外開放。1988年北京廣濟寺首座明哲法師應邀來湛山寺兼任方丈。同年6月6日湛山寺舉行了隆重的佛像開光和方丈升座儀式,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馬緒濤、山東省人民政府秘書長宇培皋、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金寶珍、副主任許煥新、中共青島市委副書記劉鎮、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李延令、香港湛山寺以及全國各地各大寺廟的170位來賓前往祝賀。   1989年,日本華僑王淑蘭、孫盛蘭居士捐資在湛山寺放生池內修建了「蘭亭」一處,「蘭亭」二字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題。同年香港郭兆明居士捐資在湛山寺內修建了鐘樓和鼓樓。   發展簡史   1933年籌建,1945年落成。面積23畝。山門有兩石獅,傳為明代遺物。寺前石砌蓮花池,為放生處。院內有大雄寶殿、三聖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後為藏經樓,舊藏佛經6000餘冊及古代佛像。寺後東側小山有八角七級磚塔,聳立雲表。寺院南對黃海,東、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煙嵐變幻,海闊天空。「青島十景」之一「湛山清梵」即此。   湛山寺,位於中國名城青島,在建築物最美的區域--市南區內,依山面海,景象特佳。   自1934年由佛界居士募集資金開始興建,是年秋,「西方三聖殿」落成,舉行開光典禮,至1944年山門建成,綿歷十年。為中國最年輕之名剎。   湛山寺屬佛教天台宗,首任主持為當代名僧倓虛法師。倓虛創辦湛山寺佛學院,海內高僧飛錫而來,弘一大師宏開經筵,十方佛子畢聚,善男信女群集,一時盛極,遐邇著稱。   八十年代以來,欣逢盛世。政府撥款,重修梵宇琳宮,金碧輝煌。湛山寺法運昌隆,梵行莊嚴,中外善信傾心皈向,再創歷史之鼎盛,增時代之光輝。 景色   湛山寺倚山而建,從山門到藏經樓共四進,皆仿明代宮殿建築,明柱外露,木石結構。全寺佔地200餘畝。分中、西、東三個院落。中院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藏經樓。寺西院有倓虛法師紀念堂、三學堂和齊堂。東院設有安養院和素香齋,供老僧頤養天年及賓客食宿。寺東南有藥師琉璃光如來寶塔,與寺相輝。   湛山寺前蓄山泉之水而成放生池,池畔有蘭亭,白玉觀音菩薩立於池中,白玉欄杆護清波,水天一色洗塵埃。   山門前一對石獅,肅立法門,石獅雕琢精細,系明代青州衡王府遺留的珍品。山門橫匾金字「湛山寺」,門旁兩側「常住、三寶」,東西石牆「轉大法輪」、「佛日增輝」皆為倓虛法師手跡,筆意古拙,超凡脫俗。   入山門即天王殿,內供無冠彌勒菩薩,左右為四大天王,後則為「大雄寶殿」的護法 韋馱菩薩。   大雄寶殿是寺院僧眾早晚課誦和法會朝拜參修的殿堂。寶殿庭院闊大,青松參立,石板鋪路。大殿雄壯,內供釋迦牟尼佛、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左右為16尊者塑像,殿後供海島觀音。   西方三聖殿,殿前石庭平舒寬展,更顯廣庭崇殿的莊嚴肅穆。殿內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後供地藏王菩薩,殿兩旁為功德堂。殿前橫匾「海印遺風」。明代高僧憨山大師德清公,曾建海印寺於嶗山那羅延窟之旁,後憨山被誣,罪謫廣東 韶州,海印寺被毀,從此佛法絕跡。三百年後,居士捐資,倓虛弘法建湛山寺,試者稱倓虛為憨山再來,便於三聖殿前懸掛《海印遺風》金字匾額,以志因緣。   三聖殿後為藏經樓。藏經樓,古式閣樓上下層,堅固防火,風格獨特。藏經樓內藏《乾隆收大藏經》724函共7240冊,收錄佛教典藉1675部,為我國古代最大官刻漢文大藏經之一。另外收藏一部香港版《大藏續藏經》,精裝151冊,為影印本,乃正藏之續編。   歷任住持   第一任住持虛。1932年來青島籌建湛山寺,由於工作得力,工程進展順利,於是法緣大開,受到青島佛教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擔任了湛山寺第一任住持。到1944年,虛因年事已高,宣布退居,1949年春去香港。   第二任住持善波(俗名李寶俊)。北京人,幼年出家五台山普濟寺,後求學於北京廣濟寺,1932年來青島協助=虛籌建湛山寺,並先後擔任過湛山寺知客、監院,1944年接替=虛任湛山寺住持。建國後,善波於1950年10月還俗,改名李波,1978年7月10日在青島病故,終年66歲。   第三任負責人真法(俗名孫紹安)。山東省萊陽人,家境貧困,幼年赴東北謀生,後皈依遼寧省遼陽縣千山佛爺洞(今鞍山市千山)化一老和尚出家。1932年來青島協助虛籌建湛山寺,1934年任湛山寺副司(即會計)。善波還俗後,虛從香港來信委託真法負責湛山寺的工作。青島解放後,真法曾任青島市第一屆政協委員,「文化大革命」期間被遣返原籍,1978年病逝,終年85歲。   第四任住持明哲。山東省濟寧人,1949年2月8日在上海園明講堂出家,系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園瑛大法師的弟子, 1956年中國佛學院第一期本科畢業。曾任北京廣濟寺首座,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佛學院副教務長。1988年應邀兼任湛山寺住持。明哲曾任山東省第六屆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佛教協會會長,青島市第七屆政治協商委員會常委,青島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廣福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極樂寺

極樂寺簡介

極樂寺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東大直街,是臨濟宗的四十四傳弟子於1924年創建。「文革」中極樂寺遭到一定破壞,現已基本恢復。  極樂寺佔地二萬六千多平方米,分為主院、東跨院、西跨院三個部分。主院建築一千八百多平方米,東側是鐘樓,西邊為鼓樓,分為四重大殿。第一重為天王殿,殿正中供奉的是彌勒佛,東西兩邊是四大天王。第二重為大雄寶殿,為全寺最大之殿,裡面供奉釋迦牟尼佛。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華頂寺

華頂寺介紹   華頂寺位於浙江省天台縣城東北五十里,便是天台山最高峰,頂峰最高處叫拜經台,曾是智者大師求拜《楞嚴經》的地方。初名善興寺,為晉天福元年(936年)國師德韶大師創建,現存建築為1998年重建。寺後歸雲洞,相傳是三國吳時葛玄手植茶圃所在,至今已有1700餘年,現建有歸雲亭。寺東北還有太白讀書堂,西南面有右軍墨池等古迹。寺兩側密林間,原有72茅篷,東茅篷以藥師庵為最大。每逢佛教齋期,山上僧眾、香客如雲,這些茅篷就成了他們修鍊的處所。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真覺寺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海會寺

海會寺簡介

  海會寺在陽谷城的東北 50 華里,是清代典型的廟宇與會館相結合的建築群,是元代禮部尚書曹元用的故址。和古廟舊址。清初此地建有財神廟,康熙四十三年,康熙帝在此廟院內御書立碑,康熙四十八年 ( 巳丑年 ) 有阿城全鎮鹽商及幾家鉅賈富戶籌資,弘法沙門元衡創建了大雄寶殿。建造時把原有三間財神廟的物料移到前殿,將原財神廟由三間擴建為五間大殿。據大殿的碑文記載,海會寺系眾商崇祀財神之地。自從大佛像泛舟南來,眾商戶將原財神廟遷到誠敬愛慕之所南門以內隆興庵附近,以奉財神,用擴建的大殿,迎請佛像安供。去南募像者乃東阿海會庵僧隆性,因此名曰海會寺。    二、劉公祠   劉公祠在方丈院東,自成一院,南向的方大門,樓上寫有劉公祠字樣的匾。院內大毆是劉家祠堂。據傳說劉公名襄,山西人,曾任山東巡撫,在建造海會寺時他是個大施主,在他生前就建了三間大廳,內供劉公生平的牌位。 三、運司會館   運司會館在大寺西側,系山西和阿城商人捐資所建,又稱「山西會館」即「南會館」,院落兩進,自成體系。大門前有幾十米長的大影壁,大門西側便門上,分嵌著兩塊方石,上邊用陰文鐫刻著「運司會館」四字。門洞上有戲樓。群眾讚揚說:「運司會館裡戲樓,雕樑畫棟真風流。扇面看台分上下,入樓好比畫中游」。戲樓前是舞台,後是化裝室,   院中石碑二通,有東西看樓也叫圈樓。北面是大過廳,過廳東西山牆有四個便門,門上各有橫書門名,字體特殊,東前寫「高平峰」,西前寫「松雪叢」,後東寫「雨花台」,後西寫「綠霞洲」,游時請欣賞。該戲樓既是供大商貴賓看戲所用,又是山西藉商人集會的場所。跨越大過廳進入後院,就是關帝廟,也叫春秋閣,內供關公塑像,東西配殿供奉關平、周倉。另有東西配房塑持刀卒站像。西配房塑關公的赤免馬和馬童。關帝廟於乾隆十三年由阿城鹽運司所建。殿前有石碑一通。  海會寺由於日寇入侵,馮軍進駐以及文革等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樓閣殿房僅剩下 81 間,佛像一空,石碑盡損。 四、海會寺的歷代主持和規模   一代禪師元衡,二代瑞然楷,三代成明,民國初期至事變前後主持是秀然、治林、慶余、敬齋、弘章、了塵、"真清。經過數十輩僧侶的努力,至事變前形成了華北著名的古建築群。成為集寺廟會館於一體的商賈聚集之所。寺院面積 100 余畝,殿字樓閣 168 間,各種佛像 500 尊,常住僧侶 40 餘人,耕地多達八百餘畝,民國初期耕地仍有 400 余畝,四周居民大都是寺內佃戶。  五、古會春秋   海會寺內外有兩座戲樓,每年春秋舉行兩次古廟會。外戲樓每年在三月十八舉行,也叫四月會,演戲 8 — 12 天,直至收麥為止,戲劇雜耍熱鬧非凡。經營商品主要以麥收農具為主,商賈雲集生意興隆。里戲樓是秋季慶豐收的九月會,比四月會更加繁榮,在華北各省市頗具影響。天津、濟南、青島、邢台、石家莊、周村、邯鄲、泰安、濮陽、濟寧、兗州、營口以及山西的商人,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大宗商品有皮革、絲綢、百貨、雜貨、大牲畜、木料、金銀手飾、玉器、玩具、農產品、手工藝晶以及飯菜小吃,貨攤飯棚擺列千餘家。此會期間伴有東會館和火神廟的歌舞樓同時上演三台乃至四台大戲,竟相賽演,加之雜耍、馬戲的表演使古會更加熱鬧非凡。古會延至「七七事變」後,由於日寇入侵,碉堡林立,切斷了與外界通商渠道,致使阿城市場日漸冷落,古會停息。 六、今日海會寺   世紀之交的前夕,魯西大地,再—次盪起改革開發放的春風; 1999 年 11 月經陽谷縣兩委研究決定,將海會寺歸還佛教界,並予以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在陽谷縣民族宗教局魏茂東局長及山東省佛教協會的大力支持及協調下,仁修法師於 2000 年 1 月入住海會寺,展開了海會寺的修復工作。   在仁修法師的帶領下,佛教界四眾弟子,積極踴躍捐款捐物,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迅速籌集資金六十餘萬元,並於當年完成了大雄寶殿的修復工程。重修後的大雄寶殿,金碧輝煌,佛像高聳,梵宇清磬,晨鐘暮鼓,儼然一片清平氣象。   「大雄寶殿」四個金匾大字,是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仆初大德親筆題寫的。 大殿中供奉三世如來,分別是「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世界一消災延壽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叫阿彌陀佛」。兩旁分別供奉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東西兩壁懸掛十八羅漢壁畫。此供奉形式,是模仿當年釋迦如來靈山一會場景的布置的,使人一進大殿,便如同親臨盛會,以同沐我佛慈霖灌頂之加持。更懸以幢幡,張掛寶蓋,如天人聚會,異彩莊嚴,千佛燈矗立西東,琉璃燈傘撐掛高空,恰似日月照臨,更同佛光普照。卑使見者聞者,生恭敬心,同增福慧。   公元 2001 年 4 月 21 日 ( 農曆三月二十八 ) 海會寺舉行了修復後的第一次開光法會,各界嘉賓,與會大德,居士代表一萬餘人,光臨盛會。當天早晨七點二十分,佛光涌空,聖境空前,佛光普照時間長達五六個小時,持續不斷,四眾弟子,與會嘉賓,嘖嘖稱奇,嘆為稀有。合院之中,佛號震天,謂為奇觀。   開光法會後,海會寺聲名遠播,佛教界八尊造像,各現異彩,殿內「護法龍神」彩繪工藝更是獨有特色。   天王殿 ( 前殿 ) 供奉「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護法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 ( 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 造像」凜凜威風的護法造像,使善人安、惡人寒。慈顏大度的菩薩,廣接有緣眾生,普生歡喜。一折一攝,充分展現了佛法的包容與威嚴,也使人感受到了學佛的尊貴與莊嚴。   總之,今天的海會寺,正在以嶄新的面目,向世人展現著它興隆旺盛的欣欣氣息,未來的海會寺將更加輝煌,願海會寺佛光普照魯西大地,願魯西大地更加美好與富饒。 ( 今日海會寺,是李清峰、史廣明、楊力昌供稿。 )  詠海會寺  海會興衰衰又興,寺衰僧去鍾無聲。 佛祖菩薩何處去,殘獅孤踞望太空。 綠燈明暗暗又明,燈明僧來鼓亦隆。 殿閣佛像新裝換,山門巋然獅笑迎。

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凈居寺
推薦閱讀:

摘抄丨藏教菩薩事六度
天台宗--智顗大師
高級佛學教本: 第7-9課 華嚴宗 (四) - 天台宗 (一)(二)
觀心食法
體解法華經 ▏09—天台宗的宗要2

TAG:寺廟 | 天台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