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作為父母,怎樣避免這種措不及防的悲劇?

近期接連看到幾起青少年自殺的新聞報道,在痛心惋惜之餘,我不禁會想到我自己的孩子,他會不會突然有一天... ..?

我發現,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還真的是需要有很大勇氣的。我可以感覺到自己對這個問題有著很強的抗拒,不自覺地想從這個問題上逃開。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可能和我一樣,第一反應是覺得不會,不可能。進而還會找出種種證據來支持自己的這個判斷。然而,那些自殺孩子的家長,不也和我們一樣嗎?他們在悲劇發生之前,也同樣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自殺。

2017年6月16日,一位17歲的少年在華山自殺身亡。這位自殺少年的家人,對孩子的評價是:「他平實挺乖的,很孝順,成績一直都還可以。」孩子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很懂禮貌,朋友也挺多,性格不算很外向,但比較穩重,懂事。

正是孩子的這些看上去還不錯的外在表現,讓他身邊的人,都忽略的他內心裡有問題的部分。從孩子留下的遺書上看,這孩子的內心,早已有了抑鬱的特徵。「我去也,莫尋骸,世間本無安心所,何事空留皮囊在人間... ...」遺書的字裡行間,透露著一種人生無意義、無價值感。

這和前不久另一起學生自殺事件非常相似。2017年5月5日,初中生李梓豪從家中11樓跳下,他的媽媽悲痛欲絕,也跟著跳樓身亡。據這位孩子的周圍人說,當天還曾看到孩子和同學有說有笑,怎麼能想到說走就走了呢?誰也沒有看出孩子自殺的徵兆,就是這樣意想不到!就是這樣措不及防!

然而,從這位孩子遺書里,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孩子的抑鬱已經很深了,這樣深的抑鬱,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

這位孩子的遺書是這樣的:「我這一生,從來沒有給你們爭過光,有時還老惹你們生氣。希望你們不要記恨我, 我只想說,能做你們的兒子,我很幸福。我要對大家說,謝謝你們一路相伴。我走了,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一切都是因為我」。

從這封遺書的表達上可以看出,這又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孩子臨走時還不忘謝謝大家,他對任何人都沒有抱怨,甚至說「我很幸福」,一個真正感覺很幸福的人,怎麼會去自殺?實際上,這個孩子說的自己幸福,很可能是對養育環境妥協的結果。做父母的總是認為,已經給了孩子能夠給予的一切,孩子就「應該」是幸福的。如果孩子感覺到不幸福,那一定是孩子的問題。孩子為了避免各種壓制和麻煩,只能選擇認同這種「幸福」。

即使是悲劇一起又一起的發生了,依然會有人殘忍地把罪責推到孩子身上,他們慣用的句子是:「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都脆弱?」殊不知,正是因為不能接納孩子的種種負面情緒,才造成了孩子深深的壓抑,以至於把攻擊都給了自己。「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一切都是因為我。」孩子不能夠去攻擊任何其他的人,只能轉向攻擊自己,在自怨自責中,把自我價值感消磨殆盡,直至感到人生沒有意義。

可怕之處就在於,人們對那些能夠把攻擊性朝外釋放出來的孩子,總是能夠給予關注,因為在成年人的眼中,這才是「有問題」的孩子。卻對那些「乖」孩子很放心,甚至會忽略,會不在意他們,卻不知道,所有的「乖」,都是壓抑的結果,而壓抑,是走向抑鬱的起點,抑鬱如果持續發展,最終會導致自殺。

如果你還認為,抑鬱的外在表現就是整天愁容滿面,鬱鬱寡歡的樣子,那就大錯特錯了。很多家長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抑鬱,和這種錯誤的認知有很大的關係。抑鬱的核心是對生命的無價值感和無意義感。至於外在的表現,卻會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有一種抑鬱症叫「微笑型抑鬱症」。這種抑鬱的人,儘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現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於適應環境的需要,如果是處在一個不能夠允許表達糟糕情緒的環境中,他們就會克制自己,掩飾情緒,強顏歡笑。

在一個沒有抱持的環境中,孩子甚至會發展出一種「假性自體」,帶著面具應對周圍的人。他們會展現出周圍人希望看到的樣子,而內心卻離這個世界越來越遠。

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很多悲劇顯得措不及防。

那麼,作為父母,怎樣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呢?

首先,我們家長要認識並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或人格問題,才能避免讓自己的問題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

我在大學給學生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有位來訪者說,當他在電話里告訴父親他在做心理諮詢時,他的父母立刻暴怒了,他不是去關係孩子怎麼了,為什麼去做心理諮詢,而是主觀地認為孩子沒事找事,小題大做,而且這位父親的態度非常激烈,他完全不能接受孩子會有心理問題這個現實。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家長自己身上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

這是那類自戀型的父母,他們會認為:我的孩子怎麼會有問題?而且自戀型的人缺乏共情他人的能力,他們也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界限,認為別人是從屬於他的一部分,不能理解別人與自己的不同。他不能正視自己身上的問題,同樣也不能正視孩子身上的問題。

這類人付出愛的方式,也完全是出於自己的主觀想法,他給別人他認為好的東西,完全不管別人是不是願意接受。如果其他人表示有不同意見的話,他會認為是別人故意和他作對,並因此而暴怒。自戀型父母以自己認為的最好的方式對待孩子,即使是傷害了孩子也不會認為自己有錯,他們常說的話是:反正我是對你好,你就必須聽我的。

那麼在這樣家庭里的孩子,是沒有辦法發展出健康的自體的,孩子會有被吞噬感,被控制感等糟糕的感受,而且這種感受無法正常的表達。

這類自戀型的家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包辦代替孩子該做的事情。在某方面嚴苛的同時,在其他一些方面又對孩子過分寵溺。但這種包辦代替式的寵溺,對孩子是一種更深的貶低。所傳達的潛意識信息是孩子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功能被剝奪,孩子就真的會有很多事情做不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價值感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受挫,造成低自尊和低價值感。

另外還有一類是焦慮型的父母,與自戀型父母相反,他們總懷疑自己的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即使是孩子的一些正常表現,他們也擔心是有問題的。孩子會覺得無論怎樣做,都會被挑剔指責。實際這是家長把自己無法承擔的焦慮轉嫁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在批評和自責面前變得畏手畏腳,自我價值感也是會不斷受到挫傷。

除此之外,也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父母會對孩子帶來不良影響,比如抑鬱型的,強迫型的等等,我也沒必要一一列舉。關鍵是每一位父母都應有自我覺察,自我提高的意識。父母的人格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最深刻的,而未來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格的競爭。家長要想讓孩子有健康的人格,自己的人格首先要完善。家長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心理或人格問題,才能正確認識和面對孩子的心理問題。

第二,家長要用心學習孩子的心理發展常識,掌握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摸清成長規律,做一個「專業」的家長。本文中提到的那兩個自殺孩子的家長,如果能夠懂得孩子的心理,應該不難判斷出孩子的心理狀況的。孩子的聽話懂事本身就是一個危險信號,只是家長不知道而已。並且,家長通過學習,也可以懂得如何正確地與孩子相處和交流,孩子也更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

這裡我簡單地列幾條心理「育兒學」的金科玉律:

1、滿足孩子的「鏡映需要」。每個人從一出生就有被看到、被回應,被肯定、被關注、被欣賞的需要。這些需要如果能被恰當滿足,就會發展出自尊、自信、自強的人格。相反,如果總不被滿足或者受到打壓,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母親抑鬱的表情,會讓嬰兒感覺自己是被討厭的;父母對嬰兒不回應或回應錯誤,會讓嬰兒暴怒急躁;父母打壓孩子的炫耀,會挫傷孩子的自信與自尊。

2、給孩子一個「抱持性的環境」,一方面對孩子的雄心壯志和「誇大自體」給予充分的鏡映與肯定,另一方面,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必要的幫助。

3、「恰到好處的挫折」有助於孩子發展出健康的人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種種挫折,可以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有機會自己去面對以及克服挫折,不要急於代替他解決問題,哪怕孩子處理得不那麼完善,也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但在孩子確實無力解決的時候,就不能袖手旁觀了,要及時給予指導或幫助,讓孩子知道他是有支持的,這樣,他在以後遇到人生難題時,也會積極去尋找資源,不會輕易放棄或絕望。

4、用「沒有敵意的堅決」,幫助孩子建立規矩和底線。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和願望,家長要堅決地拒絕或糾正,讓他們明白規矩是什麼。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和善的態度。粗暴地方法和敵視的態度,只會導致阻抗或壓抑。

5、用「不含誘惑的深情」,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地為自己而活,做事的動力也是來源於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別人的要求。

以上只是從心理學中提煉的一點點精華,更多的精彩,還需要廣大家長自己去學習、去發現,去運用。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家長自己人格的完善是首位的。如果家長的人格出了問題,可能用什麼方法,都是錯的。

第三、如果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也沒有能力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那麼一定不要諱疾忌醫,要及時地求助專業的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家長們一定要明白,並不是非要有嚴重的問題才需要心理諮詢。心理諮詢不只是解決癥狀的,而是可以幫助人完善人格的。孩子的人格問題、習慣問題、情緒問題、思想問題等等都是可以求助於心理諮詢的。

最後,希望廣大家長能夠重視孩子的心理狀況,懂得正確與孩子相處和溝通,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要讓悲劇再次發生。

原創/許大鵬,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本文授權九州心理原創首發


推薦閱讀:

你看懂《三流之路》中的父親了嗎?
寶寶愛打人,父母會不會管是關鍵!這4個教養策略要記牢!
感謝父母的名言有哪些?
這次我把鏡頭對準了他們
啥樣命格的人,更需注意父母健康?(之一)

TAG:父母 | 原創 | 悲劇 | 避免 | 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