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出汗就是在排毒,這些部位出汗是有病!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流汗是在排毒。這話已深入人心。
但是,小聚子今天想說的是,人們常常在運動後,酣暢淋漓地出一身臭汗,覺得汗液會帶著身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這就有點小兒科了。
出汗只不過在調節體溫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大致可分為溫熱性出汗、運動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和味覺性出汗4種類型。
桑拿天,坐著不動都會大汗淋漓,這就是最常見的溫熱性出汗。溫熱性出汗是由外界溫度升高引起的人體中樞溫度自我調節的方式,人體通過出汗而散發熱量、調節體溫。
運動性出汗是人體在運動時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在體內消耗能量的同時可產生許多熱量,人體通過排汗來降低體內溫度,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
人在緊張、恐懼、興奮等精神因素影響下,神經衝動從大腦皮質傳遞到小汗腺部位,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升高,導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動短期內迅速增強,即出現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掌跖處表現最為明顯,也可見於手背、頭面、頸部、前臂和小腿等處。
此外,還有一種味覺性出汗,常常是在食用某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生薑、可可、咖啡後引起的出汗。
出汗排毒作用微乎其微
出汗能排毒嗎?有的人藉助運動或者汗蒸排毒。運動或者汗蒸的確能夠加速血液循環、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在大量排汗的過程中,機體的局部代謝產物,如尿素、乳酸、脂肪酸等隨汗液排出體外,但是過度誇大出汗的排毒去濕作用是不科學的,因為人體最重要的排泄解毒器官是腎臟和肝臟,通過出汗獲得排毒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運動和汗蒸都要適量,過量出汗會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對健康有害。
事實上,排汗與排毒並不是一回事。汗液中98%-99%的成分是水和電解質(包括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只有1%-2%是尿素和無機鹽等代謝廢物,所以汗水的排毒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身體8部位常出汗要當心出汗的排毒作用微乎其微,並且,如果你的排汗量異常,或者排汗的部位與眾不同,有時可能意味著你的健康出了問題。尤其是炎熱天氣,要多多注意自己身上出汗的部位。
額頭出汗:肝陽上亢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建議:平時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要保證充足睡眠,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頸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癥狀。
腋下出汗:汗腺過大因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過分旺盛,且氣味很大,就可能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
建議:若診斷為汗腺過大,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激光治療。另外,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手腳心出汗:血虛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
建議: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飽為好。
背部出汗:陰陽虛弱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愛出汗說明你的身體陰陽虛弱,已經極度疲勞。
建議:保證充足睡眠,飲食要豐富、有營養,以滋陰補陽為主,女人尤其應該多吃些海鮮,還可以早晚做15分鐘瑜伽冥想。
私處出汗:濕熱下注如果私處愛出汗,中醫認為你的體內濕熱下注,腎陽虛弱。西醫覺得,這種情況下,患細菌性炎症的可能性會增大,甚至讓私處氣味變重。
建議:日常飲食要清淡,不吃冷食。平時可以用黃芪泡水喝。如果私處氣味變重,要儘快去醫院做專門的化驗檢查。
出汗時間判斷身體狀況除了根據部位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外,中醫還常常根據病人出汗的時間、多少和特點來判斷身體的狀況。
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
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髮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另外,真正的汗水是沒有顏色的。如出現黃色是因為微生物對汗水當中的一些微量原素髮生化學反應所致。而且,某些身體有疾病的人,汗水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當出現不同於一般顏色的汗水時,就要考慮會不會是身體生病了,這時候最好諮詢醫生。
還有,此外,若在夏季悶熱的環境中,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胸悶、噁心、心慌、四肢無力、耳鳴、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升高的情況,一般屬於中暑先兆,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補充一些淡鹽水,短時間內可恢復正常,癥狀不能恢復或嚴重者,要及時就醫。
相關鏈接中醫飲食助五臟排毒現在,天氣已經熱起來了。炎熱天氣,五臟排毒可選擇食療。
肝臟排毒:吃青色食物按中醫五行理論,青色的食物可以通達肝氣,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緩解情緒作用,屬於幫助肝臟排毒的食物。
中醫專家推薦青色的橘子或檸檬,連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檸檬水,直接飲用就好。
心臟排毒:吃苦首推蓮子芯,它味苦,可以發散心火,雖然有寒性,但不會損傷人體陽氣,所以一向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
可以用蓮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葉或生甘草,能增強蓮子芯的排毒作用。
脾臟排毒:吃酸例如烏梅、醋,這是用來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體外。同時酸味食物還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腎臟排毒:吃山藥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
肺臟排毒:吃黑木耳在中醫眼中,大腸和肺的關係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於大腸是否通暢,黑木耳、百合、蘿蔔能幫助大腸排泄宿便。
推薦閱讀:
※排毒必吃的三道菜,現在吃起來還不晚!
※吃10食物排毒消腫
※9個秘訣讓你的經絡排毒
※女人冬季排毒養生小秘訣
※糙米排毒減肥食譜 快速清體1周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