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裡請捂住錢包
07-02
進寺廟請捂住錢包外出旅遊,以往讓咱們遊客感到頭疼的景點購物問題,已經轉移為令導遊頭疼了——任憑她把咱帶進珠寶、玉石、土特產、中草藥、保健品等場所,咱把錢包捂住就是了。舊疼剛去,新疼又來。旅遊游得是名山大川,是名山大川就大都有寺廟,有寺廟導遊就忽悠咱拜佛,拜佛就要燒香,燒香就要出錢。燒香拜佛簡直就 是一個旅遊陷阱。作為遊客咱大都經歷過:旅途中,導遊會告訴你哪裡有寺廟,那裡的××多麼靈驗,為寺廟裡下手「掏包」作鋪墊。走進寺廟,導遊就會勸咱上高香,三炷為誰,六炷為誰,九炷又為誰地滔滔不絕。儘管咱遊客步步設防,可人家導遊步步緊逼——不燒香的話,求財財不到,陞官官不成。這對咱這些升官發財無望的平民百姓來說也就罷了,問題是導遊話里話外的還要涉及到孩子會如何、妻子會怎樣、老人會咋的,你說煩不煩人。架不住導遊員十分專業的忽悠和詛咒,於是,原本只有幾十元的一炷香,咱得拿幾百元去「請」。進寺廟容易出寺廟難。接下來,功德箱里得投錢,請護身符得交錢,「開光」得付錢,抽籤得花錢,解簽得甩錢,如果那簽抽得不好,讓人化解還得給錢……錢、錢、錢,本來是自願燒香,光天化日之下竟被導遊哄得、騙得、逼得、嚇得掏盡了腰包——遊客被導遊掏包,這是咱走出寺廟大門後才悟出來的。回頭看著導遊拿回扣時那滿臉的興奮,更是讓咱大徹大悟了。旅遊在享受山川之美、人文之勝的同時,無疑應是一種深度體驗和文化享受,它能引發人生感悟,能對咱的身心來一次洗禮。如果真的把旅遊變成了拜佛,把遊客變成了香客的話,恐怕是舊塵未去,新灰又添了。這是國家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初衷嗎?燒香拜佛,與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格格不入。但願能像將「勿忘國恥」的地方變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樣,也能把寺廟變成唯物主義的教育基地;但願遊客在遊覽寺廟時,再聽不到迷信色彩的胡言,碰不到鼓動咱燒香拜佛的亂語,而多一些歷史和文化知識的介紹。比如說,寺廟的那磚、那瓦、那梁、那柱、那殿門兩側的對聯、那和尚道士尼姑曾有過的愛國義舉……經過挖掘、整理,不都是說不完的故事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簡單雙層拉鏈小包包 布藝手拿零錢包的做法圖解╭★肉丁網
※錢包里的風水……
※男人應該用什麼錢包?
※錢包顏色與財運 錢包什麼顏色最旺財運
※風琴褶小錢包 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