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齋戒」不吃肉嗎?
現在我們一提到「齋戒」就會想到出家人,一般人也會認為「齋戒」時候不能吃肉,要以素食為主。其實,「齋戒」可不僅僅是出家人的事,古代人們在祭祀前都要進行「齋戒」,而且也沒有不吃肉這種說法。
古人很敬畏鬼神,特別是商周時期,《論語·八佾》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這表明了孔子對祭祀相當重視。可以說祭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而齋戒就是祭祀之前最為重要的一項準備工作。
那麼什麼是「齋戒」呢?
《禮記·祭義》云:「致齊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這是說在祭祀前,齋戒者要從思想到行動都虔誠肅敬。在室中思念被祭者的音容笑貌,這樣的話,《禮記·郊特牲》認為就能「必見其所祭者」。
又如何體現出祭祀者的齋呢?
《禮記·祭義》中所說的「致齊於內,散齊於外。」東漢鄭玄注釋為「散齊,七日不御不樂不弔耳。」這就說七天之內不能接近女色,不能聽樂,不能弔喪探病。如此做法也是對祭祀的一種敬畏,這也是萬物有靈觀念的一種體現。
明人朱升編撰《齋戒文》時,對齋戒的行為規則作出了明確規範:
「戒者禁止其外,齋者整齊其內。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即到專門的齋戒住宿場所居住),不飲酒,不茹葷,不問疾,不弔喪,不聽音樂,不理刑名,此則戒也。嚴畏謹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誠,無須臾間,此則齋也。」
其中有「不茹葷」的規定,所以後人便認為古人齋戒不食葷。其實這是對「葷」字錯誤的理解。現在人一般認為「葷」主要指肉類,像豬、牛、樣之類的肉,將蔬菜、瓜果之類成為素。其實,在古代「葷」並非如此。
《說文解字》云:「葷,臭菜也。」「葷」的本意是蔥蒜等使感官興奮、刺激食慾的蔬菜。古人齋戒時不吃這些,是因為怕在祭祀時,口裡散發出的氣味對神靈造成不敬。
現在人們誤解古人「齋戒」不吃葷,主要是受佛教徒影響。佛教有「吃齋」的習俗,所謂「過午不食」,又不能吃肉類。其實佛祖佛印度傳法的時候,並沒有規定不準吃肉,只是規定不準喝酒和吃蔥、蒜、姜之類。這點和中國古代「齋戒」有相同之處。
那麼為何「吃齋」又逐漸演變成吃素不吃肉了呢?
這可能與南朝的梁武帝蕭衍寫的《斷酒肉文》有關,他在文中要求佛教僧侶全面禁止肉食,當時就有部分僧尼對此持有疑義,稱「律中無斷肉及懺悔食肉之法」。但蕭衍認為「若食肉者,即有殺分,於不殺戒即成有缺」,而不殺戒是佛教根本重戒,持守此戒即必須斷除肉食,於是僧人們開始斷絕肉食。蕭衍對佛經的解讀是否正確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皇帝!皇帝下達命令,哪個敢不服從?這也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體現。
看到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無論是儒家經典還是佛教經典,對「齋戒」的一致認識就是靜心、敬畏地行事,與是否吃肉沒並有多大關係。
推薦閱讀:
※道教主管文運的兩位神仙,古人考試前會拜他們
※這些古人姓什麼
※知否 | 古人的名、字、號,居然有這麼多講究
※撩妹只服古人,看古人怎樣花式誇女生美
※七夕如何過?古人城會玩
TAG: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