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川沙閑話才最能代表老上海風情?
上海這幾十年來,變化最大的就屬浦東了,從一個不起眼的小鄉鎮搖身一變,如今坐擁著陸家嘴、迪士尼等著名地標,成為整個上海乃至中國的經濟橋樑。提到浦東,那就不得不提起和上海縣齊名的川沙縣。川沙縣設立較晚,清朝時期大部分屬於上海縣和南匯兩縣,方言也是與上海話和南匯話相近的。
川沙縣位於上海市東郊,由吳淞口呈弧形向東南婉蜒展開。而且處江海之交,海防前哨。在歷史上洪窪深闊,海舶易入,特別是東部的南蹌口、白龍港和北部的吳淞口,形勢尤為險要,為抵禦外敵做了不少貢獻。川沙方言語音的地域差異,主要表現在韻母的異讀和連讀變調不同兩個方面。以變調不同,大體上劃分為3個小區:第一區(東南片)以城廂鎮為代表點,;第二區(西南片)以楊思鎮為代表點;第三區(北片)以高橋鎮為代表點,古屬太倉州。三個區之間,第一、二區共同點較多,第三區自有特色。
川沙本地人說著一口介於市區方言和川沙、南匯方言之間的本地話,與20年代老城廂的傳統口音基本一致。因此,現在也有很多外來的上海人說浦東口音很土,其實浦東川沙一帶才是地地道道的上海本著人。
川沙方言雖然變調多,但和普通話在語音上卻有許多相對應的規律。 比如,川沙有一套濁聲母,其中濁塞音、塞擦音和一部份擦音,按聲調的平仄,在普通話里分別讀成送氣或不送氣的清塞音、塞擦音。
川沙的四個聲母,在普通話里讀為翹舌和不翹舌的舌尖音。兩個聲母在普通話里讀f和h,少數讀零聲母。如①"夫方飛腐房肥"讀 〔f〕聲母;②"虎荒灰胡黃回"讀〔h〕聲母;③"未完碗汪挖"讀零聲母。
川沙有17個入聲韻母,普通話卻沒有入聲,都讀舒聲韻母,對應關係十分複雜。川沙有8個聲調,普通話只有4個聲調。
讀法川沙方言的讀法還和實物形狀、生長有一定的聯繫。比如下面這些名詞的讀法。媽媽(mámá):指嬰兒吃的奶。世界各國對於母親的稱呼都是mama這個類似的音節,這可能和人類的本能--哺乳餵養的口型有關。污納:指嬰兒的尿布。顧名思義,尿布里包的都是些什麼,所以稱為污納。楊葉似、月牙似:指某種小魚。這種小魚在河浜里是非常常見的,通常釣魚釣到的都是"楊葉似"之類的小貓魚,很多川沙人也知道這種小魚叫做"yángyèsì",但很少人知道應該這樣寫的。天落水:指雨水。記得有一集西遊記里孫悟空在朱紫國行醫的時候,把雨水成為"無根水"騙國王吃它的藥丸。小時候,屋檐下大缸里的天落水都是可以直接用水瓢要起來喝的。
方言川沙話里一些方言有特定的表達方式,現代人也經常把這些和普通話揉在一起。三腳貓--①指什麼都懂點兒,但什麼都不精的人 ②不精通、不熟練的技能。鑲籠松--雙手對插在袖筒里取暖。話鏟忙--隨便說說,不必深究的談話。熬勿得--妨忌 假夜頭--假的,假裝。火燒鬼--比喻性格暴躁、急於求成的人。有把子--胸有成竹,做事得當。犯條款--觸犯法律條文,泛指不軌的行為。做人家--省吃儉用。忤逆種--不教順父母的人。夜勿收--晚上經常外出,深夜不歸。腳碰腳--比喻人品,技能不相上下。勿入調--行為出格。也用來批評兒童頑皮、搗蛋。川沙話最有意思的還是詞語的構成原理,有一些詞使用年代久遠,已融入方言之中。也有純粹音譯的,如"癟的生司"(pity cents身無分文)、"骯三"(out side出格,不入正軌)、拉司加(last最後),也有音義兼顧的,如牌戲中的"拖匹"(two pair,兩對)、"開路"(日文"カイロ",本義"回去",方言用作"走"的意思)等。
川沙人還最喜歡講話加詞綴,比如"阿、老、頭、第"等,使用的比普通話都更靈活、廣泛呢~比如,稱呼媽媽爸爸都是阿媽阿爸,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也叫做阿大,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叫做阿木林。
川沙話常將賓語提前作主語,這也是跟當地的講話習慣有關係。我飯吃過啊實(我吃過飯了)。伊爺娘也來不及望(他來不及看望父母)。儂上海去過啊嗎(你去過上海沒有)?我打伊不過(我打不過他)。塞根管子下去(把一根管子塞下去)。
隨著上海的城市發展,許多青年都喜歡說普通話和市區話。但這種最具本地的語言文化才是最有價值最值得保留的。多年以後,是否還有人記得在川沙有種人稱叫尼;有種閃電叫號西;有種催促叫哦掃;有種漂亮叫亞區呃;有種硬幣叫鉛陀螺;有種玉米叫最最米;有種方位叫疊待塊;有種吃叫草幾。
推薦閱讀:
※上海長風海洋世界好玩還是上海海洋水族館好玩?
※上海方言
※上海迪斯尼破土開工 盤點全球迪斯尼樂園
※上海散步 (組圖)98
※上海灘大亨系列:財神惡煞黃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