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家德,重建家學,大力推動以家庭為中心的傳統文化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我國傳統文化家庭教育中的家訓、家規、家教、家道、家風、家學、家德等表現形式是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精神源頭。家庭教育是一種從起點到終點的全程教育、終身教育,兒時所受的家庭教育會對人的一生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中華民族一向重視家國觀念,「家國一體」的儒家倫理思想植根於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正是基於這樣的同構性,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遞進模式中,家庭不僅是一個相對穩定的修身平台,而且是施展這種修養功夫的大本營,而「治國」、「平天下」則是在家庭中修身後的社會實踐及能力延伸。家庭教育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成功的家庭教育不僅塑造優秀的公民個體靈魂、人格特徵、意志品格,而且影響到全民族的整體精神。歷史上的「孟母三遷」、「曾子殺豬」等故事,都說明了中國家庭教育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最近也指出:「要在孩子心中從小種下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幫助孩子樹立遠大志向,形成良好心靈,長大後接過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接力棒』。」家庭教育在傳承傳統文化、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傳統家庭教育思想在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被淹沒,家庭教育在文化傳承方面的作用嚴重缺失,當前我國家庭教育存在許多問題,一是重智育輕德育,唯成績論,過分看重子女的學習成績,忽視品德教育;二是對獨生子女過於溺愛放任,重物質滿足輕精神需求,傳統美德沒有得到代際傳承;三是家長沒有發揮言傳身教的長輩模範作用,沒能正確引導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等等。
對此我們提出弘揚家德,重建家學,大力推動以家庭為中心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以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為基石,弘揚傳統家德。「教家立範,品行為先」,中華民族一直重視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家德內涵為一個家庭及其成員所具有的倫理道德,家德決定了家庭成員的精神素養,決定了家庭成員的品性前程,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首先要有優良的家德作支撐。傳統家德教育中首提「孝悌」,孝是儒家極為推崇的倫理道德觀念,也是為人子者對於尊長應該恪守的責任和義務;悌則是兄弟、手足之間的行為準則。《論語》所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經》自漢以來就是童蒙教育的重要課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被稱為五倫,五倫所說的是人之常道。在家庭中各有各的分工,而家庭倫理中的序位之說,即父子夫婦各守本位,將自己的本位做好,既是家庭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維護良好家庭秩序的前提。現在很多的家庭關係中存在錯位,各人不能安於本分,因此失了序位,導致各種的問題,都是因為道德的缺失和倫理的不彰,因此家德的弘揚對於家庭教育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丈夫、妻子、媳婦、子女、老人都能行好自己的道,就能夠達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理想家庭狀態。
第二,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核心,重建傳世家學。家學指家族世代相傳的學問。現在的家學,通常包括以血緣家庭為單位的全部文化、技能及價值體系。我國古代極為推崇「書香門第」,即家族中都是讀書人,可見家學首先是一種學問,而古人之學在手工技巧等方面都是世代相傳。與當今的時代相應,固然要保護傳統的手工藝流傳不斷,但是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新的家學傳世。首要的是在家庭里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氛圍,家庭成員有共同的文化取向和興趣,在這種氛圍之下,才可能建立起家學。反映在家庭教育上,絕對不是像現在家長填鴨式的帶孩子上各種補習班和興趣小組,或者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給下一代過大的壓力。應該先從家長開始,將所有的學問比如傳統文化經典和藝術形式如茶道、書法等作為日常的學習和修養活動,將家庭建立成學習型組織。在這種情況下培養起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也成為傳統文化的學習者和傳承者。這樣才是保證了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對於單個的家庭來說也可以在學習中提高個人的修養,提高整體家庭成員的素質。家訓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古代教育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古代很多家族都制定了家訓或者家規,如著名的《顏子家訓》和《朱子家訓》。古人通過家訓將自己的學問、理念、思想傳遞給子孫後代。這些家訓不僅是一種規制和行為準則,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精神的傳遞,也是一種生活的教育,因此也是家學傳遞的組成部分。在現在人與傳統文化脫節已久的情況下,建議國人特別是為人父母者多學習歷史上的家訓,將家訓文化傳承下去,重建家學。
第三,以家庭教育為載體,樹立良好家風。家風又稱門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家風是家庭傳統的延續,是家庭價值的體現,更是家庭文化的凝聚。家風的形成,離不開家規的約束和家訓的指引,離不開家庭教育的熏陶,也離不開家人的全員踐行和不懈追求。對家人來說,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做人做事態度、為人處世倫理,對於很多人來說,家風甚至影響其一生。而在前面兩點弘揚家德和重建家學的基礎之上,方可形成良好的家風。樹立起良好的家風,就可移風易俗,影響社會風氣。因此家風不僅是一個家庭自身的事情,更與社會、國家緊密相連。家風的核心是價值觀,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家風。中華傳統文化和道德是形成家風的基礎,通過家風在每一個家庭中傳承。對於每一個中國家庭來說,家風的共同核心價值觀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即習總所說「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位教師。因此在家風建設中也要特彆強調的是「言傳身教」,是家長自身作為典範而帶動整個家庭成員的改變。《孟子》雲「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說明家庭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未來。家有家規,家有家德,家有家學,家有家風,以家為載體,在家庭教育中身體力行才能真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因此,我們呼籲弘揚家德,重建家學,大力推動以家庭為中心的傳統文化教育,以此來實現小家純,大家正,國家興,真正建設出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推薦閱讀:
※什麼?靠牆站5分鐘等於散步40分鐘?靠牆蹲就能練好膝蓋?免費家庭健身法 靠得住還是靠邊站
※苗族婚姻家庭文化
※那些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媽媽們,到底做了些什麼? | 薦課
※怎樣從孩子身上看出一個家庭是否過得幸福 ?
※家庭·生活·其它 唐崇榮 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