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色彩在繪畫中的運用
簡單的講講吧,繪畫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不管是什麼風格的繪畫,都脫離不了繪畫者對對象的個人理解,好看這個詞在繪畫的中高階段顯得很膚淺,關鍵是你要表達出來的感覺,如果你想傳達出細膩寫實的美感,那你就寫實;如果你想表達自己的一種情緒,那你就憑著個人的理解去表現對象,不管什麼顏色,都是你心境的一種表現!但是這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你要有把握刻畫對象的能力和強烈的個人審美觀念,要不然你壓根就不知道畫到什麼樣才是美!
工具/原料方法/步驟
- 1
一、印象派
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藝術家個人對藝術的探究與創新,印象派隨之而生。與古典主義繪畫不同的印象派通過研究色彩在光的作用下,冷暖,純度,明度的變化,去表現真實的色彩。尤其是冷暖的變化,採用直接畫法去快速表現稍縱即逝的光、色,更注重觀察與寫生。
- 2
二、色彩在繪畫中的實際運用
色在光之下產生,萬物在光之下會產生明度,純度,冷暖,甚至是色相的改變。一幅畫面當中根據對象的大小,遠近,主次,位置,光線的不同所產生的變化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光與色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組合而成的。所有物體都會吸收和反射光,每個物體吸收和反射的光不同,就造就了世界的五顏六色。
冷暖光的照射產生了冷暖。冷暖是印象派區別與古典主義的最大特點。冷暖是人對色的一種視覺感受和心裡感受,藍綠青紫會讓人感到冷,紅黃橙會讓人感受是暖的。在實際的繪畫中,一幅畫面有一個總體的冷暖傾向。或冷或暖決定畫面傾向的有多重因素:一、光源。光會籠罩整個畫面,所以光源的冷暖就決定了整個畫面的冷暖。二、色彩的面積。畫面中佔主導的,面積較大的色塊的冷暖傾向決定了畫面的冷暖。暖色會更加向前,冷色會後退。這是人的眼看色彩的視覺規律。在畫面中靠前的會偏暖,越往後會越冷,這是由空氣積累的效果所致。光會使單個物體產生亮暗和 影。亮部和暗部的冷暖總是相反。一個紅色的物體,在冷光的作用下,亮部偏冷,暗部會偏暖,紅色偏冷就會往紫色方向走,偏暖就會往橙色方向走。黃色偏冷就會偏綠,偏暖就會偏橙。
- 3
三、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
光源色是色彩變化的本質原因。就是指物體直接被光照射的區域,同一個物體在不同光線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這就要求畫者仔細的去觀察其中的變化。例如:冷色的光照射在綠色的物體所形成的光源色,就會使該區域呈現出青色的感覺,並不是改變色相,而是使其本是綠色明度提高,純度降低,同時在綠色的基礎上呈現出青色,使顏色變的更加豐富,有內涵,這就是光源色的變化規律。
固有色。這是一個偽概念。在印象派畫家中是沒有這個概念的。他們認為,顏色的形成,除了光源色,就是環境色。但這一個概念更有利於初學者掌握色彩變化的規律。固有色並不是一成不變,在不同環境和光線的作用下,也會產生微妙的變化,在一個冷的環境或光線下,固有色也會變的更冷,只是幅度較小,固有色的明度介於光源色與環境色之間,但純度會高於另外兩者。環境色。即除了受光源色直接照射之外的其他因素。固有色產生的變化的顏色。一幅色彩作品,並不是再現客觀物象,而是去提煉,概括,誇張的手法去表現對象。這其中環境色的運用至關重要。環境色的出現在不受光源直接照射的區域將環境色清晰的表達出來會使畫面增色不少。陽光下物體的暗部所出現的藍紫色即是環境色,形成的原因是因為環境以及藍天所反射的光造成,並非暖黃色的光源照射,暗部就會呈現藍紫色。環境色一般純度不會太高,因為都是光的反射所產生的,強度較弱。
- 4
四、補色和同類色
補色是一組對比最強的顏色,補色運用頗為廣泛,如受光面和背光面會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或一塊純色的旁邊都可觀察到補色,另一方面,補色可以形成統一協調的色調氛圍,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不同面積的補色但純度明度接近的色塊組合在一起即會形成協調但又強烈的畫面氛圍。同類色的運用也是形成畫面統一協調氛圍的方法,要掌握好同類色之間微妙的差異,區分好明度、純度、傾向、冷暖。這樣的顏色統一在一個畫面內,才會形成即協調又豐富的色彩。
- 5
五、顏色與空間
同樣的顏色在遠近不同的距離上會產生相應的變化。例如:遠處的山顏色會接近天空的顏色比近處的山更灰,所以在空間上遠處的色塊會變冷變灰,色塊形狀邊緣線模糊,掌握這幾點在營造空間層次上會起到很大作用。
END
注意事項
推薦閱讀:
※彩鉛 | 教程——走失的小狗
※Denis Peterson令人驚嘆的繪畫作品
※換個心情 去看畫展
※日本浮世繪畫|富岳三十六景追加十景賞析!
※中國水意畫首創人——實力派畫家王徵明
TAG: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