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門傳薪】趙榮萊從肝脾腎論治慢性腹瀉

·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慢性腹瀉亦不乏見。治療從脾入手是正治,但常涉及肝、腎二臟,臨床以脾虛濕盛、肝脾不調、脾腎兩虛最為常見。當然,虛中夾實、寒熱互結、氣濕交阻,或痰、瘀,或食積者,當相應治之。· 對於久瀉不止、纏綿難愈、脾虛濕盛者,應在健脾滲濕的同時,酌加柴胡、升麻、煨葛根、防風等升脾胃清陽之氣的藥物,祛風、勝濕、止瀉,不可犯「降之又降」之戒。

趙榮萊教授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全國著名中西醫結合消化專家,第二、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臨床工作50餘年,在脾胃病診斷、治療方面,形成了獨到的學術思想和臨床見解。現將其治療慢性腹瀉的經驗,簡介如下。

從肝、脾、腎入手

慢性腹瀉指病程至少在4周以上,常在6~8周,或間歇期在2~4周的複發性腹瀉。其臨床表現以腹瀉、腹痛為主,輕者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不成形;重者則大便溏薄稀軟,甚至水樣便,日數次、十數次不等,有時大便帶有膿血、黏液。另外還可伴有肝脾腫大、肛周膿腫和瘺管、發熱、貧血、消瘦等癥狀。常見於腸道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細菌性痢疾、腸結核等:腸道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等:腫瘤如大腸癌、小腸惡性淋巴瘤等;小腸吸收不良;動力性腹瀉如腸易激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這些疾病均可出現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病因雖多,但究其源,乃各種病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或損傷脾胃,脾胃虛弱乃其根本,正如李杲所言「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傷而生也」。

慢性腹瀉屬於中醫「泄瀉」「久瀉」範疇。脾虛濕盛是導致泄瀉發生的重要因素。脾虛與濕盛,互為因果,相互影響。趙榮萊提出「慢性腹瀉包括現代醫學以及中醫學的一系列病症,如慢性結腸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腸吸收不良綜合征等。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慢性腹瀉亦不乏見。治療從脾入手是正治,但泄瀉常涉及肝、腎二臟,臨床以脾虛濕盛、肝脾不調、脾腎兩虛最為常見,常用健脾化濕法、調運肝脾法和健脾溫腎法治療。當然,虛中夾實、寒熱互結、氣濕交阻,或痰、瘀,或食積者,當相應治之。」

脾虛濕盛:最為多見,脾虛清陽不升,運化無權,水濕不能運化,清濁不分,引起泄瀉,多與濕邪兼而為病,治宜健脾化濕。若寒濕之邪侵犯脾胃,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濁不分,水谷並走大腸而泄瀉者,治宜健脾、溫中、化濕。

肝脾不調: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統血、主運化而為氣血生化之源。肝脾兩髒的關係首先在於肝的疏泄和脾的運化之間的相互影響。脾的運化,有賴於肝的疏泄;肝疏泄正常,則脾運化健旺。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與否的一個極重要環節,是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濁之間是否協調平衡,而肝的疏泄,又與脾胃升降密切相關。

具體來說,肝失疏泄,不僅影響脾的升清,在下表現為飧瀉,而且還影響到胃的降濁和脾的運化,從而引起「肝脾不調」的病理表現,症見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腹脹腹痛、泄瀉便溏等。《血證論》說:「木之性主於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設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滲泄中滿之症,在所不免。」若憂鬱忿怒,精神焦慮緊張,易致肝氣鬱結,木郁不達,橫逆乘脾犯胃;或思慮過度,脾氣受傷,土虛木賊,均可使氣機升降失調,腸道功能失常,清濁不分,相雜而下,形成該病。

脾腎兩虛: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脾之健運,化生精微,須藉助於腎陽的溫煦,命門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幫助腸胃的消化吸收。脾的陽氣與腎中真陽密切相關,故有「脾陽根於腎陽」之說。腎中精氣亦有賴於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因此,脾與腎在生理上是後天與先天的關係,相互資助、相互促進。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若年老體弱或久病之後,損傷腎陽,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足,不能溫煦脾陽,運化失常,則可見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水腫等病症。如調攝失宜,或泄瀉日久,或年老久病,均可致脾胃虛弱,脾失升運,日久脾病及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脾失溫煦,水谷不能腐熟,運化失常,致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濕滯內停,阻滯氣機,升降失調,清濁不分,混雜而下走大腸遂成該病。此外,腎司開闔,開竅於二陰,又為胃之關,若腎陽不足,關閉不密,則大便下泄。誠如《景岳全書·泄瀉》謂:「腎為胃之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於子丑五更之後,當陽氣未復,陰氣盛極之時,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此證宜以健脾溫腎為治。

調肝運脾補腎為要

調肝運脾法

該法適用於肝脾不調證。症見:腹痛腹瀉,便前腹痛、便後緩解,或食後欲廁,精神稍有緊張即可誘發或加重腹瀉,胸脅脹滿,失眠多夢,舌淡紅或舌紅,苔白,脈弦或細弦。慢性腹瀉肝脾不調證,應標本同治,「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遵痛瀉要方之意,並參照烏梅丸,趙榮萊自擬調肝運脾湯:木香10克,蒼朮15克,白朮15克,防風10克,烏葯10克,白芍10克,烏梅10克,乾薑3克,吳茱萸3克,黃連3克。該方具有調肝運脾止瀉的功效。

他強調「蒼朮為健脾要葯,古代曾作為養生藥用,其性味辛、苦、溫而烈,運脾祛濕,且含有揮髮油,有雄壯上行之氣。余用此葯一以運脾,二以升脾胃之陽,使脾氣得升,脾運復常,再配以行散和胃之品,能使脾胃氣機和暢,疾病向愈」。白朮為健脾燥濕之要葯,脾虛不運者不可不用;木香香竄,專行胃腸之氣,可使三焦通利,脾氣得運;烏葯辛溫,能通少陰、陽明之氣,所謂治一切氣,除一切冷,可治反胃、吐食、瀉痢,消腹脹甚佳;烏梅、白芍味酸入肝,養肝之陰而柔肝,緩肝之急而止腹痛,且有澀腸止瀉的功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濕傷內,風勝之」,方中用防風,乃取風能勝濕之意,防風甘溫,祛風勝濕,為祛風滲濕之要葯,風葯中之潤劑也,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並有土中瀉木之功;吳茱萸專走肝經,緩肝急而止腹痛;乾薑溫中散寒,治脘腹冷痛,張山雷在《臟腑葯式補正》中稱之「雖不專主一臟一腑,然黃中通理,守而不行,實是溫養中土之正將,此溫脾胃以止大腸之滑泄者。」黃連苦寒燥濕,厚腸胃,既平肝瀉心,又澀腸止瀉,且佐制吳茱萸、乾薑之辛熱,同時黃連與吳茱萸、乾薑相配有辛開苦降,調暢寒熱氣機之意。上述諸葯合用,共奏調肝運脾、消脹止痛、止瀉之功,臨床用之效果甚佳。

健脾溫腎法

該法健脾為先,兼顧補腎或脾腎雙補,適用於脾腎兩虛之久瀉。臨床症見:久泄不愈,飲食稍有不適或稍遇寒涼即瀉,或五更泄瀉,食少納呆,腹脹便溏,或見腰膝酸軟,肢寒畏冷,少腹冷痛,小便清長,耳鳴耳聾,失眠健忘,舌質淡胖,苔白,脈細或沉細。他自擬健脾溫腎丸:党參15克,茯苓15克,蒼朮15克,白朮15克,補骨脂15克,山藥15克,蓮子肉15克,訶子10克,炒白芍15克,木香10克,烏葯10克,小茴香10克,紅藤15克。

趙榮萊認為,久病泄瀉,脾氣虛甚,濕蘊不化或久病及脾,脾腎兩虛,宜脾腎雙補。方中党參、茯苓、蒼朮、白朮、山藥、蓮子肉,健脾益氣,滲濕止瀉;腎虛以腎氣虛弱首當其衝,補腎以溫補為要,補骨脂味辛苦,性大溫,入腎經,具補腎助陽,溫脾止瀉之功,若腎陽虛甚,復加肉桂3克、乾薑3~5克增強溫補腎陽之功;木香、烏藥行腸胃之氣滯,調暢三焦;白芍養陰柔肝,緩急止痛,炒用去其寒涼之性;小茴香溫散中、下二焦寒涼之氣,散寒止痛,若力不及,還可加入吳茱萸3~5克以助其功。脾腎兩虛,腸胃氣滯易致血運不行,故加入紅藤一味,燥濕止瀉,且行腸胃血瘀,活血化瘀而止痛。

對於久瀉不止,纏綿難愈,脾虛濕盛者,他還強調在健脾滲濕的同時,酌加柴胡、升麻、煨葛根、防風等以升脾胃清陽之氣的藥物,祛風、勝濕、止瀉,不可犯「降之又降」之戒。純虛無邪,久泄脫肛者,則宜澀腸止瀉。

此外,對於久瀉不止或脾腎兩虛的泄瀉,溫補脾氣的同時,還要強調脾腎兩臟先後天互補的關係。脾陽依賴腎陽溫煦,如命火衰微,火不生土,可補火生土;單純的脾胃虛弱、脾胃虛寒,也可以加入一些溫補腎陽的藥物。

勿忘病證結合,中西合參

腸易激綜合征

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患,是一類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礎的心身疾病,以腹痛、腹脹、大便習慣改變為主要特徵,並伴有大便性狀異常,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而又缺乏形態學和生物化學異常改變等。具有反覆發作的特點,該病與精神因素、感染、飲食、胃腸道激素、神經功能紊亂等因素有關。西醫主要對症治療,中醫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有一定特點,病證結合治療該病效果肯定。

趙榮萊認為該病屬於中醫「腹痛」「泄瀉」等範疇。內傷情志,外感六淫,調養不當,或稟賦不足等原因,導致肝氣鬱滯,疏泄不利,肝脾不和,脾胃運化無權,升降失調,濕濁阻滯,腸道氣機不暢,傳導失司而發病。病位在腸,與脾、胃、肝、腎關係密切。早期多屬實證,隨病情發展,病程遷延日久,而變為虛實夾雜或寒熱錯雜之證。如與情緒抑鬱有密切關係,服藥同時必須輔以心理疏導。

腸易激綜合征的大便改變可有便秘和腹瀉等,腹瀉型患者因長期腹瀉可伴有陰津不足,不宜過用淡滲利濕及過分燥烈之品。對腹瀉型(脾腎陽虛證)患者應「陰陽互根」,補陽時要注意「陰中求陽」,在補陰的基礎上補陽。特別對陽虛陰亦不足的患者,更要「陰陽雙補」。

濕熱阻滯證,屬邪實之證,濕性黏滯,與熱邪膠結,久羈難愈,易耗正氣,對苦寒、溫燥藥物的比重要酌情調整,治宜清熱化濕。基本方葯為:蒼朮15克,生白朮15克,佩蘭15克,白豆蔻6克,木香10克,枳殼10克,烏葯10 克,厚朴10克,乾薑3克,黃連3克。濕熱阻滯型泄瀉,酌加草豆蔻、葛根等葯。

腸道菌群失調症

健康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稱為腸道菌群。腸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一旦機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特別是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敏感腸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細菌則乘機繁殖,從而引起菌群失調,其正常生理組合被破壞,而產生病理性組合,引起臨床癥狀稱為腸道菌群失調症。隨著抗生素大量廣泛的應用,該病發生率明顯升高。常見於年老體弱、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等。其主要癥狀有腹瀉、腹痛、發熱、貧血、感染等,重者可並發休克,中毒性巨結腸、結腸穿孔等。對於腸道菌群失調較重引起的慢性腹瀉,臨床上還應結合西醫治療,主要包括立即停用相關抗生素,積極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糾正營養不良狀態,給予益生菌重建腸道正常菌群等。

趙榮萊認為中醫治療腸道菌群失調症,主要適用於腸道菌群紊亂中慢性輕症。其表現為慢性腹瀉者,病變過程複雜,常出現虛實互見、寒熱夾雜之本虛標實之證,脾虛為本,濕盛為標,邪氣未盡,治療上忌用固澀止瀉之品,否則閉門留寇,變證蜂起。此病常治以健脾、化濕、止瀉,基本方葯:党參10 克,蒼朮15克,白朮15克,茯苓10克,山藥15克,蓮子肉15克,生黃芪15克,補骨脂15克,草豆蔻10克。

總之,慢性泄瀉其發病為機體正氣內虛,感受外邪,飲食不節,七情不和,損傷脾胃,脾虛失運,水谷不化精微,濕濁內生,混雜而下所致。脾虛濕盛是泄瀉的主因。二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從而形成虛中夾實、本虛標實之證。病程中常可涉及肝腎二臟。治療上應扶正祛邪,視其所涉臟腑之標本、寒熱、虛實隨證治之。


推薦閱讀:

豬腹瀉發病機理及鑒別診斷與防治
關於輪狀病毒性腹瀉的一些常識
夏季寶寶腹瀉怎麼辦?

TAG:腹瀉 | 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