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窗口期已開啟

2012年12月31日 07:44 AM 中國改革窗口期已開啟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蘇琦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各界對於改革的期待越來越熱烈。各種跡象表明,新一輪改革猶如箭在弦上,蓄勢待發。這和「十八大」以前的激烈爭論、莫衷一是的局面有極大不同,耐人尋味。

其實,這種爭論已經持續了數年,可以看作是2004-2006年第三次改革大爭論的繼續。第三次改革大爭論是由國企改革觸發的,迅速蔓延到其他領域。當時反對市場化改革的人們將各種經濟社會問題都歸罪於市場化改革,批評、否定市場化改革的「改革失敗論」聲音到處蔓延,甚至有人斷言「改革失敗」。他們要求加強政府干預,堅持國企,排斥民企,甚至要求退回到改革前的舊體制。

但形勢的巨大變化發生在2008年。這年夏天,中國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被一些人視為中國崛起的標誌。年末,世界金融危機爆發,西方發達國家陷身其中,經濟增長放緩,而中國藉助海量投資的拉動保持了高速增長,在低迷的全球經濟中一枝獨秀。隨著時代背景的轉換,持續數年的「改革失敗論」被另一種聲音所取代,以「中國模式論」為代表的、頌揚中國奇蹟的觀點大行其道。這種觀點認為,中國之所以避免危機,取得輝煌成就,是因為中國有強大的政府、超強的國企,應該堅持現行體制。

因此,所謂的「改革失敗論」與「中國模式論」並沒有本質區別,它們都懷疑和否定市場化改革,支持強政府和大國企,支持舊有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在這些思潮的影響下,再加上特殊既得利益的阻撓,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停滯不前,在某些領域甚至出現了倒退,一些學者警告的「權貴資本主義」的趨勢愈演愈烈。堅持市場化改革的人們與這這些思潮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圍繞「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形成了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堅持強化政府,強化國有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控制,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走向權貴資本主義;另一種觀點堅持市場化、民主化、法治化改革,走向法治的市場經濟。

中共「十八大」能夠對延續數年的爭論做一個決斷,明確中國到底向哪個方向走。11月中旬閉幕的「十八大」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覆。它重申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把深化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放到了執政黨的議事日程上。從經濟改革來說,中心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完善各種制度,以便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改變政府主導的資源配置方式;從政治改革說,強調改進執政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更注重健全民主制度,更加註重發揮法治的作用。這意味著,重啟改革議程所需要的前提步驟已經邁出。

在這樣的背景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與《財經》雜誌主筆馬國川合作的新書《重啟改革議程: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自然受到外界高度關注。這本書不是遠離現實的純學術著作,而是以深刻的問題意識為先導的現實之作。在這本書寫作的兩年半時間裡,社會各界圍繞「中國向何處去」的爭論一直在激烈地進行著。這本書也對這場爭論作出了回應。在作者看來,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經濟成就,但是由於改革不徹底,導致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已經積累到一個臨界點。要克服社會弊病、避免歷史悲劇重演,當務之急是重啟改革議程,推進市場化的經濟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

「十八大」以後,改革在整個社會升溫,從領導到大眾,對於今後的改革推進都有很強的期待。現在的問題是,改革如何重啟,怎樣實現改革再出發?《重啟改革議程: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對這些問題均有論述,具有啟示意義。

在1989年以後,中國改革一度停滯倒退,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在1992年再次啟動了改革,並以「三步曲」完成了一次改革大推進:第一步,確定目標模式(現在的說法叫「頂層設計」);第二步,制訂各方面改革的方案設計,做出總體規劃(或行動綱領);第三步,實施行動綱領,把各項改革落到實處。

1990—1991年,鄧小平數次提出,中國應該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但是並沒有馬上就形成共識,在1991年末還出現了「皇甫平事件」:解放日報連續刊登四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呼籲推進改革,但是馬上就受到另一種力量的反擊。於是就展開了一場到底是要計劃經濟,還是要市場經濟的一場大爭論。在這場爭論中,主流的媒體表現的是一種保守的傾向,但是堅持市場化改革的各界人士以理力爭,不懈努力。1991年的10月—12月,中共中央江澤民總書記召集了11次討論會,著重討論怎麼搞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參加討論會的經濟學家幾乎一致地認為改革目標要建立市場經濟。(參見該書《第十講1993:經濟改革進入「整體改革」的新階段》)

1992年初,鄧小平的「南方講話」徹底打破了市場經濟「姓社姓資」的爭論,為確立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鋪平了道路。在「十四大」前夕,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發表講話,統一了黨內高層的思想。1992年11月的「十四大」上,最終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定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目標模式確定以後,並沒有停留在口號上,又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工作,最終在1993年11月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一整套實施市場化改革的方案。1994年開始執行這個改革的總體規劃,中國改革終於進入整體推進市場制度建設的新階段,並最終在20世紀末初步建立起市場經濟體制。這個體制正是中國經濟能夠崛起的制度基礎。

可是,20世紀末初步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很不完善,還遺留著很多舊體制的痼疾。2003年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一系列改革要求。然而,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執行情況不盡人意。雙重體制的繼續存在,使得有些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日益嚴重,矛盾日益尖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中國向何處去」的激烈爭論。

「十八大」作出了非常重要的決定,符合大眾對「重啟改革議程」的期望。關鍵的第一步已經邁出,根據上一次改革大推進的經驗,第二步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總體規劃設計好。現代市場經濟是一個非常巨大而複雜的系統,做出總體規劃是一個很不簡單的事情,需要朝野上下、官產學各界人士協同努力,環繞完善競爭性的市場體制這個中心,對財稅體制、金融體系、國有經濟、市場監管、社會保障體系以及政府職能等方面做出改革的方案設計,同時也要將政治改革進行通盤規劃。然後把這些方案設計綜合起來,明確改革的重點,做出各項改革的實施步驟和配套關係的安排,制訂一個合理可行的改革總體規劃。

第三步,就是按照總體規劃的要求,打破阻力,全面推進改革。現在,既得利益越來越強大,它們不願意改革,今後改革的阻力和障礙會很大,所以要下定決心,就像「十八大」報告所說的那樣,「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來推進改革」。如果不能克服這些既得利益設置的阻礙、障礙,改革就很難推進,再好的方案和總體規劃也難以落實。

難得的改革窗口期已經開啟,中國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社會各界應該積極地參與到改革中來,和衷共濟,另一方面也不能將改革浪漫化,對於深入改革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阻力要有心理準備,要理性地看待改革的艱難曲折。只有每一位公民都儘力而為,戮力同心,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才有可能將中國推向富裕、民主、文明的更好未來。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文編輯劉波。)

推薦閱讀:

此人再活五年,菲律賓就是中國的一個省!
話說北方人、南方人、中國人(二)
中國民樂合奏名曲典藏2CD】
中國絕學第十一集堪輿風水【上】
中國式婚姻里,為什麼婆婆難當,媳婦難做?

TAG:中國 | 改革 | 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