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艾灸循經診斷法:募穴、俞穴、原穴應用

艾灸循經診斷法:募穴、俞穴、原穴應用

(2011-02-18 17:25:50)

轉載

標籤: 艾灸 循經診斷 募穴 俞穴 原穴應用 雜談 分類: 全息反射◎自然療法

艾灸循經診斷法

募穴、俞穴、原穴應用

摘自《單桂敏炙除百病》

  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募穴」、「腧穴」、「俞穴」、「原穴」之類的名字,但是真正了解這些名稱意義與用法的人卻很少。我要介紹給大家的艾灸尋病術,就是對各種穴位的活用。下面我要介紹的腹背對穴尋病術就是用腹部的募穴和背部的俞穴來操作的。

  有人可能還不清楚募穴和俞穴是什麼,我解釋一下。

  「募」有聚集、匯合的意思,「募穴」就是臟腑之氣在胸腹部匯聚的一些特定的穴位。五臟(心、肝、脾、肺、腎)、心包絡及六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各有1個募穴,所以募穴一共有12個,是一一對應的關係。用募穴診斷疾病自古就有,比如《太平聖惠方》就有「募中府隱隱而痛者,肺疸也;上肉微起者,肺癰也」的記載。

俞穴都位於背腰部足太陽膀胱經上,和臟腑也是一一對應的,一共12個。我在下面列了一個表,這樣對照起來更清楚一些。

  募穴和俞穴都是臟腑之氣輸注、聚集的部位,是和臟腑直接相連的。所以,在這些部位艾灸,可以直接判斷和治療臟腑的疾病。比如艾灸中脘可以找到消化系統的疾病,傳導到哪個器官,就是哪個器官有病了。病邪隱而不發的時候,艾灸還能把沒發作的病引出來,這就是找病。

  募穴和俞穴一個在腹一個在背,腹部是任脈的走行範圍,任脈屬陰,所以中醫上常用募穴治陽證;背部是督脈的走行範圍,督脈屬陽,所以俞穴常用來治療陰證。陰證是指臟病、寒證,虛證;陽證是指腑證、熱證、實證,是中醫陰陽理念的具體體現。我在找病的時候,經常用募穴和俞穴搭配的方法,二者一前二後,一陰一陽,相互協同,這樣可以查出陰證和陽證,一個也不放過。

  找病的具體方法也很簡單,用直接灸和溫和灸都可以。直接灸灸3~5壯,溫和灸灸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關鍵是要在艾灸的過程中仔細感覺,看有沒有灸感的傳導,有沒有疼痛的現象,還有看看艾灸之後有沒有出現灸後反應。如果有灸感不傳導或傳導不明顯,灸的時候其他部位有疼痛,或者艾灸後有排病反應出現,就是把病找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要繼續艾灸,不能給病邪喘息的機會,要把它們一次消滅。大家回家都要試一試。用艾灸既能找病,又能治病,畢其功於一役,還有比這更好的方法嗎?

腹背對穴艾灸尋病術難免要袒胸露背的,天氣冷的時候用起來不方便,容易在艾灸的時候給寒氣入侵的機會。沒關係,我再介紹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也是利用穴位和經絡來找病的。而且艾灸的部位都在手腕和腳踝,隨時隨地都能做,這就是十二原穴艾灸尋病術。

  常言說「人活一口氣」,說明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我們身體里的氣通過經絡運行於五臟六腑之間,通達頭、身、四肢,就像走在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上。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12條重要的經脈,這些經脈是和臟腑一一對應的,一共12條,就是「十二正經」。在這12條經脈上又有12個功能很重要的原穴,它是臟腑原氣輸注、經過和留止於十二經脈四肢部的腧穴。當臟腑發生疾病的時候,就會通過經過經脈反映到相應的原穴上,通過原穴的變化,也可以推斷出臟腑的盛衰。《難經·六十六難》里就說:「五臟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在臨床上,這樣利用原穴診斷、治療疾病的例子數不勝數,應用範圍也很廣。

  十二原穴艾灸尋病術也是應用了原穴和經脈、臟腑的對應關係。當病邪比較少、臟腑的病症比較輕,還沒有反映到原穴的時候,艾灸原穴,艾灸的效力就像在冷水鍋下面點了一把火,可以讓病症提前表現出來。施灸的方法很簡單,用溫和灸就可以。我的辦法是每周做一次,每穴10分鐘即可。把病找出來之後,剩下的就是如何治療了。這方面的內容,我在後面的文章里會詳細地講。

  用原穴找病的和用腹背對穴相比,操作上更簡單,而且穴位和臟腑之間是靠經脈連接的,所以也可以找出經脈瘀堵的病症,這是原穴找病的又一個優點。用好這兩種找病的艾灸法,可以找到我們還沒有察覺的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不用病重的時候再受苦了。我希望所有的朋友都學會這兩種辦法,小病自己發現自己治,不用再往醫院跑了。

附圖參考:


推薦閱讀:

冬至前後最佳進補:艾灸
夏末教你三個穴,每天灸一灸,去濕熱,保脾胃,解秋乏!
文件夾【艾灸】
春三月一定要「養陽」,艾灸如何幫你提昇陽氣不生病?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