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孩子才會聽?讀完就能一目了然(強烈推薦)

昨天的親子溝通文章分享給大家之後,微信後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其中,許多父母集中表達了同一種憂慮:快要開學了,很擔心孩子到時候會鬧情緒,如何通過有效溝通跟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呢?

下面的文章,來自「靜觀育兒父母在線」微信群上周的讀書沙龍分享實錄,讀書主題即是「親子溝通」,希望給父母們帶去更開闊的視野。今日的第二篇靜觀育兒舊文,是專門針對入學期孩子不適應問題的溝通建議,用以解答微信後台父母們的困惑。

有育兒問題,留言就好。

上周的微信群讀書沙龍所分享的書,相信許多熱衷學習的父母不會陌生——

大量親子衝突問題,都因父母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導致。到底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相信今天所分享的這本書,會給我們很多啟發。《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是一本實操性很強的著作,裡面有很多經典個案和操作步驟。此書的作者和譯者都是家有幾個孩子的媽媽,因此全書深入淺出、案例生動鮮活接地氣,讀起來沒有絲毫的距離和隔閡感。感興趣的父母可以好好讀一讀。

下面,我們就圍繞「如何說」的問題,對書中的實用知識點做分享。

重視孩子的感受

在開始之前,我們不妨來做個小遊戲,爸爸和媽媽一人站立,一人面對著對方坐在地下,仰視對方,試著說出各自的感受。這其實是模擬孩子在面對父母時的感受。做過這個遊戲的父母都如此反映:需要一直仰著脖子看站立的一方,覺得自己很渺小,對方給自己很大的壓迫感。這很可能是孩子在面對父母時最真實的體驗——我們的父母不只是在行為表現上高高在上地看著孩子,在心理上也是如此對待的。

通常,父母都覺得自己是權威、是家長,孩子就該聽自己的,所以父母容不得自己被挑戰、被質疑、甚至被忽視……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將孩子與父母置於不平等的對立面上,忽視或者是無視孩子的感受。

不妨仔細回想一下:平日里我們都是怎麼跟孩子交流的,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親子溝通中,父母常採取的不當做法1心不在焉地聽孩子說話

孩子在跟父母傾訴的時候,父母若是心不在焉,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一次兩次,他可能會問你「你在聽嗎?」三次四次之後,等你再想聽的時候,孩子已經不再向你傾訴了。

一位媽媽曾說:

「孩子每天晚上都會從睡夢中哭醒,情緒低落,表現得很害怕,每次去幼兒園,都會在幼兒園門口抱著爸爸媽媽的腿大哭一場。她一直認為是換了新幼兒園孩子不適應所致,後來聽到班上小朋友的隻言片語才知道,班上有個小男生天天打他。」

我問:

「孩子從未跟你說過幼兒園的事嗎?」

媽媽說:

「好像吞吞吐吐地說過什麼,但我都在忙自己的事,沒太注意聽,後來孩子就不說了。」

孩子的內心是很敏銳的,他可能還不會說話、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但他能感受得到父母的態度,也會在言行上有所反應。

2過多提問與建議

一個小姑娘找到媽媽,說有人偷了自己的筆,媽媽的反應是:「你敢肯定不是自己弄丟的嗎?」「自己的東西隨便亂放能不丟嗎?」「不是跟你說過貴重東西要放抽屜嗎?」

孩子丟了東西,本來心裡就很難受,想找媽媽給點安慰的,結果卻被媽媽左一個建議右一個提問給惹急了。問題沒有解決,還生一肚子氣。

喜歡給建議是很多父母通常的做法,因為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經歷得多,總想讓孩子少走些彎路,於是我們常一味地向孩子發問、給出建議、甚至指責孩子,父母的想法是好的,但導致的結果是孩子要麼不思考、全盤接受父母的建議、沒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要麼就是厭煩、叛逆,出現「你別管我」的情況,由此親子交流宣告失敗。

3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小烏龜死了,傷心地找到爸爸:「今天早上它還好好的呢。」爸爸呢,安慰孩子:「不要傷心,不就是一隻小烏龜嗎?」「明天我再給你買一隻去。」

孩子的原意不是想要另一隻,而是想要傾訴他的感受、尋求理解來的,可父母明著安慰孩子、捨不得孩子傷心,事實卻也在否定孩子的感受。結果是,孩子的合理情緒宣洩演變成了父母眼中不講道理的無理取鬧。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的感受,越是叫孩子把不好的感受撇到一邊,孩子越是陷入自己的世界不可自拔,反而越發傷心難過。為何父母不能去肯定孩子的負面情緒呢,比如就是共情一句:你很傷心……並且給孩子一個抱抱?在我看來,這是因為父母自己對負面情緒有敵意,很忌諱,甚至擔心點明孩子的情緒,會使情況變得越發不可收拾。事實正相反,父母用恰當的辭彙將孩子內心複雜的情緒描述了出來,會給予孩子極大的心理安慰,他會覺得父母認可了自己的感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反而得到了紓解。

4過多的解釋與邏輯分析

孩子想去碰家裡那盆仙人掌。媽媽說:「不行不行,仙人掌有刺,身體碰到會被扎破、會很痛,你要給我記住……」於是孩子開始哭鬧。

孩子有逆反心理。探索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孩子,一定還會偷偷找個時間,去碰一碰仙人掌。心理學上有一個保護性撞牆,針對的就是孩子這種心理,建議父母在允許孩子適度探索的基礎上,讓孩子接受自然結果的懲罰,如事先提醒孩子,「有刺,扎」,孩子仍執意要碰,再次提醒她:「輕輕地」即可。

點到為止,不給孩子機會讓他跟父母叫上板,因為我們會發現,解釋越多,孩子越是打蛇上棍。這時性質已經悄悄發生變化了:孩子不再專註於得不到的東西了(雖然他嘴上還不停地嚷嚷著),而是轉變為與父母權威的抗爭了:「你就得按我說的去做。」

從以上父母常見的做法中我們發現,否定孩子的感受,無異於火上澆油,反而讓孩子感覺更糟糕。自然,孩子不會願意聽我們說話。相反,若是父母願意耐心傾聽孩子的感受、認同孩子內心的傷痛,並願意聽孩子聊一聊他的困惑,這個過程本身就會給孩子極大的心理安慰,孩子也會更有力量和能力去面對他的感受和問題。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有效溝通,學會正確處理孩子情緒1改變心不在焉的態度,全神貫注地聆聽孩子說話

孩子找到父母傾訴的時候,父母馬上放下手頭的事情,認真聽孩子說,這個動作和過程本身,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尊重的,他們自然會更願意傾訴。有的時候,父母什麼都不用做,他們同情、認可的態度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支持和安慰。

如,一位媽媽說,孩子摔倒了,哭鬧不停,爺爺奶奶爸爸爭著哄呀勸啊,都沒有用。自己溫柔地將孩子抱過來,輕輕地幫他吹吹傷口,親親他,孩子就安靜了下來。孩子要的其實是那種被尊重、被愛護的感覺。別以為孩子小,可以隨便對待,其實他們是十分敏銳的。很多父母視孩子為問題和麻煩,自然,孩子就會給他們找一堆問題。要知道,孩子只有在感覺良好的時候才會通情達理。

2

認同孩子的感受,而非直接給出建議和幫助

當孩子向父母講述自己的遭遇,父母既沒有給出一大堆建議,也沒有隨意指責或建議,反而只是簡潔地回應:「哦」「嗯」「我知道了」,其實對孩子是莫大的安慰。這種反應是對孩子感受的認同,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消解情緒的作用,待孩子情緒平復,父母稍作引導,孩子自己就會有能量去分析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敷衍了事只會讓孩子感到虛偽以及父母對自己的控制。只有當父母給以共情,並且言辭充滿真正的同情之心時,我們所說的話才能打動孩子。

3將孩子的感受恰當地表達出來,而非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心愛的小烏龜死了,爸爸覺察到孩子很傷心,並對孩子說:「小烏龜死了,你一定很痛心吧!」

用「痛心」這個詞將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對孩子來說是極大的幫助。因為認識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複雜的負面情緒,對個體來說是比較難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因為情緒是一種混合的主觀體驗,並伴有生理喚醒。

若是父母通過認真傾聽了解了孩子的感受,並用適當的詞語表達出孩子的感受,其實就是一個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情緒的過程。這是一種情緒的認識,更是一種心理暴露。要知道,人們大都因為未知而恐懼,相反,知道、了解之後,會發現不過如此,也就會坦然面對了。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知道了自己內心那種很酸、很痛的感覺就是傷心後,他反而更能接受這種感覺了。

當然,除了讓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感受外,有時也可引導孩子通過一些肢體活動來緩解或發泄內心的情緒:如出去跑一圈、大吼大叫、拍皮球、扔沙包、揉橡皮泥,甚至將自己的感受畫出來等,都是不錯的方式。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他可以有負面情緒,也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父母是接受他的感受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好地接受我們為他們制定的行為界限。

4藉助想像滿足孩子的願望而非過多解釋

有時候,孩子的願望無法滿足,若是父母過多解釋,反而是火上澆油,等於給孩子製造發泄的借口。如:家中薯片吃完了,媽媽解釋說「上次不是都被你吃了嗎?」孩子可能會跟你掰扯「你也吃了啊,你賠我。」

這是因為孩子內心明明知道無法實現,但情緒上卻無法接受,他的受挫情緒需要找個發泄的出口。

認識到孩子的情緒需要被關注之後,事情就比較好處理了,可嘗試藉助想像來滿足孩子的願望。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通過想像或幻想,幼兒能從現實世界中解放出來,能在內心對事物進行操作和改變。即孩子有這樣一種神奇的特性,能通過想像獲得內心的滿足。即使內心仍覺得遺憾,但有人能理解你的需求,如,媽媽適時說:「我知道你非常想吃,真希望我們家有這東西。」或者順勢拿起手邊的一個東西,假裝那是薯片,並且藉機和孩子玩假裝吃的遊戲,孩子的注意力就能迅速被轉移。對孩子來說,接受現實就變得容易多了。

以上我們說了如何通過有效溝通,幫助孩子處理他們的消極情緒。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尊重孩子,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總把自己的話當做耳邊風,完全不配合。孩子們的確如此頑劣嗎?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漫畫,生活中我們的父母大都是這樣做的:

父母一開口就給孩子定了性,「不負責任」,然後是一通指責。

訓斥孩子:「你怎麼回事,不關燈?」

問責、歸罪孩子,「這是誰幹的?趕緊給我承認錯誤。」接下來可能就是處罰了,相信沒有孩子敢在這時說實話。

威脅孩子,「再……,給你好看。」

長篇大段地講道理、分析,這樣做可以直接把孩子說暈。

暴怒命令孩子,「別動。」

看這些圖片的同時,父母換位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一下,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可能有的孩子會逆反——「我才不聽你的呢。」或者是「你越是不讓動,我偏要動。」有的孩子可能會自我懷疑或否定——「我真笨。」「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失敗。」有的孩子會產生心理負擔——「都是我不好,我有一種負罪感。」有的孩子內心甚至會產生怨恨、埋怨等情緒——「都怪她,媽媽才不喜歡我。」「我要報復她。」……

諸如此類的不良情緒,都有可能會在孩子內心醞釀併產生,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可能會壓抑在內心成為心病,或爆發出來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可見,在面對孩子時,想要他們配合父母,不是以權勢和暴力控制孩子,而應該尊重孩子,不傷害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在對待事情上,父母要做到的不是糾結於孩子錯的方面,而應儘可能給孩子提供有用信息,才可能激發孩子的自主性,從而更好地配合父母。

引導孩子合作的5技巧1將看到的事或問題描述出來

先看幾個例子:

孩子忘關水龍頭,澡盆里的水要滿出來了。媽媽不是指責孩子「不負責任」,而是就事論事地告訴孩子「水快滿了」。

孩子隨手把垃圾放在茶几上。媽媽不是對孩子說:「你怎麼總是亂扔垃圾!」,而是對孩子陳述事實:「垃圾應該扔到垃圾桶里哦。」

孩子上完廁所,忘了關燈。媽媽不是跟孩子說「跟你講多少遍了,上完廁所要把燈關掉。」而是向孩子描述這樣一個事實:「廁所的燈開著呢。」

向孩子描述事實和問題,同時也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知道他應該做些什麼。

2不是追究責任,而是給孩子提供信息

一盒牛奶沒喝完,被扔在桌子上。媽媽大吼:誰喝完牛奶沒放回冰箱?孩子一聲不吭,嚇的縮成一團。

現在,我們換種方式,即不追究責任,而是提供一個具體信息:

媽媽看見沒喝完的牛奶,說,牛奶不放回冰箱會壞掉的。

信息比指責更容易讓人接受,指責會讓對方產生心理壓力、會有愧疚感或反叛情緒;但信息卻不讓會對方產生心理負擔,還能讓對方知道該做什麼、怎麼做。

父母需要清除,孩子和父母的關注點是不同的,如,去公園玩,父母關注的可能是美景,青山綠水紅花,而孩子可能關注的是路邊的小狗、樹上的小蟲子,甚至是地上的螞蟻。孩子是不同於父母的獨立個體。父母要引導孩子配合自己,那麼需要給孩子提供一些信息,讓孩子跟父母一樣,關注同一件事。

3用一個詞表述

孩子養了一條狗,卻總是疏於照顧。父親很生氣地批評:「沒養狗之前你答應好了要每天喂狗的,可是我已經第三次提醒你喂狗了……」

面對這樣的指責,孩子很懊惱,情緒低落,呆坐一旁。狗狗沒人照顧的情況仍然會持續。與其如此,不如言簡意賅地給予孩子提示即好,比如就說:寶貝,你的狗。

其實,父母在反覆地述說一件事情而沒有引起孩子重視的情況下,就需要警醒了: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對呀?是不是我沒有表述清楚呀?要知道多次反覆不被重視,其實父母內心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負面情緒了。若是這時不及時剎車,等待孩子的可能將是劈頭蓋臉的責罵了。

而且對孩子來說,他們本身並不喜歡聽說教或長篇解釋甚至指責,因為他們無法抓住關鍵信息。很有可能是父母在一邊氣得火冒三丈了,孩子還不知所措地疑惑,「媽媽到底在氣什麼、想要我做什麼呀?」

4說出我們的感受,注意不要談及孩子的品格或個性

父母是人,不可能沒有自己的脾氣。但要注意不要將孩子當做你的情緒發泄袋,而是描述你的感受。如,孩子拉扯爸爸的衣服,爸爸很生氣,不是發泄一通,「別拽了,真討厭」,而是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我不喜歡別人拽我的袖子。」甚至告訴孩子你想要他怎麼做,那麼孩子有事的時候,可能就會按約定/要求拉拉你的手,或是碰碰你的腿了。孩子需要聽到父母的真實感受,而我們在讓孩子了解我們感受的時候,也在向孩子坦誠自己,同時也可避免將矛頭指向孩子,從而傷害孩子。

一位媽媽說,自己加班回到家,累得一動也不想動,孩子仍像往常一樣纏著自己講故事,她強忍著怨氣給孩子講完一個,她誰知孩子不幹了,發脾氣說「媽媽講得不好」藉機大鬧一場,媽媽心裡的怒火也爆發了:「我都要累死了,你還纏著我。你是想要氣死我嗎?」

或許換一種方式,媽媽在跟孩子講完一個故事之後,就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媽媽今天又累又生氣,我不想講故事,想要安靜地呆一會兒。」只要我們在表達不滿或憤怒是沒有對孩子進行攻擊,孩子還是願意跟我們合作的。

5使用紙條

有的父母求助,自己跟孩子就不能好好說話,說話就嗆,怎麼辦?其實有時巧用字條是不錯的主意。比如,孩子總是將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父母與其追在身後不停地收拾、發牢騷外,不妨在醒目的位置給孩子留張條:「玩具玩完了要收好。」

字條的作用在於它能過濾掉很多無關的干擾信息,如父母的負面情緒,還能給予孩子提供直接的信息。父母不妨一試。這個方法對大孩子和小孩子都是適用的。即使孩子不認識字,但父母慎重地給他一封信,既給予他一個任務,也給了他一份信任,孩子大多會高度重視。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就影響力來看:溝通的內容只佔7%,溝通的動作佔55%,溝通的方式佔38%。這說明什麼問題?今天我們探討的更多是佔比38%的方式、技巧這些技術層面的東西,這個可以通過訓練習得,但更重要的是佔比一半以上的動作部分,即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否重視孩子的感受,是否感同身受,是否理解、尊重孩子等……

父母只有在有自我覺察、認知的前提下,認可尊重孩子,改掉不好的育兒態度和方法,摸索學習新的有效技巧,並在育兒實踐中長期堅持,才可能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要知道,與孩子好好說,目的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讓孩子能理解父母、聽懂父母,並觸動、感染孩子,激發他們自身的能量,從而更好地成長。

推薦閱讀:

抵抗霧霾·三款滋陰潤肺好湯推薦
推薦《坤輿萬國全圖解密》和《宣德金牌啟示錄》
《怪奇物語》和《西部世界》,你更推薦哪一個?
你為什麼不是富人?-被百萬人瘋轉,強烈推薦!
推薦氣功經典功法-----少林氣功內勁一指禪功法

TAG:孩子 | 推薦 | 強烈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