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一輩子擺脫不了貧窮?
最近,甘肅女子殺死四名孩子然後自殺的新聞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貧窮所引發的對生命的絕望讓不少人唏噓不已,無法改變貧窮的現狀,也就意味著無法改變孩子的命運,世世代代在貧窮中生活,對於某些人來說真是生不如死。
也有人說,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沒有希望,但是致富的希望在哪裡?為什麼三十年前,大部分中國人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出發,到了今天貧富差距如此之大?儘管我們對於拼爹並無好感,但卻不得不承認現實的殘酷,這就是一個拼爹的時代,你是富爸爸,可能會給孩子好的教育,上升通道,優質人脈和美好未來,而如果你是窮爸爸,孩子不但要面對更激烈的競爭,更惡劣的環境,而且要面對更不明確的未來。
但是,為什麼有些人成了富爸爸,有些人成了窮爸爸呢?
法國經濟學家、《21世紀資本論》作者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曾經做過研究,上個世紀前半葉,美國的貧富差距並不大,1920年,10%最富的人佔了國家財富的50%,到1950年下降到了30~35%,這一比例在50、60、70年代是比較穩定的。但是從80年代開始,不平等卻開始上升了,美國最富的10%的人逐漸佔據了半壁江山, 2012年和2013年的數據甚至佔了50~51%。同時,歐洲和日本的不平等也在上升,但沒有美國這麼劇烈。也就是說,時代越發展,貧富差距拉大成了全世界都存在的問題。
經過研究,造成美國收入財富不平等的原因之一是人們所受的教育不等導致人們的勞動技能不一樣。美國有非常有名的大學,但是最窮的人沒有機會去上這樣的大學。佔領財富,接著佔領優質教育資源確保財富延續已經成為貧富差距拉大的一場戰爭。而除了佔據教育資源,佔據資本的方式,以及人們最初對資本的理解和運用也造成貧富差距急劇拉大。
舉個身邊的例子,2004年,同學二人同時從大學畢業進入了北京的央企工作,但是一個年輕人因為急著結婚,趁著樓價5000多元的時候就買了房子。隨後因為孩子出世,再次籌錢買了一套大居室,隨後,隨著北京房價不斷上漲,這名年輕人賣掉最初的一套房子再分拆購入了兩套房,並用租金來進行還貸。12年過去了,這名年輕人在北京擁有了5套房產,初步估算,價值高達近3000萬元,這5套房產每個月給他帶來的房租收入高達近3萬元。也就是說,即便他現在不工作,也可以過上一般企業高管才有的生活。
而同樣是2004年來到北京打拚的另一個年輕人,因為不想太早結婚,一直沒有置購房產,隨著工資和房價的水平越差越遠,乾脆辭職創業,創業之後手頭現金更加緊張,也沒有多少盈餘。折騰了12年,儘管現在公司可以勉強運營,但是每年純營收不到100萬元,這在創業公司中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業績,但是由於沒有在北京置業,結果是辛辛苦苦等於白乾,因為手頭的現金流有限,至今還要租房子住。
從絕對財富的角度來看,當初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兩個年輕人,一個成了富爸爸,一個雖然不算窮爸爸,但是卻在高風險的狀況下生存,一旦公司業績不佳,可能立刻變成窮爸爸。所以,一個人處理財富的態度和方法加上適當的機遇,決定了誰將來會成為富爸爸,誰會成為窮爸爸。
隨著中國30年經濟高速發展,不管我們願不願意,財富聚集的馬太效應已經越來越明顯,資本越多的人,聚集財富越容易。托馬斯·皮凱蒂就發現,從50、60年代開始,美國的資本積累速度加快,也就是說資本收入比開始攀升。結果是美國進入了一個越來越講究拼爹的社會,或者說財富越來越有份量的社會。在這方面,日本和歐洲的趨勢也是如此。歐洲和日本的資本收入比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隨著人口增長放緩,經濟增速變慢,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會變慢,在這種社會中,吃老本的現象將越來越突出,就是之前祖上積累的財富對下一代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托馬斯·皮凱蒂得出結論,中國很快也會重複這樣一個模式。
經過對歷史的反覆研究,托馬斯·皮凱蒂表示,收入不平等在一定的範圍內有利於促進經濟的增長,但極端的不平等就很可怕了,看看歐洲、美國、日本、中國現在也是了,那些最富有的人財富的增長快於國家經濟和窮人財富的增長。這不是可以持續的。否則就會重複十九世紀的悲劇。一戰之所以爆發,是因為歐洲國家財富太集中了,90%的財富掌握在10%的人手裡,然後社會動蕩,爆發一戰然後二戰,從那之後西方的富人才吸收了教訓,才接受了社會的改革。
這就意味著,隨著社會資本的不平等,財富的安全性將面臨很大的挑戰,你通過資本積累成為富爸爸,但是並不意味著你將永遠都是富爸爸。過去3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紅利確實讓很多人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是如何確保財富能夠延續下去,仍是一個大問題。30年前,選擇房地產的中國人可能現在已經順利成為了富爸爸,那麼未來財富的通道在哪裡呢?
實際上,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富人,不但是能力和機遇,還有他的思維方式。根據彭博社最新的深度調查,由於人民幣和國內經濟的波動,中國富裕人群為了分散投資風險,對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正日益升高。2017年中國高凈值客戶的海外投資規模可能有15-20%的增長。
春江水暖鴨先知,也就是說,當國內的中產還在離婚搶購上海的房子時,富人階層早已把財富配置的目標放到海外,甚至高位賣出國內的部分房產前往價值窪地進行投資。
今年7月,國內信貸市場中房貸比例超過100%,為國內高熱的房價敲響警鐘,而導致一線猛漲的海量貨幣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出路。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勢預期分化,富裕人群海外配置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興業銀行與波士頓諮詢6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20年中國個人境外資產配置比例將升至約9.4%,新增市場規模將達13萬億元人民幣,2015-2020年,中國高凈值人群可投資金融資產年均增速約為15%。
除了個人投資者,企業也在國外瘋狂買入。受良好政策和海外投資意願推動,中國的土豪企業在美國展開「瘋狂購物」模式,截至今年4月,中國已與美國完成405億美元的併購額,將近2015年的兩倍。中國土豪企業購買的資產從酒店到證券交易所不等。
而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是,最近國內官媒頻頻喊話,人民幣匯率可能面臨大幅調整,人民日報海外版近日刊登題為《人民幣是負責任的國際貨幣》的文章稱,與歷史上其他曾經歷過由「盯住匯率」制退出的國家過程一樣,市場各方未來也必將經歷一段逐步適應人民幣波動幅度加大的時期。文章稱,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日、英、歐等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均啟動了史無前例的非常規性貨幣政策。縱觀發達國家國際主要貨幣的匯率史,短期內出現20%甚至40%匯率波動的極端情形也並非罕見。
官媒的這一表態意味著一個新的財富通道即將打開,處於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人民幣適當貶值已經無可避免,而對於不從事實業生產的老百姓來說,人民幣的貶值則意味著財富的真實縮水,這表明海外資產配置不但是富人的專利,也是中等收入家庭或是中產家庭保護家庭財富的重要出路。而前往海外進行資產布局的人就會比等到人民幣貶值預期實現後再匆匆忙忙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人有優勢,這同樣又會打造一波新的富爸爸和窮爸爸。
具體到富人階層投資的項目,全球海外房產(www.contactmalaysia.com.cn)成為了香餑餑。2015年中國資本投資到海外房地產的資金總額達300億美元,相當於2014年的兩倍。這個數字在2015年前10個月就已超過2014年的全年總額(151億美元),與2009年相比,增加了50倍。數據顯示,在人民幣貶值的趨勢下,出於資產配置和分散風險的考量,國內高凈值人群將30%左右的資產配置到境外是一個合理的選擇,這也就意味著將有3.27萬億元的境外投資需求,這一投資需求在未來10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20.6%。
而比較一下各種海外投資的收益,你會發現,海外房地產依然是出錯率最低的海外資產配置:
股市方面(「2006-2015年化回報」):
中國大陸地區:10.1%;
東盟:8.5%;
中國香港:8.3%;
印度:7.2%;
美國:6.7%;
亞洲(除日本):6.2%;
中國台灣:4%;
歐洲:3.4%;
韓國:2.9%;
日本:0.9%。
固收類產品回報率(缺點是技術門檻高,操作複雜,參差不齊):
美國高收益企業債券:8.4%;
亞洲高收益企業債券:7.7%;
新興市場本幣債券:7.1%;
新興市場美元債券:6.1%
現金:以0.2%排名墊底。
海外房地產:
英國:回報率9%,缺點:有地區差異;
日本:回報率接近10%,缺點:需承擔高稅收;
德國:回報率超5%,警惕:不要被低價迷惑;
馬來西亞:回報率6-8%,缺點:長期投資;
美國:回報率最高10%,缺點:稅費高昂,地理位置遠
從2012年開始,中國高凈值人群(一般指資產凈值在600萬元人民幣/100萬美元資產以上的個人)在境外投資的比例幾乎增長了一倍,擁有境外投資的高凈值人群所佔的比例從2011年的19%增長到了37%;特別是那些可投資資產高達1個億的超高凈值人群,他們擁有境外資產的比例今年已經達到57%。
富爸爸們已經起跑了,窮爸爸們還在等什麼?
明良海外【Mln_Malaysia】歡迎關註明良海外!這裡有最新鮮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的投資、置業、旅遊、美食等資訊。歡迎添加管理者個人微信號(mlnleo)溝通交流!
聲明: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明良海外】原創製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公眾號進行授權。
推薦閱讀:
※窮怕了的幾種表現,貧窮是一輩子的恥辱嗎?
※手有「斷掌」的人,到底是富貴還是貧窮?聽面相師傅細細道來!
※越貧窮的人,發財成功的機會越大
※窮人跳樓自殺:為什麼越努力,越貧窮?
※年輕時貧窮,中年後飛黃騰達的3大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