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俄羅斯人的夢醒時分
如今的俄羅斯,就像一個緩慢衰弱的老熊,困獸猶鬥。
貨幣貶值
看一個國家的發展,貨幣是最好的窗口之一。蘇聯解體後二十多年來,除了911之後美元走軟,石油暴漲,俄羅斯貨幣一路升值,之後發生了逆轉2009年後,美元對盧布越來越值錢;2000年之前,1美元只能兌換10+盧布,如今,一度衝破1美元兌換80盧布。普京的改革到底體現在哪裡,貶值么?而貶值已無法停止了!
狂妄的帝國夢 + 資源的詛咒 = 死亡循環
普京第一個任期內,取得了一些成績:過去十多年石油價格的飆升,外加每年近50%的石油增產,累積了5874億美元外匯儲備;外債從1389億美元下降至294億美元。今天看來,短暫的經濟增長反而導致了更壞的情況:
1、依賴石油:迄今為止,俄羅斯經濟缺乏可持續增長的真正動力。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生病吃藥,俄羅斯經濟差點進了ICU病房。轉眼八年後,石油暴跌,盧布繼續貶值。八年來,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
2、依賴貶值:由於盧布的貶值,外加石油飆漲和美元流入的推動,俄羅斯經濟出現了復甦。如今,又依賴以盧布貶值,變相降低成本,進行石油價格戰;
3、帝制狂想:實際上已經放棄市場經濟改革,逐步推動蘇聯體制,恢復帝國格局,普京連任第四屆總統。
在亞洲,最有帝國夢的當屬俄羅斯。這個好戰但並不善戰的民族,佔據了廣袤的土地,和橫跨歐亞大陸的地理位置。國家象徵『雙頭鷹』來自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所以雙頭鷹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
歷史、地緣和地位,讓俄羅斯的心態與英國很像:
心理上,俄羅斯既不屬於歐洲,也不屬於亞洲,戰略上,適度孤立,制衡歐亞;
在亞洲,制衡中國+印度+越南,甚至製造摩擦;
在歐洲,制衡歐盟,奪回出海口和遺留在烏克蘭的軍事遺產。
軍火和能源,本質上,是一種類型的生意:『製造需求的剛性』。在平時,石油和軍火都是工業品,大部分溢價都來自於摩擦中引起的『緊平衡』。這就需要不斷地製造矛盾,踐踏契約精神,製造緊張局面。
困境中的俄羅斯對這種『毒品』越來越依賴,以至於內傷深重。而強烈的帝國夢,又強化了對石油的依賴、對盟友控制的幻覺,越來越積重難返。
狂妄的帝國夢疊加資源的詛咒 ,改革無望,進入死亡循環:
1
經濟轉型需要外部資本,這需要制度建設;
2
由於依賴石油受益明顯,產權、市場定價、金融制度,遲遲不到位;
3
帝國夢需要控制權,政府和國企經常掠奪私企,破壞市場經濟核心;
4
市場經濟改革失敗,更加依賴石油;
5
盧布繼續貶值;
6
帝國被迫製造外部摩擦;
7
人口下降和外流;
8
更加依賴石油。
俄羅斯並非沒有考慮過其他道路。冷戰之後,軍事資產一文不值,坦克都當廢鐵賣,可是前蘇聯GDP的近30%都是軍工。為此,葉利欽時期,將軍工預算削減了80%防止產能過剩,到了普京時期,為了增長,不得不將能源和礦產納入國家控制範圍,並以此重振經濟。大量的石油和礦產,加上美元貶值和中國的基建需求,讓能源戰略變得非常奏效,普京權力達到頂峰,經濟戰略也走向了短視。
短視的經濟戰略和利益驅動,就更容易陷入死亡循環,親手為自己刨了三大坑:對內戰略失敗,對歐洲失敗,對亞洲失敗。
失敗的對內大戰略
抓人殺豬:為了控制能源,對葉利欽時期,抓捕有『原罪』的侵吞國有資產的大佬們,清算寡頭。讓資本家們紛紛外逃英國。
發展裙帶資本: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接管了多位石油巨頭的資產,包括科斯石油、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等,最快速度做大國資企業。
趕走外資能源企業:皇家荷蘭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英國石油、道達爾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等均被迫退出開發項目,並轉讓股份。
克格勃上台:昔日情報部門紛紛上台出任要職。
遭遇危機,國企敗退:2007年,雖然能源價格還在頂部,國企俄氣公司Gazprom經營不善,產量還停留在1999年水平,營運成本(除了稅收之外)從每桶4.9美元上升至14.8美元,公司債務已經上升到了616億美元,相當於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二,2008年市值掉了70%。
能源競爭慘烈:歐洲經濟下滑,以及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暴跌,導致Gazprom幾乎癱瘓。產量和利潤雙雙暴跌,至今無法翻身。更小的國家——亞塞拜然、喬治亞、土庫曼參與競爭天然氣,石油巨頭伊拉克伊朗和沙特,又與俄羅斯搶客戶。
失敗的歐洲大戰略
以能源管線控制歐洲,先控制生產,再控制運輸,最後控制分配,配給網路,三步走,預期很完美,結果一團麻。
2006年,勒索歐盟:此前,俄羅斯一直穩定供應能源,即便撕逼,也是在前蘇聯兄弟國家之間。2006年1月,借口與烏克蘭撕逼,在1月的寒冬停止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4天,之後,天然氣價格從50美元跳漲到230美元。最終歐盟被迫接受,不得不通過烏克蘭的中介公司添加來自土庫曼的便宜天然氣,最終價格為95美元。
2008年末,再次勒索歐盟:因為對價格不滿,導致歐洲東部斷氣2周無法取暖。雙方撕逼。
2009年,再次勒索歐盟:天然氣撕逼再次爆發,中介公司俄羅斯烏克蘭能源公司(利益白手套)被放棄。
2009年,歐盟制衡俄羅斯:為了避免被勒住咽喉,歐盟給予25億歐元貸款,並改造和擴容烏克蘭基輔天然氣輸送系統。
2009年,歐盟反制:拉土庫曼制衡俄羅斯。盟友的反目,讓原先規劃的對天然氣田厲害盆地的控制也宣布告吹。對歐盟的控制只能止步于勒索錢財。
2013年,烏克蘭反制:申請加入歐盟
2014年,俄羅斯反制:入侵烏克蘭,掠奪軍事要塞克里米亞。烏克蘭一片混亂。
2016年,烏克蘭被拋棄:內亂不堪,需要1000億美元重建的烏克蘭被拒絕加入歐盟和北約,皮球踢給俄羅斯。
亞洲戰略的部署和反制
這年的4月份,俄羅斯與中國簽署了從2009年開始每年經由一條長達7000公里的管道向中國輸送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協議,該協議的期限為30年。儘管俄羅斯仍然保有對土庫曼油氣出口的主要線路的控制,不過其與中國達成的上述交易確實標誌著其他國家開始介入博弈,莫斯科再也無法享有其在該地區曾經擁有的壟斷地位。
2009年,挑動中日內鬥被迫停止:一直以來,圍繞北京與東京誰將成為俄羅斯新的管道東線計劃的首選合作夥伴,莫斯科一直試圖讓北京與東京鬥來鬥去。金融危機期間,因為缺錢才選擇了中國,250億美元信貸,換俄羅斯石油管線到中國,20年內向中國輸油3億噸。
2009年,北京主動平衡土庫曼與哈薩克:100億美元貸款換哈薩克能源集團股份,40億美元的信貸,將土庫曼天然氣管道的運量從300億立方米提升至400億立方米。
2010-2014:油價反彈,中俄合作減少
2015 原油暴跌,盧布暴貶,中俄2700億美元大單:中石油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訂長期供油協議,規定俄羅斯要「逐年向華增供原油」,期限25年,當時估值為2700億美元。
2016年,中俄戰略合作:《中俄兩國關於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倡導合作共贏的聯合聲明》和《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
2016年,印俄合作:俄羅斯對印度軍售,且與印度進行聯合反恐演習,聯合開發北極大陸架和核電站項目。
2016年,越南俄羅斯:在南海問題形成共識,開始曖昧,軍售項目又被美國反制。
此外,俄羅斯還面臨人口老化、長期衰弱的困局:
據美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960年至2015年,蘇聯/俄國vs美國的人口數據。 到了1990年,俄羅斯人口就沒有增長過,一直在1.5億緩慢向下。當年的老對手美國,已經逼近3.5億。(更別說當年俄羅斯的小弟中國了,突破13億)
人口,是國家的基本盤,俄羅斯很早就到達了近億的人口,這使得擴張過程中非常輕鬆,碾壓歐洲小國,並從奧斯曼帝國和清帝國的崩盤中獲取了大量土地。今天,不僅僅人數不佔優勢,人口老齡化程度不亞於日本, 看似幅員遼闊雄踞世界的北方土地,橫跨歐亞大陸,資源豐富,但是,人口不足,這與南極和格陵蘭島又有什麼區別?
過去十年里,俄羅斯人口減少了將近340萬。在2017年之前,俄羅斯勞動人口每年預計減少100萬人。人口的負增長從199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22年了,最近4年通過大量生育補貼,勉強拉到了0增長。
這樣糟糕的人口成績,不得不歸功於計劃生育:
1955年墮胎合法化;
1970年代政府由於擔心人口過度增長引起食物短缺,開始計劃生育;
80年代俄國政府又開始鼓勵生育;
90年代,蘇聯解體,社會經濟不穩定。
如今GDP僅僅相當於廣東省的俄羅斯,無論是從經濟制度、核心產業、人口或者其他方面,都撐不起帝國的夢想。但是,依然在亞洲歐洲展開一場與國力並不匹配的遊戲。在中美日歐,大國博弈的關鍵時代,俄羅斯正在被反制甚至有逐步淪為三流國家的可能。
推薦閱讀:
※挑動朝核危機能救得了特朗普?美國攥在普京手心裡?
※普京為俄經濟開藥方 西方拴不住「俄羅斯熊」?
※李光滿冰點時評(81):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軍機,普京會不會報復?
※這一次,普京為什麼能忍氣吞聲?
※說干誰就干誰!普京為什麼這麼硬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