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英語有這麼大個捷徑你竟然沒去走?!為實現雙語養育親自學英語,是我為孩子做過最拼的事!
相信每個中國土著家長都被啞巴英語虐過,也多多少少都在英語這事兒上吃過虧,就像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很多父母愛說的,我小時候沒機會好好學習,所以希望你們好好學習。今天,也有很多家長抱有這樣的想法,爸(媽)工作就吃虧在英語不行,花多少錢也得讓我孩子將來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然而,看完今天的推送,我想你會明白一個你可能不願意麵對的現實,那就是,教育可能需要砸錢,但教育絕不僅僅是砸錢就能解決的。什麼是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絕不是看誰給孩子在教育上花了最多錢,而是看家長給孩子提供了什麼樣的家庭環境。
所以,不要老是犯咱們的家長犯過的錯誤——自己做不到的事,要求孩子做。學習和參悟到超越自己出身的境界永遠比單純的傳承要難得多了。與其大灑幾萬人民幣報少兒英語班希望孩子替你圓夢,不如把孩子作為動力自己持續學習,你的英語越好,你孩子的語言學習環境就越好。咱們自己多進步一分,孩子就省去一分刻意苦學的必要。
今天,Go姐特約到go粉群群媽媽為我們分享她對於幼兒英語啟蒙的一些思考和實踐。群群媽媽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應用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就是雙語教養,她畢業後在一家央企海外事業部工作,但仍然對曾經的專業保留著濃厚的興趣,一年前她自己的小女兒出生,終於有了親自實踐和延續專業研究的機會,並經常在她的微信號「雙語養育修鍊筆記」(ID:bilingualqunqun)中分享經驗,可以說是英語啟蒙和雙語養育的達人一枚。
如果你在孩子英語啟蒙方面有任何疑問,比如一個中國土鱉到底要不要在家跟孩子說英語、多大開始教孩子說英語、怎麼教、孩子大了錯過了語言啟蒙期怎麼補救等等,相信都可以在今天的分享中找到答案。
我是群群媽乾貨分享的分割線
雙語養育≠雙語教育
讀研時因對雙語養育感興趣,我利用做畢業論文的機會研究了一些雙語養育的相關理論,並深入跟蹤了一個實際案例(兩歲兩個月美國男孩在北京由母語為英語、二外為漢語的家長進行雙語養育)。去年有了女兒後,也就自然而然地跟她在家用英文交流,現在女兒一歲了,雙語發展比較平穩。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自己在雙語養育方面的思考。
本文僅針對在國內生活且家中無英語母語人士的普通家庭,不討論在英語國家長期生活或者跨國婚姻一類的情況。首先明確一下概念,雙語養育不同於雙語教育,以英漢雙語為例,是指在生活中用兩種語言同孩子進行日常交流,從而讓其自然習得雙語的養育方式,而雙語教育主要指在課堂上把英語當做外語進行學習。
母語窗口期的英語啟蒙就好比
免費吃食堂:
便宜、質優、量又足!依個人淺見,「如何做好英語啟蒙」和「如何提高孩子審美」或者「怎樣讓孩子喜歡數學」有著本質區別,因為語言除了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本能,若利用語言本能的內在邏輯進行英語啟蒙,便能思路大開、事半功倍了。如同孩子吃奶,嬰兒時期的語言習得是一種本能。人類天生就擁有一套把語言規則化的機制,即所謂的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正是這個文法的普遍性讓孩子輕鬆從父母的言談中把文法提煉出來,在短短几年的母語習得窗口期內,通過恰當環境的刺激完整習得母語。所有種族的正常兒童都無一例外地在3歲左右基本掌握母語。這裡借用一段語言學天才大師史蒂芬平克的話:突然,所有語法問題都基本解決了,一個三歲的孩子可以說是文法天才了,他精通大多數句子結構,遵循大多數文法規則,尊重語言的普遍性,所犯錯誤合情合理。他們利用有限的材料,創造出無限多的句子,也能理解從未聽到過的句子。這種自然習得語言的能力同樣適用於雙語或多語。無論是認知神經科學還是語言學,都認為處在母語習得窗口期的兒童自然擁有掌握兩種或多種語言的能力。成功習得雙語(多語)的關鍵在於依託人類天生的語言獲得機制,抓住母語習得窗口期,在一定量的語言暴露之下,基於人際交流的手段,利用本能習得語言。如果在這一時期為嬰兒提供恰當的雙語(多語)環境,嬰兒就能輕鬆獲得雙母語或多母語。對孩子來說,在母語窗口期習得英語就好比免費吃Google食堂:便宜、質優、量又足!但是,即使是有著本能的保駕護航也不會有不勞而獲的好事,只是這「獲」的是孩子,「勞」的是家長。孩子不可能自動變成雙語人,雙母語習得的重要前提條件是「基於人際交流的恰當語言刺激」,必須確保足夠數量和質量的英語輸入。與其說是逼孩子學英語,不如說是逼家長學英語。與其說是孩子把精力都耗在英語上了,不如說是家長為了保證英語的輸入數量和質量把精力都耗在學習如何跟孩子再多說一句地道的英語上了。英語啟蒙,考驗的從來都是家長。但是,靠家長在關鍵時期狠狠地努力一把就可讓孩子輕鬆掌握英語。現在的你,會不會動心?為了孩子,有時我們真的什麼都肯做。
錯過窗口期,還有關鍵期!
看到這裡有些家長可能會感到失望了,因為自己的孩子早就錯過了母語窗口期,都快要上小學了。語言本能帶來的種種好處是不是早已煙消雲散了呢?並不完全是這樣。語言本能的延展力只會大大超乎我們的想像。語言習得還有個關鍵期,在此期間,大腦中掌管語言的「布卡羅區」雖比不上母語窗口期的驚人活力,但和成年後的活躍度還是有雲泥之別。一般認為4-12歲是語言關鍵期,這一時期若能提供恰當而豐富的語言刺激,語言習得將會飛快,且有可能達到母語水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兒童或少年時期移民後很快學會當地語言,甚至達到母語水平的原因。換句話說,如果說孩子在母語期是完全利用本能輕鬆獲得,那麼語言關鍵期則是利用半本能、半技能的機制討巧習得。比如我的西班牙語老師,他從小成長在西班牙南部的一個旅遊勝地,父母都只會講西班牙語。但是,有很多會講英語的歐洲人在那裡定居,他的英語就是在跟各國街坊領居打打鬧鬧中學會的,英文講得非常地道。很多人甚至在語言關鍵期還能像嬰兒一樣潛移默化地輕鬆掌握多門外語的語言結構和特徵語法,這種令人驚羨的結果並不是憑空掉下的餡餅!和母語習得一樣,英語的輸入數量和質量起到了絕對作用。在這個階段激活殘留語言本能的方法很多,讀繪本,上雙語幼兒園,團外教(哈哈,中國家長們真行,外教也可以團購),甚至可以帶孩子到英語國家小住一段。以個人愚見,有條件的家長親自實施雙語養育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
當你牢牢把握住短短几年的關鍵期,給孩子提供最豐富最堅持的英語輸入,讓他在語言習得機制的幫助下用最短的時間構建出最堅韌的英語能力,你為孩子節省的是大量學習單複數、被動式、虛擬態的時間,而那時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捕捉蝴蝶,研習航模,遊歷山川,你會不會動心?
雙語養育的孩子能達到什麼語言水平?
在語言學界,早有各國語言學家將自己的子女作為實驗對象,事無巨細地記錄下孩子的雙語發展全過程,供學界研究,其中不乏令人敬仰的佼佼者,比如雙語養育界的大神級人物George Saunders。
他1948年出生在澳大利亞,母語是英語,德語作為外語習得且水平不俗,他和妻子(澳大利亞英語母語者)育有三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在澳大利亞。他從孩子們出生就堅持只用德語與之對話,直到孩子們上中學。他以研究者和父親的雙重身份詳細地記錄了雙語養育全過程,著有Bilingual Children: From Birth to Teens 一書。根據他的說法,當全家人第一次去德國時,所有人都毫不懷疑他和孩子們是土生土長的德國人。在今天的中國,雙語養育已經不是一件稀罕事了。在親身經歷之前,我也很難想像竟然會有不少普通家庭選擇這種「非主流」的啟蒙方式。而隨著85後乃至90後一代成為父母,這樣的家庭正變得越來越多。他們上論壇、寫博客、織微博、辦公號,在網路上分享著自己的雙語養育經驗和迷思。不少大神家長在國內跟孩子用英語交流長達數年,孩子雙語得到相當平衡的發展,英語獲得母語者認可,比如大家可能熟知的湯北辰、駿駿和李心一(新東方名師李杜的女兒)等。
那麼,英語不是母語的家長是怎樣培養出英語接近母語的孩子的?
個人認為有三大要素:
1單純磨耳朵沒意義,加強人際交流是王道
在孩子尚未建立任何一門母語前,單純的磨耳朵絕無可能習得語言,只有基於人際交流才可以,就好比從小給孩子看希伯來語動畫片,他能夠學會嗎?肯定不可能,但如果家裡有人跟孩子說希伯來語倒是很有可能學會。在一個極端的案例中,一對芬蘭父母將兩個兒子關在家中不讓出門,但買了許多英語動畫片給他們打發時間,於是兄弟之間就說英語,和父母說芬蘭語。直到知道了「語言」這個概念以後,兩人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掌握了一門外語。這恰恰說明了人際交流才是語言習得的前提條件。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則絕不可能發生這種語言奇蹟。因此,應給孩子創造盡量多的人際交流機會,最好是家長做到習慣用英語跟孩子進行日常交流,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給孩子請說英語的保姆(很多香港家庭請菲佣便是作此考慮)等等。磨耳朵只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2語言暴露量很關鍵:你就是孩子的英語暴露量英語的輸入數量(暴露量)和輸入質量是英語能否成為孩子「母語」的關鍵因素,尤其是暴露量。在人際交流的前提下,一般認為一種語言暴露量能達到50%就可和單語孩子實現相似的水平,低於30%可能就難以建立雙母語,但其實這裡還有個交流模式(pattern)的問題,比如有類案例是孩子在說西班牙語保姆的照料下完全掌握了西班牙語,而家裡和社區並沒有其他人講西班牙語。還有一個例子是某期《非誠勿擾》來了一位ABC男嘉賓,從小父母在家跟他只說老家方言,現在他會講一口地道的四川話但不會讀寫漢字,也聽不懂普通話。這兩類案例和語言學界的主流觀點是相吻合的,即minority pattern(兩個家長都只說非主流語言,即上面ABC男嘉賓的例子)和One Parent One Language(通常簡寫為OPOL,「一親一語」,即一個家長只說一種語言,比如一個家長只說英語,一個家長只說漢語,類似上面保姆的例子)是最有利於雙語習得的模式,哪怕暴露量較低,但受益於語言的嚴格區分和基於人際交流的目的,孩子仍有可能成功習得雙母語。從女兒三個月起,我在家就堅持和她只說英語,目前女兒一歲,英語理解能力和英語單語者沒有太大區別,不過年齡太小不具備參考性。在我接觸到的5個中國OPOL雙語養育家庭中,孩子均為主動性平衡雙語者,即兩門語言都能聽愛說,英漢雙語水平非常之高,尤其是英語,受到英語母語人士認可。而在語言學文獻中,關於OPOL的研究案例更是卷帙浩繁。雙語養育雖然優點多多,但對非英語母語的家長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不僅語言難度不小,更要剋制自己的語言本能跟孩子講外語,這大概是雙語養育最大的代價吧。
那麼對於沒法長期自然說英語的家長怎麼辦呢?有的家長說,我做不到長時間跟孩子講英語,在家裡會跟孩子確定某一時間段專門講英語。在我觀察到的家庭中,這種安排很少能堅持下去,要麼因為孩子抗拒方案而放棄,要麼成功激起了孩子的英語興趣從而轉向更為日常的交流。個人認為這種安排並不是自然的人際交流,而是英語課堂的變形,甚至比跟孩子日常講英語這件事本身還要刻意。如果家長做不到長時間跟孩子講英語,還不如在日常交流中混用雙語。雖然學界有研究認為語碼轉換(code-switching)和語碼混用(code-mixing)會對孩子語言發展造成一定損害,但根據相關文獻以及我身邊至少三個例子里,並沒有造成假設中的混亂,反而孩子的英語發展也都很不錯,並沒有出現語言延遲,在英語理解和認知上也沒有任何問題。對於本文所涉及的中國家庭而言,承擔英語輸出的家長需要儘可能地對孩子多說英語,為孩子創造一個最大程度暴露英語的環境。套用「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這句流行語,你就是孩子的英語暴露量。
3自信、正確的示範英語孩子不僅需要英語暴露量,還需要正確自信的語言示範。幾乎所有家長都會懷疑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夠跟孩子對話。根據我個人經驗和接觸到的案例,家長自查英語水平時應著重評估兩點:一是說話是否自然,二是語言是否準確。自然、大方的說英語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家長不是母語人士這一尷尬身份給孩子帶來的刻意感,孩子很清楚爸爸/媽媽在講一門不同的語言,只要這門語言充滿了坦然和愛,他們大多會樂於接受。引用Saunders書中的一句話:「只要家長從一開始就自信、流暢地運用這門語言與孩子溝通,家長會很快消除這種人為感,孩子則根本意識不到任何刻意,畢竟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屬於親愛的爸爸媽媽的語言!」比自信更加重要的還是語言的準確性,準確的語言輸入能讓孩子獲得足以表達所思所想的語言工具。有些家長英語水平很高,英語甚至是工作語言,但面對大量日常生活的瑣碎場景卻有些無能為力,比如「起風了」、「泡個腳」、「乘個涼」等等。對於長在中國學在中國的家長來說,生活英語又何嘗不是一種「專業英語」?家長應該清楚,平時說話時出現少量錯誤不打緊,這一時期孩子的糾錯性很強,他們在對父母以外英語來源進行吸收時能夠創造性地自動擺脫幾乎所有的語法錯誤,因此家長不必過分擔心自身英語水平,而應在確保用英語進行人際交流的基礎上,大量加入多種英語來源,如讀繪本、看動畫、上雙語幼兒園等,為孩子提供儘可能豐富的正確語言示範。但是如果家長說英語經常出現大量錯誤應立即停止跟孩子說英語,以免適得其反。英語不是母語的我們要在生活中自然地跟孩子講好英語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甚至會背負許多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一個強大的自我學習計劃、尋求家庭內部的支持理解以及自身的心態調整都是必不可少的,也都需要一個過程。雙語養育並不是適合所有家庭,但是通過了解雙語養育這條特殊路徑中成功啟蒙的諸多實踐,我們也許可以窺探語言習得的方法邏輯,從而為我們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最合適他的英語啟蒙環境。
作者介紹
群群媽媽,中學六年就讀於武漢外國語學校,後保送到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大學四年後繼續在北外讀研,方向為應用語言學,畢業論文深入研究雙語養育,並從那時就下定決心對子女進行英漢雙母語養育。現供職於某央企做海外投資。一年前得女,如願以償。
群群媽雖然工作挺忙但還是熱情分享了她和孩子的英語學習,上周go姐轉發過關於夏天的一些英語表達即是她在個人微信公號「雙語養育修鍊筆記(ID:bilingualqunqun)」中的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從兒童開始,養育一個個美好的人
※《你給你的孩子創造怎樣的內在,將決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從食物上學到了什麼?
※一對夫妻的養育生涯,看哭了無數人
※當媽的痛,你肯定都經歷過!90%的媽媽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