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泡發、烘乾
洗腦、泡發、烘乾
也許有人會否認,也會有人部分地接受:教育、宣傳、廣告、交往、藝術、宗教、邪教、傳銷等,均具有洗腦功能或成份,「寫」博文也不例外。一定意義上,讀這篇小博文的您也正自覺不自覺地授權自己,嘗試部分地接受俺的洗腦服務。
不過,您可以放心的是,牛頓先生早就發布了他的作用-反作用定律,洗腦也是一樣,實際上人們相互洗腦,這就正如,在用試驗機測試試件的力學性質或機械強度時,試驗機上的有關部件也必然承受較大應力。即使是以卵擊石,那被擊的石頭也不見得毫髮無傷。所謂魚死網破,魚破網時網可能破,魚也可能死,有時兩者同時發生。
此外還有泊松效應,即試件軸向受壓/拉時,橫側向則發生一定比例(對於鋼材約為1/4軸向變形量)的脹/縮變形。相應地,人在受洗腦時,一方面可能有所接受,一方面可能逆向思維,尋找相反結論的證據,第三方面則可能發散思維、舉一反三,甚至「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所接受的觀點,但都未必正確,都有待於實踐檢驗。
再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受洗腦也像茶葉、木耳之類乾貨浸水泡發,未必那麼容易(「我們應當相信群眾」),而接著受到相反的說服,則又像濕透的茶葉、木耳等被晒乾,一般也非一剎那之功,需要抽絲剝繭,慢工出細活。又有俗話說,病去如抽絲。但也不排除,如果有高效的烘乾工藝及設備,變乾燥或反洗腦的進程也可以加快。
接受泡發還是烘乾,洗腦還是反洗腦,主要看哪一方更合乎邏輯、合乎實際。沒有哪一方會是純粹胡言而竟能迷惑、打動大眾。魯迅所謂高超的胡說,一定也混雜了不少合乎邏輯、合乎實際的東西,那些東西成為高超的胡說的美麗外衣和盾牌。或許這正是反洗腦之所以需要功夫的原因。
與此相應的是,具有特殊才智者,往往也具有特殊的精神狀態,甚至病態。超然物外就必須勇於承受世俗的冷落。凡人冒險往往是犯法,至少在倫理上受指責,而藝術家等具特殊天分者,其行為或驚世駭俗,往往成就特異功業。
譬如一個演員,要想演得像,必須深入揣摩角色心理,那麼也就是在最充分地接受導演說戲、最充分地「成為」角色本身後,才能最充分地入戲,達到神似。入教、入黨、隱士入世或居士出世,或大抵類似。但是,演員就是演員,他們並非角色本身,台詞就是台詞,觀眾被台詞和劇情哄得涕泗橫飛,乃至也以角色自居,就很滑稽。戲落幕了,你媽喊你回家吃飯,走吧。
推薦閱讀:
※洗腦的奧秘——讀《精神控制心理學濫用》有感-今日頭條
※1.1 控制他人的內心——洗腦
※如果,您被導遊洗腦了---
※我的世界觀 第八章 精神鴉片
※放眼海外--亞洲人是全世界最容易被洗腦的(廣告領域)
TAG:洗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