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百群共享課(14)--《1小時學會做後期(下)-ACR通用型影調製作法》】

【周三共享公開課】

源於:柒攝影自有40個攝影群,每周周三的群課程對社會攝影群公開,後來形成今天的規模約兩百個攝影群的免費共享攝影課程,因為具有較大一定的覆蓋能力和幾萬的聽眾,引起攝影界的老師青睞,因此每期都邀請到攝影水平和實操經驗豐富的名師來授課。

形式:名師在「柒攝影群主群」中以圖文形式授課,之後進入「群主群」的群主把課程轉播回自己的攝影群中。

攝影群加盟共享課辦法:請群主直接聯繫柒攝影負責人老柒(微信號:cf76666),認同周三共享課程的規定即可。

周三共享課程規定:1、能每周三晚上轉播,兩次未轉播視作違規。2、完整地轉播攝影課程全部內容,包括攝影名師的推廣內容,對故意不轉推廣的攝影群視作違規。3、違反柒攝影周三共享課堂的群主群的其它群規。4、違規攝影群主將被「請」出群主群,並收迴轉播圈,不做任何解釋。

【嘉賓簡介】

趙鵬,研究生學歷,碩士講師,PS教科書作者,ACR後期創始人。

自1995年起使用PS,曾任教Adobe官方培訓中心,現場授課超過2000課時。受邀出版《大師之路》及《毫無PS痕迹》書籍。所著教材在線閱讀達2億次,擁有300萬讀者,書評網中評分位居同類書籍榜首,在相關教學領域被廣泛引用。其首創的以《一分鐘後期》為代表的ACR一站式後期製作法,為廣大無PS基礎的攝影愛好者開啟了進入後期領域的大門。

微信號:zpaway

【老柒有話說】

大家晚上好,有到我們每周周三的共享課時間了,首先我們感謝來百群共享課上課的老師和我們辛勤轉播的群主,因為你們的勞動才幾萬名攝影愛好者從中收益。本期我們百群周三共享課再次榮幸地邀請到主講嘉賓:趙鵬老師,他的一個課程在中國非常著名,請允許我告訴大家。

【大師之路課程】告別PS做後期!新一代數碼後期製作法已經面世!手機/電腦隨時學!需要購買這個課程可以到以下原文閱讀鏈接中購買,但是本周各位在群中聽課是免費的。下面有請趙鵬老師:

大家好,再次感謝柒攝影和各位管理員、轉播員,讓我們再次相聚到一起來探討一些關於後期製作的話題。本期的主題是《ACR通用型影調製作法》。

因為上一次有許多朋友問,這次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ACR。

ACR是一個獨立插件,它本身已經包含在PS軟體中,用PS打開raw格式的照片時ACR就會啟動。

此外也可以通過Bridge(簡稱BR)啟動ACR,這樣不用安裝PS也可以用。我們推薦大家使用BR+ACR的方式來製作後期。我們的系統教學也是基於此方式進行的。

ACR也有自己的版本,主要體現在操作性和所支持的相機類型上,可在不更改PS和BR的前提下單獨升級ACR。

Bridge目前最新版本CC2017,ACR目前最新版本9.10.1,可以從大師之路百度共享中下載,地址為:https://pan.baidu.com/s/1jIMb0fc

我們也準備了ACR的系統學習課程,《一分鐘後期》協會培訓版,由現場實際授課製作而來,全程視頻講解,完成學習後即可掌握包括本課在內的後期製作知識,可獨立快速製作參賽級後期作品。

具體請參見柒攝影發布的課程鏈接。

【注意】今晚的課程內容較多,在理解上可能有些難度,我們嘗試將課程盡量敘述的簡單明了,並且對於每一個影調實例都附加了小視頻便於大家觀看。所列實例均為ACR獨立製作,並未使用其他軟體。

在了解了亮度的劃分及高光陰影的概念後,對於照片的後期處理就有了一個切入點。那就是先判斷照片中的亮度劃分是否合理。

高光和陰影的分布是否正確,高光部分有沒有過曝,陰影部分有沒有欠曝。

如果有上述現象存在的話,就在全局設定中相應對其進行調整。我們可以按照上一次的內容來繼續。下圖是未經全局調整的原圖。

【注意】紅色標註表示高光區,藍色標註表示陰影區,黃色標註表示參數或重點項目。

在拍攝人物時常會遇到面部曝光不足的情況,這也屬於陰影區,如果要突出人物,在處理策略中就應當提升這部分陰影。天空部分無疑屬於高光區,有可能的話盡量壓暗些,有時候可還原出藍天或雲彩細節。

下圖是初步處理的效果,通過在全局提升陰影下降高光,使得人物面部的亮度得到了增強,天空區域經過壓暗後也可以看到比原先更明顯的電線。

那麼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一張全局曝光正確的照片,如下圖。

好的,現在可以進入我們的主題了,這張照片的主體應該很容易判斷,就是那個拿著扇子的人物,這個在前期拍攝時候就已經確定了。這就是後期影調三部曲的第一步:確定主體。

在這裡我們也要明確一個概念,後期是前期拍攝的延續,是基於前期拍攝的,因此提升前期質量永遠是攝影的主旋律。後期能力的提高可以反哺前期並為前期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如降噪技術可解放前期ISO上限等),但拍攝時機、機位選擇等依然是重點。

在理解了高光陰影的概念後,現在我們要接觸後期處理的第二部分知識:改變亮度分布。

此方法可以創造視覺重點,增強畫面影調,從而提升照片的主體表達力。如下圖是目前本例照片的狀態,雖然從畫面佔比中可以看出主體為前景人物,但就整體亮度的分布情況來看,全片幾乎是平均的。

由於目光容易被較亮的部分吸引,因此適當下降除主體之外其餘部分的亮度,可有效引導視線停留在主體部分,增加主體的視覺權重。

這就是後期影調三部曲的第二步:引導視線。

【注意】為了讓圖示效果明顯,範例中都會使用較大的參數,實際製作時可適當降低些。本課其餘範例均同。

在ACR中實現對比的方法很簡單,使用橢圓工具為畫面添加上亮度變化即可。效果對比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位於畫面左方的幾處原本位於高光區的部分,在調整後變為了陰影區。這樣就製造出了亮度變化,使遠離主體的區域亮度被降低,從而在明暗對比上增強了主體的視覺權重。

由於這種亮度改變是漸進的,不易被察覺,但視線會不自覺地被較亮部分所吸引。大家在實際操作時應避免形成過於劇烈的反差。有一種在四周做暗角的方法,其本質也是營造亮度變化,增加畫面中心部分的視覺權重。

接下來就是後期影調三部曲的第三步:挖掘視覺元素。

所謂挖掘視覺元素,就是指在經過了基本明暗對比製作的照片中,查找一些有利於主題表達的視覺元素,將其予以突出或淡化。

突出的方法有加亮、偏暖、高飽和、清晰。

淡化的方法反之,為壓暗、偏冷、低飽和、模糊。

上圖其實就是對主體以外的區域進行的一種淡化,方法為壓暗。

挖掘視覺元素的效果一來是可以增強畫面的主體感染力。可以為簡單的明暗對比增添上更多的交錯變化。使得畫面的亮度分布看起來更加立體。也淡化了單純的明亮變化所形成的獃滯感。那麼下面我們就對這張圖的區域中,查找一些有利於我們這張照片主題表達的視覺元素,黃色圓圈處為視覺元素。

可以看到共有三處視覺元素,旗幟、地面、窗戶。而他們的處理方法是前兩者突出(加亮),最後一個淡化(壓暗)。

因為我們覺得他這個旗幟是這個民俗活動的有效成分,應該予以體現。

而地面是這個活動的一個特色,就是沿著地面的炭火踩踏過去,因此這個炭火部分要給它體現出來,不能壓暗應該還原亮度。

而背景的那個窗戶由於靠近主體且亮度較高,為了避免在亮度上與主體造成衝突,因此應該將它壓暗。

好的,現在我們再來明確一下後期影調製作的三步曲,他們分別是:

1確定主體

2引導視線

3查找元素

其中確定主體就不用再細說了。引導視線就是採用對比法,最通用的就是明暗對比和冷暖對比。查找元素就是對畫面中有價值的部分予以突出,無價值就淡化。我們本課的所謂通用型影調製作法就是指這個。

這些在ACR中實現都非常簡單,但本次公開課時間有限,具體ACR操作細節還需要大家自行學習。我們還是集中精力來講解理念。掌握了理念之後,無論是用ACR還是PS或者其他的軟體,都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製作,也都能製作出滿意的作品,因此我們強調的不是技術,而是創意的實現。只是相比之下ACR實現起來最快最好,可以為創意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這才是我們推廣ACR一站式製作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多的製作作品,或者為一幅重點作品花更多的創意時間,而不是把時間都消耗在技術操作上。

下面我們再看幾個例子,從中大家就可以看出後期三部曲的腳印了。

下圖上方為原圖,這個主體肯定是人物,然後下圖使用了明暗對比來淡化壓暗周圍區域。至此就完成了前兩步了。即確定主體為人,然後使用明暗對比法突出人物。

下圖為視覺元素的查找,即對畫面中有利於主題表達的一些部分進行了突出(加亮)。

對視覺元素判定的不同,就可以做出不同表現細節的作品,如下圖就是兩幅稍顯不同的作品,兩者在整體光影對比上是相同的,區別就在於視覺元素的提取部位不同。

下圖還附加了冷暖對比,在人物上方的天空製作出了冷色調,與人物的暖色調形成對比反差。

這種不同的視覺元素判斷實際上體現了每個人對同一張作品的不同感受。我們在此並不評論效果的優劣,我們堅持的觀點是,只要這個效果中表達出了你心中的創意,那就是好的。而心中的創意,會隨著時間的增加和經驗的積累,逐步變得更加成熟,這需要一定的過程。大家一開始看這些效果,可能覺得自己做不到,這其實並不是做不到,而是沒想到。而之所以沒想到,是因為所掌握的技術水平限制了自身的想像力。比如某些效果的技術實現很難,或者做起來花很多時間,這就使得我們不能去想,或者說不敢去想。只有消除了後期製作的技術壁壘之後,讓大家的創意能夠儘可能快的轉化為現實後,我們的創意才可以得到釋放。

因為每天坐在電腦前的時間其實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花費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才能實現一個效果的話,那整個的後期製作過程就會顯得沉重和乏味。

PS軟體本身的複雜程度決定了如果使用它製作此類影調後期,將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操作上,且難以修改,這無形中就壓縮了創意的空間。而如果使用ACR,由於其操作簡單,每一個創意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轉化為現實。這就增加了創意空間,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花在思考上。而創意才是決定作品最終質量的首要因素。比如我們所說的視覺元素的提取,這其實就是一個十分依賴創意的過程,你花的時間少,就不可能找出很豐富的視覺元素,而只有花多點時間在思考上和在不斷的實驗對比上,才可以得到好效果。

現在讓我們繼續來觀看幾個範例,下圖為一副人像後期作品的對比。人像攝影肯定主體都是人物了,這就不用再說明了。

按照人物為主體的前提,對畫面中的亮度分布進行了更改,降低所有比人物面部亮的區域,包括衣服、景物等。這樣就可以保持人物具備較大的主體權重。

感謝美女小馬提供肖像授權,微信號:523127994

下圖為一張航拍照片的後期處理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在下方的處理效果中,對後面的山體和雲海進行的壓暗和偏冷的處理,這樣就使得它與前景的山峰有了冷暖和明暗對比。

下圖是一副紀實類照片,拍攝的是正在鋪馬路的工人,上圖為原圖,下圖為一個基礎的影調製作效果,可以看出已經將偏暗的主體人物提亮了,也壓暗了右側的燈光。從亮度分布來說也已經比較合理了。

但細緻來看,在主體人物周圍還存在高亮度的圖像,這些都會在無形中搶佔主體的亮度權重,有必要的話可以將其進行淡化。下圖就對畫面中的路燈和樹榦進行了淡化處理。

下圖是一個製作陶罐的特寫照片,在經過基礎影調製作後,將主體保持在手部,其餘地方予以壓暗處理,整體效果已經不錯了。也就是確定主體和引導視線都已經做到了。

但是放大到細節來看,應該從陶罐周圍查找一些部位出來,作為視覺元素予以突出,將其從被壓暗的狀態還原出來。

如下圖所示,這些還原的部位對陶罐起了一個烘托的作用,也令整體的亮度分布更加豐富。

下圖是一副人像攝影作品的後期前後對比,不難看出其突出了人物面部,壓暗了四周所有部分,但對樹榦上的光斑進行了元素提取。

下圖是一幅生態照片的例子,拍攝的是一個叉尾太陽鳥在吸取花蜜的樣子。

從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到影調分布的變化,相比左邊的原圖,右邊的效果圖中對鳥身進行了明顯的提亮,使得它看起來更加鮮亮。

然後對背景的樹葉也進行了一個明暗過渡變化,使得視覺重點明顯地釘在鳥身上。而相比之下,原圖中的亮度分布就缺少這樣的引導性。

這個例子中還對鳥身的羽毛進行了一些銳化和加強,可能在這裡看不明顯。

下圖演示的人像範例則對人物的面部進行了突出,對靠近面部的衣服進行了壓暗。這是為了防止衣服搶佔面部的亮度權重。然後也對手中的書卷進行了適當處理以配合整體氛圍。

下圖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因為由於原圖的構圖問題,人物與天空合在一起,很難單獨對人物進行有效的提亮,因此採用了一種對「主體承載物」進行提亮的理念。

即對人物下方的橋面進行提亮引導視線,讓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到人物附近的橋面上,再傳遞到對人物的判斷上。

這張照片中的視覺元素提取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主體承載物」的確定,以及畫面中其他部分的突出或淡化。

下圖上方是原片,下方是劃分了簡單明暗對比的效果。可以看出在劃分明暗對比後,整體畫面已經有了一個明顯的對比,主題也得到了有效的突出,這算是完成了前兩步。

而下圖則反映了第三部的操作,即視覺元素的提取,可以看出在黃色標記處的改變。

分別是將背景塑料布壓暗,左後方石頭壓暗、任務左手的提亮,以及工具作用點的提亮。比較有特點的是對人物小臂的過渡處理,因為小臂部分太亮會搶佔面部權重,太暗又缺少情節交代,因此採取了過渡式壓暗處理,在不造成影響的同時還增強了小臂的質感。

下圖為一個手工陶器作坊的場景,左邊為原圖,右邊為使用了明暗對比的效果,可以看出光線已經集中在人物身上。

下圖的左方為原始的光影分布效果,而右方為經過了光影再調整的效果。可以看到原先背景中的一些瓦罐得到了突出,這樣有利於體現整個作坊的工作氛圍。近處的地面進行了壓暗,為的是進一步凸顯人物的亮度,增加人物的視覺權重。

當然可能並不是所有朋友都認同這樣的效果,這沒有關係,我們的目的是告訴大家可以有這樣一種方法來實現你的創意,至於創意的方向和程度,那就因人而異了。從上述幾個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掌握了後期影調製作的理念,可以適用於風光、人像、民俗、紀實、生態等各類照片的處理。是大一統的理念。

攝影的本質就是光線的藝術,只要我們能夠實現後期操縱光線的分布,我們就可以實現對任何類型照片的處理,是一種通用型影調製作手法。需要的只是針對各類題材不同的主體判斷和相應的調節程度。

原則上使用ACR製作的後期作品都可以投稿紀實類,當然這也與具體的操作幅度有關。只要沒有出現太反常規或反自然的調整效果就沒有大問題。

關於照片影調的製作,其實並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專利。

黑白膠片時代的後期處理是通過暗房技術控制照片中各區域的亮度,如加亮和減暗。

下圖就是一幅照片的後期處理計劃表和處理效果。雖然我們並不清楚計劃表中的具體單位和取值標準,但依然可以結合通常的攝影知識加以理解。

對比可以看出,暗房後期處理提亮了地面和背景,使黑色的人物在畫面中更加凸顯。這在人物左方那根柱子上最明顯,本來明顯是比較暗的柱子,硬是被提成了白色。而他這樣處理的目的,就是避免柱子搶佔人物衣服的亮度權重。只不過我們都是在暗中體現亮物,而這張片是在亮中體現暗物,本質上依然還是明暗對比法。

完整的攝影活動包含了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兩個部分,即便是在早期的黑白膠片時代,後期也依舊存在。只是我們現在使用電腦,後期變得人手可及。明星的照片也是經過後期處理的,對車門反光部分做了增亮。使得本來看不清楚的倒影變得清晰。

每當我們驚嘆於膠片時代的攝影作品總是呈現出一種較好的視覺效果時,我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些照片都是經過後期處理的。這與我們在現實中的拍攝體驗也是相同的,就是同樣一個風景,哪怕是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拍出來的,你的照片就是不如別人的好看。自己拍的都很差,別人拍的都是大片。實際上,你與那些大片之間就差了一個後期,差了一個通用型影調製作法。


推薦閱讀:

你不見得愛這部電影,但你小時候一定看過它的漫畫
餐後2小時血糖,你需要知道的那些標準
王子王妃小時候萌照翻一翻,他們的Baby會更像誰呢?
風光媲美馬代,國內鮮有人知的免簽海島,直飛僅需三小時
海陸豐的70/80後,這些小時候的爆款服裝,你穿過幾件?

TAG:後期 | 共享 | 通用 | 小時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