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補中益氣湯 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均壽命延長,人們對健康日漸重視,生命價值日漸提高,盆底損傷和功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脫垂(POP)在我國逐漸受到重視。我院於2006年1月~2007年1月採用子宮骶骨固定術結合中藥輔助治療此類患者8例,均取得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子宮脫垂患者24例。其中8例已生育婦女年齡在36~45歲,6例為Ⅱ度子宮脫垂,伴陰道前壁脫垂及後壁輕度脫垂;2例為Ⅲ度子宮脫垂伴陰道前後壁脫垂;8例宮頸均無明顯延長,患者願意接受中藥作為術後輔助支持治療。手術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開腹進行。
1.2 宮腔器官的分度標準 採用國際節制協會1996年公布的POP-Q分類法[1]。
1.3 手術方法 採用朱蘭等[2]介紹的術式:骶骨固定術。我們略作改動採用下腹縱切口,術中均做陰道檢查以宮頸距處女膜≥6 cm為滿意,2例Ⅲ度脫垂患者同時行陰道緊縮術。
1.4 中藥輔助治療 方選古典名方補中益氣湯,並根據辨證辨病結果適當加入茴香、枳殼、木香等藥物,手術後第五天開始服用,隨證加減。
2 結果
術中出血量在50~120 ml,手術時間約30~50 min,無一例發生術後病率。分別於治療後4周、8周、12周、6個月及1年隨訪,隨訪內容包括:精神、情志,性生活滿意度,平時工作,飲食及二便情況,指導並督促患者進行提肛等功能性鍛煉。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對於盆底修復方面的研究較深入和廣泛,保留子宮的盆底修復手術已進行了多次改造和探討。我們採用中藥輔助治療提高患者機體整體水平,以期達到遠期治療目的。
3.1 關於手術 我們在參考了國內外各種此類術式後選用了郎景和教授介紹的骶骨固定術是基於它的許多優點:(1)手術操作簡單、方便,無須使用價格昂貴且可能會發生侵蝕反應的補片;(2)患者術中術後的心理及生理滿意度增加,順應性好;(3)副反應少,術中患者出血少,術後病率低。
3.2 傳統醫學關於子宮脫垂的認識 我國古醫籍中即有記載,稱為疝頹或陰挺下脫,「究其陰挺,或因胞絡傷損,或因分娩用力太過,或因氣虛下陷,濕熱下注」[3]。相應治療方法:「以升補元氣,固澀真陰為主」。且早在宋代《婦人大全良方》中,作者陳子明即主張用補中益氣湯治療為主[4]。朱南孫[5]認為其機制多為帶脈不固,中氣虛弱所致,在治療方面有諸多成功的經驗。
3.3 西醫觀點 西醫認為子宮脫垂與盆底組織退行性變有關,與絕經後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組織萎縮退化有關[1]。隨著年齡的遞增人體會逐漸出現衰老現象,而絕經後盆底的肌肉成分,盆腔內筋膜及諸多韌帶的萎縮是引起盆腔器官脫垂的重要因素。眾多學者均已考慮到:無論設計何種術式均應儘可能考慮將所有脫垂的器官同時複位[6]。但即使是這樣仍無法阻止機體的衰老。中醫研究表明:氣虛與衰老是正比關係,是導致機體衰老的病機[7]。解決氣虛與衰老與脫垂之間的關係,應是改善子宮及盆腔臟器脫垂的關鍵之一。子宮脫垂並非局部病變,其病因與人臟腑氣血的盛衰和寒熱虛實有密切關係,因而治療上不宜單純採用局部治療,而應進行全面辨證施治。
3.4 中醫藥理 中藥組方中主要以人蔘、黃芪、柴胡、升麻為主,四葯均為補升氣要葯,均有健脾益氣之功。近年藥理研究結果表明:黃芪具有顯著的免疫調節作用,對因平滑肌自由基所致損傷有良好保護作用[7]。人蔘皂苷可提高免疫功能和性腺功能,且可改善更年期腎虛癥狀,可逆轉雌激素變化,對雌二醇有雙向調節作用。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長期口服中藥湯劑大多數患者不能堅持,致使療效不佳。我們採用手術加服藥的方法,縮短了治療周期,再輔以功能鍛煉,易為患者所接受,有較好的可行性,需進一步觀察長期效果。
【參考文獻】 1 樂傑.婦產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73.2 朱蘭,郎景和,王文艷.保留子宮的子宮脫垂轎正新術式.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05,21:697.3 吳謙(清).醫宗金鑒.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49.4 張介賓(明).景岳全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475.5 羅頌平.中醫婦科名家醫著醫案導讀.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185.6 馬慶良.應用聚丙烯補片行膀胱及尿道懸吊術的臨床效果分析.中華婦產科雜誌,2005,40:193.7 陳奇.中藥藥效研究思路與方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23,947.
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治療腦中風後二便失禁
【關鍵詞】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是李東垣的著名古代方劑,其功能主治是益氣補中,昇陽舉陷,補肺、脾之氣,廣泛用於少氣懶言,四肢睏倦及中氣不足的吐血、便血、脫肛及內臟下垂等氣虛證。
腦中風後諸症消失,余有二便失禁不得康復,筆者在臨床中治療本病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收到優良效果。
1 臨床表現與方葯
1.1 氣虛型臨床表現 睏倦無力,少氣懶言,患側肢腿軟癱,胃納不佳,飲食無味,大便溏泄,小便清長,二便失禁,舌淡苔白胖潤,脈虛無力,尤以關尺遲緩。血壓在110/70mmHg左右的正常範圍。
1.2 方葯 炙黃芪20g,北柴胡8g,陳皮8g,升麻8g,當歸8g,党參10g,炒白朮10g,炙甘草5g,制附片6g。
2 病案舉例
患者,女,74歲,平時健康,1997年4月17日早上洗衣一盆,繼又弄飯,早餐之時,突然發病暈倒,家人扶至床上,即出現一系列中風病癥狀,昏迷不省人事,左側上下肢不能活動,言語蹇澀,血壓180/110mmHg,病情危急,面赤如嫁,急速求醫。醫者鎮肝熄風湯主之,大劑量生石決明、生石膏、生龍牡、赭石、大黃等鎮肝降泄寒涼之品,調服12天轉危為安,神清,肢體能自主下床活動,但二便失禁不愈,求我診治,患者自訴肢體軟弱無力,少言語,懶活動,飲食不佳,大小便失禁,檢查血壓正常(110/80mmHg),舌淡苔白胖潤有齒痕,脈虛弱無力,尤以關尺遲緩,中醫辨證為氣虛陽虛,命門火衰,急予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壯命門之火,抬補中益氣湯原方加附子,劑量同前,1劑見效,3劑痊癒。無任何後遺症,至現在高齡80有餘還健在安康。3 討論
腦中風後期,諸症已愈,餘二便失禁不康,多由於急性期鎮肝潛陽,寒涼降逆,攻下泄火之品太過,陰損及陽,中氣下陷,脾陽虛微必然導致腎陽亦虛,腎乃封藏之本,有賴脾氣培養,腎陽不振,命門火衰,又使脾運不健,兩者互為因果,脾緩軟癱,睏倦無力,脾不健運,水谷不化而便溏泄,脾氣虛,腑氣不固而不禁,腎氣虛,腰酸體軟,遺精滑泄,四肢不溫,夜多小便,清長而失禁。補中益氣湯,黃芪、當歸補氣活血,党參、白朮、炙甘草補中健脾,陳皮補氣行氣,升麻、柴胡升舉清陽,疏解三陽之寒邪,附子溫脾腎之陽,壯命門之火,合起來益氣補中,溫脾壯腎,升陷振陽,陽生氣長,氣生陽復,瘀散血行,經絡通調,臟腑功能恢復,諸症皆除。
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糖尿病便秘55例【關鍵詞】 糖尿病
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它不但使患者痛苦,而且影響患者的血糖,筆者用補中益氣湯治療糖尿病便秘,取得較好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55例,均為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全部符合WHO(1999) 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為2型糖尿病[1]。男34例,女21例;年齡33~71 歲;糖尿病病程:最短1年,最長20年。便秘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15年,症見排便時間延長,排便次數每周少於3次,大便乾結,排便困難,或大便不幹結而排出困難。全部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降糖治療。
1.2 治療方法 繼續原有糖尿病降糖治療,控制血糖。補中益氣湯的中藥組成:黃芪20g,生白朮30g,党參15g,火麻仁15g,當歸10g,柴胡10g,陳皮9g,升麻6g 。面色晦暗,舌有瘀點,當歸改用歸尾30g,加桃仁10g;口乾多飲明顯,加天花粉30g,玄參30g;便秘甚者,加生首烏30g,生地30g。每日1 劑,水煎,分2~3 次內服,1個月為1個 療程。治療1~2 個療程統計療效。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臨床治癒:大便每日1 次,停止治療2個月後,仍保持自發排便每日1 次;顯效:治療期間大便每日1次,停止治療後大便每日1次,保持2個月,或每1~2 天排便1 次,無排便困難,保持2個月以上;無效:治療期間與治療前無變化,或停止治療即複發,自發排便少於3 天1 次。
2.2 治療結果 治癒19例,顯效3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7%。
3 討論
糖尿病便秘屬中醫消渴病之變證。消渴病日久,陰陽平衡失調,臟腑功能紊亂,變證叢生。筆者認為:自古消渴以上、中、 下三消論治,責之肺、胃、腎,但臨床上糖尿病病人多有睏倦乏力,少氣懶言,口淡乏味,大便或溏或結或溏硬夾雜不暢之脾氣虛癥狀。因脾乃全身氣機升降之樞紐,《醫學衷中參西錄》曰:「人之中氣左右迴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在下之氣不可一刻不升,在上之氣不可一刻不降」。糖尿病便秘患者多為脾虛清陽不能輸布,穢濁之氣不能捧出,而發生便秘。故擬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其中,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補中益氣,昇陽固表,為君葯;党參、白朮益氣健脾為臣,與黃芪合用,增強其補中益氣之功;當歸養血和營,協党參、黃芪補氣養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葯補而不滯,火麻仁補血潤腸通便,共為佐葯;升麻、柴胡昇陽舉陷,欲降濁必升清,協助君葯升提下陷之中氣,為佐使葯。其中生白朮性雖溫燥,但味苦而甘,富有膏脂,與芪、參同用,補中之力更佳,且生白朮有促進腸胃分泌功能,能使乾燥堅硬大便軟化,易於排出,但用量須大,輕則30g,重則60~120g[2]。諸葯合用,調理根本,便秘消除,有利於糖尿病病人代謝紊亂的控制與改善,對降低血糖、血脂、血壓均有益處。
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臨床觀察【摘要】 目的 探討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方法 將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52例,服用加味補中益氣湯;對照組50例,口服西沙必利,兩組均服用4周後觀察療效。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94.1%,而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1.4%,兩組比較,P<0.05。結論 加味補中益氣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且無毒副作用與不良反應。
【關鍵詞】 消化不良;中醫藥療法;加味補中益氣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稱非潰瘍性消化不良(NUD),是一組無器質性原因的慢性或間歇性上消化道癥狀群,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病。其病因複雜,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尚無特殊有效的治療藥物。筆者自2003年5月起採用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FD52例,取得了滿意的治療,並與單用西沙必利治療的50例進行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兩組102例均為我院門診病人,隨機分治療組52例和對照組50例。治療組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齡<20歲18例,21~50歲26例,>51歲8例;病程:6個月以內者6例,6個月~2年者30例,2~5年者11例,5年以上者5例。對照組50例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20歲17例,21~50歲24例,>51歲9例;病程:6個月以內者6例,6個月~2年者28例,2~5年者12例,5年以上者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癒好轉標準》[1]擬定。(1)上腹部疼痛不適;(2)上腹脹、餐後早飽、噯氣、反酸燒心和噁心嘔吐;(3)上述癥狀存在4周以上者;(4)胃鏡排除器質性疾病,實驗室、腹部B超、X線攝片排除肝、膽、胰疾病,無糖尿病、結締組織病、腎病及精神病;(5)無腹部手術史,排除腸胃易激綜合征。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予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藥物組成:党參15g,茯苓10g,白朮10g,黃芪20g,烏葯10g,萊菔子10g,元胡10g,藿香10g,佩蘭10g,枳實10g,升麻6g,柴胡6g,黃芩6g,陳皮6g,木香3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
1.3.2 對照組 口服西沙必利(西安楊森製藥廠)每次5mg,每日3次,飯前15~30min內服。
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治療藥物,忌食酒酪、酸、辛辣、發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 結果
2.1 觀察方法 治療由專人負責,製表按6種癥狀的輕、中、重計分法於治療前後記入表中,並注意有無不良反應,最後根據療效指標評定療效。
2.2 療效標準 顯效:癥狀完全或基本緩解,療效指數>75%;有效:癥狀大部分緩解,療效指數51%~75%;好轉:部分癥狀緩解或減輕,療效指數26%~50%;無效:癥狀不緩解或加重,療效指數<25%。
2.3 治療分析 見表1。表1 兩組治療結果及療效比較
2.4 癥狀緩解分析 見表2。表2 兩組治療FD癥狀緩解分析在FD 6種癥狀中,以上腹痛、上腹脹、餐後早飽的比例最高,治療前分別為95.1%、100%和87.8%,治療後則分別減少為51.2%、75.6%和48.8%。其他癥狀如噯氣、反酸燒心和噁心嘔吐也有明顯緩解。
3 討論
FD的癥狀是臨床比較難於應付的難題之一。據有關資料統計[2],人群中大約20%~40%有消化不良的癥狀,雖然大部分人未就診。但其就診者占普通門診的2.3%,消化專科門診的30%~40%,其中,一半以上患者無器質性病變,而被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接受胃鏡檢查中,本病患者十分常見,約佔40%~70%。由於消化不良是指一組上消化道癥狀,長期以來人們對那些癥狀是消化不良的主要癥狀的認識尚存在差異,從本組經胃鏡證實的102例分析,6種癥狀中的上腹痛、上腹脹、餐後早飽、噯氣、反酸燒心和噁心嘔吐在FD中有較高發生頻率(>95%),其中前三者高達95.1%、100%和87.8%,所以這三種癥狀可以作為FD的必備癥狀。至於FD的分類,文獻上有「類運動失常型」、「類潰瘍型」、「類反流型」和「非特異型」四類,但由於本組病例過少,加之各型之間的癥狀常相互重疊,故很難對其進行分型,國外研究,多型之間以及它們與腸易激綜合征和胃食道反流病相重疊,故認為不應過分強調FD分型的臨床意義。
中醫沒有FD的病名,根據FD的癥狀,可以將其歸屬在「胃脘痛」、「痞滿」、「嘈雜」等範疇。固FD多是慢性病,容易反覆,遷延不愈,所以,FD的發病多有脾胃的功能虛弱,這是本病證因所在。由脾失健運、中氣不足、脾氣不能上升而表現為納少乏力、精神不振、舌質淡紅、苔白等。脾氣不升可致胃氣不降,胃氣上逆則表現為上腹脹痛,餐後早飽、噯氣、反酸燒心、噁心嘔吐等。現代醫學認為[3,4],FD患者大多存在胃排空延誤,表現為對固體、液體以及液態混合物的明顯排空延誤和障礙,胃動力異常而形成本病。現代藥理學認為:補中益氣湯對胃腸蠕動有雙向調節作用,即亢進時抑制,減慢時增強。方中用党參、黃芪、白朮、茯苓健脾益氣,又用升麻、柴胡昇陽,脾氣上升,胃氣自降;本方中加入藿香、佩蘭意在祛除脾虛生濕之弊端,烏葯溫中驅寒,黃芩清熱殺菌,陳皮、枳實、木香行氣止痛,元胡活血行氣止痛,萊菔子消氣除脹。諸葯合用,不寒不熱,適用於不同證型的FD治療。臨床上,熱者可以去烏葯,加生地、丹皮,便秘者加生地、麥冬、大麻仁,畏寒甚去黃芩,重用北芪、党參以提高療效。由此觀之,中醫藥治療FD有廣闊的前景,因病例尚少,加之沒有遠期療效隨訪,故需進一步使用驗證。
【參考文獻】 1 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療好轉標準,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77.2 鄒多武,許國銘.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的流行病學及西沙必利治療的多因素分析.中華消化雜誌,1997,17(增刊):65-66.3 段麗萍,鄭芝田,李益農.非治療性消化不良患者排空研究.中華內科雜誌,1995,34(7):157.4 陳玉龍,王耀芝,付威勝.消化系統疾病診斷治療新進展.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5,285-288.
第二五〇章 產後頭痛方論夫頭者,諸陽之會也。產後胃氣虛弱,飲食少思,陽氣微弱,不能上升,故頭痛。若因敗血,黑龍丹言之甚詳。愚按前症若中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若血虛,用四物加叄、術。血氣俱虛,用八珍湯。若因風寒所傷,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附治驗產婦患頭痛,日用補中益氣湯,不缺已三年矣。稍勞則惡寒內熱,為陽氣虛,以前湯加附子一錢,數劑不發。婦人產後頭痛面青二年矣,口服四物等葯,余謂腎水不能生肝木而血虛,用六味丸加五味子,兩月而痊。芎附散,治氣虛頭痛,用大附子一枚,去皮臍切四片,拌釅醋一碗,炙附蘸盡,同川芎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清茶調服。治血虛頭疼,當歸、川芎,每服五錢,水煎。產後頭痛,都梁丸亦可治。
日期:2008年5月26日 - 來自[第九門 產後門]欄目第二〇〇章 交骨不開 門不閉方論(新附〔竊謂交骨不開,產門不閉,皆由元氣肅弱,胎前失於調攝,以致血氣不能運達而然也。交骨不開,陰氣虛也,用加味芎歸湯,補中益氣湯。產門不閉,氣血虛也,用十全大補湯。附治驗地官李孟卿,娶三十五歲女為繼室,妊娠慮其難產,索加味芎歸湯四劑備用,果產門不開,止服一劑,頓然分娩。上舍懷德之室,產門不開,兩口末生,服前葯一劑,即時而產,懷德傳服此方,用者無有不驗。一婦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產門不開,與前湯一劑,又以無憂散 許,煎熟。時時飲之,以助其血而產。一產婦陰門不閉,發熱惡寒,用十全大補加五味子,數劑而塞熱退,後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數劑而陰戶 。若初產腫脹,或 痛而不閉者,用加味趙遙散,若腫既消而不閉者,用補中益氣湯,切忌寒涼之劑。一婦人脾胃素弱,無有肝火,產後陰門腫痛,寒熱作渴,嘔吐不食,敷大黃等葯,服驅利之劑,腫及於臀,虛症蠢起,此真氣虛也,先用六君子以固脾胃,乃以補中益氣湯,升舉而消。產婦失治,腫潰不己,形體消瘦,飲食少思,朝寒暮熱,自汗盜汗,半年矣,余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以健脾胃,膿水漸少,飲食漸進,用歸脾湯以解脾郁,共五十餘劑,元氣復而瘡亦愈矣。一產婦陰門不閉,小便淋瀝,腹內一物,攻動脅下,或脹或痛,用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而愈。一婦人子宮腫大,二日方入,損落一片,朱類豬肝,面黃強倦,飲入無味,內熱肺熱,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諸症悉愈,仍復生育。加味芎歸湯:治交骨不開,不能生產。川芎、當歸(各一兩〔、自死龜(一個酥炙〔、婦人頭髮(一捏燒存性〔,右為散,每服五錢,水煎服,約人行五里,即生,如胎死亦下,灼過龜板亦可。
日期:2008年5月26日 - 來自[第八門 產難門]欄目瘡六十九
立齋曰: ?瘡生於兩?, 初起赤腫, 久而腐潰, 或津淫搔癢, 破而膿水淋漓。 蓋因飲食起居, 虧損肝腎, 或因陰火下流, 外邪相搏而致。 外?屬足三陽濕熱可治, 內?屬足三陰虛熱難治。 若初起惡寒壯熱, 焮腫作痛者, 屬濕熱, 用檳蘇散。 若漫腫作痛, 或不腫不痛者, 屬陰虛, 用補陰八珍湯。 若膿水淋漓, 體倦食少, 內熱口乾者, 屬脾虛, 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 酒炒白芍藥。 若午後熱, 或作痛, 頭目不清者, 屬陰火, 前湯加酒炒黑黃檗及六味地黃丸。 若午後發熱, 至子時方止, 是血虛, 前湯加芎, 歸, 熟地。 若鬱結傷脾而甚者, 用歸脾湯加柴胡, 山梔。 若怒動肝火而甚者, 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 山梔, 黃芩。 若內熱口乾, 肢體倦怠, 或痰涎上升, 或口舌生瘡, 屬脾腎虛熱, 用六味地黃丸, 補中益氣湯。 若患處黑黯, 肢體畏寒, 飲食少思, 屬脾腎虛敗, 用八味地黃丸。 若誤用攻伐, 復損胃氣, 絕其化源, 治亦難矣。 鴻臚翟少溪兩?生瘡, 漸至遍身發熱, 吐痰, 口燥咽干, 盜汗心煩, 溺赤足熱, 日晡益甚, 形體日瘦。 此腎經虛火也, 用六味丸, 不一月諸證悉退, 三月元氣平復。 陳湖陸懋誠素因陰虛, 過飲入房, 發熱腿痛似?瘡, 用發表之劑, 兩腿腫黯, 熱氣如霧, 欲發痙, 脈皆洪數, 兩尺尤大。 余曰: 屬足三陰虛, 酒濕所乘, 元氣損而邪益甚耳。 用十全大補加山藥, 山茱萸, 附子一劑, 脈證頓退, 卻去附子, 又二劑全愈。 薛按
日期:2008年5月14日 - 來自[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欄目補中益氣湯化裁臨證舉隅複發性口腔炎
患者,女,21歲,2006年9月29日初診。主訴:口舌生瘡1年。病史:患者泛發口舌生瘡1年,反覆發作,稍食辛熱食物,輒尤為嚴重,甚則言語、進食痛均加劇,屢服清熱解毒類中藥無效,纏綿難愈。余以清熱養陰方,服3劑無效。10月15日二診:細思患者脈雖數而無力,舌淡、苔薄黃,四肢疲倦,納呆,口渴,便溏。其病機當為脾胃氣虛、清陽不升,治宜補中益氣、升清降濁,方用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25g,陳皮9g,當歸10g,升麻6g,白朮10g,紅參15g,柴胡6g,炙甘草6g,蒲公英20g。3劑。三診:諸症基本消除。試食熱氣之品,仍稍有上火之徵,然較以前癥狀明顯緩解,守方續服3劑。四診:口瘡痊癒,續服3劑鞏固療效,後以同仁堂補中益氣丸數盒繼續調理。隨訪1年,患者除過食辛辣之品偶發口瘡外,未見複發。
按:複發性口腔炎屬於中醫「口瘡」範疇。患者服清熱解毒中藥無效,余初診時亦思宜用補中益氣之法,然有所顧慮,故守常法冀其獲效。不料寸效無獲,乃知辨證有誤,改用補中益氣湯加味而取效。然口瘡何以屢用清熱解毒之劑無效耶?蓋脾竅在口,其榮在唇,《口齒類要》日:「若脾胃充實,營氣健旺,經隧流而邪自無所容,脾胃一虛,則諸症蜂起。」脾胃虛弱,化源不足,則清竅失於濡養,脾不健運,升降失常,清氣不升,濁氣不降,上逆而為口瘡。治當遵「大凡脾胃虛弱,宜調補脾氣為主」之訓,用補中益氣湯健脾益氣,升提下降之清陽,以求濁降清升;並配以蒲公英清熱解毒,以其達到臟腑功能調和、氣行濕化、痛止瘡愈之目的。氣虛者用滋陰降火之味則有阻遏生機之虞,用清熱解毒之劑則令其氣越虛,病故難愈。而補中益氣湯味甘而補中,氣溫而補陽,可使陽生陰長口瘡自愈。
低血壓
患者,女,36歲,2007年8月4日初診。病史:患者去年腓側韌帶為歹徒小刀所刺,經手術治療,韌帶癒合。術後頭暈目眩,少氣懶言,動則氣喘,神疲乏力,睏倦嗜
睡,面色無華,納少;血壓為80/50mmHg,舌淡白,脈沉弱。此為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治宜補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生脈散加減:黃芪皮10g,當歸10g,升麻10g,白朮20g,党參2(10g,炙甘草10g,麥門冬10g,五味子10g。服藥血壓為100/60 mmHg,諸症皆有很大改善。後葯八珍湯數劑鞏固,諸症皆除。隨訪3個月,血
按:通常成年人血壓在90/60mmHg以下:低血壓。患者常有頭暈、眼花、乏力、易疲勞、手食慾減退,且有突然站立時眼前發黑、頭暈欲倒中醫無低血壓這一病名,歸屬「眩暈」、「虛證」范之氣血不足,運行無力,不能上榮於頭。而脾為本,陰陽升降之軸,氣血生化之源;且氣為血帥升。脾氣虧虛,清陽下陷,不能上榮於頭,血不竅失養,則頭暈目眩之證見矣;氣虛不榮,故致言,動則氣喘,神疲乏力,睏倦嗜睡,面色無華,宜補中益氣、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復加生氣養陰、補虛復脈,使脾健血充,陽復氣升,其證
便秘
患者,女,20歲,2006年12月1日初診。秘4年。病史:4年以來大便乾結,2~3天一次爽,腹脹,四肢乏力,微有頭暈。脈緩無力,舌淡白,舌邊有齒痕。辨為中氣不足,胃腸傳導無力中益氣湯加味:黃芪30g,陳皮10g,當歸10g,白朮20g,党參20g,柴胡10g,炙甘草5g,益母白芍20g,決明子10g。二診:服1劑腹脹、便秘轉,2劑而大便暢通,腹脹基本消失,囑續服數劑效。隨訪11個月,未複發。
按:便秘一證,常法多從燥熱灼津、陰虧不不潤等方面入手論治。其實,形成便秘之機制遠此,以下幾種情況均可致便秘:肺與大腸相表裡閉則腸道津液不行;肝主疏泄,肝氣鬱結則三焦塞;腎司二便,腎陽虛衰則水液凝滯;跌仆損傷.亂則瘀滯不通;中氣虛損,傳導無力則停滯不行宣肺、疏肝、溫腎、活血、補氣皆可通便。臨證時達變,隨證治之,切勿拘泥瀉下、滋陰、養血之法患者出現諸症,證屬脾胃氣虛,其便秘乃氣虛所用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復加益母草活血化瘀,明子潤腸通便,諸葯合力,共奏益氣活血、潤腸功。
不寐
患者,女,22歲,2007年10月12日初診。眠近lO天。病史:近10天來失眠多夢,常半夜驚醒。大便溏泄,面色萎黃,手指黃,睡醒偶見臉面浮腫,小腹有下墜感,飯後腹脹。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苔白稍滑,脈沉無力。辨為脾胃氣虛、清陽不升,治宜補中益氣、升清降濁,方用補中益氣湯化裁:黃芪30g,党參20g,陳皮10g,當歸10g,升麻6g,白朮12g,柴胡8g,炙甘草5g,枳殼10g,丹參15g,酸棗仁10g,茯苓10g。3劑。二診:服3劑後已能安穩入睡,亦不復半夜驚醒;大便稍成形,腹脹緩解。原方去丹參、酸棗仁,加木香10g,砂仁6g,薏苡仁15g,茯苓、白朮、枳殼改為15g,續服3劑。三診:大便正常,腹脹明顯緩解,唯飯後腸鳴,口苦。原方去枳殼、木香,柴胡改為12g,加黃芩10g,續服2劑。四診:諸症皆消,囑以同仁堂香砂六君子丸1~2盒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睡眠質量良好,其他癥狀亦未見複發。按:「胃不和則卧不安」,中氣不足,營血虧虛,不能奉養心神,可致使心神不安,而生不寐、多夢、半夜驚醒;中氣下陷,清陽不升,則小腹有下墜感;脾胃氣虛,健運失司,可見大便溏泄;脾陽失運,水濕不化,則睡醒偶見臉面浮腫;脾虛推動無力,氣滯而致腹脹;氣虛不榮,則見面色萎黃,手指黃。綜合分析可知,患者病症雖多,究其根本乃中氣不足、清陽不升使然。故方用補中益氣湯,復加酸棗仁養血寧心,丹參活血安神,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濕,枳殼.木香、砂仁理氣導滯;又中氣不足,可致氣鬱不達,故加黃芩以清其鬱熱。諸葯合力,庶可收功。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藥物與臨床]欄目補中益氣湯臨床應用舉隅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脾胃論》,由黃芪、人蔘、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朮八種藥物組成,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的功效。筆者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辨證加減運用本方治療發熱、胃下垂、眩暈等病,均取得較好療效。介紹3例如下。
1 內傷發熱
患者,男,42歲。因「黑便4天伴發熱l天」入院,患者自人院前4天出現解柏油樣黑便,每日1-2次,每次量約150-200g,並漸見頭昏乏力,動則心悸,人院前1天下午患者又出現發熱,半夜後熱退,無畏寒流涕,無咽痛咳嗽,無腹痛,小便調,遂入院診治。人院後給予奧美拉唑、止血敏、止血芳酸抑酸止血及抗感染、補液支持治療.並行胃鏡檢查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治療5天後,患者大便已轉黃,但仍每日下午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9.3℃~39.5℃,半夜後熱退,伴見頭昏乏力,心悸氣短,納少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查體:BP112/75mmHg,神志清,發育正常,貧血貌,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咽無紅腫,頸軟無抵抗,兩肺呼吸音清,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部平軟,無壓痛,未及包塊,肝脾肋下未觸及.肝脾及雙。腎區無叩擊痛。神經系統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胸片:正常;血常規:WBC 4.3x109/L,N59.6%,L 38.5%,Hb 78g/L,PLT 172~109/L:CRP 5.8mg/L。診為「內傷發熱」,緣於急性失血,營血大虧,氣隨血脫,虛陽浮越,陰火上沖。治投補中益氣湯加減以益氣養血,甘溫除熱。方取:黃芪30g,党參20g,白朮15g,當歸20g,陳皮lOg,升麻6g,柴胡30g,制首烏10g,炙甘草lOg,服1劑後患者即熱退,續以上方減柴胡至6g,加熟地10g,白芍10g,7劑後患者余症大減.遂帶葯出院調治。2月後隨訪患者已恢復正常工作,未再發熱。複查血常規正常。
按:一般急慢性失血患者多見低熱,似此高熱者較少,據患者四診所見,急性失血,氣血兩虧,尤以脾胃氣虛為甚,投歸脾湯恐力有不足,故予補中益氣湯加減以益氣養血,甘溫除熱,方中重用柴胡退熱,而獲奇效,筆者以此法已治療多例失血後非感染性高熱均獲愈。
2 胃緩
患者,女,58歲,訴患哮喘,每通外感易發。述近2年來反覆出現進食後胃脘部墜脹感.飢則欲食,伴納減便溏,曾經2次胃鏡檢查均示「慢性淺表性胃炎」,胃B超示「胃下垂」。於西醫處配服嗎丁啉、多酶片等葯,均效不持久,近1周來又覺前症加劇,轉而求診於中醫,症見:胃脘部墜脹感,得食尤甚,飢則欲食,面黃少華,神倦乏力,少氣懶言,納少噯氣,腸鳴便溏.舌質淡苔白.邊有齒印,脈細弱。據症辨為「胃緩」,乃因宿患肺疾,肺衛不固,久病子盜母氣,耗傷脾氣,脾虛氣陷,故見諸症。投補中益氣湯加味:生黃芪50g,柴胡10g,升麻10g,當歸20g,炒白朮30g,党參30g,枳實10g,山藥30g,陳皮lOg,炙甘草15g,大棗10枚,水煎服,並囑其餐後平卧半小時,服7劑後患者癥狀即減,連服20劑,患者諸症均除,胃納如常,複查B超見胃下垂明顯上升。囑其長服補中益氣丸調理。隨訪3年余,述胃疾未再發作.且偶有外感也無哮喘發作。
按:《靈樞·本藏篇》雲「脾應肉,肉胭堅大者胃厚,肉胭么者胃薄,……肉胭不堅者,胃緩」,可見中醫對「胃緩」早有認識,本病以脘腹痞滿,噯氣脘痛,形瘦腸鳴等為主症,與西醫之「胃下垂」相似,該患者宿患肺疾,肺脾兩虛,中氣下陷,清陽不升,投補中益氣湯補氣昇陽,土實金旺,胃緩得解,且肺疾亦少發作,異病同治.獲一箭雙鵰之效。
3 眩暈
患者,女.39歲,述3年來每至夏天即易頭暈目眩,勞累後加重,甚則自覺欲暈厥,天氣轉涼後諸症自解,伴見睏倦嗜睡,氣短懶言,納少乏力,肢冷便溏,平素月經經期延長,量中色淡,舌淡苔薄白,脈緩弱,血壓10.5/7.5kPa。病屬「眩暈」,乃因素稟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氣虛血弱,清陽不升。方取補中益氣湯加味。處方:炙黃芪50g,炒白朮20g,紅參10g(另煎),茯苓15g,陳皮10g,枳實10g,當歸10g,升麻6g,柴胡6g,阿膠珠lOg,雞內金lOg,炙甘草6g,大棗10枚,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膩食物。3劑後眩暈減輕,繼服5劑後諸症悉除,血壓升至14.5/9.4 kPa。
按:眩暈之症,多由肝陽上亢、腎精不足、氣血虧虛、痰濁中阻、瘀血內阻所致.該患者素稟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氣虛血弱。清陽不升,用補中益氣湯補氣昇陽,氣足血生,腦得其榮.諸症自平。
補中益氣湯源出《脾胃論》,方循《內經》「勞者溫之,損者益之」的原則而立,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的功效,方中黃芪益氣為君,輔以人蔘、白朮、炙甘草健脾益氣為臣,共收補中益氣之功;佐以陳皮理氣,當歸補血;升麻、柴胡升舉陽氣,為方中使葯。諸葯合用,既可補氣健脾以治氣虛之本,又具升舉下陷清陽之功,全方溫中而不傷陰,甘補而不獃滯。故臨證只要辨屬脾胃氣弱,中氣不足或清陽下陷等病症,均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上述3例疾病的獲效充分體現了中醫「證同治亦同,證異治亦異」的辨證論治觀點。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藥物與臨床]欄目試談補中益氣湯臨床運用補中益氣湯是金元時代李東垣所創製,為《脾胃論》中著名的方劑之一,它具有調補脾胃、昇陽益氣的功能。用於治療勞倦內傷,氣虛發熱,脾虛下陷,中氣不足等症奏效甚捷,為歷代醫家所推崇。茲就臨床實踐,略陳管見,就正於同仁。
1 長期發熱
男,52歲。患者午後發熱1年,1985.12赴漢就診,經拍片、造影、cT等項檢查,診斷為「後肺中段肺不張」(不排除)「肺癌」,並請在漢訪問的英國醫生會診,建議作肺葉切除術或用大劑量抗生素的治療,1986年元月回當地某醫院住院,用青黴素、鏈黴素,氨基苄青黴素等葯治療3個月無效,改由中藥治療,先投化濕和營,養陰清熱等法症情無好轉。5月初組織會診症見:發熱體溫波動在37.4℃左右,午後熱勢較為明顯。面如重棗,形體消瘦,長期卧床不起,動則眩暈,納差,失眼,口渴不飲,大便溏瀉,3~4次/d,舌質淡,苔白厚膩,脈濡。
根據證情分析似屬脾胃氣衰,濕困中陽,相火乘其土位。《內經》指示「……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氣既虛,水谷精微不能上歸於肺,可能與「肺不張」有關。同時少陽升發之氣,每因中氣下陷,郁而不伸,導致營衛不和,又是低熱長期存在的原因。甘溫除熱,古有成法可循。治擬補其中,升其陽,調其樞機,則升降自如,氣血和而熱自去。方用補中益氣湯加百合、紅棗。服5劑熱勢減輕,續服15劑體溫恢復正常。堅守原方3個月,諸證消除,精神飲食如常人。
2 癃閉(前列腺肥大)
男,70歲,患者原有前列腺肥大病史,經常小便不通,每次發作,須持續導尿加用激素治療,病情暫可緩解。此次以「癃閉」入院,症見小便不通,一日排尿數十次,5—10滴/次,伴咳嗽,喘氣,汗出,少腹脹病,精神差,食慾欠佳,舌質淡紅,苔白厚,脈沉滑,先投宣肺化氣、利水之劑效果不佳。
根據脈舌形證分析,上喘下脹,顯然清陽之道窒塞,且年高體弱,脾腎雙虧,更可想見。《內經》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又日:「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由於脾氣虛弱,運化無權,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清濁交混,下注膀胱,且命門火衰,氣化不及州都,必然決瀆失司而成癃閉,治宜補脾土以生清陽,溫命門以助氣化,補中益氣湯加肉桂通草,服後兩劑而尿通,5劑痊癒,調理數日出院。6個月後隨訪未見複發。
3 虛勞
女,40歲,營業員。患者體素虛弱,近5年來胃脘不適,時或疼痛,納呆,面色無華,形瘦神倦,動則喘氣,自汗患風,四肢不溫,大便溏瀉或完谷不化。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脾胃為倉廩之官,後天之本,位居中州,灌輸四旁,是氣血生化之源,清濁升降之路。今脾陽困憊,運化失常,必然化源不足而氣血俱虛。氣虛則外不能溫潤肌膚,血虛則內不能滋養百骸。綜觀脈舌形症,乃內傷虛勞之候,根據《內經》「虛者補之,勞者溫之」的原則,選用補中益氣湯加乾薑連續服6個月,諸症轉愈,恢復工作。
4 脫髮
男,30歲。患者兩年前因胃穿孔作胃大部切除,術後胃納較差,營養不良,近半年頭髮脫落,曾用胱胺酸、首烏片等葯無效。現症發禿,面色白光白,納谷不香,神疲乏力,自汗,四肢欠溫,舌體胖大,質淡,苔白厚,脈緩。
《內經》云:「發乃血之餘」,說明發之榮枯標誌著氣血盛衰。氣血生化之源又在於水谷之海化生精微。所以又日:「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今因術後胃氣受損,脾氣亦虛,受納轉輸,兩失其常,少陽升發之氣,亦不能獨自升降旋轉。形成樞機愈窒,氣血愈虛,無以「薰膚,充身,澤毛」,故見症如上。古人指出:「有形之血不易速生,無形之氣所宜急固」,故採用健脾益氣之法。補中益氣湯加熟地、首鳥。連服1個月飲食增加,逐漸長滿白髮,堅持原方續服6個月後,發始變黑,榮潤如常。
5 帶下
女,30歲。患者近月來腰痛,自帶綿綿,質黏稠,伴頭昏胸悶,動則汗出,納呆,大便溏,舌質淡,苔白厚膩,脈緩,證屬脾虛帶下。脾虛,肝鬱,濕侵,熱迫,是帶下的基本原因。按症情分析,頭昏胸悶,是濕阻清陽之證,自汗,納呆又是中陽疲睏之候,且帶下與便溏並見,說明「濕勝則瀉」。肝鬱而脾弱,且中氣下陷,必然累及沖任而導致帶脈失約,此所以腰痛而帶下綿綿。投以昇陽益氣,健脾祛濕,補中益氣湯加蒼朮、萆薜,5劑即愈。
6 胃痛
男,34歲。患者素有胃脘痛病史,經武漢某醫院鏡檢確診為「淺表性胃炎」。曾用維生素u、樂得胃等葯無效。症見胃脘痛,喜按,午後及晚上尤甚,並見胸悶及兩脅脹痛,噯氣,口苦,大便溏瀉,舌苔白厚膩,脈弦緩,投理中、化肝、瀉心等方仍然療效不顯。
按: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脾主升而胃主降,今胃弱脾壅,納運兩失其常。清濁升降之樞機,變為濕熱之淵藪,濕遏中洲,阻滯脈絡,此為痛為脹之病因所在。治宜昇陽和中法,陽升則氣行,中和則脾運。擬用補中益氣湯加佛手、香附、神曲、生薑。服5劑而症情緩解,10劑疼痛若失。原方續服一月,以資鞏固,隨訪多次未見複發。
7 頭痛
男,3歲。患者素有頭痛,經常發作。近1周因陰雨連綿舊疾複發。並伴胸悶,納呆,多寐,惡風,倦卧,大便溏瀉,小便混濁等癥候,舌胖大質淡苔白厚,脈緩。
按:頭為諸陽之會,胸為清曠之區,有形之邪不易干犯。由於平時濕聚太陰,清陽不展。更因氣候變化,外濕入侵,同氣相求,內外相搏,以致氤氳之氣,阻滯中洲,薰蒸清道,充斥三焦。下注膀胱則氣化不行,水道不利,上犯清陽,則首如裹神如蒙,正葉氏所謂「濁邪害清」之候,治宜昇陽益氣,健脾祛濕,選用補中益氣湯加蒼朮、葛根、白芷。3劑痛減,6劑而癥狀如失。8脅痛(慢性肝炎活動期)
男,28歲。患者有慢肝病多年,近月余兩脅疼痛,噁心,納少,精神疲乏,大便溏薄,舌質淡紅,苔白厚,脈弦緩,查GPr 89單位,超聲波提示密集微小波。
按:肝主疏泄而喜升,胃主受納而喜降。然肝膽升降,必借脾胃為道路。今肝氣橫逆,胃失和降,濕熱阻壅清道,少陽升發之機受困,由是形成土壅木郁之候。治宜升清達郁以調解,辛開苦降以治胃,方選補中益氣湯加乾薑、鬱金。連服一月諸證消失,GPT正常。
9 體會
補中益氣湯是李東垣根據《內經》「勞者溫之,損者益之」的原則創製,以甘溫為主的培中舉陷之方。組成方義是參芪為君,術草為臣,佐以當歸補血,陳皮理氣,微妙還在於參、芪、術、草得升、柴升舉,補而不壅;升、柴得參、芪駕馭,則升提有制。既補脾胃之不足,又可益元氣之健行。正如柯韻伯日:「胃中清氣下陷,用升麻柴胡之清而味之薄者,引胃氣以上騰,復其本位,使能升浮以行生長之令矣」。又日:「求東垣治脾胃之法,莫過於升降,而升降的關鍵又在於升清,升清降濁非升、柴莫屬」,所以王士雄主張改名「補中升氣湯」。臨床實踐證明,除真陰不足,上盛下虛者慎用外,凡脾虛氣弱宜於升清舉陷者,辨證準確,用之轍效。上述「長期發熱」案中,肺不張用本方補土生金,配以百合補益肺氣,調其治節。「癃閉」案中,命門火衰,氣化不利,用補中、峻下,升清降濁之法,佐以肉桂、通草,一溫一通,啟其下閘。「虛勞」案中,純系內傷勞損加用乾薑,守而不走,配參、術、草,取理中湯之意,溫中散寒。「脫髮」案中,全然氣不攝血,在補氣的基礎上加熟地、首烏,滋養陰液,助當歸甘溫養血,使補氣而有資生……。配伍靈活,相得益彰,從而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藥物與臨床]欄目高建忠:補中益氣湯該如何用補中益氣湯,最早出自李東垣所著的《內外傷辨惑論》一書,被後世醫家推崇至極。明代醫家張景岳評價道,「補中益氣湯,允為李東垣獨得之心法。」而今日,善用補中益氣湯的醫者日少,初涉臨床的醫生使用補中益氣湯每每會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感覺。為什麼?重新認識補中益氣湯,重新審視李東垣筆下的補中益氣湯,也許有益於臨床。
辨證:治內傷脾胃始得量輕效宏
讀《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可以看出,補中益氣湯治療內傷脾胃之證,是「始得之證」,臨床表現可以和外感風寒之證相類同。其病因為「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喜怒憂恐,勞役過度」。病機為「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肝,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治則為《內經》所說的「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具體治法是「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
方中「須用黃芪最多」,但僅用「五分」,「勞役病熱甚者一錢」,他葯各用「三分」。摺合成現代用量,一劑葯總劑量僅為10克左右。服用方法是「早飯後溫服」。
方中黃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實其表」,「不令自汗,損其元氣」;人蔘、炙甘草重在「補脾胃中元氣」;白朮除用其「甘溫」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導氣」,當歸酒洗「和血脈」。
辨脈:右脈大於左脈數中顯緩
李東垣臨證注重辨脈,對外感、內傷之別首列「辨脈」,並且認為辨脈已足夠,「以此辨之,豈不明白易見乎。」之所以《內外傷辨惑淪》中又列辨癥候,是「但恐山野間卒無醫者,何以診候,故復說病證以辨之。」
那麼,補中益氣湯所治證的脈象是什麼呢?李東垣在「飲食勞倦論」中直接提到的是「脈洪大」。脈洪大提示陰火盛,如陰火不太盛時該是什麼脈象呢?
李東垣在「辨脈」中提到「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傷之重者,過在少陰則兩倍,太陰則三倍,此內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氣口脈急大而澀數」等,儘管這裡對脈象的記述似有雜亂之嫌,但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右脈大於左脈,或脾脈獨大於其他部位脈,並且見數脈時可「數中顯緩」。這一點對於使用補中益氣湯是很有臨床意義的。
還有,李東垣從反面論述了有一部分脈象是不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的。方後「四時用藥加減法」中,在治腹痛時提到:脈弦不可用,當用小建中湯;脈沉細不可用,當用理中湯;脈緩不可用,當用平胃散。從脈象鑒別方證,簡單而實用。
從李東垣筆下可以看到,補中益氣湯的適應病證是非常廣的,既可治內傷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葯加減(主要是加藥)是極其靈活多變的,補藥、瀉藥、寒葯、熱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但萬變中有其不變的根本,也就是適應症只能是「內傷」(外感病也是在內傷基礎上的外感),病脈主要出現在右關,病變的主要病位在脾胃。
加減:不解原意易壞事
張元素立方「非為治病而設,此乃教人比證立方之道,容易通曉也」,作為張元素的弟子,李東垣深受其影響,所有方劑皆為「從權而立」,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傳授他人所謂效方、驗方。補中益氣湯方後有一系列加減法及較大篇幅的「四時用藥加減法」,示人方不可執,靈活應用。
方書多說補中益氣湯證應該口中和,不喜飲,也就是說口乾、咽干是慎用、不用補中益氣湯的。但李東垣在方後的第一個加減竟是「口乾嗌干加干葛」。氣虛當溫補,實火當苦瀉,虛火當清補,而李東垣的第二個加減法竟然是補中益氣湯加苦寒瀉火之黃柏和甘寒清補之生地黃。反思其治法,補中益氣湯原方中只有「補其中,升其陽」之品,而缺少「瀉其火」之葯,加黃柏、生地黃似乎才成為完整的治療脾胃內傷「始得之證」的補中益氣湯。
後世醫家在使用補中益氣湯時也多加減及合方使用,但靈活性遠不及李東垣。具有代表性的加減有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和補中益氣湯合六味地黃丸,讀《薛氏醫案》和《壽世保元》隨處可見。
脾胃不足,痰濕易滯,理應加茯苓、半夏;補中益氣湯治「元氣脾胃之虛」,六味地黃丸治「腎水真陰之弱」,「二方兼而濟之,乃王道平和之劑」,合用似極為高明。但從李東垣「立方本指」去認識,則茯苓、半夏沉降有餘,六味地黃丸降入下焦,皆不利於「升其陽」。可見,不解東垣本意,隨意加減極易「動手便錯」。
誤用極易壞事,於是後世醫家提到了補中益氣湯的禁忌症。如張景岳說:「元氣虛極者,不可泄;陰陽下竭者,不可升。」柯琴說:「惟不宜於腎,陰虛於下者不宜升,陽虛於下者更不宜升也。」這些論述對後學者的臨證是極其有用的。但從李東垣「立方本指」看來,這只是低層次的、形式上的認識。
實際上,內傷脾胃病證中,腎虛完全是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的,只是用藥時需斟酌升降浮沉。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妙方精選]欄目田淑霄運用補中益氣湯經驗(虛人感冒、產後汗出、尿失禁)田淑霄教授為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三、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名中醫。田教授臨床善以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各種疾病,效果確切。筆者有幸跟隨田教授學習,略有心得,淺述如下。
補中益氣湯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所創,原為主治脾胃氣虛發熱的代表方劑。病由脾胃中氣不足而起,治療當補益脾胃元陽之氣,昇陽舉陷,恢復脾升胃降的正常生理功能。方中黃芪、党參、白朮、甘草即為四君子湯之意,補中健脾,益氣和胃,大補脾胃元陽之虛。黃芪補氣於外,扶助衛氣向內以固中氣;党參補氣於內,鼓舞中氣而向外以驅邪,散斂相配,攻守結合,更添「脾之正葯」(陳修園語)白朮,葯中「國老」甘草,而成峻補中氣之祖劑。脾胃後天之氣得補,則腎中先天之氣自當徐徐而生。且又加入柴胡、升麻升提肝脾之氣,以助下陷之清陽上升,而達上逆之濁陰自降之功,肝脾得升,肺胃自降,人體氣機自然流通周身而無礙滯。另外方中佐以當歸身,入於血分,與以上氣分之葯相伍,而有補血和營,調和氣血之效;陳皮理氣,防止補藥太多壅滯氣機。田淑霄深諳東垣之旨,臨床常以脾胃立論,活用補中益氣湯治療遺尿、癃閉、產後發熱、乳泣、乳癰、陰吹、崩漏等等各種病症,皆能得心應手。
茲舉田淑霄三例病案以饗讀者:
虛人感冒
曹某,女,25歲。2008年3月26日初診,自述經常感冒,今日又感冒,自覺發熱、惡寒,有時寒熱交替出現,鼻塞、流涕、背部發涼、食慾減退、經常失眠,腹瀉,經期加重。舌淡,苔薄白,脈重按無力。治以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10克,炒白朮10克,陳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參10克,當歸身10克,甘草6克,蘇葉10克,荊芥10克,板藍根2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黃芩8克。3服,水煎服。3服之後諸症減,再服3服而愈。
體會:患者平素體質較弱,脾胃中氣稟賦不足,土不生金,肺氣亦虛,衛表不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而容易感受風寒之邪而發感冒。《素問》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此患者經常腹瀉即為脾之清陽下陷所致,流涕則為濁陰上逆所生。背部發涼,脾胃元陽不足;惡寒發熱,乃為風寒外束,肺衛氣虛,邪正相搏而致。田淑霄認為凡見此種脈無力的虛人感冒皆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屢用屢效。
產後汗出
牛某,女,38歲。2009年5月20日初診,患者產後已有1年半左右,曾於產後洗澡受風,即出現怕風,畏寒,汗出,而且天氣越冷,汗出越厲害,一直持續至今。眼睛乾澀疼痛,足跟痛,食慾差,時有胃脹,二便尚可,舌淡,苔黃,脈細尺弱。方擬補中益氣湯合玉屏風散加味:黃芪15克,炒白朮10克,陳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參10克,當歸身15克,甘草6克,党參15克,菊花10克,桑葉10克,茯苓10克,山萸肉20克,雞血藤30克,浮小麥40克,防風10克,枸杞子20克,麻黃根10克,炮附子(先煎)8克。7服,水煎服。葯後汗出稍減,遂以原方服用1月余,已經基本不再出汗。
體會:患者自汗出乃為產後氣血大虧,觸冒風寒,汗孔大開,津液漏泄所致。產後氣血虧耗,脾胃生化不及,氣血無以濡養皮毛腠理,復因陽氣不能衛外,衛表不固,風寒之邪乘虛而入,腠理開泄,津液外滲為汗。而且天氣愈冷,汗出愈甚,更是衛陽虛損之象。脾胃氣血久虛,後天不養先天,漸致肝腎皆虛,所以出現眼睛乾澀疼痛,足跟痛,脈細尺弱。田淑霄謹守病機,投以補中益氣湯補脾益氣,以助氣血生化之源,合用玉屏風散益氣助衛,固表止汗。同時加入麻黃根,重用浮小麥加強益氣斂汗之力;炮附子溫振全身陽氣,助陽固表;山萸肉、茯苓、枸杞子、菊花、桑葉等品直接滋補肝腎,清肝明目;雞血藤補血活血,通絡止痛,和補肝腎之葯療足跟痛。諸葯合用,共奏補中益氣,固表止汗,溫補肝腎之功。
尿失禁
張某,男,78歲。2008年11月5日就診,尿頻,尿急,尿失禁3年,逐漸加重。面色淡白,四肢浮腫,腰、髖、腿疼,並且無力,行走不便。納可,眠差。舌淡,苔薄,脈緩無力。投以補中益氣湯合苓桂術甘湯加味:黃芪10克,炒白朮10克,陳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參10克,當歸身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葛根10克,山萸肉20克,益智仁15克,狗脊20克,桑螵蛸10克,川斷18克,砂仁8克,7服,水煎服。以上方隨證加減服藥2月余,已能自行控制排尿。
體會:《靈樞》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患者高年,脾胃元陽之氣漸衰,中氣不足,固攝無權而致尿失禁。患者面色淡白,四肢浮腫,舌淡苔薄,脈緩無力,一派脾胃氣虛之象。中氣不足,則下焦先天腎氣失養。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以補中益氣湯培補後天以養先天為主。腎氣不足,膀胱氣化開闔失司,尿遂自出,兼用苓桂術甘湯以助下焦膀胱氣化,使其開闔有度。同時培中土又能生肺金,人體之中,肺為氣之主,為水之上源,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助津液氣化,則尿有所制。再加桑螵蛸、益智仁等溫腎縮尿,狗脊、川斷補肝腎、強筋骨,砂仁溫行胃氣,如此中下之氣得補,膀胱氣化正常,尿失禁得以控制。
日期:2009年12月30日 - 來自[名家醫案]欄目補中益氣湯治療老年人便秘【關鍵詞】 補中益氣湯;老年便秘
補中益氣湯來自於《脾胃論》,是由黃芪、人蔘、甘草、升麻、柴胡、白朮、當歸、陳皮、生薑、大棗組成。其中黃芪補氣固表為主,人蔘益氣補脾為輔,白朮健脾,當歸補血和血,陳皮理氣為佐,升麻、柴胡以升清陽之氣為引,全方合而共奏補脾胃、益氣昇陽之效,筆者在臨床上靈活用此方治療老年人便秘,療效顯著,現將3例資料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例1,患者,男,75歲,農民,2006年6月初診。主訴:大便秘結不暢,7~8天1次,脘腹痞滿,腹脹喜按,食欲不振,時有嘔逆,按胃腸實滿,消化不良治療無效。伴有氣短乏力,已2年余。證見:面色萎黃無光澤,體質虛弱,言語無力,舌質淡無苔,脈虛弱無力。治法:補中氣,健脾胃。方葯: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黃芪35 g,焦白朮25 g,陳皮10 g,升麻5 g,柴胡15 g,党參25 g,甘草15 g,當歸15 g,半夏10 g,砂仁10 g,大棗5枚。服法:3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口服。二診:服藥後痞滿好轉,食慾稍有增加,嘔逆止,大便每天1次,舌無苔,脈滑,上方加山藥20 g,乾薑10 g,以增加健脾溫中之力。又服藥10劑基本治癒。
按:該患者年老體虛,氣血已衰,中氣必虛,脾胃轉輸力弱,經辨證屬假實真虛證。補中益氣湯雖是臨床常用方劑,但用時必須辨證精樣,加減靈活運用方能效果顯著。
例2,患者,男,69歲,城鎮居民,大便秘結多年,常用番瀉葉或麻仁丸泄下通便,然而屢通屢秘,痛苦難解,2006年7月15日就診,見其大便未解已10天,經採用「通里瀉下,潤腸通便」後不見效。現症:自覺燥便墜於肛門口,屢欲登廁而努責不下,食後脘腹脹滿不適,聲低息微,頭昏眼花,面黃神萎,苔薄白,脈沉無力。證屬脾肺氣虛,清陽不升,推動無力。治宜益氣潤腸,通便。用補中益氣湯加味,處方:黃芪30 g,党參15 g,升麻6 g,當歸12 g,甘草6 g,全瓜蔞(打)30 g,柴胡6 g,陳皮12 g,桔梗10 g,何首烏15 g,火麻仁30 g。服頭劑4 h即有便意,此後大便解除頓覺脘腹舒適。服3劑後大便正常。按:便秘一病,臨床見證,有虛實寒熱之分,審證選方,最當細辨,切莫妄投,犯虛虛實實之戒。本案其病因是由於年老脾肺氣虛加之久病屢用苦寒之品,使脾胃更虛,中氣下陷,清陽不升,則濁陰不降,腸燥氣弱則大腸傳導無力而燥屎內結。治當升其清氣,使清陽之氣上升,則腸中之氣可以展舒,津液下布。故用補中益氣湯加火麻仁、全瓜蔞等益氣以升清,潤腸以下濁,使清升濁降而諸症自除。
例3,患者,女,76歲,因大便困難1個月余,於2007年8月2日來診。患者2個月前出現心悸、胸悶憋氣,心電圖示心肌勞累,靜滴香丹注射液、維腦路通等藥物未見明顯好轉,卻出現大便困難,應用通便療法不但無效,反而加重,小腹墜脹,頻繁臨廁,欲解無力,甚至滿頭大汗,筋疲力盡,大便反而稀薄,現患者神疲氣怯、面色萎黃、頭暈失眠、胸悶氣短、乏力自汗,活動後加重,上至二樓即滿臉大汗,語不接續,月經量少色淡,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而膩,脈細弱。給予補中益氣湯加減以益氣昇陽舉陷,處方:黃芪30 g,党參15 g,白朮12 g,茯苓15 g,柴胡9 g,升麻9 g,陳皮9 g,薏苡仁15 g,炙甘草9 g,蓮子15 g,桔梗9 g,酸棗仁15 g,服用5劑則下腹墜脹明顯減輕,大便次數減少,稍微成形,繼服10劑大便正常,其餘癥狀大減,繼服補中益氣丸1個月,諸症消失,心電圖正常。半年後因工作過度疲勞而複發,治療同前而獲治癒。
按:本例屬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氣血本虛而誤用活血通便以耗氣傷陽,故氣虛益甚。脾為先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不足;肺主一身之氣,脾氣虛則肺氣虛,肺主肅降,與大腸相表裡,「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肺氣虛肅降無力故大腸傳導無力;脾主升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胃主降濁,濁氣在上則生脹,故小腹墜脹大便無力而稀薄。補中益氣湯補益脾胃、昇陽舉陷,加山藥、薏苡仁、蓮子健脾益氣,利濕止泄,桔梗開宣肺氣,寓下焦治上,「提壺揭蓋」之意,酸棗仁養血安神,諸葯合用,使中氣充足,清升濁降,大便自利,諸症皆除。
2 討論
我們在臨床上根據中醫理論辨證論治,認為本病多為脾胃氣虛,中氣不足,導致腸道運轉無力所致,採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塞因塞用」治療本病,治癒好轉率達91.67%,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補中益氣湯其功效具有提升中氣,能增強肛門括約肌的肌力,增強直腸黏膜的附著力。方中運用黃芪、党參、白朮以補益肺脾之氣,使腸道運化有力;柴胡、升麻升清降濁使氣旺而推動糟粕下行;陳皮理氣,當歸和血,健胃促食慾之功效;桃仁潤腸通便。因此,諸葯合用,共奏補氣健脾,潤腸通便之功。現代研究證明:補中益氣湯對腸蠕動有雙向調節作用,實驗證明:本方配伍升麻、柴胡時,對動物腸蠕動有促進作用。總之,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老年人便秘,方法簡便,療效明顯,口感較好,且無任何毒副作用,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治療方法。
作者單位:浙江義烏,義烏市中醫醫院急診科
日期:2009年8月24日 - 來自[2009年第7卷第1期]欄目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糖尿病胃輕癱33例【關鍵詞】 補中益氣湯加減 糖尿病 胃輕癱
糖尿病胃輕癱是糖尿病導致的慢性併發症,表現為胃腸神經功能受損,胃腸蠕動減弱,胃排空延遲。常見的癥狀包括早飽、噁心、腹脹、噯氣、胃納減退,當屬中醫「消渴」並「胃緩」、「胃痞」範疇。筆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糖尿病胃輕癱35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5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3例,男24 例,女9例,糖尿病病程16個月~15年,胃輕癱2個月~4年,空腹血糖(FPG)6.7~11.8mmo1/L,餐後2h血糖(2hPG) 9.3~14. 8mmol/L;糖化血紅蛋白7.2%~13 %;對照組32例,男19例,女l3例,糖尿病病程2~16年,胃輕癱1.5個月~4.5年,FPG 6.8~12.3mmol/L,2hPG 9.7~14.1mmol/L;糖化血紅蛋白7.9%~13.2%。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診斷標準 按1999年WHO確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並符合下列條件:(1)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適、餐後腹脹、早飽、噁心、嘔吐、噯氣、胃納減退、體重減輕等癥狀,且持續4周以上;(2)經胃X線鋇透檢查證實有胃排空延緩,蠕動減弱,鋇劑滯留時間延長(>6h),排除幽門機械性梗阻;(3)胃鏡檢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質性病變;(4)B超檢查排除肝膽胰疾病;(5)排除硬皮病、皮肌炎、胃腸炎等疾病。
1.3 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全部患者在常規糖尿病治療方法(控制飲食、運動療法、口服降糖葯或皮下注射胰島素)的基礎上,治療組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30g,茯苓12g,白朮10g,党參15g,當歸15g,山藥15g,炙甘草10g,旋復花15g,代赭石15g,黃連15g,雞內金10g,陳皮10g,半夏30g,柴胡10g,乾薑10g),每日1劑,水煎500ml,分2次餐前服,4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給予嗎丁啉10mg,每日3次,餐前30min服,4周為1 個療程。
2 結果
2.1 療效評定 顯效:所有癥狀完全消失,胃鏡檢查示胃瀦留液消失,半年內無複發;有效:癥狀明顯緩解或完全消失,胃鏡示胃瀦留液消失,但半年內又複發;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胃鏡示胃瀦留液未消失。
2.2 兩組療效 見表1。表1 兩組療效比較
3 討論
糖尿病胃輕癱是糖尿病的消化道慢性併發症,多表現為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腹脹,噯氣,食欲不振,重者不能進食。糖尿病胃輕癱的發病與自主神經病變、高血糖、胃腸激素分泌或調節紊亂、外周血管病變有關。胃幽門、十二指腸動力障礙是糖尿病胃輕癱發病的重要病理基礎。現代醫學主要給予胃動力葯治療。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糖尿病日久損傷脾胃,脾胃升降失常。脾失健運,由此產生食滯、氣滯、濕阻、血癖等標實,以致胃失和降,氣逆於上則胃輕癱乃作。其病機特點多見虛實夾雜,寒熱交錯。採用補中益氣加減湯,方中黃芪、党參、甘草甘溫補中益氣;柴胡升清陽,清升而濁陰自降;陳皮、半夏理氣和中降濁;茯苓、白朮健脾燥濕;黃芩清上焦虛火;代赭石、旋復花降逆止嘔。諸葯合用,健脾益胃,升清降濁,標本兼顧。經臨床實踐,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礎上能夠緩解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癥狀,使其胃瀦留明顯減輕,有一定療效。
作者單位:830001 新疆烏魯木齊,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
日期:2008年12月27日 - 來自[2008年第9卷第7期]欄目補中益氣湯在外科術後併發症中的應用【摘要】 補中益氣湯臨床上應用相當廣泛,有調理脾胃,益氣助陽之功。既可以治療勞倦內傷,又可以治療陽虛外感等證。舉例治療肛腸病術後併發症驗案。
【關鍵詞】 肛門疾病 手術後併發症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是金元時期名醫李東垣所創名方,方由黃芪、白朮、陳皮、人蔘、柴胡、升麻、炙甘草、當歸八味葯組成。具有溫中而不傷陰,干補而不獃滯之效[1],現舉其加減治療外科肛腸病術後併發症3例如下。
1 肛瘺術後便秘
例1,女,59歲。2006年3月23日初診。複雜性肛瘺行低位切開,高位掛線術後6日,便秘,肛門墜脹,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辨證為中氣不足,傳導無力所致。予補中益氣湯加減:党參40g,生黃芪30g,生白朮25g,升麻、柴胡、當歸、陳皮、枳殼各20g,麻仁、郁李仁各15g。水煎服,日1劑。3劑後神疲、肛門墜脹感減輕,大便每日1次,量少,在服7劑後,大便自解,諸症消失。
按:本例因中氣不足,清陽不升,濁陽不降所致。補中益氣湯舉陷,加麻仁、郁李仁潤腸通便,諸葯合用,大便通暢。大便秘結亦是肛腸科術後常見癥狀。腸道為受盛、傳導之官,消化水谷,傳導糟粕,故術後脈絡受損,氣血虧虛,氣虛則大腸傳送乏力,血虛則津虧不能濡潤大腸,而致大便滯結難下。若證屬氣虛陰損者亦可運用補中益氣湯選用肉蓯蓉、生地黃、何首烏、懷牛膝、麻仁、熟大黃等治療,既能固本,又兼治標,既補虛,又瀉實,有升有降,則效宏徑捷。
2 混合痔術後發熱
例2,男,65歲,2006年4月25日初診。行混合痔術後3日,體溫一直在38℃左右,應用抗生素未見好轉,自覺頭暈、神疲、懶言、自汗,動則更甚,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肛門檢查未見膿腫及創口感染。辨證為氣虛衛陽不固,營陰不守,營衛失調所致。予補中益氣湯加味:人蔘40g,生黃芪50g,生白朮30g,當歸、柴胡、陳皮、升麻各20g,牡蠣、桂枝各10g。水煎服,日1劑。4劑後體溫降至37.2℃,守方再進3劑,體溫恢復正常。
按:本例行混合痔術後發熱,乃真元被劫所致。補中益氣湯可補其氣,升其陽,以甘寒之劑瀉其火[1]。脾胃氣血生化之源,中虛脾弱,生化不及,血虛於內,陰不配陽,故發熱。術後多自汗,多因氣虛衛陽不固,營陰不守,營衛失調所致。亦可運用補中益氣湯,可加白芍、肉蓯蓉、龍骨、牡蠣、浮小麥等以調營益衛。若表虛易感加防風麻黃根以固表止汗;若兼外感風寒加桂枝以解肌;若口乾,舌淡白,脈細數,減白朮、陳皮,加玄參,麥門冬,五味子等以增液養津。氣充血旺,則衛外故而汗可止。
3 結腸息肉切除術後癃閉
例3,男,52歲。2006年5月19日初診。行結腸息肉切除術後3日,自覺少腹脹痛,排尿困難,甚至點滴難出,面白,氣短乏力,下肢略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辨證為脾肺氣虛,升降無力所致。予補中益氣湯加減:党參30g,黃芪40g,白朮、升麻、柴胡、茯苓各20g,烏葯、陳皮各15g,桂枝、附子各10g。水煎服,日1劑。3劑以後小便通暢,繼服3劑後諸症消失。
按:本例結腸息肉切除術後,因損傷及疼痛等諸多原因致中氣大虛,氣虛下陷,膀胱氣化無力,開闔失司,繼而寒客下焦,水道受阻。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桂枝等葯,補中益氣,溫腎壯陽,從而氣開而癃閉可解。癃閉是肛腸科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對因體弱、手術失血耗氣而致小便困難,證屬氣虛者,運用補中益氣湯選加木通、澤瀉、車前子、小苘香、白芍、杏仁等治療,升清降濁,化氣行水,其效甚捷。
4 結語
補中益氣湯為益氣昇陽,調補脾胃的代表方,臨床各科應用廣泛。我們通過審證求因,運用補中益氣湯益氣昇陽,補中健脾之功效,加減運用於肛腸術後便秘、發熱、癃閉等併發症的治療,效果甚佳。根據異病同治的法則,非常巧妙地將此熟識之方通過化裁運用得恰到好處。
【參考文獻】 1 趙小寧,李華.補中益氣湯臨床應用舉隅.湖南中醫,2006,4:26
斟酌藥性 重溫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湯,最早出自李東垣所著的《內外傷辨惑論》一書,被後世醫家推崇至極。明代醫家張景岳評價道,「補中益氣湯,允為李東垣獨得之心法。」而今日,善用補中益氣湯的醫者日少,初涉臨床的醫生使用補中益氣湯每每會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感覺。為什麼?重新認識補中益氣湯,重新審視李東垣筆下的補中益氣湯,也許有益於臨床。
辨證:治內傷脾胃始得 量輕效宏
讀《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可以看出,補中益氣湯治療內傷脾胃之證,是「始得之證」,臨床表現可以和外感風寒之證相類同。其病因為「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喜怒憂恐,勞役過度」。病機為「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肝,陰火得以乘其土位。」 治則為《內經》所說的「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具體治法是「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
方中「須用黃芪最多」,但僅用「五分」,「勞役病熱甚者一錢」,他葯各用「三分」。摺合成現代用量,一劑葯總劑量僅為10克左右。服用方法是「早飯後溫服」。
方中黃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實其表」,「不令自汗,損其元氣」;人蔘、炙甘草重在「補脾胃中元氣」;白朮除用其「甘溫」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導氣」,當歸酒洗「和血脈」。
辨脈:右脈大於左脈 數中顯緩
李東垣臨證注重辨脈,對外感、內傷之別首列「辨脈」,並且認為辨脈已足夠,「以此辨之,豈不明白易見乎。」之所以《內外傷辨惑淪》中又列辨癥候,是「但恐山野間卒無醫者,何以診候,故復說病證以辨之。」
那麼,補中益氣湯所治證的脈象是什麼呢?李東垣在「飲食勞倦論」中直接提到的是「脈洪大」。脈洪大提示陰火盛,如陰火不太盛時該是什麼脈象呢?
李東垣在「辨脈」中提到「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傷之重者,過在少陰則兩倍,太陰則三倍,此內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氣口脈急大而澀數」等,儘管這裡對脈象的記述似有雜亂之嫌,但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右脈大於左脈,或脾脈獨大於其他部位脈,並且見數脈時可「數中顯緩」。這一點對於使用補中益氣湯是很有臨床意義的。
還有,李東垣從反面論述了有一部分脈象是不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的。方後「四時用藥加減法」中,在治腹痛時提到:脈弦不可用,當用小建中湯;脈沉細不可用,當用理中湯;脈緩不可用,當用平胃散。從脈象鑒別方證,簡單而實用。
從李東垣筆下可以看到,補中益氣湯的適應病證是非常廣的,既可治內傷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葯加減(主要是加藥)是極其靈活多變的,補藥、瀉藥、寒葯、熱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但萬變中有其不變的根本,也就是適應症只能是「內傷」(外感病也是在內傷基礎上的外感),病脈主要出現在右關,病變的主要病位在脾胃。
加減:不解原意易壞事
張元素立方「非為治病而設,此乃教人比證立方之道,容易通曉也」,作為張元素的弟子,李東垣深受其影響,所有方劑皆為「從權而立」,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傳授他人所謂效方、驗方。補中益氣湯方後有一系列加減法及較大篇幅的「四時用藥加減法」,示人方不可執,靈活應用。
方書多說補中益氣湯證應該口中和,不喜飲,也就是說口乾、咽干是慎用、不用補中益氣湯的。但李東垣在方後的第一個加減竟是「口乾嗌干加干葛」。氣虛當溫補,實火當苦瀉,虛火當清補,而李東垣的第二個加減法竟然是補中益氣湯加苦寒瀉火之黃柏和甘寒清補之生地黃。反思其治法,補中益氣湯原方中只有「補其中,升其陽」 之品,而缺少「瀉其火」之葯,加黃柏、生地黃似乎才成為完整的治療脾胃內傷「始得之證」的補中益氣湯。
後世醫家在使用補中益氣湯時也多加減及合方使用,但靈活性遠不及李東垣。具有代表性的加減有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和補中益氣湯合六味地黃丸,讀《薛氏醫案》和《壽世保元》隨處可見。
脾胃不足,痰濕易滯,理應加茯苓、半夏;補中益氣湯治「元氣脾胃之虛」,六味地黃丸治「腎水真陰之弱」,「二方兼而濟之,乃王道平和之劑」,合用似極為高明。但從李東垣「立方本指」去認識,則茯苓、半夏沉降有餘,六味地黃丸降入下焦,皆不利於「升其陽」。可見,不解東垣本意,隨意加減極易「動手便錯」。
誤用極易壞事,於是後世醫家提到了補中益氣湯的禁忌症。如張景岳說:「元氣虛極者,不可泄;陰陽下竭者,不可升。」柯琴說:「惟不宜於腎,陰虛於下者不宜升,陽虛於下者更不宜升也。」這些論述對後學者的臨證是極其有用的。但從李東垣「立方本指」看來,這只是低層次的、形式上的認識。
實際上,內傷脾胃病證中,腎虛完全是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的,只是用藥時需斟酌升降浮沉。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臨床討論]欄目補中益氣療腰痛30歲的小劉在門診藥房司葯,活兒雖不重,可每天來來回回沒得閑,天長日久,漸感腰部兩側肌肉不適,休息後減輕,勞累後加重,不能久站,已半年,近來加重一周,且自感體力不支,要求吃點中藥補養補養。查脈軟無力,淡紅舌,薄白苔,我說:「吃點補中益氣湯吧?」小劉說:「呂大夫,是不是腎虛?要不要吃補腎葯?」我說:「腰痛並非都是腎虛,中氣不足也會腰痛,你先吃7劑補中益氣湯看看,不行再說。」遂開補中益氣湯加杜仲、續斷、炒二丑7劑,第三日早晨小劉電話相謝,說吃完一劑葯後腰幾乎就不痛了,沒想到這麼靈驗,並問我為啥?
其實,這是河南中醫學院李發枝老師治腰痛經驗,內經云:「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故世人腰痛多從腎論治,如果是腎虛治腎,自是正治,今患者是腰兩側肌肉疼痛,而《素問·痿論》說:「脾主身之肌肉」,這是由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來營養,才能使肌肉發達健壯,脾胃的運化功能障礙,必致肌肉瘦削,軟弱無力,不耐勞累,遇勞則痛,今用補中益氣湯健脾益氣,續斷、杜仲堅腰強脊,二丑開宣下焦郁遏,諸葯合用,則脾得運、腰得健、氣得通、肉得榮,所以腰痛得減。另外,《金匱要略》還記有腎著湯,治寒濕腰痛,也非補腎,其主症是腰中冷痛或僵硬不適、遇寒加重,休息一宿後起床更甚,活動後反減輕,用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治療,也非補腎呀。
小劉恍然大悟道:「哦,原來腰痛也要辨證治療,腰痛並不一定要吃六味地黃丸啊。」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臨床討論]欄目補中益氣湯臨床應用補中益氣湯出自《脾胃論》卷中方,由黃芪、人蔘、白朮、當歸身、炙甘草、陳皮、升麻、柴胡組成。有調補脾胃昇陽益氣的功能。治脾胃氣虛而致的身熱、有汗、渴喜熱飲、頭痛惡寒、少氣懶言、飲食無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脈虛大,或氣虛下陷而致的脫肛,子宮脫垂、久痢或久瘧等症。
方中黃芪補中益氣、昇陽固表;人蔘、甘草、白朮、甘溫益氣、補脾益胃;升麻、柴胡協同參芪以升舉清陽,使下陷之氣得以升提;當歸補血和營;陳皮調理氣機,諸葯合用、使脾胃強健、中氣充足、氣陷得升。臨床應用廣泛、投之得當、效果頗著。筆者運用本方獲益匪淺,茲舉例如下。
1腎石病
腎石病近屬中醫砂淋、石淋、尿血、腰痛等範疇,屬下焦濕熱阻遏、壅滯日久、積而成石,腎石病的治療古今醫家多採用清熱利水、通淋排石或活血化瘀等法。然而服藥時間稍長,便會出現頭暈、眼花、腰酸腿軟、乏力納差等副作用,老年患者尤為明顯。老年患者都具有氣虛癥狀,多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如:楊某,男,70歲,2007年8月l5日診治,於兩天前,突然腰絞痛,小便秘,每次數滴而澀痛,尿色微紅,在我院當日8超檢查:腎結石,此屬中醫淋證,當以清熱利濕通淋為治,然而患者年過七十,形體素差,神疲,舌淡,苔白,脈數無力。證屬:中氣不足,正虛邪實。治以補氣扶正兼以通淋化石,乃用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309、党參15g、白朮、當歸、升麻、柴胡、陳皮各10g、海金沙30g、雞內金30g、金錢草50g、滑石30g、王不留行10g、牛膝15g,水煎連服5劑後,臨廁用力,突由尿道內衝出綠豆大結石一枚,粟米狀結石一枚,頓感暢然,其病若失。
按:腎石病,本例患者年事已高,多伴氣虛,仲景所論「大氣一轉,其氣乃散」。氣可推動結石、促其排出。治以補中益氣湯,補氣扶正,配以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滑石通淋排石,牛膝、王不留行引葯下行,諸葯直達病所,葯中病機,故收良效。
2低血壓病
李某,女,60歲,2006年7月25日初診,素有「消渴」病史,長期口服降糖類藥物,近年來出現血壓低、西醫診斷糖尿病Ⅱ型,伴低血壓。予以丹參片、肌苷、ATP、維生素81治療半年,效果不顯。主訴:頭暈目眩、身倦乏力、動則氣喘、心慌汗出、口乾、多飲、多尿、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證屬中醫眩暈範圍。病機為氣陰兩虛、氣不帥血、腦失所養、鼓動無力、血脈不沖,諸症由生。治宜益氣充脈,方用補中益氣湯合生脈散,嫩芪309、當歸109、西洋參l09、升麻59、柴胡5g、陳皮10g、炙甘草10g、麥冬20g、五味子6g、丹參20g、煎服5劑,上述癥狀明顯改善,血壓基本恢復正常,效不更方,續服l0劑,頭暈目眩消失,未見心慌氣短現象,口乾、多飲、多尿減輕,血壓為108mmHg/68mmHg,改服補中益氣丸1月鞏固其效,隨訪至今,血壓一直正常。
按:低血壓病屬於中醫虛證範圍,以心、脾、腎虛衰為主,本案消渴在先,久則脾胃虛衰,脾不為胃行其津液,形成氣陰虛之證。方用補中益氣湯補脾升清,使清陽巔項,實四肢以治其標,合生脈散益氣養陰治其本,陰血得充,清陽得展,陰陽平衡,血壓復常,消渴癥狀隨之緩解。
3冠心病心肌缺血。
喬某,男,73歲,2007年3月15日就診,患者因心悸、胸悶活動後氣促,間歇性心前區疼痛,與勞累有關。伴頭昏、乏力、自汗、四肢欠溫、納谷不香、食後腹脹。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弱。證為胸痹,繫心脾氣虛、心脈瘀阻。治宜補脾益氣,行活血化瘀,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30g、西洋參10g,升麻、柴胡各59、當歸159、白朮109、炙甘草10g、丹參30g、桂心6g、田七10g、(研粉沖服)山楂209、瓜殼20g、大棗10g,1日1劑,水煎溫服,葯進5劑,心悸、胸悶大減,效不更方,繼服10劑,諸症悉除。
按:患者年老體弱、脾腎虛衰、導致心氣不足、氣不行血,心血瘀阻而致諸症,治以補中益氣湯,補氣活血,配:丹參、三七活血化瘀,瓜殼寬胸理氣,山楂消食導滯,桂心溫通心脈,諸葯合用,補虛去實、氣血相調、氣帥血行、瘀血自化,收事半功倍之效。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中醫中藥]欄目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痛的療效觀察胃痛又稱胃脘痛,早期多由外邪、飲食、情志所傷,因病情遷延不愈多見脾胃虛弱癥狀。臨床主要表現為胃脘部隱痛、痛處喜按、空腹痛甚、食少納呆、納後痛減…。本文應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痛,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全部病例均選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l2月我社區醫院門診,根據臨床表現、胃鏡檢查及病理學檢查均符合胃痛的診斷標準。將29例胃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4例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齡43.6(25~67)歲;平均病程7.6(4.2~12.7)年,其中淺表性胃炎7例、萎縮性胃炎5例、膽汁反流性胃炎2例。治療組l5例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42.7(23~70)歲;平均病程7.3(4.5~12.3)年,其中淺表性胃炎6例、萎縮性胃炎7例、膽汁反流性胃炎2例。兩組患者按照中醫辨證分型均屬脾胃虛弱型」。兩組資料在性別、年齡、病程及分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病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65歲:②胃痛或合併有胃脹、噯氣、泛酸、納呆、乏力等;③符合胃鏡和病理診斷標準。
1.3病例排除標準:排除患消化性潰瘍、胃癌、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
1.4治療方法:對照組口服奧美拉唑20 mg/次,2次/d;阿莫西林500m9/次,3次,d;呋喃唑酮100mg/次,2次/d,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組應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處方為:黃芪18g、炙甘草9g、當歸3g、陳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朮9g、自芍12g、炒白扁豆9g、薏苡仁6g,痛甚者加高良姜、烏葯;脾虛甚者加党參,兼胃陰虛者加沙參、麥冬;兼濕熱者加竹葉、白芍:兼氣滯者加厚朴、枳殼;兼血瘀者加丹參、川芎,1劑/d,水煎服,早、晚兩次溫服,3個月為1個療程。用藥期間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等。
1.5療效判定標準:痊癒: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胃鏡顯示胃黏膜形態恢復或基本恢復,病理檢查固有腺體萎縮及黏膜增厚均有明顯減輕,其他病理改變亦消失。好轉: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胃鏡及病理檢查有明顯好轉。無效:癥狀、體征、胃鏡和病理檢查均無明顯改善。
1.6統計學處理:採用SPSSl3.0軟體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均數比較採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x檢驗。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14例中痊癒3例(21.4%)、好轉6例(42.9%)、無效5例(35.7%),總有效率為64.3%;治療組15例中痊癒9例(60.0%)、好轉4例(26.7%)、無效2例(13.3%),總有效率為86.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0.029,P<0.05)。
3討論
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脾胃論》,為補氣昇陽、甘溫除熱的代表方,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胃氣虛、氣虛下陷及氣虛發熱等證。方中黃芪、白朮、炙甘草健脾益氣,共奏補中益氣之功;當歸補血活血;陳皮理氣調中散滯氣:柴胡、升麻升舉脾之陽氣、調達氣機;白芍養血柔肝;薏苡仁、炒扁豆健脾益氣。諸葯合用,共奏補中益氣、扶正驅邪的作用。
臨床研究發現,應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痛,療效優於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因此採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合理用藥,可益氣溫中,扶正治本,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胃黏膜再生,提高機體免疫力。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中醫中藥]欄目補中益氣湯臨床應用心得補中益氣湯,方出《脾胃論》,由黃芪20克、人蔘l0克、白朮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當歸l0克、陳皮l0克、炙甘草5克組成。方中黃芪補氣昇陽、補脾生血,提高抗病能力;人蔘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益胃補脾、加強機體抵抗力,二葯為主葯。白朮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強壯身體;當歸補血活血、潤腸通便;陳皮理氣和胃;柴胡疏肝解郁、昇陽舉陷;升麻昇陽舉陷,此四味葯均為佐葯。炙甘草調合諸葯、補益脾胃、益氣解毒為使葯。諸葯合用,成益氣昇陽、調補脾胃、補氣固脫、提高機體免疫力之方。
脾胃氣虛是由於脾氣虛弱、脾失健運,以致於機體失於充養而出現的一些癥狀。脾主運化,一脾胃氣虛則運化水谷的功能減弱,胃的受納減少,腸的吸收功能不佳,故氣血化源不足,機體失養。在此情況下,臨床常用補中益氣湯治之如脾虛濕困。食少脘悶、便溏、泄瀉者,需加可以補脾利濕的茯苓20克;如脾胃氣虛兼有氣滯,脘腹脹悶較重者,需將陳皮用量加到20克,再加木香5克;如脾胃氣虛兼有痰飲,症見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氣短者,需將陳皮用量加到20克,再加制半夏15克。這不僅可溫和脾胃、增進食慾,而且還可理氣化痰;如脾胃氣虛兼見血虛,症見心悸怔忡、健忘面黃、或月經不調、行經腹痛者,需加熟地20克、白芍20克、川芎10克。筆者在治療氣虛感冒發熱的時候,多用補中益氣湯,但升麻柴胡的用量可加大到10克,還要加桑葉20克。若氣血雙虛發熱者,除需加大升麻、柴胡用量外,還需加桑葉20克、牡丹皮l5克、梔子15克、生地l5克。若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兼見功能性子宮出血者,予補中益氣丸加歸脾丸同時服用,常有良效。若脾胃氣虛而兼見自汗者,常用補中益氣湯加龍骨20克、牡蠣20克、浮小麥15克、麻黃根l0克、五味子9克。若脾胃氣虛兼見泄瀉者,需加補骨脂15克;若正氣虛弱,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筆者常用補中益氣湯(丸)給以治之,效果很好。在治療臟器下垂之症時,補中益氣湯需加枳殼20克,以助其升提作用;在治療脫肛時,補中益氣湯需加烏梅、金櫻子、五味子、烏賊骨各10克,以助其收澀固脫。筆者在臨床中,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消化性潰瘍、胃炎、營養不良、肝炎、腸炎、痢疾、貧血及臟器下垂等。在應用此方時,黃芪用量宜加大,可用30克至40克。人蔘可用党參替代,每劑用量為25克。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中醫中藥]欄目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疑難雜症舉隅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脾胃論》,是益氣昇陽、調補脾胃之代表方。用於脾胃氣虛,中氣下陷,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舌淡苔白,脈虛弱等症及氣虛發熱,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等症。近年來,筆者用本方加減治療產後遺尿、複發性口瘡、嗜睡等雜症取得較好療效,舉例如下。
複發性口瘡
患者,男,48歲,2007年5月1 6日初診。患者口瘡發作8年,經久不斷,此次複發自2007年4月30日至今已有半月之久,此間曾服用黃連素片、維生素C片、維生素B。及多種中藥製劑,均未治癒。診見舌緣、舌頰及下唇內側有數個潰瘍,狀如黃豆或綠豆大小,上有白膜覆蓋,周圍有紅暈微腫,說話及進食均痛,伴見神疲乏力,口淡食少,咽干不欲飲,夜寐欠安,大便溏,舌淡胖,邊有齒痕,苔微黃稍膩,脈沉細滑。中醫診斷:口瘡;證屬:脾胃氣虛,相火上炎。治宜:補土昇陽,清熱瀉火,虛實兼顧。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生黃芪30g,西洋參9g,生地黃12g,白朮l 2g,陳皮10g,柴胡9g,山藥1 5g,薏苡仁20g,淡竹葉9g,山茱萸1 2g,木通9g,生甘草9g。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服藥7劑後,除舌緣最大的一處潰瘍尚未完全癒合外,其餘均消失,進食不痛,精神轉佳,大便成形,舌苔薄白。按上方加減繼續服用7劑,潰瘍全部癒合。後改用補中益氣丸合麥味地黃丸調理1個月,停葯隨訪1年未複發。
按:本例屬脾胃虛弱,飲食勞倦,重傷脾胃,以致清陽不升,脾濕下注,郁而化熱,陰火上升,熏灼口舌而成。脾開竅於口,脾與胃相表裡,脾胃氣虛,失於健運,精氣不化,不能上輸於肺而下流,成為濕濁,蘊結而生內熱,與腎之相火相合形成陰火復而上沖,使得口舌潰瘍。方用生黃芪、西洋參、生甘草益氣養血,滋陰清熱;陳皮化濁氣;柴胡升少陽生髮之氣,又能疏泄邪熱,並協助西洋參、黃芪提升,增補元氣,元氣旺則陰火消;生地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木通、淡竹葉清心火,並導熱下行從小便而出;山藥補脾益腎;白朮、薏苡仁除濕益胃;山茱萸補血滋陰。全方補土昇陽,滋陰降火,養血生肌,達到治
療之效果。
嗜睡
患者,男,42歲,2007年8月1 9日初診。主訴:嗜睡,四肢無力,腰酸膝軟20日余,起因由於近來工作繁忙,勞累過度,漸覺精神疲倦,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少氣懶言,後出現腰酸膝軟,嗜睡。西醫治療10日未見明顯療效而求診。症見神疲倦怠,面色蒼白,少氣懶言。治宜:補中益氣,溫腎昇陽。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生黃芪30g,党參1 5g,炒白朮12g,當歸10g,陳皮6g,升麻8g,柴胡6g,炙甘草9g,生麻黃3g,仙靈脾12g,熟附子6g,熟地黃1 5g,菟絲子15g。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2次口服。5劑後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去熟附子、仙靈脾,繼服7劑,嗜睡消失,精神回復。
按:本例勞累過度,耗損精氣,以致脾腎虧虛,中氣下陷,清陽不升,精明之府失於榮養,故神疲嗜睡。方中生黃芪、党參、炒白朮、炙甘草補脾腎之元氣;柴胡、陳皮、升麻配合諸葯升清降濁,調理氣機;當歸補血活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麻黃對大腦、中腦及延髓有興奮作用,再配以熟附子、仙靈脾、菟絲子補腎溫陽,振奮陽氣,加強麻黃鼓陽氣上行,以助清陽榮養精神之府。此配伍精妙,取效捷達。
產後遺尿
患者,女,26歲,足月妊娠初產,產後又患感冒咳嗽,後即小便失禁,小腹墜脹伴腰酸腿軟,神疲懶言,納少腰酸,舌淡苔白,脈細無力,心悸氣短。辨證屬肺腎氣虛,膀胱失約。治宜:益氣固攝。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炙黃芪30g,党參20g,山藥30g,白朮15g,菟絲子15g,柴胡8g,升麻10g,當歸身12g,桑螵蛸15g,覆盆子12g,益智仁20g,陳皮6g,炙甘草9g。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2次口服。連服7劑後,癥狀、體征大減。原方續進7劑,至今小便正常。
按:本例遺尿為肺腎氣虛所致。患者產後腎氣耗傷,又受風寒侵襲,肺腎兩虛,中氣不足,固攝無權,膀胱失約。《內經》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又日:「膀胱不約為遺溺。」可見遺尿一症,多為虛候。根據治病求其本之原則,應以益氣昇陽、固脬縮泉為法。方中炙黃芪、党參、覆盆子、益智仁、菟絲子益腎縮泉,增加其固攝作用;當歸身養血活血;升麻、柴胡、陳皮升清降濁,調理氣飢。諸葯共伍,升降有度,開合有常。葯中病機,遺尿即止。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藥物與臨床]欄目補中益氣湯治低血壓療效好補中益氣湯方出於《脾胃論》。由黃芪、炙甘草、人蔘、當歸、陳皮、柴胡、升麻、白朮組成,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功效。臨床慣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引起的諸症。筆者在臨床中根據本方的作用機理,試用於治療低血壓患者,療效顯著。
病案一:唐某,女,37歲。自訴:3個多月來。經常頭暈,甚至多次暈倒,經多處醫治無效,不能正常工作。刻診:面色萎黃。頭暈乏力,胃納欠佳,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血壓70/45毫米汞柱。辨屬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證。治宜健脾溫陽,補氣養血。選方補中益氣湯加減:炙黃芪30克,党參、白朮、當歸各15克,柴胡、炙甘草各lO克,升麻、桂枝、制附子各3克。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共進5劑。諸症皆除。血壓115/80毫米汞柱。經隨訪至今未複發。
病案二:劉某,男,55歲。數年來因經常頭暈、心悸、少寐、精神不振,不能堅持工作。刻診:面色不華。少氣懶言,頭暈,心悸。少寐,納差,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面與脈尤甚。血壓80/45毫米汞柱。此乃脾胃虛弱,氣血兩虛,心失所養。治以健脾、益氣,養血安神。選用補中益氣湯化載:炙黃芪30克,党參、白朮、炒棗仁各15克,柴胡、升麻、炙甘草各10克,桂枝、制附子、五味子、陳皮各3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劑。3日後再診:頭暈減輕,飲食、睡眠均見好轉。血壓100/60毫米汞柱。效不更方,守原方繼服5劑。共進8劑後,諸證皆愈,血壓130/80毫米汞柱。改服補中益氣丸、歸脾丸,每次各1丸,每日3次。以鞏固療效。經隨訪半年,血壓正常。身體健康。按:低血壓病屬中醫眩暈範疇。本方有健脾益氣,昇陽舉陷,養血作用。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且氣為血帥,血隨氣升;加入附子、桂枝,取其溫陽通脈,並有強心之功效。運用本方,使脾胃健,化源足,血脈充,陽氣復,氣血升,其症自愈,實為升血壓之良方。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臨床討論]欄目補中益氣湯治療久瀉22例筆者2004~2006年採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久瀉22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22例均符合《中醫內科學》泄瀉的診斷標準。其中男14例,女8例;20~40歲5例,40~50歲8例;50歲以上9例;病程1~5年。
治療方法
基本方:補中益氣湯原方:黃芪30g,党參15g,白朮15g,當歸15g,陳皮15g,升麻15g,柴胡lOg,甘草lOg水煎服,每日1劑,15日為1個療程。
隨證加減:噁心加半夏15g,生薑lOg;腹痛加木香 lOg,烏葯15g;食滯加神曲15g,麥芽15g,焦山楂15g;畏寒、手足不溫加淡附子lOg,肉桂lOg。
治療結果
療效判定標準(自擬):顯效:泄瀉停止,大便日1—2次,成形,食慾好轉。好轉:泄瀉減輕,大便日>3次,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2個療程病情無明顯變化。
治療結果:顯效14例,好轉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1%。
典型病例
患者,女,52歲,2005年6月4日初診。每日稀倒4~6次,伴不消化物。曾服用多種中西藥物治療,雖有好轉,但停葯後很快複發,難以治癒。近半年來出現氣短、乏力、納差、小腹下墜、畏寒,舌質淡,苔薄白,脈虛。此屬脾氣虛,中氣下陷,不能攝納所致。治以補中益氣,昇陽舉陷。補中益氣湯原方:黃芪30g,党參15g,白朮15g,陳皮15g,升麻15g,柴胡lOg,當歸15g,甘草lOg。5劑,水煎服。囑忌食生冷油膩之品。5日後複診,大便次數明顯減少,食慾增加。繼服原方10劑。大便成形,每日1次。食慾正常,面色紅潤,體健如常。隨訪1年未複發。
討論
中醫認為久瀉的主要病機是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脾胃虛弱不能受納水谷和運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濕,谷反成滯。濕滯內停,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瀉。久瀉不止,必致中氣下陷。在治療上「升清」為治療的關鍵環節。補中益氣湯以益氣與昇陽合為一爐,在補脾益氣同時使下陷之清陽得以提升,使久瀉自止,諸證自愈。
補中益氣湯加減和理療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568例療效觀察【摘要】 目的 補中益氣湯加減和理療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的療效。方法 對2002年5月-2010年10月本院門診已婚已育女性568例,診斷為盆腔淤血綜合征的病人,應用中藥補中益氣湯加減和物理康復治療儀治療。結果 503例癥狀消失(88.56%),52例癥狀減輕好轉(9.15%),13例癥狀無減輕(2.29%),總有效率97.71%。結論 補氣、活血、化瘀和理療治療效果好,為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提供了一種有效治療方法。
【關鍵詞】 盆腔淤血綜合征;補中益氣;理療
盆腔淤血綜合征是一種由於多種原因致慢性盆腔靜脈充血、淤血引起的特殊病,是引起育齡婦女慢性盆腔疼痛的原因之一。因本病病程長,纏綿難愈,臨床不易診斷,治療頗為棘手。本組568例病例根據中醫學氣血相關學說,素體氣血虛弱或久病體衰氣虛者,血行緩慢,瘀血形成,辨證用補中益氣湯加減,結合物理康復治療儀治療,已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568例均為本院2002年5月-2010年10月門診病例,是已婚已育女性,其主要癥狀表現為:範圍廣泛的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呈墜痛、鈍痛或酸痛,有時可累及腰骶部,甚至外陰和肛門墜脹,步行時間過長、站立過久、彎腰負重常常疼痛加重,而休息後可緩解,同時伴有神疲乏力。尚有部分病例有痛經(48例),白帶增多而清稀(163例),乳房脹痛(79例),經前期、月經中期疼痛加重(76例),還有個別有性交疼痛,失眠多夢等。年齡最大者47歲,最小者26歲;病程1~3年不等。其中有經腹部絕育手術史136例,人流手術史48例,子宮肌瘤手術史34例。 早婚、早育及孕產頻繁 30例。婦科檢查:子宮常呈後位、質軟,無盆腔包塊,亦無明顯腹肌緊張和壓痛、反跳痛。全組病例舌苔薄、舌質暗紅,脈沉細而弦。394例盆腔彩超檢查可見盆腔靜脈曲張充血。
1.2 診斷依據
臨床表現為範圍廣泛的不同程度的慢性下腹疼痛,病情反覆,自覺癥狀重而與婦科檢查所得不符合(即癥狀重、無陽性體征)。盆腔彩超檢查可見盆腔靜脈曲張或腹腔鏡檢查可見盆腔靜脈淤血曲張或靜脈增粗,有時呈團狀,有助診斷。結合神疲乏力,苔薄,舌質暗紅,脈沉細而弦等主要表現,即可做出臨床診斷。
1.3 治療方法
依據中醫「補氣消瘀」的治療法則,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其方葯組成:黃芪30g, 党參30g,白朮10g,丹參30g,當歸10g,陳皮6g,柴胡6g,升麻5g,炙甘草6g,紅花10g,枳殼30g,白芍15g。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20天為1個療程,經期停服。下腹部配合物理康復治療儀,每天1次,每次20min,刺激強度由弱到強逐漸加大,到病人耐受止。以上治療療程,視病人病情而定,最短的1個療程,最長的3個療程。
1.4 治療結果
臨床癥狀消失503例(88.56%),下腹疼痛減輕,仍有經期腰骶部墜痛以及其他癥狀的52例(9.15%),未減輕合併多發性子宮肌瘤13例(2.29%),總有效率97.71%。
2 討論
盆腔靜脈淤血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任何使盆腔靜脈流出不暢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盆腔靜脈淤血,和男性相比,女性盆腔循環在解剖學、循環動力學和力學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是易於形成盆腔淤血的基礎[1]。瘀血系病理產物,可由不同的病因病機產生不同的臨床表現,「氣為血帥」,氣不足則血不行也。素體氣虛或久病氣虛,或勞累傷氣,氣虛血行緩滯,瘀血形成而致本病[2]。本組病例病程都比較長(1~3年),而且長期尋醫問葯,故有「久痛之人必有瘀,它葯無效者也必有瘀」之說。 久病者必然導致體衰氣虛,氣虛則血瘀,瘀血日久亦可耗傷正氣加重氣虛,此類病人為氣虛血瘀是其實質所在,氣虛為本虛,血瘀為標實,故氣虛血瘀屬於本虛標實之證,其治療法為「補氣消瘀」[3]。據此本組病例給予補中益氣湯加減,結合現代物理康復治療儀治療。藥物治療以補中益氣湯昇陽治其本,加活血化瘀藥物活血化瘀治其標,諸葯合用,益氣活血,標本兼治,瘀去病除,結合理療,收效滿意。
現代物理康復治療女性盆腔疾病,近幾年使用比較多[4],但應用於中醫盆腔淤血綜合征未見有報道。盆腔使用物理療法,有利於盆腔血液循環,血脈通暢瘀血消失,有似「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組病例提示已生育的女性重視盆腔功能康復,儘早干預,有利於盆腔改善血液循環使盆底功能恢復,是一種有效的探討。臨床使用中要注意掌握理療的禁忌證:心臟安裝起博器者及體內植入其他金屬醫療器械或嚴重心肝腎及其他臟腑功能嚴重不全者,惡性腫瘤及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
補中益氣湯臨床新用【關鍵詞】 補中益氣湯 臨床新用
補中益氣湯出自金·李東垣《脾胃論》一書,由黃芪、人蔘、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朮、炙甘草組成,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效,是補中氣的代表方。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補中益氣湯具有調節消化系統、免疫系統以及泌尿系統作用。增強身體抵抗力,能夠抗菌、抗病毒等。筆者以此方加減廣泛地應用於臨床,收到良好的效果。茲就臨床應用及膚淺體會以饗同仁。
1 沉寒痼冷案
患者,女,年50歲余。鹽池縣製藥廠工人,患周身發冷多年,經多方醫治不效,現病勢愈來愈甚。見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卻頭裹圍巾,身穿棉衣,腳著暖鞋,胸腹及背部又襯托於皮毛類。如此患者仍感不熱,伴有腰酸腿困,手足麻木,夜間時發痙攣症。稍有著「涼」,其症更劇,苦不堪言。此外左右膝關節有豆大堅硬結節數枚,當地醫者疑為「骨增生」。曾間斷服用附子理中丸等藥物囑咐其間斷服用以期治療,癥狀雖稍減,但身冷癥狀未能除。近10餘天,身冷癥狀明顯加重,惡風惡寒,手足麻木甚,夜間頻發痙攣症。伴有面色無華,頭暈乏力,口淡食少,平素白帶量多,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弱。證屬脾胃素虛,又因勞累、飲食失節,重傷脾胃,脾虛清陽不升,肌表失於溫煦所致。停服附子理中丸,治擬補益脾胃,升發清陽。處方:黃芪30g,白朮12g,党參15g,升麻9g,柴胡9g,砂仁6g,當歸6g,防風9g,羌活12g,乾薑9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劑。服完12劑後,衣著如常人,不再畏寒;手足不再麻木痙攣;所謂「骨增生」已自行消失。身冷癥狀亦不復存在,加減調理月余,諸症消失。
按:李東垣曰:「內傷飲食不節或後勞役所傷……脾胃不足,榮氣下流而乘肝腎,次痿厥氣逆之漸也……即下流,其心肺無所秉受,皮膚間無陽,失其營衛之外護,故陽分皮毛之間虛弱,但見風見寒或居陰寒處,無日陽處,便惡之也。」清陽本應發腠理,而反下流肝腎之分野,就會皮膚無陽,因而惡風惡寒。用附子理中丸治療雖能溫補脾腎,但是不能使下陷之陽上升以達膚表,故身冷不除。本案用黃芪、党參、白朮、山藥、炙甘草健脾益氣,化濕止帶;升麻、柴胡昇陽舉陷;羌活、防風取其風葯昇陽之用。以上配伍氣足陽升,膚表得以溫煦,身冷自除。
2 便秘案
患者,女,67歲。大便經常秘結10餘年,時輕時重,重時自行口服通便靈、三黃片等通便瀉下藥及中藥番瀉葉代茶飲治療,癥狀暫緩。近1年來便秘癥狀加重,服上藥效果亦不顯,遂要求服中藥調理。患者大便秘結,五六日一行,但便並不幹硬,肛門內有物墜感,數至廁而不得便或大便量極少,伴有胸脘滿悶,身疲乏力,聲低懶言,納食乏味,舌質淡暗,少苔,脈細軟。辨證為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氣虛無以推動。治擬健脾益氣,補中昇陽,助其腑運。處方:黃芪30g,白朮50g,党參15g,當歸12g,陳皮9g,升麻12g,柴胡9g,山藥15g,薏苡仁30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劑。服6劑後,大便調暢,2天1次,迭進12劑,便秘告愈。
按:便秘患者初期表現為實證者居多,臨床上大多採用瀉下、潤燥、行氣導滯法治療。然而隨著其病理變化及瀉下苦寒葯的應用,中氣漸耗;況醫者多畏甘溫葯,恐助其生熱化燥之勢,兒迭進寒涼葯,愈加耗傷脾胃中氣。然便雖出於魄門,需氣以斡之,方能傳導下行。脾胃氣虛大腸傳導無力,腸道處於獃滯狀態,便秘久而不愈。根據辨證,本例採用健脾補中,益氣昇陽助運法正是為病機而立,最終達腑氣運,腸道動,便秘之證除。
3 頑固口乾案
患者,女,63歲。3年來自覺口乾、咽干,且口乾不欲飲。經某醫院血生化及各種檢查未見異常,診斷為「老年性口乾症」。服滋陰潤燥葯多劑,改善不明顯,即自行停葯。近1個月來口乾癥狀加重,外出即帶水需常潤口,不多言,言多則口乾舌動不靈,伴有頭暈乏力,全身燥熱,近寒涼則舒,倦怠懶言,心煩鬱悶,動則出汗,夜寐多夢,舌質淡,苔薄黃少津,脈沉滑。根據辨證屬脾胃虛弱,陽氣下陷,陰火上沖,灼傷津液。治擬補脾胃,升清陽,瀉陰火。處方:炙黃芪、炒白朮、升麻、柴胡、党參、麥冬、沙參、葛根、炙甘草、澤瀉、雲苓、生石膏、黃連。水煎服,日1劑。連服半月後,漸感口中略有津液。效不更方,加減服用5個月余,口乾癥狀消失。後以補中益氣丸調理1個月,未見複發。
按:本案口乾患者單純用滋陰生津葯治療,效果不理想或只能暫時緩解癥狀,救起原因,實與東垣所說:「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熱也,乃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濕氣,閉塞其下,致陰火上沖,作蒸蒸而燥熱也。」的病機吻合。陰火上沖,灼津耗液,而出現口乾,全身燥熱,熱擾心神,偶見心煩鬱悶,夜寐夢多,乏力,動則出汗,舌質淡,皆為氣虛之象。方中用黃芪、炒白朮、升麻、柴胡、党參、雲苓、葛根補脾胃生津陽治其本,使脾濕不下流;麥冬、沙參滋陰;澤瀉以利下竅;生石膏、黃連清熱瀉火治其標,標本兼治而重在治本,治療半年而愈。臨床觀察,陰津恢復需要較長時間,正如明·趙獻可所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正是本例患者治療時間較長的原因。
4 乳腺增生案
患者,女,39歲。患者兩側乳腺增生3年,起初癥狀輕未在意,未進行系統治療,近半年疼痛加重,經用疏肝行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等藥物治療半年,仍感乳房疼痛,心煩,食欲不振,身疲乏力,舌質淡暗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玄。辨證為脾胃虛弱,氣虛血瘀,絡脈阻滯,治擬健脾益氣,通陽活血散結。處方:炙黃芪18g,党參15g,白朮12g,升麻9g,柴胡9g,當歸12g,桃仁9g,丹參15g,鬱金12g,海藻12g,昆布12g,炙甘草9g。水煎服,日1劑。服完6劑後,疼痛稍減,仍感乏力,不欲飲食,上方黃芪加至45g,繼服6劑,疼痛大減,守法調治月余,諸症消失。
按:本案患者在兩乳有局部腫塊、疼痛等癥狀的同時,伴有身疲乏力,口淡無味,舌淡脈沉弦等脾胃虛弱的表現,前醫僅從氣血瘀滯論治,未能全面顧及病機特點,一味用疏肝行氣,活血化瘀法消散,重虛其虛,氣陷於內,氣虛血瘀,痰瘀阻絡,故兩乳疼痛不減。析症辨證,氣虛是本,痰瘀是標。故方中用補中益氣湯健脾益氣散結以治本,即「塞因塞用」之法,佐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品以治標。上方配伍是氣虛得充,陽氣通達,氣旺血行,血活瘀消痰散,腫塊消失,其病乃愈。
日期:2011年6月29日 - 來自[2010年第11卷第5期]欄目補中益氣湯治療皮膚病案2則
補中益氣湯出自《脾胃論》,由黃芪、人蔘(党參)、白朮、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組成。功效調補脾胃,昇陽益氣。筆者臨床中用治某些皮膚病,獲效顯著。
阿夫他口炎
賈某,男,37歲。2009年4月21日初診。上下唇內側發生5處約綠豆粒大圓形淺潰瘍,表面凹陷,上覆淺灰色薄膜,邊緣淡紅,疼痛進食尤甚,張口時流清稀涎液,反覆發作半年余。其間曾用清熱瀉火中藥,數種維生素類西藥內服外用治療未愈。患者述其近幾個月來肢體倦怠乏力,口淡乏味,納食不香。察其唇色萎黃不澤,舌質淡,苔白,脈弱。診斷:阿夫他口炎(口瘡)。辨證為脾胃虛弱,運化失職,唇失濡養而發潰瘍。治則:補中益氣,健脾斂瘡。處方:黃芪30克,党參20克,白朮12克,茯苓12克,山藥12克,陳皮5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白及12克。10劑,水煎服,日1劑。
服藥後,潰瘍面明顯由凹變淺,開始縮小,納食增加,肢體感覺有力。上方略事加減,繼進7劑,潰瘍面癒合。
蕁麻疹
周某,男,66歲。2009年11月16日初診。全身瘙癢,搔抓後起大小不一條狀丘疹團塊,色呈淡紅,時起時消,反覆發8月余。其間經用葡萄糖、鈣劑、激素注射,服氯雷他定、特非那丁、賽庚定等,只能暫時止癢,過後仍如前狀。患者述其血壓偏低,時常頭暈,肢體倦怠乏力,動輒汗出,納差,舌質淡,苔白,脈細弱。診為慢性蕁麻疹,辨證為中氣虛弱,肌表不固,復受風邪。治則:補中益氣,疏風止癢。處方:黃芪30克,党參20克,白朮12克,茯苓12克,當歸15克,升麻6克,陳皮3克,防風6克,白蒺藜9克,僵蠶6克。7劑,水煎服,日1劑。
服藥後,丘疹團塊發作次數逐漸減少,癢感大減,體倦乏力,頭暈汗出癥狀明顯見輕。方中去僵蠶,黃芪減為20克,白蒺藜減為6克,續服7劑後諸症痊癒。3個月後隨訪未發。
按:兩個病例雖癥狀不同,但病機都屬中氣不足之證,故在補益中氣的基礎上,隨證加疏風止癢或收斂瘡口之品,收到了良好療效,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思想,也提醒我們在臨證時要善於抓住疾病的本質,用中醫的思維來指導中藥的選用,才會有良好的療效。
日期:2011年4月6日 - 來自[臨床驗案]欄目李柏齡補中益氣湯治療高血壓醫案已故名醫李柏齡生前是河南中醫學院教授, 河南省著名醫家。李老一生精於辨證, 擅於用藥。崇《傷寒》 、《內經》、《難經》 之論, 師東垣、天士之法, 屢除沉痾, 愈人無算。筆者曾有幸拭診於李老2年, 治療病人數千之眾, 其疑難特殊者更是烙印於心, 不忍自揣, 特輯補中益氣湯治療高血壓案與同道共饗。以明吾師圓機之法, 示吾後學者追思之情, 仰止之心。
李某, 男, 16歲, 學生, 於2001年8月來診。近6月來,晨起血壓175 /100 mmH g, 經各種西醫檢查未發現異常病變。服降壓西藥後, 血壓雖能降至正常, 惟停葯後血壓復舊, 深以為苦。家長亦惶惶不寧, 恐其子病情加重, 遂求治於中醫。診其面紅、苔薄白、納眠可、二便調, 診脈有空大之象。詢其亦無所苦。李老沉思良久, 書方如下: 黃芪30 g, 党參15 g,當歸10 g, 陳皮10 g, 升麻6 g, 柴胡8 g, 白朮15 g, 五味子10 g, 炙甘草10 g, 生薑3片, 大棗5枚。5劑, 水煎服。隨診學生皆以為奇。孰知患者第6天複診時大喜。述晨起血壓降至100 /80 mmH g。效不更方, 繼服10 劑。隨診3月血壓持續正常。
按: 本案患者系長夏來診, 長夏多濕, 脾土易傷, 陽氣在外易奔。中州不鎮, 陽氣更不易斂, 故面紅、脈空大, 雖無所苦, 脈證已現, 故謹守病機。補中氣以建中陽, 使中州坐鎮有權, 陽升陰起, 陽氣自潛, 更加五味子以斂耗散之氣。雖不著眼於血壓而血壓自降。李老常謂, 補中益氣雖為補陽之方,實乃補陰之法也, 此中大有深意。
日期:2010年11月23日 - 來自[名家醫案]欄目補中益氣湯治尿血驗案 病案:張某,女,52歲,河北張家口人,農民。肉眼血尿1年余,當地醫院多次查尿常規紅細胞(+++),被診為「腎盂腎炎」。1年來輾轉就診,經中西醫治療,未見明顯效果。觀前醫方葯多用清熱通淋止血之品,藥物使用如車前子、通草、大薊、小薊、蒲黃、生地等。接診後,詳細追問病史獲知患者曾有胃下垂史5年余。現患者神疲乏力,面色少華,食欲不振,偶有頭暈,舌質淡,脈象沉且虛而無力。四診合參,乃為氣血虧虛,脾腎不固,中氣下陷而致尿血。當以益氣升提為法,予補中益氣湯加味,重用參芪。組方:党參、黃芪各30克,柴胡、當歸各12克,升麻9克,橘皮、炙甘草各6克,焦白朮、茜草各15克。每天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1個月後患者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規檢查紅細胞轉陰。患者訴納可,精神佳。囑其原方減黃芪、党參為15克,再進15劑,鞏固療效。隨訪一年無複發。 點評:中醫認為,尿血的病位在腎,其主要病機一是熱傷脈絡,二是脾腎不固。正如張景岳所說「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者多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損者多由於氣,氣傷則血無以存」。腎氣虧虛,封藏失職,血隨尿出。根據虛則補之的理論,應用補中益氣湯予以補脾攝血,升益元氣,調氣和血,止血效果顯著。同時患者的精神狀態也有明顯改善。補中益氣湯方中黃芪、党參、白朮、陳皮健脾益氣;氣血同源,氣虛易致血虛,故用當歸補血和血;柴胡、升麻益氣升提;佐以茜草止血;甘草調和諸葯。黃苠、白朮、當歸等還具有調節免疫、改善微循環、保護。腎臟等作用。 日期:2010年5月29日 - 來自[臨床驗案]欄目馮文全:補中益氣貴在輕靈補中益氣湯,最早出自李東垣所著的《內外傷辨惑論》,他認為:「夫內傷用藥大法,所貴服之強人胃氣。」補中益氣湯原方中「須用黃芪最多」,但僅用「五分」,「勞役病熱甚者一錢」,他葯各用「三分」。補中益氣湯一劑葯總劑量僅為10克左右。這麼輕的劑量,若非親自體會,決不敢相信此方效驗之神。筆者常用此方在臨床上治療一些因「熱中」而導致胃氣不足的疾病。現將近日驗案一則整理如下。
張某,女50歲。2010年1月因高熱不退就診,診斷為「出血熱」,入院治療14天。出院後,高熱等癥狀消失。但是關節沉困無力,尤以下肢關節為甚。自述兩腿沉重,易出汗,煩躁,食欲不振,二便正常,無口乾口渴等不適。舌紅,苔微黃,脈沉緩。證屬胃氣不足,治以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處方:黃芪6克,炙甘草6克,人蔘3克,柴胡3克,升麻3克,陳皮6克,青皮3克,當歸3克,蒼朮6克,黃柏6克,木香3克,黃連2克,乾薑2克。7劑,水煎服,早晚飯後溫服。
服藥後,電話告知,服到第2劑時感覺周身舒暢,關節活動有力。服到第5劑時食慾轉好,關節活動自如,恢復如常。患者未曾想到中藥如此效捷,欣喜之情溢於言表。7劑後停葯觀察,一切正常。
按:筆者用此方劑量頗輕,取其昇陽上達之義。用量雖為原方的5倍左右,但相對於現在中醫的常用劑量,仍不失輕靈之旨。此案起於高熱,正如李東垣說:「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是故則熱勝於中,陽氣不得升浮外達,四肢不得秉氣於胃而睏倦乏力;衛氣不得秉氣於衛而肌表不固,動輒汗出。在李東垣的四時用藥加減法中說:「若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加陳皮五分,青皮、木香各三分。此為定法。」患者因此病3個多月未曾出門,而服藥7劑即恢復如常。看來,我們只有在繼承古人經驗的基礎上辨證論治,才能體悟到古人遣方用藥的奧妙。
日期:2010年5月13日 - 來自[臨床驗案]欄目醫以通變稱良補中益氣湯可以治療虛人外感,這為歷代醫家所共識。讀古今醫案,見使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虛人外感時,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葯。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載有一則虛人外感醫案,敘證明晰,用方恰當,加減有度,讀後足可啟悟臨證。
《脾胃論·調理脾胃治驗》原案為:「戊申有一貧士,七月中脾胃虛弱,氣促憔悴,因與人蔘芍藥湯……既愈,繼而冬居曠室,卧熱炕而吐血數次。予謂此人久虛弱,附臍有形,而有大熱在內,上氣不足,陽氣外虛,當補表之陽氣,瀉里之虛熱。冬居曠室,衣服復單薄,是重虛其陽。表有大寒,壅遏里熱,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於口。因思仲景太陽傷寒,當以麻黃湯發汗,而不與之,遂成衄血,卻與之立愈,與此甚同。因與麻黃人蔘芍藥湯。麻黃人蔘芍藥湯:人蔘(益三焦元氣不足而實其表也)、麥門冬(以上各三分),桂枝(以補表虛)、當歸身(和血養血,各五分),麻黃(去其外寒)、炙甘草(補其脾)、白芍藥、黃芪(以上各一錢),五味子(二個,安其肺氣)。」
冬季,居曠室,衣單薄,表有大寒,當屬太陽表證,方中用到了麻黃、桂枝、白芍藥、炙甘草,似有麻黃湯、桂枝湯方意。但李東垣主要著眼點並不在此,而在於患者為貧士,氣促憔悴,脾胃虛弱,組方用藥全從內傷著眼,用到了「益三焦元氣不足而實其表」的人蔘,「益皮毛而閉腠理」的黃芪,「補其脾」的炙甘草,「和血養血」的當歸身。也就是說,本方實為補中益氣湯加減而成,以麻黃、桂枝取代升麻、柴胡,同時去白朮、橘皮,加麥門冬、五味子、白芍藥。
李東垣為什麼要這樣加減呢?
「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李東垣遵《內經》之旨,特別重視「四時用藥加減」。補中益氣湯中之所以用升麻、柴胡,是因為「生長之令不行」,用升麻「行春升之令」,用柴胡「行少陽之氣上升」。而本案患病正值冬季,無需升發,故去升麻、柴胡,而易以「去其外寒」的麻黃和「補表虛」的桂枝。
李東垣反覆倡導「隨病制方」,這一點與張仲景所倡導的「隨證治之」相合。患者里熱壅遏而吐血數次,陰血自顯不足,故去白朮、橘皮之苦燥,而加用潤斂之麥門冬、五味子、白芍藥。加白芍藥在於「土中瀉木」,因土虛吐血最忌木乘。加麥門冬、五味子,與人蔘合為生脈散,李東垣對生脈散的解釋為:「脈者,元氣也;人蔘之甘,補元氣、瀉熱火也;麥門冬之苦寒,補水之源而清肅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瀉火,補庚大腸與肺金也」。合而用之,「救肺受火邪也」。
綜觀全案,李東垣既不執「先表后里」而恣用麻黃劑、桂枝輩,也不執「傷內為不足」而呆守補中益氣湯,而是隨時、隨病選方用藥,務使方葯與病證合拍。方中共用9味葯,補中益氣,祛寒實表,保肺瀉肝,諸法並施,標本同治,無愧為「醫中王道」、「醫中聖手」之稱。
明代醫家孫一奎在《醫旨緒餘》中說:「醫以通變稱良,而執方則泥。」讀本案,李東垣可謂知通變者。
日期:2010年3月24日 - 來自[名家醫案]欄目田淑霄運用補中益氣湯經驗 田淑霄教授為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三、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名中醫。田教授臨床善以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各種疾病,效果確切。筆者有幸跟隨田教授學習,略有心得,淺述如下。補中益氣湯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所創,原為主治脾胃氣虛發熱的代表方劑。病由脾胃中氣不足而起,治療當補益脾胃元陽之氣,昇陽舉陷,恢復脾升胃降的正常生理功能。方中黃芪、党參、白朮、甘草即為四君子湯之意,補中健脾,益氣和胃,大補脾胃元陽之虛。黃芪補氣於外,扶助衛氣向內以固中氣;党參補氣於內,鼓舞中氣而向外以驅邪,散斂相配,攻守結合,更添「脾之正葯」(陳修園語)白朮,葯中「國老」甘草,而成峻補中氣之祖劑。脾胃後天之氣得補,則腎中先天之氣自當徐徐而生。且又加入柴胡、升麻升提肝脾之氣,以助下陷之清陽上升,而達上逆之濁陰自降之功,肝脾得升,肺胃自降,人體氣機自然流通周身而無礙滯。另外方中佐以當歸身,入於血分,與以上氣分之葯相伍,而有補血和營,調和氣血之效;陳皮理氣,防止補藥太多壅滯氣機。田淑霄深諳東垣之旨,臨床常以脾胃立論,活用補中益氣湯治療遺尿、癃閉、產後發熱、乳泣、乳癰、陰吹、崩漏等等各種病症,皆能得心應手。
茲舉田淑霄三例病案以饗讀者:
虛人感冒
曹某,女,25歲。2008年3月26日初診,自述經常感冒,今日又感冒,自覺發熱、惡寒,有時寒熱交替出現,鼻塞、流涕、背部發涼、食慾減退、經常失眠,腹瀉,經期加重。舌淡,苔薄白,脈重按無力。治以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10克,炒白朮10克,陳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參10克,當歸身10克,甘草6克,蘇葉10克,荊芥10克,板藍根2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黃芩8克。3服,水煎服。3服之後諸症減,再服3服而愈。
體會:患者平素體質較弱,脾胃中氣稟賦不足,土不生金,肺氣亦虛,衛表不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而容易感受風寒之邪而發感冒。《素問》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此患者經常腹瀉即為脾之清陽下陷所致,流涕則為濁陰上逆所生。背部發涼,脾胃元陽不足;惡寒發熱,乃為風寒外束,肺衛氣虛,邪正相搏而致。田淑霄認為凡見此種脈無力的虛人感冒皆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屢用屢效。
產後汗出
牛某,女,38歲。2009年5月20日初診,患者產後已有1年半左右,曾於產後洗澡受風,即出現怕風,畏寒,汗出,而且天氣越冷,汗出越厲害,一直持續至今。眼睛乾澀疼痛,足跟痛,食慾差,時有胃脹,二便尚可,舌淡,苔黃,脈細尺弱。方擬補中益氣湯合玉屏風散加味:黃芪15克,炒白朮10克,陳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參10克,當歸身15克,甘草6克,党參15克,菊花10克,桑葉10克,茯苓10克,山萸肉20克,雞血藤30克,浮小麥40克,防風10克,枸杞子20克,麻黃根10克,炮附子(先煎)8克。7服,水煎服。葯後汗出稍減,遂以原方服用1月余,已經基本不再出汗。
體會:患者自汗出乃為產後氣血大虧,觸冒風寒,汗孔大開,津液漏泄所致。產後氣血虧耗,脾胃生化不及,氣血無以濡養皮毛腠理,復因陽氣不能衛外,衛表不固,風寒之邪乘虛而入,腠理開泄,津液外滲為汗。而且天氣愈冷,汗出愈甚,更是衛陽虛損之象。脾胃氣血久虛,後天不養先天,漸致肝腎皆虛,所以出現眼睛乾澀疼痛,足跟痛,脈細尺弱。田淑霄謹守病機,投以補中益氣湯補脾益氣,以助氣血生化之源,合用玉屏風散益氣助衛,固表止汗。同時加入麻黃根,重用浮小麥加強益氣斂汗之力;炮附子溫振全身陽氣,助陽固表;山萸肉、茯苓、枸杞子、菊花、桑葉等品直接滋補肝腎,清肝明目;雞血藤補血活血,通絡止痛,和補肝腎之葯療足跟痛。諸葯合用,共奏補中益氣,固表止汗,溫補肝腎之功。
尿失禁
張某,男,78歲。2008年11月5日就診,尿頻,尿急,尿失禁3年,逐漸加重。面色淡白,四肢浮腫,腰、髖、腿疼,並且無力,行走不便。納可,眠差。舌淡,苔薄,脈緩無力。投以補中益氣湯合苓桂術甘湯加味:黃芪10克,炒白朮10克,陳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參10克,當歸身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葛根10克,山萸肉20克,益智仁15克,狗脊20克,桑螵蛸10克,川斷18克,砂仁8克,7服,水煎服。以上方隨證加減服藥2月余,已能自行控制排尿。
體會:《靈樞》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患者高年,脾胃元陽之氣漸衰,中氣不足,固攝無權而致尿失禁。患者面色淡白,四肢浮腫,舌淡苔薄,脈緩無力,一派脾胃氣虛之象。中氣不足,則下焦先天腎氣失養。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以補中益氣湯培補後天以養先天為主。腎氣不足,膀胱氣化開闔失司,尿遂自出,兼用苓桂術甘湯以助下焦膀胱氣化,使其開闔有度。同時培中土又能生肺金,人體之中,肺為氣之主,為水之上源,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助津液氣化,則尿有所制。再加桑螵蛸、益智仁等溫腎縮尿,狗脊、川斷補肝腎、強筋骨,砂仁溫行胃氣,如此中下之氣得補,膀胱氣化正常,尿失禁得以控制。
日期:2010年3月24日 - 來自[名家醫案]欄目推薦閱讀:
※【文字稿 錄音】大型主題微課《唐登華:中國式離婚-多元化的視角》
※【素材運用技法之十四】主題五:專題指導:2、到此一游
※虹膜 | 什麼是皮克斯電影的永恆主題
※家書主題的唐詩,張籍這首「寄深沉於淺淡」的《秋思》不可多得!
※主題人像攝影-道具製作與模特的選擇
TAG: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