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越:中國大宅門式的坐月子太誇張

如果簡單回答「王妃難道不用坐月子」,那就是,不坐。如果複雜的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就是外國人有「月子」,但對「月子」所關心的東西卻完全不同。

5月2日上午,凱特王妃誕下一名據說是25年來英國王室的第一位小公主,此後舉國一片粉紅。除了對王室小公主的祝福聲之外,好像中國人更多的是驚嘆,才生完孩子不到10個小時王妃就穿著裙子,腳踩高跟鞋站在微風中面見公眾。這些都是中國產婦的大忌,王妃難道不用坐月子嗎?

2011年和2013年我分別在溫哥華的BC Women"s Hospital(加拿大大不列顛省婦產醫院)生下了兩個寶寶,這所醫院是公立醫院,可能是加拿大同類醫院中資源和設備最好的一所。

而且,我從懷孕3個月之後每個月(後來是每兩個星期)去看的婦產科專科醫生就是這所醫院的主治醫生之一,加上生下寶寶之後,一直參加各種社區媽媽的活動,和本地媽媽們的交流非常多,所以,對加拿大的婦產醫療,和新媽媽們的生活常態了解比較多。

所以,如果簡單回答「王妃難道不用坐月子」,那就是,不坐。如果複雜地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就是外國人有「月子」,但對「月子」所關心的東西卻完全不同。

(凱特王妃產子全球女性關注如何「坐月子」)

【住院時間短並不是不重視】

首先,凱特10個小時就出院了,這說明她生產過程很順利,寶寶也非常健康,沒有任何不良的反應。那麼,她見公眾的幾分鐘也沒有什麼可驚嘆的,畢竟生為王室要為人民的期待負責。

以前聽人說,在西方產子,生下孩子24小時內就讓你回家了。以加拿大為例,因為生孩子對於加拿大人(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屬於醫療保險內的免費醫療,所以在母子平安的情況下,基本觀察一下沒有什麼問題就讓你出院了。

剖腹產的母親可能會多在醫院裡住上1天。也有例外,比如當年我的第一個寶寶出世醫生就不願意讓我們出院,原因僅僅是在出生後12個小時內,寶寶的體重降低了10%。

這12個小時里,護士基本上幾個小時就過來一次,看寶寶是不是已經會吃奶,各種檢查、驗血,給寶寶洗澡……當發現寶寶體重減輕了超過10%以後,他們如臨大敵,醫生建議留院24小時。後來發現情況並無好轉,於是又住了一天。

發現我的奶水還不足,就給寶寶送來醫院人奶庫的人奶。住了2天半後,我們決定回家的時候,醫生還反覆確認,最後問我們要不要讓人奶庫繼續供奶。

等到我們回到家第2天,社區護士已經帶著體重儀找到家裡來,醫院通知她們我們需要特別幫助。其實對社區中任何一個有新生兒的家庭,社區護士一定會定時造訪。然後護士反覆檢查寶寶是不是會吃奶,姿勢是否正確(這個在醫院裡每個值班護士都已經檢查過一遍了)。

後來又上門專門教了一次,甚至建議我們去看一個母乳專家。她們對母乳的重視幾乎可以稱為固執,不但手把手教,而且從兒科醫生到家庭醫生都堅決建議不用複合奶,幾乎是確定寶寶會自己吃奶,而且吃到了適量的奶為止。

這些當然都是零碎的細節,但可以說明,雖然西方婦產醫院可以讓一個產婦10小時回家,那肯定不是因為他們不重視寶寶,或者不重視產婦。他們重視的細節,可能瑣碎得讓一個新生兒的家庭覺得麻煩,那些細節恰恰是我們自己在家可能重視不到的科學性問題,比如寶寶會不會吃奶,體重、疫苗……母子與社區的聯繫等。

【表現完全不同的月子】

回到西方產婦坐不坐月子問題上。以前,我以為她們是不坐的,但是現在覺得她們至少有些地方和我們相近,有可能是學習了一些東方的經驗。住公立醫院的普通病房是因為聽說他們的病房剛剛裝修過,同時設備非常好,一個產婦有一間配備衛生間的獨立病房。

進去之後發現連伙食也不錯,幾天的飯菜都是營養搭配,而且都是柔軟、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清蒸蔬菜配特別軟的雞肉漢堡包,或者是米飯配小牛柳加蒸蔬菜,最主要還都配著熱湯,還有香蕉蘋果片酸奶這樣的飯後佐餐。

從前聽說醫院給產婦生冷食物加冰鎮可樂的事情真的沒有發生過。唯一生冷的是,醫院提供免費不限量蘋果汁給產婦。問為什麼要配果汁他們的回答是,維生素高,比較容易下奶,原來西方也有他們認為容易下奶的食物。

關於生完孩子要不要「坐月子」我也問過我的婦產專科大夫,她自己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回答比較中肯,她也見過不少工作到預產期前一天,產後兩個星期就進辦公室的女強人,但是她覺得還是不用那麼拼。「加拿大產假有一年呢,可以慢慢帶孩子。」她覺得生完孩子一個星期內還是要多休息,下床走動,到院子里透透氣都可以,但不要過度。

出了院,就差不多可以帶孩子出門晒晒太陽,出門走走了。她的建議是1個星期內,不要太疲憊,6個星期內不要做劇烈運動。問她什麼叫劇烈運動,比如游泳,瑜伽,跑步呢?

她想了想,這幾項還是等6個星期之後再做比較好。這6個星期是產褥期,是指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恢復至妊娠前狀態(包括形態和功能),這一階段一般規定為6周。婦產大夫說,這6個星期主要是用於子宮、骨骼和關節等的恢復。

至於不洗澡,不洗頭,不刷牙,不下床這種風俗呢?她看了看我說:「產後會出很多汗,如果不洗澡,寶寶吃你的奶生病怎麼辦?」至於刷牙,孕期和生產後,媽媽們的牙齦本來就容易紅腫發炎,這是和荷爾蒙有直接關係,不刷牙豈不是會帶來更多牙齒疾病?

也問過婦產科大夫生產後該吃什麼,她回答很簡單:「想吃什麼吃什麼。否則吃不下去,或者心情不好,怎麼有奶給孩子呢?」然後她眨了眨眼,「像那種每天吃幾個雞蛋的,就算了,除了膽固醇和脂肪堆積,對自己和孩子都沒有什麼好處。」看來她也是聽說過一些中國風俗。

根據大夫的建議,和周圍朋友的經驗,我也沒有坐月子。從醫院回到家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洗了個澡。當然,也是大夫的建議,做任何事也要比平時小心些,洗完澡把頭髮吹得干透才從浴室里走出來。每天早上,也會把門窗都打開透風,寶寶當然一直戴著寶寶帽——寶寶的頭骨還沒有長好,她們才最怕風。

每天在房間里轉來轉去,還會聽聽音樂,看看書。第一次真正的出門是寶寶一個星期大,帶她到兒科醫生處複查。因為是冬天,穿得當然是嚴嚴實實,但是走幾個街區也沒用覺得有什麼不妥或不適。

而且醫院對新晉媽媽的關心更多是在她們的心理狀態上。每次帶寶寶複查,醫生都會有一個表格,顯示寶寶的各項指標。然後會和媽媽聊天,有什麼擔憂?有什麼問題?婦產科醫生也會在6個星期內分幾次檢查媽媽的身體狀況。社區護士會更直截了當地問,你最近有沒有覺得容易哭啊?有沒用覺得煩躁?和家人相處和睦否?

在她們看,新媽媽會不會有產後憂鬱和她們身體是否恢復一樣重要。然後把社區中心各種母子活動的信息發給你。比如家附近的新媽媽團,每周三有活動,活動時30-50個媽媽拎著尿布包抱著寶寶,聽各種講座,帶寶寶做健身操;附近的圖書館也有小寶寶(0-6個月)和大寶寶(6-18個月)不同的講故事時間;最近的一個奧體游泳中心也有寶寶游泳課……

總之,就是讓媽媽帶著寶寶走出去,參加各種活動。

【自我塑造期】

家附近有一個條著名海堤,白天在海邊鍛煉的人中有一半是推著嬰兒車的媽媽們。她們的名言就是:首先要有一個可以推著慢跑的嬰兒車。

寶寶們大小不等,戴著各種各樣的帽子,睡成各種各樣的憨美。媽媽們則三三兩兩結伴,或散步或慢跑。海邊風大,媽媽們也都穿的休閑而溫暖。至少有兩年時間,我也是她們中的一分子。寶寶非常喜歡新鮮空氣,加上現在嬰兒車的設備實在是太舒適,我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出門散步一個小時,她們也會在嬰兒車裡美美睡兩個長覺。

我還是比較注意,寶寶沒有滿月的時,每天散步都很短,也避開海邊,但是周圍的媽媽們,從寶寶生下來不久就會帶出去見客,辦事,散步。

新晉媽媽們大部分都是職場女性,平時並沒有特別多的時間關注自己,產假幾乎成了她們的重塑期。我認識好幾個媽媽,6個星期一過就開始推著嬰兒車慢跑,一年下來直接就去跑馬拉鬆了。

還有幾個媽媽一起請了一個健身教練,一星期兩天在門口的草坪前嬰兒車一字排開,媽媽們則跟著健身教練做瑜伽和健身操。

她們無處不在。老公春天爬溫哥華一座著名的松雞山(Grouse Grind)時,碰見兩個媽媽背著寶寶,寶寶看起來也就一兩個月的樣子,居然比他還快。他當時不服,想等過幾個月你們再爬試試。

他自己是每個星期都去爬山,也陸陸繼續遇見她們,半年過去,兩個大胖寶寶已經六七個月,兩位媽媽還是毫無懸念地把他給超了。

且不說坐不坐月子這個問題,生孩子、休產假對於西方女性來說是一個最好的重塑期。她們並沒有把寶寶和自己關在家裡,而是帶著寶寶進行媽媽團社交,和恢復體力體能的訓練。

雖然生完孩子10個小時就把自己打扮的鮮亮的西方王妃比較極端,但那種裹著棉被,頭也不洗,牙也不刷,天天喝老母雞雞湯的老式媽媽也真的太誇張了——整個一個大宅門不是嗎?

能不坐月子就不坐月子吧,也算善待自己。

作者:席越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旅居加拿大,著有《他們的中國》《先嫁書後嫁人》等。

推薦閱讀:

著名演員黃宗洛去世享年85歲 曾演《大宅門》(圖)
你覺得大宅門第一部全集怎麼樣?
怎麼看《大宅門》里,白玉婷跟萬筱菊的照片結了婚?
大宅門52-54集講的什麼?
大宅門2有什麼變動與1相比?

TAG:中國 | 坐月子 | 大宅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