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問道:一、孔子的一貫之道
07-02
[摘要]讀書人不可以沒有恢弘的氣度和剛毅的性格,他重任在肩,路途遙遠。以行仁為自己的使命,不是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遙遠嗎?
圖片來自網路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貢是特別聰明的一個,但他仗著聰明,經常指摘別人的短處。孔子看不下去了,告誡他:「子貢,你以為發現別人的缺點並加以嘲笑就是聰明嗎?是我的話我可沒那個閑功夫。」(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論語·憲問》)?
可是子貢我行我素,甚至變本加厲,把矛頭對準了孔子,他四處放話,說我們的老師不過是讀書多,記憶力好,有啥了不起的。這話傳到了孔子耳朵里,孔子覺得有必要教一教。
有一天上課的時候,孔子問子貢,「子貢,你以為我只是讀書多,記憶力好,是嗎?」
子貢回答:「是的,難道不是嗎?」
孔子當場發飆,「胡扯,我有一個中心思想貫穿其中。」
子貢見老師發火了,嚇得沒敢吱聲。
(子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
事後,孔子覺得有必要把自己的「一以貫之」之道好好講一講,第二天上課的時候,他向曾參發問:「我的學說有一個中心思想貫穿其中,你知道嗎?」曾參正在夢遊,隨口就答:「是的。」
孔子為什麼選中曾參提問呢,因為曾參小了孔子四十九歲,剛入孔門不久,而且魯鈍,一定不知道孔子的一貫之道。只要他回答「吾不知也。」孔子就可以大談特談什麼是一貫之道。但曾參竟然回答:「是的。」連這個最年輕、最笨的學生都知道我的一貫之道了,我還教什麼?所以,孔子氣得摔門而出。
孔子一走,不明就裡的弟子們圍攏過來,問曾參,「老師說的一貫之道是什麼?」
曾參嚇了一跳,沒想到同學們這麼關心這個問題,於是,勉強說了一句:「老師的一貫之道,不過是忠恕罷了。」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孔子所說的道是「一」,曾參的回答是「二」,明顯不對。
曾參雖然魯鈍,但他勤學好問,身體力行,終於在晚年理解了孔子的一貫之道。
他說:「讀書人不可以沒有恢弘的氣度和剛毅的性格,他重任在肩,路途遙遠。以行仁為自己的使命,不是很重大嗎?直到死行仁才停止,不是很遙遠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章》)
原來,孔子的一貫之道是「仁」,忠恕不過是行仁的實踐方式而己。
推薦閱讀:
※失敗的戀愛會讓人變得更堅強還是更脆弱?
※問道
※清 張崟《探友問道圖》(丁淇題跋)
※浙江天台:求佛問道 吃素練功
※湘西問道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