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傳統習俗你知多少?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文秀(唐)

端午節就要到了!

過了那麼多年的端午節,

你真的了解它嗎?

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致相同的。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因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

那麼,

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跟著小編來看一看吧!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食粽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一直流傳至今。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豆沙、花生等餡料,多為甜味;南方則有鮮肉、火腿、蛋黃等餡料,多為鹹味。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深受大家的喜愛。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某些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懸艾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洒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洒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懸鐘馗像

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習俗豐富多彩,

以上的端午節習俗,

你都了解了嗎?

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推薦閱讀:

大年初一的習俗
寧夏回族的飲茶習俗
F端午節特輯│節日傳統習俗知多少?
那些已經被簡化的舊時海豐婚姻習俗
嬰兒起名:男女寶寶取名習俗大不同

TAG:習俗 | 傳統 | 端午節 | 傳統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