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之玉器時代的起源(下)

2015-08-10 古玩收藏聯盟

46、晚期的良諸,其政治中心轉移至太湖北部的常州。這個時代的良諸玉棕,尺寸越做越大,節數越來越多,最多達時竟然達到二十餘節。但大玉棕上的刻繪亦簡化為神的眼睛層層相重,眼睛的神性越來越大。圖一為江蘇武進寺墩三號墓玉器出土地情況,玉棕環繞著墓主人,數量多達四十餘只;圖二為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大玉棕,高49.2㎝,出土地點不明;圖③安徽省肥東縣張集鄉劉崗村出土大玉棕,15節,高41㎝,這是目前超過40㎝的大玉棕中,唯一有明確出土記錄的一隻;圖四是大英博物館藏的一隻大玉棕,高49.5㎝,出土地點不明。

傳說帝舜名重華是「重瞳」之人,而創造中國字的蒼頡亦「四目相重」,南唐後主李煜和秦末在蘇州起兵的項羽也都是「重瞳子」,這四人都是東方的帝王或者神,因此很難說他們與東方的玉棕文化以及神的傳說無關。孟子說舜是東夷之人,而舜的傳說亦遍及浙江以及山東,所以有虞氏帝舜一族興起於東方應是確鑿無疑的。數千年來,人們並不懷疑東夷與太昊以及少昊的關係,但東夷的族源和族系似乎總是在發生著變化。太昊在先,炎帝在後,少昊繼炎帝之後都於空桑,不久帝顓頊又取代了少昊,而帝嚳憑戰功又接替了帝顓頊,成為東方的新主人。我們循著古玉的線索,可以發現除了伏羲或者神農之外,包括黃帝至大禹之間一千多年以來的上古中國史,基本上就是東夷史,也就是說中國史前文明的搖籃在東方。這段東夷史由兩個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位於黃河下游地區的正統的東夷史,一部分是位於浙江省至江蘇一帶的東南夷史。東南夷,實為東夷重氏祝融一族在南方長江下游地區的分支,它們雖然偏居江南,但是卻是山東的神族重氏家族的正統,從這裡衍生出強大的有虞氏,以及後來吳回的後代,包括南方楚人的祖先在內的「祝融八姓」。

47、蛋殼黑陶與山東龍山文化的興起。這些黑陶比良諸的陶器更加接近於青銅禮器的造型。在極盛時期,良諸人的勢力已越過長江以及淮河擴張到江蘇全境而遠達山東省南部。大約在距今4500年前,良諸文明之光已經接近於熄滅,而山東半島進入了以黑陶文化為特徵的龍山文化時代。山東龍山文化在華夏文明史上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華夏民族從新石器時代跨入文明的門檻,雖然起步于山東,但是最初的動力,則發源於蘇、浙地區的良諸文明,而這一切似乎都與有虞氏的北上有關。自帝顓頊至帝堯,黃河下游黃淮地區的濟、汶、泗、淮「四犢」之水經常性的泛濫,這使得北方王朝飽受洪水之累。傳說帝堯在位之時,洪水肆虐長達60餘年之久,堯王朝因此已虛弱不堪。就是在這個時候,太湖良諸集團內部的權利之爭,給帝堯送來了一份厚禮,這就是久違了的一支南方部落首領有虞氏重華前來投奔。

傳說帝舜生於浙江省餘姚市的姚墟,又有說帝舜生於山東之諸城之諸馮,熟是熟非,千百年來,未有定論。蓋有虞氏帝舜乃是一族,而非一人,帝舜的遺迹在江南、華北和山西均有出現,這證明了帝舜一族自南向北又向西遷徒的過程,這個過程長達數百年之久,故歷史上最少曾有過十幾位甚至是幾十位的「帝舜」。傳說中帝舜從少年到青年時代屢次遭到其弟象的謀害,這說明了帝舜一族自南向北遷的原因,乃是一再受到家族內部的排擠。在帝舜的事迹中,有生於諸馮,遷於負夏,魚於雷澤,陶於河濱,耕於歷山等種種傳聞,而舜的後代名「虞閼」者在曾在周時為周的陶正,負責周王室的制陶工作,可見有虞氏有著祖傳的高超的制陶技術。那麼這些黑陶很有可能與有虞氏的北遷有關,有虞氏在北朝的地位最初可能並不高,傳說帝舜最初曾做過帝堯時代的陶正,或者是管理山林的虞官。龍山文化黑陶多為貴族專用陶器,且用作禮器,故有虞氏可能是在北方以為王家制陶而起家,他們慢慢地進入了帝堯集團的權力核心。

48、江蘇新沂的花廳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良諸玉器,這是良諸文化向北擴張最遠的地方,此地出現了良諸文化與大汶口文化交叉共存的現象,考古學者們稱之為罕見的「文化兩合」。新沂市的北面與山東省郯城縣為鄰,東為江蘇東海縣,西為江蘇邳州市。這個地方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傳說中大禹的父親或者是祖先死於這附近的東海羽山,羽山在東海縣與山東省臨述縣的交界處,是東海縣的第一高峰。大禹的父親崇伯鯀在這裡被帝堯下令祝融殺死,而罪名是治水不力。那麼,只到這時在良諸的祝融集團仍舊聽命於帝堯的號令?很有可能崇伯鯀是逃亡至此而進入了良諸的勢力範圍,或者崇伯一族本來就一直與南方的祝融氏為鄰。崇族本來出身於帝顓頊,論血緣他們與良諸的重黎氏或者吳回氏更近。不過時間已過去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良諸的祝融氏大概不可能與崇伯鯀認親。傳說崇伯鯀最終死於祝融氏的「吳刀」,所以他無疑死於吳人之手。

於是強大的太湖祝融集團最終為自已製造了兩個死敵和掘墓之人:第一是被迫出走北方的有虞氏,第二便是崇伯鯀的後代夏後氏,這二人均出自於帝顓頊,他們與太湖祝融氏最少也是遠親。有虞氏後來與夏後氏結為同盟,他們先是為帝堯治水、從而獲得了極大的信任權力,然後又南下攻擊長江中下游一線以及太湖地區的「三苗人」。如《山海經》所記載,三苗人並不是南方炎帝族人,他們其實是早已定居於南方的黃帝子孫。傳說帝舜和帝禹最後均死於南方,一個死在蒼梧之野,一個死在會稽山,傳說二人都是在「南巡」的途中染病而亡,但真實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死於同三苗人作戰。而「三苗」的強大,亦可想而知。三苗到底是一些什麼人?南方之強大者,莫過於在良諸的祝融家族,因此,三苗人極有可能與晚期的良諸集團有關,只不過他們最後受到北方王朝的討伐,就不能也不會被冠之以南方之神祝融的名義,而只能像當初的蚩尤一樣,被稱之為蠻夷。

49、良諸的滅亡是一個極度發達的南方文明的隕落,她像巨星撞擊地球一樣將文明的碎片拋落在4200年以前的中國大地。圖上這些玉器都是所謂的「石峽文化」玉器,它們主要是一些出土於江西和廣東省的良諸玉器。這些良諸玉器以首見於廣東韶關的馬壩石峽遺址而得名。但是除了在韶關,廣東省的封開縣還有遠至南方沿海的汕尾市也都有正宗的良諸玉棕出土,而在江西的鄱陽湖流域,也出土了來自良諸的玉棕,這就為良諸人或者三苗人的逃亡,用玉石划出了明確的路線。而這個路線,極為淮確地與傳說中的三苗人最後的逃亡路線相吻合。封開縣素有「兩廣門戶」之稱,這裡已進入珠江流域的上游,良諸文化最後是從珠江傳入南海。在封開縣的西北境,就是廣西的蒼梧縣和梧州市 ,這證明帝舜南征三苗,可能並非死於湖南永州市的九嶷山或者蒼梧山,而是死於廣西的蒼梧之野。良諸玉棕在南海的出現,也印證了一部分三苗人最後逃入南海以捕魚為生的記載。傳說三苗人曾佔據著從鄱陽湖至洞庭湖之間的廣大地方,這說明了良諸人在退出太湖地區之後,曾在長江流域的這一帶停留,他們一度或者隨時淮備復國,但最終還是不能抵擋夏後氏所帶領的水軍的攻擊,從來說北方人不習水戰,可偏偏夏後氏所率領的部隊,卻正好是一支治水長達十餘年的專業水軍。在石峽文化地區,現在仍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和瑤族,而一些地方的苗族古歌,只到現在仍在傳唱著她們的祖先本來定居住在太湖。

50、四川地區出土的玉棕。圖一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這隻玉棕已被考古專家們確定為來自良諸的玉棕,它的年代竟然比這個遺址本身還要早1000多年。圖二~ ⑥也是出土於金沙遺址的玉棕,但是這些玉棕卻是用四川本地的玉料製作的。圖七是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的玉棕,這隻玉棕帶著明顯的西部風格。我們發現在良諸古國滅亡以後,玉棕文化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泛珠江流域以及南方沿海地區的傳播,不久之後便迅速走向消亡,但只有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盆地是一個例外,原因大概由於這本是一個富有的、藏在高山峻岭之中的不易為外部入侵的盆地。古蜀人亦自稱是黃帝的子孫,帝顓頊一族最早起源於四川,周人的祖先后稷死後亦埋葬於成都平原,且更有大禹出生於汶山北川縣的傳說。

那麼,在4200年前,是什麼人將良諸玉棕帶到了成都平原?玉棕文化在四川的傳播,幾乎是連續而不間斷的,所以這是一個奇觀:自金沙遺址出土的玉棕,從良諸「原裝」的玉棕到夏代玉棕、商代玉棕以及周代的玉棕,品種齊全,應有盡有。圖一的這隻良諸玉棕,它的出現最少有二種可能性:第一,可能是周人的祖先在戰亂之中遷徒至此,果如此,則周人的祖先亦來自良諸。第二,可能是帝堯或者帝舜下令「放歡兜於崇山」的移民政策所致,《山海經》明確記載「歡兜」一族出於崇伯鯀,並且炎融(犬戎)以及苗民的一部分亦出自於崇伯鯀。四川盆地古稱蜀州,又稱崇州,故崇即是蜀也。中國古代的「三苗」人,他們的族源十分複雜,有學者說「苗人」就是指南方種水稻的民族的總稱,言之頗為有理。良諸人的擴張,其勢力由浙北波及江蘇全境以及安徽、湖南和湖北,那麼水稻的種植技術,隨之也向上述地方擴散,故所謂苗人,即南方之人也。在北方統治者看來,良諸人是苗,他們是黃帝族,顓頊之後,祝融氏;鯀也是苗,黃帝族,顓頊之後,有崇氏。及至帝舜之時,舜的祖先有虞氏本來無疑也出身於苗,帝堯的兒子丹朱在舜的打壓之下逃往南方,竟然受到了一部分苗民的擁戴,於是堂堂的北方王族從此也一併淪落為苗,而北上的有虞氏一旦吃上了黃河的小米,從此就不再是苗了。據說最後一代的帝堯逃往河北省北部,從此末代的堯和他的追隨者們,又變成為了北方的「狄」。

51、4000年前在中國西北異軍突起的齊家文化玉棕。齊家文化遺址因1924年在甘肅廣河齊家坪首先發現而得名。其年代距今約4000~3900年左右,齊家文化遺址分布在甘肅、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階地上 。這些玉器出現在一個非常敏感的歷史時期,因為其年代正好處在新石器晚期與青銅時代的交叉點上, 這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夏代的初期,那麼又是什麼人創造了齊家文化呢?我們看到這些玉棕與金沙遺址和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玉棕有某些相似之處,不知到底是古代蜀地的玉棕向北傳播到了甘肅,還是齊家文化玉棕南下傳播至成都平原?這似乎很難回答。只不過我們知道在甘肅、青海地區並沒有發現向北「嫡傳」的良諸玉棕,而只是一些「再傳」的玉棕,而四川的成都平原卻有,延安的蘆山峁也有。

據《尚書》的記載,除了「放歡兜於崇山」之外,虞舜時期還執行過一個「竄三苗於三危 」的移民計劃,傳說帝堯晚年欲「禪讓」其位於帝舜,但是卻遭到了三苗之君的強烈反對,要知道有虞氏帝舜本來就是被南方的瞽叟(姑蘇)集團排擠出局的人,好不容易有了翻身的機會,卻再一次遭到三苗人的阻撓,這也許就埋下了良諸滅亡的種子。太湖的「苗人」被擊潰以後,大量被俘的良諸人被遷徒到了西方「三危」之地,其餘三苗則退入鄱陽湖和洞庭湖,最後又陸續退入南嶺。

52、4000年前的玉石之路。「三危」到底在哪裡?傳說在甘肅的敦煌一帶,也有人說在寧夏或者青海。「竄三苗於三危」這個事件正好可以作為齊家文化玉棕在寧夏和甘肅出現的背景,也可以反過來證實所謂三苗人其實大部分就是良諸人或者太湖人,他們中有很多人被虞舜集團流放到了西部邊垂的三危之地,除此之外,我們無法解釋玉棕文化在中國東南部消失之後不久,又突然出現在中國的西北部。除了少數的極品,齊家文化玉棕都是光素無紋的,這可以節省它的製作成本,也可能因為當時的三苗人到了西北以後不再強大和富裕。據說有大約七成的齊家玉器是用的和田玉,而大約三成齊家玉器是用的甘肅當地的玉料。三危之民,這些原來的苗民以及後來的羌和戎,很有可能最早開發並且利用了從新疆至敦煌、玉門、蘭州和西安的玉石之路,於是大量的和田玉,沿著渭水上游進入關中,又從關中流入在晉南以及中原的河洛地區,從夏代至商代,這些西部美玉又稱作「秦玉」,它們成為當時的西方部落向中原統治者進貢的貢品。

53、二里頭出土的玉器。中國史前史最大的迷團,在於夏後氏究竟在何時何地興起。考古學者們在最近幾十年發掘了大量的史前遺址,這其中夏代之前以及夏代之後的遺址遺物都很豐富,但是唯獨能證明夏的遺址和玉器少之又少。傳說夏代存續了400餘年,為什麼沒有給我們留下令人滿意的大型遺存以淮確地證明她的身份?從時間上說,良諸的晚期與夏代已經很近,但良諸有著1100年連續發展的歷史,且良諸偏安於江南一隅,故而良諸必然不是夏。西北齊家文化玉器繼承的是良諸的血脈,且在時間上已經與夏代的初年相合,然而強大的、第一次將中國統一在一起的夏王朝又怎麼可能去到西北邊遠的「三危之地」建立她的都城?所以最終,似乎只有山東龍山文化玉器可以向我們揭示夏王朝的蹤跡。

當今史學界幾乎公認河南偃師二里頭是夏代的遺址,或者是商代早期的遺址,而且認為夏民族最早起源於中原河、洛地區。但是這種觀點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其它一些學者的質疑和挑戰,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山東作為史前文明中心的證據更是越來越顯充分。那麼我們可以看看在河南偃師二里頭之所謂「夏墟」里都出土了一些什麼樣的玉器,以及這些「夏代玉器」的來龍去脈。二里頭出土的玉器,器形有圭、璋、棕、鉞、戈、刀和柄形飾等,多為禮器以及兵器,其中玉圭、玉璋、玉鉞(戚)、玉刀等格外引人注目,不過這些「夏代」玉器的祖型,卻有很多是來自於山東半島,但也有一部分來歷不明。這就是說,在山東龍山文化玉器與二里頭夏代中晚期的玉器之間,還存在著一個明顯的缺環——究竟有哪些是夏代早期的玉器?

54、玉兵或者玉禮兵在二里頭文化或者夏代中、晚期文化遺址中的大量出現,證明了自良諸古國滅亡之後,諸神統治中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在良諸晚期,玉棕的尺寸最大時高達半米,這種對神權的極度強調和依賴,反過來預示著神的統治即將走向崩潰。在5000年前,人們普遍相信是北方的天神在扭轉著天樞(即北斗星),神掌握著日月星辰的運轉以及季節的變換,故帝顓頊者,實為帝「轉樞」也。但是隨著曆法知識在民眾中的普及,神對曆法的壟斷作用日益消退,這預告著神統治中國的時代即將過去,而王權主宰中國時代即將到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言出自於《詩經》,但傳說它是首次出自於帝舜之口,這樣的口號,奠定了夏華民族首個國家體制的基礎。大量的玉兵,顯示了王的威嚴而不是神的威嚴。

在良諸時代,巫神的首領一手執鉞,一手執棕,在反山和瑤山的良諸貴族大墓中每一墓均只有一柄玉鉞陪葬,而棕的數量幾乎不限,這反映出神權在當時的良諸是至高無上的,而玉鉞只是神的一種陪襯。值得注意的是在二里頭遺址,到目前為止人們只找到兩枚玉棕的殘片,其中的一枚,又顯然是將玉棕解體而改作別的用途。這可能說明夏後氏一族並不喜歡玉棕,玉棕是祝融的法器,而祝融是夏後氏的仇敵——祝融氏曾殺害了夏人的祖先崇伯鯀,而傳說夏朝滅亡時,祝融之神又放火燒毀了夏的都城。在夏代玉器中,最顯著的特點是在玉鉞、玉戚、玉刀、玉戈和玉璋上面都裝飾著扉牙,這種裝飾形式一直沿用到了商代和周代。只到今天,沒有人能對這種扉牙的作用做出合理的解釋,扉牙明顯曾加了玉器製作的難度,但它無疑又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刀具和刑具上,這些猙獰的扉牙增加了人們對它的恐懼感,而王權卻似乎能從中得到極大的滿足。

55、山東半島以及「禺族」活動的地域。自古以來,人們總是習慣於將華夏民族與夏王朝聯繫在一起,並且認為夏朝就是夏族所建立的,甚至一些人將整個五帝時代,一概稱之為「前夏時代」。但這裡面有很多的疑點,中國歷史上真的有一個「夏族」嗎?這個問題似乎值得探討。關於夏禹是西方羌人所生也許是可信的,因為禹的祖先帝顓頊本身起源於西方,帝顓頊既然以可從西方長江、漢水之源來到山東,並且取代東方少昊氏的統治,那麼他的後代比如鯀、禹等人當然也可以來到山東。

《山海經》記載了東海之神禺虢和北海之神禺疆的事迹,這一點相當值得關注,因為在山東半島的北部,那裡正是傳說中的「隅夷」活動的地區,而禺、隅二字,本為一字。顧頡剛先生曾解釋大禹的「禹」字為一種蟲子,那麼大禹與某種蟲子有關?可是漢字在它早期的應用中,常常以同音字相替代,這個同音假借的比例在甲骨文中有時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因此大禹他未必不是「大禺」或者「大隅」。前文中說過,中國史前史或者上古史,其中的絕大部分就是東夷史,因為五帝時代的故事大多發生在東方。在5000年前,山東人稱渤海為「北海」,稱黃海為「東海」,稱東海為「南海」,所以南海觀世音不住在南海,而是在東海普陀山,這對於居住在山東的人來說也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假定東海之神禺虢就是大禹的父親崇伯鯀,而北海之神禺疆就是大禹,或者說無論禺疆還是禺虢,其實都暗示著在山東半島的東北部沿海曾經生活著夏民族的祖先——禺族,那麼夏民族在山東半島的存在和活動,似乎可以一目了然:鯀被殺於羽山,這個羽山是江蘇東北部東海縣的最高峰,而此山北鄰山東述陽。東海之神死於東海(黃海)之濱,這再也正常不過了,這一地區同時又是大汶口文化的南境和良諸文化的北境,著名的新沂花廳良諸文化遺址就在羽山附近,所以鯀死於祝融之手亦是可信的,因為祝融亦稱作南海之神,這也可以解釋大禹在其後南征時為什麼一定要殺死防風氏,因為古防風國就在浙江的德清縣,正好與良諸鎮為鄰,所以防風氏被殺並不是因為他在夏禹大會諸神時遲到了,而是因為大禹對祝融一族的仇恨。「禺」和「隅」字本來相通,它們都是「角落」的意思,大禹和他的父親都生活在海濱,在山東泰沂古陸的東北海角,他們極有可能都是魚民的領袖,所以這父子二人先後被任命為治水官,因為他們善於航海、造船,熟悉水性。

隅夷生活在山東半島的萊州灣以及渤海的南岸,這可能是鯀禹一族最初的根據地。傳說大禹初封於泗水,在曲阜之側,這可能是大禹為帝堯治水有功之故,後來竟被賜姓似(泗)。傳說大禹又名「高密」,這與「帝高辛」和「帝高陽」的意思是一樣的,大禹或者崇伯鯀即是「高密氏」和「帝高密」。也就是說,夏民族之封國,有一個都城是在「密都」,也就是「高密」。密都在哪裡?山東有高密市,在濰紡與青島之間,這個城市竟然與大禹同名。山東又有下密縣(在昌邑市),還有密州(在諸城市),這兩地均與今高密市相鄰,也就是說它們都在古代「隅夷」活動的範圍之內,也都在神禹之都的附近。

北海之神禺疆又名「玄冥」,他是北海之神也是北方之神,所以他是帝顓頊的祭司,也就是大禹。關於夏民族和山東的關係,溫玉春先生曾著有《夏氏族起于山東考 》一文,力證夏後氏起源於山東。因此本人在此不再就這個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了。與溫先生的論述有所不同的是,我以為「有夏氏」 或者「有崇氏」可能並不存在,大禹父子真正的身份其實就是傳說中的「隅夷」,是一個時期曾經生活在半島海隅中的部落,大禹即是「大禺」,他與表示「蟲子」的「禹」沒有任何關係,而所謂夏族的前身即是隅族、禺族,甚至還有可能是「羽族」。

56、極其珍貴的山東龍山文化牙璋和玉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山東龍山文化存續於距今4500~4000年之間,無論是從地域上講還是從年代上講,似乎只有存世少得可憐的山東龍山文化玉器才能向我們證明夏民族最初的形成以及她後來向西方的遷徒。圖一是一柄石牙璋,長33.5㎝,寬4.5㎝,厚0.6㎝,此物出土于山東日照市五蓮縣石場鄉,現藏於五蓮縣博物館。圖二是一柄玉牙璋,長27.5㎝,刃寬7.2㎝,厚0.5厘米,于山東省海陽市司馬台遺址出土,現藏於海陽市博物館。圖③的玉牙璋出土于山東臨沂市相公街道,長32.5㎝,寬7.6㎝,現藏於臨沂市博物館。

在中國大陸,據說目前山東龍山文化存世的,並且有明確出土記錄的牙璋僅此3件,它們件件可謂價值連城,但是在歐美博物館中,如此珍稀的龍山玉牙璋竟然比比皆是。牙璋流行於夏商周三代,甚至可能流行於唐、虞、夏、商、周五代,其出土地遍及全中國乃至於越南。但是,只有這三件牙璋的年代最為古老,它們是中國所有出土牙璋的祖宗。而這三件寶物卻一無例外地出土于山東省的東部,或者說出土於古東海(今黃海)之濱。沒有人能解釋牙璋為什麼是這個模樣,它象大刀但是在側面卻並無刀刃,而刃口只開在端部彎弧里。對照二里頭出土的牙璋我們可以發現龍山時代的牙璋並沒有扉牙,這正是它們作為比夏代牙璋更加古老的標誌,也證明了夏代玉器文明起源於山東半島的南翼。大禹的祖先鯀就是死於這一地域,而他的後代則西散逃亡。這些善於航海的「禺夷」,有一部分人向北逃到了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的大連(遼東半島),一部分人朝向西南逃回了曾經的老家四川,更有一部分人竟然一路向西逃到了陝西榆林市神木縣的石峁——300年後,從前的山東禺族,後來的夏民族終於在陝北與內蒙接壤的河套平原上掘起,距今4000年前,她們在中國北方建立起黃河流域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方國,居海撥1000餘米的黃土高原之巔,南面而雄視天下。

圖四是山東日照兩城鎮出土的獸面紋平首玉圭,長17.8㎝,寬6.4㎝,厚0.8㎝。它是二里頭平首玉圭的祖型,這件稀世寶物的原型不過是一把雕花玉鏟,它再一次證明了夏代玉器文明起源於山東半島的海濱。[

57、山東日照市五蓮縣出土的龍山文化玉器。五蓮縣的五蓮山是一座東夷時代的神山,海濱太陽城日照市就在它的東南側。五蓮山的山名可能是一種訛傳,它的真名應該叫做「五連山」,也就五峰相連的日出之山。在大汶口文化陶器以及良諸玉器上,我們常常可以見到神鳥負日出五峰的圖案,這足以證明五連山在東夷先民心目中的地位。幾乎所有在後來的中原地區出現的玉器或玉禮器,我們都可以在五蓮山或者日照地區發現它的祖型。這包括玉鉞、玉牙璋、玉圭、玉刀、玉筒式鐲、玉牙璧(玉璇璣)和龍山玉棕。五蓮縣出土的龍山文化玉棕,這在山東地區極為罕見。中原王朝流行的玉棕,本來有西傳和東傳兩種樣式,西傳的玉棕即齊家文化玉棕,遍體光素無紋或者刻有弦線,它從甘肅沿著渭水傳至陝西、山西以及河南;東傳的玉棕是山東龍山文化玉棕,它從山東沿著黃河傳至河南、山西還有陝北。

58、山東龍山文化玉笄與中原衣冠的淵源。圖一是中國古代帝王專用的的冕冠,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笄在其中所起的固定作用。圖二是一支仰韶文化玉笄,長25.7㎝,出土於陝西省武功縣游鳳新石器時代遺址,現藏於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博物館。很顯然它是用來固定一種原始的頭冠狀物的,這種笄最早流行於黃河中部地區,而在山東地區的土著,更習慣於使用獐牙來束髮。圖③四伍是出土于山東省臨朐縣西朱封村龍山文化大墓中的遺物,這包括一隻玉刀和兩隻玉簪(笄)。圖伍中的玉簪通高23㎝,柄長19.6㎝,通體飾有竹節旋紋,玉簪的簪首是一片極為精美的獸面紋透雕,它是黃河文明與東海文明的結合體。臨朐縣出土的玉笄是山東龍山文化玉器中的極品,即便是在商代和周代,這樣的精美的玉笄仍然十分罕見。此物可以證明在龍山文化時代,山東地區的統治者本是來自中原地區的征復者們的後代,數百年後,他們又在這裡創造了新的東夷文明。山東半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成為了大東亞文明的大溶爐和搖籃,各種北來的,南來的和西來的地方文明在這裡匯合、成長以及升華。在龍山時代早期、中期、晚期和夏代早期,當有虞氏、夏後氏先後帶著全新的東方文明重返中原時,有如一群中原文明的「海歸」,一舉奠定了數千年中原華夏文明的基礎。

59、神秘的玉牙璧(璇璣)是海隅文明的代表玉器之一。玉牙璧和玉牙璋、玉圭等禮器一樣,也是山東龍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品,它們都起源於山東半島,最後又都風行於夏、商、周三代。圖⑴出土于山東省海陽市司馬台遺址,現藏於海陽市博物館,直徑14.4㎝,孔徑11.4㎝,厚1.05㎝。圖⑵出土于山東臨朐市西朱封村遺址,外徑10.8㎝,內徑6㎝。圖⑶出土于山東日照市五蓮縣丹土遺址,外徑22.5㎝,內徑17.2㎝。圖⑷出土於大連市長海縣吳家村遺址,直徑6.5㎝,厚0.5厘米。圖⑸⑹⑻⑼均出土于山東膠州市三里河遺址 。圖⑺和圖⑾均出土於大連市甘井子區四平山遺址。圖⑽出土于山東滕州市裡庄遺址。牙璧的這種特殊形狀,與牙璋一樣不可思議,它曾被看作是古代的天文儀器,或者是織機上的零件,這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個必須的過程。但是當我們分析夏民族或者「海隅族」的起源,就不難看出這幾樣東西的原始用途。筆者之所以稱山東龍山文化玉器為「海隅文化玉器」,而夏民族起源於山東之海隅,是因為包括長條形玉刀、玉牙璋和玉牙璧在內的玉器,它們最早都是從魚民所用常用之工具中進化出來的。

長條形弧刃或者是直刃的玉刀,是剖魚工具,用它剖魚或者去魚鱗都很方便。牙璋的鋒刃在其端頭的弧線上,這是原始的剖蚌刀的造型,它端頭的弧刃可以用來切斷蚌類的閉殼肌,從而打開緊閉的蚌殼。從上圖⑺和⑻中,我們不難看出所謂的玉牙璧其實是一隻三刃刀片,這是魚民們在織魚網或者修補魚網時用來割斷網繩的工具,此物有兩到四個鉤形的刃,不為其它,只是為了輪番使用,以增加刀片的使用數命。夏代的玉禮器很多,但是唯有玉刀、玉牙璋和玉牙璧始終保留著魚民的文化特色,也就是山東海隅民族的特色。

圖⑾的三件玉牙璧,雖然均出土於大連四平山,但是東西卻在日本。上世紀初日本人佔領遼東半島,挖地三尺,只為尋找大和民族在中國的根,這樣就可以為它吞併中國找到借口。1978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大連市長海縣吳家村遺址採集到一隻岫岩玉做的牙璧,見上圖之 ⑷,欣喜若狂,因為凡是能挖走的,當年日本人都挖走了,想不到還有劫後之餘。而直到長達六十七年以後,日本人才公布了當年在四平山遺址的考古報告,於是圖⑾的三件牙璧,才得以重見天日。

遼寧大連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而長海縣其實是一個群島,所以,這麼多的牙璧在遼東半島出土,更進一步證明了它們本來就是魚民用具。圖⑽的這件牙璧,出土于山東內陸的滕州市,但是它早已不是魚民用品了,而是一件標淮的禮器。它的鉤和刃都不見了,但卻「長」出了扉牙,這些扉牙原本不該這麼細這麼尖,因為最初的這些扉牙只不過是為了增加握持刀片的磨擦力,如此而已。遼東半島出現了大量的龍山文化遺物,這包括著名的龍山黑陶和玉器。遼東的黑陶無疑來自山東,因為兩地的海上交通十分方便。但是關於玉牙璧的起源人們卻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起源於山東傳至遼東,有的說起源於遼東再傳至山東。但其實它無論起源於山東還是起源於遼東都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此物與渤海以及黃海的魚民有關。帝堯和帝舜曾將大量的政敵流放,這其中的一件事便是「流共工於幽州」,古幽州之地包括河北省北部和遼東半島,所以山東的玉器、陶器自然就會流入遼東。扉牙是夏代玉器的重要特徵之一,這些扉牙在最初只是刻在牙璧上,然而到了夏代中晚期無論是戚、鉞、刀、璧、戈以及牙璋上竟然都有了扉牙。

60、龍山時代早期,陝西省延安市碾庄蘆山峁遺址出土的玉器,這是年代最早的中原玉禮器。在所有的北方龍山時代玉棕中,唯有蘆山峁遺址出土的玉棕仍然保留著良諸時代的獸面紋圖案,但是它們的刻繪方法仍然不同與真正的良諸文化玉棕。蘆山峁遺址出土的玉棕,它的形制最接近於良諸玉棕。有虞氏出身於良諸,正是有虞氏將玉棕文化從良諸帶出了太湖,然後沿山東、河北、山西,一直傳播到陝西的中北部。當有虞氏的祖先從一個小小的來自南方,並且又向西北遷徒的部落而逐漸強大起來之後,他們又從陝西延安向東渡過黃河來到晉南,於是晉南成為有虞氏帝舜部的龍興之地。 「五帝」之中的帝舜決非一人一代,而是一個至少延續了數百年的方國,在有虞氏來到中原地區以前,中原之地的玉器一直乏善可陳,但有虞氏在中原的發展和強大很快改變了這一局面,並且,正是有虞氏為中原地區後來成為夏商周的政治中心打下了基礎。

61、龍山時代,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出土的玉器。陶寺遺址被稱為中原龍山文化最大的城址,學者們公認它的年代早於夏代,於是關於這個遺址到底是堯的都城還是舜的都城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當然,也有人說這裡是「夏墟」。其實從這裡出土的玉器可以看出,它的棕發源於良諸,但是已不是良諸的制式,而更加接近于山東龍山文化的形制。從這裡出土的玉牙璧和玉獸面佩飾來看,它們都帶有山東龍山文化的色彩。這裡出土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尖首圭,它對後來的商周玉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襄汾的陶寺遺址和芮城的清涼寺遺址,最有可能是有虞氏西遷陝北然後又東遷山西之後的遺迹,並且此時的有虞氏,已經開始走向她的極盛時期。

62、龍山時代,山西芮城清涼寺遺址出土的玉器。清涼寺遺址屬於中原龍山文化早期的遺存,其具體的年代不詳。有關清涼寺出寺玉器的資料不是很多,但它與同在山西晉南地區的襄汾陶寺遺址相當接近,兩者都出土了玉棕還有玉牙璧。芮城位於豫西、晉南以及陝西東南部的結合之地,所以在這裡出土的玉器亦帶著明顯的西部玉器特色。傳說在有虞氏的極盛時期,其活動的中心在晉南,我們可以從這裡看到有虞氏的文化特色。延安蘆山峁遺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山西芮城的清涼寺遺址,均分布於黃河出呂梁至三門峽一線的兩側,它們相隔很近,均出土了龍山式玉棕還有玉牙璧,這就是有虞氏玉器文化的特徵。這裡有大量的玉棕出土,但是卻沒有出現夏代常見的牙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第一是有虞氏可能從未到達過山東東部的沿海地區,而儘管有虞氏時代的玉器亦受到早期山東龍山文化的影響;第二可能是因為玉牙璋之為物,其本身的出現較晚,它是在有虞氏的後期出現的,地點在山東半島的東南翼,這不是有虞氏的活動範圍。山西和陝西的有虞氏,曾經和中晚期的帝堯平行發展,而帝堯的勢力範圍,在山東省的中部、西部、河南的東部以及河北,因為躲避洪水,堯王朝曾而多次遷徒。堯部落甚至也曾遷徒到晉南地區,這就為堯舜的「禪讓」?或者有虞氏最終取代帝堯而創造了條件。

63、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神木石峁遺址。神木石峁遺址位於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的山峁上,這是一處面積超過4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史前石城遺址,也是中國已發現的史前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這個遺址的年代在距今4300~4000年之間,是龍山文化晚期至夏代初期的大型遺址。人們常用「石破天驚」來形容那些令人震驚的考古新發現,當年發現良諸是如此,如今發現石峁亦是如此。人們稱石峁遺址是中國北方史前文化的中心聚落,這是一個超強超大的遺址,一個有足夠的能量改變中國古代歷史的遺址,它位於黃河中段以及黃土高原的最北方,與內蒙古的草原接壤。中國北方民諺常說「黃河百害,唯利一套」。 講的是黃河河套地區不僅良田萬傾,並且沒有水害,故石峁遺址出現於此地,決非偶然。在所有的中國史前遺址中,還沒有一個遺址象石峁遺址那樣動人心魄,因為在這裡,我們即將見證第一個真正的華夏國家的誕生。雄偉的石城,巍峨的城門,還有令人激動不已的宮殿和彩繪。

64、龍山時代晚期或夏代初期,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石峁遺址出土的玉器。在這裡我們發現了什麼呢?令人激動的是這些玉器我們都似曾相識:玉牙璧(即玉璇璣)和玉牙璋最早出現於山東半島,但是很明顯,石峁的玉牙璋其年代稍晚於山東海隅出現的牙璋,而又早於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的牙璋。玉戈,人們一直以為在二里頭出土的玉戈才是中國最早的,豈料更早的玉戈出土於石峁。玉戚,這種以前不知是商代還是夏代才有的玉器出現在石峁,明確地證實了玉戚是夏代初期才開始有的玉器。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推論夏民族起源於中原河洛地區,但是石峁的玉器卻足以否定這樣的推論,如果說二里頭遺址是夏代中晚期的遺址,那麼早期的夏在哪裡?除了石峁,別無其它,因為只有石峁才出土了真正的夏代初期的玉器。

石峁遺址的出現,可以向我們解讀很多的歷史迷團:比如說,大禹確實是黃帝的後代,並且出身於帝顓頊一族;崇伯鯀不是帝顓頊的兒子,但卻是帝顓頊的後代;有崇氏曾長期活動于山東少昊氏故地,故在堯時曾任治水官;大禹也不是鯀的兒子,但卻一定是鯀的後代,並且這一對「父子」的年齡其實最少相差了300年。

在鯀死後數百年,大禹作為崇或者禺族的後代,再一次出任帝舜時期的治水官。民間傳說以及《山海經》中都記載著顓頊氏「死而復生」的神話,那麼顓頊氏是如何「死而復生」的?北風起時,天降大雨,遍地如湧泉,於是「偏枯」之魚,死而復生。在歷經帝嚳、帝堯兩個王朝之後,帝顓頊的「兒子」鯀在大洪水中「復生」了。鯀被殺之後,他的後代逃往陝北河套,三百年後,也就是帝舜晚期,他們在神木石峁建立起最初的大夏國,這就是神木石峁竟然出土大量的「類山東玉器」的原因。傳說大禹生於石紐(柳?),石紐在哪裡?石紐即石峁也,石峁亦即禹所「積石之山」,大禹正是出生於這樣一座傳奇的北方石城,而大禹的「兒子」夏後啟,亦從石中出生也。帝舜之時又逢天降大水,鯀的「兒子」大禹時隔數百年之後又再次「復生」了,這就是北方之神顓頊死而復生的故事。

65、神木新華遺址祭禮坑出土的玉器。神木新華遺址就在神木石峁遺址附近,考古學者發現這是同一個民族留下的兩個遺址。新華遺址留下了36件玉器,這些玉器全部集中地出土於一片墓地中心部位的一個祭祀坑,玉器原本是32件,其中有4件玉器是被故意對剖成兩塊,故一共是36塊。36塊玉器出土時全部以刃口朝下插在坑底,方向一致十分整齊地排成六排,但每一排放置的玉器數量並不相等。這是一種奇特的以玉祀神的風俗,墓地中並沒有玉器出土,而全部出土於祭祀坑。也許,神木人初到陝北,一時並沒有解決玉料的來源問題,故而採用如此節省的方式。

66、夏民族遷徒路線示意圖。在當今中國史學界,有關夏民族或者黃帝族起源於中國北方或者西北方草原游牧部落的觀點有著相當的市場,這極有可能與匈奴人、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這些北方游牧民族先後南下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歷史影響有關,這是中原民族的心理陰影。如今我們細數中國史前玉文化幾千年來的脈絡,就可以發現這樣的規律:大約在距今4500年前,在有虞氏尚未到達陝西和山西時,中原地區基本上無象樣的玉文化和玉禮器可言。有虞氏起源於浙江,在良諸中後期,向北遷移至江蘇、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然後復又折返于山西,並在山西建立了她的大本營。有虞氏是良諸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向中原地區傳播的第一個東方部落和南方部落,是他們最先打下了中原文明與禮制的基礎。

夏後氏起源於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濱,距今4300年前,有崇氏鯀的部落在山東因治水獲罪,崇伯鯀被當時的帝堯指使南方祝融部殺害,於是有崇氏余部開始了向西北的逃亡。神木石峁靠近內蒙古鄂爾多斯,那裡十分接近東北紅山文化的勢力範圍,但是在神木竟然沒有出現一片紅山文化玉器,這十分讓人驚訝。神木石峁出土的玉器大部分是源於山東半島龍山時代的玉器,並且這些玉器中的玉戈、玉戚、玉牙璋和玉柄形器等填補了山東龍山文化玉器與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之間的空白,否則二里文化玉器幾乎成為無本之木。

如此則夏民族的來歷由此而變得十分的清晰:距今4300年以前,他們先是山東人,為禺族或者崇族,後經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向西遷移至陝北。距今4000年前,夏部落在吸收了北方草原民族的營養之後變得強大起來,於是由原來西遷的路線重返山東。他們是來治水還是來複仇至今已無人知曉。

大禹治水的故事,其實是這個民族數百年來十幾甚至幾十代人治水事迹的總和。無論在山東半島、陝西神木以及偃師二里頭,我們都極少看到有玉棕的出土,這就是夏後氏玉器與有虞氏玉器的重大區別。有虞氏玉器最初來源於南方,隨後又吸收了大汶口文化晚期以及早期龍山文化的因素。夏後氏玉器則起源於海隅,多兵器以及儀仗,這是夏後氏以強大武力統一中國的寫照。周民族的祖先亦有可能出自良諸,后稷(棄)的經歷告訴我們周的祖先將良諸玉器文化溯長江向西傳播到了四川盆地,然後又北上越過秦嶺到達渭水流域。傳說堯部落起先受封于山東定陶,這與帝嚳的統治中心不遠。帝嚳和帝顓頊均採取了東和少昊、南伐共工的戰略,但是從帝堯開始,卻發動了對東夷的戰爭,以及越過長江打擊共工氏的戰爭。堯命后羿族射「十日」、殺「鑿齒」等東夷諸族的傳說,正是堯的部落在山東對東夷族大開殺戒的證明,因為東夷是崇拜太陽的民族,並且幾乎所有東夷人都有「鑿齒」的習慣。戰爭和洪水使堯的國力每況愈下,而南下討伐共工氏的祝融一族竟然在江南自立為國,一去不回。為了躲避洪水堯不得不向西方和向北遷移。傳說帝舜囚禁或者流放了最後的堯帝,這是因為堯的西遷使先一步到達山西的有虞氏感到了威協。於是堯部落只好逃往河北省北部的唐縣,史稱帝堯之「北教八狄」,於是堯的這一族最終淪落為北方的狄人。堯部落所去的地方正在夏民族東歸的路線上,他們是否曾遭到夏人的迎頭痛擊,一切已無從得知。

大約距今3600年,大夏王朝在歷時400餘年後退出了中國的政治舞台,黃帝的孫子帝顓頊及其後代為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湯武革命,新的東夷商族人推翻夏王朝入主中原。鳴條一戰,最後的夏帝夏桀被殺。而夏桀的兒子淳維(熏育)此時竟然將其父親的姬妾全部據為已有,於是商王大怒,熏育在恐懼之下急忙率部眾向北方逃亡。熏育逃亡之地,正是其祖先大禹的龍興之地——陝北的神木,在商時此地稱為「龍方」。熏育的子孫逐漸在蒙古大草原上成為牧民,傳說後來他們演變為匈奴人和蒙古人的祖先。

全文到此結束。本作者出身草根,是為一些人所不齒之「民科」也。愚以為:華者,文明開化之謂也,夏者,中央帝國之謂也。所謂華夏文明,在古即中央帝國之文明,在今即中華民族之文明。夏民族或者夏帝國只是華夏文明的造創者之一,但並非全部。本文十分粗淺地探討了距今8000年~4000年之間,中國史前玉器與古中國文明的起源,由遼河寫到長江、珠江、渭水以及黃河。

由於收集資料有限,加之個人資歷不逮,或許漏洞百出,但願拋磚引玉,為後來者啟發一二。以往之說玉者多不及史,而論史者又多不及玉。殊不知中國之史前史,竟是用玉寫成的,至於一些人不識中國古玉,遂以假玉以及假玉上的假古文編造中國上古史,誠為可笑矣。夏代以及夏代以前的中國文字,有就是有,沒有便是沒有,一切有待新的考古發現予以證明。若是妄圖以百分之百的、根本無出土地點,或者完全編造出土地點「出土」的假古玉虛構中國歷史,則不僅可笑,而且有罪矣。中國史前玉器固非中國史前文明之全部,然而卻是古中國文明的精華。

在收集古玉資料的過程中,每見國外所藏之中國古玉,遠較國內之博物館收藏為多、為好,痛哉惜哉!八千年文明之精華,竟多為外人所得也。然而這些流失的古玉,斷不可收回,亦不必贖取,須知遺失其出土地點之物,幾乎毫無考古研究之價值可言也。如今賴洋人代為保管,反比放在中國好,直到新中國之人人皆知保護文物之重要意義,一百年以後,只要國人努力,不需出一分錢她們就能回歸。故本人不藏古玉,知其藏之無益也,古玉的價值在於對歷史之研究,縱使個人收藏千百,亦並無價值可言。盜墳者罪不可赦,盜祖宗墳者罪不可赦,盜祖宗墳掘取文物賣與外國人者罪不可赦,天誅地滅之。今後凡有向讀者諸君兜售出土文物者,其人非奸即盜也,亦或其物必假也!謹告之。

七十年前,傅斯年先生首創「夷夏東西論」,謂東方民族為「夷」,而西方民族為「夏」。余試探中國之上古史,初信之,後疑之,至今遂不以為然。4000年前,中國之人並無夷夏之區別,因為「夏」既為中國,則中國之未立,又何來夷夏之分?故「夏」之概念,實起源於夏後氏初創中央帝國,此為中國國家體制之始也。故中國之既立,有「夏」,同時也就有了「夷」,而所謂夷者,中央帝國之四鄰也。夷與夏,本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關係,故無有夏,則必無夷,反之,若無有夷,則必無夏也。本博試論華夏文明之起源,而非論華夏文明之本身,以古玉為線索,或者為本博之首創?果真如此,則幸甚之至也哉!夏後氏首創中國,居功至偉。夏者,國家也,大夏終結了數千年之部落聯盟體制,中國人至此始得有夏,有國家。又華者,文明也,非有文明強大之國家,則更無「華夏」之謂也。以此論之,夏帝國是華夏,商帝國是華夏,八百年東西兩周,亦是華夏也。所謂華夏文明,乃是古中國諸民族諸部落文明之大創造、大交流與大集合,實為我中華各族人民之所共創也。煌煌中華,悠悠古國,千秋萬代,長命不絕衰!


推薦閱讀:

日本人關於自己起源的故事是怎樣的?
從玉器追尋鳳鳥的起源
論中秋節起源於唐朝賞月風尚—-兼論我國中秋節傳統的文化安全隱患
門神的起源與演化
文字的起源

TAG:文明 | 華夏 | 起源 | 時代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