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媽媽帶孩子切記千萬別做錯這10件事!

3歲前千萬別做錯這10件事,這是媽媽堅持的底線!

文/俏媽

關於帶娃,一百個媽媽興許有一百種方法。

每一個孩子都獨一無二,每一個家庭都不盡相同,自然帶娃方式也各有不同。你家娃喝奶粉長得高,並不代表要長高就必須改喝奶粉;你家娃穿很少從來不感冒,並不代表穿得少就能換來好體質,也不代表穿得多點的寶寶就是在嬌生慣養;你家娃還沒到1歲就已經戒掉紙尿褲了,並不代表1歲後還在用紙尿褲的寶寶就落後了……

總之,你家娃看起來長得好並不代表你就真的全做對了,更不代表我和你做得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做錯了。

但話說回來,不管你是準備「粗養」還是「細養」孩子,有些事兒還真不能隨著性子來,該聽專家的時候還就得聽專家的,不過這個「專家」不是指某一個人,而是指那些相關權威機構和國際組織,它們的建議和指導一定都是經過無數次科學論證後給出的,哪怕你仍處在「一孕傻三年」的魔咒中,這10件事都千萬千萬不能忘了,更別犯傻!就算是和婆婆、老媽吵翻天,咱也得挺住了!

打開獵豹瀏覽器,查看更多育兒圖集

一、出生後第一口奶應該是母乳

中國營養學會2015年8月1日發布的《0-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指南》就曾明確強調:堅持新生兒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這是因為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

媽媽分娩後應該儘早讓嬰兒反覆吸吮乳頭,不管你感覺有沒有下奶,都應該堅持讓寶寶吸吮從而幫助刺激乳汁分泌。美國兒科學會表示:若能在嬰兒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餵奶將大大提高母乳餵養的成功率。

過早讓寶寶喝配方奶會大大增加孩子成為易敏體質的風險,今後牛奶過敏、濕疹、鼻炎、哮喘的機會都將明顯增多。

總之,嬰兒出生後體重下降只要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應該堅持純母乳餵養,別總擔心寶寶會餓著而早早喂配方奶,實際上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有研究顯示:新生兒在最初的72小時即使不進食也不會有任何危險。

二、出生後開始每天補充維生素D

母乳中維生素D缺乏,這種維生素是骨骼發育的必要元素,並且可以預防疾病,如佝僂病。

因此,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寶寶和混合餵養寶寶都應該補充維生素D,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應該補充。(之前很多說法是「出生後數日」或「出生後兩周」開始補充,最新版《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已修改)

(1)純母乳寶寶必須堅持每天補充400IU(國際單位)維生素D,最好不要停停補補;

(2)喝配方奶的寶寶如果奶量達到800-900nl/天,則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否則需要計算維生素D差額補充至400IU每天。

(3)無論哪種餵養方式,6個月內的嬰兒都無需補鈣。

三、堅持純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兒科學會(AAP)以及中國營養學會都一致建議:寶寶出生後的0-6個月內應盡量純母乳餵養。

世界衛生組織對「純母乳餵養」是這樣定義的:

純母乳餵養(exclusive breastfeeding),即只給孩子喝母乳,除藥物、維生素、礦物質滴劑以外的任何液體或固體食物統統不喂。

也就是說不但輔食不能吃,就連水、果汁、蔬菜汁這些都是不能添加的。

不得不說,我們身邊堅持做到了「純母乳餵養」餵養的媽媽真是太少了,一是大家對母乳餵養的常識了解不夠,二是老輩們的「育兒經」實在太多了,三是奶粉商們的「洗腦」營銷太成功。哎!

四、滿6個月大時起添加輔食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進一步證實:滿6月齡開始添加輔食對寶寶的健康最有利。

美國兒科學會、世界衛生組織、加拿大兒科學會以及中國衛生部等權威組織機構,都一致建議滿6月齡後再開始添加輔食。

太早添加輔食,會給寶寶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帶來沉重負擔,而且還會增加寶寶食物過敏的風險,類似於拉肚子、便秘等頭疼的問題都有可能接踵而來,過早添加輔食還會增加日後超重的風險;過晚添加輔食會帶來貧血、營養不良等一系列營養問題,而且也不利於孩子吞咽固體食物能力的鍛煉。

五、第一顆牙萌出後開始刷牙

沒錯,寶寶長出第一顆乳牙後就需要刷牙了。

關於如何保護乳牙,下面幾個建議一定要記住了:

(1)沒出牙前,每天早晚用指套或紗布擦拭寶寶的口腔和舌頭;

(2)長出第一顆乳牙後就需要開始刷牙,建議使用專用嬰兒牙刷或紗布蘸清水刷牙;

(3)乳牙長齊後,建議用豌豆大小劑量的含氟牙膏刷牙,不會吐的寶寶建議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

(4)一歲之前就應帶孩子看牙醫;

(5)養成睡前清潔牙齒的好習慣;

(6)最好改掉一邊喝奶一邊睡覺的習慣;

(7)少吃甜食。

六、1歲前輔食不能加鹽

這個想必很多年輕媽媽都已經知道了,只是生活中要施行起來那叫一個艱難,婆婆、老媽們個個跳出來阻止你,哎,難哪!

但,該堅持的必須得堅持!

奶和天然食物中含有足夠的鹽(鈉),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攝入過多鹽會加重寶寶的心臟、腎臟負擔;鹽攝入過多還會影響孩子體內對鈣、鋅的吸收,容易導致孩子缺鈣、缺鋅;嬰兒的味覺還處在發育當中,加鹽或其他調味品容易導致孩子挑食或厭食。

所以,孩子1歲前的輔食不單單是不能加鹽,其他各種調味品比如醋、味精、酒、胡椒粉、芥末、花椒、咖喱、調味汁等,都是不建議添加的。1歲後的飲食也應該以清淡為主,盡量少添加調味品。

七、1歲前不能喝純牛奶

純牛奶無法被嬰兒輕鬆地完全消化,而且營養成分也不如配方奶均衡,另外所含的脂肪類型對這個階段的嬰幼兒也不是最健康的,所以最好不要給1歲內的寶寶喝純牛奶。

但咱們國內的普遍現象是,1歲後很多家長也不敢給孩子喝純牛奶,這就有些走入誤區了。

(1)1歲後,嬰兒就可以喝純牛奶了。較胖的寶寶建議喝脂肪含量只有2%的低脂奶;

(2)2歲內的寶寶不建議喝脫脂奶或1%脂肪含量的低脂奶;

(3)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幼兒滿6個月後就可以嘗試喝酸奶了。因為牛奶製作成酸奶後,牛奶蛋白已經被部分水解了,乳糖也被分解了,所以酸奶比牛奶更不容易引起過敏,而且更易吸收,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喝酸奶反而更加適合。

八、1歲後最好戒掉奶瓶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最好在12-24個月內戒掉奶瓶。

美國兒童牙科學會則建議:嬰兒應該在12-14個月內就戒掉奶瓶。

為什麼要這樣建議呢?這是因為研究發現,使用奶瓶的時間越長,寶寶長齲齒的風險會明顯增加,而且長時間使用奶瓶還會影響牙齒髮育。口腔門診發現,大部分牙齒咬合不正(如地包天)都與長時間使用奶嘴有關;長時間使用奶瓶容易攝入過多的乳汁或含糖飲料從而導致肥胖;寶寶使用奶瓶時間過長還會導致手部功能缺乏鍛煉。

孩子滿6個月大之後,媽媽就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寶寶學會使用杯子(如鴨嘴杯、吸管杯)喝水或喝奶了,直至學會使用直飲杯。

九、1歲半-2歲後再開始如廁訓練

不少家長尤其是老輩們總認為孩子拉大小便這件事應該早早訓練,這樣寶寶才能早點甩掉尿布、紙尿褲,實際果真如此嗎?

大部分寶寶到18-24個月大時,他的控制排泄的肌肉才發育成熟,所以提前進行如廁訓練並沒多大意義。

如廁訓練建議至少在1歲半-2歲後再進行。寶寶一歲半以後,已經可以靈活地坐、站、走、蹲、起了,也能聽懂大人的簡單指令了,這時就可以開始有意識訓練他自己坐盆大小便了。

那到底能不能給寶寶把屎把尿呢?

我個人的建議是:觀察到寶寶有便意了,及時把一下也無可厚非,沒必要為此內疚不已;稍大一些的寶寶每天出門前、睡覺前、醒來後偶爾給他把一下小便,也不是不可以;把便時寶寶拉不出來,千萬別勉強更別訓斥,單次把便時間最好別超過3分鐘。

十、2歲前不要給孩子看電視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嚴格限制或完全禁止2歲以內的孩子看電視。2歲後的孩子也應該限制其看電視的時間和節目內容,這是為什麼呢?

(1)影響語言發育

孩子年齡越小,越無法把一個個快速閃過的畫面有效組織起來,即使他從電子產品中學到了某些語言,那也是機械的、死板的,他實際上並不懂得如何靈活運用這些語言。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經常獨自看電視玩手機的孩子出現說話晚的幾率明顯高於很少接觸這些電子產品的同齡孩子。

(2)減少想像力和創造力

電視節目或手機遊戲給出了最直觀的動態圖像,寶寶根本不需要發揮任何想像力,也沒有時間去想像和思考,他的整個「學習」過程一直是處於被動狀態的。

(3)影響心智發育

經常接觸電子媒體的寶寶會逐漸變成一個被動的「學習者」。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嬰幼兒期間接觸電視節目或手機遊戲越多,他對書本的興趣就越低;沉迷手機電視的孩子通常更「自我」也更任性。

俏媽說:

不得不說,0-3歲對於孩子的一生來說真是太重要了。

爸爸媽媽多學習一點,也就能少走一些彎路少犯一些錯。但話說回來,帶娃過程中誰又沒犯過錯呢?

俏妞4歲多了,就算是我看了一堆育兒書寫了幾百篇科普文章,可細細回想起來自己犯過的錯也不少呢。所以,新爸新媽們帶娃時也別太緊張兮兮了,就算是事後發現自己做錯了,也別過於糾結甚至自責不已了。

還是我常說的那句話:大錯誤別犯就行啦,孩子沒我們想的那般脆弱。您說呢?

---------------------------------

注:圖片來源網路

俏媽:一名愛碼字的國家高級育嬰師,每天和你聊聊生娃、帶娃、育娃那些事。

【俏媽說】微信公眾號:qiaomas(只要是新手媽媽關心的,我就說!)

推薦閱讀:

一位80後全職媽媽的肺腑真言!說得太好了!
孩子個兒矮,媽媽這樣對他說……
一位媽媽對孩子的思念(才讀幾句,我已潸然淚下。。)
媽媽,你是不是就是那個聖誕老人?|紐約時報上美國媽媽的回答
三湯幫新媽媽催乳

TAG:孩子 | 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