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長做到這四點,孩子也會主動去學習!

很多家長說孩子不愛學習,學習成績差,其實,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不愛學習,成績越差,成績越差,越沒有學習動力,越不愛學。

被動學習的孩子,因為沒有學習的意願,學習效率非常低,吸收到的知識太少,學習差也是預料之中;而主動學習的孩子,因為願意去學,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就非常高,而學到的知識獲得的成就感以及對未知知識的好奇心,又會促使孩子去主動學習,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每一位優秀的家長,都在儘力創造條件,引導孩子去主動學習!

讓孩子主動學習,家長至少要做到下面這四點:

一、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學習的興趣

好奇心和興趣是孩子主動學習的開端,對一件事情有強烈的好奇心,孩子就想去尋找答案,當你不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告訴他到哪兒能找到答案,怎麼去找,他就有了去找的慾望。孩子找答案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通過自己的學習,他得到了答案,以後再遇到什麼問題,他會試著自己去學習,去找答案,主動學習的習慣就是在一次次自己找答案的過程中養成的。

家長不僅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也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當孩子不停的問我們十萬個為什麼時,我們不要粗暴的打斷他:「哪兒那麼多為什麼呀!別問了,沒看到我很忙嗎?」

我們有時間回答,而且能回答的上來的時候,也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一步一步反問他,引導他,告訴他已知條件,讓孩子自己動腦筋找出答案,這對鍛煉孩子思考能力很有幫助;當我們很忙,沒時間回答的時候,可以告訴他在哪兒能找到答案,書上或者是網上,讓他自己查找答案。

孩子不愛看書,不愛學習,不要催促孩子,催促和逼迫容易引起對抗的心理,父母可以在吃飯或者閑聊的時候,若無其事的跟對方說,今天看了一本書,書上寫了些什麼,特別有意思,然後把書的內容大致講一下,別看孩子沒說話,耳朵一定在聽。聽了爸爸媽媽的話,他會好奇:書上的內容,真的那麼有意思嗎?父母講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被影響,他會不自覺的去翻翻書,看看書里是不是真有爸媽說的那麼精彩。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多看書,自己也要多學習、多看書,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用無言的行動,去影響孩子。很多孩子不愛看書,不是因為真的討厭看書,而是,他們不知道書里的世界有多麼精彩,因為他們從沒接觸過、沒有了解過,不知道而已,我們可以在閑談中,讓他們知道。

二、放手

家長的催促、監督、逼迫,會讓孩子誤以為學習是給我們學的,就不願意去學,當家長用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逼孩子學習時,孩子的這種心理會更重,他會想:天天逼著我給你學習,我就不學!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個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機會,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我們要多鼓勵他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儘管才開始的時候,孩子做的不好,我們可以多指導、多鼓勵,引導孩子慢慢進步。

這期間需要很好的耐心,也許才開始的半年到一年,孩子都沒有什麼進步,每天都是亂糟糟的,但只要家長堅持讓孩子自己做,給孩子信心與鼓勵,讓他做自己的主人翁,孩子會做的越來越好的。

三、給孩子適當的讚賞與鼓勵

一個孩子在課堂上受到了老師的關注,被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這個孩子會很開心,如果經常受到老師積極的關注,這個孩子就會喜歡這個老師和他的課,學習興趣也會很濃厚;相反,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老師在課堂上指責、批評、嘲笑,這個孩子就會討厭老師,也會不喜歡這個老師的課,導致偏科。

在家裡也是一樣的,如果家長經常指責和批評孩子,放大孩子的缺點,而孩子的優點拿著放大鏡都找不到,孩子會很沮喪,他會認為自己啥啥都不行,做什麼都做不好,反正怎麼做都做不好,還不如不做。有的孩子很大了,還認為自己什麼優點都沒有,一無是處,這是很可怕的,因為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就算有好的機會擺在眼前,他也沒有勇氣去抓住,他會認為自己沒有那個能力能做好。

如果父母經常挑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讚賞孩子,告訴孩子他在某些地方做的很好,孩子會很開心,也會自信,做的好的地方,他會試圖去做的更好。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父母指出孩子的錯誤,並且告訴孩子怎樣做更好,鼓勵孩子去改變,孩子也有信心和勇氣去改變。

四、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從小時候開始,就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只要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就放手讓孩子去做,無論是做家務還是幫家庭做計劃、幫爸媽做事,每一件小事的完成,都在慢慢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責任感、獨立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

當孩子做了很多事情後,他不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公主、小王子了,他更接地氣了,他會覺得學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就像爸爸媽媽做自己的工作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他也有。

推薦閱讀:

學習貫徹「四個全面」的重點在全面、關鍵在落實
新時期更要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浮漂有動作不上魚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可以學習一下
如何做出最科學的決策(3)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七十四集)

TAG:孩子 | 學習 | 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