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以咳嗽、痰多、喘促為主要表現.依其病程長短分為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中醫學文獻中的「咳嗽」.「痰飲」,「喘證」,「肺脹」、「水氣」等病.與本病主要臨床表現近似。  一,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是由於病毒或細菌感染.或者因理化因素的刺激所引起的支氣管:急性炎症,病變局限於粘膜.多發病於冬季或氣候冷暖多變時.在中醫學中歸入。外感咳嗽」門中.  [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較急,往往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並伴隨有發熱、惡寒、鼻塞、流涕,身痛等癥狀。咳嗽、氣急為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病初見於咳、喉癢。胸骨後不適,一.二天後咳出少量粘痰或稀薄液.以後痰轉稠,痰中可夾有血絲。發熱較輕,發熱及其他不適常於3—5天後消退.但咳嗽可延長到一周以上。

  [診斷要點] ①凡既往無慢性氣管炎史,而出現咳嗽、咯痰或喘等癥狀,病程在一個月以下者,可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 ②體征多不明顯,肺部聽診有時可聞及千羅音或大中水泡音。 ③部分患者可有末梢血白細胞升高或中性粒細胞增高. ④X線檢查.大多正常或僅見肺紋理增粗。   [病機分析]  急性支氣管炎多困感受六淫侵襲而發病。肺為嬌臟,主宣發肅降.外合皮毛,司呼吸,為氣機升降出入的必由通道。外受六淫之邪侵襲.玄府閉塞,則肺失清肅,肺氣上逆而咳嗽。根據氣候季節及外邪強弱性質的不同,病人素體陰陽偏盛之異常,在臨床可出現不同的表現。    [辨證論治]  使用方法:先對症選用藥方,並按提示辯證加減,然後進入方劑資料庫查閱其藥理、煎法、服法等;再進入中藥資料庫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體質對所選的藥方進行加減,才得到有效的藥方,還要查閱三反九畏;服藥後還要根據「療效評定」再次判斷所用的藥方的療效。  急性支氣管炎多屬實證。肺主皮毛,邪自體麥而入,由肌腠而犯肺,故治療宜輕清解表.宣肺止咳。  1.外感風寒  多見於冬季,或天氣驟寒之時.發病較急.形寒,身熱或無熱,無汗身痛,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白清稀;脈浮緊,舌淡紅.苔薄白.治宜疏風散寒,宣肺止咳。可用金沸草散加味:旋復花、前胡,麻黃、荊芥、細辛、法夏、茯苓、杏仁、甘草.生薑,大棗。兼痰濕.見胸悶泛惡,咳嗽多痰.咳聲重濁,舌苔白膩者加陳皮、枳殼,乾薑、蒼朮:頭痛.加白芷.川芎。  2.外感風熱  四季均可見到.多見於氣候驟變.寒熱變更之時發病.證見發熱、面赤。口乾、痰稠.舌邊尖紅,脈滑數.治宜疏風清熱. 宣肺化痰。可用桑菊飲加減.藥用:桑葉、菊花.杏仁。桔梗,連翹、浙貝。前胡、薄荷,蘆根、甘草.咳重者加百部。紫菀,魚腥草;身熱甚兼口渴者加生石膏、花粉;如外邪已盡,入里化火,而見咳而汗多,咳痰黃稠,胸悶氣促,口渴思飲,便干溲赤,此時宜清肺瀉熱,化痰止咳,前方去菊花、桔梗、薄荷.加全瓜蔞、桑白皮;黃芩,梔子;痰中帶血者加藕節、仙鶴草、丹皮。  3.燥邪犯肺  多見於秋令。證見於咳無痰,或痰稠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央有血絲,胸悶或痛,口乾咽燥;脈數,舌紅苔薄而干,少津.治宜養陰清肺,潤燥止咳,方用桑杏湯加減:桑葉、杏仁.沙參、川貝、瓜蔞皮、枇杷葉、知母、蘆根。表邪重見發熱、頭痛加薄荷,蟬衣、菊花;肺熱重加生石膏、黃芩;咽干痛加牛蒡子,玄參,痰中帶血加藕節。丹皮.焦梔子;乾咳少痰。見乏力,面白唇淡者為兼血虛,宜於方中加當歸、阿膠以養血潤燥。另有涼燥,雖亦有燥勝則乾的臨床見證.伹又兼有惡寒無汗,舌苔薄白而干,脈浮緊,可用杏蘇散加減,疏風散寒.潤肺止咳。  外感咳嗽一證.不少醫家推崇程鍾齡止嗽散:桔梗。荊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陳皮.該方溫潤和平,不寒不熱,經加減後可通治各類咳嗽。如風寒咳嗽加羌活,防風;風熱去陳皮,加銀花、連翹、薄荷;燥熱去陳皮.加桑葉、瓜蔞、貝母、梔子..沙參;肺熱去荊芥、陳皮,加桑皮、地骨皮、黃芩;肝火犯肺加黛蛤散;痰濕咳嗽去荊芥,加枳殼,半夏.茯苓。 』  若表邪已去.仍咳嗽不止,可選用咳停方煎服:焙蜂房、蟬衣、煨訶子、浙貝各6克.川貝,木蝴蝶、桔梗各3克.白前、玄參,野蕎麥,連翹各9克(姚善止等經驗).或用速效止咳湯。炙冬花.炙僵蠶、川貝,炙粟殼各4—6克.桔梗6—8克.炙全蟲1",--2克.加減。風寒加制南星,天竺黃,風熱加桑葉、連翹;頭痛加川芎、白芷;便秘加大黃.桑椹;咯血加白芨、生地炭,藕節炭(張孟林經驗).在對症方葯中加入南天竺,罌粟殼,訶子,烏梅、木蝴蝶等葯收效亦良好。但需注意.此等止咳劫葯必須在外邪已盡時方可使用.以免邪戀不解;僅使用於劇烈咳嗽。痰少或無痰的患者,痰多者不宜使用,以免影響痰液的排出.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於理化因素的刺激或病毒感染.過敏反應等使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導致支氣管粘膜及周圍組織的一種慢性炎症.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多見,常發生於中老年人群.據統汁.慢性支氣管炎在正常人群中的總發病率為3.o一6.6%.50歲以上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4.2--18%.90%以上的患者因寒冷.感冒引起發作或複發。      [臨床表現]  慢性支氣管炎以長期咳嗽、痰多,或伴喘息為主要臨床表現。輕症者在晨起或晚間咯痰較多,痰多為白色粘液狀或稀薄泡沫狀。一般於秋冬之際加重.春季後逐漸減輕。嚴重者全年均有持續咳嗽.咳、痰、喘在外感、氣候變化及吸入煙塵時加重,或出現急性發作。一般同時伴有發熱,惡寒、頭痛.流涕等癥狀,伴有感染時痰可為黃色.質粘稠.或夾有血絲.部分患者伴有喘息。  慢性支氣管炎多為初病時失治或未徹底治療所致,其病情的輕重與病程長短有關。久病遷延不愈者可發展為肺氣腫、肺心病;病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診斷要點]  ①臨床上以咳嗽、咯痰為主要癥狀或伴有喘息.每年發病持續三個月以上,並連續二年或二年以上。  ②排除因其它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咳嗽,咯痰。喘息等癥狀者。    [病機分析]  慢性支氣管炎在病機上.主要反映為肺,脾、腎三臟虛損,以及它們的相互協調關係失衡,同時又因痰。火,瘀等因素的參與而愈加複雜.其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主要是標本虛實的相應變化。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外合皮毛,為氣體出入治節的主要臟器。外邪侵襲.經腠理而犯肺,肺氣宣降失常,則引起咳喘.病久不愈..肺氣愈傷.貝。衛外功能減弱,正氣無力御邪,則外邪又易復犯,以致遷延日久.纏綿不愈。  脾主運化.位居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虛失運.濕聚生痰.上千於肺系,阻塞氣道,使肺氣宣降失常.而見咳喘,咯痰等症.腎主納氣,腎虛不能溫煦氣化,則水泛成痰;腎氣虧損,失攝納之權,氣不能歸納於腎.則喘促、短氣症作.  以上病理變化又常非獨見,生理上五臟相關,病理上相互傳變.所以臨床上又常見肺脾兩虛,脾腎陽虛,肺腎陰虛.或肺、脾.腎三臟俱虛.  痰,火,瘀既是臟腑病理變化的產物.同時又是直接或間接的致病因素.  痰之生成與脾、腎有關。脾虛生濕,濕聚成痰;腎虛不能化氣行水亦可為痰.故脾腎陽氣不足是生痰的基礎;無濕不生痰.濕邪為生痰的內因。  無淪是外受燥熱之邪,或寒郁化熱,抑或因五志過極、飲食失節等因素致臟腑功能失調所生內火,皆可與痰、濕等結合形成痰火。火熱壅肺,痰閉肺絡,均可使肺失清肅.  久病多瘀。.陽虛不能振奮血行.氣虛不能煦養血脈,皆可成瘀。同時血瘀不僅與機體陽虛.氣虛有關,而且和寒、濕等因素的參與有關。  據近年來對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的x線表現研究證實:患者肺氣腫的程度隨肺氣虛一脾陽虛一腎陽虛一陰陽兩虛的演變而愈加明顯.其肺功能、甲皺微循環也依次呈現減退和加重.據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舌腹靜脈的觀察喪明,舌腹靜脈的充盈,彎曲、周圍的瘀斑等血瘀表現隨肺型一脾型一腎型一脾腎雙虛型和慢支一肺氣腫一肺心病的規律而遞增.經許多現代科學檢查手段的資料已經證實.慢支患者存在著多系統,多器官的功能紊亂和低下。面且隨著肺虛一脾虛一腎虛的進展而加重,其瘀血程度也隨病程日久和機體虛損程度的加重而日益顯著.    [辨證論治]  慢性支氣管炎根據臨床發作情況可分為三期:急性發作期、慢性遷延期,臨床緩解期.  1.急性發作期  急性發作期指原有的咳嗽、咯痰;,端息等等癥狀明顯加重,在短期內突然出現膿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顯增加,可伴有發熱及其它炎症表現。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和急性支氣管炎在臨床表現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伹急性支氣管炎為單純因外邪所致肺氣不宣,病勢輕淺易去.  屬實證;慢支急性發作屬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以標證為主。病機上或因痰飲內伏,或脾虛痰盛,或脾腎兩虛.以致本虛無力祛邪.外邪與痰、火,瘀等膠著不解.故療效不如急性支氣管炎明顯。在治療上仍應按。急則治標」的原則,以祛邪為主.  依共臨床表現,急性發作期可分為寒證,熱證兩類。  (1)寒證;證見咳嗽喘急痰多,痰稀白或為白色泡沫狀.易咯出。兼見惡寒背冷,頭痛鼻塞;舌淡紅苔薄白或白滑.脈浮緊。治療宜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常用小青龍湯加味。藥用:炙麻黃、桂枝、細辛、半夏、五味子、乾薑,白芍.紫菀,當歸,赤芍、甘草。胸悶苔膩加白芥子、陳皮;痰郁化熱減少桂枝、乾薑用量,加生石膏、桑皮、黃芩;身熱不解亦可再選加魚腥草,蒲公英,連翹等味以清熱解毒。  (2)熱證:證見咳嗽、痰白粘或黃稠,不易咯出,發熱、胸悶,咽痛口乾.大便偏干.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宣肺,化痰止咳.可選用清金化痰湯加減:黃芩、梔子、麥冬、桑白皮、浙貝,知母、瓜蔞,橘紅、魚腥草,當歸。連翹、甘草。口乾加沙參;便秘加大黃;胸悶加枳殼.桔梗,橘絡:喘促加麻黃,白果。亦可選用清肺化痰健脾湯:魚腥草30克,敗醬草30克.苡米30克,黃芩9克.杏仁9克,桑皮15克.丹參15克,茯苓12克,炒白朮12克.桔梗6克,炙草6克(余國颶經驗)、發熱重加銀花,連翹;喘甚加炙麻黃,蛤殼;胸脅脹痛加鬱金,佛手;咯血加生地、藕節;水腫加桂枝。大腹皮。喘加白果、地龍。  2.慢性遷延期  本期指患者咳嗽,咯痰,喘息等癥狀連續發作,存在,或急性期癥狀一個月後仍未恢復到發作前水平。  慢性支氣管炎在遷延期階段,其病機和治療最為複雜。在病機上表現為虛實夾雜.正虛邪戀。依慢支的病程、病勢深淺的不同。臨床上可觀察到病位自肺一脾一腎的演變過程。患者可分別見到肺、脾、腎的見證;或肺脾兩虛.脾腎兩虛、肺腎兩虛等,或見到肺,脾、腎三臟同虛。同時.痰阻、血瘀,氣逆又貫穿於遷延期全過程。在治療上應審因論治、標本兼顧,扶正達邪。邪重時祛邪以扶正;邪去大半則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此期主要通過調理,扶助正氣,使機體產生抗邪能力.使患者病情逐漸緩解。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病程短者可僅見到肺氣虛證。臨床主要症見咳嗽、勞累後氣短、自汗,畏風、容易感冒;舌淡紅,苔薄白。脈緩無力。此因肺氣虛不能固表.腠理不密. 以致外邪容易乘虛侵入。治宜益氣固喪.佐以宣肺止咳.常用玉屏風散加味,葯如黃芪、白朮,防風.紫菀,冬花、杏仁、半夏,陳皮.脾肺兩虛證在臨床多見.前人曰;「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凝為痰;肺虛不能宣發肅降,氣逆作咳。證見咳嗽痰多,色白質稀.乏力.少氣.易感冒,汗多,脘痞納差,大便溏薄。宜健脾益氣.培土生金,常用六君子湯合款花補肺湯加減,葯如黃芪、党參、白朮,茯苓,炙草,橘紅、半夏、當歸、佛耳草,冬花、五味、生薑、大棗。脘悶納差加砂仁、谷麥芽;便溏加苡米,山藥。  脾虛濕盛常見於平素脾胃虛弱的患者.脾虛水濕聚於中焦,損傷脾陽.寒從中生。證見咳聲重濁,咳吐粘痰涎,痰量較多.胸悶脘脹.口淡納呆,大便溏薄;舌胖淡,邊有齒痕.苔白膩或白滑.脈沉弦。脾陽虛者更見畏寒肢冷,頭眩、水腫等症。其病機為脾陽不振、飲停中焦。治療應以溫陽健脾、化痰止咳為主。方用苓桂術甘湯合二陳湯加味:茯苓,桂枝,蒼白朮、炙甘草、厚朴,陳皮、半夏.杏仁、乾薑。  脾腎陽虛證多見脾陽虛日久不復.損及腎陽.可見到脾腎兩經證候。症見氣短語法.身倦乏力.呼多吸少,動則愈甚,咳聲陣陣,夜重日輕,腰膝酸軟.咳則遺尿,夜尿頻多,大便溏稀,形寒肢冷;舌質淡胖或紫暗.舌苔白滑.脈沉弦細.治宜溫腎健脾,納氣止喘.方用金水六君煎合真武湯加味:當歸、法半夏,制附子,白芍,白朮、白芥子.熟地、茯苓。炙草,陳皮,乾薑,補骨脂、丹參,心悸加葶藶子、桂枝;肢體浮腫加澤瀉,車前子(林樹芳經驗).痰多清稀可加蘇子、鵝管石;喘重加五味子,蛤蚧粉、紫石英,或兼服黑錫丹。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腎兩虛以短氣為主要表現。症見喘咳久作,氣短乏力.常感氣短不足以吸.偏陰虛見咽干口燥.五心煩熱.痰粘稠不易咯出;舌紅少苔.或光剝無苔,脈細數。偏陽虛見畏寒肢冷,腰膝冷重.夜尿頻多,大便溏薄;舌胖淡,或有瘀斑,或見紫黯.苔白或白滑,脈沉細無力。偏陰虛者方用麥味地黃湯加味,以滋肺養腎,潤燥化痰。藥用: 熟地,山萸肉、山藥,丹皮,澤瀉、茯苓,五味子、麥冬、冬蟲夏草粉(沖),沙參。枸杞子、丹參,當歸.五心煩熱加地骨皮.白薇;痰粘稠不利加海蛤粉;咳甚加紫菀.冬花、川貝;口乾欲飲加花粉.  偏陽虛用金匱腎氣丸加味以溫補腎陽,納氣固本。藥用:熟地、山萸肉、山藥、丹皮,澤瀉、茯苓、制附子、肉桂、補骨脂、當歸.丹參、紫河車粉(沖)、紅參粉(沖),蛤蚧粉(沖)、五味子.痰多清稀加白芥子、蘇子.半夏:久咳不止加粟殼、訶子.喘息不止可針刺魚際穴,針雙側穴位.進針1寸,每5分鐘捻轉一次,留針20分鐘.可獲得較好的即刻止喘效果.   3.臨床緩解期 臨床緩解期指患者經過治療,或自然緩解.臨床癥狀不明顯,或僅有輕微癥狀,時間在二個月以上.  慢性支氣管炎在緩解期階段,病情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這一時期治療上主要針對其虛多實少的病機,緩則治本.以扶正固本為主,以促進機體虛損臟器逐漸復元,提高機體自身抗病能力。經臨床觀察和實驗證實.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存在著多方面的臟腑關係平衡失調,其中主要表現為脾,腎功能低下。不少研究者認為,本病其標在肺,其本在脾腎.肺的病理變化導致脾腎受損.而脾腎的功能低下又促使肺的病理變化發展相加重,所以在慢性支氣管緩解期階段的治療以改善脾腎功能為主.  緩解期的治療多以六君子湯、異功散、玉屏風散、生脈散等方劑為基礎方,其組方的基本形式是;益氣配合溫陽.健脾、宣肺化痰.再根據患者兼證加用化瘀、理氣.養陰等藥物。益氣常用黃芪、党參、黃精、紫河車,蛤蚧、枸杞子,冬蟲草、靈芝、胡桃肉;溫陽用制附子、肉桂.仙靈脾、補骨脂、桂枝;健脾用蒼白朮、半夏、陳皮、茯苓,山藥;宣肺化痰用紫苑、冬花、杏仁。蘇子、百部,白芥子、貝母;滋陰用熟地.天麥冬、五味子、沙參,知母;化瘀用當歸、丹參,赤芍.水蛭等。如固本丸:黃芪、党參,白朮、防風、茯苓、炙草、陳皮,半夏、補骨脂.紫河車(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岳美中經驗方)。扶正固本丸,紫河車6克 冬蟲夏草6克 五味子9克當歸12克 補骨脂12克 熟地15克 太子參15克 天麥冬各6克 川貝6克 橘紅9克 半夏6克 蛤蚧一對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每服l丸. 日二服(崔雅庭經驗).據《張氏醫通》記載;於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細辛、麝香、薑汁調塗肺俞、膏盲、百勞等穴,治冷哮有效。採用變通方(去麝香),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有效率可達8l。8%,其中顯效率為50.2%(北京廣安門醫院經驗).或上方再加米醋、麵粉製成葯餅,中心放入丁香,肉桂,放置於百勞.肺俞、膏盲等穴,用直流脈衝電刺激穴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也收到較好的效果(許仁和經驗)。冬病夏治不僅限於外治,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在臨床觀察到夏季伏天使用益氣健脾溫腎葯,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用此治療,冬季發病明顯減輕,而且容易控制。據報道,連續3—4年堅持冬病夏治的患者,有效率可達100%。  緩解期間.藥物劑型以丸、散、膏劑為主,取諸虛不易驟復,緩緩圖功之意,加之服用藥量少,不礙脾胃.對機體康復有利。受寒、感冒是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急性發作的重要誘發因素.平日應注意防止感冒,可從夏天開始.用冷水洗臉.以增強機體對寒冷的耐受能力.還應戒除煙酒嗜好,避免煙塵等有害氣體對呼吸道的刺激。應忌食辛辣、肥膩食品.以免助火生痰。平時保持情緒穩定.堅持規律和合理的生活起居.也對防止複發有益。


推薦閱讀:

黃芪、卡介菌多糖核酸預防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
慢性支氣管炎冬季防治不懈怠
小兒久咳不止、晚上咳嗽加劇、睡覺喘息明顯,是支氣管哮喘嗎?
祖傳秘方:小兒慢性支氣管炎療效百分百
五歲兒童患上慢性支氣管炎——火從哪裡來?(1)

TAG:支氣管 | 支氣管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