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名句 - Qzone日誌

中醫經典名句

1、疔瘡先出血,內毒以寒瀉. 2、眩暈者無痰不作,消渴者無火不生. 3、肥人眩暈少氣多痰,瘦人眩暈少血多火. 4、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5、痢、痢無補法。 6、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7、養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 8、疹是太陰風熱。 9、癍是陽明火毒。 10、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胞。 11、巔頂之上,唯風可到。 12、溫病憑脈傷寒憑症。 13、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14、初病在經,久病在絡。 15、不懂何經何絡,開口動手便錯。 16、金水相生,子盜母氣。 17、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18、亢則害,承乃制。 19、暴聾屬實,久聾屬虛。 20、欲求南風,先開北窗。 21、腸癰下不厭早,腸癖補不厭遲. 22、上焦如羽,非輕不舉. 23、無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風為百病之長,頭為諸陽之會。 24、陽虛則外寒,陰盛則內寒。 25、人身不過表裡,氣血不過虛實。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於內,治宜甘熱。 28、熱淫於內,治宜咸寒。 29、面腫為風,腳腫為水。 30、導龍入海,引火歸淵。 31、苔黃膩熱在肝膽,苔黃燥熱在脾胃。 32、月滿勿補,月虧勿瀉。 33、肝膽之症,以下為主。 34、清肝必須降火,清心必須豁痰。 35、病不辨則無以治,治不辨則無以痊。 36、去邪而不犯無過之地。 37、克敵者存乎將,去邪者賴乎正。 38、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39、法不過仲景,理不過內經。 40、培之以黃芪,燥之以白朮,補氣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溫必兼散,內生之寒溫必兼補。 42、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43、寧舍其穴,不舍其經。 44、渴喜飲冷,腹中有熱,渴喜飲熱,腹中有寒。 45、所為邪者,從虧而見。 46、濕熱毒火,首見肝經。 47、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便血。 48、五臟之傷,窮必及腎。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氣,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方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到血直須涼血散血。 52、內熱曰煩,外熱曰燥。 53、寒之不寒無水也,熱之不熱無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55、火動風生熱筋攣脈急,風扇火熾,而熾亂神迷,外竄經脈則成痙。 56、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57、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 58、火郁發之,木郁達之,金郁泄之,土郁奪之,水郁折之。 59、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60、膏粱之變,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62、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63、陽虛惡寒,陰虛惡熱。 64、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65、胃本不嘔,膽木克之則嘔。 66、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67、形寒飲冷傷肺。 68、木扣金鳴,土中瀉木。 69、耳聾宣肺。 70、胃喜清涼,脾喜溫。 71、脹在腹中痞在心下,脹有形,痞無形。 72、一切氣病用氣葯不效,少佐芎歸血氣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74、中氣實則病在陽明,中氣虛則病在太陰。 75、少陽屬腎,腎上連肺。 76、淋屬肝膽,瀉屬脾胃。 77、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氣。 78、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 79、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80、足太陰痰厥頭疼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內不堅則善病風。 82、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83、辛開苦降,芳香開竅,淡滲利濕。 84、脈絡空虛賊邪不泄。 85、腦為元神之府,心為藏神之臟。 86、陰平陽泌精神乃滯。 87、手心熱來腹中熱,手心涼來腹中涼。 88、發熱惡寒者發於陽。 89、無熱惡寒者發於陰。 90、惡寒非寒明是熱症。 91、惡熱非熱明是虛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熱。 93、久痛無寒,暴痛無熱。 94、麻是氣虛,木是血虛。 95、牙痛長,腿痛短。 96、冬不用梔子,夏不用麻黃。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從陽化熱,從陰化寒。 99、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虛。 101、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102、虛則補其母,實則泄其子。 103、扎針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藥不效,炮製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陽上亢,水不涵木。 107、氣症飲水,血症不飲水。 108、熱在上焦,氣傷則渴。 109、熱在下焦,血傷則不渴。 110、血之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難,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輕夜重,一切氣症,日重夜輕。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熱,一切水症,脅硬心下怔忡。 113、無陽則厥,無陰則嘔。 114、凡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是陽病有餘及氣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病有餘及血病氣不病。 116、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 117、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血自旺於陰分也。 118、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於陰中也。名曰:熱如血室。 119、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溢於陽中也。 120、晝則發熱、煩躁,夜則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急泄其陰峻補其陽。 121、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名曰:陰陽交錯者死。 122、內侵膻中則為厥。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右脈不足,補氣葯多於補血藥;

左脈不足,補血藥多於補氣葯。

明·汪石山《石山醫案·營衛氣血論》引朱丹溪語

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盛也;

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證,須知其要;

而血動不由,惟火惟氣耳。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一切不治之證,總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證論·吐血》

朱丹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

氣實者氣必喘粗,聲音壯厲;

血實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堅。

清·徐靈胎《雜病源·虛實》

學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症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

瘀血化水,亦發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證論》

血不利則為水。

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

明·李宗梓《醫案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引語

後天資生,納谷為寶。

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滋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葯。

《靈樞·終始篇》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清·葉天士

陰虛之甚者,先回其陽,繼而漸加補陰之葯,是無陰則陽無以化也;

陰虛之甚者,先補其陰,繼而漸加補陽之葯,是無陽則陰無以生也。

清·王三尊《醫權初編》

回陽之中,必佐陰葯;

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脫》華岫雲按

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陰症似乎陽,清之必斃;

陽症似乎陰,溫之必亡。

清·顧松園《顧松園醫鏡·格言匯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心而與汗俱出; 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則知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針灸大成>>

草木中空善治風,對枝對葉能治紅.

葉邊有刺皆消腫,葉中有醬撥毒功.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靈樞·營衛生會篇》

中醫辯證

辨舌質可驗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淺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應脈,當思其病;脈不應病,當思其脈;葯不應病,當思其葯。

清.杭世駿

證雖重而門類明白者,不須診脈亦可議方,證雖輕而題目未定者,必須仔細察脈。

明.李榳《醫學入門》

濕病在表,一身盡痛;濕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醫方集解》

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醫學入門》

凡病氣重,則小便必澀;病氣蘇,則便溺漸通。

清.程杏軒《醫述》

衛虛則外寒而栗,營虛則內熱而咳;營虛則咳傷肺而唾腥;衛虛則寒入脾而吐涎沫。

《醫述》

逢節發病,必非議補之時。

清.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

清.王孟英《王氏醫案譯註》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須辨兼症,徐洄溪謂有一症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變者道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案》

學醫當學眼光,眼光到處,自有的對之方,此有說不盡之妙,倘拘拘於格理,便呆鈍不靈。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約功夫到時,眼光中無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覺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看病須要格分寸。諒病之分寸,而定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減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謂天下無死症,如有死者,總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難處,遂打起精神,與他格算,必須萬全而後止。學醫者,不可無此種興會。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臨證,須審病人情狀,酌配方葯。但記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凡名家亦有偏處。當日雨 田先生善用涼葯,非無用溫處,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溫葯,非無用涼處,用至七分而止。兩家對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熱邪不除,便為不了之病,易戕正氣。性天先生曰:一分陽氣不虧,不受陰邪為病。當時兩家論治最好看,然亦須有學問去領會,無學問者安能識此奧旨,而兩家亦終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 用古人之法,審其用法之時,得其立法之心。學無常師,擇善而從。

明 孫一奎《赤水玄珠》

臨病人於餓頃便處湯劑何敏捷乃爾,要惟有定識於平時,乃克有定方於片刻。

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學醫一道,既不能離開書本,也不能專靠書本,既要憑些經驗閱歷,也要懂得經籍要義。

近代 冉雪峰

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定;

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

藏象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氣血魂魄者也。--《黃帝內經 靈樞 本藏》

   不明藏府經絡,開口動手便錯。--清 喻昌《醫門法律》

   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明 張介賓《類經》

   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黃帝內經 靈樞 五色》

   經脈者,臟腑之枝葉;臟腑者,經脈之根本。--明 張介賓《類經》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

  臟病多虛,腑病多實 實則瀉腑,虛則補臟 六腑以通為用

   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難經 七十五難》

   臟病難治,腑病易治。--《難經 五十五難》

   腑在表,臟在里 五臟主藏精、氣、血、神、津液 六腑主受納、傳化

   臟實則聲宏,臟虛則聲怯。--明 張介賓《景岳全書》

   臟宜藏,腑宜通,臟腑之體用各殊。--清 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肝氣,肝風,肝火,三者同出而異名。--清 王泰林《西溪書屋夜話錄》

   肝受血而能視。--《黃帝內經 素問 五臟生成》

   肝體陰而用陽。--清 唐宗海《血證論》

   女子以肝為先天。--清 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

   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清 李用粹《證治匯補》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黃帝內經 素問 六節藏象論》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黃帝內經 素問 靈蘭秘典論》

   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黃帝內經 素問 痿論》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黃帝內經 靈樞 大惑論》

  肺與白睛,腎與瞳孔,肝與黑睛,心與內外眥血絡,脾與上下眼瞼

五輪:血輪,內外眥歸心;風輪,黑睛屬肝;氣輪,白睛屬肺;水輪,瞳子屬腎;肉輪,上下眼瞼屬脾

  諸脈者,皆屬於目。--《黃帝內經 素問 五藏生成》

   眼通五臟,氣貫五輪。--宋 王懷隱 《太平聖惠方 眼內障論》

   爪為筋之餘。--明 張介賓《類經》

   爪筋同屬於肝

   動之於心者,神搖於上,則精遺於下也。--清 尤怡《金匱翼》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元 朱震亨《丹溪心法》

   神靜則心火自降,欲斷則腎水自升。--清 程文囿《醫述》

   心不欲雜,雜則神盪而不收;心不欲勞,勞則神疲而不入。--清 金纓《格言聯璧》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元 羅天益《衛生寶鑒 中風門》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舌乃心之官,心之苗。 --《黃帝內經 靈樞 脈度》

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黃帝內經 靈樞 本神》

   遺精之始,無不由乎心。--明 張介賓《景岳全書 遺精》

   諸血者,皆屬於心。--《內經 素問 五藏生成》

   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內經 靈樞 邪客》

   舌以侯元氣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淺深。--清 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 傷寒脈舌》

   四季脾旺不受邪。--漢 張機《金匱要略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旁。--《內經 素問 玉機真藏論》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葯式補正》

   脾胃乃百病之源,然每惡寒而喜熱。--元 戴良《九靈山房集》

   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明 張介賓《景岳全書》

   升降之機者,在乎脾土之健運。--清 章楠《醫門棒喝》

   瀉皆成於土濕,濕皆本於脾虛。--明 李中梓《醫宗必讀》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 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清 王士雄《溫熱經緯 薛生白濕熱病篇》

   吐必傷胃,胃傷則口渴引飲;瀉必傷脾,脾傷則肌肉頓消。--近代 秦伯未《清代名醫醫案精華》

   脾喜剛燥,胃喜柔潤。--清 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脾土濕則清氣不升,胃土逆則濁陰不降。--清 吳達《醫學求是》

   胃氣一敗,百葯難施。--明 李中梓《醫宗必讀》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清 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金 張元素

   五藏皆稟氣於胃。--《內經 素問 玉機真藏論》

   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吐的病機是胃氣上逆,瀉的病機是脾氣不升 --清 吳鞠通

   胃熱則消谷,谷消故善飢。--《內經 靈樞 大惑論》

   人之胃氣受傷,則虛證蜂起。--明 薛己注《明醫雜著》

   吐血之後,當以胃藥收功。--清 程文囿《醫述》

   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明 張介賓《景岳全書》

   舌竟無苔,胃氣絕也。--清 程文囿《醫述》

  鏡面苔,胃氣衰,病難治

   口唇者,脾之官。--《內經 靈樞 五閱五使》

   肺為清虛之府,其氣能下行,以制節諸臟。--清 唐容川《血證論 跌打血》

   肺體屬金,譬若鍾然,鍾非叩不鳴。--清 程國彭《醫學心悟 醫門八法》

   肺清則氣行,肺濁則氣壅。--清 李用樟《證治匯補》 沈源《奇症匯》

   肺為五臟之天。--明 汪綺石《理虛元鑒》

   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也。--《內經 靈樞 脈度》

   肺苦逆而欲收。--清 張志聰《內經素問集注 卷八》

   肺居上焦,制節五臟,開竅於鼻,以通外氣,以斂內氣。--清 唐宗海《血證論》

   五臟六腑俱受氣於肺。--隋 巢元方《諸病源侯論》

   肺熱葉焦,發為痿躄。--《內經 素問 痿論》

   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乎肺。--清 陳修園《醫學三字經》

   諸氣者,皆屬於肺。--《內經 素問 五臟生成》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內經 素問 咳論》

   唯肺也,外統皮毛,為一身之護衛。--明 孫一奎《醫旨緒餘》

   肺為水之上源,肺氣行則水行。--清 唐容川《血證論》

   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為清氣之所注。--明 張介賓《類經》

   肺者,氣之本。--《內經 素問 六節藏象論》

   肺癰為實,肺痿為虛。--清 喻昌《醫門法律》

   鼻者,肺之官也。--《內經 靈樞 五閱五使》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內經 素問 靈蘭秘典論》

   大腸主津,小腸主液。--金 李杲《脾胃論》

   喉應天氣,乃肺之系。--明 竇默《瘡瘍經驗全書》

   腎主二便

   沖任之本在腎。--明 趙獻可《醫貫》

   經水出諸腎。--清 傅山《傅青主女科》

   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難經 四十九難》

   陽為汗之根,而腎為陽之宅。--清 尤怡《傷寒貫珠集》

陽加於陰謂之汗

   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隋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

   胎以腎為本。--清 張志聰《侶山堂類辨》

   水為腎之體,火為腎之用。--清 吳澄《不居集》

精氣實於下,則髓海滿於上。--清 汪文綺《雜症會心錄》

   食入而即出者,是腎中之無水;食久而始出者,乃腎中之無火也。--清 陳士鐸《辨證奇聞》

   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隋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

   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隋 巢元方《諸病源侯論》

   精脫者,耳聾。--《黃帝內經 靈樞 決氣》

   齒為骨之餘。--明 張介賓《類經》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 胃脈絡於牙齦 --清 葉桂《外感溫熱論》

   小兒善忘者,腦未滿也,老人健忘者,腦漸空也。--清 汪昂《本草備要》

   五臟之本,本在命門。--明 張介賓《類經圖翼》

   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明 張介賓《類經 藏象類》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本。--南宋 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 總論》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藏。--明 方廣《丹溪心法附余》

     胃為五臟六腑大源,五臟六腑有病,都影響到胃。

   土虛木必搖。--清 尤怡《靜香樓醫案 內風》

   腎惡燥,肝忌剛。--清 葉桂

   乙癸同源。 乙:肝 癸:腎--明

  心虛則驚,肝虛則恐。--隋 巢元方《諸病源侯論》

   因咳而有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為重,主治在脾。--明 王綸《明醫雜著》

   有痰之漱主脾濕,無痰之咳主肺傷。--明 秦景明《症因脈治》

   先喘後脹者,主於肺,先脹後喘者,主於脾。--明 王綸《明醫雜著》

   脾非先天之氣不能化,腎非後天之氣不能生。--清 傅山《傅青主女科》

   脾為五臟之根本,腎為五臟之化源。--明 張介賓《景岳全書》

   腎氣虛者,脾氣必弱;脾氣弱者,腎氣必虛。

   血之源頭在乎腎,氣之源頭在乎脾。

   癲狂者分心肝之熱極;癇證者尋痰火之重輕。--清 劉一仁

   不寐、健忘兩證,雖似心病,實由於腎虛也。--清 程文囿《醫述》

   欲補心者,先實腎,使腎得升;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清 石壽堂《醫原》

   食氣入胃,脾經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變化而赤,是之謂血。

   暴熱病在心肺,積熱病在肝腎。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

   肝木由脾土而升,膽木由胃土而降。

   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里,脾為之使,胃為之市。

   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大怒則火起於肝,悲哀動中則火起於肺。

   土旺則金生,....水升則火降。--清 陳修園《醫學從眾錄》

   壯水制火,滋水涵木,金水相生,抑木扶土,培土治水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內經素問 六節臟象論》

   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

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內經 素問 宣明五氣》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內經 素問 五臟生成》

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腎主唾,脾主涎。--《內經 靈樞 九針論》

   下竅通而上竅自開。上竅開而下竅自通。--清 石壽堂《醫原 百病提綱論》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內經 素問 脈要精微論》

   目郁則不能視色,耳郁則不能聽聲,鼻郁則不能聞香臭,舌郁則不能知味。

   骨為干,脈為管,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4.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二、養生保健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素問?上古天真論》) 4.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明?綺石《理虛元鑒?心腎論》) 6.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三、防病治未病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漢?張機《金匱要略》) 3.上工治未病。(《難經?七十七難》)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 四、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五、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漢?張機《金匱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 看方猶看律,用藥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 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藥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元?朱震亨《格致餘論》) 11. 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 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禮記》) 13. 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 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餘論》自序) 六、陰陽五行 1.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6.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 陰中有陰,陽中有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13.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 七、藏象學說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 脾胃為水谷之海。(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8.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9.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0.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2. 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3.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4.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5.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6.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 18. 肝受血而能視。(《素問?五藏生成篇》) 19. 肝體陰而用陽。(清?唐宗海《血證論?滑氏補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21.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素問?五藏別論》) 22.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素問?五藏別論》) 23.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藏別論》) 24.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藏別論》)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問?五藏別論》) 26. 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素問?宜明五氣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五臟生成篇》) 28.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臟象論》) 3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靈樞?口問》) 31. 肝氣通於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靈樞?脈度》) 32.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六節臟象論》) 33.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葯式補正?脾部》) 34.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厥論》) 35. 肺為水之上源。(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36. 肺為臟腑之華蓋。(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37.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素問?六節臟象論》) 38. 腎開竅於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39.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臟象論》) 40.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脈要精微論》) 41. 腦為髓之海。(《靈樞?海論》) 42.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4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 46. 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47.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8. 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9.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50.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太陰陽明論》) 八、精神氣血 1.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 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靈樞?大惑論》) 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靈樞?營衛生會》) 6. 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落。(丁甘仁《丁甘仁醫案?衄血》) 7. 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明?張介賓《類經?經絡類》) 8.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難經?二十二難》) 9.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靈樞?本臟》) 10.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 11.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 12. 陽隨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明?趙獻可《醫貫?血證論》) 九、病因學1.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生氣通天論》) 3. 風者善行而數變。(《素問?風論》) 4. 暑必挾濕,二者皆傷氣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5.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素問?太陰陽明論》) 6.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素問?生氣通天論》) 7.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悲則氣消。(《素問?舉痛論》) 9. 驚則氣亂。(清?何夢瑤《醫碥?氣》) 10. 恐則氣下。(《素問?舉痛論》) 11. 怒則氣上。(《素問?舉痛論》) 12. 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3.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4. 喜則氣緩。(《素問?舉痛論》) 15.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16.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湯頭歌訣?除痰之劑》) 十、病機學1.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2. 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漢?張機《傷寒論》) 3.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1.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素問?痹論》)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19.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0.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素問?至真要大論》) 21.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2.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3.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4.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調經論》) 27.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8. 氣有餘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0. 寒則氣收。(《素問?舉痛論》) 31. 熱勝則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十一、經絡針灸 1.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頭者,諸陽之會。(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鳳《針灸大全?四總穴歌》) 4. 治痿者,獨取陽明。(《素問?痿論》) 十二、四診方法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有諸內者,形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元?滑壽《診家樞要?診脈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宋?崔袁彥《脈訣》) 5.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漢?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6. 脈貴有神。(清?顧松園《顧氏醫鏡?先哲格言》) 7.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診家大法。(清?程國彭《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8.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寒熱篇》) 十三、辨證要點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至真要大論》) 4.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素問?至真要大論》) 5.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素問?至真要大論》) 6.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素問?至真要大論》) 7.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8.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素問?至真要大論》) 9.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10. 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表裡寒熱》) 11.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12.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14.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15.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 脾病身痛體重。(《素問?標本病傳論》) 十四、治則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中滿者,瀉之於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其實者,散而瀉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 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素問?瘧論》) 12.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衰者補之,強者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7. 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滯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8.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9.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30.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3.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 34. 盛者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經脈》) 35.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素問?至真要大論》) 36.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明?張介賓《類經?標本類》) 37. 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38.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39.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0. 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證論?吐血》) 43. 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44.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 45.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6. 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47.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明?龔遷賢《壽世保元?醫說》) 十五、藥物方劑 1.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 2. 補湯宜用熟,瀉藥不嫌生。(明?傅仁宇《審視瑤函?用藥生熟各宜論》)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素問?宣明五氣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春溫夏熱病大法》) 5. 附子無姜不熱。(清?黃宮綉《本草求真?乾薑》) 6.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兼有伏熱證》) 7.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丹參》) 十六、臨床疾病 1.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2. 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金?張元素《活法機要?咳嗽證》) 3. 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喘》) 4. 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明?虞摶《醫學正傳?哮喘》) 5. 無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頭眩》) 6. 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眩暈》) 7. 諸有水腫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漢?張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8. 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漢?張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9.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0.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1.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清?江涵暾《筆花醫鏡?盜汗自汗》) 12. 胃不和則卧不安。(《素問?逆調論》) 13.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清?吳謙等《醫宗金鑒?烏梅丸集注》)

推薦閱讀:

劑量?多米諾效應
郝先中:民國時期圍繞中醫存廢問題的論戰———天益: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中醫就是垃圾
【中山溫泉】原煲靚湯,養出來的健康!
「中醫科不科學?」是個偽問題

TAG:中醫 | 經典 | 名句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