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奶奶的日常一天

  (crow 作品)  今天這篇文章,是一個寶媽記錄的,他們家奶奶的一天。  這,也許正是你們家老人的一天。  早上七點半,我給寶寶喂完奶,便和孩兒他爸準點出門去公司了。再見、飛吻、關門,接下來的一整個白天就是娃奶奶和寶寶的「二人世界」啦。  雜糧粥、雞蛋、麵包,是奶奶每天六點起床給寶寶做的標配早餐。我經常跟娃奶奶說要鍛煉寶寶自己吃飯,臟點亂點沒關係。恰好這段時間娃總是搶碗搶勺子,奶奶索性讓寶寶自己解決這頓早餐。晚上我回到家,她興沖沖地跟我說:「咱寶寶長本事啦,今天會自己吃飯了呢。吃得還不錯,雖然地上也掉了不少飯菜……」

  奶奶還說,她怕飯後運動對腸胃不好,每次吃完飯都會抱寶寶到沙發上一起坐著看會兒繪本——看到街邊的垃圾桶,寶寶就指指自家客廳的垃圾桶;看到馬路上的公交車,又摸摸沙發上的小車;看到兩隻小狗在追逐打鬧,興奮得「旺~旺~旺~」學起狗叫來……那小模樣可逗人了。據說一本地板書他們祖孫倆反覆看了半個月,也真是難為奶奶這台「故事挖掘機」使出洪荒之力了。  上午九點鐘,奶奶開始準備午飯。為了安全,她把寶寶抱進柵欄里玩,趁著娃還有三分熱度堆積木、開小車,奶奶火速開工——淘米、洗菜、煮粥……正準備剁肉,「獅吼功」傳來,柵欄已經關不住這小子了。奶奶只好把他放進餐椅里,一邊跟他聊天,一邊剁肉,寶寶還時不時要拿這個玩那個玩。有時候奶奶也忍不住牢騷幾句:「每次給他準備蒸肉餅,光剁肉就得斷斷續續耗上半個小時。一個人帶娃恨不得自己長出個三頭六臂呀!」

  本來等午飯下鍋,寶寶吃完水果後,奶奶都要帶他去樓下溜達一圈,走到門口發現下雨,只能窩在家裡咯。在家怎麼打發時間?奶奶說:「咱娃可忙了。一會兒做清潔工,把地上的頭髮、桌上的麵包屑、茶几上的果殼,一趟趟丟垃圾桶;一會兒又是搬運工,把玩具從箱子里掏出來又放回去,把小板凳從一個房間推到另一個房間;還有踢球、遛鴨鴨、玩積木……一晃就能玩到午飯時間。」  奶奶和寶寶一起折騰完中飯,就該準備睡午覺啦。之前我看到新聞說一個幼兒園小朋友因為中飯吃太飽馬上入睡導致食物倒流堵塞氣管而死亡,馬上把這件事轉述給娃奶奶聽。「好危險呀,看來我以後一定要讓寶寶吃完飯過個把小時再睡覺了。」跟孩子安全有關的事,只要我提醒一句,娃奶奶總會牢記在心。  中午十二點半,寶寶開始搓眼睛、打哈欠,正是哄睡好時機。奶奶抱著寶寶在卧室來回踱步,哼幾遍搖籃曲,十分鐘不到,順利搞定,然後蓋好被子,拉上床欄。

  寶寶睡熟後,奶奶終於可以從容地做點家務了——清洗餐具、收拾地上的飯菜、洗寶寶的圍兜衣物……一切清理妥當,趁著娃還沒醒,趕緊跟著眯一會兒。年近六十的她時不時感慨:「年級大了,人也容易累了,真是不得不服老呀。」  下午三點,寶寶的哭聲就是奶奶的鬧鐘。今天小傢伙的起床氣還不小呢,安撫了五六分鐘,看到加餐小餅乾才破涕為笑了。奶奶照例泡了杯150ml的奶,讓他就著餅乾一起吃。吃飽喝足,小朋友心情美美噠,太陽公公也終於露臉了。  電飯煲預約好晚飯,燉上骨頭湯,奶奶就帶寶寶下樓遛彎兒。一出電梯一老一小就朝著門口的小公園蹦去。滑滑梯、爬台階、騎木馬,屁顛屁顛地跟著其他小朋友跑來跑去……奶奶則一直貓著腰,跟在後面時刻保護著這個蹣跚學步的小屁孩。

  時間過得真快,五點半,又到了寶寶的晚飯時間。今天奶奶照著食譜給寶寶做了道新菜——胡蘿蔔包菜蝦仁豆腐羹。「沒想到寶寶這麼喜歡,滿滿一碗吃光光了。」新菜能得到寶寶的認可,娃奶奶可有成就感了。  等娃吃完飯,奶奶就帶著寶寶去小區門口迎候我們回家。「寶寶一天沒見著爸爸媽媽咯,你們一家三口好好處處。」奶奶笑說著把娃兒往我懷裡送,她便轉身回家給我們炒菜去了。  晚上八點,該乾的都幹完了,大家終於可以在沙發上葛優癱話家常了。寶寶趴在我身上喝奶,娃奶奶總忍不住打趣:寶寶你真是太幸福了,這麼大了還有neinei喝。然後我們的話風基本上就是醬紫的——今天吃飯很乖,奶粉喝了150毫升,水果吃了蘋果葡萄,大便拉了一次,可以不用扶自己走十幾米遠了……

  復出職場後,我和娃形影不離的時間少了許多,白天大都由婆婆一個人統管寶寶的吃喝拉撒。自從幫我們帶娃,婆婆像是變了個人——以前手上使不上力氣的婆婆現在卻經常是左手抱娃右手幹活;以前瘋狂追劇的婆婆現在卻幾乎沒有開過電視;以前愛穿裙子愛打扮的婆婆現在卻總是一副運動裝備方便照顧寶寶……  我問婆婆白天一個人又要做飯又要帶娃累不累,她總是樂呵著:「我累點沒關係,只要你們倆安心工作努力掙錢,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我就知足了。還有啦,看著咱寶寶每天這麼開心,我也越帶越起勁了。」  寫在最後:  看得出來,這位奶奶是非常開明的奶奶,寶媽還真是很省心呢。留言區估計不少媽媽又要吐槽:我家奶奶要是這麼好說話,就天下太平了!  在這兒糕媽也嘮叨幾句,沒有誰家的奶奶,是天生就懂得這麼多育兒知識的,是天生就能接受新理念的(咱自個兒都需要消化呢)。一個和諧的育兒氛圍,真是需要全家人一起的努力。有陣子為了年糕的如廁問題,我跟奶奶之間的爭議很大。我跟糕爸找了一個晚上,認認真真坐下來跟老人聊,強迫性的如廁訓練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孩子發展有他的節奏。本來以為要大戰一番,結果卻出人意料的好。想來,自己先心平氣和,不把老人當「敵人」,本著「大家都是想孩子好」的出發點,才能解決問題吧。
推薦閱讀:

《帶孫謠》送給所有帶孫子的爺爺奶奶(寫的絕了,句句真實)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151)
心靈手巧的奶奶
奶奶的番薯干,是早已遠離的乾癟的童年
四奶奶的遺願

TAG:日常 | 奶奶 | 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