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一下紅糖的補血神話
補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對於女性,只不過作為傳統補血聖品的紅糖,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有用。
溫馨提示:爸爸(含媽媽)閱讀本文章後將:血色素+2。
每次去咖啡館裡面寫稿或者發獃的時候,面對桌子上的4種糖都很慶幸自己沒有選擇恐懼症。不過想不通的是:糖水包是為了放冰咖啡里,善品糖是為了怕胖,那紅糖(Brown Suger)和白糖的區別是什麼,難道是為了補血么?
紅糖補血似乎是特別深入人心的我國食療文化精華之一了。不過越是這樣深入人心的傳統東西,越會引誘我們去戳一下,看看到底是怎樣。
用幾句話科普一下貧血和補血:貧血的原因很多,失血超過造血就會產生貧血。判斷貧血也不難,驗血看血紅蛋白濃度,也就是俗稱的血色素就可以了,別忘了貧血標準是和年齡性別相關的。而補血除了直接輸血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補充鐵和維生素B12,增加人體造血速度。
人體造血的絕大部分原材料都是現成的,造血特別需要多補充的,除了一點VB12外,主要就是鐵。人的胃口一定是把食物都拆碎了才能吸收進去,就算你直接喝雞血,也就是裡面那點鐵對補血有幫助。人體需要每天攝入多少鐵,也是因人而異,可以看一下面美國疾控中心CDC推薦的每日鐵攝入量:
從這個表可以看到,需要攝入的鐵隨著年齡是變化的,在成年之後,女性因為友人的定期拜訪,對鐵攝入量會遠高於男性。
不過要提醒媽媽們一個常見的誤區,雖然孕婦要多補鐵給孩子,但如果那位出遠門的友人還沒回來,哺乳期的媽媽那麼是不需要大量補鐵的。比起哪位煩人的朋友,通過母乳傳給寶寶的鐵是微乎其微的。同樣的道理,假如寶寶在半歲之後仍以母乳為主要食物,需要儘快考慮一下如何通過添加輔食補鐵。
說回紅糖,它成為補血聖品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是否補血的判斷很彪悍簡單:「看上去是紅的就應該是補血的」。所以直到現在,養生專家的古法補血食譜上,基本上也都是:紅糖、紅辣椒、胡蘿蔔、紅棗、山楂、紅薯。看著總覺得跟召開黨代會差不多。
所以我們決定去翻一下紅糖的老底。紅糖是什麼?紅糖是製造白糖的中間產物。簡單說,把甘蔗汁濃縮乾燥就成了紅糖,再提純就成了白糖。請不要問為什麼「清熱生津,下氣潤燥」的甘蔗濃縮一下就成了補血聖品,我不知道。
製造紅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拿製糖半成品出來(所謂古法);一種是懶得費勁,乾脆都做成白糖,而如果想要紅糖,把提純白糖時分離出來的「糖蜜」再加回去就是了。
因為甘蔗里是含鐵的,所以糖蜜鐵含量還不錯。100克含鐵13毫克。基本上女性一天喝一瓶就補鐵完畢了。不過這看著和止咳糖漿一樣的東西,想干喝一瓶,需要的勇氣也不小。
而無論是用古法還是工業,紅糖中的糖蜜含量基本是不到10%,也就是100克紅糖,含鐵量在1毫克左右。補充一天的鐵,你需要吃2斤紅糖,熱量相當於你喝了10幾桶大可樂。
因此紅糖補肉的能力是補鐵的好幾倍,用紅糖補血也不是不可以,只限於那些絕對不怕胖的同志。按補血食譜上用20-30克紅糖煮水,也就完成了1%鐵攝入指標,費這個勁幹嘛。
列一個清單就可以發現,其實你可以有一堆比紅糖含鐵量更高的食物選擇,最重要的就是肉類:肝臟、牛肉、生蚝;素食主義者可以吃豆類、豆製品、菠菜和西紅柿;就算你正在節食,也能靠黑巧克力甚至補鐵複合維生素片搞定。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放著這麼多優秀補鐵食材不用,還喝紅糖水來補血。承認吧,其實你就是嘴饞想吃甜了。
關於以前吃吃喝喝的科學分析文章,可以發「飲料」到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一小時爸爸」
推薦閱讀:
※女吃紅糖養血,男吃生薑補陽。
※花一年時間找真紅糖紀實(197):手工紅糖都採用連環鍋法熬制
※常吃紅糖煮雞蛋,結果好到你想不到
※花一年時間找真紅糖紀實(163):節前收官,年後熬糖現場再見
※紅糖加它煮水喝,每天2次,堅持3天逼出體內濕毒